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6-07 13:40:19

1.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修正案

一、第二條修改為「本省行政區域內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及其司法鑒定活動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二、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合並為第二款,內容為「本條例所稱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是指經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登記或者備案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機構和人員。」三、增加一條作為第八條,內容為「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司法鑒定機構資質等級評估、司法鑒定質量管理體系及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誠信評估制度。」四、第八條修改為第九條,內容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法定條件並向所在地的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按照規定只需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備案登記的除外。
「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0日內,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20日內,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予以登記,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或者司法鑒定許可證,編入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並公告;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五、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四條,內容為「司法鑒定利害關系人認為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投訴。」六、第十三條修改為第十五條,增加一項作為第(七)項,內容為「以不正當競爭方式承攬司法鑒定業務的」。七、第十四條修改為第十六條,內容為「司法鑒定機構決定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八、將第十八條修改為第二十條,內容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重新鑒定:
「(一)鑒定機構、鑒定人不具備司法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機構、鑒定人超出登記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鑒定的;
「(三)鑒定人作虛假鑒定的;
「(四)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未迴避的;
「(五)鑒定材料失實或者虛假的;
「(六)鑒定意見依據明顯不足或者與案件其他證據存在重大矛盾的;
「(七)鑒定使用的儀器不符合要求或者方法不當的;
「(八)採用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准不當,可能導致鑒定意見不正確的;
「(九)其他因素可能導致鑒定意見不正確的。」九、第十九條修改為第二十一條,內容為「對初次鑒定有爭議的重大疑難鑒定事項,或者經兩次鑒定後仍有爭議的鑒定事項,司法機關在決定進行再次鑒定前,可以委託省司法鑒定專業委員會出具專家咨詢意見。」十、第二十四條修改為第二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內容為「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實行法律援助。」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七條,內容為「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與省級有關國家機關建立司法鑒定管理工作協調會議制度,相互及時通報司法鑒定名冊使用情況,研究改進司法鑒定管理工作。
「備案登記的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調整,或者備案登記情況發生變化的,主管機關應當及時書面告知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三條,內容為「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備案登記的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理建議,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十三、個別文字以及條文順序作了相應調整。十四、本修正案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五章 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發現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可以終止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經完成的,法律援助機構有權向受援人收取辦案費和服務費。
第三十五條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法律援助人員在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時,受到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干預或者打擊的,有權向相關部門提出控告。
第三十六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第三十七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必須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不得拖延、無故中止援助或者擅自委託他人辦理。
法律援助人員不得收取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第三十八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結法律援助事務後,可以獲得適當補貼。
第三十九條受援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法律援助協議使法律援助義務難以履行的,經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法律援助人員可以終止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十條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
第四十一條受援人有義務如實陳述事實與情況,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協助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工作。
第四十二條受援人在受援期間因經濟情況改善,不再符合受援條件或者因受援獲得較大收益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法律服務費等相關費用。

3.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三章 管 轄

第十五條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審查、指派和監督。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
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者申請人住所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如果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第十七條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申請人就同一法律援助事項向兩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為受理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指定。
第十八條上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可以指定下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下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也可以請求上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在必要時可以聯合辦理同一法律援助事項。
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委託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代為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接受委託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辦理。

4. 六盤水盤縣法律援助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你可以認真看看《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2009年修正本)》的有關條文。=======================================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2009年修正本)(2002年1月7日貴州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4年5月28日貴州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規條款修改案》修正 根據2009年3月26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修正案》第二次修正)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維護司法公正,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法律保護的權利,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指導和協調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以下統稱為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本條例所稱受援人是指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機構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日常工作。第四條 社會團體、大專院校及其他有關組織開展的法律援助,應當接受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專款專用,並且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務,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第七條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對不通曉通用語言文字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為其提供翻譯。第八條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及其他有關單位、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的工作。第九條 對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對象、范圍和形式第十條 公民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有事實證明需要法律幫助,但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的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執行。第十一條 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符合前條規定的當事人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六)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下列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一)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二)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三條 外國籍、無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者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四條 法律援助的形式:(一)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二)刑事案件的辯護及其代理;(三)民事、行政訴訟代理;(四)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五)辦理公證證明;(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第三章 管轄第十五條 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審查、指派和監督。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者申請人住所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如果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申請人就同一法律援助事項向兩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為受理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指定。第十八條 上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可以指定下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下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也可以請求上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在必要時可以聯合辦理同一法律援助事項。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委託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代為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接受委託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辦理。第四章 程序第十九條 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人應當填寫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統一製作的《法律援助申請表》。第二十條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一)身份證、戶籍證明、暫住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二)申請人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工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三)與申請法律援助有關的案件材料;(四)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證明及其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問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並且可以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第二十一條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應當出示其資格證明。第二十二條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審批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一)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近親屬;(二)與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第二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申請人時,應當製作筆錄。第二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指定辯護通知書3日內,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或者法律援助人員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第二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其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指派法律援助人員,並且書面通知受援人;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案件或者事件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對申請進行審查的時間,但是延長時間最多不得超過10日。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申請重新審議。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審議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審議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有下列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決定予以法律援助:(一)可能激化矛盾,在公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的;(二)當事人面臨生命或者重大財產危險的;(三)其他緊急情況的。第二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人員所在單位與受援人應當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第二十八條 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應當為申請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對認為應當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移送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審批同意後,實施法律援助。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指定辯護的案件,應當按照規定將指定通知書和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或者一審判決書副本送交有權受理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並且附送被告人符合法定的法律援助條件的情況說明或者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第三十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事業及其他單位提交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印製的公函和文書。第三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向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相關資料,應當免收費用。第三十二條 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將卷宗交由指派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機構驗收存檔。第三十三條 受援人除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援助外,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仲裁費、仲裁案件受理費。第五章 權利和義務第三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發現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可以終止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經完成的,法律援助機構有權向受援人收取辦案費和服務費。第三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法律援助人員在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時,受到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干預或者打擊的,有權向相關部門提出控告。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第三十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必須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不得拖延、無故中止援助或者擅自委託他人辦理。法律援助人員不得收取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第三十八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結法律援助事務後,可以獲得適當補貼。第三十九條 受援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法律援助協議使法律援助義務難以履行的,經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法律援助人員可以終止提供法律援助。第四十條 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第四十一條 受援人有義務如實陳述事實與情況,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協助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工作。第四十二條 受援人在受援期間因經濟情況改善,不再符合受援條件或者因受援獲得較大收益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法律服務費等相關費用。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四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四條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或者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第四十五條 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其返還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並給予警告;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第四十六條 受援人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雙倍支付已獲得法律服務的全部費用;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

5.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二章 對象、范圍和形式

第十條公民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有事實證明需要法律幫助,但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經濟困難的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執行。
第十一條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符合前條規定的當事人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
(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
(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六)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下列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一)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三條外國籍、無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者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四條法律援助的形式:
(一)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二)刑事案件的辯護及其代理;
(三)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四)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五)辦理公證證明;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6.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四章 程 序

第十九條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人應當填寫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統一製作的《法律援助申請表》。
第二十條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戶籍證明、暫住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
(二)申請人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工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三)與申請法律援助有關的案件材料;
(四)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證明及其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問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並且可以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
第二十一條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應當出示其資格證明。
第二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審批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近親屬;
(二)與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二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申請人時,應當製作筆錄。
第二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指定辯護通知書3日內,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或者法律援助人員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十五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其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指派法律援助人員,並且書面通知受援人;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
法律援助機構根據案件或者事件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對申請進行審查的時間,但是延長時間最多不得超過10日。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申請重新審議。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審議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審議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
第二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有下列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決定予以法律援助:
(一)可能激化矛盾,在公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當事人面臨生命或者重大財產危險的;
(三)其他緊急情況的。
第二十七條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人員所在單位與受援人應當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第二十八條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應當為申請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對認為應當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移送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審批同意後,實施法律援助。
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對指定辯護的案件,應當按照規定將指定通知書和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或者一審判決書副本送交有權受理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並且附送被告人符合法定的法律援助條件的情況說明或者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
第三十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事業及其他單位提交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印製的公函和文書。
第三十一條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向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相關資料,應當免收費用。
第三十二條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將卷宗交由指派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機構驗收存檔。
第三十三條受援人除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援助外,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仲裁費、仲裁案件受理費。

7.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四條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或者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第四十五條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其返還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並給予警告;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
第四十六條受援人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雙倍支付已獲得法律服務的全部費用;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

8.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的決定(2009)

一、第五條第一款修改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二、第十條修改為「公民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有事實證明需要法律幫助,但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經濟困難的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執行」。三、第十一條修改為「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符合前條規定的當事人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

「(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

「(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六)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四、本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9.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貴州省林地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個別條款的決定

一、貴州省林地管理條例

1.第十一條第二項修改為:「申請人身份證件或者單位法定證照」。

2.刪除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項。二、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

刪除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中的「暫住證」。三、貴州省義務教育條例

刪除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中的「從業證明」。四、貴州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1.刪除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

2.刪除第二十七條中的「並出示相關證明」。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述四件法規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10. 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維護司法公正,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法律保護的權利,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指導和協調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持有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頒發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執業證的人員(以下統稱為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受援人是指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日常工作。第四條 社會團體、大專院校及其他有關組織開展的法律援助,應當接受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
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專款專用,並且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務,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第七條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對不通曉通用語言文字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為其提供翻譯。第八條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及其他有關單位、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的工作。第九條 對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對象、范圍和形式第十條 有本省常住戶口或者暫住證的公民,具備以下條件,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在本省並且依法由本省司法機關或者公證、仲裁機構受理的;
(二)有事實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
(三)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者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
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當地人民政府關於最低生活保障線的規定執行。第十一條 符合前條規定的當事人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刑事案件;
(二)請求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的;
(三)請求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的;
(四)因公受傷害請求賠償的;
(五)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
(六)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七)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下列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一)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三條 外國籍、無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者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四條 法律援助的形式:
(一)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二)刑事案件的辯護及其代理;
(三)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四)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五)辦理公證證明;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第三章 管轄第十五條 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審查、指派和監督。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
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者申請人住所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如果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申請人就同一法律援助事項向兩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為受理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指定。

熱點內容
三甲醫院護理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1 19:18:27 瀏覽:719
雲南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4-11-01 19:05:34 瀏覽:322
勞動法是良法還是善法 發布:2024-11-01 18:47:11 瀏覽:680
陝西三井律師 發布:2024-11-01 17:37:04 瀏覽:254
申請法律援助的範文 發布:2024-11-01 17:23:43 瀏覽:32
法與社會上海交通大學 發布:2024-11-01 17:15:20 瀏覽:413
人民法院網發公告 發布:2024-11-01 17:08:40 瀏覽:384
雷州鄭法官 發布:2024-11-01 17:03:35 瀏覽:347
反恐條例視頻 發布:2024-11-01 16:47:14 瀏覽:36
黃汝榮法官 發布:2024-11-01 16:47:06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