優化服務業發展法律服務
❶ 如何大力推進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
上海將穩步推進涉外法律服務業開放。相關部門將探索上海律師事務所與境外律師事務所業務合作的方式和機制,並鼓勵上海的律師事務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27日,上海市司法局舉行新聞通氣會,解讀了《實施意見》的相關背景和主要內容。據介紹,此前,相關部門對上海律師涉外法律服務基本狀況進行了調研,進而研究制定了《實施意見》,形成了10個方面,共13個重點項目的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具體舉措。
據悉,申城將成立上海企業涉外法律服務聯盟,為各類企業提供涉外法律服務。在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涉外法律服務方面,《實施意見》指出,上海探索建立合作制公證機構等新型法律服務機構,形成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大力支持環太平洋律師協會2020-年會在上海召開,為吸引境外企業到滬發展提供新契機。
根據《實施意見》,上海將健全涉外法律服務方式,包括,豐富涉外公證法律服務方式,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一站式的涉外法律服務;動擴大此間仲裁行業對外開放,著力打造面向全球的上海國際爭議解決中心,為企業的商事爭端解決提供更多選擇等。
根據《實施意見》,上海將搭建完善涉外法律服務業支撐平台,通過「互聯網+涉外法律服務」模式,探索建立「涉外法律服務雲平台」,採集各類企業和個人涉外法律服務需求,集聚涉外法律服務人才、機構、信息資源數據,形成涉外法律服務采購及供應體-系。同時,相關部門根據全上海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實際需求,將涉外業務實務、企業跨境投資並購、知識產權等內容列入法律服務行業培訓計劃,通過學習平台加強對涉外業務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加大涉外法律服務業政策扶持方面,上海將把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作為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實施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五個中心」等重大發展戰略;同時,上海將把涉外法律服務作為國際服務貿易展覽會和經貿洽談的重要內容予以推薦。上海還將加大政-府采購涉外法律服務的力度,在外包服務、國有大型骨幹企業境外投融資等項目中重視發揮法律服務團隊和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專家的作用。
《實施意見》專門列出了13個項重點項目,包括上海東方域外法律查明服務中心、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法治研究中心、上海高端涉外法律人才實踐基地、上海企業涉外法律聯合培訓中心等。上海市司法局方面表示,這將為上海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發展和創新指明了方向。
必須要嚴格起來。
消息來自鳳凰網。
❷ 哪些地區先行先試16項法律服務改革創新
國內兩家公司簽訂大宗商品買賣協議,香港一家公司為賣方公司提供履約擔保。在買方支付約6000萬元人民幣貨款後,賣方卻未按照約定交付貨物。
位於南沙自貿區內的國信麥加榮(南沙)聯營律師事務所接受買方公司委託後,利用中港聯營所優勢,由中方律師全面搜集相關證據材料,然後與港方律師共同分析案件。
根據《意見》,廣州市司法局配合廣東省司法廳出台了《香港和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廣東省實行合夥聯營試行辦法》,在自貿區先行先試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實行合夥聯營試點。2015年7月,廣州首家粵港合夥聯營律所—國信麥家榮聯營所掛牌成立,10名派駐執業律師中7名內地律師,3名香港律師。
譚祥平告訴記者,自貿區成立以來,南沙新增律師事務所7家,新增執業律師近60人,目前全區有律師事務所18家,執業律師130多人,律師事務所的業務特長與南沙產業發展高度吻合,涉及航運海事海商、基礎建設、勞動保障、投融資、中小企法律顧問、跨境法律服務等業務方向。此外,律師擔任了自貿區300餘家企事業單位的常年法律顧問和專項法律顧問。
❸ 服務業當前社會的發展前景
服務業的前景:簡單的說,第一,必須要要做好服務,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漸的在追求高品位和高檔次的東西,而所有的這些都是需要由「服務」來最終完成。服務的一貫性,創新性,主動性。其實服務的本質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滿足消費者或者是被服務者的需求。只有找准了這個點,對症下葯,才有好的效果。最後,服務業的發展前景非常的大,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❹ 如何做大做強服務業
正確認識並大力發展服務業,對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增長財源,促進山東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與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比較看,山東的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可以這樣來概括。總量小,比重低,貢獻率低,潛力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但投資與效益不同步;投資差距在縮小,投資總量偏低;產業內部投資結構尚欠合理。具體來說,房地產業呈現出「總量擴張明顯,增勢強勁」的良好發展勢頭。但與有關省份相比,山東房地產投資主要存在以下差距:房地產開發總量的差距較大;房地產開發總量佔全部投資的比重較小;外資及股票、債券的籌集差距很大。旅遊業蛋糕越做越大,刺激了經濟增長,但與蘇、粵、浙相比,山東旅遊業不僅總量少、規模小,而且人均數據更小。山東對外貿易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總量均低於上述三省。山東是人口大省,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雖然總量不是最低,但每十萬人擁有數量仍是最低。 二制約山東服務業發展的因素有兩大方面。從需求的角度看,一是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重農抑商」的影響太深,這給人們在生活行為方式上形成強約束;背負著資源大省的包袱,資源本來是發展的條件,但在舊思想的約束下,就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桎梏;需求和消費觀念落後,攢錢過日子,服務消費被認為是奢侈,等等。二是農業大省的制約。山東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大高於蘇、粵、浙,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種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制約。三是收入水平較低的限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城鎮居民的購買力不足。四是生活習俗的制約。我國北方有史以來的生活習俗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早睡早起,在經濟發展的今天仍延續著。還有,山東缺乏擴大服務消費的社會氛圍。五是傳統工業、國有企業比重大的制約。六是許多服務項目價格高、質量低,抑制了消費的增長。七是制度上對服務業產生了抑制。 從供給角度看,一是服務的產業意識淡薄。在絕大多數工農業產品長期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形成了重生產輕服務的觀念。二是存在壟斷行為,市場化程度低。三是改革開放步伐相對緩慢,社會專業化程度低。四是缺乏競爭和自我發展機制,規模和效益不高。五是投資單一,服務項目缺少開發。六是生活環境較差。七是人才的缺乏,流失較為嚴重。八是對先進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的運用不夠。九是缺少制度創新,吸引力減弱。 三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和山東省「十五」發展規劃的指導,結合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山東經濟發展的實際,山東省服務業的發展思路應該是:把握周邊國家產業結構轉換和我國加入WTO後服務業發展的機遇,結合山東經濟發展的特點和服務資源的優勢,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以「深化改革、放寬政策、提升改造、優化環境」為著力點,以城市信息化建設為依託,以信息、住宅、社區服務、非義務教育培訓、旅遊、電子商務、中介、文化產業為重點,兼顧傳統服務業,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方向和途徑,實現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其目標力爭到2010年使山東形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品牌眾多、手段先進、輻射面廣、外向度高的現代製造服務業基地。具體對策有: 正確認識新興服務業,樹立大服務觀念。根據社會發展和山東實際,摒棄資源優勢大省觀念,樹立市場觀念、需求觀念,來確定服務業的發展;樹立整合的大服務觀念和服務創新觀念。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服務業供給能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資本退出競爭領域,是為了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產的本色,真正發揮國有資產在市場條件約束下的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新體制,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效條件。這對服務業發展的促進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將由「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不僅推進社區服務業,而且將推進與之相關保險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健身等行業的發展。二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將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國有企業的退出過程中,採取市場化運作,有利於中介、租賃、金融等市場的形成,進而使山東省市場經濟體製得到完善。 科學選擇重點,分步驟有效推動。服務業涵蓋廣泛,且內涵不斷發生變化。對不同類型的服務業,應該有不同策略。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就已存在的傳統服務業(商業、餐飲、交通、旅館等),今後要做的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既有條例進行清理和修正,促進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同時引導商業進行功能結構、網點結構和經營業態調整,重點發展適應城市要求、增強輻射功能的商業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服務業。同時,制定實施有關條件措施,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向國際化標准看齊。對我國改革過程中才出現的現代服務業(如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租賃、律師業和休閑服務業等)和由信息技術推動成長的新興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如綜合物流、電子商務、互聯網通訊等)的推動,一方面可以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加強研究。 筆者認為,今後應重點發展信息、科技、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主要是需求潛力大的IT服務、房地產、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行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應著手抓的是住宅、社區服務、電子商務、非義務教育培訓、信息、旅遊、物流、文化產業等行業。另外,還要積極鼓勵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才創辦產業實體。 近期應抓好幾項具體工作,創造服務業發展的優良環境。一是在思想上,應樹立市場化運作觀念,建立「陽光政府」。二是加強大眾化服務的基礎配套建設。三是延長公交車和銀行、餐飲業、娛樂服務的時間;四是通過立法懲治生活陋習,提高餐飲業衛生質量;五是鼓勵個性化或是「人性化」服務,比如當前出現的「月嫂」、陪練等。六是在全面提升信息服務業地位的基礎上,發揮政務信息網的示範作用,爭取在短時間內建成「電子政府」,實現政府各部門政策性和公益性信息全部上網。(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❺ 我們要加快發展什麼的法律服務隊伍
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法律服務隊伍,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法律服務業獲得長足進步,法律服務隊伍進一步壯大,結構也有所優化。然而,仍存在很多問題:法律服務工作者素質不高,水平參差不齊;角色錯位,法律服務工作者「頂替」律師角色的現象時有發生;人員短缺,造成法律服務供不應求;鄉鎮法律服務機構布局不合理,沒有實現全覆蓋;宣傳力度不夠,人們對法律服務業知之甚少;制度不健全,存在著一些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行為不規范、私自收案、私自收費,等等。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除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之外,法律服務隊伍建設還應重視如下幾個方面。
優化隊伍結構。當前,法律服務隊伍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整個法律服務隊伍而言,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等之間對比失衡,形成不了整體合力;另一方面,即使是某一行業內部也存在搭配不合理、步調不一致的現象,如,在律師行業,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之間競爭的多、合作的少,形成不了互為補充的工作格局。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優化法律服務隊伍結構,促使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等之間實現拾遺補闕、互促共進;著力打造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
強化執業保障。我國法律服務隊伍的素質整體上適應法治建設的需要,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仍存有差距。鑒於此,應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建立法律服務工作者統一職前培訓制度,改進培訓方法,講求培訓效果;著力完善法律職業准入機制,改進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從源頭上把好素質關;切實保障法律服務工作者獲得應有的報酬,確保其勞有所得、勞得相符。
嚴格監督管理。加強律師事務所管理,健全律師事務所制度,實行統一收案、統一收費,搞好標准化建設,實施規范化、民主化管理。發揮律師協會自律作用,制定切實可行的協會章程,建立起以誠信執業為核心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大對律師執業規范和行業管理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力度,對其會員的職業道德和執業自律進行教育、檢查和監督。強化退出管理,嚴格執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嚴肅處理投訴案件。
推動應用工作。無論是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還是企業,在作出判斷、決策時,判斷和決策的合法性問題應是最為關鍵的考量因素。而作為有著深厚法律知識背景的律師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通過設立公職律師,企業通過設立公司律師,讓律師融入到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行為之中,對政府和公司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依法辦事,防範法律風險。在實際工作或業務活動中,不能把聘用律師當作裝點門面,把律師當擺設,不能對他們顧而不問,對他們的意見聽而不聞,而應充分發揮律師作用,尊重律師的意見建議,並切實加以應用,確保各項決策和重大活動的合法有效。
❻ 【十萬火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具體政策措施包括哪些內容 (簡答 )
這個每個地方的政策不同,詳情查看當地的第三產業政策優惠。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魯發〔2006〕14號)和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淄發【2005】34號),制定如下政策意見。
一、市場准入政策
(一)除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進入的,各類資本均可進入所有服務業領域。凡是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服務業項目均予積極支持。
積極引導、鼓勵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區)投資者在我市設立服務業企業和分支機構,或與境內企業聯合創辦服務業企業。凡是鼓勵外資進入的領域,均向境內各類所有制經濟組織同等開放。
(二)凡來我市投資創辦服務業企業的,注冊資本均可按法定最低注冊標准執行。除國家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的企業登記的前置審批外,其他一切審批項目均不得作為服務業企業登記的前置審批項目。
(三)服務業企業在辦理年度檢驗和工商登記事項時,依法從快從簡辦理。凡是新設立的符合產業導向目錄,且不涉及前置審批項目基本建設申報程序的服務業企業,由工商部門直接注冊登記,對於提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程序的,在3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對明確前置審批條件的,各相關部門要在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消防設計審核及工程驗收等另有規定的行政許可除外)。
(四)凡在本市登記的連鎖經營企業在市域范圍內開設非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只要出具總部授權委託書,符合法定條件,可辦理營業執照。連鎖經營企業申請增加專賣經營等便民服務項目,可由連鎖企業總部向有關審批機關統一申請辦理有關批准文件(或許可證)。對列入市重點項目的連鎖經營企業在辦理證照變更等手續時,只收工本費。
二、土地供應政策
(五)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服務業項目需新征建設用地的,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前提下,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優先辦理用地手續。土地出讓年限可以按國家規定的最高期限辦理,使用期滿後,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的,使用者可以優先續期。對列入省、市服務業發展規劃的服務業聚集區和重點項目優先滿足土地指標供應。
(六)鼓勵盤活利用存量土地發展服務業項目。實施「退二進三」,鼓勵工業企業逐步遷入園區發展,工業企業退出的土地,優先用於發展服務業。對利用存量土地建設的服務業項目,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優先辦理用地供地手續。
(七)對新產品研發、工業設計、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用地實行與工業項目用地同等的供地方式。服務企業有形場所因城市建設需要依法拆遷時,須按國家規定進行補償。
三、財政稅費政策
(八)嚴格執行國家、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凡未列入國家、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的項目一律不得收費(含各類保證金);嚴格執行規定的涉企收費范圍和標准,凡是收費標准有上、下限幅度規定的,一律按下限額度收取。嚴禁擅自立項、擴大收費范圍和提高收費標准。
(九)新設立的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在市內繳納
營業稅、所得稅,固定資產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企業(房地產開發項目除外),5年內由地方政府按其實際繳納營業稅地方分成部分的50%,給予企業無償扶持資金;從企業獲利年度起,前3年由地方政府按企業繳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給予企業無償扶持資金,後2年按50%給予企業無償扶持資金。
(十)從事貨運代理、拆遷代理、商標代理、廣告代理、會展代理業務的單位,以實際取得的報酬為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具體扣除項目按有關規定執行。保險代理公司從事保險代理業務取得的全部收入,允許按扣除支付給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後的余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對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十一)免收市內金融(保險)機構在以資抵貸、抵貸資產接收和變現辦理資產過戶、登記、抵押等事項過程中所發生的房產所有權登記費、房產交易手續費、機動車輛安全檢驗費。
(十二)社會力量(不含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資助非關聯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經費,按規定在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在社區新辦的物業管理、家政服務、幼托養老、就業培訓、文教衛生、體育健身等服務業,按國家稅收政策規定免徵企業所得稅1年。
(十三)「退二進三」企業,不改變土地權屬關系,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城市規劃部門批準的改建項目,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符合國家規定的按新辦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免收1年的優惠政策辦理。
(十四)民辦學校可以接納社會捐助,學校建設在減免建設配套費等方面,享受與公辦學校同樣的優惠政策。
(十五)加大市級財政對服務業發展的引導和支持力度。從2007年起,市級財政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暫定5年),數額為上年度全市GDP的萬分之一,主要用於引導和扶持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和新興領域中成長性強,具有示範作用,發展前景好或帶動性強,能夠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對增加地方稅收和擴大就業具有明顯成效的服務業重點投資項目。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同時用作國家和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項目的配套資金和服務業考核的獎勵。
各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要按照經濟總量的比例在預算內安排相應的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加大扶持力度,並與各級引導資金配套使用。
(十六)在國債貼息資金項目申報中優先推薦有發展潛力的現代物流、旅遊、商貿、市場項目;在技改貼息項目的申報中適當向現代物流項目傾斜,重點扶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和現代物流企業的技術改造,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
(十七)對市內舉辦的國際性、全國性會展和文藝、體育等重大節慶活動,承辦單位取得的廣告收入依法繳納營業稅後,由稅收入庫地政府按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十八)對引進國內外著名服務企業總部、地區總部、采購中心、研發中心等自建、購買或租賃辦公用房的,由所在地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給予一次性補貼。銀行、保險、證券類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市財政按省財政補助的數額給予一次性補貼。
四、融資擔保政策
(十九)持《再就業優惠證》及軍人退出現役有效證件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或合夥經營、組織起來就業,資金不足的,由個人自願申請、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推薦、區縣級以上勞動就業服務管理機構審查、當地貸款擔保機構承諾擔保,可向有關商業銀行或其分支機構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貸款額度一般掌握在2萬元左右, 最高不超過3萬元,合夥經營與組織起來就業的最多不超過10萬元。符合貼息條件的予以貼息。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到期確需延長的,可申請展期1次,展期最長不超過1年。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標准確定,不得上浮。
(二十)各相關部門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積極推薦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各商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要從資金上積極支持服務業發展,在獨立審貸的基礎上,對符合當年度服務業產業導向目錄,屬於市級重點項目的,優先安排貸款資金,優惠貸款利率。鼓勵扶持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企業債券、項目融資、產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加大資產重組力度,盤活資產存量,增強服務業企業的自主發展能力。
(二十一)支持各類擔保機構做大做強。各區縣、高新區要建立由政府出資、主要面向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機構。已建立的由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出資的擔保機構,要根據實際實施增資擴股。各級擔保機構要加大對民營服務企業的支持和幫助,鼓勵、支持利用民間資本組建商業性擔保機構或企業會員制互保機構。加強擔保機構與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增強擔保能力,擴大對服務業的擔保面和擔保量。金融部門要加強對民營擔保機構開展擔保業務的支持和指導。
五、其他政策
(二十二)調整服務業用水、用氣、用電和部分項目用地價格。自2007年1月1日起,服務業(洗浴、桑拿、洗車除外)用水、用氣與工業用水、用氣執行相同價格。服務業用電價格按省規定執行。
(二十三)弘揚和保護老字型大小品牌。在城市改造中,涉及老字型大小店鋪原址動遷的,原則上應原地安置。對現存的老字型大小商號、商標採取保護性措施,為老字型大小申請注冊商標提供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幫助。對具有發展前景的老字型大小連鎖企業給予財政支持。
(二十四)留學回國人員到我市從事服務業工作的,工齡與出國前的工齡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其在國外取得的學歷、學位,經國家育部門承認的,可根據本人實際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申報評審或報考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各級政府對引進的服務業高級專業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支持。
(二十五)按實際需要,選派公務員到服務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培訓,列入全市引進國外智力項目年度計劃,學習培訓費用由各級政府和派員單位共同承擔。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服務業人才的培養工作,為服務業專門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
(二十六)自2006年度起,把服務業發展納入對地方政府考核的內容,考核辦法另行制定。
(二十七)在全市范圍內試行服務業年度50強排行榜評選活動。對進入服務業年度50強的企業給予一定獎勵。
(二十八)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強化服務
意識,落實國家和省市已經出台的政策,制定和細化相關配套措施。各區縣、高新區要根據本政策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市直有關部門要在本意見下發後2個月內制訂出實施細則並認真組織落實。市發展改革部門(市服務業辦公室)負責本意見各項優惠政策的綜合協調和監督落實工作;市財政部門負責扶持服務業發展的財政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市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服務業用地政策的落實工作;市價格主管部門負責服務業用水用氣用電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市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分別負責服務業市場准入、稅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的落實工作;市經貿、教育、交通、民政、文化、旅遊、信息、房地產等部門,負責制定本行業發展專項規劃、具體實施意見和扶持政策的協調落實工作。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此前相關文件規定的優惠政策,企業可選擇最適用的政策執行。
❼ 我國為什麼要加快發展服務業
第三產業佔大比例 是步入發達國家的標志。。
❽ 生活性服務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
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豐富服務供給,完善服務標准,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一)商貿服務業。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發展新型流通業態,改善流通設施條件,優化消費環境。推動現代流通方式和循環經濟理念在商貿流通領域的廣泛應用,發展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網路營銷、總代理等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城市大型百貨店、綜合超市、購物中心、批發市場等商業網點結構和布局,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鼓勵發展專業店、專賣店、會員店,大力發展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區菜店等社區商業。通過開展社區商業民生促進工程,構建社區商業便利消費體系,促進居民服務便利化發展。統籌城鄉貿易發展,支持城市商業企業向農村延伸開設商業網點,發展農資和日用工業品配送下鄉服務,引導農產品進城直銷。鼓勵商貿企業兼並重組,支持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加快商貿服務業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商貿服務行業統計和城鄉市場監測體系。建立健全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一批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平台和服務機構。引導住宿和餐飲業健康規范發展。「十二五」時期,傳統商貿服務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商貿流通業多業態、多形式發展,商業設施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城市商業網點結構和布局進一步優化,農村商業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村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建立現代化商貿服務體系。(二)文化產業。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組織實施一批成熟度高、成長性好、先導性強的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支持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產業鏈完整、規模效應明顯的特色文化產業基地,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設。培育骨幹企業,扶持中小企業,鼓勵文化企業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和重組。完善文化市場准入制度,在國家許可范圍內鼓勵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加快發展各類文化產品和產權、信息、技術、版權等要素市場,推進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建設。健全文化技術創新體系,研究制定文化產業技術標准。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新型業態。大力發展演藝業,加強演藝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發展全國性文藝演出院線和電子票務系統。加強廣播影視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培育一批廣播影視骨幹企業,打造一批廣播影視知名品牌,實施一批廣播影視精品工程,推動廣播影視產品和服務出口。整合提升圖書、報刊等紙介質傳統出版產業,發展數字出版等新興出版產業,加快推廣數字環保技術,創新出版傳播手段和渠道,打造一批大型出版傳媒、印刷復制和發行企業集團。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加快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推進國家版權監管平台建設,提高版權服務與保護水平。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十二五」時期,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為將其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專欄1文化產業發展重點 1.文化藝術產業和網路文化產品發展重點。鼓勵演藝節目在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推動發展全國性文藝演出院線,加快劇院、劇場、電子票務等演藝基礎設施建設,形成1-2個國際知名的演藝產業集聚區,形成10家左右全國性或跨區域的文藝演出院線。開展動漫相關技術標准研製工作。發展網路游戲、電子游戲等游戲產業,推動國產游戲產品走出去。積極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健康向上和技術先進的新興娛樂方式。繁榮美術創作,規范市場秩序,推動藝術品產業健康發展。發掘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促進傳統手工藝產品發展。大力發展藝術創意設計產業。加強文化內容與高新數字技術結合,培育和發展數字文化產業。鼓勵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及中華民族特色的網路文化產品,提高網路文化產品原創能力和文化品味,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網路文化品牌。2.廣播影視產業發展重點。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衛星直播廣播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推廣應用、廣播覆蓋傳輸數字化、高清晰度電視、城鎮數字影院、國產影視劇及影視動畫、紀錄片等重大產業項目。基本建成全國城市數字影院覆蓋網路。大力發展移動多媒體、網路廣播電視等新媒體新業態,加快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的全國運營。加快影視產業、影視動畫產業、影視紀錄片產業、影視製作業和網路視聽產業發展。3.新聞出版產業發展重點。加快實施新聞出版精品工程,構建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網路體系,引導出版精品創作生產,扶持動漫遊戲出版產品、民族原創網路出版產品的創作和研發。加快建設新聞出版產業帶和基地。提高新聞出版企業裝備水平和新聞出版產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實施新聞出版科技創新工程。加快新聞出版領域基礎性標准、新業態核心標準的制(修)訂,加大標准宣傳貫徹力度。鼓勵海量數字內容資源平台建設。完善出版物發行流通網路,加快全國性出版物物流體系建設,提高網點覆蓋面,努力實現「市市有書城、縣縣有書店、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書屋」。提高印刷復制產業發展質量,實施綠色印刷和數字化印刷工程。大力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實施「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加快國際交易平台建設,拓展出版物國際營銷渠道,打造國際知名出版傳媒企業品牌。(三)旅遊業。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發展出境旅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科學利用資源,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觀光旅遊質量,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和生態、文化、紅色、鄉村、森林、濕地、草原、海洋等專項旅遊,提升旅遊業發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和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全國特色名鎮(村)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加快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旅遊公共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實施人才興旅工程,推進實施國民旅遊休閑綱要。加快旅遊立法和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十二五」時期,旅遊業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初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專欄2旅遊業發展重點 1.鄉村旅遊發展。推進實施《全國鄉村旅遊業發展綱要》,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及休閑農業示範村和示範縣,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扶持。2.旅遊精品建設。推進實施《「十二五」全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打造一批國家級城市旅遊目的地、國家級精品景區,推出一批文化旅遊演藝精品和精品旅遊線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溫泉、草原、工業、科技、會展、修學等專項精品旅遊景區。3.紅色旅遊發展。推進實施《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繼續加大紅色旅遊基礎設施投入,深化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精品線路、重點旅遊區建設,加強紅色旅遊與其他旅遊產品的結合,完善配套服務,提高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吸引力和影響力。4.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推進實施《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4號),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旅遊要素轉型升級,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遊業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四)健康服務業。統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升人民群眾健康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依託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完善有利於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政策,促進非基本醫療服務的發展。合理規劃醫療資源,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對社會資本舉辦各類醫療機構的監管和技術指導,鼓勵有條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做大做強。積極促進醫療護理、健康檢測、衛生保健、康復護理等健康服務業發展。充分發揮中醫預防保健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中醫醫療保健服務業。加強健康管理教育與培訓,鼓勵技術產品研發,制定標准與規范,加快健康體檢行業的規模化與產業化進程。支持發展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健身活動,推動健康咨詢、健康保險與健康服務融合發展。健全康復醫療服務網路,提高康復醫學服務能力。「十二五」時期,基本形成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各類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多元化辦醫格局,構建集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健康保險等服務內容為一體的健康服務產業體系。(五)法律服務業。大力發展以律師和公證為主體的法律服務業,穩步擴大從業人員數量,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眼光、精通涉外法律業務的高素質律師人才。拓寬服務領域和服務方式,提高法律服務水平,實現法律服務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廣泛、有效參與。穩步擴大法律服務規模,完善組織形式,推動業務轉型和升級,促進專業化分工,扶持、培育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法律服務機構。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和行業規范,建立健全法律服務人員誠信執業制度,完善執業狀況評價、監督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規范服務秩序和服務行為。提升法律服務業開放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法律服務機構。加大對法律服務業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改善法律服務業發展環境,健全體制機制和政策保障,擴大服務規模和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層次和服務質量,提高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十二五」時期,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要求、較為成熟的法律服務制度體系。(六)家庭服務業。健全家庭服務業相關法規、政策體系和監管措施,完善家庭服務業促進體系。研究制(修)訂家庭服務業服務標准(規范),擴大標准(規范)覆蓋范圍,研究制訂家庭服務業發展指導目錄。加快推進家庭服務業公益信息服務平台建設。發揮市場機制,加強政府引導,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進入家庭服務業,重點培育一批連鎖經營的大型家庭服務企業,積極扶持中小家庭服務企業,促進家庭服務企業規模化、品牌化和網路化發展。鼓勵各類人員到家庭服務業就業、創業,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職業素質、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加快構建便利惠民的家庭服務體系,優化城市服務網點布局結構,積極推動家庭服務網點進社區。規范家庭服務市場秩序,促進企業誠信經營,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以家庭為服務對象,以社區為重要依託,以家政、養老、社區照料和病患陪護服務等業態為重點,創新家庭服務業發展模式,整合家庭服務資源,實現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公共服務資源的優化配置。「十二五」時期,家庭服務業吸納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共同發展的家庭服務市場和經營機構,初步建立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相適應的家庭服務體系。 專欄3家庭服務業重點工程 1.家庭服務業公益性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工程。設立區域性家庭服務電話呼叫號碼,整合資源,增加投入,實施家庭服務業公益性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工程。依託該平台,健全供需對接、信息咨詢、服務監督等功能,形成便利、規范的家庭服務體系,為家庭、社區、家庭服務機構提供公益性服務。2.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培訓工程。以家政服務、養老護理和病患陪護服務等從業人員為重點,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和在職培訓。「十二五」時期,每年培訓100萬人。加強培訓基礎能力建設,依託現有培訓資源,在地級城市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心城市建設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實訓基地,同時對有創業願望的人員提供相應的創業培訓。3.家庭服務業千戶百強創建工程。推動一批中小企業(單位)做專做精,扶持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單位)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知名家庭服務品牌,形成一批市場開拓能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服務水平高的企業(單位)群體,加大對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單位)的扶持力度,提升我國家庭服務業的規范化、產業化、品牌化水平。(七)體育產業。以體育健身休閑業、體育競賽表演業為先導,帶動體育用品、體育中介等行業的聯動發展。推動體育服務運營管理模式多樣化。積極提供適應中低收入群體需求的體育服務,合理引導高收入群體體育消費。堅持重點體育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培育特色體育產品,著力培育體育產業骨幹企業。合理規劃體育產業基地布局,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參與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推動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互動發展,延長體育產業鏈。加強對體育組織、體育賽事、體育活動的名稱、標志、版權等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推動體育服務貿易發展,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十二五」時期,體育產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創建一批充滿活力的體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骨幹企業,逐步打造一批有中國特色與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產品和重大賽事品牌。(八)養老服務業。引入多種形式的市場主體,培育發展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開發養老服務項目,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積極扶持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和中小型養老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大力拓展養老服務領域,逐步實現從基本生活照料向健康服務、輔具配置、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法律服務、緊急救援等方面延伸。大力發展社區照料服務,推進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互助式養老服務中心等社區養老設施建設。發揮養老服務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的特點,推動養老服務與餐飲、服裝、營養保健、休閑旅遊、文化傳媒、金融和房地產開發等相關產業互動發展。加強老年護理人員培養培訓,推行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考試認證制度,提高其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養老機構,促進養老服務企業規模化、品牌化和網路化發展。健全養老服務市場准入、退出和監管制度。「十二五」時期,養老服務業規模顯著擴大,社會化養老覆蓋率明顯提高,基本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實現老有所養。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量達30張。(九)房地產業。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加強市場監管,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培育和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引導住房合理消費。引導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經紀、土地評估和登記代理機構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加強和完善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制度,大力推行房地產經紀人、土地登記代理人執業資格制度,加強中介行業自律管理。建立房地產企業信用檔案,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加強土地登記代理制度建設,健全行業資信體系。加強農村建築技術隊伍建設。大力推廣建築節能服務,培育節能技術服務市場。進一步明確物業管理行業的責任邊界,健全符合行業特徵和市場規律的價格機制,規范物業管理行業市場秩序。建立和完善舊住宅區推行物業管理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物業管理保障機制。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多種經營,積極開展以物業保值增值為核心的資產管理。繼續推進物業管理師制度建設,提升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提高舊住宅區物業服務覆蓋率,城鎮新建居住物業全部實施市場化、專業化的物業管理模式。建立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績效考核、人員准入、信息披露、責任追究制度,加快服務設施建設,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十二五」時期,房地產和土地中介服務機構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社會公信力明顯提高,建築節能服務標准規范進一步完善,培育一批骨幹企業及第三方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