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投資的法律風險

公司投資的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7-06 06:22:37

Ⅰ 投資者怎樣防範證券投資中的法律風險

我國證券公司(指綜合性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按照《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有經紀、承銷、自營、兼並收購、基金管理、咨詢服務等。因此證券公司風險根據業務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一)證券經紀業務風險

由於經紀業務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比例較大,一般達到40—50%以上,因此經紀業務風險是證券公司最基本的風險,主要表現有:

1.經營風險

由於經紀業務的傭金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較大,證券公司對經紀業務的依賴性增強,二級市場行情波動對證券公司收益影響較大,當行情低迷時,固定成本(如通訊費用、場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經營風險凸現。

上海證券交易所2000年度會員年檢結果顯示,96家證券公司類會員只有32%被列為年檢好會員,與99年相比在總體規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時,仍有近十家證券公司出現虧損或接近虧損,相當一部分證券公司凈資產低於平均水平,在資產經營安全性、合法合規經營、內部控制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2.拓展業務風險

隨著證券市場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改革的深入,證券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拓展業務時採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臨較大風險:

(1)向客戶融資。由於向客戶透支資金的方法已經被嚴厲禁止,變相透支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利用國債交易向客戶融資等),有的還與銀行共同協作,使融資行為不易被發現。(2)返佣。返佣使經營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為節約費用的包袱;返佣的帳務處理有的返還現金,管理漏洞較多;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較大的隨意性,增加了規范管理的難度;同時返佣稅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個人所得稅,未扣所得稅、營業稅,留下了隱患。(3)提供擔保。證券公司有的分支機構為客戶貸款資金提供擔保,因擔保方比較隱蔽,只有在資金鏈出現斷裂,才有可能被發現,而這時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已十分嚴重。(4)三方監管。有的證券公司分支機構實行三方監管(一客戶提供資金給另一客戶買股票,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客戶的股票,以保證另一客戶資金安全),這是《證券法》不允許的行為,監管協議不受法律保障,監管行為不受法規認可,一旦發生糾紛,證券公司十分被動。(5)業務創新。為追求規模擴大和市場佔有率增加,證券公司開展了一系列的業務創新,並與銀行、保險等機構結成戰略夥伴關系,業務創新遇到來自包括技術、咨詢、培訓和推廣等多方面的挑戰,風險控制難度加大。

3.系統網路風險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在證券行業的廣泛應用,隨著證券行業業務創新的不斷深入,網路是否安全可靠、網路是否便捷高效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證券公司對此的風險控制及抗風險能力仍不容樂觀。

(二)證券承銷業務風險
證券承銷業務是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因為項目周期長,受市場不可預測因素影響較大,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證券公司的連帶責任增加,公司各項風險增大。

如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發展前景研究不夠,推薦企業發行證券失敗而使證券公司遭受利潤和信譽損失的風險。對二級市場的走勢判斷錯誤,造成股票價格定位不合理或債券的利率和期限設計不符合市場需求,券商包銷的股票賣不出去;或者在增發配股時成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證券公司資金被大量佔用引發財務風險。隨著B股市場將率先成為全流通市場,B股承銷業務將有較大發展,如果履行包銷責任,還可能出現外匯風險。對上市公司進行過分包裝,在信息披露上出現過錯,誤導投資人,造成違規違法的風險。

(三)自營業務風險

作為證券公司傳統業務之一,證券自營收入約佔中國證券公司總收入的30%,但其風險卻比較巨大。首先是市場風險,自營收益與二級市場走勢關系密切。目前我國證券二級市場整體來講投機氣氛較濃,市場波動相對頻繁,很多證券公司未建立有效的業務決策系統、調研系統、操作系統及相應的管理制度責任制度,面對相對較少的投資品種,證券公司無法利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規避證券市場波動的系統風險,因此,二級市場的價格異常波動會給公司業務帶來較大的風險。其次是新業務風險,很多新的交易品種即將推出,但由於業務新、經驗少,容易出現問題。同時它在能夠規避風險的同時,也有放大風險的效應。「李森事件」把百年歷史的「巴林銀行」毀於一旦就是典型的案例。第三是違規操作風險,追求自營業務收益增加,惡意炒作使股價震盪加劇從中獲利。這種行為是《證券法》所嚴厲禁止的。一旦受到查處,公司的各項業務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四)其他業務風險

在上述三大業務之外,資產管理業務是很多證券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但其帶來的風險在2001年表現得尤為突出。雖然《證券法》以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指出,證券公司在從事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不得向委託人承諾投資收益,但是不少證券公司在進行資產管理業務時,還是違規進行保底和收益分配承諾,在操作不當時,易使應由客戶承擔的市場風險,轉化為由證券公司承擔實際的虧損。同時該業務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收益分配機制,致使收益分配的品種單一、憑經驗確定,客戶可選擇的機會少,證券公司遇行情波動較大時,風險應對的能力欠佳。假設某證券公司注冊資金20億元,實際資產管理的資金100億元。允諾資金的保底利潤率是10%。按此計算,其年成本在10億元左右,在大盤下跌20%,損失應超過15%達8.5億元,加上公司自有的自營資金按10億元計算,大盤下跌損失2億元,則兩者合計損失超過20.5億元,對該證券公司來說已達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因此,證券公司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一定要注意風險。不能盲目擴展。其他如國外證券公司獲利豐厚的資產重組、並購業務在我國雖然也開展,但業務量較小,所以其風險並不明顯。

Ⅱ 股權投資法律風險有什麼

法律分析:虛假出資的法律風險,已出資股東也可能為其他股東的虛假出資行為「買單」;出借資金協助他人進行虛假出資的,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Ⅲ 國有企業控股投資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法律分析:國有企業控股投資的法律風險主要在於國企不能成為普通合夥人,投資於不規范私募基金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影響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或者證券、期貨交易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單獨或者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或者持倉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的;

(二)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期貨交易的;

(三)在自己實際控制的帳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或者以自己為交易對象,自買自賣期貨合約的;

(四)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或者大量申報買入、賣出證券、期貨合約並撤銷申報的;

(五)利用虛假或者不確定的重大信息,誘導投資者進行證券、期貨交易的;

(六)對證券、證券發行人、期貨交易標的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同時進行反向證券交易或者相關期貨交易的;

(七)以其他方法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Ⅳ 涉外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風險

法律分析:1、投資管理人的道德風險;2、投資項目風險;3、政策風險;4、基金延期的風險;5、流動性風險。涉外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風險是為參與或控制某一公司的經營活動而投資購買其股權的行為。可以發生在公開的交易市場上,也可以發生在公司的發起設立或募集設立場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第四條 企業境外投資不得有以下情形:(一)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或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二)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有關國家(地區)關系;(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

Ⅳ 涉外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風險有什麼

法律分析:涉外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風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類:1、投資管理人的道德風險;2、投資項目風險;3、政策風險;4、基金延期的風險;5、流動性風險。

法律依據:《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第四條 企業境外投資不得有以下情形:(一)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或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二)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有關國家(地區)關系;(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四)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口的產品和技術。

Ⅵ 投資融資項目的法律風險

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必然會向特定領域投資,在投資過程中也伴隨進行各種融資內活動。公司投融資項目容的法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1)投融資項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而未獲得行政機關審批;2)項目未得到相關行政機關立項、論證、測試、審查通過;3)項目資金鏈出現問題;4)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各種產權、合同、侵權糾紛等。

Ⅶ 做投資沒有告訴客戶資金投資公司會承擔法律風險嗎

在創業初期,生存是第一要位的,創業者必須對公司的法律風險給予高度重視,並及時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現將公司創業初期出資不實的法律風險以及防範措施告訴大家。

1、虛假出資的法律風險

【風險提示】指出資人違反法律規定未履行出資,通過虛假手段取得驗資機構驗資證明,從而造成表面上已按章程約定的出資數額出資,但實際上並未出資到位的情形。其他股東對其要承擔連帶責任,同樣也給公司造成極大的損失。

【防範措施】虛假出資人要為自己的虛假行為向其他出資人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向公司承擔補繳出資責任及賠償責任;向公司債權人承擔無限清償責任或有限補充清償責任;情節嚴重的,還可能受到刑事責任追究。在公司設立過程中,此時公司還不具有法人資格,根據資本充實的原則,在公司設立之後,由其他股東對其承擔連帶責任。防範措施具體包括:

(1)正面引導,加強投資者的道德和法律意識;

(2)加大對虛假出資者的責任;

(3)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建設;

(4)規范審查機構及工作人員的審查行為;

(5)規范公司注冊代理機構的業務行為;

(6)加強行政監督管理。

2、抽逃出資的法律風險

【風險提示】:指出資人在公司成立後,將其所交納的出資額暗中抽逃撤回,但其仍保留股東身份和原有的出資份額。抽逃出資將導致公司的極大損失,影響公司的經營和發展,也使得其他股東面臨承擔連帶責任的風險,是《公司法》所禁止的違法行為。

【防範措施】

(1)在公司成立後,要設立專門的賬戶保障公司資金的安全,並且嚴格監督資金的流向,防止股東抽逃資金;

(2)通過審計確定是否抽逃出資。審計由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審查,並由其簽名和蓋章;

(3)建立嚴格的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如果出資人出資後抽逃出資,除了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違約責任,也可能會涉及刑事犯罪的問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抽逃出資情節嚴重的,最高可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同時可以並處虛假出資額或者抽逃出資額20%以上10%以下的罰金。

3、資產評估不實的法律風險

【風險提示】此類風險主要發生在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方式出資的股東身上,因為其出資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其出資時的評估價額,而造成公司的重大財產損失。

【防範措施】出資資產評估不實,一般情況下與提供的資產評估材料、資產評估中介機構評估以及評估方法等因素不無關系。如果因為上述因素中的一個或者多個環節出現問題,則很可能就隱埋下法律風險。由此導致了評估結果不被有關機關認可,延誤公司設立或者最終導致公司設立不能。因此對非貨幣財產權利進行資產評估:

(1)必須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並由其出具資產評估結論;

(2)建立嚴格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4、出資財產權利瑕疵的法律風險

【風險提示】主要是指出資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產權利財產出資,但是對這些權利財產並不具有合法的處分權利。出資人交付的非貨幣財產權利存在權利瑕疵,很可能會阻礙財產權利轉移手續、延誤出資履行、影響公司成立。同時,不合法使用他人的財產權利,還可能因為侵權在先,將公司捲入一系列的賠償糾紛旋渦。出資人自己,如果向其他出資人惡意隱瞞資產權利歸屬,構成犯罪的,也將承擔起刑事法律責任

【防範措施】

(1)對出資人交付的非貨幣財產權利最好聘請相關的專業部門進行必要的審核和鑒定;

(2)及時的辦理非貨幣財產的轉移和登記手續;

(3)加強合法有效的公司內部管理機制。

Ⅷ 中小企業有哪些常見的法律風險

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是企業法律風險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存內在企業規章容制度不完善,勞動合同的簽訂、變更、終止,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開除、辭退員工,以及工資、保險、工傷、勞務派遣等風險。人力資源管理一直都是企業發展的痛點,任何人力資源管理糾紛,都有可能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交易合同風險
合同風險是企業經營中造成經濟和法律糾紛最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因合同主體問題、合同條款不完善、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的風險等。合同風險可以說涉及到企業對外經營和內部管理的方方面面,無論對企業、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有重要意義。
內部權益風險
因內部權益風險引起的內部糾紛是近兩年法律的一大熱點,包括股東與股東,股東與董事會等發生的股權確認、股權轉讓、股東權益糾紛,公司對股東或經營管理人員提起的糾紛等。如果內部權益風險處理不當,容易導致企業管理混亂。
涉外案件法律風險
隨著外商投資和外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中外企業間的摩擦越來越多,例如投資糾紛,專利、商標轉讓糾紛等,並且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同時,隨著中國企業不斷出海開拓市場,因為對國外法律及政策的不了解,往往引起法律和經濟糾紛,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Ⅸ 投融資有哪些法律風險

一、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
1、違約風險,
即不能按期歸還到期債務,導致企業信用受損甚至引起法律拆訟的可能性;
2、道德風險,
主要是指融資團隊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本管理和融資過程中,由於企業團隊個人原因產生的使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如資金體外循環等;
3、機會風險,
指融資企業在融資決策及融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因為選擇了一方案或機會,從而失去其他機會的可能性;
4、法律風險,
融資企業在融資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由於某些環節違規、造假或欺騙行為,導致觸犯刑律的可能性。
二、按風險產生的破壞力不同分類:
按風險的破壞力及波及面大小不同可以分為:
1、局部風險,
即對企業短期內或部分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如費用損失、信譽受損;
2、系統風險,
即影響到企業生存或使企業的發展方向產生重大變更,可持續發展到影響的可能性。
三、按融資工具不同分類:
這也是很常見的風險分類方式之一。每種融資工具的風險度和風險表現不同,包括:
1、中長期貸款,如利率風險;
2、外匯融資,如匯率風險;
3、短期資金拆借,如系統風險;
4、境外機構融資,如融資騙局。
四、按融資性質不同分類:
1、債權性融資風險;
2、權益類融資風險。
五、按資金流程的不同階段分類:
該種分類的方式,便於融資企業在融資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風險控制策略,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
1、融資診斷與評估階段,如決策風險;
2、 尋找融資渠道階段,如融資騙局;
3、資金運用階段,如流動性風險;
4、資金歸還階段,如違約風險、訴訟風險。

Ⅹ 股權眾籌投資有哪些法律風險

股權眾籌投資主要法律風險如下:1、風險或許是大多數缺少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容易忽視的。公司有盈利並不一定就會分配利潤,公司是否分配利潤、分配多少是由公司股東會所決定的,而股東會的運行機制實行資本多數決,即大股東具有股東大會的決定權。2、一般而言,股權眾籌的投資者在公司中所佔的股份比例都不高,創業團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類似於公司發展、利潤分配、收購合並等這類重大的議題幾乎都由實際控制人決定。3、控股股東一方面通過出任管理層獲取高額薪酬,另一方面又利用大股東地位左右股東會導致長期不分紅或只是象徵性分紅,小股東們進退維谷、處境艱難。當然,法律制度上有小股東退出的機制安排,但這是一種救濟手段,不僅需要滿足法定條件,而且也耗時費神,與當初的投資設想已相去甚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十條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並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准;未經依法核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發行證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公開發行:(一)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的;(二)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二百人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發行行為。非公開發行證券,不得採用廣告、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方式。

熱點內容
有關海絲條例的內容 發布:2025-01-24 05:25:51 瀏覽:408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
疫情期間法院問題 發布:2025-01-24 03:23:32 瀏覽:955
經濟法押題試卷 發布:2025-01-24 03:03:22 瀏覽:24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