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資產處置法律服務

資產處置法律服務

發布時間: 2022-06-09 17:19:58

㈠ 集體企業資產處置法律依據

法律分析:城鎮集體企業與農村集體企業均應當根據集體組織的利益處置財產,具體而言見下述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十八條 企業財產屬於舉辦該企業的鄉或者村范圍內的全體農民集體所有,由鄉或者村的農民大會(農民代表會議)或者代表全體農民的集體經濟組織行使企業財產的所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四十六條 集體企業的稅後利潤,由企業依法自主支配。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確定公積金、公益金、勞動分紅和股金分紅的比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四十七條 集體企業職工的勞動報酬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具體分配形式和辦法由企業自行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四十八條 集體企業的股金分紅要同企業盈虧相結合。企業盈利,按股分紅;企業虧損,在未彌補虧損之前,不得分紅。《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四十九條 集體企業必須依照國家規定提取職工養老、待業等保險基金。職工養老、待業等保險基金按國家規定在徵收所得稅前提取,專項儲存,專款專用。

㈡ 資產的處置包括什麼

一、資產處置的內涵與方式

從一般意義上講,資產處置是指通過綜合運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對資產進行的價值變現和價值提升的活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是指單位對其佔用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轉讓或注銷產權的行為。

處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讓、無償轉讓、對外捐贈、報廢、報損以及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

二、資產處置原則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應當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公開主要是指按照公開透明的原則,採取公開交易的方式進行資產處置;公正是指按照統一規范的處置政策、處置程序進行資產處置;公平是指採取公平競爭的方式,給所有競爭者均等的機會。

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范圍:

(1)閑置資產;(2)因技術原因並經過科學論證,確需報廢、淘汰的資產;(3)因單位分立、撤銷、合並、改制、隸屬關系改變等原因發生產權轉移的資產;(4)盤虧、呆賬及非正常損失的資產;(5)已超過使用年限無法使用的資產;(6)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處置的其他情形。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出售、出讓數量較多或價值較高的資產應當通過產權交易有形市場採取拍賣、招標、協議轉讓等市場競價方式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資產處置。

㈢ 國有企業房屋資產處置有何規定

本案的關鍵不在於企業法人和職代會是否簽字,而在於是否履行了國有資產處置的必備程序。當然,前提是這土地及房屋是企業的資產,企業是國有資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第五十一條 本法所稱國有資產轉讓,是指依法將國家對企業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轉移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按照國家規定無償劃轉國有資產的除外。

第五十二條 國有資產轉讓應當有利於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防止國有資產損失,不得損害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三條 國有資產轉讓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轉讓全部國有資產的,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資產致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四條 國有資產轉讓應當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直接協議轉讓的以外,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轉讓方應當如實披露有關信息,徵集受讓方;徵集產生的受讓方為兩個以上的,轉讓應當採用公開競價的交易方式。

(3)資產處置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一、分類及功能

國有資產處置按其內容可分為產權處置和經營性處置兩類。

1、產權處置

是指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權、經營權的處置,即國家通過行政授權委託特定的管理主體和經營主體,對國有資產行使所有者賦予的管理權和經營權,其功能是通過優選國有資產管理者和經營者,使國有資產實際掌握在能夠代表社會共同意志和利益並且有提高經濟效益實力的主體手中。

國有資產的產權處置必須由所有者及其代表來行使。

2、經營性處置

是國有資產經營者為提高國有資產經營效益,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的國有資產進行配置、重組、處理等具體的支配活動。其功能是實現國有資產在動態流動中的結構優化,提高資產整體效益。國有資產的經營性處置是國有資產經營權的重要內容。

二、方式

按照資產處置的媒介形式和產權關系的變動情況,國有資產處置方式一般有資產委託、資產轉讓、企業兼並、資產拍賣、資產出租以及破產企業的清算、清理等幾種方式。

為了促進國有資產的有效使用和合理流動,維護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正當權益,適應商品經濟規律要求,國有資產處置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依法處置原則。國有資產處置是國家的一種經濟權力,必須依據國家法律行使。

2、等價有償原則。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國有資產處置的實物運動和價值運動是同一的。為了維護國家權益,國有資產處置必須是等價而有償的。

3、經濟效益原則。國有資產處置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服從價值規律的要求。

㈣ 有關固定資產的處置條例是什麼或者法條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第二十一條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一)該固定資產處於處置狀態。

(二)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第二十二條 企業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第二十三條 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固定資產盤虧造成的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四條 企業根據本准則第六條的規定,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4)資產處置法律服務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第十四條 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第十五條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六條 企業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二)預計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三)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

第十七條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第十九條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律師為企業融資提供哪些服務

·向境內客戶提供
1、資產的運營和處置法律服務
企業投資,並購目標企業的治理結構,資產法律狀態調查;
企業重大業務夥伴的調查,顧問律師定期訪問企業;
上市公司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主輔業分離、資產重組、股權重組、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國有企業產權交易、產權糾紛調處、企業不良資產處置、企業破產清算;
公司治理結構建設、資產管理咨詢。
2、站在改制企業、企業控制人或戰略投資者的角度提供企業改制、資產重組中的法律服務
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
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改組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改組;
申請破產、申報債權、參加債權人會議;
職工持股、經營者持股、職工安置。
3、項目咨詢代理
就企業提出的特定問題、特定業務的開展,進行法律調查並提供法律咨詢意見;
各類法律文件、各類交易結構安排的合法性、合規性審查;
就企業特定項目的設立、建設、經營提供全程法律咨詢服務;
就企業投資、公司設立、資產重組、股權轉讓、兼並與收購、合並與分立等重大項目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項目代理服務;
作為企業代理人,就企業特定項目的設立,參與談判,協調與項目有關各方關系;
作為項目代理人,審查或代理起草合同,章程的文件;
代理項目的政府審批備案手續;
就企業提出的特定問題,進行法律調查,提供法律咨詢意見。
4、站在收購方角度或者被收購方角度為企業兼並和收購提供法律服務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收購;
上市公司國有股及法人股收購;
企業兼並等的方案設計、文件製作、談判、申報審批等。
5、公司戰略規劃與管理咨詢
企業(區域經濟)中長期發展的戰略規劃與策略設計;
提供企業診斷服務,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分析成因,提出對策思路;
涉及企業戰略發展、制度創新、管理轉型、組織再造、流程重組等方面的變革管理咨詢;
涉及市場營銷、資本運營、人力資源、企業文化、技術創新等咨詢服務及輔助實施。

·向境外客戶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
1、為外資並購、參與公司的營運提供法律服務
外資並購國有企業、外資並購上市公司、外資並購非上市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的增資擴股和對外投資;
中國企業在境外設立公司;
外資參與國有企業重組、外資參與不良資產處置、外資收購國有資產;
參與或代理客戶並購戰略方案的設計、評價和實施;
對外資並購行為的可行性進行法律論證,協助客戶收集和分析目標公司的公開資料和信息、進行盡職調查、對外資並購的法律效果和政策傾向提出法律意見;參與擬定並購意向書等;協助客戶談判、擬定並購協議書等並購重組過程中所有法律文件、協助客戶向政府機關提出申請並獲批准;辦理各項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手續。
2、為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國企業代表處提供法律服務
參與投資項目總體結構的設計;代表客戶參與投資項目各階段的審慎調查和談判;
起草、修訂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合同、章程等各種法律文件、代理設立的全套手續;
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國企業中國商務代表處的日常經營及再投資法律顧問工作,包括海關、稅務、外匯管理、工商管理的咨詢,勞動用工制度的咨詢及勞資糾紛的處理,銷售合同的起草及修改,技術轉讓事務咨詢及相關合同的起草和修改,為客戶進行謹慎調查輔助其決策;
代理客戶參與外商投資企業的解散、清算等法律程序。

㈥ 國有企業資產如何處置

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負責企業國有資產的產權界定、產權登記、資產評估監管、清產核資、資產統計、綜合評價等基礎管理工作。
《公司法》第六條: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國有企業資產處置有什麼具體規定最好是國家的規定

國有企業資產處置暫行辦法

〔2003〕22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資產處置行為,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企業含國有股超過50%的國有控股企業。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資產處置是指有償讓度企業固定資產或企業所有權的行為。
資產處置可以是企業全部資產或部分資產(股權)。
第四條 資產處置應遵循合法、自願、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依法保護交易雙方及有關債權人、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五條 淮北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籌)(以下簡稱國資辦(籌)是淮北市國有企業資產處置的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市國有企業資產處置行為進行審查、批准,並檢查、監督執行情況;協調資產處置中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利益關系。

第二章 資產處置各方

第六條 資產處置的出讓人是被轉讓企業的出資人或法定投資主體,其中:
股份制企業出讓人,是國有股權的持有者。
非股份制企業的出讓人,是經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機構或授權企業。
第七條 資產受讓人,可以是法人或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第八條 資產處置中介機構,是具有法定資格的拍賣行、產權交易中心等市場中介機構。資產處置活動一般在中介機構進行。中介機構應當提供交易場所,發布交易信息,協助交易雙方辦理有關交易手續。

第三章 資產處置方式、程序

第九條 資產處置可採用以下方式:
1、競價轉讓;
2、招標轉讓;
3、協議轉讓;
4、其它方式。
第十條 資產處置按下列程序進行
1、企業申報。市屬國有企業資產處置由資產出讓人報市國資辦(籌)審批。
申報時需附資產評估報告、資產處置預案、職代會決議或股東會決議及有關證明材料。
資產處置預案應標明擬處置資產的數量、分布、價值、擬處置方式、擬處置價格、購買意向等有關內容。
2、市國資辦(籌)研究審核。市國資辦(籌)組織人員,通過實地調查與調閱有關材料,對資產處置預案涉及的有關問題進行可行性研究,並提出審核意見,報市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論證審批。
3、公開處置。資產出讓人向經市國資辦(籌)認定的具有主體資格的資產處置中介機構提出委託申請;中介機構採用多種形式進行信息發布;市國資辦(籌)組織資產處置價格工作小組確定資產處置底價;中介機構安排有意向的交易各方進行洽談或組織公開競價、招標,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促成雙方成交。
競價、招標公告發布後無人參加競價、招標,或者中投方棄標而無人替補中投,資產出讓人可要求中介機構依法重新組織競價、招標或進行協議轉讓。交易底價仍由市國資辦(籌)組織的資產處置價格工作小組確定。
4、結算鑒證。資產處置原則上採取受讓人出資購買的方式,交易資金劃入財政部門設立的國有企業資產處置資金專戶,按市政府規定的用途進行管理和使用;交易雙方持《資產處置合同》和中介機構證明及其他法律文件,到有關部門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一條 出資購買國有企業資產,原則上要一次性付清價款。在取得有較高資信的第三方擔保並經出讓方同意的,可分期付款,但最長期限不得超過3年,且首期付款額不得低於轉讓價的30%。餘款部分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付利息。逾期仍未付清價款的,出讓人有權收回產權,並依法追究違約責任。
交易雙方均可享受市政府關於資產交易方面的優惠政策。對企業內部職工轉讓資產,按市政府專項規定執行。

第四章 資產處置價格工作小組

第十二條 每一項資產處置工作成立資產處置價格工作小組,負責確定資產處置底價。資產處置價格工作小組成員人數為五人(含五人)以上的單數。

㈧ 律師可以為企業提供哪些服務

1、資產的運營和處置法律服務
企業投資,並購目標企業的治理結構,資產法律狀態調查;
企業重大業務夥伴的調查,顧問律師定期訪問企業;
上市公司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主輔業分離、資產重組、股權重組、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國有企業產權交易、產權糾紛調處、企業不良資產處置、企業破產清算;
公司治理結構建設、資產管理咨詢。
2、站在改制企業、企業控制人或戰略投資者的角度提供企業改制、資產重組中的法律服務
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
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改組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改組;
申請破產、申報債權、參加債權人會議;
職工持股、經營者持股、職工安置。
3、項目咨詢代理
就企業提出的特定問題、特定業務的開展,進行法律調查並提供法律咨詢意見;
各類法律文件、各類交易結構安排的合法性、合規性審查;
就企業特定項目的設立、建設、經營提供全程法律咨詢服務;
就企業投資、公司設立、資產重組、股權轉讓、兼並與收購、合並與分立等重大項目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項目代理服務;
作為企業代理人,就企業特定項目的設立,參與談判,協調與項目有關各方關系;
作為項目代理人,審查或代理起草合同,章程的文件;
代理項目的政府審批備案手續;
就企業提出的特定問題,進行法律調查,提供法律咨詢意見。
4、站在收購方角度或者被收購方角度為企業兼並和收購提供法律服務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收購;
上市公司國有股及法人股收購;
企業兼並等的方案設計、文件製作、談判、申報審批等。
5、公司戰略規劃與管理咨詢
企業(區域經濟)中長期發展的戰略規劃與策略設計;
提供企業診斷服務,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分析成因,提出對策思路;
涉及企業戰略發展、制度創新、管理轉型、組織再造、流程重組等方面的變革管理咨詢;
涉及市場營銷、資本運營、人力資源、企業文化、技術創新等咨詢服務及輔助實施。

·向境外客戶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
1、為外資並購、參與公司的營運提供法律服務
外資並購國有企業、外資並購上市公司、外資並購非上市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的增資擴股和對外投資;
中國企業在境外設立公司;
外資參與國有企業重組、外資參與不良資產處置、外資收購國有資產;
參與或代理客戶並購戰略方案的設計、評價和實施;
對外資並購行為的可行性進行法律論證,協助客戶收集和分析目標公司的公開資料和信息、進行盡職調查、對外資並購的法律效果和政策傾向提出法律意見;參與擬定並購意向書等;協助客戶談判、擬定並購協議書等並購重組過程中所有法律文件、協助客戶向政府機關提出申請並獲批准;辦理各項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手續。
2、為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國企業代表處提供法律服務
參與投資項目總體結構的設計;代表客戶參與投資項目各階段的審慎調查和談判;
起草、修訂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合同、章程等各種法律文件、代理設立的全套手續;
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國企業中國商務代表處的日常經營及再投資法律顧問工作,包括海關、稅務、外匯管理、工商管理的咨詢,勞動用工制度的咨詢及勞資糾紛的處理,銷售合同的起草及修改,技術轉讓事務咨詢及相關合同的起草和修改,為客戶進行謹慎調查輔助其決策;
代理客戶參與外商投資企業的解散、清算等法律程序。

㈨ 國有資產處置最新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行為,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國家所有者權益,根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8]13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執行事業單位財務和會計制度的中央級各類事業單位。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是指中央級事業單位對其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轉讓或注銷產權的行為。
第四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處置。
第五條 財政部、中央級事業單位主管部門(以下簡稱主管部門)按照規定許可權對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事項進行審批(審核)或備案。
第六條 財政部、主管部門對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事項的批復,以及中央級事業單位按規定處置國有資產報主管部門備案的文件,是財政部安排中央級事業單位有關資產配置預算項目的參考依據,中央級事業單位應當依據其辦理產權變動和進行賬務處理。賬務處理按照現行事業單位財務和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擬處置的國有資產權屬應當清晰。權屬關系不明確或者存在權屬糾紛的資產,須待權屬界定明確後予以處置;被設置為擔保物的國有資產處置,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二章 處置范圍和基本程序

第八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的范圍包括:閑置資產,
報廢、淘汰資產,產權或使用權轉移的資產,盤虧、呆賬及非正常損失的資產,以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處置的其他資產。按資產性質分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等。
處置方式包括無償調撥(劃轉)、對外捐贈、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報廢報損、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
第九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按以下許可權予以審批:
(一)中央級事業單位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賬面原值,下同)在800萬元人民幣(以下簡稱規定限額)以上(含800萬元)的國有資產,經主管部門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下的國有資產,由財政部授權主管部門進行審批。主管部門應當於批復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批復文件(一式三份)報財政部備案。
第十條 財政部批復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文件,應當抄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中央級事業單位收到主管部門國有資產處置的批復文件後,將復印件報當地專員辦備案。
第十一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處置規定限額以上的國有資產,應當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單位申報。中央級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須填寫《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並附相關材料,以正式文件向主管部門申報。
(二)主管部門審核。主管部門對中央級事業單位的申報處置材料進行合規性、真實性等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
(三)財政部審批。財政部對主管部門報送的國有資產處置事項進行審核批復。數量較大的國有資產處置,財政部可委託專員辦對國有資產處置有關情況進行實地核查。
(四)評估備案與核准。中央級事業單位根據財政部的批復,委託具有資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報財政部或主管部門備案。評估結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須經核準的,報財政部核准。
(五)公開處置。中央級事業單位對申報處置的國有資產進行公開處置。
中央級事業單位處置規定限額以下的國有資產,按照單位申報—主管部門審批—評估備案與核准—公開處置的程序,由主管部門審批後,報財政部備案。
第三章 無償調撥(劃轉)和捐贈

第十二條 無償調撥(劃轉)是指在不改變國有資產性質的前提下,以無償轉讓的方式變更國有資產佔有、使用權的行為。
第十三條 無償調撥(劃轉)的資產包括:
(一) 長期閑置不用、低效運轉、超標准配置的資產;
(二) 因單位撤銷、合並、分立而移交的資產;
(三) 隸屬關系改變,上劃、下劃的資產;
(四) 其他需調撥(劃轉)的資產。
第十四條 無償調撥(劃轉)應當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同一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之間、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之間以及事業單位對企業的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按規定限額審批。
(二)跨部門國有資產的無償調撥(劃轉)。劃出方和接收方協調一致(附意向性協議),分別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劃出方主管部門報財政部審批,並附接收方主管部門同意無償調撥(劃轉)的有關文件
(三)跨級次國有資產的無償調撥(劃轉)。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給地方的,應附省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同意接收的相關文件,由中央級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報財政部審批;地方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給中央級事業單位的,經地方單位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後,辦理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手續。中央級事業單位應將接收資產的有關情況報主管部門備案。主管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報財政部備案。
第十五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無償調撥(劃轉)申請文件;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資產價值憑證及產權證明,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
算副本、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股權證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四)因單位撤銷、合並、分立而移交資產的,需提供撤銷、合並、分立的批文;
(五)擬無償調撥(劃轉)國有資產的名稱、數量、規格、單價等清單;
(六)其他相關材料。
第十六條 對外捐贈是指中央級事業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自願無償將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贈與給合法的受贈人的行為,包括實物資產捐贈、無形資產捐贈和貨幣性資產捐贈等。
第十七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對外捐贈,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對外捐贈申請文件;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捐贈報告,包括:捐贈事由、途徑、方式、責任人、資產構成及其數額、交接程序等;
(四)捐贈單位出具的捐贈事項對本單位財務狀況和業務活動影響的分析報告,使用貨幣資金對外捐贈的,應提供貨幣資金的來源說明等;
(五)主管部門、中央級事業單位決定捐贈事項的有關文件;
(六)能夠證明捐贈資產價值的有效憑證,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記賬憑證、固定資產卡片及產權證明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七)其他相關材料。
第十八條 實際發生的對外捐贈,應當依據受贈方出具的同級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統一印(監)制的捐贈收據或者捐贈資產交接清單確認;對無法索取同級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統一印(監)制的捐贈收據的,應當依據受贈方所在地城鎮街道、鄉鎮等基層政府組織出具的證明確認。
第十九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的國有資產,應及時辦理入賬手續,並報主管部門備案。主管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報財政部備案。
第四章 出售、出讓、 轉讓和置換

第二十條 出售、出讓、轉讓是指變更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所有權或佔有、使用權並取得相應收益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應當通過產權交易機構、證券交易系統、協議方式以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應當嚴格控制產權交易機構和證券交易系統之外的直接協議方式。
第二十二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以按規定許可權由財政部、主管部門備案或核準的資產評估報告所確認的評估價值作為市場競價的參考依據,意向交易價格低於評估結果90%的,應當按規定許可權報財政部或主管部門重新確認後交易。
第二十三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出售、出讓、轉讓國有資產,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售、出讓、轉讓申請文件;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資產價值憑證及產權證明,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股權證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四)出售、出讓、轉讓方案,包括資產的基本情況,處置的原因、方式等;
(五)出售、出讓、轉讓合同草案,屬於股權轉讓的,還應提交股權轉讓可行性報告;
(六)其他相關材料。
第二十四條 置換是指中央級事業單位與其他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為主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第二十五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置換,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置換申請文件;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資產價值憑證及產權證明,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股權證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四)對方單位擬用於置換資產的基本情況說明、是否已被設置為擔保物等;
(五)雙方草簽的置換協議;
(六)對方單位的法人證書或營業執照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七)中央級事業單位近期的財務報告;
(八)其他相關材料。
第五章 報廢報損和核銷

第二十六條 報廢是指按有關規定或經有關部門、專家鑒定,對已不能繼續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
第二十七條 報損是指由於發生呆賬損失、非正常損失等原因,按有關規定對資產損失進行產權注銷的資產處置行為。
第二十八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國有資產報廢、報損,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報廢、報損申請文件;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能夠證明盤虧、毀損以及非正常損失資產價值的有效憑證。如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記賬憑證、固定資產卡片、盤點表及產權證明等憑據的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四)報廢、報損價值清單;
(五)非正常損失責任事故的鑒定文件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文件;(六)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辦理資產核銷手續的,提交相關職
能部門的房屋拆除批復文件、建設項目拆建立項文件、雙方簽定的房屋拆遷補償協議;
(七)其他相關材料。
第二十九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擔保(抵押)發生損失申請損失處置的,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對外投資、擔保(抵押)損失處置申請文件;
(二)《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被投資單位的清算審計報告及注銷文件;
(四)債權或股權憑證、形成呆壞賬的情況說明和具有法定依據的證明材料;
(五)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提交相關法律文書;
(六)其他相關材料。
第三十條 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是指單位按現行財務與會計制度,對確認形成損失的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進行核銷的行為。
第三十一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申請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 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申請文件;
(二)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三) 債務人已被依法宣告破產、撤銷、關閉,用債務人清算
財產清償後仍不能彌補損失的,提供宣告破產的民事裁定書以及財產清算報告、注銷工商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的證明、政府有關部門決定關閉的文件;
(四)債務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蹤、死亡的,提供其財產或遺產不足清償的法律文件;
(五)涉及訴訟的,提供判決裁定申報單位敗訴的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書或裁定書,或雖勝訴但因無法執行被裁定終止執行的法律文件。
第六章 處置收入和支出管理

第三十二條 處置收入是指在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報廢報損等處置國有資產過程中獲得的收入,包括出售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保險理賠收入、轉讓土地使用權收益等。
第三十三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在扣除相關稅金、評估費、拍賣傭金等費用後,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和財政國庫收繳管理的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土地使用權轉讓收益,按照《財政部關於將中央單位土地收益納入預算管理的通知》(財綜[2006]63號)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出售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保險理賠收入等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科技成果轉化(轉讓)收入,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等部門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的通知》(國辦發[1999]29號)的有關規定,在扣除獎勵資金後上繳中央國庫。
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利用現金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屬於中央級事業單位收回對外投資,股權(權益)出售、出讓、轉讓收入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二)利用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1、收入形式為現金的,扣除投資收益,以及稅金、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後,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投資收益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2、收入形式為資產和現金的,現金部分扣除投資收益,以及稅金、評估費等相關費用後,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三)利用現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混合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按照本條第(一)、(二)項的有關規定分別管理。
第三十五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應上繳的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應上繳的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權益)的出售(出讓、轉讓)收入,根據實際情況,按以下方式上繳:
(一)已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的預算單位,按照財政部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有關規定,在取得處置收入後2個工作日內,全額繳入中央財政匯繳專戶。
(二)未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的預算單位,應按下列不同情況上繳國有資產處置收入:
1、一級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其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一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後2個工作日內,全額繳入其中央財政匯繳專戶。
2、二級預算單位。其主管一級預算單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二級預算單位如無下屬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其主管一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後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一級預算單位的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如有下屬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二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後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其中央財政匯繳專戶。其主管部門為企業集團的,由財政部為二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二級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後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其中央財政匯繳專戶。
3、三級及三級以下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為其主管二級預算單位開設中央財政匯繳專戶,三級及三級以下預算單位在取得處置收入後2個工作日內,全額直接繳入其主管二級預算單位的中央財政匯繳專戶。
第三十六條 中央級事業單位上繳的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納入預算管理。事業單位因事業發展產生的資產配置需求,在編制部門預算時由財政部根據有關資產配置標准及中央財力情況統籌安排。
第七章 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財政部對主管部門在授權范圍內審批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可定期或不定期對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專員辦對所在地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八條 主管部門應建立國有資產處置事後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所屬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九條 主管部門和中央級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處置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未按規定程序申報,擅自越權對規定限額以上的國有
資產進行處置;
(二)對不符合規定的申報處置材料予以審批;
(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壓價處置國有資產;
(四)截留資產處置收入;
(五)其他造成單位資產損失的行為。
第四十條 財政部、主管部門、中央級事業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應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中央級社會團體及民辦非企業單位涉及國有資產處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二條 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的規定,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制定本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授權所屬事業單位一定限額的國有資產處置許可權,報財政部備案。
第四十三條 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保密制度的規定,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失密和泄密。
第四十四條 事業單位所辦全資企業及控股企業的國有資產處置,按照《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令第41號)、《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01]325號)、《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 財政部令第3號)等有關規定,由財政部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准。
附: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申報單位(簽章)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金額:萬元
序號 資產名稱 資產類別 資產來源 型號規格 單位 數量
(股份) 購置(投資)日期 價值 處置方式 備 注
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對外投資 其他資產 賬面原值 已折舊額 賬面凈值
處置原因
事業單位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主管部門
審核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備注
說明: 1.本表適用於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出讓、轉讓、置換、報廢報損、貨幣性資產核銷等處置事項申請。
2.資產類別(1)固定資產 ①土地、房屋及構築物 ②通用設備;③專用設備 ④交通運輸設備 ⑤電氣設備 ⑥電子產品及通信設備 ⑦儀器儀表及其他 ⑧文藝體育設備 ⑨圖書、文物及陳列品 ⑩傢具用具及其他;(2)流動資產 ①貨幣性資金 ②有價證券③應收賬款 ④應付賬款 ⑤其他;(3)無形資產 ①專利權 ②著作權 ③商標權 ④土地使用權⑤其他;(4)對外投資;(5)其他資產
3.資產來源 (1)財政性資金形成(包括預算外資金)(2)單位自籌資金形成 (3)單位合並形成(4)上級撥付資金形成(5)上級調入形成(6)接受捐贈形成(7)其他
4.資產處置方式 (1)拍賣 (2)招投標 (3)協議轉讓 (4)其他方式
5.表中資產類別、資產來源、資產處置方式等均用代碼填寫。
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
申報單位(簽章)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金額:萬元
序號 資產名稱 資產類別 型號規格 單位 數量
(股份) 購置(投資)日期 價 值 處置方式 備注
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對外投資 其他資產 賬面原值 已折舊額 賬面凈值 評估價值
處置原因


方 單位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主管部門
審核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備注


方 單位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單位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主管部門
審核意見 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預算(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備注
說明: 1.本表適用於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對外捐贈等處置事項申請。
2.資產類別(1)固定資產 ①土地、房屋及構築物 ②通用設備③專用設備 ④交通運輸設備 ⑤電氣設備 ⑥電子產品及通信設備 ⑦儀器儀表及其他 ⑧文藝體育設備 ⑨圖書、文物及陳列品 ⑩傢具用具及其他;(2)流動資產 ①貨幣性資金 ②有價證券③應收賬款 ④預付賬款 ⑤其他;(3)無形資產 ①專利權 ②著作權 ③商標權 ④土地使用權⑤其他;(4)對外投資;(5)其他資產
3.資產處置方式 (1)同部門之間不改變資產屬性的調撥 (2)跨部門之間調撥(3)中央級單位和地方單位之間資產無償調撥 (4)固定資產捐贈
(5)流動資產捐贈 (6)無形資產捐贈 (7)其他形式捐贈 (8)其他
4.表中資產類別、資產處置方式等均用代碼填寫。
延伸閱讀:
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暫行辦法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全文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全文
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辦法全文

㈩ 國有資產處置規定

1、按照資產處置的媒介形式和產權關系的變動情況,國有資產處置方式一般有資產回委託、資答產轉讓、企業兼並、資產拍賣、資產出租以及破產企業的清算、清理等幾種方式。

2、國有資產處置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①依法處置原則。國有資產處置是國家的一種經濟權力,必須依據國家法律行使。②等價有償原則。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國有資產處置的實物運動和價值運動是同一的。為了維護國家權益,國有資產處置必須是等價而有償的。

③經濟效益原則。國有資產處置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服從價值規律的要求。

拓展資料

國有資產處置是經濟生活中的必然現象。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中,競爭迫使企業不斷地更新設備、調整結構、追求新技術、開發新市場,因此必然要不斷地購建、改造或出讓資產,使其在流動中達到優化配置和高效率運營。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有資產作為公有制經濟的物質技術基礎而存在,是社會資產的主體。

國有資產處置也是國家管理宏觀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施國家經濟政策的一種重要手段。

熱點內容
上海法官趙明華簡介 發布:2024-11-01 12:24:38 瀏覽:753
合同法教學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4-11-01 12:15:36 瀏覽:445
經濟法是根源 發布:2024-11-01 11:40:00 瀏覽:611
對他人申請書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1 11:34:56 瀏覽:425
濟南槐蔭法院 發布:2024-11-01 11:31:23 瀏覽:135
新勞動法全文2016辭職 發布:2024-11-01 11:31:22 瀏覽:667
關社會與法讀後感 發布:2024-11-01 10:57:53 瀏覽:1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解題思路 發布:2024-11-01 10:57:06 瀏覽:660
關於復旦投毒案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01 10:57:00 瀏覽:24
貓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1 08:37:43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