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法律服務聯系卡
㈠ 便民聯系卡
65
㈡ 有官司在身影響辦理便民卡嗎
本報訊(記者 候紅雷 曹永軍 通訊員 王警周)生活中,有群眾經常會遇到個人權益被侵害,鄰里發生矛盾,遇到法律問題,此時,他們沒有明確的訴訟渠道,不懂如何依法維權。針對這一狀況,定邊縣司法局專門製作了147000張「法律服務便民卡」,發放.
㈢ 「六五」普法中「法律七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法律七進指的是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寺廟、進企業、進單位工作(簡稱「法律七進」)。
背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四川省委在作出推進依法治省,建設法治四川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來,強調「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並堅持把法制宣傳教育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程,突出抓好「法律七進」。
(3)便民法律服務聯系卡擴展閱讀:
工作進展:
在法律進機關工作中,共推薦4000多名律師擔任機關法律顧問。組建普法講師團和法律人才庫900多個,開展機關法制培訓4400多次,參訓28.6萬人次。
在法律進學校工作中,推薦基層司法所所長、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為8000多所中小學校擔任法制副校長、輔導員。編制發放中小學普法讀物130多萬冊。
在法律進寺廟工作中,組織州縣法律服務小分隊和「同心律師服務團」,省、州、縣三級聯動,在藏區寺廟巡迴開展入寺宣講活動200餘次。
在法律進鄉村、進社區工作中,大力推進鄉村、社區普法「六個一」工程建設,設立法制輔導站6000多個、法律援助工作站5200多個,組建法制宣傳隊伍6000多支,設立法制宣傳欄2.63萬個,培養「法律明白人」42萬人,發放便民法律服務聯系卡200萬張。
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萬村」活動,組建法律服務小分隊2800支,開展活動 1.8萬次,在街道社區、農(牧)民聚集點開展法治文藝演出9000多次,放映法制電影、播放法制廣播1.4萬余次。
在法律進企業、進單位工作中,開展法律巡講、企業管理人員培訓2000餘場次,開展「法律體檢」4000餘次,出具法律意見書3200多份。
㈣ 法律求助熱線電話號碼是多少
農村青年當兵要交10000元塊錢,磕一個障要500元。共1萬3仟元左右。我該怎麼辦
㈤ 全國免費法律咨詢電話是12348嗎
全國免費法律咨詢電話是12348,12348法律援助熱線系統功能由人工服務、自動語音服務組成,為尋求法律援助者獲取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以青海省為例,在青海全省范圍內,用固定電話撥打12348熱線咨詢問題,均以普通市話計費,使用行動電話咨詢以基本通話費計費。開通12348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咨詢電話,使青海省法律援助咨詢電話號碼由一地一號轉變為全省統一,服務質量由各地自行管理轉變為省、各州、地、市相對集中管理的模式。
12348介紹。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是司法行政部門運用特定的電話專線和電信網路,統一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和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面向廣大群眾和社會組織,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的一種形式。12348法律咨詢熱線的服務范圍:
1、解答法律咨詢,宣傳法律知識;
2、協調法律服務機構,滿足群眾法律需求;
3、收集掌握有關信息,及時反映社情民意。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青海司法廳「12348」法律援助便民咨詢電話開通
㈥ 在推進供給側改革中發揮律師的積極作用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律師工作要主動適應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新任務新要求,在推進供給側改革中充分發揮律師的積極作用。
一、充分發揮律師在預測預警預防和減少供給側改革風
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2016年我國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化解過剩產能,可能引發通縮、失業、經濟動力不足等一系列風險。化解過剩產能,勢必有一批企業將兼並重組,勢必有一批「僵屍企業」將破產清算,勢必有一批職工將下崗分流。盡管中央財政安排了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盡管國家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托底幫扶。但是,在崗與下崗,收入肯定有差距。下崗職工的生活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化解產能過剩,勢必引發金融糾紛案的增多,勢必引發債務糾紛案的增多,勢必引發不良資產處置案的增多,勢必引發勞務糾紛案的增多,從而影響社會的穩定。在做好社會穩定風險的預測預警預報上,要充分發揮律師的職能作用,重點引導法律服務業在做好訴訟服務的同時,加大非訴訟服務力度,及時預警、有效防範和化解企業重組、破產和職工分流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及時化解重大敏感案(事)件。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2016年3月13日在第十二屆全
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5985件,審結14135件,比2014年分別上升42.6%和43%;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951.1萬件,審結、執結1671.4萬件,結案標的額4萬億元,同比分別上升24.7%、21.1%和54.5%。上升幅度達到21.1%——54.5%。這些案件,絕大部分都有律師參與。為保障公平正義,保障經濟發展,保障社會穩定和諧,發揮了律師的職能作用。
二、充分發揮律師在提供法律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
在過剩產能化解中遇到的土地、資金、債權、債務、房產、設備、人才、技術、勞動關系保障等問題必須讓律師參與,發揮律師的職能作用。
一是建設一支專業律師隊伍。對僵屍企業處置,最常見的是並購重組,主要是通過並購使得並購方獲得需要的資源和設備,進行轉型升級,讓被並購方的過剩產能升級為有效產能。在法律層面上,這需要對並購後的股權架構、法人治理結構、知識產權保護、勞資關系和職工安置、金融債權處置、稅務籌劃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安排和設計。為此,需要組建專業的並購重組律師隊伍,加強對策研究,形成應對機制。
二是重整清算僵屍企業。最高人民法院為了配合供給側改革,加大了對破產案件的受理力度,要求各地法院形成執行與破產立案的對接機制。最高人民法院還提出在省會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成立專門的破產審判業務庭,部分省轄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批准也可以成立破產庭。讓真正無法在市場上存活的企業破產清算,讓有一定生存希望的企業進入重整程序,重回正常經濟生活。
三是對有條件的企業進行債務重組。債務重組,不同於並購,也未進入破產程序,而是由債務人企業與債權人通過協議安排,暫停計算債務利息,並與債權人或新的投資人協商,引入資金,進行企業改造,將過剩產能處置,逐步產生有效產能,最終完成債務清償。債務重組的具體措施還包括「債轉股」、「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方法。債務重組需要有專業的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專門的投資顧問甚至技術顧問介入,政府更應當有效介入,協調債權人,勸說債權人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同時,政府有義務幫助產能過剩企業引進技術,促使其轉型升級。
四是回購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對於難以通過轉型升級完成過剩產能化解,且資產負債率尚未達到破產程度的僵屍企業,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回購其資產,進行資產重組。產能過剩企業雖然生產難以為繼,但仍擁有土地、房產等有效資產,政府可以通過回購其土地等資產的形式,促使這些企業關閉,清償職工工資、欠稅和對外債務,從而有效利用其資產。
五是引導債權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對於長期歇業甚至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僵屍企業,政府有關部門同樣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示,推動債權人提起訴訟,保障僵屍企業的有效資產及時變現,減少資源和資產的閑置浪費,提高效益,降低因債務拖欠形成債務鏈導致債務危機的可能。這項工作也應當充分發揮律師作用,推進律師有效參與。
六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政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建立健全職工再就業、轉崗培訓等勞動保障制度。無論怎樣處置僵屍企業,職工的轉崗、安置和再就業是政府必須面對的難題。依法安置富餘職工,除了需要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支持,還需要政府向富餘職工提供公共服務,需要法律的援助。
三、充分發揮律師在服務平安建設上的積極作用
供給側改革需要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穩定的社會環境。這些,都需要充分發揮律師在服務平安建設上的積極作用。
武漢市在供給側改革中努力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普惠性,把社區律師全覆蓋作為特色項目列為該市政府一級目標管理。讓律師從高檔寫字樓「走出來」,「下沉」到社區「接地氣」。市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免費的法律服務,在全市為供給側改革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此項工作得到國家司法部和湖北省司法廳的充分肯定和推廣。到目前為止,武漢已經在全市的1325個社區、1991個行政村配齊了法律顧問律師。這項工作政府重視,社區歡迎,律師願意,居民滿意。
武漢市司法局以政府出資1400萬元替居民購買法律服
務的形式,從全市175家律師事務所的2412名執業律師中,抽掉精兵強將,實現全市社區律師全覆蓋。數十萬群眾在家門口受益。武漢市在全國首創「10分鍾法律服務圈」,將平安建設延伸到社區,延伸到家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武漢市「律師進社區」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是全覆蓋、廣宣傳。每個社區都有一位律師「坐堂問診」。社區律師每周四實行定點服務、定時服務、掛牌服務、上門服務。並通過電子顯示屏、門棟通知和制發宣傳冊、專題片、宣傳展板、便民服務聯系卡等方式,促使「律師進社區」家喻戶曉。
二是多形式、優服務。律師通過坐診咨詢、法律援助、法制宣傳、法制講座、矛盾糾紛調解、代寫法律文書、提供顧問服務等多種形式,為居民和社區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深受群眾喜愛。武漢市積極支持社區律師為遭遇法律困境的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武漢市法援基金會從全市范圍選定41名熱心法律援助、具備法律業務專長的青年律師為居民免費打官司,每人每月給予1000元補貼。
三是建制度、強保障。為推動社區(村)法律顧問建設,武漢市司法局出台「四定」規定:定人員,每個社區、村與律師簽訂顧問合同;定時間,每周四律師進社區,每月確定一個固定時間律師進鄉村開展法律服務;定職責,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治講座、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接待化解、幫助調解矛盾糾紛等;定補貼,社區法律顧問每月1200元,村(大隊)法律顧問每年6000元,且納入市、區兩級財政預算。同時,強化檢查考核,每周檢查通報,每月匯總考勤,每季據實發放工作補貼,年終進行評先獎勵,保障律師進社區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由於「律師進社區」工作有了經費保障。使社區律師在奉獻社會的同時勞有所得。
武漢市各區司法局還通過創建社區律師工作QQ群、微信群等網路平台,實現信息化管理,達到了信息公開、經驗交流、解決問題的「三及時」效果。
按規定,社區律師每周四到對接社區掛牌服務,本人要做工作記錄,社區要打考勤,市、區司法局專人巡查。規定明確社區律師要履行五大職能:圍繞政府中心工作和社區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公益法制講座、競賽、展覽等活動,搞好社區法制宣傳;為低保戶、殘疾人、下崗職工等社區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配合社區做好居民各種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及服務,為社區企業、社區居委會自治管理提供顧問服務;按照黨委、政府和基層自治組織的要求,積極參與社區涉法涉訴信訪、群體性事件等維護穩定工作,促進社區法治建設,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四是真惠民、見實效。武漢市司法局還嘗試讓社區律師通過社區區域網、QQ群與居民互動,開展網上服務。一些社區律師除了星期四的固定「坐診」,還在社區QQ群開通了「相約星期四」法律咨詢。對殘疾人、病重人員、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社區群眾,社區律師還可預約上門提供法律服務,或通過網路及電話提供服務。社區律師的工作獲得群眾的充分認可。
武漢市在供給側改革中積極推行「律師進社區」工作,服務發展,服務和諧,服務穩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一是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社區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社區律師針對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企業兼並重組、「僵屍企業」破產清算以及職工下崗分流等具體問題,積極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律培訓等。據統計,從2015年至2016年8月,律師在武漢社區(村)接待法律咨詢65.98萬人次,開展法治宣傳9324場,辦理各類案件3839起,參與糾紛調解17951件,參與社區(村)涉法涉訴信訪接待4211次。走出了一條基層矛盾糾紛源頭預警防範、過程管控化解、末端代理訴訟的法治路徑,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平安法治建設水平,贏得黨委、政府好評。
二是普及法律知識,提高了群眾法治觀念。社區律師圍繞供給側改革,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過去,社區和居民習慣於「信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社區遇到疑難矛盾糾紛習慣於找上級組織,居民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於去信訪找領導。社區律師進駐後,潛移默化地提高著群眾的法治觀念。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
三是幫助黨和政府掌握社情民意,依法行政,推動了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建設。千名律師進社區,收集回大量基層社情民意。武漢市司法局定期梳理,適時上呈,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千名律師進社區,在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中架起了「連心橋」,牽起了「紅紐帶」。
供給側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供給側改革,少不了法律服務的參與,離不開律師的積極作用。
㈦ 提高農村普法教育實效性采訪哪些人
普法教育,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的大局。目前,我國已進行了四個五年普法教育,農民法制觀念、維權意識發生了較大變化,過去遇事找黨委、找政府,現在遇事找法院、找調委會、找律師已成為社會風尚,農村普法教育取得了較大成效。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普法教育工作逐步由低級向高級推進,由表面向實效轉變,由狹隘形式向廣泛形式實施。但我們在農村進行調查中,發現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仍然比較淡漠,不懂、不願藉助法律來保護自身權益,極易受到犯罪侵害或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不僅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社會穩定,而且非常不利於新農村的建設。面對當前農村普法宣傳的新環境,運用原來的老套路顯然不能跟上形勢需要,只有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才能使農村普法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普法宣傳要「貼心」。農民是「五五」普法的重點對象,要廣辟渠道,大力實施「法律進農村」工程。加強對農村村委會幹部、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黨員骨乾等的法制教育,結合農民身邊的案例進行以案釋法教育,重點組織學習宣傳與農村工作、農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民法通則》、《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土地管理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農業法》、《選舉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等。深入農村偏遠山區、田間地頭,送法進村,入戶宣傳,掃除普法的死角、盲點,傾聽農民的心聲,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普法真正深入農村千家萬戶。只有貼近農村實際,適應農民需求,農民需要什麼法律就重點宣傳什麼法律,農村的普法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宣傳對象重點要「跟進」。目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大,在外出前,建議各級政府、各普法辦要採取多種形式及時對他們進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水平。在外出務工期間,要在外出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設立維權辦公室,為他們提供維權指導和訴訟代理,確保外出務工人員的自身合法權益得到法律保護,使農民工時刻感受到「娘家人」的關懷。利用中秋節、春節等節假日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探親之際,不失時機地組織他們召開座談會,發放法律服務聯系卡,將全國各大城市的用工狀況和解決務工糾紛等資料送到他們手中,既為他們提供了務工信息,又使其學到了怎樣保護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法律知識,懂得依法維權。
三是宣傳工作載體要「用活」。要結合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創建民主法治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黨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運用這些載體,藉助活動主辦單位的力量,推進普法工作。通過用活載體,豐富宣傳內容,加強法制宣傳園地建設,在公共場所建立固定和流動法制宣傳設施,結合當前形勢和農村工作特點,每月辦一期普法宣傳欄;加強傳媒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現代傳播媒體的作用,在媒體上開設專欄、專題,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服務陣地建設,開啟專門的便民服務場所,開通法律服務熱線,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和援助。
四是宣傳保障機制要「剛化」。要加大普法隊伍建設力度,切實加強專兼職普法隊伍建設,建議各鄉鎮、各單位普法辦要確保專兼職普法工作人員不少於2人,農村按「20戶一員」的標准,配齊普法輔導員。要加大對基層單位的檢查考核力度,建立和健全考核機制,縣級普法主管機關制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評分表,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進行考評,並堅持每年督查1次。要加大宣傳教育經費投入,縣級政府財政要確保每年撥一定的普法教育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適應新時期普法工作的需要,普法辦事機構要專門配備電腦、傳真機、攝像機等基本設施,以提高普法工作效率和實際工作效果。
五是為農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當前社會治安形勢比較嚴峻,農村部分地區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因此普法工作要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危害農村經濟發展的犯罪分子,絕不姑息,以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重點,依法規范農村各種利益,認真排查不穩定因素,正確處理農村各種矛盾糾紛,為農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為打造社會主義平安新農村保駕護航。
㈧ 法律援助卡的用途
法律援來助卡是在需源要申請法律援助的時候,持卡人不再提供身份證明和經濟困難證明等文書,就可以免費、便捷地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務。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和法律援助志願者,為規定范圍內的經濟困難公民或刑事指定辯護案件當事人提供無償的法律幫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㈨ 江門市法律援助便民卡有什麼用處
為廣大群眾咨詢法律問題,免費為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