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法律服務方案
⑴ 有關社區工作法律法規的案例分析
這個很難找.
我這里只有一篇這樣的,估計能派一點點用場
社區社會工作案例13章1
案例分析
某城市小區的居民被附近一個建築工地項目嚴重干擾。噪音下許多居民無法集中精力,工地的長明燈使許多無法入睡。還有的人甚至產生輕微的病症,如頭痛和眩暈。社區工作站的工作者依據居民的意見將社區居民組織起來,搜集了噪音的具體數據資料,與居民一起到建築公司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最終從建築公司得到一定經濟賠償,並且成功阻止了建築公司的擾民行為。
問題:簡要描述社會工作者在該案中採用了哪些專業方法?
在社區服務中,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社區工作方法和個案及小組工作方法是常用的三種大專業方法,一般會根據服務目標來選擇具體的方法。
1、運用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調查了解居民的問題與需求。了解居民的現實問題和需求,是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的前提,也是提高服務效率的保障。而居民的現實問題和需求,可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訪問、召開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會議等科學方法才能准確了解,從而為服務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
2、2、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整和社區內外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群體服務,會面臨人群結構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要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發現、挖掘、調配和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的基本能力。
3、運用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專業輔導服務。社區居民作為一個群體有著共同的需求,同時每一個居民在面對劇烈變動和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時,又有其個別化的需求,社區針對兩種不同需求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往往被社區社工用來滿足居民情感生活、心理安撫 、家庭調適、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對照上述主要的社區工作方法,本案例描述的社區行動中,社區工作者幾乎運用了專業社會工作的所有主要的方法:與居民進行個案訪談,以了解居民的困擾和需求;用小組工作的形式明確核心成員的分工;用社區組織的策略與相關部門商討解決辦法等。
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整和社區內外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群體服務,會面臨人群結構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要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發現、挖掘、調配和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的基本能力。
但是我想,如果你是單位人員,那麼可以請示去購買此書,今後也用的上的
社區工作法律法規及案例分析
價格:¥26.80
【作 者】劉曉梅 [同作者作品]
【叢 書 名】 現代社區管理叢書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書 號】 7111162137
【出版日期】 2005 年3月 【開 本】 32 【頁 碼】 303 【版 次】1-1
這里有個試讀版本,可以在線閱讀
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mianfeisd.asp?id=813298
⑵ 村社區法律援助有哪些類型
村社區不能提供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程序請打電話咨詢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或者非政府設立的合法律所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農村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⑶ 求一個法律活動策劃方案!
1、確定主題:婚姻家庭類、勞動合同類、經濟類
2、活動方式:有獎問答?咨詢?講座?....現場?非現場?
....
⑷ 法律援助中心 司法求助制度方案
法律援助中心是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一般隸屬於司法局。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在司法行政部門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的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無償的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制度已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它不僅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司法制度完善的體現,更是保護人權,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保障。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法律援助事業起步較晚的國家,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對於弘揚社會公正和法律正義、創造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全國法律援助服務熱線「12348」。下列事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請求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賠償的;(七)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八)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有下列情形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有下列情形的刑事案件當事人,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一)公訴人出庭公訴,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二)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三)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四)人民法院按規定指定辯護的其他情形
⑸ 社區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5)社區法律服務方案擴展閱讀:
作用:
一、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規具有預防作用。對於法律法規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
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
⑹ 怎樣構建覆蓋城鄉 法律服務體系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首次提出了「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我們加強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方向。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是惠及民生的工程,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加強領導,構建全面覆蓋、布局合理的結構網路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要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縣級法律服務功能,健全各鎮區法律服務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和管理制度,在各村建立法律服務站,延伸法律服務觸角。目前,如東縣率先在213個村建起了法律服務站,由村(居、社區)政法專干任站長,村(居、社區)常年法律顧問任副站長,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村(居、社區)專職調解員、專職社工、普法志願者、村級聯防隊員和大學生村官共同參加,服務村(居、社區)群眾。為適應廣大群眾法律需求的新趨勢與新特點,法律服務網路要從以「建」為重點向「建、管、用」並重轉變,要在「管」和「用」上下功夫。推行點對點的服務,目前,該縣相繼為村配備法官並出示服務的范圍及聯系電話,提升服務的質效。在服務形式上,要從「傳統型」向「數字型、科技型」轉變。利用互聯網覆蓋廣泛的特點,加強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推進法律服務在線咨詢、網上化解矛盾糾紛等信息平台建設,使群眾享受到及時便利、專業優質的法律服務。
2.整合資源,建立快捷高效、功能完善的運行機制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要面向基層、面向企業、面向群眾,堅持資源整合、協調並舉、運作有序。筆者認為要做好系統內縱向資源整合和系統外橫向部門聯動兩方面。比如,政法系統對內要建立健全法律宣傳、提供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工作網路,把法官、律師、公證員和普法志願者等隊伍有機地組織起來,發揮法律服務的獨特功能。其次,要對外善於橫向借力,政法系統要探索與信訪、工會、婦聯等部門的工作對接模式,共同促進公共法律服務事業的發展。
3.注重培養,打造結構合理、專兼互補的人才隊伍注重挖掘和培養法律服務人才資源。一方面,提高專職法律服務人員素質,通過專業培訓、以會代訓等形式,提高法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專業法律服務人員的指導和管理,培育一批高端復合型法律人才和品牌化、專業化法律服務機構,積極拓展知識產權、醫療、教育、資產重組等領域的業務,確保適應目前沿海開發、經濟轉型升級等復雜形勢的需要。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法律援助、法制宣傳、矛盾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如東縣有近百家的民間文藝團體活躍在全縣各鎮村,為此,該縣著手對每編排演出一個法制文藝節目發放補貼200元,調動廣大文藝演出者的積極性,確保有演出就有法制節目,擴大法律宣傳的輻射效應。積極動員和組織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的在職和離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公證員等積極參加公共法律服務活動,發揮他們就近、人員情況熟悉的特點,隨時解決群眾遇到的法律問題,用身邊人解決身邊事。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導、保障有力的供給模式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需要強有力的財政支撐,所需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要把公共法律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加大以法律援助、矛盾調處等為主的政府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要為城鄉統籌服務,加大對基層法律服務的投入,制定傾斜政策,全面推行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逐步建立在村(社區)專職從事法制宣傳、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的法律服務社工隊伍,實現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常態化、專業化。
資料來源:
http://..com/link?url=RIhn4rWH38VFBUE-AFptCL0XBKFa2__RTYrFvi2KUWXxAJ36Ja-49x3_I2Q7
⑺ 社區行動服務方案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實施方案 (試 行)
為拓寬我校學生培養途徑,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圍繞我校學生培養目標,結合學校實際,從2005年起,我校聯合威海團市委等部門實施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以下簡稱服務社區行動)。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切實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拓展學生培養途徑,豐富學生社會實踐經歷,深化青年志願者行動,引導青年學生走進社區、服務人民、增長才幹,推進社區文化建設,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滿足城市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同時在社區服務過程中促進青年學生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二、工作原則
服務社區行動旨在充分發揮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人才、學科優勢,依託各級共青團組織、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各類學生組織,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項目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堅持「以學生能力為基礎、以社區需求為導向、以長效持久為目標、以文明進步為宗旨」的指導思想,按照「學以致用、供需結合、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精心設計、周密安排,力爭實現我校學生與威海社區居民的良性互動,通過服務威海社區行動,提升我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社會競爭力。
三、服務內容
根據各院系和各類學生組織在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等方面積累的成功經驗和進行的有益探索,充分整合日常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志願活動的組織優勢和品牌項目,鼓勵院系結合各自專業、學科、學生特點和社區的具體需求開展志願服務,重點推行以下服務項目:
(一)政策宣講與熱點調研:對黨和國家出台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文件,結合國內外形勢和廣大城市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政策法規的宣講,針對社區居民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調研活動,積極為地方政府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二)科普宣傳與技能培訓:發揮學生專業特長,對社區居民進行科學、文化、法律、衛生等方面的知識普及和與社區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技能培訓,提高社區居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
(三)專業援助與咨詢服務:突出專業特色,尤其是發揮碩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智力優勢,利用專業知識,為社區提供高水平的知識咨詢和專業援助服務,為社區居委會、居民家庭和社區內企事業單位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公益服務與社區建設:針對社區居民和企事業單位的實際特點,開展教育、醫療、衛生、環保等方面的公益服務,重點幫扶社區內未成年人、特困家庭等弱勢群體;積極參加社區民主管理和社區文化建設,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素質,營造社區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環境。
四、服務方式
服務社區行動要緊密結合我校的地理位置和學生特點,重點突出服務行動的實效性,著力構建長效服務機制。
(一)服務形式:採取「項目加接力」的方式。各院系團總支可以結合各自專業特點,考慮社區居民需求,重點選擇一個或多個特色服務項目,與社區居委會簽訂服務協議書,向社區居民公開服務承諾,公開服務時間和服務內容,該服務項目可以由院系團支部的所有同學以接力的方式完成。
(二)服務地點:採取服務地點「多重覆蓋」和「一對一結對」相結合的方式。各院系團總支可以結合院系實際,突出實效性,選擇一個或多個社區簽訂服務協議,開展服務項目,至少要與一個社區居委會實現共建。
(三)服務項目:校團委和威海團市委負責服務威海社區行動的整體規劃、督促檢查和工作協調;各院系積極協調聯系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充分掌握社區服務需求,然後根據各自專業特點,制定具體的服務項目開展服務活動,實現服務主體和客體的項目對接。
(四)學生個人志願服務的管理:在開展有組織的志願服務活動的同時,鼓勵廣大同學以自願的方式,與社區內需要幫助的居民家庭結對子,開展一對一的志願服務。對於學生個人分散開展的社區服務活動,實行個人申報制度,由院系和社區服務站認定的方法確認其服務時間。
五、組織保障
學校建立吸收服務地方辦公室、各院系相關負責人和威海市有關部門人員參加的聯系協調會議制度,負責對服務社區行動的總體規劃、指導和協調;校團委負責全校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由校團委與威海團市委有關部門聯合組成大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指導中心,負責對服務社區行動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協調學校與地方的聯系。
(二)由學校各院系協調威海市各團區委,在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在社區居委會設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志願者社區服務站,負責各院系學生在社區內開展服務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社區居委會為服務站提供一定的聯絡場所,方便開展服務活動。
(三)由各學生班級、學生黨團支部和各類學生組織按照服務項目,成立社區服務隊,開展具體的社區服務活動。
六、推進計劃
根據我校學生專業學習的實際情況,服務社區行動將採取分層次、有重點穩步推進的方式進行。要求一、二年級在校本科生積極參與服務行動,並納入學校統一的管理、考核體系;對於三年級及以上年級學生(包括全日制研究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統一組織的日常性服務社區行動,也可以通過參與學校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就便的方式保證從事校內外社區志願服務的次數每人每學期不少於兩次。
(一)對接啟動:2005年4月,在威海團市委和校團委協調聯系的基礎上,各院系黨團組織與鄰近的部分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進行對接,掌握社區服務需求,確定服務項目,有重點、分批次成立山東大學威海學生志願者社區服務站;
(二)重點推進:在成立學生志願者社區服務站的基礎上,由各院系、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組成各類社區服務隊,針對社區居民需求展開服務活動。學校將安排適當時間召開服務社區工作現場交流會,總結經驗,推進工作。
(三)總結表彰:每年年底,在對各個服務站、服務隊和參與大學生嚴格總結考核的基礎上,評選表彰優秀服務站、服務隊和優秀個人。
七、總結考核
按照《中共山東大學威海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學生每人每學期從事社區服務不少於兩次。各單位要從每個同學參加社區服務的過程和效果兩個方面嚴格考核,同時加強對各社區服務站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一)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登記表》,對每個同學的社區服務項目和時間進行記錄,記錄情況作為參加各種評優和綜合素質加分的重要依據。
(二)建立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網路管理平台,構建志願服務管理科學化、規范化考評體系。網路管理系統包含了參與服務的個人情況、服務隊活動組織參與情況、服務效果和評價情況等;同時設計服務社區考評、志願者互評、組織單位考評及考評情況公示窗口。實現學生服務威海社區管理系統與現有綜合素質測評網路管理系統的對接,強化統一管理。
(三)強化對各院系建立的社區服務站的工作考核。考核工作引入競爭機制,對於開展工作不力的服務站,區別不同情況,分別給予批評警告和摘牌注銷處理。各院系開展社區服務的情況,納入年度工作考核。
(四)在總結考核的基礎上,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將聯合威海團市委等有關部門,定期表彰優秀服務站,優秀服務隊和優秀服務個人。事跡特別突出的,推薦參加全國和山東省的志願服務獎勵和表彰。
八、工作要求
組織開展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是緊緊圍繞學生培養目標,突出提升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心,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舉措,各單位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精心組織、講究實效,充分尊重和發揮基層組織的創造性和示範性,努力使此項工作收到實效。
(一)高度重視、全面動員。各部門、各院系和各類學生組織要從山東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生培養模式的高度認識服務威海社區行動,將推進服務社區行動與實現我校學生的培養目標、提高其社會責任感聯系起來,把學生服務威海社區行動納入學生培養整體規劃,在全校范圍內全面動員,認真組織,務求實效。
(二)積極聯系、合理設計。各院系和學生組織要在行動計劃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與威海當地各級部門的溝通聯系,結合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服務項目,為社區建設與管理工作積極貢獻力量。
(三)嚴格管理、准確記錄。各院系和學生組織要將工作站和服務隊的信息進行及時匯總,統一管理,指導學生按照有關表格的要求認真填寫服務紀錄,並將活動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在全校青年學生中廣泛進行宣傳動員,營造濃郁的輿論氛圍,組織學生廣泛討論,形成共識,積極引導大學生人人關注、人人參與,努力使參加服務威海社區行動成為每位大學生的自覺行動。各單位要注意總結工作經驗,加強宣傳力度,各院系和學生組織要及時將活動的內容、形式、服務效果通過校內外媒體及時發布,對典型人物及其事跡要進行重點宣傳和表彰。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法律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事務主要為公檢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街道社區、律師事務所、企事業版單位、社會團權體、政府機關等部門的一線工作崗位,培養能從事法律服務、司法文秘以及司法行政輔助管理等實際工作,具有「愛眾親仁」道德精神和「博學篤行」專業品質的高素質技能型法律服務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