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制度全覆蓋

法律援助制度全覆蓋

發布時間: 2022-09-05 10:19:25

⑴ 刑事辯護全覆蓋看守所內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麼

在看守所期間,犯罪嫌疑人自己因為經濟困難,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根據《最高人民法司法部關於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第二條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外,有權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具有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百六十七條規定應當通知辯護情形,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除前款規定外,其他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一審案件、二審案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3】《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⑵ 法律援助制度是什麼

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6年3月17日通過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是在我國立法史上,首次將"法律援助"明確寫入法律,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96年5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對法律援助的有關內容作了專章規定。《律師法》第六章規定:"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律師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盡職盡責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這些規定明確了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范圍和律師必須依法承擔的法律援助義務,並為今後制定法律援助的專門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礎。

目前,中國的法律援助機構已基本形成了四級組織的架構:

1、 在國家一級,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負責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援助規章制度,中長期發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調全國法律援助工作事宜,開展與國外法律援助團體及人士的交流活動等等工作。

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其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內社團、企業、商社及個人的捐贈和贊助;基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的利息;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收益等。

2、 在省級地方,建立XX省(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對所轄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3、 在地、市(含副省級)地方,建立XX地區(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組織實施的雙重職能。

4、 在具備條件的縣、區級地方,建立XX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具體組織實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具備建立法律援助機構條件的地方,由縣(區)司法局具體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

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申請人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中國法律援助的三個專業實施主體是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律師主要提供訴訟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辯護、刑事代理和民事訴訟代理等)和非訴訟法律援助;公證員主要提供公證事項的法律援助;基層法律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詢、代書、普通非訴訟事項的幫助等簡易法律援助。

中國法律援助有三個基本的資金來源:政府出資,社會捐贈及行業奉獻(主要指義務辦案)。

中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尚處於建立階段。作為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其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必將為實現依法治國方略,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和促進社會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

⑶ 我國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是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法律制度,他通過向困難群眾提供法律幫助,使他們能同其他公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法律保護。自1994年我國施行法律援助制度以來,我國在立法和實踐等方面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宣傳力度不夠、經費嚴重短缺、援助人員不足、服務形式單一和體制欠規范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⑷ 法律援助的內容及作用

一、法律援助含義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法律援助管理條例
我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法律援助是國家行為或者是政府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三、意義
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客觀要求,是健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際步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法律措施,其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法律援助制度體現了國家對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切實保障,有利於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法律援助制度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律師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
四、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
2、刑事自訴案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
3、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法律事項;
4、見義勇為和因公受傷請求賠償的法律事項;
5、請求國家賠償的行政訴訟案件;
6、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法律事項;
7、辦理與撫恤金(或勞工賠償金)、救濟金、勞動保險金、贍養、撫養、扶養有關的公證事項;
8、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事項。
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應同時具備哪些條件?
1、具有北京市戶口或在本市務工,且持有身份證、暫住證和務工證的人員;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由系本市行政區域內法院或其它機構管轄的;
3、有充分理由說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且有實現權利可能的;
4、本人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城鎮居民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北京市政府規劃定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執行。
農村居民及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其住所地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五、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哪些程序?
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必須提交法律援助申請書,並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基本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⑸ 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又稱法律扶助,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司法援助制度,是對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又無力承擔訴訟費用以及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公民或法人予以援助,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從這一概念可以看出,法律幫助和法律援助不是一回事。需要法律幫助(例如不懂法),但有能力支付訴訟費用的,不屬於法律援助的范圍;只有那些需要專業法律幫助而無力承擔訴訟費用的,才屬於法律援助的范圍。
我國《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據這些法律規定,法律援助的對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國法人資格或在我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這些公民或法人在經濟上貧困、孤立無援,沒有支付能力,若不給予法律援助,確實無法維護其合法權益。一般來說,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民事方面,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權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民事案件,以及公民在贍養、撫育、婚姻、繼承、工傷事故等方面的賠償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⑹ 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實現刑事辯護全覆蓋有哪些思考

1、《法律援助條例》對刑事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情形作了規定。
2、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⑺ 法律援助法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於2022年1月1日起施行。___

法律援助工作在我國已開展40多年,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新要求,也存在服務供給不足、資源分配不均、覆蓋范圍偏窄、保障不充分、質量不高和便民措施不健全等問題。____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必須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通過制定法律援助法,作出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定,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方式、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提高保障水平、加強質量管理、提供便捷化措施等,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在更大范圍通過更多形式,為人民群眾獲得及時便利、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提供法治保障。_

法律援助法草案提請初次審議時有61條,經過修改完善增至71條。增加相關內容,主要是為了充分體現法律援助法是社會法的特徵,法律援助制度是國家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通過完善法律制度,努力實現兩個目的:讓符合條件的更多力量有更多渠道和形式參與法律援助,更有積極性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更便利地享受更有質量的法律援助服務。

一是激發更高積極性提供法律援助

以往法律援助大多是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指派律師或者安排本機構人員,為符合條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渠道相對單一、力量較為有限。對此,法律援助法進一步拓寬了提供法律援助的渠道,動員更多力量參與,大致明確了三個渠道: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或者安排本機構具有律師資格或者法律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助;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參照本法規定開展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志願者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個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多種形式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這些形式包括: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辯護與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值班律師法律幫助,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需要說明的是,規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主要是為以後或者地方探索拓展新的形式提供空間。

法律援助經費少、補貼標准低、社會支持力度不足等等,都是影響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人員以及社會各方面開展法律援助積極性的痛點、難點問題。為此,法律援助法直面問題作出三方面規定:明確政府財政保障。包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採取鼓勵措施。包括: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對在法律援助中作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明確補貼標准。包括: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法律援助補貼;補貼標准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法律援助的服務類型、承辦成本等確定,並實行動態調整;法律援助補貼免徵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二是保障更多公民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法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擴大法律援助范圍,主要從三個方面保障更多公民獲得法律援助:努力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包括: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未成年人、有關殘疾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死刑復核案件被告人、缺席審判案件的被告人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人員,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其他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請求有關賠償、給付和支付勞動報酬等,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包括:請求國家賠償,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發給撫恤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有關事故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等。符合法定情形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包括: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再審改判無罪申請國家賠償,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主張相關權益,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為以後和地方擴展新情形預留空間。另外,不服司法機關生效的裁判或者決定提出申訴或者申請再審,也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

三是保障當事人更便利地獲得法律援助

為保障當事人更便利地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法主要從三個方面規定有關便利措施:明確相關機關和部門提供便利的責任。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在辦理案件或者相關事務中,應當及時告知有關當事人有權依法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合理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機構通過服務窗口、電話、網路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時,應當提示當事人享有依法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並告知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和程序。便捷法律援助申請的手續。包括:在申請人經濟困難狀況的核查方式上,除法律援助機構通過信息共享查詢外,還增加了申請人誠信承諾的方式;法律援助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充的材料或者由申請人作出說明。____特定情況更加便利對待。包括:法律援助申請人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人員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發現有距法定時效或者期限屆滿不足七日,需要及時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行政復議,需要立即申請財產保全、證據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等情形的,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應當提供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

四是保障法律援助高質量水平發展

法律援助法通過強化保障和監督措施,讓當事人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法律援助服務,更有獲得感。法律援助法明確了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的義務。包括: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負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後,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或者終止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並應當按照規定向受援人通報法律援助事項辦理情況;對於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以及死刑復核案件的被告人需要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具有三年以上相關執業經歷的律師擔任辯護人。同時,加強了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包括: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法律援助工作,建立投訴查處制度,受理受援人的投訴並及時調查處理,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准,定期進行質量考核;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法律援助法還完善了法律援助有關運行機制。包括: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有計劃地培訓法律援助人員,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綜合運用庭審旁聽、案卷檢查、征詢司法機關意見和回訪受援人等措施,督促法律援助人員提升服務質量;律師協會應當將律師事務所、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內容等。另外,法律還規定了相關的法律責任

⑻ 刑訴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規定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中對法律援助的規定如下: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第二百七十八條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缺席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可以代為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8)法律援助制度全覆蓋擴展閱讀

案例:

妻子上班途中遇車禍身亡,河南永城市民陳召(化名)打完第一場官司,就決定放棄。

耗時2個多月,交了5000元律師費,這場官司僅確認了勞動關系。接下來,申請勞動仲裁、工傷賠償,3個孩子還要讀書……陳召耗不起時間,更掏不起訴訟費。

「我們也有錯。」陳召說起案件,一臉誠懇。妻子小琴因身份證丟失,借用表妹的證件簽訂勞動合同,沒想到工傷賠償成了難題。

妻子在企業上班幾年,就這么白幹了?陳召想不通。永城市司法局免費為他指派律師。3年時間、7場訴訟,他沒花一分錢,拿到勝訴判決書。讓陳召受益的,是河南省從1997年推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困難群眾涉案,可免費獲得法律服務。

陳召起初並不符合援助條件,2014年,河南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援助對象由困難群眾擴展至低收入群眾。標准一降,法律援助范圍擴至河南40%的人口。

受理案件後,永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維亮分析案情:案件難在工傷保險關系不好確定,賠償主體不知是用人單位還是工傷保險單位。維權路,不平坦。法院判決敗訴,仲裁機構不受理,保險中心不支付,案件轉眼過了2年多。

2017年初,李維亮轉變思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多次與法官溝通案件實情。最終,法院認定小琴務工的事實,要求工傷保險中心支付陳召50餘萬元賠償款。像陳召一樣,近5年河南有81.8萬名困難群眾受益法律援助,涉及47.2萬件案子。

河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巡視員周濟生介紹,從推出法律援助,不斷完善便民措施,再到推行律師值班制度,保障司法人權,河南法律援助逐步完善至提供全覆蓋、普惠式的常態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⑼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包括哪些內容

一、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主要內容如下:

1、將「適應社會發展」作為本區域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

2、放寬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降低法律援助門檻,使法律援助覆蓋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體,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3、擴大法律援助事項范圍:規定農村「五保」對象、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人員、無固定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員、領取設區的市、縣(市)總工會發放的特困證的職工、依靠撫恤金生活的人員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對事項范圍不再作具體限制。

4、方便申請人開具經濟狀況證明。結合工作實際,明確村(居)民委員會、工作單位也可以為申請出具經濟狀況證明。

5、建立律師值班制度。對加強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方面重點提出了要「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設立法律援助律師值班工作室」。

6、開展法律援助律師參與申訴案件代理試點。

7、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意義:

建立和實施法律援助制度,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客觀要求,是健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實際步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法律措施,其意義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法律援助制度體現了國家對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切實保障,有利於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

2、法律援助制度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

3、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律師法律制度。

4、法律援助制度有利於健全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



⑽ 如何做到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

一、降低法律援助的門檻。建議刑事訴訟法對第34條進行修改,在審判階段,對於內犯罪嫌疑人、容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全部納入法律援助的范圍。
二、將值班律師制度寫入刑事訴訟法。值班律師在刑事速裁程序、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必要法律咨詢、程序選擇、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法律幫助。
三、建立公設辯護人制度。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不僅要關注律師辯護覆蓋的「數量」,而且更要確保律師辯護的「質量」。當前,我國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存在法律援助律師「走過場」的現象,「刑事辯護」淪為「形式辯護」。
四、逐步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流程覆蓋。

熱點內容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
新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1-19 22:41:23 瀏覽:725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