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會會員法律援助工作
① 工會法律援助機構之間應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發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由市總工會指定受理。
工會工作者和工會組織申請工會法律援助應當向侵權行為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工會法律援助機構提出。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申請的,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法律援助事項受理發生爭議的,由市總工會指定受理。
② 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還不是很高,還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因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沒有從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務水平不高。由於受司法工作人員少,業務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經費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足。
幾點建議:
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群眾了解並運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斷增強法律援助實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鎮鄉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關設備,方便困難群眾就地申請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切實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根據特定困難群體的特定需求,組織開展對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專項服務活動,總結經驗,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社會效果。
強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對法律援助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資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保障機制,保證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③ 法律援助服務內容
法律分析:工會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職工、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者進行法律法規特別是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與培訓;為工會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職工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提供法律指導服務;為職工、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者提供法律法規咨詢服務;為勞動權益以及與其相關的其他權益受到侵犯的困難職工當事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或因履行職責而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工會組織、工會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事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④ 工會法律援助的對象
法律分析:工會法律援助的對象主要包括: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者。工會法律援助的對象主要包括:確有經濟困難的勞動爭議案件職工當事人;與勞動者權益相關的其他權益受到侵犯的困難職工當事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工會組織;因履行指責而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工會工作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較少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的聯合會。縣級以上地方建立地方各級總工會。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全國的或者地方的產業工會。全國建立統一的中華全國總工會。
⑤ 工會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
工會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有勞動爭議、侵犯職工人身權或合法權益等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
【法律分析】
工會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工會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這個共同利益團體諸如為同一僱主工作的員工,在某一產業領域的個人。工會組織成立的主要意圖,可以與僱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或者非政府設立的合法律所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農村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一般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而工會的法律援助主要是為了幫助工人,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依據】
《工會法律援助辦法》
第八條 工會法律援助的范圍:(一)勞動爭議案件;(二)因勞動權益涉及的職工人身權、民主權、財產權受到侵犯的案件;(三)工會工作者因履行職責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案件;(四)工會組織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案件;(五)工會認為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職工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向工會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委託代理法律援助:(一)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需要工會法律援助,且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工會提供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二)未達到工會提供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但有證據證明本人合法權益被嚴重侵害,需要工會提供法律援助的。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本辦法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⑥ 什麼是各級總工會依法為所屬工會和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
【法律分析】
工會協助企業、事業單位、機關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做好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和社會保險工作。 工會會同企業、事業單位教育職工以國家主人翁態度對待勞動,愛護國家和企業的財產,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進行業余文化技術學習和職工培訓,組織職工開展文娛、體育活動。基層工會、地方各級總工會、全國或者地方產業工會組織的建立,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准。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撤銷、合並工會組織。基層工會所在的用人單位終止或者被撤銷,該工會組織相應撤銷,並報告上一級工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條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應當依法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