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司法局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自查報告

司法局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自查報告

發布時間: 2022-08-27 20:26:30

㈠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大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決定

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作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堅持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用法治來規范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市場主體的利益關系,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增強法規規章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切實解決審批流程長、辦事效率低等營商環境「痛點」「堵點」,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堅實法治保障。二、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建立健全保障營商環境的法規規章體系
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加強堅持中國特色和國際規則相銜接、又符合我省實際的立法,主動對標國際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則,保障落實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科學編制立法規劃和立法工作計劃,優先安排涉及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法規規章,抓緊制定或者修改自主創新促進條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社會信用條例、標准化條例、版權條例、人力資源市場條例、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等。貫徹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根據國家授權及我省立法許可權,開展有針對性立法,支持深圳、珠海用好用足經濟特區立法權,支持廣州開展先行先試立法。加快推進我省與港澳營商規則相銜接。及時總結、復制推廣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做法。
增強法規規章的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對企業辦理商事登記、行政許可、項目報建、稅費繳納、員工招收等事項,明確行政機關辦理的權力責任與法定時限,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提高法規規章制定和實施的透明度,加強法規規章出台前後的聯動協調,制定實施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法規規章,要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並結合實際設置合理緩沖期,為企業執行有關規定預留一定的准備時間。
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擴大公平競爭審查范圍,完善審查標准和操作程序。按照「誰制定誰清理」的原則,抓緊開展營商領域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工作,對妨礙公平競爭、束縛企業發展、違反內外資一致原則的,及時修改或廢止。依法支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試點工作,及時調整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三、依法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的政務服務效能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現代市場體系。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打造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市場環境。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圍繞破解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推進政府簡政放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依法推進強市放權,賦予各地更多自主權。貫徹實施政府投資條例,提高政府投資效益、規范政府投資行為。依法實行高標準的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政策舉措與規則機制,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動企業注冊、變更、注銷登記更加便利化,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實現「照後減證」,解決「准入不準營」的問題。減少社會資本市場准入限制,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依法減輕企業負擔,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推動降低涉企收費。推進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大幅精簡審批事項和前置條件,下放審批許可權,合並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流程,優化監管方式。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建立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區域評估、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制度,實現審批流程、信息數據平台、審批管理體系、監管方式「四統一」。
推動構建公平統一、權責明確、透明高效的市場監管制度,形成多元共治的市場監管新格局,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快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推進「信用廣東」平台建設。建立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協同機制,對市場主體實施分類監管,依法採取守信便利通行、失信約束限制措施。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在發展規劃、項目引資、優惠政策等方面,保持穩定性與連續性。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及跨部門聯合監管,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強化信用信息歸集整合應用,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加強協同監管,創新監管方式,建立綜合執法、聯合執法、規范執法等制度。堅持對新興產業實施包容性審慎監管,營造包容支持創業創新的制度環境。推進土地、資金、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的價格機制。支持和引導社會組織、公眾、媒體協同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促進市場主體合規經營、誠信經營。加強對行業協會商會管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制定技術標准、規范行業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反映企業意見、幫助企業維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支持政府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完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推動優化再造政務服務流程,推進電子政務、行政審批和服務標准化建設,簡化辦事流程、壓縮辦理時限,提高行政效率和協同辦公水平。支持拓展粵省事移動政務平台服務范圍,推進網上審批和服務,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確需到現場辦理的要實現「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支持政府整合行政審批職能,制定企業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明確企業辦事的依據、條件、程序和辦結時限,細化裁量標准。建立完善企業和企業經營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協調機制,預防和懲戒侵害企業和企業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及時受理有關投訴、舉報,主動回復處理結果。拓展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加快推進平台交易全覆蓋,提高各類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和交易的透明度、公平性。規范中介機構行為,提升中介服務質量水平,推進全省統一的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建設。按期完成行業協會商會和行政機構脫鉤的相關工作。

㈡ 2021年營商環境的建議和看法對於營商環境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自覺把上級關於營商環境建設系列方針政

摘要 你好,非常開心為你提供這樣的咨詢。

㈢ 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規定 證明事項應當有什麼依據

近日,兩則利好消息振奮人心。 一則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3日對外發布,在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另一則是,世界銀行24日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今年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制度建設與世界排名相呼應,彰顯了中國營商環境的扎實進步,也展現了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法治化——從實踐經驗到頂層設計

新華社通稿指出,《條例》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化下來,重點針對我國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專家指出,在中國,國務院條例是位階僅次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對國務院部門和地方具有強制約束力。條例的頒布意味著其中的舉措須在各地執行。以往經常在地方出現的一些怪象,如「選擇性政策執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將變成違規行為。

本次《條例》對法律法規的立改廢和調整實施,制定法規政策聽取市場主體意見,為市場主體設置政策適應調整期,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等作了規定。比如:

第三十九條指出: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對相關管理事項已作出規定,但未採取行政許可管理方式的,地方不得就該事項設定行政許可。對相關管理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可以依法就該事項設定行政許可。

第四十條指出: 國家實行行政許可清單管理制度,適時調整行政許可清單並向社會公布,清單之外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國家大力精簡已有行政許可。對已取消的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不得繼續實施或者變相實施,不得轉由行業協會商會或者其他組織實施。

第四十四條指出: 證明事項應當有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依據。設定證明事項,應當堅持確有必要、從嚴控制的原則。對通過法定證照、法定文書、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內部核查和部門間核查、網路核驗、合同憑證等能夠辦理,能夠被其他材料涵蓋或者替代,以及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不得設定證明事項。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公布證明事項清單,逐項列明設定依據、索要單位、開具單位、辦理指南等。清單之外,政府部門、公用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不得索要證明。各地區、各部門之間應當加強證明的互認共享,避免重復索要證明。

㈣ 如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應建立多層次、立體化,基於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特點,兼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法律法規支撐體系。

一、是縱向加強頂層設計。在外商投資法、行政許可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和民法典等全局性法律框架的基礎上,針對具體領域的痛點和堵點,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廢立工作。

二、是橫向增強法律法規的協調性。及時調整和清理阻礙營商環境優化的制度問題,對立法項目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進行全面清理,逐步構建起不同法律法規之間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營商環境法律法規體系。

三、是提升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有關企業的實際情況,統籌把握出台時機,加強對政策的解讀。在立法過程中應重視來自基層的現實需求和意見,以市場需求和公眾滿意度為導向,增強法律法規的連貫性和可操作性,兼顧立法目標與綜合效益,注重與國際市場經濟通行規則的銜接。

四、是營商環境相關法治手段保障改革應先行先試。在鼓勵各地改革創新的同時,各級政府及時制定和完善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制,全國人大通過授權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等形式為改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㈤ 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建議

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建議如下:

一、司法保障與司法保護相結合。招商引資需要「五湖四海請進來」,來者為客,迎客當需「掃院凈屋」。在現代商品經濟社會中,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往往是地區良好投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倡和依法保護「契約精神」更能讓投資者放心、安心。

二、開門納諫與出門建議相結合。要把市場主體包括企業家在內等各方面的經營者請進來,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特別是對涉訴信訪企業等市場主體的信訪訴求,須由一把手親自接待,梳理問題所在,提出解決方案。

三、加強審管聯動,進一步塑造營商服務新形象。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完成與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的對接,全面提高事中事後監管水平。加強窗口從業人員作風整頓,加大紀檢、宣傳、督查等部門與營商環境主管部門聯動力度。

出台企業投資項目全流程辦事指南,推動各級審批服務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實現「標准公布、受理公平、過程公開、結果公示」,著力營造「清、親、諾」營商服務良好環境。

四、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打造營商服務新格局。加快政務服務體系改革,以實現省市縣互聯互通為目標,建立「不打烊」智能服務體系,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盡量讓企業群眾少跑腿、不跑腿。深化「一窗」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企業開辦銀行網點代辦等創新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群眾制度性辦事成本。

五、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組織開展涉企收費自查自糾,要求全面落實及時清理規范制度、及時報告公布制度,嚴格執行涉企保證金台賬定期報送制度、投訴舉報及時受理制度。

強化政策解讀,梳理涉企政策核心條款和落地流程圖,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公布,會同相關單位開展金融服務、稅費減免、就業創業等涉企政策宣講,不斷擴大政策知曉率。

㈥ 整治影響執法司法突出方面的問題

整治影響執法司法方面突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1、服務承諾落實不到位,窗口形象和服務意識差;
2、敷衍塞責、不作為、慢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3、對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打擊不力,損害企業合法權益;
4、涉企案件執法司法行為不規范、質效不高,對執法司法問題監督不到位;
5、個別政法幹警違紀違法等問題影響了執法司法質效,影響了公平正義,影響了政法機關的公信力,損害了營商環境。
開展影響營商環境執法司法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是全市政法機關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決策部署,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法治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效果明顯,法治化營商環境也不斷優化,執法司法質效不斷提升,但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還存在差距和問題,執法司法工作中的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七條 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㈦ 3.您對律師參與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企業法治體檢常態化法律服務有哪些意見或

司法部組織律師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倡導每名律師每年參與不少於50個小時的公益法律服務或者至少辦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將公益法律服務情況納入執業律師年度考核等。
為有需要的民營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政策宣講、風險分析、合規管理、糾紛解決等形式多樣的免費法律服務。

熱點內容
浙江導司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0 21:35:58 瀏覽:697
法律責任的特點是 發布:2025-01-20 21:13:14 瀏覽:172
多措並舉開展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0 20:13:22 瀏覽:955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