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工作站簡介
⑴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⑵ 廣東韶關的法律援助在哪
韶關市法律援助中心韶關學院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於2004年 9月22日正版式掛牌成立。是韶關市司法局權批准成立,由韶關學院法律學系的師生面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法律援助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工作站隸屬於韶關學院,接受韶關學院法律系的全面領導,並在業務上接受韶關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導和監督。
二、工作站的人員組成及提供法律援助的形式
工作站由2名具備律師資格的法學專業骨幹教師為指導老師,由我系12位資深專業老師組成專業技能培訓工作組,由22名經本系嚴格挑選的品學兼優的學生組成咨詢員隊伍。它以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法律意見、刑事辯護或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等形式,由法律系師生面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法律援助。
工作站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方式: 1.電話咨詢;2.網上咨詢;3.接待來訪咨詢;4、信件咨詢
法律援助咨詢熱線:0751-8124148
法律援助工作站地址:韶關學院法律學系四樓
⑶ 呼和浩特法律援助中心在那
對呼和浩特法律援助中心這個機構沒什麼印象。
有以下這幾個,供參考。
1、內專蒙古屬法律援助中心
新華大街與呼倫貝爾北路交叉路口往北、路西,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委員會那裡;
2、賽罕區法律援助中心
呼倫貝爾南路與新建西街交叉路口往西、路北;
3、新城區法律援助中心中山東路辦事處法律援助工作站
中山東路、小白樓對面
⑷ 團縣委法律援助工作站宣傳欄內容
有沒有宣傳主題的要求?多大的版面?可以這么寫,先介紹什麼是法律援助,再回寫哪些案由可以答申請法律援助,如何申請,然後寫法律援助對未成年人的一類規定,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為通知辯護或者省、市法律援助機構對未成年人、學生、大中比業生法律援助出以一些特殊規定,如沈陽出台對兒童虐待案件、大中專畢業生二年內追索勞動報酬案件不需要審查經濟條件等。最後還可以寫一些案例,注意寫的時候要迴避當事人的隱私。
⑸ 法律援助中心婦女維權工作站是什麼地方,有什麼用是指可以免費幫人打官司的地方嘛還是其他
⑹ 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介紹
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於2005年9月8日,是經北京市司法局批准,依託於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成立的專門為外地務工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機構。目前有專職律師7人,工作人員5人。是北京市專門從事農民工維權的非贏利機構之一。
⑺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簡介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抄主要職責:負責本市法律援助案件監督、檢查、指導;負責受理、審批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申請,受理市級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審查市級檢察院、市公安局轉交刑事法律援助申請案件,指派法律援助人員實施法律援助;負責公民來訪、來電、網站的法律業務咨詢。
⑻ 太原法律援助中心周末上班嗎
不上,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北大學工作站由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指導、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辦於218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中北大學工作站相繼建立華工社區法律服務站點,設立值班辦公室,配套相應服務咨詢設備,同時為提供更為專業的法律援助服務聘請了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葯恩情、岳文婷、陳慶、沈寧、張韻琴、趙巧紅、呂蕙、聶曉東等法學專業教師組成中心專家顧問團,為中心志願者開展法律援助提供專業的指導。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北大學工作站成立於218年3月2日由與太原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同建設成立。
工作站依託法學專業教師及法學專業學生志願者為因特殊原因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進行校園及社會普法宣傳。工作站始終秉承「正義、責任、專業、奉獻」的價值觀和「志在願在,明法明德」的法援精神,以「奉獻社會,踐行公正」為使命向社會大眾免費宣傳法律知識,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的學生服務組織。中北工作站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樓)北樓75設有值班辦公室、並有中北大學華工社區設有長期法律服務站點。工作站現有以法學專業學生為主的正式組織成員8人、長期服務志願者14多人(志願者包括中北大學非法學專業志願者)。工作站設置有工作站工作保密條例及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及評優獎勵制度。工作站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及志願者法律服務培訓,定期進行校園及周邊社區普法宣傳活動。太原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坐落於濱河西路25號港澳中心北附樓一層,該中心集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治宣傳、司法鑒定等多項司法行政職能為一體,立足「法律事務咨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提供」的功能定位,將「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12348熱線咨詢平台、12348太原法網」有機融合,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一站通」「一網通」「一線通」,能為群眾提供線上線下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中心建築面積17餘平方米,設有開放式綜合接待區、公證服務專區、法律援助專區、自助服務區、等候區等多個服務區和調解室、私密會談室等多個服務空間。將窗口接待與後台延伸服務緊密結合,線上與線下無縫對接,實行實體化運作、集中式管理、一站式服務。
另外,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將由之前的單一的法律咨詢服務熱線升級為集司法行政職能、咨詢、投訴、求助為一體的綜合司法行政服務熱線。從之前的兩坐席升級到八坐席,將繼續保持全年二十四小時無休的服務。
⑼ 法律援助中心婦女維權工作站是什麼地方,有什麼用是指可以免費幫人打官司的地方嘛還是其他
是法律援助中心在婦聯設立的專門免費幫助婦女維權的接待受理機構,提供的幫助方式包括訴訟(打官司)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