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進社區制度
❶ 誰知道社區活動有哪些
消夏晚會,小型運動會,演講比賽,家庭小竅門展示,等等
❷ 馬鞍山法律援助咨詢電話
全國律師咨詢免費熱線電話是12348。
「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它接受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配合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是司法行政部門運用特定的電話專線和電信網路,統一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和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面向廣大群眾和社會組織,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的一種形式。
律師咨詢熱線的服務范圍:
①解答法律咨詢,宣傳法律知識;
②協調法律服務機構,滿足群眾法律需求;
③收集掌握有關信息,及時反映社情民意。
「1」是建設一個平台
建立北京市民生類公證全市統一預約咨詢平台。依託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立全市民生類公證線上預約咨詢平台,通過對全市25家公證處、400餘名公證員資源整合優化,對全市遺囑、小額繼承等民生類公證事項進行統一的線上預約咨詢,推動全市民生類公證辦證質量和辦理數量雙提升。
「2」是推動兩個建設
一是推動公證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公安、民政等部門溝通,擴大相關政府部門數據用於公證信息核實的共享范圍,逐步實現身份、戶籍、婚姻、財產等公證信息在線核實。
二是推動將公證失信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建立全市騙取公證人員黑名單,推動將騙取公證行為作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為試行公證事項當事人承諾制創造條件。通過推動兩個建設,實現公證與政府其他部門的信息聯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讓騙取公證者一處欺騙、處處受限。
「3」是建立三項制度
一是實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群眾不需要提交清單外的證明材料。
二是建立公證公益法律服務制度。每年至少組織2次公證法律服務進社區、進鄉村活動,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免費公證法律咨詢。
三是建立公證服務監督制度。廣泛收集群眾對公證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每年隨機抽取每位公證員不少於10件公證事項進行回訪調查。
從群眾感受、用戶體驗的角度建立健全三個制度,對公證事前、事中和日常服務進行引導和規范,目的就是讓群眾辦明白證、辦舒心證。
備註:馬鞍山法律援助咨詢電話回答
綜上問題所述馬鞍山法律援助咨詢電話以上非常詳細,僅供參考,建議可以查詢當地政府政策,在法律事務所的微信公眾號進行咨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❸ 社區法律援助是指什麼
社區法律援助一般指的是,負責指導、協調、監督並組織實施社區法律援助工作,實現法律對社會的管理功能,擴大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覆蓋面,緩和社會矛盾。
擔負社區內法制宣傳和法律咨詢服務,解答法律問題,依法維護居民合法權益。負責調處、處理各類民間糾紛;審查或代理受援的民事、經濟糾紛、自訴案件;受理社區群眾來信、來訪接待服務。
(3)法律援助進社區制度擴展閱讀:
社區法律援助具體實踐:
向社區居民宣傳法治理念、講解法律知識,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法律援助。
解答了居民關心的電信詐騙、撫養與贍養、繼承等法律問題,為廣大居民解讀相關法律知識,提供公益法律咨詢服務。
通過一一解答,進一步提高了廣大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率,進一步增強了群眾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制觀念。社區工作人員也會為居民送去了法律宣傳知識手冊,進一步提升居民的法治意識。
法律援助歷程: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法律援助制度建設、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於起步較晚,我國法律援助還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
從制度本身看,我國法律援助規范體系包括法律援助條例、律師法、刑事訴訟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援助條例,其制定實施讓整個法律援助工作得以規范化。但是,這一條例屬於行政法規,效力位階較低,還不能充分發揮引領和規范作用。
從援助力度看,地域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經濟較發達地區法律援助力量較強,而經濟較落後地區法律援助力量相對薄弱。從援助人員角度看,律師等相關人員參與法律援助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目前,法律援助案件經費增長較慢,多數地區按照統一標准補貼,沒有充分考慮案件的實際情況,有時甚至會出現法律援助人員自己貼錢的現象,影響了法律援助人員的積極性。解決這些問題,讓法律援助更加有力有效,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相關體制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律援助進社區 便民服務暖人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治理之道:讓法律援助更有力
❹ 如何完善弱勢群體社會保障措施
黨的十七大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總要求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任務,對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我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向前推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農民弱勢群體比較多,一些深層次的矛盾糾紛不斷涌現,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為深入扎實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我縣法律援助中心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對有需求的困難群眾實現應援盡援。不斷探索,逐步擴大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使處於法律援助案件邊緣上的困難群眾及時獲得了法律援助。現就我縣當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調研,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我縣法律援助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摸清我縣農村法律援助對象情況。
縣地處市西北部,總面積3781平方公里,總人口13.6萬人,共有13個鄉鎮,行政村220個,其中農村人口10.78萬人,約占總人口79%。全縣貧困人口14898人左右,其中城鎮低保對象2572人,農村低保對象9680人,「五保」對象251人,困難學生1560人,全縣殘疾人5180人,因病致貧家庭1280戶,因災致貧家庭1320戶,進城務工農民3400多人。
2、農村法律援助矛盾糾紛的特點。
通過調查農村法律援助的新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村中經常發生的土地承包糾紛、宅基地糾紛、城鎮化建設中的拆遷問題、土地徵用補償問題、農民工的工資、工傷、保險糾紛等等。如何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遇到的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已成為當前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項重要責任。
3、農村法律援助存在問題。
農村困難群眾多,加上城鄉差距的存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民普遍存在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觀念還比較薄弱,對申請法律援助的范圍、條件、程序等基本知識比較缺乏,部分居住地偏僻,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及不方便,更有部分殘疾人不能親自申請法律援助等,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因此大力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層延伸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立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網路
1、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
針對我縣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實際,為方便廣大農村地區農民群眾就近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在縣司法局的領導下,
初在街道辦、社區,鄉鎮司法所、鄉鎮、企業、工青聯合會、學校設立了24個法律援助點、發展了聯絡員。隨著基層法律援助站的建立和工作的不斷深入,法律援助申請的渠道更加暢通、便捷、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更加及時高效。既提高了廣大農村地區法律援助的公眾知曉率,又擴大了法律援助的覆蓋面,也有力的調動了各方資源,形成了社會共?斡氳墓ぷ饜賂窬幀?
2、建立法律援助協調機制。
為方便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婦女、兒童、下崗職工、貧困村戶等農村弱勢群眾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法援中心積極探討與老齡委、殘聯、團委、婦聯、工會、民政等主管部門進行協商,分別在這些部門建立法律援助聯絡站,落實聯絡員。今後還應經常性與公、檢、法等單位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充分調動多方力量,發揮法律援助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法律援助志願者隊伍。
基層困難群眾尋求法律援助的需求日趨增多,因此,法援中心以司法行政為主導,全面動員全縣律師、法援機構的工作人員、法律服務人員、基層(村委會)法援社會志願者納入到法律援助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積極作用,緩解農村法律援助人員缺乏問題。
三、探索創新法律援助工作方式
農村法律援助工作面寬、量大、情況復雜,我縣法律援助處於起步摸索階段。如何做好此項工作,現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想法。
1、積極協調,爭取領導重視和支持。
法律援助應爭取領導廣泛的重視和支持。不能只表現在形式上。做好弱勢群體維權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法律援助條例》明確規定,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關鍵是落實問題。今後還應積極探索爭取鄉政府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基本的財政經費支持和必要的機構人員保障。因此,各級政府領導和推動對做好此項工作至關重要。
2、加大農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
與普法宣傳相結合,召開農村法律援助工作會議,通過會議進行宣傳。在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開辟專欄反復宣傳農村法律援助方面的知識,組織法律援助志願者到繁華街道、廣場、農村集市等地擺攤設點解答法律咨詢,發送宣傳資料或發放列印法援知識撲克牌等形式宣傳農村法律援助常識,還可以利用接待農村法律援助對象進行宣傳。近年來,我縣在司法局統一領導下,法援中心開通「148」法律援助熱線接待來訪人,在互聯網開辟「法援網」在線法律咨詢,進鄉村播放法制電影、文藝演出等活動宣傳效果良好。通過這些宣傳渠道和措施不斷擴大對農村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有利增強農村法律援助對象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的自覺性。
3、開展農村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相聯接。
利用各鄉鎮基層司法所,把他作為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前沿陣地。採取以調為主的工作方針,使基層群眾糾紛盡量以調解的方式解決,避免矛盾激化,避免上訪事件的發生,形成解決民間糾紛的「第一道防線」。
4、廣泛深入開展法律援助上門服務活動。
法律援助工作者通過經常深入農民工密集地區、城市社區、農村鄉鎮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常識的宣傳,提高法律援助的公眾知曉率。近幾年,我縣在司法局統一組織的「法律六進」和「送百部法、進百家村」活動進社區調查問卷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律援助上門服務宣傳活動230餘次,進村入戶率達68%。底設計印製了16000餘份法律援助年畫,免費發送到農村和社區,深受城鄉居民的歡迎。通過直接與農村法律援助對象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解答法律咨詢,滿足貧困群眾的法律需求,逐步擴大了法律援助的影響力。
5、暢通農村法律援助對象服務渠道。
摸清我縣城鎮、農村「低保」、「五保」對象、殘疾人、農民工家庭對法律援助的需求,開展送溫暖活動,為他們發放法律援助聯系卡。使他們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服務。應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六行」活動社區行、鄉村行、工地行、社保行、獄所行、信訪行。目前,我縣法律援助中心面向社區及農村貧困戶發放法律援助聯系卡多張,有力的擴大了農村法律援助對象的覆蓋面,使法律援助的陽光灑遍社會每個角落。
6、加強法律援助業務培訓和交流。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支新興的隊伍,目前人數不多,我縣法律援助隊伍中,有律師資格的佔少數,是目前影響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強對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培訓,鼓勵有資格的參加司法考試爭取取得資格證。提高工作能力,使其盡快適應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7、優化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今後應從申請、受理、指派、辦案、歸檔等各個環節,制定明確規范的工作標准和操作規程。更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業務學習及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政策業務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優化農村法律援助案件工作質量。
以上是對農村法律援助的一些思考,希望我們共同探討,努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有所創新,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構建和諧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❺ 哪些是免費的法律咨詢熱線怎樣可在線咨詢律師有一些法律問題想咨詢,
有以下途徑:
114查詢法律服務熱線
網上社會民生行家在線,但有的需要收費或讓你出錢聯系他處理
法律服務社會救助熱線 12348
解決不了只能花錢請律師了
❻ 衢州法律援助咨詢電話
全國律師咨詢免費熱線電話是12348。
「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它接受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配合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是司法行政部門運用特定的電話專線和電信網路,統一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和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面向廣大群眾和社會組織,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的一種形式。
律師咨詢熱線的服務范圍是什麼?
①解答法律咨詢,宣傳法律知識;
②協調法律服務機構,滿足群眾法律需求;
③收集掌握有關信息,及時反映社情民意。
「1」是建設一個平台
建立北京市民生類公證全市統一預約咨詢平台。依託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立全市民生類公證線上預約咨詢平台,通過對全市25家公證處、400餘名公證員資源整合優化,對全市遺囑、小額繼承等民生類公證事項進行統一的線上預約咨詢,推動全市民生類公證辦證質量和辦理數量雙提升。
「2」是推動兩個建設
一是推動公證行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公安、民政等部門溝通,擴大相關政府部門數據用於公證信息核實的共享范圍,逐步實現身份、戶籍、婚姻、財產等公證信息在線核實。
二是推動將公證失信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建立全市騙取公證人員黑名單,推動將騙取公證行為作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為試行公證事項當事人承諾制創造條件。通過推動兩個建設,實現公證與政府其他部門的信息聯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讓騙取公證者一處欺騙、處處受限。
「3」是建立三項制度
一是實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制度。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群眾不需要提交清單外的證明材料。
二是建立公證公益法律服務制度。每年至少組織2次公證法律服務進社區、進鄉村活動,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免費公證法律咨詢。
三是建立公證服務監督制度。廣泛收集群眾對公證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每年隨機抽取每位公證員不少於10件公證事項進行回訪調查。
從群眾感受、用戶體驗的角度建立健全三個制度,對公證事前、事中和日常服務進行引導和規范,目的就是讓群眾辦明白證、辦舒心證。
綜上問題所述衢州法律援助咨詢電話以上非常詳細,建議法律援助都可以咨詢全國法律免費咨詢處,也可以查詢當地政府政策,微信公眾號進行咨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❼ 社會各界如何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1、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發揮好學校主課堂、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優化學校教書育人功能,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嚴格執行學校建設的國家標准,營造安全優美的學習環境。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規范和扶持民辦教育發展。培育良好師德師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深入實施「素質工程」,引導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構建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青少年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網路,推動學習型城區建設。
2、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深入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活動,提升「全國家庭教育示範區」品牌內涵。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開展創建學習型家庭和文明家庭活動,引導家長提高自身素質。堅持評選「寶安優秀母親」,開展親子主題家庭活動日,加強代際溝通,促進家庭和睦。
3、發揮社區功能。制定青少年社區教育規劃,建立健全社區教育委員會、社區教育中心等相關組織,整合社區各種資源,提升青少年社區教育水平。構建青少年社區服務網路,為青少年提供義務工作、社會參與、課余託管、興趣發展等服務。組織青少年開展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富有吸引力的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科技製作等活動,促進青少年快樂成長。建立完善社工、教師、律師、健康咨詢師等進社區制度。動員和鼓勵駐社區單位共同拓寬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渠道。
4、搭建社會實踐平台。建立和拓展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深化「民族精神代代傳」等主題實踐活動。抓好軍訓和國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國防意識。建立健全新畢業大學生到基層實踐鍛煉制度,增強基層觀念和群眾意識。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社會調查和大學生暑期實踐活動,了解黨史區情。組織青少年參加義工等志願服務組織,為青少年創造各種志願服務的機會和舞台。鼓勵、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1、豐富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繼續打造「京劇進校園」、「青工文化節」等文化品牌,為青少年提供喜聞樂見、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加強文化隊伍建設,鼓勵、引導文藝工作者多創作思想內容健康、富有藝術感染力、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的優秀文藝作品。建立面向青少年文藝作品的激勵機制,加大對青少年優秀原創文藝作品的宣傳開發力度。開辟面向青少年的新聞專版、專欄、專題,合理安排青少年影視節目及時段。充分發揮藝術文化陣地的作用,逐步擴大青少年對外文化交流的規模和層次,培養青少年高雅藝術情操。
2、拓展活動場所。做好青少年活動陣地規劃,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聯動互補的活動網路。整合各級各類文體、科普場所資源,為青少年開展活動提供便利。加快各級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興建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新建住宅區和城中村改造,要按規定配套建設適合青少年的公益活動場所和體育設施。
3、加強網路管理。建立網路文化市場監管平台,加強互聯網接入、信息服務等監管。建立網吧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嚴格執行網吧上網實名登記制度。依法治理利用互聯網、現代通信工具等傳播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行為。嚴厲查處網吧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黑網吧」。
4、凈化文化市場。嚴厲打擊盜版、走私等行為,從源頭上凈化文化市場。加大聯合執法和日常監管力度,持續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傳播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廣告、不良期刊和其他非法出版物;嚴厲查處含有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和恐怖、殘忍等有害內容的游戲軟體和其他產品;嚴厲查處違規對青少年開放的營業性歌舞廳、酒吧、夜總會、游戲機室以及其他不適宜青少年的文化娛樂場所。
三、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1、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深入實施國家普法規劃,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強化學校、家庭、企業、社區等社會各方面的責任。創新法制宣傳的形式,增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學校普法「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深入開展「送法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培育青少年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觀念。堅持不懈地開展防毒禁毒、反邪教等教育。
2、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青少年依法平等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和受教育權等權利。辦好青少年維權熱線,創建社區「青少年維權崗」,暢通青少年權益訴求渠道,加強青少年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進一步優化家庭、社區、學校環境,防範家庭、社區和校園暴力。及時發現並查處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行為,堅決打擊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類違法犯罪。
3、創建平安校園。進一步加強警校共建,搞好學校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合理設置治安崗亭,加強治安巡邏,強化治安管理。及時查處滋擾學校、侵害學生的社會不良團伙和不法分子,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切實保障學生安全。嚴格執行校園周邊文化設施建設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學校及周邊非法經營、無照經營場所的清理整治。做好學校周邊交通秩序及市容環境綜合整治。
四、創造良好的身心健康環境
1、完善衛生健康服務。全面實施青少年健康教育,廣泛開展衛生健康咨詢服務,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培養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加強科學飲食和營養指導,建立完善青少年飲食和營養狀況監測機制,加大學校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為青少年鍛煉身體、增強體魄提供條件。深入開展疾病綜合防治工作。
2、加強心理健康引導。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預和預警機制。建立家庭與學校、家庭與單位心理健康互動溝通機制。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按規定配置心理輔導員和心理輔導室。依託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等載體,逐步完善青少年心理咨詢點,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思想、行為等方面的引導服務。
3、關心幫扶特殊青少年。關愛失學、失教青少年和單親、特困、服刑人員等特殊群體的未成年子女,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為殘疾青少年提供教育、就業服務。建立健全社區矯正工作機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提供幫扶服務,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教等工作。
4、建立應急救援與自救機制。建立健全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預案。完善救助和自救設施。廣泛開展自護自救宣傳教育,普及治安防範、防災避險、交通和消防等安全知識。定期組織演練,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和自我救助能力。
五、創造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
1、加強就業引導。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引導青年正確認識自身條件和社會需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宣傳和區情教育,鼓勵青年在艱苦的環境、艱苦的崗位上實踐鍛煉,培養艱苦奮斗、自強自立精神。
2、做好創業就業服務。創新就業管理工作,推動就業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深入實施「三業」工程,為青年學業、就業、創業提供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強青少年職業技能教育,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創業就業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實行青年創業就業動態管理,做好跟蹤服務。引導鼓勵社會各方面建立救助機構,為青年提供就業援助。進一步規范職介市場,取締和打擊「黑職介」。
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1、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發揮新聞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功能,在廣大青少年中培養優良思想品質,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健康審美情趣。堅持正面引導、正面宣傳,營造鼓勵青少年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
2、弘揚先進典型。及時表彰和鼓勵勤奮學習、愛崗敬業、助人為樂、自強不息等青少年各類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弘揚先進典型事跡。宣傳表彰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用先進的思想和典型的事跡,鼓舞青少年茁壯成長。
❽ 如何有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簡稱為法律六進。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理論,和諧社會理論,憲法、重要法律法規以及與機關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幹部法律知識讀本》、《鄭州市領導幹部依法執政理論學習參考》等。
3、方式方法
(1)繼續堅持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核制度、以進一步發揮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帶頭示範作用。
(2)加強機關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概念。
(3)加強公務員學法制度建設,把法律知識納入日常學習計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逐步實現機關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工作規范化。
(4)積極參加全省評選100名「學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和建立100個「學法用法示範機關」的「雙百」工程活動,在全轄區開展學法用法模範和學法用法示範單位評選活。
4、活動目標
(1)辦事處各科室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參學率達到100%,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做到帶頭學法用法。
(2)全體機關工作人員法制觀念、法律素質顯著增強,實現三個提高一個具備:即各級領導幹部普遍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職人員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和水平,社會組織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普遍具備履行職務所需要的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法律素質。
(3)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不發生集體或個人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二)積極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農村幹部、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婚姻法、農業法、農村合作醫療章程等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讀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簡明讀本》和《農村黨員幹部法律知識問答》、《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投入 , 達到「五個一」,即建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律學習室(農民夜校),每個村民小組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每戶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開展「法律五進鄉村」活動和「一村一師(律師)」活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送法下鄉宣傳活動,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參加一次農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活動,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教育。
(3)「五五」普法期間,對農村黨員幹部分期、分批進行集中教育培訓,每年集中培訓率達到20%。
(4)開展農村學法考核測驗活動,檢驗農村學法效果,組織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書面測驗、案例討論分析、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演講比賽等,以激發廣大農民學法熱情。
(5)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針對普遍性問題,集中進行農村法紀教育整頓活動。
(6)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要規劃建設農村法治文化景觀景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基層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專業和業余文藝團體為農民演出法制文藝節目。
(7)利用現代宣傳工具向農民進行法制教育,區廣播電視台開辦學法專欄,引導農民收聽收看中央、省、市電視台、廣播電台的法制節目。
(8)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把法律進鄉村活動與依法治村相結合,依法解決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農村初步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興趣逐漸增強。
(2)農民群眾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了解掌握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樹立基本的法制觀念,每戶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農村基層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較好地樹立以憲法意識為核心的法律意識,逐漸學會依法管理農村各項事務,依法解決農村的矛盾問題。
(4)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農村各項事物逐漸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農民的各種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護,農村法治環境不斷優化,保持農村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三)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法治社區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社區管理人員、社區居民、社區流動人口、社區單位。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婚姻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達到五個一,即: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工作站(設在調解委員會)、一個法制宣傳櫥窗、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制學習室(社區居民學校)、每個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抓好社區幹部、社區管理人員帶頭學法,對社區幹部進行法律知識集中培訓,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堅持每季度集體學法制度。
(3)開展有組織的社區居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辦事處每季度、社區每半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講座或社區論壇,社區每年組織一次社區居民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適時舉辦社區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演講比賽等。
(4)加強城市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1支志願者隊伍,人數不少於3人;鼓勵並支持志願者經常深入社區,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居民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5)開展社區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務人員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
(6)加強社區法治文化建設,建立1個普法廣場和1個普法長廊等融標志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固定性普法設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區法治文化景觀景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閑散青少年進行集中法律知識學習,組織好中小學生暑假、寒假期間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
(8)協調抓好社區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9)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推進社區依法治理,把社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社區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
(2)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做到帶頭學法用法,逐步學會依法管理社區事務、依法處理社區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3)社區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員依法辦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區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70%的社區達到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標准,城區基層法治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促進和保障城區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在校學生、教師、員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權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全國青少年學法教材《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結合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生學法律、知榮辱、明是非,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懂得應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2)要發揮好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採用有效措施確實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落實。
(3)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通過各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依託家庭、社區、村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4)要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形成一定宣傳教育規模。
4、基本目標
(1)轄區內學校形成學習法律知識的氛圍,引導廣大學生樹立起尊重法制、學習法律的興趣。
(2)中小學生受到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守法習慣。
(3)大中專學生學習掌握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樹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基本具備現代社會必需的法律素質。
(4)學校教師、員工帶頭學法用法守法,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做到依法執教育人。
(5)學校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違法犯罪現象減少。
(五)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各類企業、企業領導層、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及農民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工會法、產品質量法、稅收徵收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業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各個企業要制定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建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學法制度(每半年1次);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活動;對企業職工每年進行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
(2)加強對企業領導層的法制培訓。
(3)加強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建立職工法制學習室或園地,在個體經營者集中的市場聯合建立職工法制教育陣地,為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配備必要的法律學習書籍。
(4)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五五期間,國有大中型企業、大中型私營企業都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
(5)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常年使用農民工的企業普遍達到「五個一」要求:每個用工單位有一個法制宣傳教育兼管機構,每個農民工有一本法律學習書籍(參考書《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每個用工單位每年度為農民工集中講一次法制課,每個農民工每年參加一次法律知識書面答題活動,每個用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識學習活動。
(6)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職工法制文藝演出、法制書畫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漫畫、法制宣傳櫥窗等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維權工作,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8)開展「依法治企」、「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教育活動和「爭創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進企業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類企業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普遍重視和加強。
(2)企業領導層和經營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3)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的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依法參與企業管理、依法表達訴求的能力顯著提高。
(4)企業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基本納入法治化軌道,職工及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80%以上的企業達到「誠信守法企業」標准。
(六)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科學研究機構、公益性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未能涵蓋的單位、單位管理人員、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服務人員及職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權法及與本單位業務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醫療衛生人員法律必讀》等。
3、方式方法
(1)規范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學習、有考試考核。
(2)建立單位領導幹部學法制度,領導幹部每半年要集體學習法律知識1次。
(3)採取上法制課、法制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單位職工學習法律知識,並積極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測驗活動。
(4)公共服務單位要結合服務工作,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公園、車站等管理單位在人員流動密集地點設立固定法制宣傳設施。
(5)組織豐富多彩的單位法治文化活動,讓群眾享受法治氛圍,感悟法治文化,培養法律信仰。
(6)深入開展基層依法治理,積極參加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單位民主法制建設,把單位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各個單位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普遍建立法律知識學習考試考核制度。
(2)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高。
(3)科技人員及廣大職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識,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普遍增強。
(4)各個單位的民主法制建設普遍得到加強,法治化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顯著提高,五五期間,30%以上的單位達到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