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內審
1. 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容包括哪些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內部審計針對不同的行業和領域表現出特定的審計內容:
1、對醫療衛生行業有醫療收費監控、醫療設備監控、葯品物價監控;
2、對行政事業單位有預算執行監控、專項經費監控;
3、對製造行業有存貨庫齡監控、銷售業務的監控、財務監控、財務規范性控制、財務分析監控、經濟指標監控、大額收支監控、審計作業監控、重大疑點監控、重大違規金額監控、違規問題監控、審計作業進度監控。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 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容有什麼詳細的
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容有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目的是為了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幫助企業實現其目標。
一、財政財務收支審計
同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實施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僅限於對本部門、本單位及所屬各部門、各單位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的真實、合法和效益審計。
二、經濟效益審計
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是內部審計的基礎,經濟效益審計則是內部審計發展到現階段的特殊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加劇,質量和效益已成為每個企業發展的直接決定力;通過內部審計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經濟效益,也成為企業管理者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主要目的。
三、經濟責任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人員依法對經濟責任人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執行情況進行的審查。內部審計人員進行的經濟責任審計,是結合日常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及經濟效益審計進行的。
常見的審計對象
1、以實物為對象。對存貨、固定資產或貨幣資金的時點狀態或期間狀況進行審計。如:存貨清查審計、固定資產構建及處置審計、資金收支審計。
2、以賬務為對象。對因提供、銷售商品或勞務產生的債權債務的產生依據,期間過程和時點狀態進行審計。如:賬期審計,回款期審計,壞賬審批審計。
3、以規則為對象。對制度、計劃、任務、標准、流程等的執行過程及結果進行審計。如:目標完成審計,采購審批流程審計,供應商入圍政策執行審計,折扣許可權與審批審計,預算執行情況審計。
4、以責任人為對象。對經濟責任人進行的期間責任、期末狀態進行審計。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責任人目標成本審計。
3. 內審的一般順序
法律分析:內審步驟:
1公司根據內審時機,提出內審建議,管理者代表批准後實施。
2建立審核小組。
根據內審活動目的、范圍、部門、過程及內審日程安排,審核組長提出審核組名單,經管理者代表批准後建立審核小組。
3編制審核計劃。
法律依據:《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 第五條 申請許可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憑批准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審批機關對許可經營項目有經營期限限制的,登記機關應當將該經營期限予以登記,企業應當在審批機關批準的經營期限內從事經營。 申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有關規定自主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經營的類別,依法直接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4. 內審主要審什麼
根據公司各階段工作重點和公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部署,組織安排審計工作。主要負責對公司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等進行監督,具體職責如下:
1、財務審計:對公司財務計劃、財務預算、信貸計劃的執行和決算情況、與財務收支相關的經濟活動及公司的經濟效益、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等進行內部審計監督。
2、內控審計:對公司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及執行國家財經法規進行內部審計監督;督促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促進公司經營管理的改善和加強,保障公司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
3、工程審計:公司范圍內各項工程建設項目,由公司審計部審計。
4、合同審計:對公司工程建設合同、大宗物資采購合同、產品銷售合同、承包租賃合同等實行審查制,並不定期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和違規違章情況進行內部審計監督。
5、離任審計:對離任幹部任職期間崗位職責履行情況、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鑒證,明確崗位交接雙方的責任,加強內控管理。
6、專項審計:對與公司經濟活動有關的特定事項,向公司有關單位、部門或個人進行專項審計調查。
7、公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公司其他相關領導交辦的其他審計工作,如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等進行檢查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七條 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二)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三)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四)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5. 企業內審多久一次,管理評審多久一次
1、企業內審一般半年一次,管理評審一般一年一次,根據地區情況不同或相關的因素發生變化時適當的調整審核頻次,管理評審二次之間間隔不超過十二個月。一般選擇在內部質量審核後和外審之前。
2、內審頻次: 每年年初由品控部負責編制年度審核計劃表,經管理者代表審查,總裁批准,以公司文件下達各職能部門和生產車間。根據公司的情況,每年進行不少於一次的內部審核,且二次內部審核時間間隔應在十二個月內,並配合第三方審核的時間安排在第三方審核前完成。內審採用集中或滾動式審核的方式進行。
3、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以考慮追加臨時內審:
a)公司組織架構發生重大變化
b)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發生變化時
c)公司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范圍變更包括覆蓋的要素和產品時
d)進行第二方、第三方審核前
e)市場需求發生變化
f)客戶嚴重投訴時
拓展資料:
一、下列情況下,由管理者代表申請,經總裁批准適時進行管理評審:
1、重大的客戶投訴;
2、發現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嚴重不符合等;
3、即將進行第二或第三方審核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核時;
4、組織結構、產品范圍、技術和工藝、資源配置的重大變動;
5、社會環境、市場需求、法律法規和標准發生重大變化;
二、什麼是管理評審?管理評審的目的是什麼?
管理評審是由最管理層就質量方針和目標、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現狀與適應性所進行的正式評價。其目的是通過管理評審確保實驗室的質量方針、目標得以實現,並保持管理體系整體的持續有效性及適用性,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6. 企業內審的第五章 內部審計工作要求
第二十九條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內部管理需要有效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加強內部監督,糾正違規行為,規避經營風險。
第三十條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行為及時報告,並提出處理意見;對發現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漏洞,及時提出改進建議。
具體的範文模板鏈接:https://pan..com/s/18A6pRGeiCeyYa6OBEMsA6w
7. 內審對誰負責
法律分析:公司應按照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定期檢查公司內部控制缺陷,評估其執行的效果和效率,並及時提出改進建議。內部審計主要審理公司內部的經營管理,風險控制能力,內部治理情況等。如公司內部的采購流程、生產流程,銷售流程,人事部績效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六十八條 國家、集體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業。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投到企業的,由出資人按照約定或者出資比例享有資產收益、重大決策以及選擇經營管理者等權利並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