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中心教學基地

法律援助中心教學基地

發布時間: 2022-09-17 18:57:00

❶ 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的介紹

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正式組建於2002年,其前身社會科學系1985年成立,是四川省理工類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人文社會科學教學與科研單位。文法學院設有六個系:社會學系、法學系、公共事業管理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社會工作系,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現設在文法學院。三個研究所:應用社會學研究所、法學研究所、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學院擁有校級綜合實訓室一個和一批校外實習教學基地,綜合實訓室下設模擬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社會調查與數據分析實驗室、公共管理、電子政務實驗室和圖書情報室。目前,在校各類學生有1500餘人。學院設有「致高律師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法學專業學生。學院管理機構:學院辦公室,學院教務科,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

❷ 誰能幫幫我

http://www.univs.cn/

1,百名大學生加盟「法律援助」

作者: 劉雲 出處:濟南時報 日期:2006-05-09 09:33:45

法律援助隊伍又「壯大」了。近日,濟南大學法學院100名大學生志願者加入「千人法律援助進村居」活動,他們將協助律師開展法律援助現場受理、咨詢活動,並在法律援助中心「定點」實習,協助律師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據了解,2004年4月,濟大法學院與市法律援助中心聯合啟動了「百名法律援助志願者」與「教學實踐基地」儀式。今年,雙方再度聯手,由100名優秀大學生志願者加入「千人法律援助進村居活動」。雙方確定的活動內容包括擇日開展「千人法律援助進村居」現場法律援助宣傳咨詢和受理活動;定期選派志願者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值班室協助律師值班,為來訪的困難群眾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不定期選派志願者擔任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助理,協助援助律師承辦法律援助案件以及與濟南中院協調,旁聽該院開庭審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編輯:陳婷婷)

2,大學生可任法官助理 基層法院志願服務啟動
作者: 出處:新華社 日期:2006-05-03 17:55:26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在過去的支農支教等8大項目的基礎上,2006年增加了基層法院志願服務行動。服務基層法院的志願者原則上招募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到基層法院主要擔任法官助理,協助法官做起草法律文書等開庭前的准備工作。

共青團中央西部計劃全國項目辦公室負責人說,作為試點,去年基層法院志願服務行動在陝西、甘肅、內蒙古、四川、重慶、廣西等6個省區市選派了120名志願者服務西部地區基層法院。今年這個專項服務行動正式啟動。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西部地區法律資源非常短缺,西部地區法院也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嚴重影響審判工作正常開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央各部門的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緩解西部法院人才斷檔的現象。基層法院志願服務行動就是措施之一。(編輯:陳晨)

3, 大學生就業可尋求法律援助
作者: 出處:麗水日報 日期:2006-04-14 12:37:02

近日,去年大學畢業的陳先生就試用期結束卻沒有任何理由即被用工單位解聘的問題,向市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像陳先生這樣剛就業就碰到勞動爭議而向法律援助部門咨詢或求助的情況,僅今年3月以來市法律援助中心就受理10多起,而且多是因為草率地答應用人單位要求,開始工作卻未簽勞動合同。

眼下正是大學生求職簽約的高峰期,由於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部分用工企業或單位借機向求職學生「下黑手」。據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前來咨詢或求助的大學畢業生,或者因為求職心切,缺乏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意識,不經意間就被一些用人單位「非法用工」,被騙走了錢財;或者是被單位當做廉價勞動力,強迫超時、超負荷工作;或者就是試用期時間沒有明確規定,而經過長期試用後卻被無理解聘。

但無一例外,這些發生勞動爭議的大學畢業生都沒有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法律人士建議,大學畢業生一方面要在就業前,通過學習《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文件,明確與用人單位關系,了解相互間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在意識上不要將自己放在弱勢地位,害怕用人單位不聘用或怕麻煩而在自身權益上妥協,應當積極維護自身權益,一旦確立勞動關系就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該屬於自己的權利就要爭取,該屬於對方的義務就應該要求對方履行,並在合同中明確。但如果確實碰到勞動爭議,可以向勞動仲裁機構要求勞動仲裁。(編輯:陳晨)

4,大學生「法律援助熱線」服務市民
作者: 李亞星 出處:http://www.scol.com.cn 日期:2006-03-21 12:52:39

遇到了什麼法律上的難題,只要撥打「法律援助熱線」,上千名法律專業的學生和專家教授將為你免費「撐腰」。昨日,四川高校首個面向社會的免費「法律援助中心」在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據悉,新成立的免費「法律援助中心」主要是為該校法律專業的學生打造一個實習、實踐的平台。除了為四川所有高校學生在打工、求職、人身安全、勤工儉學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外,還將面向全社會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援助中心將每天專門安排兩名工作人員接聽「法律援助熱線」電話:(028)85708540,時間為每天的19:00-21:00。(編輯:陳冠來)

❸ 天津師范大學法學專業怎麼樣

天津法學教育的重鎮 ——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 1980年,天津師范大學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協助下,由著名法學家徐大同先生主持,按照綜合大學法律系的標准,在天津市率先創辦了法律專業。在無數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法律專業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在政法學院設立法律系,2003年學校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法學學科設立了法學院,成為當時天津市第一所專門培養高層次法律人才的獨立學院。 經過28年的努力,法學院已形成一支學術精良並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4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20人,碩士生導師16人。從希斌教授被評為校級師德楷模,梁津明、韓志紅、賈邦俊、金國坤教授被評為天津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阮大強、楊金穎副教授在全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先後獲得一等獎。韓志紅老師被評為校級名師,賈邦俊老師被評為天津市名師。尤為可喜的是彭炳金、郝磊、郭春明、張潔、郭慶珠、張宜等一批朝氣蓬勃的博士生加盟教師行列。目前,學院已形成與開展高等法學教育相適應的辦學條件,設施先進的教室,藏書豐富的資料室,建立了擁有價值約170萬元設備的物證技術實驗室,按照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標准審判庭的樣式設立了模擬法庭和法律援助中心,並在校外設立了包括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檢察院和天津市仲裁委員會在內的12個教學實踐基地。此外,法學院已形成和諧、務實、向上、創新的學院精神、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顯著的學科建設成果。學院現有一個法學本科專業,四個法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即經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和法律史學。2007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又獲得了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的資格。最近天津市法學會經濟法學分會、民法學分會先後在我校成立,分別由學院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韓志紅教授和賈邦俊教授擔任會長,所有這些將推動本市相關學科科研的繁榮與發展 法學院在辦學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努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法律人才。為了加強實踐教學,學校聘請了於世平、高紹林、王天舉等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法律工作者為兼職教授。課上,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和專題辯論;課下,充分利用物證技術實驗室、模擬法庭、法律援助中心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運用法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已為社會處理了400多件法律事務。目前,知識產權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和刑法學被評為校級優秀課;法理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民法學被評為天津市級精品課。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院還設立了「法學講壇」和「人生講壇」,先後邀請過著名法學家江平、曾憲義、吳漢東、沈四寶、應松年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和成功人士為學生演講,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 28年來,法學院產生了一批又一批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法律人才。金國坤教授主持的國家級科研項目《依法行政環境問題研究》已結項並獲得獎勵;郝磊副教授參與的國家級科研項目《西北民族地區環境資源法律制度創新》已經結項出版;賈邦俊教授撰寫的《合同法總論》(省部級科研項目)和郭春明副教授撰寫的《緊急狀態法律制度研究》專著先後榮獲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難能可貴的是學院教師沒有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局限於書齋而是盡可能將其服務於社會,從希斌、梁津明、韓志紅、賈邦俊等教授經常參加本市重大法規的起草和重大決策的咨詢工作,為天津市委、人大、政府、政協提出許多寶貴的法律意見,受到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人才培養方面,在天津尤其是政法系統,到處都有天津師大法律學子的身影,他們以自己的辛勞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好評。如執教於北京師范大學的王秀梅教授,南開大學的陳耀東、張玲、史學營等教授,獲得「全國最佳公訴人」榮譽稱號的尹東華,「中國法官十傑」金法槌獎獲得者杜建軍,黨的十七大代表、銀法槌獎獲得者王紅衛等都來自師大法學專業。在天津法院系統拔尖人才和天津檢察系統優秀公訴人評選中,約有40%以上的獲獎者畢業於我校法學專業。天津坤鵬律師事務所的楊春慧主任,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進步促進中心主任李新等天津社會建設發展的棟梁均曾在我校就讀。2006年4月校友返回母校成立校友分會,捐款兩萬,栽下六顆名貴的西府海棠,共同祝願母校法律學科未來更加美好。

❹ 牡丹江大學好不好

牡丹江大學是經教育部批準的普通高校,學校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稱的全國旅遊城市——牡丹江市。這里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青山環繞,碧水中流。境內的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和聞名遐邇、景色怡人的亞洲第一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及英雄楊子榮生前戰斗過的林海雪原,是國家重點旅遊風景區。綏芬河、東寧兩個對俄羅斯邊境貿易口岸,年過貨量占黑龍江省的80%,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優越的經濟環境為學校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實踐場所。 學校下設十系(經管系、財貿系、信息與電氣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化工系、外語系、文化與傳播系、藝術系、建工系、動漫系),兩部(基礎部、體育部),一院( 繼續教育學院), 一附屬小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 482 人,擁有一支業務精良、專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其中專任教師 245 人,博士 2 人,碩士 61 人,教授 25 人,副教授職稱人員 157 人,具有「雙師」資格的教師 95 人。全日制在校生 7091 人,成人本專科 2170 人,其它各類培訓人員 6000 人。 學校佔地面積 38.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13.66 萬平方米。 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圖書館、食堂(省級一類)、學生公寓(省級示範)、浴池、體育場、留學生樓等。學生活動中心,百兆寬頻校園網,有線電視網,學術報告廳,畫室、多媒體視聽教室、多媒體微機實驗室、放像室、課件製作室、計算機硬體實驗室、軟體設計室等均能滿足現代化教學需要。專業教學條件優良,食品工藝與檢測和汽車檢測與維修兩個專業為省級示範專業,會計模擬實驗 室、金蝶 ERP 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模擬法庭、法律援助中心、外語口語實踐基地,一流的閉路電教系統和遠程教育教學平台,為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道路,辦學形式多樣性、專業設置職業性、培養目標應用性、教學方法實踐性 。緊密圍繞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工作中心,以項目建設促學校規模擴大,以硬體建設促教學條件優化,以特色建設促質量創優,以學生質量樹牡大品牌,努力創辦省級高職高專示範院校。 專業設置優勢。 牡丹江大學現開設 41 個專業,涵蓋理、工、文、經、管、藝。近年來又新開設了韓語、物流、動漫、商務英語等專業,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短缺人才培養服務。學校構建了多元化的實習實訓體系,通過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和頂崗實訓三個技能的訓練,達到畢業即能上崗,上崗就勝任的目的。 就業優勢。 學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廣泛建立與社會各界的合作關系,鼓勵各系部開發「實習 + 就業」模式的實習基地。採取校企聯合等形式加大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力度,在京津唐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東經濟開發區和大連等地建立了 100 多個實習、實訓、就業基地;積極開展「多證制」,提高學生職業技能。 2002 年至今,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一直保持在 90% 以上。 建校以來學校立足本市,服務全省,輻射三區,面向全國,堅持開放辦學,開門辦學,培養了各類學生 10 萬餘人,分布在牡丹江及全國各省市的各個行業, 80% 成為業務骨幹。

❺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教學特色

法學院人才培養堅持務實、創新,注重學生理論訓練與法律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基於這一培養目標,在法學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上,提出了「觀摩審判」、「案例教學」、「實驗教學」、「法律實習」和「社區法律服務」相結合「五位一體」實踐教學法(該成果獲得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學院引進師范教育教師培養方法,創設法學微格教學法。此外,法學院與法院、檢察院和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合作,建立了36個實踐教學基地。
法學院與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達成協議,在本科三年級開設《案例課》,由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每年選派十位優秀法官,擔任主講教師。案例課按學科性質分別開設,共五大模塊,即刑法案例課、民法案例課、行政法案例課、合同法案例課、知識產權法案例課。
法學院與廣州各大律所展開合作,聘請33位專業律師組成校外導師團隊,建立「法律診所」,每周二周三下午及周四全天提供法律服務。
法學院建立了「華師法律實踐教學中心」,整合案例課、律師制度與實務與法律診所等課程,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和免費線上咨詢服務,提高學生的課程實踐和案例分析能力。

❻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有哪些專業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專業介紹 本科類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學 法學
文學 漢語言文學 英語 廣告學
工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制葯工程 建築學
管理學 工程管理 會計學 人力資源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通行法規,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成為在涉外經貿部門、企業及政府機關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微(宏)觀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經濟法、國際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高等數學、外貿英文函電及專業英語等。
專業概況: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副教授10人,博士2名。教師科研能力強,在《經濟研究》、《經濟管理》等權威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200多篇,出版論著3部,論文和著作獲省級以上獎勵20多項,參與國家課題1項,主持省級課題10餘項。 本專業注重貿易實務的實踐性教學和扎實的外貿英語口語、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通過專業培養,本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熟練地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就業前景: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融為一體,本專業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各部門、各行業為在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紛紛引進國際經濟與貿易方面的高級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看好。
本專業學生適宜在涉外經濟部門,特別是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等外貿、招商領域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法學(本科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法學基本理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法律問題,熟悉各類訴訟程序,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在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專業概況:本專業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博士4人、碩士1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近三年來,本專業教師共主持國家級、省級課題10多項(其中,「法學教學中立體式社會實踐內容體系構建」和「本科法學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法學實踐教育體系構建」兩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出版專著多部,在《法學研究》、《當代法學》等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
「實施案例教學法,培養復合型高級法律專門人才」為本專業的教學特色。本專業以訴訟法、行政法、民商法為主要方向,與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企業有著廣泛的聯系,並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多個實習基地,擁有「模擬法庭」、「司法技術模擬分析室」、「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等教學實驗場地。其中,「模擬法庭」還被評為省優秀實踐教學基地。
就業前景:入世後,我國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社會法律服務機構、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均需要大量合格的法律專門人才,就業前景廣闊。
漢語言文學(本科類)
漢語言文學
[師范教育方向] [學制四年 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漢語言文學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有較強的師范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夠勝任中學語文教學或從事漢語言文字工作的高級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 :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寫作學、兒童文學、漢語史、英語、教育學、中學語文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等。
專業概況: 本專業是省級重點專業,師資力量和其它辦學條件在省內外同類院校中居於前列。本專業方向現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5人、碩士11人。近三年共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150餘篇,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12項。
本專業教學設施先進,擁有藏書5萬余冊的資料室、功能齊全的語言應用實驗室、滿足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室等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
本專業方向遵循「寬基礎、多方向、重實踐」的人才培養要求,立足專業基礎,突出應用技能,注重對學生的多媒體課件製作、計算機輔助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能的培養,學生專業基礎扎實,質量高。
就業前景:本專業方向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與全國中學教育界保持著廣泛聯系,學生素質高,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

❼ 貴州大學法學院的實驗室建設

貴州大學一貫重視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法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依託於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效果顯著、社會評價良好的貴州大學法學院建設發展起來的。貴州大學法學院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培養具有現代意識和國際視野、法學專業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具有探尋法律事實的能力、法律實務操作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能夠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和初步的科學研究工作的應用型高素質法律人才為基本任務。為實現這一目標,學院在保障學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教育水平的同時,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構建起「課堂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 三位一體、四年不斷線的新型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一支校內外結合、專兼職結合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開設多門實踐性專業課程;建設成法學實驗實訓中心和多個專業實習基地,從而搭建起著力打造學生實踐能力的高水平實踐教學平台。多年來,經過學校的扶持培育和中心自身的不斷探索,中心在軟硬體設施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效果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建設發展歷程簡介如下:貴州大學早在1990年就成立了專門的法學教學實驗室,主要由原貴州大學法律系的部分教學經驗豐富及有法律實務經驗的教師和專業實驗技術人員組成。實驗室位於貴州大學花溪北校區老法律樓,主要面向法律系學生開設偵查與物證技術教學實驗課程,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2004年,貴州大學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新貴州大學,充分利用兩校合並的機遇,整合並優化法學實踐教學師資力量,增添硬體設備實施,成立「貴州大學法學實驗實訓教學中心」,並投入100餘萬元建立了現代化的法律專業綜合實驗場所——模擬法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接觸司法實踐、了解司法程序的實習實踐機會。法學實驗實訓教學中心主要承擔著法學專業學生模擬法庭、法庭辯論、實踐法庭、法律診所、律師視點、疑難案件辨析,以及法律職業技能綜合實訓等教學任務,同時按照學校與司法實務部門簽訂的長期合作教學協議承擔各級人民法院在校內開庭審理典型案件的任務。開展模擬法庭實踐教學對於學生對司法活動形成初級認知以及對審判程序形成感性認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學校將「模擬法庭」列為法學專業實訓課程,要求每個法學專業本科生在校期間至少參加一次模擬審判活動。2007年,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的有關精神,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培訓,擴大實驗教學對法科學生的影響,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積極爭取學校的支持,不斷引進高層次師資人才,充實實驗教學隊伍;同時,在校內重新選址,擴大硬體設施,其建築面積達500餘平方米,實驗設備近300件,價值300餘萬元。同年,中心積極探索法律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成立了「貴州大學法學院社會服務中心」,這是應對目前高校法學教育難點推出的新型教學實驗機構,在國內尚屬創新嘗試模式。中心是校園內的「法學教學實踐基地」,同時圍繞法律共同體的職業本質和特徵,承擔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法學教育的系統「臨床」實踐職能。貴州大學法學院師生可以通過貴州大學法學院社會服務中心對外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律支持,承接地方性法規草案、地方政府規章草案、規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和應用性法律調研課題。通過系統梳理法學院的實踐教學環節而成立常設機構,在中國西部高校中屬於首創,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中亦屬創先之舉。中心通過開放辦學、診所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實踐教學方式,系統強化法學院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滿足社會需求培養高素質法律職業人才、.提高辦學質量服務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目標。 這一模式不僅可以組織法學院師資力量系統引領和指導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實習工作,還可以有組織地帶領學生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為社會大眾提供公益性的法律幫助和法律支持,整合社會各界在法律實務領域卓有成就的人士充任中心的校外導師,加強實踐教育;同時透過法學實踐教學環節開展學生的職場系統培訓,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意識、職業倫理、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開拓法律援助領域推動公益法律事業發展,為學生提供形式更多樣化、內容更豐富的法律實踐機會。近兩年來,法學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積極優化教學資源,不斷改善教學軟體和硬體條件,中心下屬模擬法庭綜合實驗室、物證技術實驗室、文書司法鑒定所、刑偵實驗室、法醫學實驗室、社會服務中心、刑事法律人才培養基地7個實驗室,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充分結合,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明顯增強,為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及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努力將「貴州大學法學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建設成為國家級法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貴州大學法學院社會服務中心對內稱「貴州大學法學教學實踐基地」,學校賦予其與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類似的辦學職能和服務功能。中心借鑒英美國家和我國港台地區先進的法學教育模式,圍繞法律共同體的職業本質和特徵,承擔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法學教育的系統「臨床」實踐職能,同時是法學院師生對外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律支持的總窗口,以及承接地方性法規草案、地方政府規章草案、規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和應用性法律調研課題的總平台。這種通過系統梳理法學院的實踐教學環節而成立常設機構的做法,在中國西部高校中堪稱首創,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中亦屬創先之舉。
中共貴州省委常委、貴州大學黨委書記龍超雲女士,去年9月在「花溪之畔·法學教育改革論壇」上亮明了貴州大學高層領導對推動學校法學教育改革的態度: 「沒有好的法學院,不能指望有好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和其他高級法律人才」。根據學校的要求,中心(實踐基地)力圖針對當前法學教育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通過開放辦學、診所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實踐教學方式,系統強化法學院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最終達到滿足社會需求培養高素質法律職業人才、提高辦學質量服務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目標。
中心的基本職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組織法學院師資力量系統引領和指導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實習工作;二是與貴州省法律援助中心進行戰略合作,有組織地帶領學生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同時為社會大眾提供公益性的法律幫助和法律支持;三是帶領學生承接地方性法規草案、地方政府規章草案、規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和應用性法律調研課題,並根據課題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生的學位論文選題;四是整合社會各界在法律實務領域卓有成就的人士充任中心的校外導師,加強實踐教育;五是透過法學實踐教學環節開展學生的職場系統培訓,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意識、職業倫理、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貴州大學法學院模擬法庭於2004年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時而修建,用於各部門法任課教師的案例教學,學生社團或學習小組課余時間自主自發的模擬法庭、辯論賽、學術報告等學術實踐活動。法庭位於慎思樓一樓,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法庭規范設計建設,面積300平方米,有170個旁聽座位,包括審判區、旁聽區、終端控制區。審判區正面為審判台,可坐五名審判員。審判員左右兩邊為原被告席,中間設書記員和翻譯員席。刑事審判時,在審判台對面設刑事被告席。旁聽席的170個座位是分梯級設置的。模擬法庭配備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設施,配備了電腦,以存儲大量的模擬案件資料;配備了先進的投影設備,可以展示書證、各種訴訟文書,實物證據;配備了麥克風、調音台、功放機、電視監視系統,以便於記錄法庭審理實況。
法醫法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專業實驗室之一,實驗室面積60多平米,現有實驗教學儀器設備20台,主要儀器有生物顯微鏡、離心機等。該實驗室承擔全校法學專業本科生《法醫學》課程實驗教學任務。法醫物證實驗室開設的實驗項目主要有:血痕預試驗、血痕確證試驗、血痕種屬試驗、毛發檢驗等,同時還承擔著一定的科研任務和社會服務工作。
貴州大學文書司法鑒定所存立於2002年,是貴州省司法廳批準的第一家面向社會從事文書司法鑒定業務的司法鑒定機構,它隸屬於貴州大學法學院刑偵實驗室(現綜合實驗室),主要從事文書物證的檢驗與司法鑒定,是我省惟一的一家專門從事文書物證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貴州大學文書司法鑒定所設備先進,現有價值幾十萬元的進口文檢儀(瑞士產)、近十萬元的體視顯微鏡、文檢智能顯微綜合分析系統等當前較為先進的文檢專用設備。該所技術力量強大,辦案經驗豐富,目前我所在編人員5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刑偵學教授1人,文檢學教授1人,文檢高級工程師1人),中級職稱2人(文檢工程師2人)。2003年10月我所在編人員經培訓全部通過司法部的統一考試並獲《司法鑒定人執業證》。2005年12月我所經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筆跡鑒定能力驗證委員會測評結果為滿意。
貴州大學法學院社會服務中心
對內稱「貴州大學法學教學實踐基地」,學校賦予其與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類似的辦學職能和服務功能。中心借鑒英美國家和我國港台地區先進的法學教育模式,圍繞法律共同體的職業本質和特徵,承擔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法學教育的系統「臨床」實踐職能,同時是法學院師生對外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律支持的總窗口,以及承接地方性法規草案、地方政府規章草案、規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和應用性法律調研課題的總平台。這種通過系統梳理法學院的實踐教學環節而成立常設機構的做法,在中國西部高校中堪稱首創,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中亦屬創先之舉。中共貴州省委常委、貴州大學黨委書記龍超雲女士,去年9月在「花溪之畔·法學教育改革論壇」上亮明了貴州大學高層領導對推動學校法學教育改革的態度: 「沒有好的法學院,不能指望有好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和其他高級法律人才」。根據學校的要求,中心(實踐基地)力圖針對當前法學教育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通過開放辦學、診所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實踐教學方式,系統強化法學院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最終達到滿足社會需求培養高素質法律職業人才、提高辦學質量服務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目標。 中心的基本職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組織法學院師資力量系統引領和指導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實習工作;二是與貴州省法律援助中心進行戰略合作,有組織地帶領學生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同時為社會大眾提供公益性的法律幫助和法律支持;三是帶領學生承接地方性法規草案、地方政府規章草案、規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和應用性法律調研課題,並根據課題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生的學位論文選題;四是整合社會各界在法律實務領域卓有成就的人士充任中心的校外導師,加強實踐教育;五是透過法學實踐教學環節開展學生的職場系統培訓,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意識、職業倫理、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❽ 跪求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啊啊啊。。各位大神,行行好。好的話,可以追加分的,雖然我很窮。。。。

情系困難群眾 服務弱勢群體

10月25日上午,隨著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大學生們揮動鮮艷奪目的紅旗,全省大學生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活動在南京啟動。啟動儀式後,本報記者專程采訪了此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省法律援助基金會理事長王霞林。
記者:王理事長,您好!組織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走進社區、農村、工地,開展法律援助宣傳、咨詢和調研活動,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您當初籌劃、組織開展這次活動的起因,好嗎?
王霞林:開展這一活動是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的需要。法律援助制度是對經濟困難公民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司法救濟制度,在國家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利益的訴求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部分弱勢群體由於經濟原因面臨著打不起官司、請不起律師的困難。而法律援助事業正是維護社會正義、司法公正、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公益事業。但是,我國實行這一制度比較晚。1996年3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新《刑事訴訟法》第34條才第一次將法律援助寫入法律。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成立,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緊接著,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相繼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2003年國務院制定了《法律援助條例》。總體上說,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尚處於初創階段,很多人感到陌生。因此,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地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宣傳法律援助基金會的性質、宗旨和任務。
記者:我們看到,這次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請問,您為什麼要讓大學生參加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活動呢?
王霞林:高等院校法學院(系)的大學生,特別是三、四年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已經較為系統地掌握了法律知識。充分運用這個特有的人才智力優勢參與法律援助事業,可以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提供最好的法律援助教育和咨詢服務,從而擴大法律援助制度在人民群眾中的知曉面,引領公眾積極參與、支持法律援助事業。開展這一活動,一方面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基地和認識社會的窗口——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與律師和司法行政人員一起幫助弱勢群體維護權益,所獲得的實踐經驗是書本中學不到的,有利於增強高校法學院(系)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追求公平正義的使命感,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法律教學人員的教學基地,可以使法學教育與社會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高校法學院(系)大學生是司法戰線的後備軍,法學院(系)應該把司法的法制教育、法律援助、法律審判等作為教學基地,這是培養法學人才的最好路徑。這一活動現在起個頭,以後應該長期進行下去,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將長期成為法學院(系)大學生的實踐基地。
記者:請問,此次全省大學生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活動將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王霞林: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廣泛深入地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弘揚現代公益理念——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布置法律援助宣傳欄和展板展台、發放《法律援助條例》等宣傳資料及法律援助聯系卡等,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的重大意義及與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切身關系,宣傳法律援助基金會的性質、宗旨和任務;二是為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咨詢服務;三是為特殊困難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四是組織大學生在所在鄉村、城市社區開展法律援助知曉率和法律援助社會需求的專題社會調查。
記者:近幾年來,我省的法律援助工作做的很不錯,老百姓的滿意度也挺高,請問您的感覺如何?
王霞林:這主要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歸功於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者們的辛勤勞動。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將法律援助列入了「三有四保」的工作目標,其中一個確保就是「確保訴訟困難的群眾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時任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現任省委書記梁保華兩位領導分別就法律援助基金會作出重要批示。李源潮批示:「希望把法律援助工作做實、做好,讓有理沒錢的困難群眾也能打贏官司,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梁保華批示:「法律援助是一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業。要大力弘揚現代公益理念,建立完善保障機制,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以維護社會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省人大常委會於2001年制定了《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2005年進行了修訂。2007年,省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列為關系民生的十件實事之一,並撥出專款成立省法律援助基金會。其宗旨就是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援助,促進社會正義、司法公正,推動江蘇法律援助事業持續發展。其任務就是組織法律援助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開展法律援助宣傳,進行符合法律援助基金會宗旨的各項資助活動等。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關於切實加強民生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把法律援助作為社會救助工作的重要內容。
記者:請問您對這次活動的開展有什麼希望或要求?
王霞林:我希望參加這次活動的各地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高校法學院(系)、共青團組織,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職,把宣傳和服務活動的具體內容和項目落到實處,切忌走過場,流於形式;要從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出發,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辦法和措施,所開展的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易操作、能見效,真正為困難群眾提供迫切需要的法律幫助。希望參加這次活動的大學生,要熱心服務,耐心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認真負責地開展宣傳和調研活動,真正為推進法治、匡扶正義、維護人權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展示大學生志願者的服務形象。

❾ 北航法學好就業薪資

北航法學好就業薪資挺高的。
2011年,根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布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白皮書》,法學院畢業生進入國家黨政機關人數位列全校第一,並榮獲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院系」稱號。法學院行政與管理以服務型為宗旨,力行管理制度化、專業化、效率化和人性化,建立了民主合議、分工合理、職責明確、氛圍輕松的行政管理服務體系。法學院也注重教學條件建設,配備專門的法學圖書室和電子閱覽室,建立法律實習中心、模擬法庭實驗室、法律援助中心、知識產權咨詢服務中心等教學實踐基地。

❿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的下轄院系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包括土木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財經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理學院,北方國際學院,水上專業新生部等。 土木工程學院始建於1958年,現有在校學生2900餘人。設有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材料科學與工程、地下空間工程7個本科專業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1個專科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專業,道路與鐵道工程學科為山東省重點學科。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質量優秀。全系設有「橋梁結構、道路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工程管理、實驗檢測、岩土工程、港航工程、材料科學」9個教研室,共有教師103人,其中,國家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8人,工程研究員2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1人。另外,還有來自生產單位和國內外高校的外聘教授10人。該系教師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科研能力,而且具有較強的工程實際經驗,已形成了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交通土建教學隊伍」被評為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具有交通部乙級資質,為「山東省普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心設有建材、土工、路面、橋梁、測量等18個實驗室,使用面積達9000平方米,設備總值3000餘萬元,擁有國內外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其中我校自主研發的路面加速載入設備及試驗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進的水平。路面結構實驗室、橋梁檢測與加固實驗室、港口航道實驗室已被教育部評為「行業特色實驗室」。
該系設有公路環境與工程實驗研究中心,路橋設計研究院、交通材料研究所、岩土與基礎工程研究所、橋梁檢測與加固研究所,為科研和社會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該系還與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山東省交通科研所、各地市公路局等建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經過幾十年的專業學科建設,該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全系教師在國家和省級各個種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主編出版教材15本;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5門;完成省、部級的重要科研項目10餘項。獲得省部級教科研成果獎6項。 先後參與了山東省多條高等級公路的設計或監理,完成了多條公路試驗項目和多座橋梁的試驗與檢測任務,完成了多個市縣公路網規劃。
學院的人才培養方針是「立足交通,服務社會」。學生畢業後,主要去交通、公路、市政、建築、水利、鐵路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養護、管理等工作。由於該系的人才培養方案特色鮮明,教學質量優秀,近幾年每年都有30%以上的畢業生參加研究生考試,錄取率達到5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位於全校前列。 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成立於1995年,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5個本科專業,設有計算機基礎教研室、計算機軟體教研室、計算機應用教研室、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教研室、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自動化教研室、計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是山東省計算機協會的理事單位、山東省自動化協會的理事單位,中國嵌入式系統智能交通工程中心掛靠點。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師70名,有教授、副教授20名,高級工程師3名,講師21 名,實驗師3名,80%以上的教師擁有碩士、博士學位。在校學生1500人,十年來共培養畢業生3000人。
學院師資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良好的基礎,擁有一批學術造詣較深、且在計算機工業控制、調速、電力系統自動化等領域內有一定影響的學術骨幹。近幾年來,先後承擔、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重大橫向科研課題「山東省高速公路監控及誘導系統」 「交通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等5個,完成省級教研教改課題「應用型本科實踐性環節的二元制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30餘篇,出版教材20多本。其中,山東省交通系統衛星地面站的研究、汽車質量軸載儀等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電工電子實驗中心被列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實驗室,評為"山東省高校省級一類實驗室"、"山東交通學院先進實驗室"、國家嵌入式系統工程中心。該系負責建設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
學院已與國內外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丹麥奧胡斯大學學院、瑞典布羅期大學學院、美國哈特福德大學互派留學生,並聘請了日本大阪產業大學、奧胡斯大學學院的多名專家、教授為該系的客座教授,長年給學生直接上課。該系「面向應用、面向企業、面向外包、面向世界」,適時調整、修改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在對日軟體外包人才、船舶電氣工程及自動化人才的培養方面走在山東省高校的前列,其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受到山東省王軍民副省長的表揚與推廣,被國家商務部網站列為服務外包培訓基地、濟南市服務外包培訓基地。
學院還十分重視學生個性培養,素質培養活動十分活躍,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002年以來在各類大學生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2007年學生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榮獲全國決賽一等獎,畢業生提前一年被預定,甚至被日本國內企業招聘到日本工作,學生整體就業率達到80%以上。 管理學院建於1984年,現有教職工4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 1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博士在讀4人,碩士31人。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另外還有國內外外聘兼職教授6人。近3年先後有12位教師出國進修學習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在20多年的辦學過程中,管理系先後開設過秘書、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後勤管理、旅遊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為交通行業和社會培養畢業生6000餘人。現設有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行政管理、旅遊管理等5個本專科專業,在校學生1200餘人。
管理學院現設有五個教研室(市場營銷教研室、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會展與旅遊管理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和基礎管理教研室),四個實訓室(辦公技術實訓室、營銷管理模擬實訓室、旅遊管理實訓室和公共事業管理實訓室)。為了加強學生實習就業工作,還分別在山東藍海集團、華獅集團、迪沙葯業以及山東各地市交運集團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青島、威海等地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同時自2002年與新加坡有關公司合作建立實習就業基地以來,每年都派出20名左右的學生赴新加坡實習與就業。
該學院在教學科研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五年先後承擔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山東省教育廳、交通廳和文化廳科研課題16項以及校級教研科研項目20多項。發表論文126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論文98篇。編著出版專著教材16部(其中國家級十五規劃教材1部)。先後獲得山東省軟科學成果獎3項、山東省文化藝術科研成果獎6項、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學校教育研究優秀成果等獎6項。
該學院遵循「剛健篤實,通權達變」的系訓,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不斷深化「教學六化改革」和學生的「4+X」核心能力培養,形成了「寬口徑、厚基礎、強素質、重能力」為主的辦學特色,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近三年的學生就業方面走在了全省同類專業的前列。
2011年,市場營銷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行政管理專業按照管理類招生,學生入學一年後進行專業分流。 財經學院於1999年11月開始籌建,2000年初成立,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現開辦金融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審計學四個本科專業。
該學院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現有教職工40多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10名,博士3名,碩士25名,另有3人具有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1人具有國際注冊內部審計資格,1人具有律師資格,已形成了一支能力強、業務精,可以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師資隊伍。此外,還從校外聘任10多名著名學者教授專家擔任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該學院認真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按照「素能本位」要求,嚴格教學管理,大力開展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為重點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活動。先後完成了「財會專業案例教學研究」 、「我院應用性金融人才培養的特色與途徑研究」 、「優秀傳統文化驅動型德育模式研究」 、「管理會計課程內容體系與教材建設研究」 等10多項教研教改課題並有多門課程被評為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
為了提高教師科研水平,鼓勵教師積極開展科研活動,該學院在成立之初便制訂了相關文件,鼓勵教師申報科研課題,並以制度形式規定每年舉辦一次論文交流會活動。同時,本著「立足交通,面向社會」的原則,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開展會計、財務、金融、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詢培訓工作。自該系成立以來,先後承擔了「交通高等教育投資效益研究」、「公路建設債務負擔合理額度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計研究」、「智力資本審計研究」、「價值鏈管理與價值鏈管理會計」、「物流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 等10餘項省部級及校級課題研究,並獲得多項獎勵,其中「交通高等教育投資效益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另外,全系教師還先後在各種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表經濟管理類論文200餘篇,並有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全文轉載或索引;出版《金融學》、《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教材10餘部。
為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該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努力完善實驗實習條件。該系現已建成會計綜合實驗室、金融實驗室和電子商務實驗室,並在青島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十幾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或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多年努力,該學院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培養的學生具有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突出、工作作風穩健的特點,深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 文法學院於2001年6月組建而成,設有法律、(交通)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大學語文、馬列、思政七個教研室,以及WTO與交通發展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環境景觀設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開設有法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三個本科專業。
學院共有專職教師53人,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12人,講師36人,初級職稱2人。其中碩士以上45人、博士學位9人。有4人具有律師職業資格,1人具有仲裁員資格。學院辦學的基本定位是:以兩課教學和法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本科專業建設為基礎和主體,以重點學科和學士學位點建設為向導,四位一體,相互促進;凝聚全院力量,整合學術群體,提高師資水平,使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有新的突破,使法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專業教學與研究邁上一個新台階,努力創造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新特色。 航海技術專業、輪機工程技術專業二個二類本科專業大一新生在長清校區學習一年,後三年轉到山東交通學院威海校區學習。
海運學院位於威海市環翠區新威路115號,佔地面積76畝,教職工160人。現開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本科專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專科專業。在校生1900人。
學院辦學條件優越,擁有先進的各類實驗設施和設備,建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大型航海模擬器、輪機模擬器實驗室、ARPA雷達模擬訓練系統、GMDSS實驗室及操作系統等三十多個各類專業實驗室。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學院在威海船廠、威海港務局設立實習基地和基本技能水上訓練站,以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和綜合動手能力。
學院現具備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訓、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訓、高級消防培訓、精通急救培訓、雷達觀測與模擬培訓、自動雷達標繪儀培訓、GMDSS通用操作員培訓等十餘個培訓資格。現為山東省海員培訓中心。2003年學院獲得甲類適任證書評估考試資格。自2005年起,學院組織並參加了全國海船船員甲類適任證書統一考試,在統考七門的全國航海類院校中,航海技術和輪機工程兩個專業一次性通過率連續四年名列第一,為社會培養高級遠洋船員鋪設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現向社會開展船長、大副、輪機長、大管輪、三副、三管輪級別,社會丙類、丁類職務船員及小型船船員的評估考試工作。
學院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多層次多渠道地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兩萬余名支持級、操作級船員及海運技術骨幹、管理骨幹,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在09年學院組織的供需見面會上,來自省內及全國各地的用人單位70家,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供需比例達到1:3。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形勢喜人。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