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法37條
⑴ 律師刑事辯護豁免權
法律分析:一、律師刑事辯護豁免權的含義根據聯合國《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20條「律師對於其書面或口頭辯護時所發表的有關言論或作為職責任務出現於某一法院、法庭或其它法律或行政當局之前所發表的有關言論,應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權。」律師刑事辯護豁免權就是律師在訴訟活動中因履行職責發表的書面或口頭言論不受指控和追究。
二、我國律師刑事辯護豁免權的法律規定《律師法》的第37條規定:「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拘留、逮捕的,拘留、逮捕機關應當在拘留、逮捕實施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該律師的家屬、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以及所屬的律師協會。」新《律師法》第一次明確具體地對律師的刑事辯護豁免權作出了界定,指出了辯護律師享有豁免權的內容以及限制,這對於我國建立健全辯護律師豁免權制度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法律依據:《律師法》第三十七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在參與訴訟活動中涉嫌犯罪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被依法拘留、逮捕的,偵查機關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知該律師的家屬。
⑵ 律師在法庭上違背事實怎麼辦
律師在法庭上違背事依據具體情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師對法庭負有真實性義務的規定:
律師法第三條 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法37條中有規定: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律師法四十條:(四)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
(五)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依法辦理案件;(八)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
律師法第四十一條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刑法三百零六條:【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⑶ 被告律師歪曲事實違法嗎
是在民事訴訟中作假證,一般不會定偽證罪。但會受到一定的處罰。
一、律師違背當事人意願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具體問題具體處理。辯護律師與當事人的辯護意見發生分歧時,律師作出選擇的首要依據是,是否違背事實和法律;其次,是當事人的意願;再次,是判決結果。在辯護律師與當事人的辯護意見發生分歧,辯護律師徵求當事人意見時,當事人堅決要求律師服從自己意願的,是常見的情況。
第一,當事人的意見明顯違背法律、歪曲事實的,辯護律師應勸其放棄,如果當事人一味堅持的,律師應堅持按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護。辯護人無理狡辯,必然損害自己在社會上的聲譽。為迎合當事人的心理而毀損多年來獲得的良好聲譽得不償失。
第二,案件如何處理在司法機關內部也存在分歧,當事人的觀點辯護律師雖不同意,但也能講出一定的道理,辯護律師應允許當事人有選擇的餘地,按照當事人的意見進行辯護。
第三、司法機關對案件處理意見沒有分歧,但是理論上對本案涉及的法律問題存在爭議,當事人的觀點辯護律師雖然不同意,但也能講出一定道理的,辯護律師可按照當事人的意見辯護。
第四,當事人主張的事實與起訴書認定的事實不一致,雖有可信因素,但無確切證據證實,當事人堅持自己主張的事實的,辯護律師應按當事人陳述的事實辯護。
辯護律師與當事人的辯護意見發生分歧時,律師作出選擇的首要依據是,是否違背事實和法律;其次,是當事人的意願;再次,是判決結果。在辯護律師與當事人的辯護意見發生分歧,辯護律師徵求當事人意見時,當事人堅決要求律師服從自己意願的,是常見的情況。
《律師法》第37條,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二、律師哪些行為構成對委託人的虛假承諾
如果律師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外作出的承諾,就是一種虛假承諾。比如:接受辯護委託後,經過與被告人見面、詳細查閱案卷、調查證據後,被告人尚有犯罪疑點的情況下,向委託人表示一定能讓被告人無罪釋放
三、打官司請律師應該注意什麼
1、深入了解機構
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請律師要到正規的律師事務所,以便了解一下律師所在的執業機構。好的律師事務所都有專業分工,並對旗下的律師有嚴格要求,因此,對此深入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2、嚴格審查資格
律師執業證書是區分律師和一般法律工作者的標志。現在法律服務市場有很多法律工作者,他們一般以律師的名義在外職業,但他們同律師其實是有區別的,具有律師執業證書的律師在法律專業知識方面更豐富,對於訴訟更具有把握。
3、認真簽訂委託代理
聘請律師要簽訂書面協議,將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約定明確,特別是對聘請律師費用更不要馬虎,律師收費一般都是按訴訟階段來收費的,一審和二審費用是分別計算的,不要認為交了律師費律師就把案子一管到底。另外收費多少都要在協議上寫得清清楚楚,並在付款時要求出具收據。
4、明確授權范圍
有的當事人在聘請律師時,雖也填寫了委託書,但對於是一般代理或特別授權代理不明確。偏面認為只要付錢給律師,一切都交由律師來處理。因此,有的當事人根本不出庭,不了解案件進展,對案件的處理結果也不清楚。一般說來,這種由於授權不明產生的法律後果,授權人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
四、故意歪曲事實什麼罪
這要結合其他情節來確定。如果故意隱瞞別人的犯罪事實,而將凡是犯罪分子參與的犯罪全部歪曲說成是另一在逃同案犯所為,致使該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一直未被司法機關發現,就是包庇罪。《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⑷ 法律賦予律師什麼權利和義務
第一節、律師的權利
一、概念
律師的權利:是律師依法享有獨立執業的保障,是指國家法律賦予律師的,在其執業活動中及執業有關保障方面所享有的權利。
二、律師的權利
根據我國《律師法》的規定,我國律師的權利主要指律師的人身權和律師的執業權利兩大部分。
(一)律師的人身權利
我國《律師法》規定:「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其內容應包括律師執業時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和剝奪;住宅和辦公地點不受侵犯;律師的名譽權不受侵犯等。對於侵犯律師人身權利的行為,應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律師的執業權利
規定律師執業權利是保障律師順利執業的前提,《律師法》規定律師執業時的有下列權利:
1、閱卷權
指律師從事訴訟業務時,依照訴訟法律的規定,到有關機關查閱所承辦的案件的卷宗材料的權利。
我國律師法第30條規定,律師依照訴訟法律的規定,可以查閱與案件有關的材料;《民事訴訟法》第61條規定,律師可以查閱本案的有關材料;《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鑒定材料,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19條闡明:訴訟文書包括立案決定書、拘留證、批准逮捕決定書、逮捕決定書、逮捕證、搜查證、起訴意見書等未立案、採取強制措施和偵察措施以及提請審查起訴而製作的程序性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包括法醫鑒定、司法精神鑒定、物證技術鑒定等由有鑒定資格的人員對人身、物品及其他有關證據材料所進行鑒定形成的記載鑒定情況和鑒定結論的文書。)
律師參與訴訟的閱卷權包括以下內容:
(1)、在查閱卷宗材料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公安部《關於律師參加訴訟的幾項具體規定的聯合通知》(1981年4月27日)的規定:①律師擔任刑事案件的辯護人、代理人或民事案件的代理人,可以到有關機關查閱所承辦的本案的有關材料,了解案情;②律師可能查閱的本案的卷宗材料,不包括審判委員會和合議庭的記錄,以及事關其他案件的線索材料。
(2)、律師閱卷,有關單位應當給予必要的方便,並提供律師閱卷的場所。
(3)、律師閱卷可以摘錄、復制,摘錄的材料存入律師事務所的卷檔。
(4)、保密。
2、調查取證權
是指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所享有的調查案情、收集證據的權利。
《律師法》第31條規定:「律師承辦法律事務,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調查。」
(1)律師承辦法律事務,享有調查取證權,是律師正常開展業務活動的保障。
(2)律師在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取證時,應當徵得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的同意。
在這一點上,我國的有關法律之間是不協調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調查收集證據。行政訴訟法規定,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證據。刑事訴訟法第37條規定:「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並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3)律師的調查取證權不具有強制性。
刑事訴訟法第37條規定:(見上條)。對於辯護律師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調查取證的,應當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不應當向律師簽發准許調查決定書,讓律師收集、調取證據。
3、會見權、通信權
指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代理人、被告人的辯護人的律師,有權在監管場所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與他們通信。
《律師法》第30條規定:「律師參加訴訟活動,依照訴訟法律的規定,可以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會見和通信。」《刑事訴訟法》規定:「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會見和通信權是法律賦予辯護律師的一項重要權利,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立法對此都作了規定。我國的規定對於律師職責的履行和被告人權利的保護都是非常必要的。律師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會見和通信的權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權利內容:
(1)只有接受當事人的委託和人民法院的指定參加刑事訴訟的律師才能行使該權利。
(2)律師會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員應當履行規定的手續:①律師會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員時,應當持有律師事務所的專用介紹信和律師執業證書。②在偵查階段,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過偵查機關批准。對於不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經過批准。不能以偵查過程需要保密作為涉及秘密的案件不予批准。
(3)律師會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時,看管場所應當給予放便,指定適當的會見房間。對於必須實行監護的,看管人員要注意方式,避免影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行使辯護權。在偵查階段,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和需要可以派員在場。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不派員在場。
(4)對律師的要求。律師會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員時,應遵守看管場所的有關規定,嚴格防止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的人員逃跑、行凶、自殺等事件的發生。會見結束,要按照看管場所的規定,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員交看管場所人員收監。對於看管中需要了解和注意的問題,應及時告訴看管場所。
4、出庭時間受保障的權利
律師在訴訟中必須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准備工作,否則必然使律師的工作流於形式,影響對委託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根據規定,律師出庭時間受保障的權利包括以下內容:
(1)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應當給律師留有準備出庭所需要的時間。
(2)律師因案情復雜、開庭日期過急,有權申請延期審理,人民法院應在不影響法定結案時間內予以考慮。
(3)人民法院應當用通知書通知律師到庭履行職務,不得使用傳票傳喚律師;人民法院的開庭通知書至遲應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
(4)改期審理的案件,再次開庭也要為律師留出適當的出庭准備時間。
5、拒絕辯護權與代理的權利
是指律師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拒絕擔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訴訟案件以及其他法律事務的代理人的權利。
《律師法》第29條規定:「委託人可以拒絕律師為其繼續辯護或者代理,也可以另行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或者代理人。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但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1)律師在辯護或代理活動中都可以行使拒絕權。
(2)律師有權行使拒絕辯護和代理權的情形包括:①委託事項違法;②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③委託人隱瞞事實;④有其他正當理由的情形,如律師因生理和精神狀況破壞了律師代理該委託人的能力的,委託人侮辱律師人格的,嚴重破壞了二者之間的誠信關系的。
根據1997年5月20日司法部《關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受援人不遵守法律規定以及不按法律援助協議的規定予以必要合作,經法律援助機構批准,承辦人員可以拒絕或終止提供法律援助。因此,如果律師是被有關機構指定擔任委託人的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律師在退出代理或辯護時,應當得到有關機構的批准。
6、法庭審理階段諸項權利
根據我國訴訟法律的規定,律師在法庭審理階段主要享有下列權利:
(1)、發問權。即在庭審過程中,經審判長許可,律師有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或者被告人發問的權利。
(2)、質證權。即在法庭調查階段,律師對出示的物證和宣讀的未到庭的證人筆錄、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有提出自己意見的權利;對到庭的證人進行質證的權利。
(3)、提出新證據的權利。即在法庭上,律師有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的權利。
(4)、參加法庭辯論的權利。律師的辯論權是指律師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就爭議的問題、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辯駁和論證的權利。律師通過行使辯論權,提出和證明自己的主張,反駁對方的主張,幫助法院核實證據,查明案情,從而作出正確的裁判。
(5)、對法庭的不正當詢問有拒絕回答權。
7、獲取本案訴訟文書副本的權利
指律師在訴訟過程中,有獲得包括起訴書、抗訴書、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等訴訟文書副本的權利。
(1)凡屬公訴案件,檢察院應當附起訴書副本一份,交由法院轉發辯護律師。有律師辯護的第一審案件,檢察院如提起抗訴,也應附抗訴書副本交由法院轉發辯護律師。
(2)凡有律師參加訴訟的刑事、民事案件,不論一審、二審,法院所作的判決書、裁定書,都應發給承辦律師副本。
(3)凡有律師參加的仲裁案件,仲裁機構的裁決書副本也應轉送承辦律師。
8、代行上訴權
是指律師認為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裁定有錯誤時,經當事人同意或授權,代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
(1)律師的上訴權基於當事人的同意或授權;
(2)律師沒有獨立的上訴權,僅為代行上訴。
9、對公、檢、法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要求解除強制措施的權利。
《刑事訴訟法》第75條的規定,如果律師發現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律師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濫用強制措施或超期羈押的現象非常嚴重。律師的職責之一就是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而且超期羈押也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律師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第二節、律師的義務
一、 律師的義務的含義
所謂律師的義務,就是指法律規定的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應一定行為或不得為一定行為的執業行為規范。
按照律師法的規定,律師的義務既包括對律師執業條件限制的義務,也包括律師從事業務活動中應承擔的義務。
二、律師的義務
(一)對律師執業條件限制的義務
即法律對有特定身份的律師所施加的一定程度限制其執業自由的義務。
①《律師法》第36條規定:曾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兩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這一規定是針對曾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由於以往的工作崗位往往與有關法院、檢察院有著特定的聯系,為了避免關系案、人情案的發生,為了維護律師隊伍的聲譽,律師法作出了這樣的規定。
②《律師法》第13條規定:國家機關的現職工作人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期間,不得執業。
③根據1985年5月3日司法部《關於全國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級人大代表能否擔任兼職律師的批復》的精神,律師是各級人大代表,但不擔任各級人大常委會委員的,則可以執行的律師業務。
這條規定主要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國際上許多國家對此也有類似規定。
(二)、律師對委託人的義務
律師法在律師應對委託人承擔的義務問題上,作了如下規定:
1、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但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委託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第29條,簡稱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
理由:①律師與委託人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律師作為契約當事人一方,除非有法定事由的發生,否則,律師不得隨意解除委託合同。②隨意拒絕辯護直接損害委託人的權益。一般情況下,委託人或其親屬受到司法機關的刑事指控後,需要律師提供辯護,律師接受委託後要做很多事情,而且須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從時間上講不是很寬裕。如果律師隨意拒絕辯護,迫使委託人更換辯護人,就會損失律師開庭前的工作時間,直接損害了被告人及委託人的權益。③律師可拒絕辯護或代理的情形有: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隱瞞事實的。
2、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第34條)
①同一案件中得雙方當事人,正是由於利益相對不能調和才發生爭訟,律師接受互有利害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委託,就很難保證公道的從事代理事務。②作為代理人的律師,應當忠實於委託人,不能作出有損於或者可能有損於委託人權益的事情。③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律師在同一案件中,不論是在一審還是在二審均不得同時或先後為雙方擔任代理人。而且同一律師事務所的不同律師,也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其理由可參考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關系方面。(2002年2月26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修訂,並經司法部批轉的《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第五章第28條規定: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3、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第35條,第2款)
①律師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爭議而執行職務的,律師不應當介入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之中,更不能將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作為從事代理活動的目的。②律師應當克盡職責,忠實為委託人服務。接受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往往會導致律師背棄委託人的利益。
4、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第33條,簡稱保密的義務)
①國家秘密:是指關繫到國家安全利益,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范圍內不能公開的事項。
②商業秘密:指不為他人所知悉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③個人隱私:指與公民個人聲譽有關的,本人不願公開的個人生活事件。
④需要強調的是,律師在委託代理關系結束後仍有保密的義務。(期限的:長期)
(三)、律師對法院、仲裁機構的義務
1、不得提供虛假證據、隱瞞事實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隱瞞事實以及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第35條第5款)
①律師在為當事人提供訴訟代理、辯護以及參與仲裁活動時,既要忠實於當事人,又應當忠實於審判機關和仲裁機構。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提供真實的證據和事實。不得對法院、仲裁機構有欺騙行為,包括不得自己製作、提交和陳述虛假的證據,或者隱瞞事實;不得採用威脅、利誘手段使他人提供虛假證據或隱瞞事實。
②律師不得妨礙對方當事人行使取得證據,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的權利。律師可以在法庭上與對方當事人就證據的真偽進行質證,但不得妨礙對方取得證據,包括威脅、利誘知情人不向對方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出庭作證。
③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8條特別強調辯護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實施威脅、引誘證人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甚至《刑法》第306條規定了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這種針對律師極其嚴厲的處罰是各國法律所沒有的。實踐中,已成為某些司法機關和人員對律師進行報復和打擊的手段。
聯繫上面所講的律師的保密義務,我們認為法律應專門制定一條律師拒絕作證的義務和非故意偽證豁免。以充分保障律師的權益。
2、律師不得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不得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請客送禮或者行賄,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第35條第3、4款)
①律師應當努力鑽研和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依靠自己的專業素質向當事人提供良好服務。而不能通過採用法律所禁止的手段去影響與審判、仲裁有關的人員,進而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判與判決,以期達到委託人所期望的目的。
②我國法官法、仲裁法、檢察官法等法律,也從另一方面對法官、檢察官和仲裁員作出了相應的約束,以避免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情況發生。
3、律師不得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
依照律師法的規定,律師的辯論和辯護的權利應當依法保障,同時律師也應當遵守法庭、仲裁庭秩序,按照訴訟法、仲裁法的規定進行訴訟、仲裁活動。
(四)律師的其他業務
律師法還規定了律師的其他義務。
1、律師不得私自接受委託、私自向委託人收取費用,收受委託人的財物。(第35條,第1款)
這一禁止性規定,既是律師對委託人的義務,也是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的義務。
2、律師應當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即不能跨所執業,包括不得同時在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執業。(第12條)
3、律師不得以詆毀其他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第24條)
4、律師應當依法納稅。(第23條第2款)
依法納稅是我國憲法規定的每個公民的義務,也是律師的義務,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法納稅。律師應當就其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交納個人所得稅。
5、加入律師協會並交納會費。(第39條)
各國幾乎都實行強制性入會,以加強行業自律。但在會費的承擔上,我國收取的比例明顯偏高,且實行個人會費、團體會費雙重徵收。一些地方律協會費已成為制約律師發展的因素之一,而收取的會費支出和管理也失規范。
6、律師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向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義務。(第42條)
法律援助又稱法律救助、法律扶助等,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我國律師法第六章專門規定了法律援助,其中第42條明確要求律師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盡職盡責,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完善律師制度,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作用,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第三條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第四條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第二章律師執業許可第五條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四)品行良好。
實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前取得的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律師資格憑證,與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第六條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向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二)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三)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兼職律師執業的,還應當提交所在單位同意申請人兼職從事律師職業的證明。
受理申請的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予以審查,並將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報送材料之日起十日內予以審核,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准予執業的,向申請人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不準予執業的,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第七條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的。第八條具有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在法律服務人員緊缺領域從事專業工作滿十五年,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並具有相應的專業法律知識的人員,申請專職律師執業的,經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准予執業。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撤銷准予執業的決定,並注銷被准予執業人員的律師執業證書:
(一)申請人以欺詐、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
(二)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執業的。第十條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變更執業機構的,應當申請換發律師執業證書。
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第十一條公務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
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第十二條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符合本法第五條規定條件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依照本法第六條規定的程序,可以申請兼職律師執業。第十三條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第三章律師事務所第十五條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有三名以上合夥人,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
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採用普通合夥或者特殊的普通合夥形式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按照合夥形式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依法承擔責任。第十六條設立個人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設立人還應當是具有五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設立人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第十七條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章程;
(三)律師的名單、簡歷、身份證明、律師執業證書;
(四)住所證明;
(五)資產證明。
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還應當提交合夥協議。
⑹ 新《律師法》有哪些方面擴大了律師的權利
一、會見嫌疑人無需批准、不被監聽、會見時間提前為當天。33條規定,從嫌疑人被訊問被拘之日起,律師憑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即有權會見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會見時不被監聽。以前,要公安局、反貪局的批准單才可以見、見時警察、檢察官陪同、不讓問案情、辦案單位以沒有時間陪同為由不給批准單拖延會見時間、會見時變相監錄律師談話等,這次都解決了。全國人大發言人明確,刑事訴訟法規定同此不一致的將盡快修改一致。
二、閱卷復制權提前到檢察階段。34條規定,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復制案件所有材料。現在檢察機關都只提供一份《起訴意見書》,不允許閱卷更不許復制相關案卷材料。
三、調查取證權更加完整自主。35條規定,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證書和律師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現在的狀況是行政機關和相關單位不配合律師的調查,有的地方連到派出所查戶籍檔案也要律師協會開介紹信。
四、律師庭審發言的豁免權得到保障。37條規定,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五、執業保密權明確受法律保護。38條規定,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正在實施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這里新意在於給律師為自己委託人隱私進行保密的權利。防止執業道德的沖突。
六、律師事務所的設置更切合實際控制律師風險。明確了個人可以開辦律師事務所。明確合夥制律師所可以有特殊合夥,即有限責任的合夥。合夥的概念和《合夥企業法》、個體工商戶條例都是規定財產上的無限連帶責任。針對中國上千律師數十合夥人的大型所都開始產生的實際狀況,要所有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不適合中國律師的規模化發展趨勢。因此允許成立特殊的有限合夥律師事務所。
七、律師特許執業在嚴格限制的前提下繼續保留。這個問題在全國人大審議中成了一個熱點,認為律師應該全部考試取得資格,不能特許。其實歐州、韓國、日本、我國台灣、孫中山國民政府時期,都有律師特許執業的規定。本次修改保留了特許執業的律師,但條件非常嚴格,法學本科、高級職稱、緊缺法律專業、十五年實務經歷等,實際上等於基本取消了特許律師。或批出來的律師已經沒有幾年可以執業了。
八、檢、法轉崗律師迴避限定為二年,取消了本院終身迴避不得辦案的規定。《律師法》修改草案時曾經想把《法官法》、《檢察官法》「本院工作過的律師終身不能到本院辦案的」的極端規定寫進《律師法》。鑒於這一規定違反法律的公平、有權的法院要無權的律師迴避、損害律師的平等執業權利等不合理性,《律師法》最終取消了終身迴避的規定。可以預見,「兩官法」的相關規定也必將取消。
這些新規定,主要體現在律師執業權利和主體權利兩個方面,給了中國律師以更多的權益保障。
⑺ 律師執業基本原則從哪幾方面入手
根據律師法第3條的規定,我國律師執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合法性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接受監督原則、法律保護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律師法第3條第1款規定:「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據此,律師的執業活動必須遵循合法性原則,執業主體合法,執業內容合法,執業程序合法。
同時,律師在執業活動中還必須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維護行業聲譽。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是我國所有法律工作者處理各種法律問題都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我國律師法第3條第2款規定:「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以事實為根據,是指律師在辦理所有法律事務時,都要實事求是,忠實於事實真相。這就要求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查閱案卷,掌握確實、充分的證據,查明事物的本來面目,弄清事實和情節,並以此為根據來辦理各種法律事務或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另外,還要求律師在執業過程中要堅持原則,不能迎合委託人、屈服於外部干涉而歪曲事實真相為當事人謀取非法利益。
以法律為准繩,是指律師在各項業務活動中,都要嚴格依法辦事,忠於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法律來辦理法律事務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對於律師來講,既要遵守實體法,又要遵守程序法,既要嚴格適用法律條文,又要尊重立法原意,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和崇高目標,絕不允許隨心所欲,規避法律,曲解法律,甚至公然違反法律,破壞法律的尊嚴。如果在執業活動中遇有法律不完備的情況,律師應當根據憲法有關規定的精神,從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有利於人民利益出發,妥善地處理有關問題,而不應鑽法律不完備的空子,做有損於國家和人民的事情。此外,律師還要密切注意新的法律、法規、條例以及司法解釋,要及時學習並認真貫徹實施;注意有關部門宣布廢除的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及時停止運用。
3.接受監督原則。
為提高律師隊伍素質,促進律師依法執業,律師法第3條第3款規定:「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在接受國家監督方面,司法行政部門有權按照律師法的規定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有違反律師法規定的行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照律師法的規定予以處罰。稅務部門有權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是否依法納稅的情況進行監督,對於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偷稅、漏稅、抗稅、欠稅的,由稅務機關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勞動部門有權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是否依法用工的情況進行監督。在接受社會監督方面,律師執業中應當接受共產黨的監督、民主黨派的監督、社會團體的監督、群眾組織的監督、人民群眾的監督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律師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行為都可以提出批評。
在接受當事人監督方面,當事人有權就律師在提供法律服務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向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提出控告,要求依法處理;對於律師違法執業或者因過錯給自己造成損失的,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
4.法律保護原則。
律師依法獨立執業是律師發揮作用的前提。律師法第3條第4款規定:「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律師法第36條規定,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其辯論或者辯護的權利依法受到保障。律師法第37條規定,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律師法第46條第1項規定,律師協會的首要職責是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
⑻ 我國律師對當事人承擔的主要法定義務
如有幫助,望採納,非常感謝哈!
律師對委託人的義務
律師法在律師應對委託人承擔的義務問題上,作了如下規定:
1、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但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委託人隱瞞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第29條,簡稱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辯護或代理)
理由:①律師與委託人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律師作為契約當事人一方,除非有法定事由的發生,否則,律師不得隨意解除委託合同。②隨意拒絕辯護直接損害委託人的權益。一般情況下,委託人或其親屬受到司法機關的刑事指控後,需要律師提供辯護,律師接受委託後要做很多事情,而且須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從時間上講不是很寬裕。如果律師隨意拒絕辯護,迫使委託人更換辯護人,就會損失律師開庭前的工作時間,直接損害了被告人及委託人的權益。③律師可拒絕辯護或代理的情形有: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隱瞞事實的。
2、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第34條)
①同一案件中得雙方當事人,正是由於利益相對不能調和才發生爭訟,律師接受互有利害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委託,就很難保證公道的從事代理事務。②作為代理人的律師,應當忠實於委託人,不能作出有損於或者可能有損於委託人權益的事情。③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律師在同一案件中,不論是在一審還是在二審均不得同時或先後為雙方擔任代理人。而且同一律師事務所的不同律師,也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其理由可參考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關系方面。(2002年2月26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修訂,並經司法部批轉的《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第五章第28條規定: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3、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第35條,第2款)
①律師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爭議而執行職務的,律師不應當介入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之中,更不能將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作為從事代理活動的目的。②律師應當克盡職責,忠實為委託人服務。接受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往往會導致律師背棄委託人的利益。
4、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第33條,簡稱保密的義務)
①國家秘密:是指關繫到國家安全利益,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范圍內不能公開的事項。
②商業秘密:指不為他人所知悉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③個人隱私:指與公民個人聲譽有關的,本人不願公開的個人生活事件。
④需要強調的是,律師在委託代理關系結束後仍有保密的義務。(期限的: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