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糧食局法律顧問制度

糧食局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6-11 05:21:03

『壹』 請問哪位能幫忙找到這個文件

只能找到這么多了。

聶國卿 湖南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演進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湘科計字[2007]109號 2007-9-4
周仁儀 農業科技型企業風險投資及運作模式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湘科計字[2007]109號2007-9-4
石青輝 湖南新農村連鎖經營體系構建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湘科計字[2007]109號 2007-9-4
曹光榮 高等學校投入產出效益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湘科計字[2007]109號 2007-9-4
龍興海 湖南\"3+5\"城市群建設公共服務協作模式構建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湘科計字[2007]109號 2007-9-4
石良武 基於SNMP的高校校園網路實驗室監控管理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湘科計字[2007]109號 2007-9-4

http://cache..com/c?m=&p=9d769a448c8511a059a4c1281e&user=

『貳』 三中全會《決定》中的「法律顧問制度」,何謂何為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這是我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建設法治中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我國現行的法制結構中,政府機關不僅享有法律的執行權,而且還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權。如果不對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合法性進行實質性審查,那麼,主權在民的原則就很難落到實處。近些年來,一些地方黨政機關頒布實施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要求黨政部門制定地方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過程中,充分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湖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在全國率先實施專家評估制度,對各個黨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不僅可以發現黨政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中的法律問題,而且可以提高各級黨政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的效率。事實證明,一些地方政府聘請法律顧問之後,不僅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具有了可操作性,而且在決策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嚴格依法辦事,損害公民基本權利的行政訴訟案件大幅度下降。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為了更好地為公民提供法律服務。法律顧問不是政府官員的私人顧問,也不是政府機關的法律顧問,而是由政府機關聘任的直接為公民服務的專業人員。法律顧問不僅要面向政府,及時解決政府重大決策涉及的法律問題,審查地方政府規章、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而且要面向普通公民,及時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這樣說,法律顧問制度既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標准配置,同時也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必備條件。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有助於化解多元化社會的矛盾和分歧。多元化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價值標准和道德准則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時候,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習慣於從維護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按照自己的價值標准和道德准則分析問題。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之後,可以把不同的價值判斷統一到國家的法律規范中,以國家現行的法律規則解決社會矛盾和分歧。這樣做可以消除干群之間的誤解。
法律顧問是政府與公民之間溝通和理解的橋梁,是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的有效途徑。現在一些地方政府熱衷於基礎設施建設,但是,他們對於城市拆遷所引發的社會矛盾視而不見,對於公民正當的利益訴求沒有給予及時的回應,結果導致普通的民事糾紛轉化為惡性的群體性事件。法律顧問可以在第一線幫助政府排憂解難,可以在充分了解公民訴求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務,引導他們依照法定的程序主張自己的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地方推行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一些地方政府聘請法律顧問幫助解決具體問題,但是,從整體來看,由於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游離於國家現行的律師司法)考試制度之外,企業法律顧問良莠不齊;政府聘請法律顧問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隨意性較大,法律顧問制度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中共中央決定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實際上就是要在法律的引導下,在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普遍推行法律顧問制度,讓法律顧問成為公民權利的保護神。

參考:人民論壇-三中全會《決定》中的「法律顧問制度」,何謂?何為?
http://politics.rmlt.com.cn/2013/1202/191584.shtml

『叄』 如何看待法律顧問制度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

1、對來政府及其機構重自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及實施決策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社會問題進行研究、論證、評估並提出審查意見;

2、對政府起草或擬發布的行政規章、規范性文件草案進行合法性審查或法律論證,並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3、對政府在對外交往、重大經濟項目談判、重大招商引資中涉及的重要法律問題提供咨詢、論證意見,對有關合同、協議及其他相關法律文書進行審查或修訂;

4、協助政府處理、化解群體性、突發性重大社會矛盾糾紛;

5、對國企改制、企業破產清算等重大經濟事項進行研究、論證並提出法律意見;

6、接受政府及其機構委託,參與或代理涉及訴訟、仲裁等法律事務,參與處理重大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

7、參與重大信訪接待、重大信訪案件處理和重大行政調解工作並提供法律意見、建議;

8、接受政府及其機構委託,協助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9、承辦政府交辦的其他法律事務等。

『肆』 法律顧問的職責和義務

一、處理日常法律事務

1、對顧問單位有關業務上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咨詢

2、對顧問單位草擬的法律文書進行審查,幫助顧問單位制定、修改內部的規章制度。

3、為顧問單位草擬和修改經濟合同,提供參考意見。

4、為顧問單位草擬和修改勞動合同,幫助調整勞資關系。

5、為顧問單位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的決策事項進行法律上的可行性分析,並提供可行性報告。

6、為顧問單位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提供法律建議,並協助顧問單位制定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

7、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列席重大會議,現場提供法律咨詢。

8、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一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外簽發律師函。

9、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對員工進行法律培訓。

10、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提前介入公司各項投資活動,並提供有關的法律服務。

11、根據顧問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對公司債權進行分析,對不良資產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

12、參與顧問單位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二、非訴訟法律事務

1、為顧問單位進行有關的企業資信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

2、為顧問單位的法律行為和法律事實出具律師見證書或法律評價書。

3、為顧問單位的企業設立、股權轉讓、增資減資、招標投標、合並分立、清算注銷、資產重組、改制上市等提供法律服務。

4、代理顧問單位辦理各類公證。

5、代理顧問單位申辦商標、專利、著作權申請、注冊、登記、轉讓和備案手續。

6、代理顧問單位辦理信貸、抵押貸款、商業貸款、專案融資、融資租賃及其它籌資事宜所涉及法律事務。

7、代理顧問單位辦理房地產開發、土地徵用拆遷補償、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一、二手樓宇買賣、樓宇按揭、租賃抵押、產權登記過戶等房地產業務涉及的有關手續。

8、代理顧問單位辦理進出口貿易、保險信託、海商海事、海外投資、國際運輸、技術轉讓中涉及的法律事務。

9、辦理顧問單位委託的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

三、訴訟法律事務

1、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經濟糾紛的調解、和解。

2、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刑事、經濟和行政案件的訴訟。

3、代理顧問單位進行經濟、勞動和涉外案件的仲裁。

『伍』 商品流通企業法律顧問工作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管理,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完善企業自我約束、自我保護和自我發展機制,促進企業依法經營,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商業、物資、糧食、供銷社系統和各類商品流通企業和飲食服務、商辦工業企業(以下簡稱商品流通企業)的法律顧問機構和各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組建的為本系統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的機構。第三條商品流通企業法律顧問工作是流通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依法經營管理的重要保證。各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和企業要把法律顧問工作列入領導工作的議事日程。第四條商品流通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一)立足本系統為企業服務,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三)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後補救。第二章法律顧問機構第五條法律顧問機構是所在單位處理法律事務的職能部門,在法定代表人領導下開展工作,直接對法定代表人負責。
各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組建的法律服務機構尚不具備單獨成立條件的可以與法制行政機構合署辦公;具備單獨設立條件的,應當實行獨立核算,或者實行差額補貼及企業化經營。第六條各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的法制機構負責管理和指導所屬單位的法律顧問工作。第七條企業法律顧問機構可稱為法律顧問室或法律事務室。
省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設立的法律服務機構可稱為法律事務中心。省級以下商品流通主管部門的法律服務機構名稱自定。第八條商品流通企業根據業務需要,可以單獨設立法律顧問機構,也可以由若干企業聯合設立共用的法律顧問機構,或者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設立統一的法律顧問機構。
未專設法律顧問機構的商品流通企業,可以聘請常年法律顧問或委託法律服務機構辦理法律事務。第九條法律顧問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為本單位和委託單位的重大經營、管理決策,向法定代表人提供法律依據或咨詢意見;
(二)為本單位和委託單位各項制度的制定、修改和清理提供咨詢意見,監督有關部門依法辦事;
(三)為本單位和委託單位重要的流通業務、技術談判和簽約活動提供咨詢意見;
(四)負責或指導經濟合同的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五)草擬、審查各類法律文書,建立法律事務處理檔案;
(六)接受法定代表人委託,參與訴訟及調解糾紛、解決爭議等非訴訟活動;
(七)提供處理違法亂紀行為及其他重大事件的法律依據和咨詢意見;
(八)接受本單位和委託單位各職能部門或職工個人的法律咨詢;
(九)配合有關部門普及法律知識、進行幹部職工法律培訓;
(十)法律、法規規定和企業章程決定的其他職責。
企業法律顧問機構經上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承接其他有關企業的委託,辦理法律事務。第十條各級商品流通主管部門的法律服務機構,在承接企業委託擔任法律顧問時,可從事或參與前條規定的活動。與委託單位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第十一條法律顧問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接受委託辦理法律事務時,其許可權和報酬依照雙方約定。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十二條設置法律顧問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配備法律顧問人員應報上級主管部門的法制機構備案。第十三條法律顧問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應當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工作。第十四條各法律顧問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建立相互間的協作關系。第三章法律顧問人員第十五條商品流通企業法律顧問人員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掌握法律、法規知識,熟悉商品經營、流通業務和必要的國際貿易知識。
凡符合上述要求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商品流通部門和企業的幹部職工,均可擔任法律顧問:
(一)具有大學法律專科(含法律專業證書班)畢業以上學歷,或取得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頒發的從事法律顧問工作推薦書,並在本單位工作二年以上或在商品流通部門工作三年以上的;
(二)具有中級經濟專業職稱,熟悉經濟法律、法規,並有一定法律基礎知識的;
(三)從事流通經濟管理或經營業務工作五年以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並經過半年以上法律專業知識培訓,掌握了一定法律知識的;
(四)有三年以上法律教學、科研與司法實踐經驗的;
(五)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的;
(六)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顧問資格的。

『陸』 商業部門法律顧問工作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更好地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營商業,維護商業部門的合法權益,根據改革、開放、搞活的要求,結合商業部門的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各級商業、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供銷社,以及各該部門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各級商業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第三條法律顧問工作必須堅持下列原則:
(一)堅持法制原則,保障本單位以法治商,依法經商;
(二)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避免損害本單位的合法權益;
(三)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妥善解決商業經濟活動中的糾紛;
(四)堅持以本部門工作為主的原則,認真處理好商業法律事務。第二章機構及其職責第四條各級商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人民政府的規定,設立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法制機構,配備必要的法制工作人員。
商業企業、事業單位可根據業務需要決定是否設立法律顧問機構,配備專職、兼職法律顧問,或外聘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第五條法律顧問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協助法定代表人監督本單位各職能部門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參與擬訂、修改或廢止涉及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章制度,並監督職能部門認真執行;
(三)參與重大商業經濟活動和經營決策,向法定代表人提供法律咨詢,保證商業管理和經營活動符合有關法律和政策的規定;
(四)參與重要的商業經濟、技術談判和簽約;
(五)負責或指導商業經濟合同管理工作,協助清理債權、債務;
(六)提出處理責任事故、違法違紀行為以及其他重大事件的法律依據;
(七)受法定代表人委託,代理其參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
(八)草擬、審查各類法律事務文書,建立法律事務處理情況檔案,完善工作制度;
(九)宣傳社會主義法制,配合有關部門普及法律常識,培養法律人才;
(十)辦理與商業管理和經營活動有關的其他法律事務。第六條法律顧問機構是所在單位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的職能機構,在法定代表人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並定期向其匯報工作情況。
法律顧問機構應當接受上級主管部門法制機構和當地法制機關的業務指導,並定期向其匯報工作。第七條各法律顧問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建立相互之間的協作關系。第三章人員及其權利、義務第八條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敢於堅持原則,熟悉業務,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熱愛商業法律顧問工作,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即可從事法律顧問工作:
(一)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在本單位工作一年以上的;
(二)具有商業經濟專業職務,熟悉經濟法規的;
(三)從事多年商業管理或經營工作並具有大專以上或同等文化程度,經過半年以上法律知識培訓,確已掌握與商業有關的法律知識的;
(四)有法律教學、研究或司法實踐經驗的;
(五)具有商業管理或經營經驗,有一定的經濟法制工作實踐,取得律師資格,或具有相當律師工作能力的。
其他條件相當,尚不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根據單位的需要,可先調入法律顧問機構工作,待進行法律專業培訓後,根據情況委任(聘任)為單位的法律顧問。第九條法律顧問的主要權利是:
(一)有權對法定代表人簽發的涉及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文件的合法性提出意見和建議;有權對上級主管部門管理的合法性提出意見和建議;如與法定代表人或上級主管部門發生爭議,有權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二)有權了解本單位或下屬單位的經營情況,列席經理擴大會議(店務會議)和經營決策會議;
(三)根據工作需要,經法定代表人批准,有權調閱本單位或下屬單位的有關文件、記錄、報表、賬目和其他資料;
(四)依法參加訴訟或非訴訟活動時,有權向本單位或下屬單位及個人調查、取證;
(五)有權制止本單位職能部門或下屬單位的違法活動,當制止無效時,有權向上
級主管部門或其他部門反映情況;
(六)經過授權的其他權利。第十條法律顧問的主要義務是:
(一)深入實際,熟悉和掌握本單位或下屬單位的經營管理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二)維護法律的尊嚴,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三)遵紀守法,抵制不正之風;
(四)嚴守國家機密、企業經營秘密和個人隱私;
(五)對依照職責和權利所實施的行為負有相應的法律責任
(六)經常學習法律和商業經濟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柒』 如何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

聘請專業律師做為企業法律顧問,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

1、准確定位企業法律顧問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法律顧問的性質、任務和工作原則。法律顧問是從事法律事務的專職人員。其應當遵循以下工作原則: A、自覺維護國家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依法維護企業所有者和其他出資人的合法權益;B、依法維護本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本企業服務原則;C、法律顧問是企業領導的法律參謀,為企業領導決策提供法律咨詢服務;D 、法律顧問是企業的法律專職人員,對企業行為和員工職務行為負有合法性管理的責任。
(2)、法律顧問的職責。A、協助企業領導人正確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提出法律風險管理意見。法律顧問應通過參與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活動,為決策提供可靠的法律分析論證報告,保證企業合法權益最大化,避免企業落入「法律陷阱」。B、參與起草、審核企業重要的規章制度。法律顧問參與起草、審核企業重要的規章制度,有利於企業規章制度的合法性,也有利於國家和有關管理部門賦予企業的權利在得以充分利用。C、管理企業合同,參加重大合同的談判和起草工作。此項職責是法律顧問最主要的職責,日常工作量較大,也最重要。D、參與企業的合並、分立、破產、投資、租賃、資產轉讓、抵押擔保、招投標及進行公司改建等涉及企業權益的重要經濟活動,處理有關法律事務。E、負責辦理企業工商登記以及商標、專利、商業秘密保護等有關法律事務。
(3)、法律顧問的工作方式。 A、參與會議、調研、文件起草,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提供法律意見;B、參加合同談判、審核、管理等,督促有關方面適時履約,確保企業利益最大化;C、根據工作需要查閱本企業有關文件、資料及財務報表、統計報表等,依法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情況、收集證據、提出意見;D、向企業有關方面和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配合企業有關部門對職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2、健全法律糾紛防範和應變制度。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急需完善以下幾種工作制度:
(1)、法律論證制度。重大經營決策出台前應經過法律論證,由法律顧問出據法律意見書。
(2)、合同管理制度。簽訂合同應經過法律顧問的審核,重要合同應有企業法律顧問參與談判和起草;法律顧問應跟蹤掌握合同的履行狀況,督促各方面適當履約,對重要合同的關鍵「履約節點」要有評審程序。
(3)、企業資產權利變更審核制度。企業資產權利變更涉及到很多法律和政策問題,處理不當很容易帶來法律風險。
(4)、企業商標、專利和商業秘密管理制度。企業應積極注冊申報商標、專利,重視對企業無形資產的開發、經營和保護。對於企業商業秘密,目前雖沒有專門適用法律,但還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法律保護,關鍵是取決於企業自身是否採取了適當的保密措施,因此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為員工設立嚴格的保密義務,可以有效防止員工出據不利於企業的證詞,泄漏不利於企業的經營和技術信息,從而維護企業經營管理的正常秩序。

3、逐步提高企業決策和管理骨乾的法律經營管理水平。
北京航天銀星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看丹路四號院甲六號樓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捌』 如何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和機制。在廣泛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月21日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同時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銅陵市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對政府法律顧問的選聘條件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了政府法律顧問的工作職責、權利義務、工作機制等。
二是確立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目標,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以事前防範為主和事中控制、事後補救為輔」的法律風險化解機制,切實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明確工作目標。到2015年底,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形成市、縣(區)、鄉(鎮、辦)三級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體系與制度體系,通過法律顧問制度的推進、示範,引領帶動企業、農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公眾法律服務需求相適應的法律服務體系,滿足社會各層次的法律服務需求。
四是規范管理,加強考核。進一步優化法律顧問隊伍結構,建立能進能出的考核、更新機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法律顧問考核辦法和薪資標准等,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納入依法行政和綜治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和工作檔案,加強檢查指導,獎優汰劣,提供績效。

『玖』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基本內容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來,是自指企業內部通過設置法律顧問機構或者配備專職法律工作人員處理本企業法律事務的一整套制度。企業配備的專門從事法律事務工作人員就是企業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法律人」。企業法律顧問與社會律師(由企業聘任為法律顧問)的主要區別是:
(1)從身份上看,企業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職工,在企業工作、受企業管理制度的約束;而律師是自由職業者,受《律師法》約束,在作為社會中介組織的律師事務所工作,律師無論擔任多少家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其身份並未改變。
(2)從工作性質上看,企業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專門從事法律事務的管理人員;而律師是社會上專門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3)從知識層面上看,企業法律顧問在法律知識上側重於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內容,同時要掌握企業管理知識;而律師主要是根據業務不同在法律知識上各有側重。
(4)從工作原則上看,企業法律顧問是全方位和全過程地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以事前防範為主;而律師是專題性地根據企業委託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以事後處理為主。
企業法律顧問預防法律風險保障企業的利益,對現在來說是很必要的了,朋友推薦的深圳找大狀,互聯網+法律平台,律師多效率高,值得推薦

熱點內容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
六安工傷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2-01 09:44:30 瀏覽:159
河南項城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2-01 09:42:55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