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法律顧問
❶ 結合唐代政治制度指出,唐代人士為何敢於議論社會問題
早期系統唐初行系統基本上採用隋朝,但在某些方面改善,從而更好地比隋朝,更加緊密,進一步加強集權。
政治制度
早期,中部省份的主要機構,六,一,五位監事,九寺。當地縣實施兩層系統。太宗道頂部的狀態,作為監視區域。
六省區系統三省尚書,門下省和中書省(隋史省),責任和隋朝。在尚書省的官員,家庭(SUI中國部),禮,兵,酷刑,工作六,在隋朝也是同樣的職責。否則中央省的寺廟和秘書省,但中央的政治作用,因此研究說唐朝三省六部。
第一省行政總理,討論國家政策。但由於訂購書的權力太大的理由,遂以皇帝不再是理所當然的,該條款的左右僕射行為參考。左右僕射起初當然,總理,但隨後添加的標題「隨書門下」是總理。中書令,門下侍中的名氣,它是不是永久性的。 「干預朝政」,「參議院國事」,「參議院和利弊,隨書門下三品,」所以,我叫其他官員同書門下平章事「稱號,擔任總理正始唐會。總理都通常討論的正始唐軍事外遇。協助皇帝統治的國家的最高決策體三省總理權力的分離,但也由總理擔任較低級的官員,進一步削弱相權,加強皇權,但也更容易發揮整個統治集團的意志。
五監獄九寺御史台掌顯示器中央和地方官員,干預審判,監獄。國子監,五位監事,負責文化,教育,政府監管掌皇家手工業生產,監測,棕櫚棕櫚土木工程製造軍事軍事監獄和棕櫚水水利建設水質監測。太常寺,祭祀犧牲的九寺,棕櫚,棕櫚皇家酒醴(Lǐ李)光祿寺,山秀魏巍寺掌禮儀武器掌皇族譜籍宗正寺,掌英皇馬兵和全國畜牧政治法院太僕寺,掌刑法法官最高法院,掌禮儀大使鴻臚寺,掌國家存儲量司農寺和棕櫚商品,貿易太宮殿寺廟。
BR />地方行政制度的縣路早在唐代和隋代基本上相同,仍為縣兩級制。州行政長官刺史,縣令,縣農村集下。
>
皇帝,要加強控制的地方,全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通常發送到黜陟或檢查,所以每次通過檢查皇帝,全國劃分為15,成立督察所屬各縣一個人的采訪。
府兵制
府兵早期軍隊編制的基本單位調解,政府(也稱為軍府)。內務分為三個等級800家1200人在眾議院萬餘人,政府,軍政府的行政調解,杜巍,副果毅都尉傅冰約說軍政府的衛兵或侍官。 12後衛和六率。12大衛每個人都有一位偉大的將軍,直接聽命於皇帝。建立在一個人的六大實際利率,屬於王子的軍政府在最有630約40%的資本,斷手嚴重,使中央政府的控制四方。府兵必須持有尚書省兵部兵符。戰時皇帝下令他的部隊戰爭和戰爭結束後,四個將軍的部隊擁有的資本,他的士兵,由政府無常兵,在國家政策難以介入。
唐代府兵制均田制,諸侯系統的基礎上建立。 6歲入伍,24歲的後衛免疫。征點標准「的財年是從強大的力量是豐富和財力,先取多丁(1)。傅冰忙生產,農閑實踐。經常性的任務是把資本宿衛(以下簡稱為「野蠻人」),或者你想守衛邊疆和內地。戰時候選人操作。衛隊服役期間,免除其自身的租金和衣服,配給和武器應該把自己的。府兵制,以減少國家的負擔,警衛人員的個人負擔非常沉重。該系統也將被銷毀,在這個過程中破壞均田制爭取後更換。
招聘(也被稱為提出的士兵)在唐初不是常備軍,但只有在戰時臨時招聘,然後逐漸制度化,常備軍。此外,還有北衙禁軍,其主要任務是守衛宮殿。
科舉系統科舉制度始建於隋朝。唐代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成為官僚的選擇。隨著科舉制度的實施,學校教育也越來越大。中央集國子監,下轄國家的孩子學習,國子監,四校,依法治校,本書的學習,計算機科學和其他六個學校。一個國家,地方和縣級學校。學生們說,走過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在學校參加科舉。
唐朝時,經常引用和系統舉行。經常舉每年進行考試,須明靜,學者,明確的規則,明,明算,除了學者,道家童子,歷史,歷史等科目。考生經常提到的兩個來源,一個門徒的生活,走在各級各類學校,兩個鄉宮,這是一個衡量各縣測試選擇自學成才。候選人主要是二級學科的學者。銘科考試的記憶儒家經典,比較容易;金石的重大考驗詩歌和政治評論員,是很困難的,這是做高層官員的主要途徑,借給最重要的。人30歲的明靜,歲以下的學者說。說明考中進士是不容易的。經常引用早人事部主持,後更名為禮部主持。
系統移動設置收集過人的天賦不常舉行考試。科目良性方正方面諫,能力和洞察力及行政茂名體內100餘種。學者和官員可以坐在入學優於官方或推廣。
科舉制度可以幫助平民地主在政治上進一步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基礎。
土地養老保障體系
隋末唐紀混亂,人口散了很多貧瘠的土地,大量枯萎和缺點的社會經濟。唐代是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確保稅收收入的主色調頭發,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2007年最重要的武德(624)還挺保證發行於四月及租庸調法。
均田制均田規定:繼續實行均田制,大規模的土地契約基礎上的戶籍。人未滿三黃小4歲,16歲在二十一小,60歲。丁楠和18歲以上的男性,土地契約。永業田二十畝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80畝嘴子欄位,也去世後的官方。歲男性,殘疾,生病授予口田40畝。寡妻授予口領域30畝。這些人如戶主,加授永業田20畝。和尚,道士授予口領域,尼姑,女冠(女道士)授予孔田20畝,30畝。永業領域的工業和商業的埠劃分土地減半授予狹窄的鄉(人多地少的地區)不獲批准。狹窄的農村農民土地契約減半。
貴族和官員的土地契約另有規定:王子永業田授出百頃,至少乘坐魏武,授予永業田60畝。各級否則數額不等的辦公領域,其收入作為工資的一部分官員。各級地方官員以及數額不等的公廨領域,如辦公費用收入。辦公領域和公廨領域在新的官方接管他們的前任官員辭職,不得出賣。
出售土地受到嚴格控制。但是,官僚貴族永業領域,並給予領域可以賣;永業田人亡,從一個貧窮的家庭無法埋葬也背叛;除以土地到W鄉鄉窄口的人,或者收取出售住宅迪磨店,也背叛了。我買的土地不得超過應到現場限制。
唐代均田制和上一代,土地私有制的基礎上實現的,它不接觸的地主佔有大量土地。所謂的土地契約,主要從開荒。地主經常採取現場Jabber的,而絕大多數的農民的土地契約不完全,甚至有些農民家庭領域,但萬畝,萬畝。即便如此,農民均田制下,畢竟,一些土地,購買和出售土地及土地禁止的均衡和無限賬戶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並,維持小農經濟的作用經濟。均田制實施唐初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租庸調法租庸調法是唐以前的禮儀制度實施均田制的基礎上。租庸調鼎徵收。每一個細小的每年支付小米石叫出租。年度種植桑園面積收費絲綢二丈,兩個或三個棉,麻區張貼納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稱為調。每一個細小的服務徭役一年有20天,再加上為期兩天的閏月。如果他不接受主,每天折疊滿意的三尺絲或布三英尺七英寸的五分之一,被稱為勇。如果政府的額外勞動15天的調整,30天的租金轉移是免費的。增加額外的勞動,最大不能超過30天。隋要求在50歲戒煙永唐代促進和制度化,並提供服務構成的天數最高。這些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有更多的時間,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法律
了唐代的法律分為法律,命令,電網,有四名。該法是「刑法典」。讓國家的各種系統,如戶訂購,「土地法」等的規定。風格是行政法規的規定,工作規則,如「水部風格」。價格法律,秩序,類型做了補充和。法律,秩序,電網,補充法律,同步發展。
唐律演變直接從隋皇律「唐律唐高祖開始制定修訂皇帝唐高宗永徽年間,法規解釋說明簡稱為」疏「和」法律「同樣的效果。二,合編,被稱為「永徽法書」,後來被稱為「唐律疏議。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封建法典之一。
唐碼12,502。法律顧問笞,杖,徒,流,了5個。在量刑定罪,唐律比隋代碼有減少。
「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維護封建統治,也反叛,尋求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
❷ 唐代官職的安排是怎樣的
唐代中央官職的一些考證!一、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太師——周代設置。古文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春秋時晉、楚等國沿置。秦廢,漢復置,位在太傅之上。《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師、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年皆初置,金印紫綬。」隋朝又廢此職,唐貞觀十一年復之。為正一品。
太傅——周代設置。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位在三公上。」《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導,無常職。世祖以卓茂為太傅,薨,輒省。」為正一品。隋朝廢,貞觀十一年復。
太保——周代設置。漢代復置,次於太傅。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漢書.平帝紀》:「王莽為太傅,是為四輔。」隋朝廢,唐貞觀十一年復。
太師、太傅、太保古稱三公,北魏以後稱為「三師」,品能列正一品,但僅為虛銜,無實職。《新唐書.百官志一》:「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為三師......三師,天子所師法,無所總職,非其人則闕。」這里要說的是三師也有別的意思,為太子教育之職,此處不論。在唐朝時,三師已經是一種象徵性的職位,沒有權利了。
太尉——秦時的中級武官,漢初為最高的武裝力量領導。但是是虛銜,有事就用,無事即省。很少處理軍隊實際事物。東漢時,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位最尊,歷代亦多沿置,但漸變為加官,無實權。唐時為三公之一。
司徒——西周始置。春秋時沿置。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西漢哀帝時丞相改稱大司徒,東漢時改稱司徒。三國、晉、南北朝時,司徒又為丞相的稱呼。唐時為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春秋、戰國時沿置,掌管工程。西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世用作工部尚收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空。
三公這個稱呼歷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 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唯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唯其人。」。」《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故不以一職為官名。」西漢時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東漢時期的事情,唐襲隋制,那麼隋朝的三公也就是這個內容了。
二、三省並相(中書、門下、尚書)
三省並相說的是「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
此宰相職也。」(新唐書-百官一)。也就是說唐沒有宰相這個官職而是三省和議一些事情,一起履行宰相的職責。
尚書省——東漢設置,稱尚書台,或中台。南北朝時始稱尚書省,下分各曹,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構。唐時曾改名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復舊稱。尚書省下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與中書省、門下省合稱三省。長官為尚書令(正二品),其副職為左、右僕射(從二品)。另有左丞一人(正四品上),掌管吏部、戶部、禮部。右丞一人(正四品下),掌管兵部、刑部、工部。又有郎中,主事等個名目,分槽治事,雖歷有沿革,因其小而不論。從隋唐開始,對中央行政機構中的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又稱「六曹」。其職務在秦漢時為九卿所分掌,魏晉以後,尚書分曹治事,由曹漸變為部,至隋唐始確定以門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隨稱民部)、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中的六官,秦漢九卿之職掌大部並入。
吏部——東漢始將尚書常侍曹改為吏部曹,又改為選部,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時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掌管全國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本吏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吏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以三銓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入,為之注擬......其屬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勛,四曰考功。」
戶部——三國魏以後,常置度支尚書,掌財用,隋始改稱民部尚書。唐避太宗諱,改稱戶部,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長官為戶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戶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錢谷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禮部——東漢置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分掌藩國朝聘之事,魏晉以後沿置。東晉又設祠部,掌祭祀之事。北周始設禮部。隋唐沿其稱,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禮儀、祭享、貢舉等職,長官為禮部尚書。《舊唐書.職官志二》:「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記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通志.職官三.禮部尚書》:「唐虞之時,秩宗典三禮。」
兵部——三國魏置五兵尚書,掌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晉代又增駕部、車部、庫部,掌車馬兵械等。隋唐因北周兵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器、軍令之政,長官本兵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
刑部——西漢置二千石曹掌刑獄,三公曹主斷案。魏晉以後,以三公、比部主刑法,以都官主軍事刑獄。北周始設刑部。隋唐沿其稱,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法律、刑獄等事務,長官為刑部尚書。後代相沿不改。《舊唐書.職官志二》:「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門。」《通典.職官三.刑部尚書》:「刑部尚書。唐虞之時,士官以正五刑。《周禮.秋官》:」大司寇之任也。漢成帝時,尚書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斷獄......魏青龍二年,置尚書都官郎,佐督軍事。晉復以三公尚書掌刑獄。宋三公、比部皆主刑法,又置都官尚書主軍事刑獄。」又「後周有秋官大司寇卿,掌刑邦國,其屬官又有刑部中大夫,掌五刑之法......[隋]開皇三年,改都官為刑部尚書。」
工部——隋唐因北周工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諸曹之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長官為工部尚書。後代相沿不改。《新唐書.百官志一》:「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
門下省——東漢末設有侍中寺,至晉代或稱為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治機構的重心。唐代與中書、尚書合稱三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舊唐書.職官志二》有言:「秦、漢初,置侍中,曾無台省之名。自晉始置門下省,南、北朝皆因之。龍朔改為東台,光宅改為鸞台,神龍復。」
中書省——魏晉始設,梁陳時規模益備,為秉承皇帝意旨,掌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逐漸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避楊忠諱,改為內史省、內書省;唐代曾改稱西台、鳳閣、紫微省,旋復舊稱。與門下、尚書合稱三省,中書決策、通過門下,交尚書省執行。其長官在魏晉為中書監與中書令,隋代廢監,僅存中書令一職。唐代曾改稱右相、鳳閣令、紫微令。其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舊唐書.職官志二》中說:「秦始置中書謁者,漢元帝去「謁者」二字。歷代但雲中書。後周謂之內史省,隋因為內史省,置內史監、令各一員。煬帝改為內書省。武德復為內史省,三年改為中書省。龍朔改為西台,光宅改為鳳閣,神龍復為中書省。開元元年改為紫微省,五年復舊。 」關於其功能。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冊書,立皇後、皇太子,封諸王,臨軒冊命則用之;二曰制書,大賞罰、赦宥慮囚、大除授則用之;三曰慰勞制書,褒勉贊勞則用之;四曰發敕,廢置州縣、增減官吏、發兵、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官則用之;五曰敕旨,百官奏請施行則用之;六曰論事敕書,戒約臣下則用之;七曰敕牒,隨事承製,不易於舊則用之。皆宣署申覆,然後行焉。大祭祀,則相禮;親征纂嚴,則戒飭百官;臨軒冊命,則讀冊;若命於朝,則宣授而已。冊太子,則授璽綬。凡制詔文章獻納,以授記事之官。」是比較詳盡的。
http://www.laochuan.com/viewthread.php?tid=763&extra=page%3D1裡面有詳細資料
❸ 唐朝的中級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員,什麼級別;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員,什麼級別
現在國務院也有農業部這個部門,你說的戶部相當於現在的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侍郎相當於尚書的副職,一般有左右侍郎兩個副職,也就是現在的副部長們。尚書侍郎這些官員按現在的觀點相當於高級幹部了,列位與朝堂之上。一般像戶部下面還分設五科,即一科、二科、三科、四科、總科。每科設郎中、員外郎各2人,主事5人,這就相當於我們部里現在的各個司,郎中是各司的負責人了,按一般的觀點郎中、員外郎等人更符合我們觀念中的中級官員了,這些人一般不會直接面聖的,除非直接召見,好了,就說這些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唐朝實行什麼政治制度該制度在權利運行機制方面有什麼特點
唐朝實行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中書省負責草擬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之間既互相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趨向完善。
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台);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三省六部制度既方便統治者進行統治,讓各官員權利進行相互制約,同時也會制約或干預統治者的部分權利。
(4)大唐法律顧問擴展閱讀:
三省六部的各自特點:
1、內史省
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改為「內史省」。中書省掌握行政大權,它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2、門下省
「門下省」為官署名稱。東漢時即設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
3、尚書省
官僚機構。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台」。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
4、吏部
中國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
5、戶部
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
6、禮部
中國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7、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
8、刑部
中國古代官署。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為尚書;次官,煬帝定為侍郎。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
9、工部
工部,中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冬官、大司空等。
❺ 唐朝官員各職務詳解....要清楚白話...看得懂
一、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太師——周代設置。古文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春秋時晉、楚等國沿置。秦廢,漢復置,位在太傅之上。《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師、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年皆初置,金印紫綬。」隋朝又廢此職,唐貞觀十一年復之。為正一品。
太傅——周代設置。漢代復置,次於太師。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位在三公上。」《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導,無常職。世祖以卓茂為太傅,薨,輒省。」為正一品。隋朝廢,貞觀十一年復。
太保——周代設置。漢代復置,次於太傅。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無實職。《漢書.平帝紀》:「王莽為太傅,是為四輔。」隋朝廢,唐貞觀十一年復。
太師、太傅、太保古稱三公,北魏以後稱為「三師」,品能列正一品,但僅為虛銜,無實職。《新唐書.百官志一》:「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是為三師......三師,天子所師法,無所總職,非其人則闕。」這里要說的是三師也有別的意思,為太子教育之職,此處不論。在唐朝時,三師已經是一種象徵性的職位,沒有權利了。
太尉——秦時的中級武官,漢初為最高的武裝力量領導。但是是虛銜,有事就用,無事即省。很少處理軍隊實際事物。東漢時,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位最尊,歷代亦多沿置,但漸變為加官,無實權。唐時為三公之一。
司徒——西周始置。春秋時沿置。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西漢哀帝時丞相改稱大司徒,東漢時改稱司徒。三國、晉、南北朝時,司徒又為丞相的稱呼。唐時為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春秋、戰國時沿置,掌管工程。西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世用作工部尚收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空。
三公這個稱呼歷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 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唯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唯其人。」。」《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故不以一職為官名。」西漢時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東漢時期的事情,唐襲隋制,那麼隋朝的三公也就是這個內容了。
二、三省並相(中書、門下、尚書)
三省並相說的是「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
此宰相職也。」(新唐書-百官一)。也就是說唐沒有宰相這個官職而是三省和議一些事情,一起履行宰相的職責。
尚書省——東漢設置,稱尚書台,或中台。南北朝時始稱尚書省,下分各曹,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構。唐時曾改名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復舊稱。尚書省下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與中書省、門下省合稱三省。長官為尚書令(正二品),其副職為左、右僕射(從二品)。另有左丞一人(正四品上),掌管吏部、戶部、禮部。右丞一人(正四品下),掌管兵部、刑部、工部。又有郎中,主事等個名目,分槽治事,雖歷有沿革,因其小而不論。從隋唐開始,對中央行政機構中的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又稱「六曹」。其職務在秦漢時為九卿所分掌,魏晉以後,尚書分曹治事,由曹漸變為部,至隋唐始確定以門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隨稱民部)、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中的六官,秦漢九卿之職掌大部並入。
吏部——東漢始將尚書常侍曹改為吏部曹,又改為選部,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時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掌管全國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本吏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吏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以三銓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書、判、德行、才用、勞效較其優劣而定其留入,為之注擬......其屬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勛,四曰考功。」
戶部——三國魏以後,常置度支尚書,掌財用,隋始改稱民部尚書。唐避太宗諱,改稱戶部,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長官為戶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戶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錢谷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禮部——東漢置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分掌藩國朝聘之事,魏晉以後沿置。東晉又設祠部,掌祭祀之事。北周始設禮部。隋唐沿其稱,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禮儀、祭享、貢舉等職,長官為禮部尚書。《舊唐書.職官志二》:「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記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通志.職官三.禮部尚書》:「唐虞之時,秩宗典三禮。」
兵部——三國魏置五兵尚書,掌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晉代又增駕部、車部、庫部,掌車馬兵械等。隋唐因北周兵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器、軍令之政,長官本兵部尚書。《新唐書.百官志一》:「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
刑部——西漢置二千石曹掌刑獄,三公曹主斷案。魏晉以後,以三公、比部主刑法,以都官主軍事刑獄。北周始設刑部。隋唐沿其稱,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法律、刑獄等事務,長官為刑部尚書。後代相沿不改。《舊唐書.職官志二》:「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門。」《通典.職官三.刑部尚書》:「刑部尚書。唐虞之時,士官以正五刑。《周禮.秋官》:」大司寇之任也。漢成帝時,尚書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斷獄......魏青龍二年,置尚書都官郎,佐督軍事。晉復以三公尚書掌刑獄。宋三公、比部皆主刑法,又置都官尚書主軍事刑獄。」又「後周有秋官大司寇卿,掌刑邦國,其屬官又有刑部中大夫,掌五刑之法......[隋]開皇三年,改都官為刑部尚書。」
工部——隋唐因北周工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諸曹之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長官為工部尚書。後代相沿不改。《新唐書.百官志一》:「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
門下省——東漢末設有侍中寺,至晉代或稱為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治機構的重心。唐代與中書、尚書合稱三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舊唐書.職官志二》有言:「秦、漢初,置侍中,曾無台省之名。自晉始置門下省,南、北朝皆因之。龍朔改為東台,光宅改為鸞台,神龍復。」
中書省——魏晉始設,梁陳時規模益備,為秉承皇帝意旨,掌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逐漸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代避楊忠諱,改為內史省、內書省;唐代曾改稱西台、鳳閣、紫微省,旋復舊稱。與門下、尚書合稱三省,中書決策、通過門下,交尚書省執行。其長官在魏晉為中書監與中書令,隋代廢監,僅存中書令一職。唐代曾改稱右相、鳳閣令、紫微令。其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舊唐書.職官志二》中說:「秦始置中書謁者,漢元帝去「謁者」二字。歷代但雲中書。後周謂之內史省,隋因為內史省,置內史監、令各一員。煬帝改為內書省。武德復為內史省,三年改為中書省。龍朔改為西台,光宅改為鳳閣,神龍復為中書省。開元元年改為紫微省,五年復舊。 」關於其功能。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冊書,立皇後、皇太子,封諸王,臨軒冊命則用之;二曰制書,大賞罰、赦宥慮囚、大除授則用之;三曰慰勞制書,褒勉贊勞則用之;四曰發敕,廢置州縣、增減官吏、發兵、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官則用之;五曰敕旨,百官奏請施行則用之;六曰論事敕書,戒約臣下則用之;七曰敕牒,隨事承製,不易於舊則用之。皆宣署申覆,然後行焉。大祭祀,則相禮;親征纂嚴,則戒飭百官;臨軒冊命,則讀冊;若命於朝,則宣授而已。冊太子,則授璽綬。凡制詔文章獻納,以授記事之官。」是比較詳盡的。
❻ 唐朝政治制度
唐朝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唐代三省制的特點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轉變。
為了控制相權,皇帝逐漸使用一些資歷較輕的官員參預朝政,實際行使宰相的權力,但是由於沒有宰相崇高的體制,所以便於控制。
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以及左右僕射這些宰相職務已經變成了一個崇高的虛銜,而真正的宰相卻成為一種臨時性質的職務。
唐代以三省首長「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新唐書》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等。
唐太宗貞觀八年,僕射李靖因病辭去宰相職務,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於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黃門侍郎郭待舉、兵部侍郎岑長倩)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者為宰相。
長興四年為避諱(慕容延釗父名章),曾改為「同中書門下二品」,因為尚書僕射是職事官從二品。
貞觀十七年,蕭瑀、李積並「同中書門下三品」,因為侍中、中書令是正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之名始於此。高宗以後,宰相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之銜,否則即使擔任中書令也不能稱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師頭銜的除外)。
三省合署議事、辦公,三省職能逐漸趨向混同合一。
為了三省之間協調行動,三省首長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自武德年間開始,中書、門下集議於政事堂,政事堂設於門下省。
唐高宗永淳年間,「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乃徙政事堂於中書省。」由此,確立了中書省的中心地位。開元十一年,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政事堂印也改為中書門下印,且於其後分列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從此,中書門下正式成為宰相的辦事機構。
尚書省在唐代一度改稱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復舊稱。
中書省在唐代一度改稱西台、鳳閣、紫微省,旋復舊稱。
門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稱東台、鸞台、黃門省等,旋復舊稱。
(6)大唐法律顧問擴展閱讀: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台)。
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❼ 唐朝朝廷有幾個部門,都是干什麼的
唐朝朝廷有三省六部。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時把原尚書省諸曹正式確定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
三省:
1、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初稱為「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宋代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並為一個機構「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2、門下省
「門下省」為官署名稱。東漢時即設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
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其長官稱侍中,或稱納言、左相、黃門監,皆因時而異。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
3、尚書省
官僚機構。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台」。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
「尚書省」的組織機構於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為例: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書都以所在「部」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為名。負責執行詔令。
六部:
1、吏部
中國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
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勛司掌文職官員守制、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 、入籍、復名復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2、戶部
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3、禮部
中國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4、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隋始合為兵部,以尚書為主官,侍郎為次官。迄至清末,歷代沿襲,職權則不盡相同。
宋、遼、金、元兵部不轄兵政。明代兵部尚書號為「本兵」,權最重,凡武衛官軍選授簡練,均為其掌。清光緒三十二(1906),廢兵部,改設陸軍部。
5、刑部
中國古代官署。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為尚書;次官,煬帝定為侍郎。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
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復核,共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復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6、工部
工部,中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
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之事。西晉以後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後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長官為大司空。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❽ 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政治制度不僅為唐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對唐以後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角度來觀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唐朝最終結束了家國一體和貴族門閥政治的國家體制,開啟了皇帝—官僚政治體制。
秦漢以來皇帝也要依靠官僚來進行統治,但是在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務和國家事務還沒有分開。漢代九卿中,太常、光祿、衛尉、太僕等寺都是掌管皇帝或皇家事務的。國家還保持了古老的家國不分、家國一體的傳統。皇權本身,也始終依託於當時最有勢力的集團或階層。西漢初年是功臣集團,西漢末年是外戚,再後就是世家大族和士族門閥。皇帝總是要依靠他們來進行統治,讓他們擔任宰相和高級官吏。西漢初年,以功臣列侯為相。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布衣公孫弘為相。劉秀依靠豪強大族建立東漢後,雖然還可以不用功臣,但度田也實行不起來。此後,隨著豪強大族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世代擔任中央高官和地方佐官,並且把持察舉。但是這些都還沒有形成制度。直到魏晉之際,世家大族利用九品中正制才完成了門閥制度,並在東晉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除了讓世家大族世代擔任高官,皇帝也總是要和當時最有勢力最有影響的豪強大族或貴族聯姻,以加強皇權和地們的聯系。皇後廢立也就成了一件重要的國家大事。
這些情況在南北朝時期開始發生變化。江南士族、山東士族和關隴貴族先後開始衰落,從隋朝開始,到唐朝初年全都退出了歷史舞台。
隋文帝開皇初年採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取消九品中正制,地方佐官改由中央仼免;二是府兵制實行君主直轄化即禁衛軍化,徵召擴大化即兵農合一化。前者抽去了山東士族最後賴以苟延殘喘的依靠,後者則挖了關隴貴族存在的基礎。隋煬帝進一步取消了關隴貴族的特權。門閥政治終於在隋朝結束。
從政治體制來看,中書省和門下省發展到南北朝,中書草詔敕,門下審署下達,已逐步形成制度。但兩省仍在禁中,因此這些做法,仍然可以看作是皇帝個人行為的延伸。在這個時期,作為宰相機構的尚書省已經是一個嚴密的政權機關,但是中書省和門下省在性質上仍然是皇帝的秘書、咨詢和侍從機構,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於皇權之外的決策、發令和政務處理系統。
中書省、門下省要和尚書省一樣都成為國家政權機關,需要幾個前提:第一、三省中各省必須是有長官負責,有下級屬官的嚴密的機構,而不是一個高級官員各司其職,與中下級官員在工作上沒有嚴格的上下級隸屬關系的鬆散系統。第二、三省中各省必須是單純的政權機關,而不是皇帝的個人附屬機構。第三、在政務處理上,三省有明確的分工和緊密的聯系,是一個按照一定程序運行、相互之間有著依存關系的有機整體。在這樣的前提下,以下幾方面的發展依次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一是原來宰相機關尚書省職掌和權力的分化。尚書上省的決策權轉移到中書省和門下省,下省的行政權保留下來,尚書省向職能化方向發展。這個過程在南朝的梁、陳表現得尤為明顯。二是皇帝權力的分化。隋文帝令中書令與侍中知政事,使中書令和侍中擺脫了皇帝秘書、侍從的身份,從禁中走了出來,成為政事的參與者。以郡縣佐官由中央任免為起點,地方權力向中央集中,尚書省六部的工作內容隨之發生了變化,工作量大為增加。由於政務的決定、審議和批准尚未形成一種分層負責,各有許可權,並按一定程序運行的制度,隋文帝時大事小事,甚至營造細小之事,出給輕微之物,也要向皇帝奏報。隋煬帝把司進御的五局移出門下省,在門下省設立給事郎,「審讀奏案」。這樣以分層決策為特徵的政務運行模式終於完成,而門下省也終於擺脫了皇帝侍從、秘書和顧問機關的性質,成為在外廷獨立處理政務的國家政權機關。盡管它所處理的政務過去在禁中也曾處里過,但並未制度化,而且是以皇帝秘書、顧問的身份去協助皇帝個人處理這些政事的。而現在則是以國家政權機關官員的身份,作為政務運行中的一個程序,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去處理有關政務。這樣,在隋文帝和隋煬帝時期,中書省、門下省擺脫了皇帝秘書咨詢機關的性質,從內廷走了出來。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一起,並列為國家政權機關。皇帝則成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與這些變化相適應,關於皇帝在國家中地位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西漢初年,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從觀念上來說,還是朕即國家。而從北齊到隋,則形成了「以一人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這樣的觀念。皇帝和國家不再劃等號,皇帝是國家的最高主持者。而「朝廷」不像秦那樣,最初只是宮殿的別稱,也不像西漢初年那樣,往往作為皇帝的同意語,而是作為國家或政府的同意詞更加普遍地加以使用。「國家」在唐朝前期還如同「朝廷」在西漢那樣偶或用之,到唐朝後期也普遍使用了,並且被賦予更廣泛的意義。
隋代還確立了尚書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的地位。寺監也不再是國家行政機關,而成為掌管各種事務,包括皇帝和皇家事務的機關。
這樣,隋朝就最後完成了國家政務與皇家事務的分離。中國古代國家形態已經擺脫了家國一體、貴族政治、門閥政治等早期形態。但直到唐朝初年,前一時期的殘余和影響仍然存在,直到唐高宗廢王立武才基本告一段落。廢王皇後,立武則天為皇後,這件事不僅標志著關隴貴族的最後退出歷史舞台和門閥貴族政治殘余的最後掃除,也是從南北朝開始的、隋代基本實現的國家體制從皇帝貴族體制到皇帝官僚體制過渡的最後完成。
二、唐朝政治體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後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模式。
隋和唐初所確立的體制及其它相關制度雖然具有很大的開創性,開啟了此後一千多年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諸如各級政府都由官吏負責運轉,官吏按才學標准並通過考試由中央任免等。但它仍然具有很大的過渡性。這是因為,隋和唐初的制度和法令都是建立在經濟不很發達,小農占居多數的基礎之上的,職掌固定,少有彈性。尚書各部也是據令式以掌政令,行政事務的處理以唐初制定的令式為依據。這樣,就不能適應急速變化的社會政治經濟形勢。有些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的問題沒有部門過問,因為各行政部門均無此職掌;也沒有法令可循,因為法令制定時還沒有這些情況。如果說,隋朝是以地方事務向中央集中為契機,初步完成了國家體制和政治體制的的變革;那麼,唐朝則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政務和事務的不斷增加,推動了政治體制的不斷革新。
唐代政治體制變革的核心內容,就是政府機構在按職能分工的基礎上,不斷加以調整。政府機構按職能分工,不論是尚書、門下、中書三省,還是尚書省六部和寺監,都是如此。這是南北朝以來不斷變革的總結。而在此基礎上的不斷調整,不論是對原有機構的微調,還是從臨時差遣到固定使職,到逐步形成軍事的、財政的和其它使職系統,則是根據現實情況的不斷變化,對原有制度的修改和補充。使職和使職系統為政治制度的不斷調整提供了一種靈活的形式,並使一些制度增加了彈性,更能適應日益加快的社會變化。唐朝後期的三司使,北宋樞密使、三司和監司的發展變化,都顯出了它的生命力。
唐朝初年運用制度和法律來保證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轉,以及由令式所規定的政務處理的高度程式化,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是很突出的。各種制度和令式,規范了各級政府的組織機構和職掌,明確規定了官員組成及其職責范圍;規定了公文處理的程序和程限,使政務的處理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程序;四等官制按政務處理程序把官吏分為長官、通判官、判官和主典,明確了各級官吏在公文處理過程中的地位和責任。律令和各種制度,包括勾檢制度、監察制度、諫議制度、考課制度,規定了各種監督百官執行的制度。對官吏失職、違法亂紀、貪贓枉法,也從法律上規定了具體的處分辦法。這些做法基本上為以後各朝所承襲。
三、唐朝各級官吏的任用都必須經過考試,官僚形態呈現出新的特徵。
在中書省和門下省都成為國家機關的同時,科舉制在隋煬帝時也從古老的察舉制中脫穎而出。北朝的強調軍功,南朝的重視文才,都是和門第相對立的。才學的標准雖然已在實際中運用,但在選舉制度上並沒有完全否定門第。隋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最終從制度上結束了按門第選官的做法。科舉制是不論門第的。門蔭雖然也是給予高級官吏的一種政治特權,但其標準是當朝的官品,也與傳統意義上的門第無關。而且不論是門蔭、雜色入流(包括流外入流、勛官、品子等)或科舉入仕,都需要經過出身考試和入仕考試。科舉制的建立,以及不論何種出身均需經過考試、考試合格方能做官的機制,使中國古代官僚形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唐朝在選舉制度上強調才學的標准。但在不同時期,根據當時的需要和人才的實際情況,都有一些不同的做法。即使在人才輩出的武則天時期和開元天寶時期,對於一般人才和具有特別才能的所謂優異之士,也都制定了相應的制度和政策,既保證了官僚機器的正常運轉,又保證了優秀人才能脫穎而出。
隨著科舉出身者在官員中、特別是高級官員中的比例不斷增加,且因科舉及第者多為館學生徒,於是官員的思想修養和地方工作經驗越來越受到重視。職在親民的刺史、縣令被認為是治理之本。是否擔任過縣令、刺史,有沒有地方政務實踐,逐步成為選拔三省、御史台高級官員的先決條件,即所謂「凡官不歷州縣者不擬台省」。
四、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而調整,體現出較強的自我完善的機能。
貞觀初唐太宗說過,「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 ]。這雖然是有關政事的處理原則,但制度的調整也是政事的重要內容。因此,唐太宗的這段話為政治制度的及時調整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對制度進行必要的調整,在唐朝被看作是很正常的事。而「變通」二字也往往成為制度調整時的依據。這樣在制度的調整和革新上,唐朝前期在思想上的阻力要比其它朝代,特別是唐以後的朝代小得多。
唐朝前期除了通過制敕對制度進行及時的調整,還對規定各種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在內的令、式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訂。由於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唐初所制定的律令格式已經不能適應日益復雜的社會需要,而隨時發布的制敕則因其靈活性而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並終於超越了唐初由令式來規定各種制度的律令體系,制敕取代律令在法律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原來的格是用來「編錄當時制敕,永為法則,以為故事」的,是律令格式法令體系中的一種,隨著制敕在法律體系地位的變化,格便很自然的用來編錄這些制敕,成為主要的適應形勢變化的法令形式,律令不再修訂,新格應運而生,格隨之發生了質的變化。開元以後,格也不能適應日益加快的社會變化,格後所頒布的制敕往往與格發生矛盾,於是又出現了格後常行敕和格後敕,制敕實際上成為日常行用的法律文書。而唐朝也找到了制度調整和歸整的良好手段。政治制度的及時調整,是政治活力的表現。唐代社會之所以能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政治制度的高度自我完善機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五、在政治制度的運行中,呈現出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
《唐律》中的許多規定是具有靈活性的,一些在原則上一般禁止的行為,在特定條件下又成了必須的做法。對於律令不便於時者,在《唐律》中也規定了進行修改的程序。選舉制度中,貢舉有常科和制科,以常舉選拔平常之士,以制舉選拔卓越之士。開元時適應參選人員的不斷增加,設立了循資格,但同時也設立了科目選。以循資格選拔一般的官吏,以科目選拔擢傑出的人才。而在對待逃戶問題的處理上,不論是武則天末年,還是玄宗開元年間,都採取了變通的做法以保證戶令繼續實行。
❾ 唐朝中央和地方管制的基本內容
唐朝中央官制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襲隋制。《新唐書·百官志》雲:「唐之官制,其名號祿秩雖因時增損,而大抵皆沿隋故。」
以皇帝為首的封建國家體制,在唐高祖武德時期就比較完備地建立起來。皇帝掌握著國家的最高權力,操有對一切臣民生殺予奪的大權。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義頒布,皇帝有權修改法律和法令,並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約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等職官體系。在中樞機構中,制令機關、封駁審議機關與行政事務機關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務機關和事務機關的職責是很分明的,監察機構也很完備。此外,還有一套比較完備的品階勛爵制度。《新唐書·百官志》說:
其辯貴賤,敘勞能,則有品、有爵、有勛、有階,以時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方唐之盛時,其制如此。
隨著社會矛盾的發展和政治形勢的變化,唐代的職官制度也發生了變化。「使職差遣」逐漸侵奪了原來職官的權力,新出現的一些使職,使得原來的一套官僚體系發生了紊亂。他們占據了中央與地方的大部分權力。當時的局面,正如李肇《唐國史補》所說的「為使則重,為官則輕」。這種現象對宋代官制也有一定的影響。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幾個系統:
一、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政事堂
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新唐書·百官志》說:「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後來,因為唐太宗即位前雖曾任過尚書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職,便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門下侍中、中書令號稱宰相。據《冊府元龜·宰相總序》說,自隋代以來,就有「或以他官參掌機事及專掌朝政者,並為輔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輕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並假借他官之稱。如唐太宗時,杜淹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魏徵以秘書監參預朝政,其後,或稱「參議得失」,或稱「參知政事」等等,名稱不一,都是宰相之職。《舊唐書·李靖傳》載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中書令(《百官志》作僕射)李靖因足疾上表「乞骸骨」,其言辭極為懇切,唐太宗為之感動,說:朕觀古往今來,身居富貴,能知足者甚少。縱然才能不堪,身患疾病,猶自強居職位。公能識大體,精神誠可嘉。於是,太宗除下優詔,令其在家調養外,又命其疾小愈,兩、三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貞觀十七年(公元633年),太宗以李績為太子詹事(東宮百官之長),並特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之銜,使其與侍中、中書令一樣參預宰相職事。從此之後,就有「平章事」與「同三品」的銜號,就是品級再高的官,也不例外,否則,就不能行使宰相的職權,只有三公、三師及中書令不加,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以黃門侍郎郭侍舉,兵部侍郎岑長倩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自此以後,「同平章事」也成為宰相的銜號。開元以後,為僕射者例不加「同平章事」,結果就不能參與宰相機務,而被擠出宰相行列。
安史之亂以後,宰相名號又有了變化。由於代宗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升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為正二品,所以就廢除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銜。與此同時,中書令和門下侍中基本是藩帥兼領,幾乎不單獨作為宰相來設置,因此,唐後期的宰相名號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唐代初年,三省長官在門下省議事。這個議事地點稱為政事堂。《文獻通考·職官四》說:「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駁,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事堂議定,然後奏聞」。其後,高宗時的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乃徙政事堂於中書省。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張說為中書令,又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並且列吏房、機務房、兵房、戶房、刑禮房五房於後,「分曹以主眾務。」至此,政事堂已從「議事」之所變成宰相的辦事機關了。產生這個變化的原因是因為唐玄宗以前,宰相都是三省長官兼職的(因三省長官尚有本省常務),他們上午在政事堂議事,下午就回本省辦公,因此,不必要另立宰相的辦公機關。玄宗開元以後,宰相數量少了,其職位更為尊崇,基本上是專職的(楊國忠雖身兼四十餘職,但也以相職為主),於是就有必要設立一個固定的宰相辦事機關,並列五房以處理日常行政事務。
政事堂會議是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決策機關。軍國大事經政事堂會議商定,奏請皇帝最後裁決;機密大事以及五品以上官員的升降任免,只在政事堂議論,他官不得預聞。在政事堂(或中書門下)議事的幾位宰相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稱為「執政事筆」。唐玄宗時,李林甫、楊國忠為相,他們之所以能專權用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長期竊居了「執政事筆」的職位。安史之亂後,肅宗鑒於相權集中而造成個人專斷之弊,乃「令宰相分直政事筆、承旨,旬日而更」。宰相十天一秉筆的制度,到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才改每日一人輪流秉筆,其用意顯然是在於防止宰相專權,但德宗以後,這個制度並沒有沿續下去,如穆宗、敬宗時的李逢吉,武宗時的李德裕都是獨秉國政的。宰相權力的大小,都是取決於皇帝(還有中晚唐時期的宦官)的態度的。
二、三省六部
唐沿隋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樣是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同時把原尚書省諸曹正式確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部下有司,部的首長稱尚書,副首長稱侍郎,各司正、副負責人稱郎中、員外郎。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秦漢以來封建國家中央官制不斷變化的結果。其組織較完備,分工較明確,是封建社會發展至成熟階段的一個標志。這些一直沿續到清代,基本上沒有改變。但有一點與明清不同的,唐代的尚書省有一個總機構,名為「都省」,都省之中以左右丞及左右司郎中、員外郎分管吏、戶、禮左三部,兵、刑、工右三部。左右丞處於行政監督地位,而左右司則兼有總務管理的性質。
唐代中書省(隋因避諱作「內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關系最為密切的是中書省與門下省,它們合稱為兩省或北省(尚書省稱為南省),長官為中書令、侍中,開元時皆為正三品(代宗時升為正二品)。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制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並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復奏,然後付尚書省頒發執行。門下省如果對中書省所草擬的詔敕有異議,可以封還重擬。凡中央各部、寺、監及地方各部門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須通過尚書省交門下省審議,認可以後,方送中書省呈請皇帝批閱或草擬批答,門下省如認為批答不妥,也可駁回修改。唐太宗非常重視中書、門下兩省在中樞政務機構中所發揮的作用,他曾多次稱中書門下為「機要之司」。《資治通鑒》卷192記載:他於貞觀元年十二月對群臣說:
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然駁正。人心所見,至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舍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之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
可見唐太宗非常注意集體的智慧,防止個人專斷而造成「兆民之深患」。中書、門下協助皇帝決定大計方針,就是防止個人專斷的有效措施。
中書省,置中書令二人,正二品(代宗以前正三品),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改中書省為西台,中書令稱右相。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書省為鳳閣,中書令稱內史。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又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稱紫微令。後復舊稱。中書令為一省之首官,《新唐書·百官志》雲:「中書令……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又置侍郎二人,正三品,為中書令之副,參議朝廷大政,臨軒冊命,若四夷來朝,則受其表疏而奏之。又置中書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書省的骨幹官員,掌侍進奏,參議表章、草擬詔旨制敕及璽書冊命。因其所掌皆機務要政,故特規定四條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緩,禁違失,禁忘誤。他們可以就省內所討論的軍國大政及報上的奏狀,發表自己的初步處理意見,並簽上自己的名字,謂之「五花判事」。省內的意見經中書令、侍郎匯集後,再交付中書舍人,然後根據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這個專門負責執筆草詔的舍人稱為「知制誥」,其餘舍人也要分別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選擇一個資格最老的,稱為「閣老」,負責處理本省雜事。舍人六人分押尚書省六部,並輔佐宰相判案。宰相的議事處政事堂就有一個門通往中書舍人辦公廳,宰相常從這個門經過,找中書舍人咨詢政事。據《舊唐書·常袞傳》載,代宗大歷時,常袞為相,才把這個門堵死,「以示尊大,不相往來」。肅宗時,常以他官知中書舍人事,《新唐書·百官志》說當時因「兵興,急於權便,政去台閣,決遣顓出宰相,自是舍人不復押六曹之奏。」直至武宗會昌末年,宰相李德裕再建議:「台閣常務,州縣奏請,復以舍人平處可否。」但這一制度在當時似乎未認真執行過。唐代的中書舍人都是文人士子企慕的清要之職,所謂「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是躍居台省長貳以至入相的一塊重要跳板。此外,中書省的屬官還有起居舍人2人,從六品上,《新唐書·百官志》雲:「掌修記言之史,錄制誥德音,如記事之制,季終以授國史」。通事舍人16人,從六品上,掌朝見引納,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則導其進退,而贊其拜起、出入諸禮節。四方蠻夷納貢,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進。軍士出征,則受命勞遣,並每月慰問將士家屬。又有主書4人,從七品上。主事4人,從八品下。右散騎常侍2人,右諫議大夫4人,掌供奉諷諫,大事廷議,小則上封事。
門下省,置侍中二人為省長,正二品(代宗以前正三品)。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門下省為東台,侍中稱左相,武後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稱納言,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門下省為鸞台。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稱黃門省,侍中稱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稱左相。《新唐書·百官志》雲:「侍中……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有門下侍郎2人,正三品,為侍中之副,龍朔二年改稱東台侍郎。武後垂拱元年,稱鸞台侍郎,天寶元年,又稱門下侍郎。《百官表》雲:「門下侍郎……掌貳侍中之職。大祭祀則從;盥則奉巾,既帨,奠巾;奉匏爵贊獻。元日、冬至,奏天下祥瑞,侍中闕,則蒞封符券,給傳驛。」門下省的屬官有左散騎常侍2人,正三品下。掌規諷過失,侍從顧問。左諫議大夫4人,正四品下,掌諫諍得失,侍從贊相。武後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有一個名叫魚保宗的,上書建議置銅匭以接受四方之書。武則天接受了這個意見,鑄銅匭四個,塗以四方顏色,排列在朝堂:東方青匭,稱為「延恩」,凡是告養人勸農之事者投之;南方紅匭,稱為「招諫」,凡是論及時政得失者投之;西方白匭,稱為「申冤」,凡是陳述受抑屈者投之;北方黑匭,稱為「通玄」,凡是告發天文或秘密謀反者投之。朝廷派諫議大夫、補闕、拾遺各1人為使者,管理四方銅匭;又派御史中丞、侍御史各1人為理匭使。天寶九載(公元750年),唐玄宗以「匭」聲近「鬼」,故改理匭使為獻納使。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復舊稱。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以諫議大夫1人為知匭使。又有給事中4人,正五品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監察弘文館繕寫讎校之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審畢,則駁正違失。凡是詔敕有不便者,塗竄而奏還,謂之「塗歸」。白居易在《鄭覃可給事中敕》中說,給事中的職責是「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天下冤滯無告者,得與御史糾理之;有司選補不當者,得與侍中裁退之」。《舊唐書·李藩傳》載,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李藩任給事中,「制敕有不可,遂於黃敕後批之」。當時有人對他說,這是皇上的聖旨,應該把自己的意見另紙寫上,那能隨便擬在聖旨上?李藩說,如果用另紙寫,便是文狀,那能稱為擬敕?李藩之所以敢於發此大言,就是因為制度規定給事中有權在認為不合適的詔敕上「塗竄而奏還」。白居易所謂「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駁正之」,就是《大唐六典·門下省》說的「凡國之大獄,三司詳決,若刑名不當,輕重或失,則援法例,退而裁之」的意思一樣。《新唐書·百官志》說,給事中可「與御史、中書舍人聽天下冤滯而申理之」,就是指他們可以組成「三司」,越過執法機構,受理天下冤錯案件,聽其訴訟,這種制度稱為「三司受事」或「三司詳決」。白居易所謂「有司選補不當者,則與侍中裁退之」,就是《新唐書·百官志》所指的「六品以下奏擬,則校功狀殿最、行藝,非其人,則白待中而更焉。」這種制度稱為「過官」。又有起居郎2人,從六品上,掌錄天子法度。天子御正殿,則起居郎居左,舍人居右。若天子有詔命,起居郎俯陛以聽,退而書之,每季終了時交給史官。貞觀初年,以給事中、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或知起居事。唐高宗時,許敬宗、李義府為相時,為了防止泄密,上言減少預聞機密的人員,故命起居郎、舍人承旨之後,與百官同出,不得與聞機務。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才詔令起居郎、舍人於入閣之日,具紙筆立於螭頭下,恢復貞觀時期的制度。
此外,門下省還設有錄事4人,從七品上;主事4人,從八品下;左補闕6人,從七品上;左拾遺6人,從八品上;典儀2人,從九品下。掌贊唱及殿中版位之次序。城門郎4人,從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宮殿諸門開關之節。符寶郎4人,從六品上,掌天子八寶及國家之符節,大朝會,則奉寶進於御座,天子行幸,則奉寶隨從。凡命將、遣使,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