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政府法律顧問
1. 政府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法律分析:目前,大部分的常年法律顧問費用大多集中在1萬元到10萬元的區間,每年顧問費用高於10萬元的佔少數。現在一部分中小型企業,很多負責人並不願意在相安無事的時候花大價錢請律師做顧問,就好像人在健康的時候總是肆意揮霍自己的身體。企業法律顧問的工作職責包括協助公司建立健全有關法務制度,防範與化解法律風險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2. 廣東省政府常年法律顧問哪個律所
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
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根植於國治以法,智創未來的理念,堅持規范專業責任開放自由共享的執業理念,是一家擁有130餘名執業律師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被司法部授予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等榮譽稱號。
律所指的是律師事務所的簡稱,裡面匯聚了大量的精英律師,律所來接案子,轉交給各位律師。
3. 律師如何做好政府法律顧問
1.為政府重大決策提供法律依據,進行合法性審查。律師在為政府提供法律顧問版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權揮自身對法律知識的掌握和實際運用的優勢,為政府重大決策提供合法性、可行性分析和論證,確保政府行為合法。
2.幫助政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律師作為政府的法律顧問,可以在政府工作人員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前介入,並通過制定流程性文件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同時為行政執法行為提供充分法律法規依據。
3.協助政府處理民商事訴訟、行政訴訟法律事項。政府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在日常工作中會涉及采購、債權債務處理等事項;在行政管理方面,政府作出的行政行為可能會涉及到相對人的實體權利,引發行政訴訟。法律顧問參與上述訴訟工作,能夠確保政府作出的法律行為合法,降低政府的法律風險。
4.參與信訪工作,助力化解社會矛盾。律師作為具有專業法律知識的第三方,參與政府信訪工作,更容易與信訪人溝通並取得信任,通過宣講法律、國家政策,尋求多種解決問題途徑等方式,容易化解雙方矛盾,促進社會穩定。
4. 律師和法律顧問的區別
法律分析:律師一般是指通過司法考試,並且經過1年實習,具備執業律師資格證,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人。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有些人過了考試也拿了證,但是卻不在事務所工作,這種人仍然不算律師。而法律顧問概念就比較寬了,一般來說只要過司法考試就可以當法律顧問,有些法律顧問是專門應聘在企業或者單位的,這些人可以稱為專職法律顧問,屬於企業員工。而有些企業是與律師事務所簽定協議,由事務所的律師為他們提供法律顧問服務,這類顧問並不屬於企業員工,仍然屬於事務所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5. 法律顧問和律師有什麼不同
法律顧問和律師的區別如下:
1、地位不同。法務專員屬於公司內部聘請的員工,日常包括合同草擬、審核、新項目洽談協助等等。法律顧問是外聘兼職的,一般到律師事務所與律師簽訂合同,每年給予兼職費用,若有參加訴訟另外收費,一般是案件費用會有折扣;
2、任職資格不同。法務專員一般沒有律師執業資格證。法律顧問一般到律師事務所與律師簽訂合同,需要律師資格證。一般的大公司都設有法務專員,遇到案件時會找外聘律師,然後由法務專員協助外聘律師;
3、作用不同。公司法務專員最早出現在大型外資企業。外商在中國投資,必須遵守中國法律,而且中國正在加速推進法制化建設,因此,設置專門處理相關法律事務的法務專員,對外企來說尤為重要。
法律顧問是律師和其他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接受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社會團體和公民的聘請,為聘請方就業務上的問題提供法律上的幫助辦理各種法律事務而進行的專業性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實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前取得的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律師資格憑證,與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第六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二)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三)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兼職律師執業的,還應當提交所在單位同意申請人兼職從事律師職業的證明。
受理申請的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予以審查,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准予執業的,向申請人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不準予執業的,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6. 雲南省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開展法律顧問工作,適用本規定。
法定授權組織、各類開發區(園區)管理委員會和街道辦事處開展法律顧問工作,參照本規定執行。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為本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機構,主管法律顧問工作,處理法律事務。
政府部門法制機構或者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為本部門法律顧問機構,承擔本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
法律顧問機構應當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工作人員,履行相關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備專職、兼職工作人員,負責處理相關法律事務。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提供履職保障,將法律顧問工作報酬和法律顧問機構工作經費等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五條法律顧問工作應當忠於事實和法律,堅持以事前防範法律風險和事中法律控制為主、事後法律補救為輔的原則。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應當建立以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法學專家、律師和其他法律專家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第七條擔任法律顧問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忠於憲法,遵守法律法規;
(二)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
(三)具有較強的法律業務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專業影響力;
(五)未受過刑事處罰;
(六)聘任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律師受聘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驗,未受過其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或者行業協會的懲戒處分。
法制機構人員和其他法律專家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資格條件。第八條聘任法學專家、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按照競爭擇優的原則向社會公開選聘,在符合條件的人員中考察遴選擬聘人選。公開選聘法律顧問應當按照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執行。法律顧問機構可以推薦法學專家、律師作為擬聘人選,報聘任機關考察審定。
聘任法制機構人員、其他法律專家擔任法律顧問的,由其所在單位推薦法律顧問擬聘人選。第九條聘任機關審定法律顧問人選後,由其主要負責人簽發聘任書。
聘任專家、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由法律顧問機構代表聘任機關與專家個人、律師事務所簽訂聘任合同,明確具體的權利義務。第十條法律顧問每屆任期不超過5年。屆滿可以續聘,不再續聘的自然離任。第十一條聘任機關在下列工作階段,應當組織法律顧問參與,聽取其法律意見:
(一)重大行政決策、重要行政行為的論證階段;
(二)重大項目和重大合同的洽談階段;
(三)重要規范性文件的論證階段;
(四)涉及行政復議、訴訟、賠償、仲裁案件的前期協商調解階段和立案階段;
(五)聘任機關認為需要參與的其他階段。第十二條法律顧問根據法律顧問機構的安排,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與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重大問題的研究;
(二)為重大決策、重要協議、重要行政行為等事項提供法律意見;
(三)參與政府立法和制定、審查規范性文件的咨詢論證;
(四)參與辦理行政復議、訴訟、賠償、調解、仲裁等法律事務;
(五)參與合作項目的洽談,協助草擬、修改、審查重要的法律文書或者合同;
(六)為處置徵收補償、涉法信訪等事項和重大突發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務;
(七)辦理聘任機關交辦和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第十三條法律顧問履行職責時,享有下列權利:
(一)獨立提出法律意見或者建議;
(二)根據聘任機關授權,查閱相關資料;
(三)根據履職需要,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情況;
(四)按照規定或者約定取得工作報酬和待遇;
(五)開展法律顧問工作必需的其他工作條件。第十四條法律顧問履行職責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保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不得擅自對外透露所承擔的工作內容;
(二)不得利用工作中獲得的非公開信息或者便利條件,為本人及所在單位或者他人牟取利益;
(三)不得以法律顧問的身份從事商業活動以及與法律顧問職責無關的活動;
(四)不得接受其他當事人委託,辦理與聘任機關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五)不得發表、散布有損聘任機關聲譽的言論。
法律顧問與所承辦業務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履行職責的,應當及時申請迴避。
7. 湖南省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根據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結合實際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適用本規定。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具體工作由同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機構承擔。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為本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機構,主管本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負責處理本級人民政府法律事務,指導同級人民政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法律顧問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法制機構為本部門法律顧問機構,承擔大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負責處理本部門法律事務。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建立以法制機構工作人員為主,聘請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政府法律顧問隊伍。政府法律顧問隊伍中的法制機構工作人員為專職政府法律顧問,受聘專家和律師為兼職政府法律顧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加強所屬法制機構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建設,法制機構工作人員的招錄應當優先考慮具有國家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全日製法學本科學歷以上的人員。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三名以上專家和律師擔任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一名以上專家或者律師擔任兼職政府法律顧問。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聘期為一至兩年,期滿可以續聘。
省、市州人民政府部門聘請兼職政府法律顧問,可以通過合同約定,同時為其所屬或者直接管理的組織提供法律服務。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聘請兼職政府法律顧問,可以通過合同約定,同時為其所屬部門和事業單位、派出機關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第七條政府、部門法律顧問機構應當根據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從符合條件的人員中選聘兼職政府法律顧問,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部門批准。
政府、部門法律顧問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法制機構工作人員擔任專職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和程序,並組織實施。第八條擔任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專家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忠於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職業操守;
(二)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職稱,從事法學教學、法學研究或者法律實務等工作;
(三)未受過刑事處罰和紀律處分。
擔任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除具備前款第(一)項條件外,還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驗,法律業務能力強,具有一定專業影響力;
(二)未受過刑事處罰,未受過司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和律師協會的懲戒。第九條聘請兼職政府法律顧問,應當簽訂服務合同,明確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服務范圍、權利義務、工作方式、聘用期限、費用支付、違約責任、解聘情形等內容。
兼職政府法律顧問不得直接從事政府和部門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和行政執法活動。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對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
政府、部門法律顧問機構應當根據兼職政府法律顧問的實際工作情況確定和支付合理報酬。對沒有提供實際法律服務的,不得支付報酬。第十一條政府、部門法律顧問機構在履行法律顧問職責時,根據需要可以安排政府法律顧問提供下列法律服務:
(一)參與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重大問遇的研究;
(二)為重大行政決策、重要行政行為提供法律咨詢、論證意見;
(三)參與起草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為政府立法計劃編制、重要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提供法律咨詢、論證意見;
(四)參與辦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仲裁案件;
(五)參與政府合同的洽談,協助起草、審查、修改政府合同或者相關法律文書;
(六)參與辦理其他政府法律事務。第十二條政府法律顧問應當通過書面形式提供法律意見,並對提供的法律意見負責。通過參加有關會議或者代理有關法律事務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務的,應當按照政府、部門法律顧問機構的要求在記錄其法律意見的相關會議記錄、文件材料上簽名。第十三條政府、部門法律顧問機構應當對政府法律顧問提出的法律意見、建議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辦理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部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採納或者不予採納其法律顧問機構提供的法律意見、建議的,應當予以反饋。
8. 政府法律顧問職責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就政府的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見,或者應政府要求,對決策進行法律論證;(二)對政府起草或者擬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從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補充建議;(三)參與處理涉及政府的尚未形成訴訟的民事糾紛、經濟糾紛、行政糾紛和其他重大糾紛;(四)代理政府參加訴訟,維護政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維護政府機關的合法權益;(五)協助政府審查重大的經濟合同、經濟項目以及重要的法律文書;(六)協助政府進行法制宣傳及普法教育;(七)向政府提供國家有關法律信息,就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問題提出建議;(八)參與處理突發事件,協助接待上訪及法律、政策咨詢;(九)辦理政府委託辦理的其他法律事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9. 廣東省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為本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機構,主管本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負責處理本級人民政府法律事務,指導同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法律顧問工作。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顧問機制,具體工作由同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機構承擔。
未設立政府法制機構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專職人員負責政府法律顧問工作,除專職處理本級人民政府法律事務外,還應當指導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處理換屆選舉、土地徵收補償、重大項目建設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涉法事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建立完善本部門的政府法律顧問機制,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為其法律顧問機構,承擔本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第六條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應當忠於事實和法律,堅持以事前防範和事中控製法律風險為主,事後法律補救為輔的原則。第七條政府法律顧問以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法制機構人員為主,吸收專家和律師參加。
各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為同級人民政府的首席政府法律顧問。第八條政府法律顧問為下列事務提供法律服務:
(一)為重大行政決策、重要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
(二)為政府立法和制定、審查規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見;
(三)代理行政復議、訴訟、仲裁、執行和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
(四)參與重大項目的洽談,協助草擬、修改、審查重要的法律文書;
(五)審查以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門為一方當事人的重大合同;
(六)參與處理涉及法律事務的重大突發性、群體性事件;
(七)需要政府法律顧問參與的其他事務。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有政府法律顧問提前參與:
(一)重大行政決策、重要行政行為的論證階段;
(二)重大項目和重大合同的洽談階段;
(三)涉及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門的訴訟、仲裁案件的訴前協商調解階段及立案階段;
(四)需要政府法律顧問提前參與的其他事務。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聘請3名以上的專家和律師擔任本級人民政府法律顧問,聘期3至5年。
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可以聘請專家和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協助處理本部門的法律事務。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聘請專家和律師提供專項法律服務。
聘用單位應當根據聘請的政府法律顧問的實際工作支付合理報酬。第十一條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專家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忠於憲法、遵守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在所從事的法學教學、法學研究等領域成就顯著,具有一定的專業影響力;
(三)未受過所在單位處分。第十二條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忠於憲法、遵守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具有3年以上執業經驗,專業能力較強;
(三)近3年內未受過司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或者律師協會的行業處分。
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應當在近3年內未受過司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或者律師協會的行業處分。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聘請專家和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由政府法律顧問機構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在符合條件的人員中選聘,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聘請專家和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由該部門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在符合條件的人員中選聘。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聘請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應當遵守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有關規定,需要履行政府采購程序的,應當按照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統一采購。
聘請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聘用單位應當與聘請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簽訂服務合同。服務合同應當包括律師的工作范圍、工作方式、聘用期限、合同解除、費用支付、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等內容。
10. 司法部關於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適應政府法制建設的需要,加強對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結合律師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任務,是為政府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行使管理職能提供法律服務,促進政府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第三條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受政府委託辦理下列法律事務:
(一)就政府的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見,或者應政府要求,對決策進行法律論證;
(二)對政府起草或者擬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從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補充建議;
(三)參與處理涉及政府的尚未形成訴訟的民事糾紛、經濟糾紛、行政糾紛和其他重大糾紛;
(四)代理政府參加訴訟,維護政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維護政府機關的合法權益;
(五);協助政府審查重大的經濟合同、經濟項目以及重要的法律文書;
(六)協助政府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七)向政府提供國家有關法律信息,就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問題提出建議;
(八)辦理政府委託辦理的其他法律事務。第四條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應當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由政府與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簽訂聘應合同。聘應合同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
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和政府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協商採用其他方式建立法律顧問關系。第五條政府與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之間的聘應合同,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雙方法定名稱、指派律師姓名;
(二)法律顧問的具體職責范圍、工作方式;
(三)雙方的權利、義務;
(四)雙方共同遵守的原則;
(五)報酬數額及給付方式;
(六)合同生效日期和有效期限;
(七)雙方需約定或者寫明的其他事項。第六條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應當指派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政策業務水平的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第七條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應當根據合同規定和政府委託的許可權進行活動,不得超越委託許可權,也不得從事與履行法律顧問職責無關的事務。第八條為便於政府法律顧問開展工作,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應當享有如下權利:
(一)查閱有關文件及資料;
(二)參加政府召開的有關會議;
(三)獲得履行政府法律顧問職責所必需的其他工作條件和便利。第九條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對其工作中接觸、了解到的機密和不宜公開的情況,負有保守秘密的責任。第十條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律師,不得同時接受他人委託辦理下列事務:
(一)在民事訴訟、經濟訴訟和行政訴訟中,擔任政府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
(二)其他有損於政府利益或者違反政府決定的事務。第十一條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不得利用政府法律顧問的身份,代理他人辦理法律事務。第十二條政府聘請法律顧問,根據需要可以由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指派一名或者數名律師擔任,也可以由同級政府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人和律師組成的法律顧問團(組)擔任。法律顧問團(組)可以設首席法律顧問。第十三條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應當加強指導、管理和監督,對不適宜承擔這項工作的律師,應當及時予以撤換。第十四條本規定所稱的政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
各級人民政府的各行政主管部門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第十五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可以依照本規定製定實施辦法。第十六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