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2-07-07 03:30:26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具體如下:
1、律師應當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律師通過執業活動,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2、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應當依法維護律師的執業權利;
3、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應當建立健全律師表彰獎勵制度,根據有關規定設立綜合性和單項表彰項目,對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法治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律師進行表彰獎勵。
法律法規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實行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前取得的律師資格證書,在申請律師執業時,與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享受國家統一司法考試有關報名條件、考試合格優惠措施,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其申請律師執業的地域限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申請律師執業的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參加律師協會組織的實習活動,並經律師協會考核合格。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第十條 律師執業許可,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受理執業申請並進行初審,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

㈡ 律師事務所在外國設立分支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律師事務所申請在外國設立分支機構的管理,促進我國律師發展國際法律服務業務和推動中外律師的交流與合作,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律師事務所在外國設立分支機構,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審核,報司法部批准。第三條申請在外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設立時間滿二年;
(二)有執業律師十人以上,其中能熟練運用外國語工作的不少於三人;
(三)在提出申請之日前二年內未受過懲戒處分;
(四)具有相應的經濟實力和辦公通訊設備和其他開展涉外法律服務業務的工作條件。第四條律師事務所委派駐外分支機構的律師,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在執業期間未受過懲戒處分;
(二)在國內連續執業二年以上;
(三)具有承辦涉外法律事務的業務能力,了解擬駐在國的法律;
(四)能熟練運用擬駐在國語言工作。第五條律師事務所在外國設立的分支機構,其名稱為該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加分支機構的名稱。第六條律師事務所申請在外國設立分支機構,應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內容包括設立駐外分支機構的理由和條件,擬駐在國、駐在地點和駐在期限,機構設立形式、名稱,業務范圍、管理和運作方式及經費保障等。
(二)律師事務所基本情況。
(三)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委任擬派駐律師的授權書。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有關擬派駐律師的執業能力、執業經歷、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情況的鑒定意見。
(五)擬派駐律師的簡歷、學歷證明、律師資格證書和律師執業證件的復印件。
(六)擬駐在國有關允許外國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支機構的法律或文件。
(七)審核批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收到律師事務所申請材料後,應當予以審核,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應將申請材料及出具的審核意見一並報送司法部。司法部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報送的材料,應當作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決定。第八條律師事務所獲准在外國申請設立分支機構的,在依照駐在國規定獲准執業後的三十日內,應將該國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副本)和駐外分支機構的名稱、派駐人員、執業場所、通訊辦法等情況,書面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並由其報司法部備案。第九條律師事務所變更駐外分支機構設立形式、名稱、負責人和其他派駐律師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並應在駐在國辦結變更手續後的三十日內,將有關變更材料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並由其報司法部備案。第十條律師事務所決定停辦其駐外分支機構的,應在駐在國辦結注銷手續後的三十日內,將有關材料報所在地的司法廳(局),並由其報司法部備案。第十一條律師事務所駐外分支機構及派駐律師,應當遵守駐在國法律、遵守駐在國對外國律師管理的有關規定,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事務所駐外分支機構及派駐律師在境外不得從事違反中國法律、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第十二條律師事務所應當加強對其駐外分支機構的管理,加強對派駐外律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執業紀律檢查,對不稱職、違反本辦法或受駐在國有關部門懲戒的駐外分支機構人員應及時撤換。
司法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發現律師事務所駐外分支機構及其派駐負責人或律師有嚴重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行為的,可責成該所對其駐外分支機構予以整頓或撤換其派駐人員。第十三條律師事務所申請在香港、澳門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參照本辦法辦理。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司法部負責解釋。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㈢ 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的條件和審批程序,加強對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活動的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律師事務所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可以在本所所在縣、市行政區劃以外的地區以及鄉鎮設立分所。
律師事務所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鄉鎮設立分所,應當予以倡導和鼓勵。第三條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律師事務所成立時間滿二年;
(二)律師事務所有專職律師十人以上;
(三)律師事務所的年業務收入在五十萬元以上;
(四)律師事務所在提出設立分所申請之日前一年內未受過紀律處分;
(五)律師事務所派駐分所的專職律師須在二名以上;
(六)派駐分所的負責人必須具有兩年以上專職律師執業經歷。第四條律師事務所分所的名稱為:本所名稱加分所所在地的地名後加「分所」。一處分所只准使用一個名稱。第五條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由分所所在地的地區(州、市)司法局批准。
律師事務所分所,由分所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和律師協會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進行管理和監督。第六條律師事務所申請設立分所,應當向批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分所的名稱、組織機構、業務范圍和管理章程;
(三)派駐分所的執業律師的名單、簡歷、居民身份證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證書》和《律師工作執照》的復印件;
(四)分所負責人授權委託書;
(五)分所的開辦資金和執業場所證明;
(六)經律師事務所原批准機關出具的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材料;
(七)律師事務所情況簡介;
(八)批准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第七條批准機關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內應當作出批准或不批准設立分所的批復決定,並通知申請的律師事務所。被批准設立分所的,由批准機關向律師事務所頒發《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許可證》,並將批准文件報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備案,同時抄送申請設立分所的律師事務所的原批准機關。
批准機關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發現批准不當的,應當通知批准機關撤銷原批准決定。第八條律師事務所應當自收到批准設立分所的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到設立分所所在地的地區(州、市)司法局辦理開業登記;地區(州、市)設有律師協會的,應由律師協會辦理開業登記。派駐分所的專職律師,應當同時申請更換分所所在地的《律師工作執照》;分所在當地聘用的專職律師或兼職律師申請領取《律師工作執照》,按當地有關規定辦理。第九條律師事務所對不批准設立分所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批准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向批准機關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議。第十條律師事務所分所變更名稱、執業場所、負責人和業務范圍的,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其所在地的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因停辦、被撤銷或者其他原因終止業務的,應當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並由登記機關收回其《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許可證》、分所公章及所屬律師的《律師工作執照》。第十一條律師事務所分所的設立、變更和注銷,由登記機關登報公告,所需費用由分所負擔。第十二條律師事務所分所的年度檢驗及其所屬律師的執照注冊,由分所所在地的地區(州、市)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分所應按當地有關規定交納年檢費和律師執照注冊費。第十三條律師事務所分所及其所屬律師的執業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當地律師工作管理的有關規定。
律師事務所分所受理業務不受行政區域、待業的限制,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四條律師事務所分所根據業務需要,可以聘用當地具有律師資格,但尚未從事律師工作的人員擔任專職律師或兼職律師,可以聘用各類輔助人員和聘請專業顧問。第十五條律師事務所分所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向其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納稅。第十六條律師事務所應當對其分所的執業活動經常進行檢查、指導,加強對其所屬律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執業紀律監督,對不稱職的分所負責人和律師應當及時予以調離、免職或者辭退。第十七條律師事務所分所違反管理規定和所屬律師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由分所所在地的律師懲戒委員會根據《律師懲戒規則》給予懲戒。有關懲戒決定應同時抄送分所所屬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律師懲戒委員會;該律師事務所如對分所受懲戒行為負有責任的,應由其所在地的律師懲戒委員會根據其責任大小給予懲戒。律師事務所受到撤銷處分的,其分所應予注銷。

㈣ 律師事務所登記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建立和完善律師事務所登記管理制度,規范律師執業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律師事務所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本辦法設立的律師執業機構。
律師事務所包括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合作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事務所。第三條國家鼓勵律師事務所向高層次、規模化發展。第四條律師事務所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後成立。第五條設立律師事務所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章程;
(二)有10萬元以上人民幣的資產;
(三)有三名以上的律師。第六條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必須符合司法部《律師事務所名稱管理辦法》的規定。第七條律師事務所的發起人必須是能夠專職從事律師業務的律師;發起人必須有三年以上的執業經歷,並在申請之日前三年的執業活動中未受過停止執業以上的行政處罰。第八條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律師事務所章程;
(三)發起人名單、簡歷、身份證、律師資格證書、能夠專職從事律師業務的保證書;
(四)資金證明;
(五)辦公場所的使用證明。第九條律師事務所章程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律師事務所的名稱和執業場所;
(二)律師事務所的宗旨;
(三)律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和機構設置;
(四)律師會議的組成和職責;
(五)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職責以及產生和變更程序;
(六)律師的權利和義務;
(七)開辦資金的數額和來源;
(八)財務管理制度、分配製度和債務承擔方式;
(九)律師事務所變更、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十)律師事務所章程的修改程序;
(十一)其它需要說明的事項。
律師事務所的章程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章程自律師事務所被核准之日起生效。第十條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律師事務所住所地的司法行政機關提交申請材料。住所地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在15日內初查完畢,並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
必要時,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和司法部也可以直接接受申請材料。第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和審查意見書之日起30日內進行審查。對於符合條件的,做出准予登記的決定;對於不符合條件的,做出不予登記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第十二條申請人對不予登記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司法部申請復議。第十三條律師事務所辦理開業登記時,應當填寫《律師事務所登記表》。
發起人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已辭去原職的證明。第十四條辦理開業登記後,登記機關應向律師事務所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並在報刊上予以公告。
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用於辦公場所懸掛,副本用於查驗,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十五條律師事務所憑據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刻制公章、開立銀行帳戶、辦理稅務登記。第十六條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不得偽造、塗改、出借、抵押和轉讓。第十七條律師事務所變更名稱、章程、住所、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合夥人時,應當到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第十八條律師事務所因解散或因其它原因終止業務活動時,應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律師事務所應當提交該所主任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報告、債權債務清理完結的說明文件。第十九條律師事務所領取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後,六個月內未開展業務活動或停止業務活動滿一年的,視為終止,原登記機關可以予以注銷。第二十條律師事務所被注銷後,登記機關應當收回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公章以及所屬律師的執業證書。第二十一條登記機關的每年對所登記的律師事務所進行年檢。
未通過年檢的律師事務所不得繼續執業。第二十二條律師事務所年檢的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
新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年檢自下一年度進行。第二十三條律師事務所應當向住所地的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以下年檢材料:
(一)律師事務所年度執業情況報告;
(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副本);
(三)經審計機構審計的律師事務所年度財務的報表;
(四)律師事務所以及律師的納稅憑證;
(五)其它需要提交的材料。

㈤ 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行為,加強管理,保障律師事務所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是律師執業機構之一。第三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由司法行政機關根據國家需要設立,並以其全部資產對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包括一次性投入開辦資產、不核定編制、核定編制並核撥經費等形式。第四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在國家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開展業務活動,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第五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不得從事其它任何經營性活動。第六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接受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的監督、指導。第七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依法自主開展業務活動。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不得隨意調用律師事物所的資金和財產,不得干涉律師依法執業。第八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二)有10萬元以上人民幣的資產;
(三)有3名以上的專職律師。第九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以上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
設立核撥編制和經費的律師事務所,除應當提交《律師事務所登記管理辦法》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有關部門批准核撥編制、提供經費的文件。第十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具有下列權利:
(一)制定律師事務所的發展規劃;
(二)制定律師事務所的規章制度;
(三)決定律師事務所內部機構的設置、分工;
(四)決定錄用、辭退律師和其他工作人員。
(五)決定律師事務所的內部分配;
(六)修改律師事務所的章程。第十一條設立律師事務所的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事務所行使以下職權:
(一)審查律師事務所的年度預決算方案;
(二)對律師事務所的財務活動進行審計監督;
(三)任免律師事務所主任;
(四)決定律師事務所的合並、分立和撤銷;
(五)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權。第十二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律師會議制度,民主管理律師事務所的重大事務。
律師事務所主任應當將律師事務所的重大事務,提交律師會議討論。第十三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主任為律師事務所的法定代表人,對設立該所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並向其報告工作。第十四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主任由本所全體律師推選,經設立該所的司法行政機關任命。
律師事務所主任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本所律師。第十五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獨立核算,根據情況分別實行全額管理、差額管理、自收自支三種經費管理方式。第十六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依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效益浮動工資制。確定律師工資標准、等級時,應當考慮律師的所齡、資歷、辦理法律事務的質量和數量等因素。第十七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據司法行政機關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人事、財務、業務、收費等內部管理制度,並報司法行政機關備案。第十八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按規定設立事業發展、執業風險、社會保障和培訓等項基金。第十九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在編人員的養老、醫療、住房等問題,按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
律師事務所應當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為本所不在編的律師和聘用的輔助人員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第二十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統一接受業務委託,統一收取服務費用,統一入帳。第二十一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應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依法納稅。第二十二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解散或因違反法律法規、執業紀律被吊銷執業證書的,應當對律師事務所的財產進行清算。第二十三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終止時,尚未辦結的法律事務,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協商解決。第二十四條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終止後,文件、財務帳簿和業務檔案就應依照有關規定移交司法行政機關保管,印章由司法行政機關收回。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㈥ 律師執業管理的辦法是什麼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是為規范律師 執業 許可,保障律師依法執業,加強對律師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簡稱《律師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於2008年7月18日發布實施。
發布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 第112號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已經2008年5月28日司法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部 長吳愛英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八日 [1]

修訂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
第134號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已經司法部部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部長 吳愛英
2016年9月18日 [2]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
(2008年7月18日司法部令第112號發布2016年9月18日
司法部令第134號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律師執業許可,保障律師依法執業,加強對律師執業行為的監督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以下簡稱《律師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律師應當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
律師通過執業活動,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第三條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
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應當依法維護律師的執業權利。
第四條司法行政機關依照《律師法》和本辦法的規定對律師執業進行監督、指導。
律師協會依照《律師法》、協會章程和行業規范對律師執業實行行業自律。
第五條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應當建立健全律師表彰獎勵制度,根據有關規定設立綜合性和單項表彰項目,對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法治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律師進行表彰獎勵。
第二章律師執業條件
第六條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實行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前取得的律師資格證書,在申請律師執業時,與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享受國家統一司法考試有關報名條件、考試合格優惠措施,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其申請律師執業的地域限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申請律師執業的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參加律師協會組織的實習活動,並經律師協會考核合格。
第七條申請兼職律師執業,除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
(二)經所在單位同意。
第八條申請特許律師執業,應當符合《律師法》和國務院有關條例規定的條件。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第三章律師執業許可程序
第十條律師執業許可,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受理執業申請並進行初審,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
第十一條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執業申請書;
(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律師資格證書;
(三)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四)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五)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執業許可時,申請人應當如實填報《律師執業申請登記表》。
第十二條申請兼職律師執業,除按照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提交有關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經歷及證明材料;
(二)所在單位同意申請人兼職律師執業的證明。
第十三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律師執業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受理。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申請人按要求補正的,予以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三)申請事項明顯不符合法定條件或者申請人拒絕補正、無法補正有關材料的,不予受理,並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受理申請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決定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審查。
在審查過程中,可以徵求申請執業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對於需要調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要求申請人提供有關的證明材料,也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核實。
經審查,應當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實齊全出具審查意見,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
第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受理申請機關報送的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
准予執業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不準予執業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申請特許律師執業,需要提交的材料以及受理、考核、批準的程序,依照國務院有關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申請人有本辦法第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不得准予其律師執業。
第十八條律師執業證書是律師依法獲准執業的有效證件。
律師執業證書應當載明的內容、製作的規格、證號編制辦法,由司法部規定。執業證書由司法部統一製作。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作出准予該申請人執業決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撤銷原准予執業的決定:
(一)申請人以欺詐、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准予執業決定的;
(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執業或者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執業決定的。
第二十條律師變更執業機構,應當向擬變更的執業機構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原執業機構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出具的申請人不具有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情形的證明;
(二)與原執業機構解除聘用關系或者合夥關系以及辦結業務、檔案、財務等交接手續的證明;
(三)擬變更的執業機構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四)申請人的執業經歷證明材料。
受理機關應當對變更申請及提交的材料出具審查意見,並連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審核。對准予變更的,由審核機關為申請人換發律師執業證書;對不準予變更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有關審查、核准、換證的程序和期限,參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辦理。
准予變更的,申請人在領取新的執業證書前,應當將原執業證書上交原審核頒證機關。
律師跨設區的市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變更執業機構的,原執業機構所在地和變更的執業機構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之間應當交接該律師執業檔案。
第二十一條律師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間或者受到投訴正在調查處理的,不得申請變更執業機構;律師事務所受到停業整頓處罰期限未滿的,該所負責人、合夥人和對律師事務所受到停業整頓處罰負有直接責任的律師不得申請變更執業機構;律師事務所應當終止的,在完成清算、辦理注銷前,該所負責人、合夥人和對律師事務所被吊銷執業許可證負有直接責任的律師不得申請變更執業機構。
第二十二條律師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派駐分所執業的,其律師執業證書的換發及管理辦法,按照司法部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三條律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執業地的原審核頒證機關收回、注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一)受到吊銷律師執業證書處罰的;
(二)原准予執業的決定被依法撤銷的;
(三)因本人不再從事律師職業申請注銷的;
(四)因與所在律師事務所解除聘用合同或者所在的律師事務所被注銷,在六個月內未被其他律師事務所聘用的;
(五)因其他原因終止律師執業的。
因前款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被注銷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重新申請律師執業的,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申請律師執業。
律師正在接受司法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立案調查期間,不得申請注銷執業證書。
第四章律師執業行為規范
第二十四條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做到依法執業、誠信執業、規范執業。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第二十五條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第二十六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與委託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並服從律師事務所對受理業務進行的利益沖突審查及其決定。
第二十七條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律師明知當事人已經委託兩名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不得再接受委託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
第二十八條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律師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不得接受同一案件或者未同案處理但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的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擔任辯護人。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不得擔任原任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律師不得擔任所在律師事務所其他律師擔任仲裁員的案件的代理人。曾經或者仍在擔任仲裁員的律師,不得承辦與本人擔任仲裁員辦理過的案件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第二十九條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代理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其所在律師事務所應當在接受委託後三日以內,向辦案機關提交接受委託告知函,告知委託事項、承辦律師及聯系方式。
第三十二條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應當嚴格依法履行職責,保證其所出具意見的真實性、合法性。
律師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並符合法律咨詢規則和法律文書體例、格式的要求。
第三十三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告知委託人該委託事項辦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對辦理結果向委託人作出不當承諾。
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及時向委託人通報委託事項辦理進展情況;需要變更委託事項、許可權的,應當徵得委託人的同意和授權。
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是,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第三十四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或者不當利益。
第三十五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誠實守信,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及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第三人惡意串通,向對方當事人、第三人提供不利於委託人的信息、證據材料,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第三十六條律師與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接觸交往,應當遵守法律及相關規定,不得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向其行賄、許諾提供利益、介紹賄賂,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打探辦案機關內部對案件的辦理意見、承辦其介紹的案件,利用與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的特殊關系,影響依法辦理案件。
第三十七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引導當事人通過合法的途徑、方式解決爭議,不得採取煽動、教唆和組織當事人或者其他人員到司法機關或者其他國家機關靜坐、舉牌、打橫幅、喊口號、聲援、圍觀等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非法手段,聚眾滋事,製造影響,向有關部門施加壓力。
第三十八條律師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職責,不得以下列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
(一)未經當事人委託或者法律援助機構指派,以律師名義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介入案件,干擾依法辦理案件;
(二)對本人或者其他律師正在辦理的案件進行歪曲、有誤導性的宣傳和評論,惡意炒作案件;
(三)以串聯組團、聯署簽名、發表公開信、組織網上聚集、聲援等方式或者借個案研討之名,製造輿論壓力,攻擊、詆毀司法機關和司法制度;
(四)違反規定披露、散布不公開審理案件的信息、材料,或者本人、其他律師在辦案過程中獲悉的有關案件重要信息、證據材料。
第三十九條律師代理參與訴訟、仲裁或者行政處理活動,應當遵守法庭、仲裁庭紀律和監管場所規定、行政處理規則,不得有下列妨礙、干擾訴訟、仲裁或者行政處理活動正常進行的行為:
(一)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違反有關規定,攜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會見,將通訊工具提供給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或者傳遞物品、文件;
(二)無正當理由,拒不按照人民法院通知出庭參與訴訟,或者違反法庭規則,擅自退庭;
(三)聚眾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否定國家認定的邪教組織的性質,或者有其他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
(四)故意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或者行政機關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
(五)法律規定的妨礙、干擾訴訟、仲裁或者行政處理活動正常進行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條律師對案件公開發表言論,應當依法、客觀、公正、審慎,不得發表、散布否定憲法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則和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不得利用網路、媒體挑動對黨和政府的不滿,發起、參與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或者支持、參與、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不得以歪曲事實真相、明顯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方式,發表惡意誹謗他人的言論,或者發表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
第四十一條律師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接受業務,不得為爭攬業務哄騙、唆使當事人提起訴訟,製造、擴大矛盾,影響社會穩定。
第四十二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公平競爭,不得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支付介紹費,向當事人明示或者暗示與辦案機關、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特殊關系,或者在司法機關、監管場所周邊違規設立辦公場所、散發廣告、舉牌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
第四十三條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和其他人的個人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有關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第四十四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按照規定由律師事務所向委託人統一收取律師費和有關辦案費用,不得私自收費,不得接受委託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第四十五條律師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拖延、懈怠履行或者擅自停止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或者未經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擅自將法律援助案件轉交其他人員辦理。
第四十六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妥善保管與承辦事項有關的法律文書、證據材料、業務文件和工作記錄。在法律事務辦結後,按照有關規定立卷建檔,上交律師事務所保管。
第四十七條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
律師在從業期間應當專職執業,但兼職律師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律師執業,應當遵守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執業管理制度,接受律師事務所的指導和監督,參加律師執業年度考核。
第四十八條律師應當妥善使用和保管律師執業證書,不得變造、抵押、出借、出租。如有遺失或者損毀的,應當及時報告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向原審核頒證機關申請補發或者換發。律師執業證書遺失的,應當在省級以上報刊或者發證機關指定網站上刊登遺失聲明。
律師受到停止執業處罰的,應當自處罰決定生效後至處罰期限屆滿前,將律師執業證書繳存其執業機構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四十九條律師應當按照規定參加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組織的職業培訓。
第五章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督管理
第五十條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其執業機構在本行政區域的律師的執業活動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履行下列職責:
(一)檢查、監督律師在執業活動中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情況;
(二)受理對律師的舉報和投訴;
(三)監督律師履行行政處罰和實行整改的情況;
(四)掌握律師事務所對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的情況;
(五)司法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開展日常監督管理過程中,發現、查實律師在執業活動中存在問題的,應當對其進行警示談話,責令改正,並對其整改情況進行監督;對律師的違法行為認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一級司法行政機關提出處罰建議;認為需要給予行業懲戒的,移送律師協會處理。
第五十一條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掌握本行政區域律師隊伍建設和發展情況,制定加強律師隊伍建設的措施和辦法。
(二)指導、監督下一級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執業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對律師執業的專項檢查或者專項考核工作,指導對律師重大投訴案件的查處工作。
(三)對律師進行表彰。
(四)依法定職權對律師的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對依法應當給予吊銷律師執業證書處罰的,向上一級司法行政機關提出處罰建議。
(五)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結果實行備案監督。
(六)受理、審查律師執業、變更執業機構、執業證書注銷申請事項。
(七)建立律師執業檔案,負責有關律師執業許可、變更、注銷等信息的公開工作。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負有前款規定的有關職責。
第五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掌握、評估本行政區域律師隊伍建設情況和總體執業水平,制定律師隊伍的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制定加強律師執業管理的規范性文件;
(二)監督、指導下級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執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對律師執業的專項檢查或者專項考核工作;
(三)組織對律師的表彰活動;
(四)依法對律師的嚴重違法行為實施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處罰,監督、指導下一級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工作,辦理有關行政復議和申訴案件;
(五)辦理律師執業核准、變更執業機構核准和執業證書注銷事項;
(六)負責有關本行政區域律師隊伍、執業情況、管理事務等重大信息的公開工作;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十三條律師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依照《律師法》和有關法規、規章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律師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依照《律師法》第四十七條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違反第三十四條規定的,依照《律師法》第四十八條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違反第三十五條至第四十條規定的,依照《律師法》第四十九條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五十四條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律師執業實施監督管理,不得妨礙律師依法執業,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律師的財物,不得謀取其他利益。
第五十五條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實施律師執業許可和日常監督管理活動的層級監督,按照規定建立有關工作的統計、請示、報告、督辦等制度。
負責律師執業許可實施、律師執業年度考核結果備案或者獎勵、處罰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將有關許可決定、備案情況、獎懲情況通報下級司法行政機關,並報送上一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五十六條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應當建立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信息管理系統,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律師基本信息和年度考核結果、獎懲情況。
第五十七條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律師協會的指導、監督,支持律師協會依照《律師法》和協會章程、行業規范對律師執業活動實行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協調、協作機制。
第五十八條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定期將本行政區域律師隊伍建設、執業活動情況的統計資料、年度管理工作總結報送上一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五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律師的違法違規行為向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提出予以處罰、處分建議的,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應當自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七日內通報建議機關。
第六十條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律師執業許可和實施監督管理活動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附則
第六十一條軍隊律師的執業管理,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二條本辦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此前司法部制定的有關律師執業管理的規章、規范性文件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准。
司法部修訂發布《律師執業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自11月1日起施行。
《辦法》共6章62條,涵蓋律師執業條件、律師執業許可程序、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等內容。《辦法》規定,律師正在接受司法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立案調查期間,不得申請注銷執業證書。《辦法》明確,律師明知當事人已經委託兩名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不得再接受委託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律師不得擔任所在律師事務所其他律師擔任仲裁員的案件的代理人。

㈦ 律師事務所分所登記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律師事務所分地機構的設立和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律師事務所可以在所在的市、縣以外的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律師事務所設立的分支機構稱為律師事務所分所。
設立分所的律師事務所對分所的業務活動和債務承擔法律責任。第三條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由分所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審核登記。第四條符合下列條件的律師事務所,可以設立分所:
(一)成立時間滿四年;
(二)有專職律師二十人以上;
(三)申請設立分所前兩年內未受過處罰。第五條分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和住所;
(二)有10萬元以上人民幣的資產;
(三)有三名以上律師事務所派駐的專職律師;其中分所負責人應當具有兩年以上的執業經歷。第六條分所的名稱應當為:律師事務所名稱+分所所在地(市、縣)地名+「分所」。一個分所只能使用一個名稱。第七條律師事務所申請設立分所,應當向分所所在地(市、縣)司法局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派駐分所的律師名單、簡歷、居民身份證及律師執業證的復印件;
(三)律師事務所向分所負責人出具的授權委託書;
(四)分所的執業場所證明和資金證明;
(五)由律師事務所登記機關出具的律師事務所符合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第八條接受申請的市、縣司法局應當在30日內提出意見,並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審核。
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准予登記或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報送的司法局和提出申請的律師事務所,並抄送律師事務所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第九條律師事務所應當在收到准予登記通知之日起30日內,辦理分所的開辦登記。登記機關應當在7日內辦理完畢,並頒發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證,同時將派駐分所律師的執業證書更換為分所住所地的律師執業證書。第十條分所憑據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證刻制公章、開立銀行帳戶、辦理稅務登記,依法開展業務活動。第十一條律師事務所對分所具有下列權利:
(一)任免分所的負責人;
(二)制定分所的規章制度;
(三)決定分所的分配方案,對分所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
(四)處置分所的資產;
(五)決定分所的終止;
(六)其他由律師事務所決定的事宜。第十二條分所可以在當地聘用律師和輔助人員。分所聘用的律師向分所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第十三條分所的年檢及其所屬律師的執業證書注冊,由分所的登記機關辦理。第十四條律師事務所變更分所的登記事項,應當到分所的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律師事務所的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分所的登記事項也應當作相應的變更。第十五條分所停辦、被吊銷執業證書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時,應當辦理注銷登記,由分所的登記機關收回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證、分所公章及所屬律師的執業證書。
律師事務所停辦、被吊銷執業證書或因其他原因終止時,其分所應當終止,並辦理注銷登記。第十六條分所辦理開辦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後,由登記機關在報刊上公告。第十七條律師事務所分所執業證由司法部統一製作。第十八條分所應當接受住所地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督和指導。
分所及其律師有違法違約行為的,由分所住所地有處罰權的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處罰,並向分所所屬的律師事務所的登記機關通報。律師事務所登記機關可以根據律師事務所應負的責任對其予以相應的處罰。第十九條本辦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1994年7月2日頒布的《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㈧ 律師事務所相關規定

法律分析:設立普通合夥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書面合夥協議;

(二)有三名以上合夥人作為設立人;

(三)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並能夠專職執業的律師;

(四)有人民幣三十萬元以上的資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條 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法設立並取得執業許可證。律師事務所的設立和發展,應當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合理分布、均衡發展。

第三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法開展業務活動,加強內部管理和對律師執業行為的監督,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律師事務所的業務活動,不得侵害律師事務所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司法行政機關依照《律師法》和本辦法的規定對律師事務所進行監督、指導。律師協會依照《律師法》、協會章程和行業規范,對律師事務所實行行業自律。

㈨ 上海市律師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對本市律師工作的管理,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的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適用范圍)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的律師和批准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均適用本辦法。第二章律師管理機構第三條(主管部門)
上海市司法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市司法行政部門)是本市律師工作的主管部門,其職責是:
(一)制定律師行業的發展規劃;
(二)制定律師工作的管理制度;
(三)授予或者取消律師資格,頒發或者收回《律師工作執照》;
(四)決定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和撤銷;
(五)指導、監督上海市律師協會的工作。
各區、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申請律師資格人員的審核、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或者撤銷的審核、違反本辦法有關活動的查處以及市司法行政部門委託的其他律師管理工作。第四條(律師協會)
上海市律師協會(以下簡稱市律師協會)依法由本市律師組成,受市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其職責是:
(一)負責律師的執業登記、注冊和律師事務所開業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
(二)負責對律師事務所的年度檢驗,並向有關部門報告年度檢驗情況;
(三)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合法權益;
(四)指導律師業務活動;
(五)負責律師業務培訓;
(六)負責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教育和監督檢查;
(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與境外民間律師團體的交流活動;
(八)負責市司法行政部門委託辦理的其他律師管理工作。第三章律師資格第五條(資格的授予)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律師資格應當經過必要的考試或者考核。
申請律師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對考試合格的人員,其戶籍所在地的區、縣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考試合格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後報市司法行政部門。市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審核意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授予或者不授予律資格的決定。決定授予律師資格的,發給律師資格證書;決定不授予律師資格的,應當書面通知參加考試的人員。
申請律師資格考核的人員,應當接受本市司法行政部門的考核。對申請律師資格考核的人員,其戶籍所在地的區、縣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後報市司法行政部門。市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審核意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授予或者不授予律師資格的決定。決定授予律師資格的,發給律師資格證書;決定不授予律師資格的,應當書面通知接受考核的人員。第六條(不授予資格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授予律師資格:
(一)故意犯罪,曾被判處刑罰的;
(二)被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開除公職未滿五年的;
(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其他依法不授予律師資格的情形。第四章律師事務所第七條(性質)
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接受司法行政部門和市律師協會的管理和監督。
律師事務所的形式依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確立。第八條(設立條件)
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律師事務所的名稱;
(二)有固定的工作場所;
(三)有律師事務所的章程;
(四)有三名以上取得律師資格的專職人員;
(五)有必要的開業經費。第九條(申請與審批)
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擬設立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區、縣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區、縣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報市司法行政部門。市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審核意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批決定。批准設立的,由市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不予批准設立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未經批准,不得以律師事務所的名義開業。第十條(開業登記)
批准設立的律師事務所,應當在接到《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之日起的十日內,到市律師協會辦理開業登記手續,並按規定向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依法納稅。
未辦理開業登記手續的,不得以律師事務所名義開業。

㈩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聯營管理辦法(2012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落實國務院批準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和《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規范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內地進行聯營的活動及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聯營,是由已在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的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一至三家內地律師事務所,按照協議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在內地進行聯合經營,向委託人分別提供香港、澳門和內地法律服務。第三條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聯營,不得採取合夥型聯營和法人型聯營。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聯營期間,雙方的法律地位、名稱和財務應當保持獨立,各自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四條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聯營,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第二章聯營申請第五條符合下列條件的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可以申請聯營:

(一)根據香港、澳門有關法規登記設立;

(二)在香港、澳門擁有或者租用業務場所從事實質性商業經營滿3年;

(三)獨資經營者或者所有合夥人必須為香港、澳門注冊執業律師;

(四)主要業務范圍應為在香港、澳門提供本地法律服務;

(五)律師事務所及其獨資經營者或者所有合夥人均須繳納香港利得稅、澳門所得補充稅或者職業稅;

(六)已獲准在內地設立代表機構,且代表機構在申請聯營前兩年內未受過行政處罰;申請聯營時代表機構設立未滿兩年的,自代表機構設立之日起未受過行政處罰。第六條符合下列條件的內地律師事務所,可以申請聯營:

(一)成立滿3年;

(二)申請聯營前兩年內未受過行政處罰、行業懲戒。

成立滿1年並至少有1名設立人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歷、住所地在廣東省的內地律師事務所,也可以申請聯營。

內地律師事務所分所不得作為聯營一方申請聯營。第七條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申請聯營,應當共同向內地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雙方簽署的聯營申請書;

(二)雙方簽署的聯營協議;

(三)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獲准在香港、澳門設立的有效登記證件的復印件,獨資經營者或者負責人、所有合夥人名單,駐內地代表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復印件及代表名單;

(四)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部門出具的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符合香港、澳門法律服務提供者標準的證明書;

(五)內地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的復印件,負責人、所有合夥人名單,地(市)級司法行政機關出具的該所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文件;

(六)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與內地律師事務所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所在地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出具的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符合本辦法第五條第(六)項規定條件的證明文件;

(七)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本條前款第三項所列有效登記證件的復印件,須經內地認可的公證人公證。

根據本辦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申請聯營的內地律師事務所,應當同時提交本所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歷的設立人的證明材料。

申請材料應當使用中文,一式三份。材料中如有使用外文的,應當附中文譯文。第八條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人聯營申請材料之日起2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準聯營的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對於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應當准予聯營,頒發聯營許可證;對於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不準聯營,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對准予聯營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頒發聯營許可證之日起30日內,將准予聯營的批件及有關材料報司法部備案。

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與內地律師事務所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內地律師事務所所在地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准予聯營的,作出准予聯營決定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還應當將准予聯營批件同時抄送香港、澳門律師事務所駐內地代表機構所在地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

熱點內容
有關海絲條例的內容 發布:2025-01-24 05:25:51 瀏覽:408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
疫情期間法院問題 發布:2025-01-24 03:23:32 瀏覽:955
經濟法押題試卷 發布:2025-01-24 03:03:22 瀏覽:24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