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肖才元律師

肖才元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8-26 10:40:03

A. ipad下架令的商標之爭

訴訟源頭要追溯到11年前。2000年,唯冠控股旗下台灣「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國、地區申請iPad商標。2001年,唯冠科技(深圳)又在中國注冊兩項iPad商標,並藉此推出過iPad電腦。
2006年,蘋果計劃推出平板電腦時,發現「iPAD」和「IPAD」已被唯冠注冊,於是以撤銷閑置不用為由,在英國起訴唯冠,但最後敗訴。
蘋果隨後妥協。2009年,其殼公司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與唯冠國際達成協議,以3.5萬英鎊從唯冠台北手中獲得iPad全球商標權,去年又以10英鎊轉給蘋果。
但深圳唯冠表示,iPad內地商標權歸自己所有,台北無權出售。蘋果出示IP公司和唯冠國際相關人員之間的郵件,稱後者承諾擁有內地商標權。今年雙方已在深圳中院較量三次。
蘋果說,唯冠國際CEO楊榮山既是唯冠台灣負責人,又是唯冠深圳法定代表,授權簽署的轉讓協議,對唯冠深圳有法律約束力。
但唯冠深圳代理人、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才元說,唯冠台灣雖是唯冠深圳總部,但股東結構、工商注冊等不屬同一主體,唯冠台灣無權售賣內地商標權。蘋果請求被駁回。
游雲庭說,蘋果當初如能進行積極的背景調查以及變更手續,或能降低交易風險。
2004年,漢王在中國注冊「i-phone」商標。蘋果2007年推出iPhone後,意識到侵權風險,2009年與漢王簽訂轉讓協議,獲得所有 「iPhone」相關的商標著作權,付出365萬美元。 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易認為,蘋果顯然遭到法律條文上的算計。
「國內iPad水貨銷量大於行貨,即便iPad商標被禁,蘋果也不會傷筋動骨,但聯通及五大分銷商將遭受打擊。誰更著急上火,顯而易見。」他說。
但蘋果恐怕不會冒險。2011年10月,蘋果新任CEO庫克在分析電話會議上說,中國當季貢獻45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270%,佔全球比重已達16%。兩年前,這比例還僅為2%。易觀第三季中國平板數據顯示,iPad占平板出貨的71.78%。
之前分析人士說,蘋果可能為iPad重起名字,屆時唯冠商標將一文不值。不過李易認為,這種可能性小於彗星撞地球,如法院強行執法,蘋果將肯定上訴。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這起訴訟,只能歸結為蘋果過去多年對中國市場的漠視,導致它在中國市場的著作權、專利申請方面存在漏洞。 2000年,唯冠控股旗下中國台灣「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國、地區申請iPad商標。
2001年,深圳唯冠在中國注冊兩項iPad商標,並藉此推出過iPad電腦。
2006年,蘋果計劃推平板電腦發現「iPAD」和「IPAD」已被唯冠注冊,在英國起訴唯冠中國台北,但敗訴;
2009年,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與唯冠國際達成協議,以3.5萬英鎊從唯冠中國台北手中獲得iPad全球商標權。
2010年,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以10萬英鎊把iPad商標權轉給蘋果。
2010年4月,深圳唯冠要求蘋果公司停止侵權、賠償損失。
2010年6月,蘋果公司、IP公司起訴深圳唯冠,認為蘋果公司依法取得了涉案商標的專用權,要求確認其為涉案商標專用權人。
2011年12月,蘋果一審敗訴。

B. ipad為什麼下架,ipad為什麼要下架

是因為ipad侵犯深圳唯冠公司的商標,是唯冠公司先注冊的這個商標,美國沒經過允許就使用了唯冠公司注冊的「ipad」
商標訴訟源頭要追溯到11年前。2000年,唯冠控股旗下台灣「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國、地區申請iPad商標。2001年,唯冠科技(深圳)又在中國注冊兩項iPad商標,並藉此推出過iPad電腦。 2006年,蘋果計劃推出平板電腦時,發現「iPAD」和「IPAD」已被唯冠注冊,於是以撤銷閑置不用為由,在英國起訴唯冠,但最後敗訴。 蘋果隨後妥協。2009年,其殼公司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與唯冠國際達成協議,以3.5萬英鎊從唯冠台北手中獲得iPad全球商標權,去年又以10英鎊轉給蘋果。 但深圳唯冠表示,iPad內地商標權歸自己所有,台北無權出售。蘋果出示IP公司和唯冠國際相關人員之間的郵件,稱後者承諾擁有內地商標權。今年雙方已在深圳中院較量三次。 蘋果說,唯冠國際CEO楊榮山既是唯冠台灣負責人,又是唯冠深圳法定代表,授權簽署的轉讓協議,對唯冠深圳有法律約束力。 但唯冠深圳代理人、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才元說,唯冠台灣雖是唯冠深圳總部,但股東結構、工商注冊等不屬同一主體,唯冠台灣無權售賣內地商標權。蘋果請求被駁回。 游雲庭說,蘋果當初如能進行積極的背景調查以及變更手續,或能降低交易風險。 2004年,漢王在中國注冊「i-phone」商標。蘋果2007年推出iPhone後,意識到侵權風險,2009年與漢王簽訂轉讓協議,獲得所有 「iPhone」相關的商標著作權,付出365萬美元。
業內分析

C. ipad商標侵權是怎麼回事

冠唯不要臉唄··看蘋果賣火了ipad想敲一筆竹杠
都tm要破產的公司了 不好好做自己的業務就想著歪門邪道
要是國內小公司出個ipad垃圾桶他會告么··

D. 集體活動什麼游戲好

以前我們玩過系紅領巾的游戲、、先准備兩條紅領巾,一個人說開始後其他兩個人馬上把紅領巾系在另兩個同學的手臂上,系好後馬上跑去解對面同學手臂上的紅領巾,主要比的是速度、、跑步速度和解紅領巾的速度。
還有就是貼膏葯,幾個人兩個三個配好對,一個人追,一個人跑。跑的人站到一隊同學後面,則這個隊伍里排第一個的同學繼續接著跑,直到被抓住為止

E. 蘋果ipad為什麼禁售

iPad商標門始末
2月24日,美國蘋果公司、IPADL()公司起訴深圳唯冠iPad案在深圳中級法院開庭審理。當天深圳中院第十五庭座無虛席。
這場糾紛緣起一份授權委託書。2009年12月23日,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唯冠」)授權該公司法律顧問麥先生簽署協議,將八項 i-Pad商標一並轉讓給IPADL。本報獲悉的授權委託書中顯示,授權方為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並有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負責人楊榮山的蓋章。
IPADL於2010年將其持有的全部iPad商標轉讓給了蘋果。
雙方的爭議在於,授權方的台灣唯冠是否有權代表深圳唯冠處理iPad在大陸的商標。蘋果方面向深圳中院提交的證據認為,在簽署委託書的兩個月之前,電子郵件署名為JonathanHargreaves的IPADL代表與台灣唯冠法務部電子郵件署名為HuiYuan的代表,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展開談判,談判提及台灣唯冠是否能代表深圳唯冠的細節。郵件中,HuiYuan告知I-PADL,台灣唯冠方簽約代表由麥先生擔任,協議在台灣簽署。
公開信息顯示,台灣唯冠和深圳唯冠都是唯冠國際(00334.hk)的子公司,但雙方股權沒有交叉關系。深圳唯冠的另一位代理律師謝湘輝表示,這個案件其實是台灣唯冠無權代表,因為它沒有iPad商標在內地的所有權。而根據內地的公司法,雖然台灣唯冠和深圳唯冠都是唯冠國際的子公司,唯冠集團依然無權處分深圳唯冠的資產,更何況深圳唯冠的法人並非楊榮山。
而深圳唯冠認為,台灣唯冠與I-PADL公司2009年12月23日簽訂的協議第11條明確約定,往來郵件均已被書面正式協議取代,不作為任何依據。
「這其實是個荒唐的鬧劇,蘋果發現iPad大陸商標的擁有人不屬於台灣唯冠而是深圳唯冠後,開始著急了並先聲奪人。」肖才元表示。
事實上,兩個戲劇性的因素讓該案更顯得撲朔迷離。
蘋果在香港法院提起的訴訟案件中,所提交的材料顯示,IPADL公司實為蘋果公司律師操作下成立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旨在用於收購唯冠手中i-Pad商標權的公司。
2010年4月3日,iPad產品在美國開始向公眾銷售。2010年4月7日,IPADL以10英鎊的價格向蘋果轉讓了其全部的iPad商標。
一家大型企業的代工人士稱,蘋果以IPADL名義向唯冠洽購iPad商標,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自己來頭太大對方漫天要價,而且注冊公司縮寫為IPADL也好解釋收購的商標的原因,但糾紛發生後,蘋果律師的疏忽就要讓蘋果公司付出代價了。
肖才元認為,深圳唯冠本來是和I-PADL之間的糾紛,蘋果就這樣強勢插入了進來,IPADL的疏忽顯而易見,根據相關規定,蘋果的代理根本不成立。
更為戲劇性的是,IPADL公司授權代表郵箱標明的主人——onathanHargreaves可能根本不存在。肖才元稱,他從蘋果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的材料中得知的,根本不存在此自然人。由此斷定,原告在申請辦理公證時,對公證機構隱瞞了這一事實。
商標門困局
在商標門尚未有結果之前,從2010年9月份開始,蘋果已經將iPad送進了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和時尚人士的工作包。
而iPad商標在2010年3月22日,已被深圳唯冠的八家債權銀行給查封。蘋果提交給深圳中院的 《起訴狀》稱,IPADL於2010年4月7日將iPad商標轉讓給了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和IPADL將已被依法查封的商標簽署轉讓協議,純屬鬧劇。而且該協議是在明知IPADL不可能受讓我方iPad商標之後簽署的,顯然不產生任何效力,並且是惡意的。」肖才元表示。
在蘋果將iPad在內地尚有爭議的商標做成既成事實後。現實狀況是,深圳唯冠卻無力反擊。
按照相關規定,如果深圳唯冠要起訴蘋果,需要巨額的財產擔保。而深圳唯冠這家曾是中國外貿出口百強的企業目前幾近破產。而蘋果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如果敗訴,其iPad商標怎麼辦?
上述代工業人士稱,蘋果肯定不允許這個商標流失,如果敗訴了也只能和解,這也是深圳唯冠為什麼在幾近破產的情況下要將這宗官司打到底的原因。
謝律師說,蘋果公司對深圳唯冠造成的損失是無法計算的。根據我國法律,若無法計算受損方的損失,可以獲利方的盈利作為計算標准。對於這一說法,和君創業的媒體負責人黃一丁認為,因為蘋果在內地有很多加工代工廠,在內地生產拿到海外去銷售,這一部分損失需要通過海關進行計算,因此非常復雜。據了解,和君創業是唯冠電子全權委託處理這起商標糾紛案件的公司。
本報多次聯系過蘋果中國的工作人員,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負責蘋果的公關公司人士表示已經被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蘋果的iPhone在進入內地市場時,也是先進入中國然後和解轉讓的。
根據漢王招股意向書披露的信息,2009年7月18日,漢王與蘋果簽訂了365萬美元的iPhone商標和解及轉讓協議。而在此之前,iPhone已經在內地開始發售。

F. 唯冠的商標之爭

案件介紹
2000年,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2001年,唯冠國際旗下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
2006年,蘋果公司開始策劃推出iPad時發現,iPad商標權歸唯冠公司所有。2009年,蘋果公司與唯冠達成一項協議,唯冠台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價格轉讓給蘋果。但唯冠深圳方面表示,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並沒有包含在3.5萬英鎊的轉讓協議中,而且,深圳唯冠才是ipad商標權在中國內地的擁有者,唯冠台北公司沒有出售權力,所以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不屬於蘋果。
為此,蘋果公司和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下稱IP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法庭。蘋果公司一方訴稱:2009年12月23日,唯冠國際CEO和主席楊榮山授權麥世宏簽署了相關協議,將10個商標的全部權益轉讓給英國IP公司,其中包括中國內地的商標轉讓協議。協議簽署之後,英國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萬英鎊購買所有的iPad商標,然後英國IP公司以10萬英鎊的價格,將iPad商標的所有權益轉讓給了蘋果公司。
兩原告請求法院判令注冊號1590557「iPad」、注冊號1682310「iPad」商標專用權歸原告所有,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商標權屬調查費、律師費所損失人民幣400萬元。
修改訴訟書
唯冠宣布,已修正了此前在加州對蘋果提起的「iPad」商標侵權指控,認為蘋果在獲得iPad商標時存在多種欺詐和非公平競爭行為。
本次訴訟為2009年12月23日唯冠台灣分公司與蘋果之間的交易提供了新證據,當時蘋果代理人刻意向唯冠台灣方面隱瞞事實、打壓收購價格,因此,雙方在此基礎上簽訂的合約是無效的。一旦合約因欺詐事實的存在而歸於無效,在歐盟、韓國、墨西哥、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的iPad商標權也將重新歸屬於其原始所有權人唯冠台灣。
在起訴書中,唯冠還指控蘋果當初在購買IPAD商標權時時間緊迫,在與唯冠達成協議前,明知唯冠反對其使用近似商標,還有預謀地欺騙唯冠與其簽約。為了推進這起交易,蘋果僱傭了一個中介機構Farncombe公司及其行政董事格雷厄姆·羅賓遜(Graham Robinson),為購買唯冠擁有的IPAD商標權而精心策劃,但都是虛假的托詞。之後,蘋果還創立了一個特殊目的公司IP應用發展有限公司(IPAD Ltd.),並隱瞞該公司擔任蘋果代理人的事實。
唯冠獲勝
深圳中院於2010年4月19日受理該案,並於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開庭審理。2011年12月,深圳中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蘋果公司及下稱IP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6萬元,由兩原告承擔。一審判決認為:原告要商業獲取他人商標,應當負有更高的注意義務,應當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與商標權利人訂立商標轉讓合同,並辦理必要的商標轉讓手續。而本案商標轉讓合同系原告IP公司與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且與被告之間的表見代理亦不成立。故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予以駁回。
狀告蘋果
2011年12月,唯冠公司代理律師肖才元表示,唯冠公司已開始在廣東地區對蘋果授權經銷商提起訴訟,要求蘋果經銷商停止侵權——停止使用IPAD商標。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惠州市中院已分別受理案件,並將准備開庭。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向雙方送達了民事調解書,該調解書正式生效。日前,蘋果公司已按調解書的要求向廣東高院指定的賬戶匯入6000萬美元,並於6月28日向該案的一審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民事調解書。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於今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送達了將涉案IPAD商標過戶給蘋果公司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這意味著,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圓滿解決。

破產清算
2012年3月,廣東高級人民法院還沒有對iPad商標在中國內地歸屬權作出二審判決,台灣富邦產物保險股份公司就針對深圳唯冠提起的破產清算申請,讓這起本已波瀾四起的案件又現變數。2010年11月,深圳中院判決深圳唯冠向富邦保險支付867.97萬美元,在富邦申請強制執行之後,鹽田區法院查明,在執行過程中查封、處理的深圳唯冠的財產,都已經被用於抵押貸款,銀行享有優先受償權。法院據此認為深圳唯冠沒有其他財產可供執行。鑒於深圳唯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2011年6月27日,富邦保險依法向深圳中院提交申請書,請求法院宣告深圳唯冠破產並對其進行破產清算。 2011年12月27日,深圳中院曾就此案召開了破產聽證會。在破產聽證會上,深圳唯冠承認企業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但是公司正與美國蘋果公司就iPad商標權進行訴訟,未來有可能用獲得的賠償來償還債務。富邦保險則表示,鑒於此商標權訴訟判決並未生效,深圳唯冠用未來不可預知的賠償款來證明自身的債務清償能力,缺乏說服力。

G. ipad商標侵權到底是怎麼回事

iPad商標門始末
2月24日,美國蘋果公司、IPADL()公司起訴深圳唯冠iPad案在深圳中級法院開庭審理。當天深圳中院第十五庭座無虛席。
這場糾紛緣起一份授權委託書。2009年12月23日,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唯冠」)授權該公司法律顧問麥先生簽署協議,將八項 i-Pad商標一並轉讓給IPADL。本報獲悉的授權委託書中顯示,授權方為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並有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負責人楊榮山的蓋章。
IPADL於2010年將其持有的全部iPad商標轉讓給了蘋果。
雙方的爭議在於,授權方的台灣唯冠是否有權代表深圳唯冠處理iPad在大陸的商標。蘋果方面向深圳中院提交的證據認為,在簽署委託書的兩個月之前,電子郵件署名為JonathanHargreaves的IPADL代表與台灣唯冠法務部電子郵件署名為HuiYuan的代表,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展開談判,談判提及台灣唯冠是否能代表深圳唯冠的細節。郵件中,HuiYuan告知I-PADL,台灣唯冠方簽約代表由麥先生擔任,協議在台灣簽署。
公開信息顯示,台灣唯冠和深圳唯冠都是唯冠國際(00334.hk)的子公司,但雙方股權沒有交叉關系。深圳唯冠的另一位代理律師謝湘輝表示,這個案件其實是台灣唯冠無權代表,因為它沒有iPad商標在內地的所有權。而根據內地的公司法,雖然台灣唯冠和深圳唯冠都是唯冠國際的子公司,唯冠集團依然無權處分深圳唯冠的資產,更何況深圳唯冠的法人並非楊榮山。
而深圳唯冠認為,台灣唯冠與I-PADL公司2009年12月23日簽訂的協議第11條明確約定,往來郵件均已被書面正式協議取代,不作為任何依據。
「這其實是個荒唐的鬧劇,蘋果發現iPad大陸商標的擁有人不屬於台灣唯冠而是深圳唯冠後,開始著急了並先聲奪人。」肖才元表示。
事實上,兩個戲劇性的因素讓該案更顯得撲朔迷離。
蘋果在香港法院提起的訴訟案件中,所提交的材料顯示,IPADL公司實為蘋果公司律師操作下成立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旨在用於收購唯冠手中i-Pad商標權的公司。
2010年4月3日,iPad產品在美國開始向公眾銷售。2010年4月7日,IPADL以10英鎊的價格向蘋果轉讓了其全部的iPad商標。
一家大型企業的代工人士稱,蘋果以IPADL名義向唯冠洽購iPad商標,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自己來頭太大對方漫天要價,而且注冊公司縮寫為IPADL也好解釋收購的商標的原因,但糾紛發生後,蘋果律師的疏忽就要讓蘋果公司付出代價了。
肖才元認為,深圳唯冠本來是和I-PADL之間的糾紛,蘋果就這樣強勢插入了進來,IPADL的疏忽顯而易見,根據相關規定,蘋果的代理根本不成立。
更為戲劇性的是,IPADL公司授權代表郵箱標明的主人——onathanHargreaves可能根本不存在。肖才元稱,他從蘋果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的材料中得知的,根本不存在此自然人。由此斷定,原告在申請辦理公證時,對公證機構隱瞞了這一事實。
商標門困局
在商標門尚未有結果之前,從2010年9月份開始,蘋果已經將iPad送進了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和時尚人士的工作包。
而iPad商標在2010年3月22日,已被深圳唯冠的八家債權銀行給查封。蘋果提交給深圳中院的 《起訴狀》稱,IPADL於2010年4月7日將iPad商標轉讓給了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和IPADL將已被依法查封的商標簽署轉讓協議,純屬鬧劇。而且該協議是在明知IPADL不可能受讓我方iPad商標之後簽署的,顯然不產生任何效力,並且是惡意的。」肖才元表示。
在蘋果將iPad在內地尚有爭議的商標做成既成事實後。現實狀況是,深圳唯冠卻無力反擊。
按照相關規定,如果深圳唯冠要起訴蘋果,需要巨額的財產擔保。而深圳唯冠這家曾是中國外貿出口百強的企業目前幾近破產。而蘋果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如果敗訴,其iPad商標怎麼辦?
上述代工業人士稱,蘋果肯定不允許這個商標流失,如果敗訴了也只能和解,這也是深圳唯冠為什麼在幾近破產的情況下要將這宗官司打到底的原因。
謝律師說,蘋果公司對深圳唯冠造成的損失是無法計算的。根據我國法律,若無法計算受損方的損失,可以獲利方的盈利作為計算標准。對於這一說法,和君創業的媒體負責人黃一丁認為,因為蘋果在內地有很多加工代工廠,在內地生產拿到海外去銷售,這一部分損失需要通過海關進行計算,因此非常復雜。據了解,和君創業是唯冠電子全權委託處理這起商標糾紛案件的公司。
本報多次聯系過蘋果中國的工作人員,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負責蘋果的公關公司人士表示已經被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蘋果的iPhone在進入內地市場時,也是先進入中國然後和解轉讓的。
根據漢王招股意向書披露的信息,2009年7月18日,漢王與蘋果簽訂了365萬美元的iPhone商標和解及轉讓協議。而在此之前,iPhone已經在內地開始發售。

熱點內容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條件關鍵 發布:2025-01-21 01:01:34 瀏覽:438
鉅沃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00:55:41 瀏覽:951
勞動法提前解約賠償 發布:2025-01-21 00:46:09 瀏覽:84
法院涉案款項 發布:2025-01-21 00:39:47 瀏覽:46
合同法代理制度 發布:2025-01-21 00:16:04 瀏覽:513
經濟法法律體系 發布:2025-01-21 00:15:55 瀏覽:126
依法治國的保證 發布:2025-01-20 23:53:47 瀏覽:834
中國美女法官 發布:2025-01-20 23:30:49 瀏覽:330
欠條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有圖片 發布:2025-01-20 23:21:48 瀏覽:885
曾志強道德經 發布:2025-01-20 23:01:07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