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山東省法律援助

山東省法律援助

發布時間: 2022-12-21 11:53:19

1.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援助,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並減免法律服務費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服務機構包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經司法行政部門批準的其他社會法律服務機構。
法律服務人員包括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其他社會法律服務人員以及社會法律援助志願者。第三條法律服務機構及執業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
法律服務人員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必須盡職盡責,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執業紀律。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轄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管理、指導、協調、監督並組織實施本轄區的法律援助工作,統一受理並指派法律援助案件,管理、籌集法律援助資金,承辦本轄區有重大影響、復雜的法律援助案件。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法律援助對象、范圍和形式第六條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在本省的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
(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而無其他收入,經濟困難的;
(二)經濟困難的優撫對象;
(三)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收養人員;
(四)農村「五保戶」;
(五)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經濟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的;
(六)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獲得法律援助的。
其他經濟困難的當事人,無能力或者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受理。第七條前條所列當事人可以就下列范圍的法律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刑事代理案件;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勞動報酬的法律事項;
(三)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賠償的法律事項;
(四)追索撫恤金、救濟金、社會保險金的法律事項;
(五)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六)需要予以公證的與人身財產密切相關的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
(七)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事項;
(八)其他確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項。第八條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公訴人出庭公訴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第九條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外國籍、無國籍被告人的法律援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法律援助採取以下形式:
(一)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法律意見;
(二)刑事辯護和刑事訴訟代理;
(三)民事訴訟代理;
(四)行政訴訟代理;
(五)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六)公證證明。第三章法律援助的申請和受理第十一條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訴訟案件也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戶籍證明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
(二)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失業保險金的有效證件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法律服務機構自願、免費為社會影響較大或者特別緊急的法律事項提供法律援助的,由法律服務機構協助當事人按照前款規定提出申請。第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問的,可以通知申請人補充或者說明,並可以向有關組織、個人進行調查,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2. 2019年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全文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條為了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符合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免費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

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逐步增加財政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公民因重大疾病、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

第十一條公民申請法律援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申請人向其爭議處理機關所在地或者事由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屬於設區的市審理機關管轄的,應當向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委託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辦理;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有特殊原因的,也可以移送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辦理。

第十二條對於法律援助申請,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人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由最初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就受理申請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決定。

第十三條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執業中發現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告知或者協助其申請法律援助。

第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對申請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人按照規定提交申請材料,並且請求事項屬於法律援助范圍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接受申請材料,並向申請人出具接收清單;

(二)申請材料存在錯誤,可以當場更正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或者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說明;

(三)申請人的請求不屬於本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應當告知並幫助申請人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

(四)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第十五條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申請後,應當按照法律援助的條件進行審查,並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書面審查意見。

申請人對司法行政部門作出的書面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審查意見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核。

第十七條在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中,當事人以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為依據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應當直接作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當事人以法律援助機構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為依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應當直接作出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

第十八條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後,應當及時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機構應當及時指定法律服務人員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九條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有關機關、單位提交有關法律援助文書,並為受援人保守秘密。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或者終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二十條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異地調查取證、非訴訟調解、文書送達、申請執行等有困難,需要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予以協助的,異地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一條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有權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進展情況。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受援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反映或者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

受援人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人員如實陳述案件事實,並協助法律援助人員調查取證。

第二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的辦案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確定本市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具體數額。

第二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四條以不正當手段獲得不應享有的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停止對其援助,並責令其支付已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的全部費用。

第二十五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辦案規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法律援助人員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法律援助規定的,由司法行政部門依法追究責任。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12月22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同時廢止

3. 山東公職律師補貼辦法

開門見山,

為貫徹落實司法部、財政部《關於完善法律援助補貼標準的指導意見》(司發通〔2019〕27號)要求,完善全省法律援助經費使用和管理,促進我省法律援助事業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需求,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15〕37號)、《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以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魯辦發〔2016〕7號)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完善全省法律援助補貼標准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

制定完善法律援助補貼標准,是充分調動社會律師等法律援助事項承辦人員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事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各級司法行政和財政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嚴格落實法律援助有關規定,按照明確責任、分項核算的原則,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會同當地財政部門,根據法律援助不同服務形式,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本級法律援助各項補貼標准。各級財政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要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基金和法律援助彩票公益金項目,並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法律援助事業的捐贈。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監督管理,督促法律援助機構嚴格按照規定標准,及時、足額支付法律援助補貼,不得截留、挪用,確保專款專用。
二、完善補貼標准,規范支付工作

(一)法律援助補貼范圍

法律援助補貼,是指法律援助機構按照規定支付給社會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等法律援助事項承辦人員所屬單位或者個人的費用。

(二)法律援助服務形式及其補貼標准

根據法律援助的不同服務形式,分為辦案補貼、值班律師值班補貼、法律咨詢補貼、認罪認罰案件法律幫助補貼等類型。

1.辦案補貼標准,是指辦理民事、刑事、行政代理或者辯護以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勞動傷害方面的仲裁等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標准。辦案補貼按件計算,同一事項處於不同階段法律程序的,每一階段按一件案件計算。

2.值班律師值班補貼標准,是指法律援助機構派駐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等的值班律師,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轉交法律援助申請等法律幫助的補貼標准,按工作日計算。
3.法律咨詢補貼標准,是指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提供接待來訪、接聽電話、在線解答咨詢服務的補貼標准。補貼標准按工作日計算。
4.認罪認罰案件法律幫助補貼標准,是指值班律師為認罪認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的補貼標准。由各地結合實際按件或者按工作日計算。
5.地方法律援助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服務形式的法律援助事項補貼標准,由各地結合實際,參照上述辦法確定。

(三)法律援助補貼構成

法律援助補貼一般由直接費用和基本勞務費用構成。

1.直接費用是指辦理法律援助事項過程中產生的差旅費、郵電費、印刷費、調查取證費、代擬法律文書費、翻譯費、公證費、鑒定費等因素確定的費用。差旅費中所包含的城市間交通費、食宿費標准參照同級財政差旅費有關標准執行,市內交通費以辦案實際天數測算。郵電費、印刷費、調查取證費、代擬法律文書費等由各地根據實際確定;翻譯費、公證費、鑒定費經法律援助機構核實後予以安排。
2.基本勞務費用根據上一年度本地在崗職工日平均工資和服務天數等因素確定。其中,日平均工資參照上一年度本地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除以年工作日所得或其一定系數。
(四)特殊情形的處理

1.在同一法律援助案件中,法律援助承辦人員為2個(含2個)以上受援人進行代理的,以相應案件辦案補貼標准為基數,可依據受援人數適當增加補貼額度。

2.辦理共同犯罪案件和可能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一審案件以及死刑、無期徒刑二審案件、死刑復核案件,跨省辦案或者經法律援助機構認定為重大、疑難、復雜的法律援助案件,可適當上調補貼。

3.法律援助事項承辦人員承辦的案件被依法終止的,對尚未開展實質性工作的,不予支付補貼;已開展實質性工作的,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核,可根據實際酌情給予補貼。

4.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具有公職身份的人員承辦法律咨詢、值班律師法律幫助、代擬法律文書、案件質量評估等法律援助事項,不得領取法律援助補貼;上述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不得領取基本勞務費,實際產生的辦案直接費用,從法律援助機構日常運行或業務經費中列支。

(五)法律援助補貼的支付
1.各地要進一步規范補貼支付工作,對合格以上的案件和其他已辦結的法律援助事項,應按月或按季度將補貼及時足額支付到位。

2.各地要對法律援助事項承辦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及法律援助服務規范等不予支付補貼的情形作出規定。
3.各地法律援助補貼標准年度執行時間,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

三、健全工作機制,提升服務效能

(一)建立法律援助補貼標准動態調整機制

1.各市、縣司法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要結合實際,按照本實施意見規定,於2021年上半年,制定出台本地法律援助補貼標准管理辦法,並由市級司法行政部門、財政部門負責將本級及所轄縣(市、區)管理辦法,分別報送省司法廳、省財政廳備案。

2.各地法律援助服務事項直接費用、基本勞務費用等發生較大變化時,應當及時調整法律援助補貼標准。

(二)推行補貼與辦案質量掛鉤的差別化發放機制

各地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制定補貼與服務質量相掛鉤的差別化補貼發放辦法,依據案件質量評估結果劃分不同等級辦案補貼標准,不斷提高辦案質量。

(三)提升法律援助機構人員專業素質和監管能力

各地法律援助機構要鼓勵和支持具有法律職業資格的機構工作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通過實踐提高機構人員辦案能力、專業素質和監管水平。

(四)健全信息公開和監督機制

各地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要健全信息公開和監督機制,全面及時公開法律援助補貼標准,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4.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5. 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的決定(2015)

一、將第八條改為第八條第一款,修改為:「公民為維護自身權益,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二、將第九條改為第八條第二款,修改為:「公民經濟困難標准按照接受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縣(市、區)城鄉居民上一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兩倍執行。」三、第八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對法律援助的范圍已作出規定的,適用其規定。」四、將第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公民申請法律援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申請人向其爭議處理所在地或者事由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屬於設區的市審理機關管轄的,應當向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後重新公布。

6. 山東省德州市法律援助電話有知道的嗎

山東省德州市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湖濱北路60號
電話:0534-2361900

7. 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么是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條規定: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2、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麼?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八條規定:公民為維護自身權益,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公民經濟困難標准按照接受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縣(市、區)城鄉居民上一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兩倍執行。

3、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范圍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刑事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刑事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事項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三)請求發給撫恤金;(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五)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六)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七)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葯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八)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因見義勇為行為導致民事權益受到損害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無需審查其經濟狀況,優先提供法律援助。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公民因重大疾病、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

4、去哪裡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訴訟事項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辦案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非訴訟事項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爭議處理機關所在地或者事由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5、哪些申請人無需提交經濟狀況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一)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二)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三)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四)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

8. 山東省法律援助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 2007年7月27日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1] 第一條 為了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符合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免費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逐步增加財政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設立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對貧困地區予以補助,保證法律援助工作在不同地區的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資金籌措的社會化、經常化機制,充分利用社會財力支持法律援助事業。 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五條 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確定法律援助機構並向社會公布。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 第六條 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及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承辦法律援助案件,並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援助申請。 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和法律援助志願者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憑法律援助機構的證明利用檔案資料,除涉及國家秘密等依法不得公開的檔案資料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相關組織應當配合,對檔案資料查詢費、咨詢服務費、調閱檔案資料保護費、證明費予以免收;對原件復印、縮微膠片復印、翻拍、掃描等相關材料復制費給予減收或者免收,減收的所收費用不得超出原材料成本費。 第八條 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公民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因工傷、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二)因勞動合同關系使權益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四)因征地、拆遷使權益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權益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當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狀況適當擴大受援人范圍。 第十條 公民因見義勇為行為導致民事權益受到損害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無需審查其經濟狀況,優先提供法律援助。 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公民因重大疾病、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 第十二條 對本條例規定的事項,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申請人向其爭議處理機關所在地或者事由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屬於市級審理機關管轄的,應當向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委託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辦理;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有特殊原因的,也可以移送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辦理。 第十三條 對於法律援助申請,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人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由最初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就受理申請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決定。 第十四條 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執業中發現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告知或者協助其申請法律援助。 第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對申請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人按照規定提交申請材料,並且請求事項屬於法律援助范圍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接受申請材料,並向申請人出具接收清單; (二)申請材料存在錯誤,可以當場更正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或者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說明; (三)申請人的請求不屬於本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應當告知並幫助申請人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 (四)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第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申請後,應當按照法律援助的條件進行審查,並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進行 審查,作出書面審查意見。 申請人對司法行政部門作出的書面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審查意見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核。 第十八條 在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中,當事人以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為依據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應當直接作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當事人以法律援助機構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為依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應當直接作出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 第十九條 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後,應當及時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機構應當及時指定法律服務人員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十條 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有關機關、單位提交有關法律援助文書,並為受援人保守秘密。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或者終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二十一條 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異地調查取證、非訴訟調解、文書送達、申請執行等有困難,需要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予以協助的,異地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二條 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有權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進展情況。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受援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反映或者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 受援人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人員如實陳述案件事實,並協助法律援助人員調查取證。 第二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的辦案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確定本市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具體數額。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五條 以不正當手段獲得不應享有的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停止對其援助,並責令其支付已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的全部費用。 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辦案規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法律援助人員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法律援助規定的,由司法行政部 門依法追究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12月22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同時廢止。

9. 山東省省級12345怎麼打

一、省級12345怎麼打?

電話12345

通過撥打12351熱線,反映問題或投訴舉報。如果遇到難解決的問題,可以聯系相關單位進行協調處理。另外,12351熱線還可以幫助您了解當地政府部門的職能范圍及辦事流程等。

網上12345

登錄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站(www.e12315.net),點擊右側的"全國互聯網平台"進入全國互聯網平台頁面,點擊左側的"12345",選擇需要投訴舉報的網站和部門即可進行投訴舉報。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寫相關信息時一定要准確無誤,否則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微信公眾號都可以直接留言或者咨詢相關問題;也可以下載手機APP客戶端使用;此外還有微博、簡訊等方式可供大家選擇使用。

二、山東省級12315打不通怎麼辦?

首先確定自己是否屬於非緊急類服務事項:如果是的話請耐心等待工作人員回復;

如果是緊急類的需求建議立即與當地相關部門溝通解決;

如果以上兩種方法均無法解決請撥打110尋求幫助;

如果以上幾種方法都無法解決問題請及時撥打119報警求助;

如需法律援助或其他途徑可向當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或司法局提出訴求;

如需媒體曝光可向當地的媒體中心反映情況並提交相關材料;

如有其它問題可直接致電當地政府服務熱線咨詢或反映情況三、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問政系統?

注冊用戶:用戶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注冊個人賬號:

1)、訪問山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junyilawyer.cn中的《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欄目;

2)、關注公眾號:"山東網路問政";

3)、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山東省網路問政"。

熱點內容
非全日法律碩士認可程度 發布:2025-01-15 06:29:07 瀏覽:276
開展法律顧問普法講座 發布:2025-01-15 06:28:19 瀏覽:512
司法拍賣輔助機構管理辦法 發布:2025-01-15 06:18:40 瀏覽:808
刑法的近親屬 發布:2025-01-15 06:16:25 瀏覽:355
2017經濟法cpa難度 發布:2025-01-15 05:40:06 瀏覽:320
中級經濟法金融法律制度 發布:2025-01-15 05:28:31 瀏覽:791
司法警察安全工作 發布:2025-01-15 05:13:31 瀏覽:917
社會與法完整版全集 發布:2025-01-15 05:10:59 瀏覽:449
北京司法考試的考點 發布:2025-01-15 05:08:18 瀏覽:351
舞者社會與法2 發布:2025-01-15 04:57:08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