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迴避制度
法律分析:已經離職的法院工作人員當律師是需要迴避的,已經離職的法院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也不得擔任原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本條所規定的離任,包括退休、調離、解聘、辭職、辭退、開除等離開法院工作崗位的情形。本條所規定的原任職法院,包括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曾任職的所有法院。
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其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
(四)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關系的;
(五)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本規定所稱近親屬,包括與審判人員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第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發現審判人員違反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申請其迴避:
(一)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
(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三)索取、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受託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受託人報銷費用的;
(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受託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受託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索取、接受當事人及其受託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六)有其他不正當行為,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第三條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但是,經過第二審程序發回重審的案件,在一審法院作出裁判後又進入第二審程序的,原第二審程序中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受本條規定的限制。第四條審判人員應當迴避,本人沒有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迴避的,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應當決定其迴避。第五條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請迴避的權利,以及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的姓名、職務等相關信息。第六條人民法院依法調解案件,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請迴避的權利,以及主持調解工作的審判人員及其他參與調解工作的人員的姓名、職務等相關信息。第七條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違反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第八條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本條所規定的離任,包括退休、調離、解聘、辭職、辭退、開除等離開法院工作崗位的情形。
本條所規定的原任職法院,包括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曾任職的所有法院。第九條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不得擔任其所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第十條人民法院發現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的,應當責令其停止相關訴訟代理或者辯護行為。第十一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認為審判人員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處理,並將相關意見反饋給舉報人。第十二條對明知具有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情形不依法自行迴避的審判人員,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的規定予以處分。
對明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具有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規定情形之一,未責令其停止相關訴訟代理或者辯護行為的審判人員,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的規定予以處分。第十三條本規定所稱審判人員,包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本規定所稱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是指審判人員以外的在編工作人員。第十四條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和執行員適用審判人員迴避的有關規定,但不屬於本規定第十三條所規定人員的,不適用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
❸ 律師能給自己親屬打官司么
法律分析:律師不能給自己的近親屬打官司。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律師並不是迴避制度的適用對象,但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❹ 律師需要迴避
法律分析:需要,但是要看情況。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律師並不是迴避制度的適用對象,但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九條: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託人並主動提出迴避,但委託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託,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託的其他法律業務的;(四)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託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託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五)在委託關系終止後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託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託的;(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託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後果,由委託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託關系。委託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託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託關系。
❺ 被告律師是法院院長兒子,原告是否能申請律師和律所迴避
不能。
迴避制度適用法院一方。
律師也好,律所也罷,均是民間機構和成員,不適用迴避。
你的要求予以駁回。
❻ 律師迴避規則與利益沖突規則的區別
律師迴避制度是出現下列情況1、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託,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3、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託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利益沖突是指不同利益主體基於不同需要在爭取利益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糾紛和利益爭奪的一種對抗性的互動過程。這種矛盾狀態只有藉助利益主體間的關系才能真正形成並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得到解決。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四十八條律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利益沖突審查制度。律師事務所在接受委託之前,應當進行利益沖突審查並作出是否接受委託決定。
第四十九條辦理委託事務的律師與委託人之間存在利害關系或利益沖突的,不得承辦該業務並應當主動提出迴避。
第五十二條委託人知情並簽署知情同意書以示豁免的,承辦律師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應對各自委託人的案件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將與案件有關的信息披露給相對人的承辦律師。
❼ 律師配偶是法院工作人員,該律師可否代理該法院案件
不可以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版定
法發〔權2000〕5號
為確保司法公正,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現就審判人員執行迴避制度及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第五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擔任其所在法院審
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❽ 檢察官配偶律師如何迴避
法律分析:檢察人員之間有下列親屬關系之一的,必須按規定實行任職迴避:(1)夫妻關系;(2)直系血親關系;(3)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4)近姻親關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配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❾ 律師方面有關利益沖突和迴避的問題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於2017年修訂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執業行為規范》(以下簡稱專「《律師職業規范》」)屬,該規范第四節(從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均為利益沖突審查條文。其中第四十九條規定:「律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利益沖突審查制度。律師事務所在接受委託之前,應當進行利益沖突審查並作出是否接受委託決定」。
該條再次印證筆者在開篇處提及律所建立利益沖突審查制度的必要性。經過審查後,若發現辦理委託事務的律師與委託人之間存在利害關系或利益沖突的,則不得承辦該業務並應當主動提出迴避。
(9)律師迴避制度擴展閱讀:
同一律師事務所或同一律師同時」出現的頻率為四次、其他三種情形也離不開「同一案件」這個關鍵,也涉及到近親屬關系問題。
這些情形下律所不得接受當事人委託,因為彼此之前的利害關系比較明顯,同一案件利益對立雙方同時出現在一家律所,兩位代理律師抬頭不見低頭見,很難保證案件信息的保密性,亦很難實現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❿ 刑事訴訟法律師迴避是否有規定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迴避的條件如下: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