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在俄羅斯
⑴ 俄羅斯聯邦憲法的憲法基礎
俄羅斯聯邦現行憲法的制定,經歷了兩個階段:蘇聯解體前階段和解體後階段。前階段的憲法改變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家性質,宣布要建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共和國。後一階段的憲法即1993年通過的俄羅斯聯邦現行憲法。現行憲法確認了蘇聯劇變、俄羅斯獨立的事實;確認了法國式總統制,賦予總統極大權力。而且賦予總統的權力比法國總統權力大得多。
我們在自己土地上由共同命運聯合起來的多民族的俄羅斯聯邦人民,確認人的權利和自由、公民和睦與和諧,維護歷史形成的國家統一,依循普遍公認的各民族平等和自決的原則,緬懷將對祖國的熱愛與尊重、對善良與正義的信念傳遞給我們的先輩,復興俄羅斯主權的國體並確認其民主基礎的不可動搖性,努力保證俄羅斯的繁榮和昌盛,基於為自己的祖國而對當代和後代所承擔的責任,意識到自己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特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
俄羅斯聯邦憲法的憲法基礎:
第一條
1.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是具有共和制政體的民主的、聯邦制的法治國家。
2.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第二條 人、人的權利與自由是最高價值。承認、遵循和捍衛人與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的義務。
第三條
1.俄羅斯聯邦主權的體現者和權力的唯一源泉是其多民族的人民。
2.人民直接地並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行使自己的權力。
3.公決和自由選舉是人民權力的最高的直接表現。
4.任何人不得攫取俄羅斯聯邦的權力。奪取或竊取權力將依照聯邦法律予以追究。
第四條
1.俄羅斯聯邦主權及於其全部領土。
2.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在俄羅斯聯邦全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3.俄羅斯聯邦保證自己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第五條
1.俄羅斯聯邦由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俄羅斯聯邦的平等主體組成。
2.共和國(國家)擁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擁有自己的規章和法律。
3.俄羅斯聯邦的聯邦結構建立在它的國家完整、國家權力體系統一、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國家權力機關之間劃分管轄對象和職權、俄羅斯聯邦各民族平等與自決的基礎上。
4.在同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的相互關系方面,俄羅斯聯邦所有主體平等。
第六條
1.俄羅斯聯邦國籍根據聯邦法律獲得和中止,它是統一的和平等的,無論其獲得理由如何。
2.俄羅斯聯邦的每一位公民在其境內都擁有俄羅斯聯邦憲法所規定的所有權利和自由,並承擔同等義務。
3.俄羅斯聯邦公民不得被剝奪自己的國籍或被剝奪改變國籍的權利。
第七條
1.俄羅斯聯邦是社會國家,其政策目的在於創造保證人的體面生活與自由發展的條件。
2.在俄羅斯聯邦,人的勞動與健康受到保護,規定有保障的最低限度的勞動報酬,保證國家對家庭、母親、父親、兒童、殘廢人和老年公民的支持,發展社會服務系統,規定國家退休金、補助金和社會保護的其他保障措施。
第八條
1.在俄羅斯聯邦,保障經濟空間的統一,商品、服務和財政資金的自由轉移、支持競爭和經濟活動的自由。
2.在俄羅斯聯邦,私有財產,國有財產、地方所有財產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同等地得到承認和保護。
第九條
1.在俄羅斯聯邦,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作為在相應區域內居住的人民生活與活動的基礎得到利用和保護。
2.土地和其他資源可以屬於私有財產、國有財產、地方所有財產和其他所有制的形式。
第十條 俄羅斯聯邦的國家權力根據立法權、執行權和司法權分立的原則來實現。立法權、執行權和司法權的機構是獨立的。
第十一條
1.俄羅斯聯邦的國家權力由俄羅斯聯邦總統、聯邦會議(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法院行使。
2.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國家權力由它們所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行使。
3.劃分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的管轄范圍和許可權由本憲法和有關劃分管轄范圍與許可權的聯邦條約和其他條約予以實現。
第十二條 俄羅斯聯邦承認並保障地方自治。地方自治在其許可權范圍內是獨立的。地方自治機關不列入國家權力機關系統。
第十三條
1.俄羅斯聯邦承認意識形態多樣性。
2.任何意識形態不得被確立為國家的或必須服從的意識形態。
3.俄羅斯聯邦承認政治多樣化、多黨制。
4.社會團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禁止目的或行為旨在以暴力改變憲法制度基礎、破壞俄羅斯聯邦完整性、破壞國家安全的社會團體的建立和活動,禁止建立軍事組織,煽動社會、種族、民族和宗教糾紛。
第十四條
1.俄羅斯聯邦是世俗國家。任何宗教不得被規定為國教或必須服從的宗教。
2.宗教團體與國家分離並在法律面前平等。
第十五條
1.俄羅斯聯邦憲法在俄羅斯全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直接作用並適用。俄羅斯聯邦所通過的法律和其他法律文件不得同俄羅斯聯邦憲法相抵觸。
2.國家權力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公職人員、公民及其團體必須遵守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
3.法律應正式公布。未予公布的法律不得適用。任何涉及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不得適用,如果它們未正式公布為眾所周知的話。
4.普遍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准則及俄羅斯聯邦國際條約是俄羅斯聯邦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如果俄羅斯聯邦國際條約確立了不同於法律所規定的規則,則適用國際條約規則。
第十六條
1.憲法本章條款構成俄羅斯聯邦憲法制度的基礎,非經本憲法規定的程序不得修改。
2.本憲法的其他任何條款均不得與俄羅斯聯邦憲法制度基礎相抵觸。
歷史發展時期:
1、獨立國家時期的憲法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了鞏固蘇維埃政權,全俄工兵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由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以及《關於建立工農政府的法令》。這些法令的頒布和實施,對於動員俄羅斯勞動人民投人鞏固蘇維埃政權的斗爭起了重要作用。隨後又通過了由列寧起草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這個文件是對上述法令具有概括性的憲法性法律。在1917年11月至1918年7月之間頒布的法令,在蘇聯憲法史上被統稱為"十月法令"。它們的頒布和實施為第一部蘇維埃的憲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礎。1918年7月4日,《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憲法》通過,《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被列為憲法第一篇。這部憲法確認了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利和自由,規定了國家機關體系。列寧評價此部憲法為"它是第一部宣布國家政權是勞動者的政權、剝奪剝削者權利的憲法"。
2、蘇聯組成中加盟共和國階段的憲法。
1925年憲法、1937年憲法和1978年憲法,是俄羅斯聯邦作為蘇聯組成中的加盟共和國時頒布的憲法,它們符合或完全符合蘇聯憲法的原則和結構,僅在部分規定上反映了俄羅斯聯邦的特點。後來隨著蘇聯社會的發展與變化,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的缺陷和弊端顯現出來,而且越來越嚴重。戈爾巴喬夫上台以後,把改革重點轉向政治領域,其指導思想也轉為否定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期間,憲法的修改補充和實施激化了蘇聯潛在的各種矛盾,從而使蘇聯陷入全面危機之中。
⑵ 中國對俄羅斯礦產投資的法律風險防範
中國實行「走出去」的戰略是中國經濟全球化、深入參與世界市場和在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能源領域實現世界范圍內的最大佔有率的必然要求。但在這一進程中由於我國在境外投資方面經驗有限、立法滯後、缺乏法律策略、國際人才資源不足和法律風險監控機制缺位等文化准備不夠(而其中首先體現在法律准備不足),使我國境外投資面臨巨大風險,形成了法律上的安全隱患。
隨著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行,我國包括國家與地方的大量能源礦產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及地方企業如龍興國際資源開發集團公司和鶴崗礦業集團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對俄投資工作在迅速地展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企業對俄進行巨額礦產投資上卻存在可能導致投資失敗的法律上的不安全因素,即法律風險。對此,中央和地方主管機關和企業投資主體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俄羅斯礦產投資的法律風險是指,投資人在決策和進行具體投資行為時因自身人文、法律准備不足和對東道國投資的人文、法律環境缺乏系統調查和對策而導致的法律不利後果發生的可能性。法律風險與經濟、政治風險是緊密相連的,因為經濟、政治因素的惡變都可能導致法律風險。「法律風險一旦發生,企業自身難以掌控,往往帶來相當嚴重的後果,有時甚至是顛覆性的災難。」
由於我國對俄羅斯投資參與國外競爭性產業,與西方資本輸出國的各種投資商相比又缺乏境外投資的經驗,所以面臨的法律風險很大,本應投入較高的法律風險防範經費。然而事實上,我們的企業管理人員對境外投資缺乏法律安全意識,對法律風險的防範投入甚微,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安全措施。這些都反映了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法律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危險」。以下就我國企業對俄羅斯能源礦產投資突出存在的四個方面的法律風險問題進行闡釋。
一、境外投資項目缺乏全面深入的法律評估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我國多數對俄礦產投資項目的評估集中於經濟、技術論證,涉及法律內容的也只是很表面的缺乏針對性的形式化的表述,缺乏對俄投資的法律因素的深層注意和專業性分析,即缺乏對東道國與投資密切相關的物權法律關系網、法律規范的調查,如對他物權、土地權利、公示制度、登記規則的系統調查及境外資本制度、公司法律等的分析,這必將為企業後續經營和資本與資源的迴流埋下風險。
我們的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往往是給上級主管看的漂亮的文字,有的報告樂觀到不真實的地步,缺乏真實的法律動態信息,掩蓋了潛在的問題,對俄羅斯投資環境、投資立法和民族性的不穩定因素視而不見,只分析可行性,而避開對不可行性方面的深入研究。
一個境外投資項目,無論經濟、技術論證多麼完美,如果在法律的准備上存在疏漏,就會使法律風險暗藏其中,如此將導致事實上的執行障礙和錯誤,其結果必然造成項目的損失甚至失敗。
圍繞企業境外投資的經濟、技術論證不能取代法律方面的工作。境外投資法律上的風險潛藏於自項目啟動到經營活動中的一切環節。從東道國招投標的設計、吸引外資進入的策略、當地執法機關對人流、物流控制的手段到股權出讓公司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公司股份出讓的真正原因和動機及其合法性、礦產使用許可證的效期、許可證被收回或取消的實際狀態、公司股東在其所有的股份上設定負擔、公司在企業之間的融資行為、公司可能未公開的補償或賠償第三人的協議再到公司所有財產權屬登記上的瑕疵等,都會給投資人帶來法律上的負面後果甚至滅頂之災。這些問題是任何一個涉外投資項目都不能迴避的,不僅如此,要弄清這些基本問題,完成對項目涉及主體、東道國投資的人文、法律環境及上述所列各項的法律盡職調查,形成法律上的意見和策略方案,由專業律師出具法律盡職調查報告和項目的法律意見書後,方可進入實際操作。
對於我國對俄投資企業來說,基於對俄礦產投資法律風險源頭多、分布廣並貫穿於整個項目運行過程的特點,我國應該進行必要的立法,對新的未審批礦產投資項目設立法律評估的前置程序,要求企業委託專業的國際律師進行必要法律盡職調查,提交專門的法律意見書,促進我國對外投資項目評估的實質性完善,健全評估排險的機制。對已經操作運行的項目,政府主管機關和礦產投資企業應該組織對俄經濟法律專家進行全面的法律審查,以便投資企業盡早排除潛在的風險。
二、投資主體設計缺乏法律策略考慮
從中石油在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股份拍賣中被排出,到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股份並購中的失利,無不顯示我國國有資本公司在海外並購中受到投資目標國的抵制。這迫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在國際礦產能源投資競爭中,中國的投資人以什麼樣的主體資格、商事主體和法律上的身份出現,以及如何出現的問題。中國企業在國際化和在深入參與世界市場過程中,中國的本土法律文化與資源遠遠不夠,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對各個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及投資東道國的立法、規范進行調查和清理,對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和全球化的法律文化資源進行鑒別、選擇、吸收和消化,以便激發我國法律文化建設的活力。利用國際商法上的資源和運用各種可行的法律工具,這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全面國際化,提高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力和避免巨大的法律風險的一個法律技術和策略問題。
我國對俄礦產投資的企業在對俄投資的主體身份上缺乏法律策略上的考慮和防範,幾乎沒有利用任何國際商法上的資源,將自己的國有資本來源和歸屬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或很容易被俄羅斯的專業人員查清底細。
另一方面,俄羅斯人對具有公有制或國有資本背景的外來公司在俄能源礦產領域進行投資存有戒心。因為這種公司使他們感受到非市場因素和國家意志在暗中起作用。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股份拍賣案就說明了這一點。在此案中,俄羅斯杜馬為了排除中國國有資本石油公司,保護俄石油公司獲勝,臨時引用《私有化法》迫使俄政府修改《招拍公告書》,使中國公司因國有股超過25%而無權參拍,中國石油集團因此遭受了很大損失。斯拉夫石油公司股份拍賣事件就中石油本身而言,是個不成功的案例,但它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的外向化發展卻有著借鑒意義。就此案例而言,中國石油集團的投資行為無論其成功與否,其意義都不僅在其自身,都應該引起中國對外經濟管理部門和各類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廣泛而深刻的反思。中國石油集團的失利如果被及時准確而全面地理解、借鑒,就會成為其他中國對外投資企業成功投資的催化劑。
在我國企業正在運行對俄礦產巨額投資的今天,此案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應該引起各級主管部門和對俄礦產投資公司的高度重視。因為我們無法確認俄羅斯方面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以類似的或其他借口排除中國投資人在俄的礦產經營。
投資主體設計法律策略上的考慮,因其涉及公法關系和私法技巧等多種因素,是我國境外投資應該引起重視的一個基本的復雜的法律領域,其目的是要解決我國對外投資企業身份私法化和國際化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對外投資企業難於真正融入國際與東道國經濟,並為企業發展的未來埋下變數。
我國對外投資企業和法律界應形成合力對東道國的投資法、土地法、環境保護法、公司法、民法等展開深入研究,對各種離岸公司和跨國公司展開調查,探討我國對外投資企業利用各種離岸公司和跨國公司等法律工具的實戰問題、操作方法和法律技巧,從法律實務上給企業專業性的幫助和救濟。
三、境外經營人力資源和幹部隊伍薄弱
在境外取得礦產資源使用權,只是進入項目的第一步。接下來的事情要復雜得多。對俄投資80%以上的風險存在於取得礦產使用權之後。
我國「走出去」投資的資本,能否變成利潤和資源再「走回來」?巨額投資在國外的運行、使用和流轉能否失控,導致國有資產境外流失?在經營過程中如果發生各種意外事件,我們的團隊能否應付?這些都取決於我們在外經營團隊對投資東道國的俄羅斯本土的適應能力。事實上在境外投資經營風險控制的核心,就是一支訓練有素的有很強作戰能力的專業化的幹部隊伍。
據我們與對俄礦產投資企業的工作人員的接觸,我們發現他們中的多數人還不真正了解俄羅斯。非但如此,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存在用自己在國內形成的思維習慣和觀念來評價衡量在俄的一切傾向,因而產生大量的不適應症。我們的現有隊伍的整體條件素質與我們在俄的工作任務之間存在著距離。中國境外投資企業「對國際市場不了解,對法律文化不了解,防範法律風險的措施以及經費都遠遠不夠,而且沒有實戰的經驗」。
我們面對的俄羅斯是這樣一個東道國,她用1000年的時間使自己民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主」和物權擁有者,這樣一個傳統地把土地和資源看重得高過一切,並將其與國際政治緊密相連的國家,在她的家園進行礦產投資、獲取資源,需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隊?
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多變性,骨子裡的不規范不能保證他們的諾言一定兌現。另一方面,俄羅斯作為資本輸入國還擁有立法、執法和司法上的全面法律優勢。再者,在俄羅斯對中國問題存在著不同的政治主張。在2006年12月2日召開的俄羅斯聯邦統一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莫斯科市市長盧日克夫就強烈批評俄羅斯現行對外經濟政策,指出「俄羅斯的經濟部是俄羅斯聯邦的,而不是中國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他對中俄兩國經濟關系發展現狀的異議和心態。這些都構成中國對俄投資的潛在的政治風險因素,而這些因素自然會引發中國對俄投資的法律風險。
為了保證收回投資,保障中方投資人的各項權益,我國對外投資企業必須形成一支有巨大適應性、有能力與具有全面優勢的東道國相匹敵的操作隊伍。企業必須靠自己強悍的團隊保證企業在整個投資運行過程的安全和最終收回投資和拿到資源。幹部隊伍的薄弱,必然會給企業的投資帶來巨大風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組織建立適應礦產國際化運作的國際法律人才隊伍。吸納具有外語條件和專業知識、同時能適應國際合作和處理國際糾紛的專業法律研究人員、執業律師為我國能源企業的跨國經營提供各項具體的法律幫助,諸如對可行性方案進行法律評估、參與談判、審查合同以及在俄合作期間的跟蹤服務等。
為解決境外投資企業幹部隊伍薄弱的問題,各級政府應設立針對國外投資經營人員的專門的機構,將對外經營人員的幹部培訓、管理和考核制度化,以此強化境外投資企業的團隊建設,增強他們對東道國文化的適應能力,克服在國內形成的習慣,盡快進入角色,能夠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有處理危機和化解風險的應變能力,從而保證對外投資項目的人力資源和幹部隊伍符合實際要求。
四、缺乏風險監控機制
我國對境外投資的控制主要靠的是項目審批制度,對項目投資後的監管缺乏有效方法和監控機制。其結果往往是將巨額投資的風險之寶押在對外經營企業主管領導人的個人品質上,押在他們和企業每年交的幾份報告上,這等於事實上放棄或喪失了在投資東道國實地實時監督、控制和防範風險的時機和方法,這對作為財產所有人的國家和作為納稅人的百姓都是不負責任的。
為了降低巨額投資在「體外」循環所存在的風險,保證對外投資的安全,防止國有資產境外流失,規范境外經營活動,國家有必要針對所有對外投資項目進行相關立法,建立風險監控機制,必須從公法主體到私法主體建立法律風險防範體系,包括在項目論證階段的專業法律盡職調查和專業的法律評估,項目運行階段的法律跟蹤服務,及在中俄兩國實時實地的風險監控機制運行,從而實現我國對俄投資的保護。在目前立法缺位的情況下,作為應急辦法,應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法律研究咨詢機構及有關專業中介機構參加,組成「對外投資風險監控組織」,對已投資項目和將投資項目在中、外兩地進行實地的全面和長期的法律風險的檢查和監督,並及時為政府提出排險建議和方案,幫助企業在境外健康運行。
⑶ 俄羅斯對中國酒進口的法律
中國的酒類商品出口俄羅斯一般走正常的海關程序即可,包括產品的質量認證等都需要有。俄羅斯的進口限制放寬了許多。和前蘇聯解體前嚴格的控制相比,目前所有的企業和個人可以不必經過特殊的注冊手續就能夠從事進口貿易,而且幾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自由進口。只有部分商品才須申請辦理進口許可證以及其他一些管制手續。俄羅斯的盧布從1996年6月開始在外貿交易中就完全可以自由兌換了,1998年1月俄羅斯重新劃分了盧布的幣值單位。在那之前,俄羅斯的出口商只被允許保有硬通貨的50%的收入,剩餘的必須兌換成盧布。而對於進口商來說,為了購買外幣進行商品進口,他們甚至還得提供相關的文件加以證明。俄羅斯海關關稅的劃分方法是基於商品描述和代碼的海關協調編碼體系(HS),對於大多數的進口商品來說,基本的稅率范圍從3%~33%。俄羅斯聯邦海關同時還給與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特殊的關稅地位待遇,這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從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口的商品只需交納基本稅率的75%,但這其中不包括諸如像合成纖維製成的服裝、鞋、珠寶、仿珠寶製品、組裝電子元件、電話、集成電子晶元、手錶、鍾表以及玩具等產品。除了進口關稅,大部分的進口商品還需交納增值稅(VAT)。從2004年1月1日開始,增值稅的徵收標准從原來的20%下調到18%。為了保證進口商品的質量,一些進口商品,包括消費品在內,必須符合俄羅斯相應的產品安全標准。所以進口商必須出具由俄羅斯聯邦國家標准化及度量衡委員會(簡稱GOST)或它的授權機構頒發的安全標准證書。俄羅斯正致力於加入WTO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談判,並根據這兩個組織的規則繼續修改相關法律。一、貿易投資法律體系俄羅斯與貿易投資管理相關的法律主要包括:1.貿易管理政策與法律2003年11月以來,俄羅斯國家杜馬(聯邦議會下院)和政府頒布了一系列與貿易有關的法律和政策。2003年11月,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了《關於針對進口商品的特殊保障、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聯邦法》,並於2003年12月以第165號聯邦法頒布。該法的宗旨是"在俄羅斯關稅區內出現商品進口增加、進口商品傾銷和受補貼商品進口時,保護俄羅斯商品生產者的經濟利益",並就採取和實施相關措施的具體程序做出了規定。2003年11月,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了《外匯調節與監督法》,以確保國家統一外匯政策的落實,保障俄羅斯盧布和外匯市場的穩定。該法允許俄自然人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或反洗錢金融措施工作組成員國境內的銀行開設賬戶。2003年12月通過的《對外貿易活動國家調節原則法》取代了《對外貿易活動國家調節法》。新法旨在使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領域最大限度地接近WTO的各項原則與規則,並規定除了針對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調節措施,針對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的禁止與限制措施,以及新法所規定的促進外貿發展的經濟措施和行政措施以外,不允許實行其他的對外經濟活動國家調節措施。2004年3月,俄聯邦政府頒布了《調整肉類進口管理辦法》,對肉類進口配額的使用辦法進行了調整,主要內容是:如某一國家爆發嚴重動物疫情,持有從該國進口肉類許可證的俄羅斯進口商有權改從未發生疫情的國家進口肉類。俄羅斯其他與貿易管理相關的政策和法律主要有:《特許證法》、《商品標志、服務標志和商品產地名稱法》、《海關稅則》、《產品和服務驗證法》、《廣告法》、《在對外商品貿易中保護俄羅斯聯邦利益措施法》、《出口發展聯邦綱要》、《出口監督法》、《外貿產品種類表及關稅稅則》、《電子數字簽名法》、《海關法典》、《租賃法》、《關於對自俄羅斯聯邦出口的兩用產品和技術進行監督的辦法條例》。2.投資管理政策與法律俄羅斯與投資有關的法律有:《外國投資法》、《產品分成協議法》、《土地法典》、《農用土地流通法》、《對部分有關發展住房抵押信貸的俄羅斯聯邦法律法規的修改和補充》、《有限責任公司法》、《股份公司法》、《實施國家監督過程中法人和個體經營者權益保護法》、《貨幣調控與外匯管製法》、《法人國家登記法》、《不動產權和交易國家登記法》等。3.其他相關政策與法律2004年4月,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了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及哈薩克建立統一經濟空間的協定。俄羅斯聯邦政府《國家對外經濟政策》旨在有效地實現俄羅斯與國際勞動分工體系的一體化,並使這一進程成為一種長期的經濟任務,以便對俄羅斯經濟進行結構性的改革,保障俄羅斯對外經濟業務參與者的利益。二、貿易管理制度1.關稅制度俄羅斯關稅稅率表所標稅率為基本稅率,對來自享受最惠國待遇國家進口產品按基本稅率計征關稅,對來自其他國家進口產品按基本稅率的兩倍計征關稅。俄羅斯實行多種關稅優惠措施,對來自與俄羅斯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獨聯體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產品,免徵進口關稅;對來自享受普惠制待遇國家進口產品按基本稅率的75%計征關稅,中國屬於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國家之一。目前,俄羅斯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為10.5%~11%,絕大部分進口貨物按從價稅計征關稅,小部分商品實行從量稅和復合稅。近年來,實行復合稅的貨物種類漸趨增多。1996年7月,俄羅斯曾全面取消出口關稅。1999年1月起又恢復了部分產品的出口關稅,需繳納出口關稅的產品包括:煤、石油、天然氣、成品油、部分化工產品、有色金屬、木材、皮革原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及部分海產品等。2.進口管理根據俄聯邦經濟發展貿易部1997年5月簽發的第21-154號公函,自1997年5月起,俄羅斯禁止在其境內銷售無俄文說明的進口食品;另外,根據俄聯邦國家關稅委員會1997年10月簽發的第N01-15/18803號公函,自1998年7月起,禁止在其境內銷售無俄文說明的進口商品。1998年12月,俄羅斯頒布《關於對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銷售的商品和產品粘貼防偽標志和統計信息條以及對其流通情況進行統計的程序條例》,規定從1999年7月起,禁止在其境內銷售條例所附清單列出的無防偽標志及統計信息條的商品和產品。該條例所附第一批商品清單主要包括酒類製品、音像製品和電腦設備等。3.出口管理俄羅斯主要採用出口配額、出口許可證等方法實施出口管理。(1)出口配額和出口許可證俄羅斯對以下三類產品實行出口配額和許可證管理:第一類是國際協議規定要求限制數量的產品,如紡織品、個別黑色金屬製品、碳化硅等;第二類是某些特殊產品,包括野生動物、葯物原料、密碼破譯設備、武器及軍民兩用產品、核材料及其裝置、貴金屬及寶石、礦物及古生物學的收藏資料、半寶石及其製品、麻醉劑、鎮靜劑、毒葯、有關能源信息等;第三類是俄羅斯國內需求較大的產品,如1998年10月俄政府決定,自1998年11月起對未加工皮(牛皮、羊皮及其他皮)和油籽(葵花籽、油菜籽、大豆)的出口實行許可證管理(無數量限制)。出口配額的分配主要是通過招標和拍賣進行。配額如有剩餘,亦可根據出口實績進行增發。出口許可證由經濟發展貿易部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負責發放。(2)軍民兩用產品的出口監督1996年10月,俄羅斯政府發布了《關於對自俄羅斯聯邦出口的兩用產品和技術進行監督的辦法條例》,規定出口軍民兩用產品和技術需申領出口許可證,以出口產品和技術與俄羅斯聯邦承擔的有關國際義務是否一致作為出口許可證頒發的依據。(3)出口合同登記制從1996年10月起,俄羅斯要求對所有金額超過5萬美元的進出口合同進行登記。合同登記工作由俄羅斯經濟發展貿易部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負責。(4)統一驗證制度1996年1月起,俄羅斯對出口商品的數量、質量和價格實行統一的強制性驗證制度,規定出口商品,特別是重要的戰略性原料商品,均須在起運地接受驗證機構的檢驗,驗證其數量、品質是否與報關單上填寫的內容一致,其價格是否合理。驗證完畢後,由驗證機構向出口商出具"驗訖證書",對缺少該證書的出口商品,海關不予放行。自1996年3月起,這一制度不再具有強制性。目前,由於技術原因,"統一驗證制度"尚不能全面實施,實踐中只能對石油、成品油、天然氣、煤、黑色及有色金屬、木材、礦肥等部分商品進行驗證。(5)加工貿易出口俄羅斯將來料加工和本地購料加工均納入加工貿易管理范圍,加工貿易產品出口時可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4.其他相關制度除了關稅、進口管理、出口管理等方面外,俄羅斯其他貿易管理制度有:(1)海關監管自2004年1月起,俄羅斯實施修改後的《海關法典》,進一步簡化海關監管手續,提高通關效率,相關准法律文件數量從3000件減少到100件。(2)稅收制度俄羅斯對進出口產品徵收消費稅和增值稅。自1993年2月起,俄羅斯對部分進口產品徵收消費稅,征稅不區分進口產品的來源地。目前,被征稅的產品包括酒類、香煙、汽油、首飾、小轎車等五大類。俄羅斯對部分出口產品徵收消費稅,包括石油和天然氣,以及通過易貨合同出口的產品,同時規定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的產品(石油和天然氣除外)免徵消費稅;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出口的、以非自由兌換貨幣結算的產品,免徵消費稅。自1993年2月起,俄羅斯對來自非獨聯體國家進口產品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進口環節增值稅的稅基為產品海關申報價值、進口關稅額、消費稅額三項之和,稅率為20%(部分食品和兒童用品的稅率為10%)。2004年1月起,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降至18%,同時,在俄羅斯境內加工和銷售進口商品過程中的新增價值部分也需繳納增值稅。俄羅斯規定向獨聯體國家出口產品徵收全額增值稅,一般產品增值稅稅率為20%,部分食品和兒童用品為10%。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產品免徵增值稅。三、投資管理制度《俄羅斯外國投資法》明確規定,除俄羅斯聯邦法律另有規定外,給予俄聯邦境內外國投資者的法定待遇不得低於本國投資者。此外,第9條第2款規定,參與優先投資項目的外國投資者和外資商業組織享受專門的優惠和法律保障,保證其投資條件的穩定性,在一定時期內不受俄羅斯法律法規變化的影響。《俄羅斯聯邦農用土地流通法》第1章第3條規定,擁有法定資本50%以上的外國公民或法人可以以租賃方式擁有農用土地,租期不超過49年。《俄羅斯聯邦稅法典(第二部分)》中規定將利潤稅稅率下調到24%,將增值稅稅率下調到18%,將各種社會繳納費用(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養老保險費)改為統一社會稅,稅率從原來的相當於企業工資總額的40%左右下降到35%。
⑷ 俄羅斯大使館電話
北京市查號台。
⑸ 中國公民在俄羅斯享有何種法律權力
實際點,看兩國協議和國際公約吧
⑹ 俄羅斯法律
俄羅斯聯邦法(按通過年度排列):
http://lawrussia.ru/
⑺ 去俄羅斯旅遊有哪些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
去俄羅斯旅遊的時候一定不能做的事情如下:
一、不要在俄羅斯隨便購買藝術品,特別是油畫俄羅斯本來就是一個藝術大國,很多人去俄羅斯旅行的時候都會被俄羅斯的藝術氣息感染,所以很可能當下就會購買一些藝術品,包括油畫。當時在購買的時候雖然很容易,而且可能還花了不少錢,但是如果等到出關的時候,可能就會比較麻煩。因為海關會要求當事人出具關於油畫的證明,首先就要證明自己是這個油畫的作家,總之非常的麻煩。
三、不要直接喝自來水俄羅斯的水也不是直飲水,所以說如果要喝水的話最好還是自己購買礦泉水比較好,而且俄羅斯人也是不喝熱水的,如果自己需要喝熱水的話最好自備燒水壺,現在有一些便攜的熱水壺,就算在酒店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燒水壺燒水喝,這是比較安全衛生的做法,並且俄羅斯酒店也不會提供飲用水。
⑻ 《俄羅斯聯邦憲法》研究
俄羅斯聯邦從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到蘇聯解體為止,其間共制定了4部憲法,即1918年《蘇俄憲法》,1925年、1937年和1978年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其中1918年憲法並非一部完整的憲法,它真正的歷史意義在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了蘇維埃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宣布了蘇維埃政權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任務和目標。後3部憲法是俄羅斯聯邦在蘇聯時期作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而制定的憲法。這3部憲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1924年、1936年和1977年的蘇聯憲法沒有太大的區別,是同時期蘇聯憲法的翻版。
在蘇聯劇變和解體過程中,俄羅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適應這一系列的變化,掌握俄羅斯國家政權的民主派由於當時忙於同掌握著蘇聯聯盟國家政權的蘇共爭奪領導權,未能及時制定和通過新的憲法,而是於1989年10月,1990年5月、6月、12月,1991年3月、11月,1992年4月多次對1978年通過生效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進行修改補充。為了制定新憲法,1990年6月召開的俄羅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成立了以葉利欽為主席的憲法委員會,1991年11月公布了由憲法委員會提出的新憲法草案。但是,總統和議會在國家政體,即建立總統制還是議會制,以及私有化等一系列原則性問題上存在分歧,新憲法一直未能通過。在1992年12月舉行的第七次人民代表大會和1993年3月舉行的第八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總統與以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葉利欽提出應由制憲會議而不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新憲法。哈斯布拉托夫則主張立即修改現行憲法中有關條款以限制正在擴大的總統權力,由總理而不是總統組閣並經議會批准,政府向議會報告工作,並由下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情形下,1993年3月20日總統發表了《告俄羅斯公民書》,宣布對國家實行總統特別治理,決定4月25日舉行對總統的全民信任投票,同時對由總統准備的新憲法草案和聯邦議會選舉法草案進行全民投票。葉利欽發出的這一「特別治理」命令遭到了議會方面的抵制。憲法法院裁定總統此舉違憲。3月26日召開了第九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討論彈劾總統的問題,葉利欽總統的「特別治理」方案未能實施。4月25日俄羅斯舉行全民公決,總統及其推行的激進改革方針得到了超過半數以上參加投票者的支持。此後,總統及其支持者決定盡快制定並通過新憲法,取消現議會。不久,總統提出了《總統憲法草案》,並提交聯邦主體行政首腦討論,然後准備召開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此後不久,議會也公布了《議會憲法草案》。1993年9月21日晚,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解釋「關於分階段憲法改革」的第1400號總統令,宣布中止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的立法、管理和監督職能;在聯邦會議開始行使職能前,按總統令和政府的決定辦事;建立最高立法機關———由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兩院組成的聯邦會議(議會),於1993年12月11~12日舉行議會選舉。議會指責總統的政變行徑,於9月23日晚召開了第十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作出了解除總統職務的決議。隨後發生的「莫斯科十月流血事件」結束了長達兩年半之久的總統與議會的憲法之爭。俄羅斯首屆民選議會———人民代表大會被解散。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在舉行國家杜馬選舉的同時,對憲法草案進行全民投票,全國共有58187755名選民,即54.8%的登記選民參加了全民投票,其中贊成新憲法草案的選民共32937630人,占參加投票選民的58.4%,反對的選民共23431333人,占參加投票選民的41.6%,新憲法草案獲得通過。1993年12月12日經全民投票通過、12月25日正式生效的《憲法》是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憲法分正文和結束語兩部分。正文部分共9章137條,結束語部分共9條。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和總統制。《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將政治斗爭勝利者的成果固定下來。即經過前一階段的較量,通過全民投票,政治舞台上佔主導地位的政治力量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
與蘇維埃時期的憲法相比,《憲法》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根本性的變化。
第一,放棄了「社會主義」及其立法原則,以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作為憲法的基本原則。《憲法》以人民主權、聯邦制、共和制、分權作為憲法制度的基礎,規定了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該憲法取消了以蘇共為領導力量和指導力量的社會主義全民國家的提法,樹立「主權在民」原則,規定,「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法治國家」,「俄羅斯聯邦的多民族人民是俄羅斯聯邦主權的擁有者和權力的唯一源泉」。
第二,《憲法》確定了俄羅斯聯邦的基本政治制度。
1)改變了國家的階級性質,以人、人權、人民權利取代了以工人階級為社會主導力量的勞動人民全民國家的提法。197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指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是社會主義全民國家,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國內各族勞動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第1條)「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第2條)。《憲法》遵循「尊重個人尊嚴和基本權利」的原則,接受人權概念,宣稱:「依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准則並按照本憲法,俄羅斯聯邦承認保障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第17條第1款),「人的基本權利與自由不可被剝奪並且每個人生來就具有」(第17條第2款),「每個人都享有生存權」(第20條第1款)。改變了國家發展的意識形態理論基礎。此前,蘇聯以及俄羅斯聯邦一直將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197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序言中指出,俄羅斯人民「遵循科學共產主義思想」。蘇聯劇變後,這一提法顯然已經「過時」了,在俄羅斯憲法修改、補充過程中就已取消了這種提法。而《憲法》進一步明確指出,國家「承認意識形態的多樣性」,「任何意識形態不得被規定為國家的或必須遵循的意識形態」,承認「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第13條)。實質上是以自由、民主、人權基礎上的「民主政治思想」作為國家發展的意識形態理論基礎。
2)改變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目標。1977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根本法)》序言中指出:「蘇維埃國家的最高目標是建成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共產主義的社會自治將得到發展。」197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序言中也指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團結各民族共同建設共產主義」。而《憲法》則沒有了這種提法。
3)改變了對國家和社會領導力量和指導力量的有關規定。197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第6條認定:「蘇聯共產黨是蘇聯社會的領導力量和指導力量,是蘇聯社會政治制度以及國家和社會組織的核心。蘇共為人民而存在,並為人民服務。」早在1990年俄羅斯修改憲法時就取消了這一條中有關蘇共領導地位的規定,將憲法第6條修改為「各政黨、工會組織、青年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群眾運動通過自己選人民代表蘇維埃的代表以及其他各種形式參加制定國家政策,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而在《憲法》中則不再保留類似的提法,只是強調「在俄羅斯聯邦,承認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社會團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13條)。
第三,《憲法》規定了俄羅斯的基本經濟制度。
197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規定:「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形式包括:國家(全民)所有制和集體農庄合作社所有制。」「國家保護社會主義財產,並為其增多創造條件。」「任何人無權利用社會主義財產來達到個人發財致富的目的和其他自私目的。」(第10條)《憲法》取消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國家經濟制度基礎的提法,代之以「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宣布:「私有權受法律保護」(第35條第1款),「每個人都有權擁有私有財產,有權單獨或與他人共同掌管、使用和支配這些財產」(第35條第2款)。同時強調「俄羅斯聯邦是社會國家」(第7條),「在俄羅斯聯邦,對私有制、國家所有制、地方所有制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予以同樣的承認和保護」(第8條第2款)。
第四,《憲法》明確了俄羅斯的國家地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為蘇聯國際法意義上的繼承國,已無須再使用「主權國家」、「在經過革新的蘇維埃聯盟中建立民主的法治國家」等詞句了。
第五,《憲法》對聯邦體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規定「俄羅斯聯邦的聯邦體制建立在俄羅斯聯邦國家完整、國家權力體系一致、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劃分管轄對象和分權、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平等與自決的基礎上」(第5條第3款);「俄羅斯聯邦在其全部領土上享有主權」,「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在其全部領土上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俄羅斯聯邦保障自己領土的完整和不受侵犯」(第4條);「俄羅斯聯邦總統和俄羅斯聯邦政府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保障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實現聯邦國家權力的全權」(第78條第4款)與1978年憲法相比,《憲法》有關屬於俄羅斯聯邦管轄、屬於俄羅斯聯邦和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以及聯邦各主體獨立行使的許可權范圍方面的規定變化不大,只是在行文中改變了過去就共和國、自治州和自治專區、邊疆區和州分別設立章節(原憲法第8、第9章,9(1))的做法。從而淡化了不同聯邦主體間的區別,以實現「在同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的相互關系方面,俄羅斯聯邦各主體一律平等」(第5條第4款)。《憲法》規定「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二名代表組成:一名國家權力代表機關代表和一名國家權力執行機關代表」(第95條第2款)。
《憲法》第65條第1款開列了組成俄羅斯聯邦的聯邦主體,其中包括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等建制。
共和國(國家)擁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共和國的地位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共和國憲法共同確定,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擁有自己的章程和法律,它們的地位由《憲法》和相應的俄羅斯聯邦主體的立法機關通過的各自的章程規定。
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的國籍是唯一的和平等的。俄羅斯聯邦的公民只有一個國籍,即聯邦國籍,聯邦主體不具有國籍。在國家語言方面,《憲法》規定,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國語,但是,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在共和國的國家權力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和國家機構中,共和國國語和俄羅斯聯邦國語一起使用。另外,俄羅斯聯邦保障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享有保留本族語言、建立學習和發展本族語言條件的權利。
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的國家權力由它們組建的國家權力機關行使。同時,通過《憲法》、聯邦條約和其他條約的規定,劃分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管轄職權。根據《憲法》的有關條款,在俄羅斯聯邦管轄范圍之外和俄羅斯聯邦對其與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的對象所擁有的權力之外的所有國家權力由俄羅斯聯邦各主體行使,且各主體可以對屬於自己的職權實施包括通過法律和其他法規在內的法律調節;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和自治區的國家權力機關系統,由俄羅斯聯邦各主體依據俄羅斯聯邦憲法制度的原則和聯邦法律規定的組織國家權力代表機關和國家權力機關的一般原則獨立確定。在聯邦中央和聯邦主體相互關系中,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在俄羅斯聯邦通過的法律及其他法規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憲法》第71、第72和第73條對聯邦中央和聯邦主體所屬的職權作了具體的規定。其中,屬俄羅斯聯邦中央管轄的權力主要有:通過和修改《憲法》與聯邦法律,監督其執行情況;維護聯邦體制和俄羅斯聯邦領土的完整;確定聯邦立法、執行和司法權力機關系統及其建立和活動的程序;成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管理聯邦國家財產,包括聯邦銀行在內的聯邦經濟部門;確定俄羅斯聯邦在國家、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和民族發展方面的聯邦政策和聯邦計劃的基本原則;規定統一市場的法律規則,關稅、貨幣及價格政策;制定聯邦預算與稅收;負責聯邦運輸、交通與通訊方面的活動;負責聯邦的對外政策和國際聯系,包括聯邦國際條約的簽訂,以及有關戰爭與和平問題;監督國防生產與防務安全問題;保衛俄羅斯聯邦的國家邊境、領海、領空、特別經濟區和大陸架地位的確立;負責管理國家司法體系與確保其正常運行等。
屬於俄羅斯聯邦中央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的權力是:保證共和國的憲法與法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章程、法律及其他法規符合《憲法》和聯邦法律;維護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維護少數民族的權利;負責國家財產的劃分與自然資源的利用;確定俄羅斯聯邦稅收的一般原則;規定組織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體系的一般原則;協調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國際交往和對外經濟聯系,履行俄羅斯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
《憲法》規定,在俄羅斯聯邦管轄范圍之外和俄羅斯聯邦對其與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的對象所擁有的權力之外的所有權力由俄羅斯聯邦各主體行使。
聯邦中央所屬的職權大多涉及有關國家總體規劃、管理和安全,關繫到全體人民利益方面的重大問題。而聯邦中央和聯邦各主體共同擁有的職權則主要局限在有關社會服務、公民事務的一般原則等需各主體協商方能確定的一系列問題上。屬於聯邦主體的職權卻因為《憲法》未給出具體的文字表述,而使其擁有的范圍更大更廣,為各主體自主、有效地處理各自管轄范圍內的一切事務提供了法律依據。
《憲法》特別強調指出:在俄羅斯聯邦管轄范圍之內和俄羅斯聯邦對其與俄羅斯聯邦主體共同管轄的對象所擁有的權力范圍之內,聯邦執行權力機關與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執行權力機關組成俄羅斯聯邦統一的執行權力機關系統;俄羅斯聯邦總統和俄羅斯聯邦政府根據《憲法》保障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實現聯邦國家權力的全權。這樣,聯邦中央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對各聯邦主體有支配權,尤其在聯邦預算、聯邦稅收,以及關稅等方面聯邦各主體必須服從聯邦中央的統一管理與調配。
⑼ 在俄羅斯讀研究生學習法律回來有用嗎
不是有用,而是有大用。中俄交往法律問題日益增多,而既懂俄語又懂法律的人幾乎沒有。你學成後將是難得的人才,奇貨可居,肯定掙大錢。令人羨慕。
⑽ 在俄羅斯代孕是合法的,那麼在俄羅斯的法律中是如何規定了這一項
根據了解,關於俄羅斯的相關法律,俄羅斯代孕也明明白白的規定了相關信息,代孕者所生的孩子根據簽署的協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屬於委託客戶,孩子的出生證明在出生後就可以直接寫上委託父母的名字,這就讓孩子上戶口非常方便,尤其回到自己的國家申請戶口時。這樣避免了復雜的手續,同時法律清晰的界定了,也拒絕了以後孩子歸屬權的糾紛。
如果確定合作意向了,就要和律師開始擬寫文件,並且聯系代孕母親和准父母進行簽署協議,比較大的程度上減小了雙方在未來合作中產生的法律糾紛;然後將胚胎移植到代孕媽媽體內,並確認懷孕,夫妻二人回國,在整個孕期夫妻倆一直跟愛心媽媽保持著聯系,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