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華埠律師事務所
『壹』 來自密西根的防護服
文中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表:張萌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好多國家都有唐人街,這是為什麼呀
唐人街也被稱為華埠或中國城(Chinatown),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地區聚居的地區。唐人街的形成,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673年,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歷史發展
1872年,志剛在《初使泰西記》中有:「金山為各國貿易總匯之區,中國廣東人來此貿易者,不下數萬。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國人呼之為『唐人街』。建立會館六處。」1887年,王詠霓在《歸國日記》中也使用了「唐人街」:「金山為太平洋貿易總匯之區,華人來此者六七萬人,租屋設肆,洋人呼為唐人街。六會館之名曰三邑,曰陽和。」王詠霓的這句話與志剛的差不多。在這之前,王可能看過《初使泰西記》,因此,他在這里沿用了志剛的「唐人街」。「唐人街」是粵人華僑自創的名稱。 1875年,張德彝在《歐美環游記》中就稱唐人街為「唐人城」。張通英語,英語稱唐人街為 Chinatown。其實,在這以前,張德彝更為直接,他將 Chinatown 直譯為「中國城」,如《航海述奇》(1866年):「抵安南國,即越南交趾國……再西北距四十餘里,有『中國城』,因有數千華人在彼貿易,故名。」 1930年蔡運辰《旅俄日記》:「飯後再赴旅館,新章五時亦至,候余甚久,公事畢,同游中國城。城在莫斯科中心,女牆高底,完全華式,華人名之曰中國城。」今人李歐梵有一篇有關唐人街的隨筆,題目就叫《美國的「中國城」》(1975),文章說:「唐人街是老華僑的溫床、新華僑的聚會所。也是美國人眼裡的小中國。也許我們應該把唐人街的英文原名直譯過來,乾脆稱它為『中國城』(Chinatown),可能更恰當一點。」 總的來說,現在「唐人街」還是要比「中國城」常用。唐人街也被稱為華埠或中國城,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地區華人店鋪聚集的地區。唐人街的形成,是因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證。在唐人街時常看到很多唐人餐館,而餐館和洗衣鋪皆為早期華僑主要的營商行業。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於移民城市的舊區,環境較為擠迫,治安和種族問題亦是某些華埠要面對的問題。多年來,憑著、隨著華人的富裕,華僑在外國的地位漸漸提高,新一代的華人移民會選擇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區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現華人人口遷離﹑人口老化的現象。現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經成了中華文化區的代名詞。無論商業,還是娛樂,以及各種文化設施,都體現東方華夏色彩,並沒有華人聚居地的本意了。
編輯本段名稱起源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強盛的朝代。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往往稱自己是「唐人」, 他們聚居的地方便稱為「唐人街」。 美國最大的「唐人街」在舊金山。舊金山唐人街始於1850年前後。當年開發美國西海岸的華工初來異國,人生地疏,言語不通,因此他們便集中住在一起,團結互助,休戚與共 。起初,他們開設方便華工的小茶館、小飯鋪,接著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漸形成了華工生活區。後來,越來越多的當地人,也經常光顧這里,他們稱這里為「中國鎮」,愛上了這里的中國飯菜。後來,「唐人街」成了繁華街道,街上除了飲食業外,刺綉、中國古玩等也都在當地享有盛名。同時,唐人街辦起了華人子弟學校,從事中文教育。還有各種同鄉會 、俱樂部、影劇院等,成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區。 每逢春節,這里均耍龍燈、舞獅子,爆竹聲中除舊歲,保留著中國傳統的種種風俗。事實上,唐人街遍及世界許多地方,只是有的地方不這么叫就是了。
編輯本段歷史演變
在海外,與華僑華人聯系最密切的一個詞,恐怕就是「唐人街」了。2000年來,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在所在國的落地生根,唐人街也在發生變化:高檔公寓的興建、華埠的擴張、非華裔人群的入住以及唐人街社會功能的變化等等,都不禁引發了人們的思考。2000來,唐人街的變遷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成為一個新的話題。在美國紐約的華埠,一幢幢嶄新的高級公寓正在拔地而起。已經有5棟高檔公寓在華埠建成,還有8棟正在興建中,這些公寓的價格平均為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唐人街以往一直被認為是中低層人群聚居的生活區,隨著一系列高檔公寓的落成,唐人街的形象也在發生改變。除了高檔公寓的興建,華埠的變化還體現在其界限的模糊上。2008的華埠已經向四面八方擴展。在紐約,北至小義大利區,南至河邊碼頭,西至蘇豪區,東至格林威治村。華人面孔和華人開設的商店、餐館逐漸「佔領」了東城。華埠走向貴族化和向周邊地區擴張似乎已成為一種趨勢。不過,唐人街的變化還不僅僅如此。從最初的單純的居住區,到繁華的旅遊區和商業中心,唐人街的功能也在發生變化。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官方網站的「購物指引」一欄,安特衛普唐人街被推薦為值得一游的場所。 功能的變化使得唐人街的消費群體發生了變化。安特衛普的唐人街是比利時第一條被正式命名的唐人街,地處安特衛普市中心,街道兩旁有40多家中國公司和商行。來往於此的商人和遊客逐漸成為其主要消費群體,他們或是到此品嘗中餐的美味,或是體驗東方文化的韻味。功能的變化還體現在經營業務的變化上。除了傳統的餐飲等行業,各地唐人街的華人也開始經營旅店、各種進出口業務、保險、會計事務所、專賣店、免稅店、影視商店等各項業務。商品種類也不再局限於經營中國商品,開始引進世界各地的商品,滿足華人以外的消費群體。唐人街的人群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一方面是越來越多在唐人街出生、長大的華僑華人走出唐人街,融入當地社會;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非華裔入住唐人街。他們中不乏專業人士,從事律師、醫生、設計師等工作。居住人群的變化必然會對原有的區域生態產生影響。 唐人街的堅守:事實上,在唐人街里一直延續著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際交往模式。走在唐人街上,你一定會恍惚不知身在何方。一塊塊漢字標牌,各種風味的中餐廳,以及出售中國傳統工藝品的商店隨處可見。超市裡大到中國產的桌椅板凳,小到針頭線腦,一應俱全。倘若你到唐人街購物或是用餐,更是能體會到中國式的「人情味」。或許是因為都是北方老鄉,在買韭菜或是豆腐乾的時候,老闆總會額外的多添一點;或許是因為同是「黃面孔」,餐桌上也常常會得到額外奉送的一大碗「例湯」。各種傳統節日和傳統習俗,也由華僑華人在唐人街上世代延續。在曼谷唐人街過春節,可以看到舞動的長龍瑞獅,虎鶴雙形拳、南拳等中國傳統武術表演;可以看到居民燒香點燭拜祖宗、拜神靈,祈求幸福與吉祥;可以看到「中國紅」染紅唐人街的各個角落;還可以品嘗到地道的中國年夜飯。濃郁的年味,恐怕連中國人也不能不為之驚嘆、感慨。對留學生和華僑華人來講,唐人街延續的是他們精神上的「根」。著名學者李歐梵曾著文描寫在美國的日子,文中就寫道:到了美國以後,住在距紐約不遠的一個小鎮上,紐約的「唐人街」成了我每月朝聖的新「麥加」。每一個月中,我總要抽空去一兩次,總在周六或周日,也是一早搭車去,看一兩場中國電影,吃一兩頓中國館子,到中國書店裡逛逛或買幾本書,也會覺得生活充實了不少。唐人街在我生活的邊緣,然而也往往會成為我心靈中的重鎮。去國已久的中國人,常常會不約而同地到唐人街買東西、吃館子,外國人每逢禮拜天上教堂,中國人則上唐人街。在外國人眼裡,唐人街是「小中國」,它延續的是中華文化。對外國人來說,唐人街是認識中國的第一步。 唐人街的回答:不難看出,唐人街的變化似乎不能避免。一位在勃魯克念書的留學生認為,唐人街不可能只是一個封閉的、與當地社會完全隔絕的小圈子,它必然要受到西方文明和現代文明的沖擊。而且,隨著華僑華人在所在國的落地生根,唐人街從社會文化的邊緣移向主流,唐人街發生的種種變化都是十分自然的。與此同時,生活或是曾經生活在唐人街上的華僑華人們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續著唐人街的精神或是文化。這使得變化了的唐人街依然具有強烈的文化識別特質。李歐梵說,如何在文化交匯中保持住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才是關鍵問題。從美國唐人街走出的新一代華僑就做了不少事情,他們訪問年老的華僑,拍攝唐人街的記錄片,並出版刊物。這在美國社會上產生了若干積極影響,不少大學紛紛成立「美籍華人」研究中心。當唐人街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的時候,它就有了更為深遠的影響。唐人街的變化從一個角度折射出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足跡,從唐人街的發展、變遷可以看出華僑華人在求得自身發展的同時,為所在國的繁榮作出貢獻的點滴。變化會給唐人街帶來什麼?變化了的唐人街又會走向哪裡?唐人街的人們會在變與不變之間作出怎樣的堅守與選擇?這些,恐怕才是唐人街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全世界的唐人街,記錄著天下華人祖祖輩輩創業的艱辛和成功的輝煌。
『叄』 全球有多少條唐人街
各地唐人街:
亞太
韓國,首爾
韓國,仁川
新加坡
泰國,曼谷
菲律賓,馬尼拉
越南,胡志明市
馬來西亞,檳城
馬來西亞,吉隆坡
日本,橫濱,中華街
日本,神戶,中央區,南京町
日本,長崎,新地
澳大利亞,墨爾本
澳大利亞,悉尼
緬甸,仰光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紐西蘭,奧克蘭,Newmarket
紐西蘭,惠靈頓
美洲:
美國,波士頓
美國,西雅圖
美國,舊金山,Jackson Street, Stockton Avenue
美國,紐約
美國,洛杉磯,Broadway Avenue, Spring Street
美國,芝加哥,Along Wentworth at Cermak
美國,費城
美國,波特蘭
美國,華盛頓,H Street
加拿大,多倫多,登打士西街唐人街
加拿大,多倫多,Dundas Street, Spadina Avenue
加拿大,溫哥華,Pender Street and Main Street
加拿大,列治文
加拿大,蒙特利爾,rue ST-LAURENT
美國,克利夫蘭
美國,檀香山
美國,休斯敦
美國,奧克蘭,Broadway Avenue, 7th Street, Harrison Avenue, 10th Street
美國,俄克拉荷馬,N. West 23rd Street and Classen Blvd
美國,匹茲堡
美國,沙加緬度,3rd, 5th, J, and I Streets
墨西哥,墨西哥城
加拿大,卡爾加里
加拿大,艾德蒙頓
加拿大,溫尼伯
加拿大,渥太華
古巴,哈瓦那
多米尼加,聖多明各杜阿爾特唐人街
歐洲:
英國,倫敦,中國城
法國,巴黎
俄羅斯,莫斯科
英國,曼徹斯特
英國,伯明翰
英國,利物浦
英國,格拉斯哥
英國,加的夫
荷蘭,阿姆斯特
(3)廣東華埠律師事務所擴展閱讀:
唐人街發展
二戰後,美加華人地位發生巨大變化,在取得公民權和投票權後,大量華人晉身中產階層和白領層,並開始走出唐人街,向所謂「主流小區」和郊區發展,導致美加兩地唐人街人口日益減少、經濟和文化象徵地位也逐漸沒落,走入長期低迷衰落狀態,部分都會區的華埠甚至已成當地城市破敗的象徵之一。
在美國,唐人街人口老化嚴重,與西語裔的混居也日益增多;而在加拿大,唐人街除了人口減少,作為市中心的邊緣地帶,常常成吸毒者「癮君子」、無家可歸者躑躅流連之地。華人新移民造訪華埠越來越少,相對地,郊區或「好區」興起成華人新移民聚居之地,形成「新華埠」,譬如紐約的法拉盛、洛杉磯的聖蓋博谷、休斯敦的糖城等,都是華人聚集新區,連傳統僑社居民都往這些區搬遷。
如何振興唐人街,如今成為美加兩地華人小區的艱巨挑戰。首先,唐人街對主流社會的吸引力仍在,我們應對唐人街有充分自信。從北美「大唐人街」概念來說,華埠並沒有真正衰落,而是出現新發展模式。1970年代後,隨著兩岸三地高素質移民大量湧入,美加兩地華人聚居主要城市都出現「新華埠」。
位於華人和其它族裔居住的高尚住宅區間,這些地區規模雖不一定像老唐人街跨越數條街區,但卻集大型超市、商場、高級中餐館和其它各類店家、華資銀行於一體,既現代時尚,且生意興旺。溫哥華國際機場所在的列治文華人商業區,就是新華埠的典型。新華埠概念深入各小區,擴大華人及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從華人整體力量和文化傳統輻射意義上說,「唐人街」擴散了,且出現了四處開花的結果。
華人一百多年前初到加拿大的時候,唐人街是他們的港灣和城堡。後來者到這里來投靠親友,修完鐵路後無處可去的華工,從西部遷到東部,最後還是落腳在唐人街,在老鄉的洗衣店裡打一份零工。加拿大各地的唐人街就這樣一天天興旺起來。
近些年來,華人移民越來越多,唐人街反而慢慢衰落了。魁北克省的城區設計專欄作者卡利尼昂(Marc-André Carignan) 多年來對唐人街的變遷很感興趣。他在接受Radio-Canada采訪時說,唐人街的許多房子很老舊了。但是房主無力或無意修繕。早期華人移民幾乎全部住 在唐人街,但是現在的移民大多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語言能力住在別的地方。因此唐人街的居民人數越來越少,年紀越來越大。
老式建築和中文招牌使唐人街在一些城市成為旅遊景點。但是由於資金和管理等原因,政府和社區團體在興建和修繕項目上經常是互相踢皮球。 唐人街今後如何發展,前景並不明朗。另一方面,城市的其他地方,例如大學附近或某些居民區,會聚集起相當數量的華人,形成新的唐人街。
『肆』 紐約的唐人街資料
紐約唐人街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南端下城,其范圍以勿街為中心,包括堅尼街、擺也街、披露街、拉菲耶特街、包厘街和東百老匯大道。距市政府僅一箭之遙,與聞名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華爾街也只是咫尺之途,又毗鄰世界表演藝術中心的百老匯,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她在紐約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誰也說不清紐約的唐人街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人們只知道本世紀初時這里還幾乎完全是男人的世界,當時的美國政府曾頒布過排華法案,禁止中國移民的家屬進入美國。賭博、抽大煙和幫派之間的打鬥,差不多就是美國人對當年唐人街的印象。唐人街的多耶斯大街(Doyers Street)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小巷,當年唐人街的黑幫分子就經常在這里發生激烈的沖突,後來這條大街就被稱為「血腥之角」。一直到1933年時,紐約唐人街黑幫之間的打鬥才趨於平息
唐人街是中華民族在海外的落腳地,也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長點
在勃魯克學院的第二學期,我們班多了一個旁聽生。這是個曼哈頓唐人街長大的華裔女孩。她從本校新聞本科畢業後,在美國有線廣播網(CNN)做記者。她常常和教授切切私語,因此我估計她和教授以前就認識。
一次課間休息,我們閑聊起來。我們談過其他事情後,她突然問我:「How do you think Chinatown?(你怎麼看唐人街)」我也學美國人的習慣,有話直說:「Very messy!(很臟)」她的表情表示她有點不高興。我當時心裡想,深圳比紐約唐人街干凈多了。
在紐約做記者,不能不去這些唐人街。在做過一段時間記者後,我對唐人街有了新的認識。唐人街的確不幹凈。但唐人街卻有著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保留中華文化。中國人沒有宗教,中華文化的基礎是漢語和漢字。中華文化怎樣才能夠代代相傳?是唐人街解決這個難題。盡管唐人街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堅持講中文,看中文,讓他們的子女在家裡說中文。可以說,唐人街既是中華民族在海外的落腳點,也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長點。
唐人街的居民以華人為主,華人的商業活動也集中於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等其他華人小城一樣。通用的語言主要是國語,也有各地方言。中餐為主食,許多街口有中文報攤。開車可以聽到中文廣播,晚間看的電視是中文電視。在美國,只有唐人街有這樣的條件和氛圍。
許多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都成功融入主流。他們在美國公司工作,一般居住在美國人社區。一個清華畢業生告訴我,她大學畢業後就來美國留學,現在作夢用的都是英語。留學生的第二代更是如此,根本不願意講中文。許多家長威逼利誘,讓孩子周末去上唐人街中文學校,但效果不彰。因此,靠居住在美國人社區的華人家庭來傳承中華文化是很難的。
唐人街是英文Chinatown的中文翻譯。紐約華人有時稱其為華埠,有時也叫它中國街。它是中國人聚居地和商業區。目前,紐約有三個公認的唐人街。它們是曼哈頓區的唐人街(Chinatown)、皇後區的法拉盛(Flushing)和布魯克林區的第八大道(Eighth Avenue)。
紐約第一唐人街是曼哈頓的唐人街,位於曼哈頓區的下東城。它建於19世紀中葉。其特點是在這個區域的居民幾乎全是中國人。同時,中國人也在此從事商業活動,主要是開商店、飯店和禮品店。居民的來源地主要是廣東和香港,主要的語言為粵語。據一些老移民說,在1980年代以前,不會說粵語被認為「唐人不會說唐話」,吃飯、購物和找工都無人理會。廣東人個子不高,皮膚較黑。我曾因不象廣東人還被誤認為是外國人。
記得剛去學校報到時,系裡的工作人員問我:「Are you Japanese(你是日本人嗎)?」我回答:「No. I am a Chinese.(不是。我是中國人)」我問她為什麼認為我是日本人,這個女孩子說:「You dont look like people in Chinatown(因為你和唐人街的人不一樣)」後來一個同鄉說她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她實驗室的美國同事一開始老是和她說在唐人街學到的一兩句粵語,她聽得莫明其妙。
我在深圳工作時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當廣東人問我是哪裡人時,我說我是客家人。他們立刻露出懷疑的神色,怎麼都不相信我是廣東人。有一次,我問他們原因。他們答道:「哪有你這樣又白又高的客家人!」我只好說:「我是新客家。」
在勃魯克讀書時,我曾經在學校圖書館查到十多本有關唐人街的書籍,其中許多書是美國研究者寫的。從這些書中可以看出,過去的紐約唐人街比較封閉,曾引起美國人的好奇。我也看過一兩本。書中說的主要是廣東人的風俗習慣,連我也感到陌生。
第二唐人街是位於皇後區的法拉盛。該地區交通甚為方便。七號地鐵終端一頭在法拉盛,另一頭在曼哈頓的中城,是兩個區之間的主要通道。緬街(Main Street)是法拉盛的主幹道,上面都是華人的餐館和商店,街的附近住滿了華人。華人居民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通行的語言是國語。
據早來的人說,二十年前法拉盛僅有兩三家華人商店,其他皆是韓國人的地盤,但現在幾乎均被華人「佔領」。在緬街上走一趟,看到的幾乎全是華人,白人和黑人則成為少數民族。法拉盛華人工商會現任會長顧雅明對我說,他曾聽到美國人抱怨,他們在法拉盛買不到美國食品。
近年來,法拉盛華人的商業特別活躍,其中以溫州人的超級市場最為引人矚目。短短幾年間,大概八九家大型超級市場興建起來。老闆和裡面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溫州人。超級市場成為吸引紐約周邊地區華人來法拉盛購物的主要因素。一到周末,前來買菜的華人摩肩接踵,絡繹不絕。
布魯克林的第八大道被稱為第三唐人街。其地理特徵是華人在第八大道上從事商業活動,住在第八大道兩旁和日落公園(Sunset Park)附近。現在,第八大道上華人的商店一個挨著一個。其華人居民主要來自廣東和福州。
這個唐人街起始於一個雜貨店。在1970年代,一個廣東人在此開設第一家華人雜貨店,後來其他的華人跟進。因為當地的房價和房租比較便宜,故越來越多的廣東人搬離曼哈頓的唐人街,定居在這個新社區里。
在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福州移民日益增多。最初福州人主要在第一唐人街的東百老匯大街(East Broadway)上做生意,原來的廣東人被迫遷走。後來,這條廣東人街逐漸變成遠近聞名的福州人街。但是,一條街遠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福州人的需要,因此,福州人不得不另外尋找出路。
布碌倫的第八大道很適合他們的需要。它有以下優點:一、租金便宜,房價也不貴,比第一唐人街的要低很多。二、它交通方便。在第一和第三唐人街之間有地鐵相連,而且不要轉車。這對在第一唐人街開店、在第三唐人街居住的福州人異常方便。
有人說,紐約還有第四唐人街和第五唐人街。這指的是皇後區的艾姆赫斯特(Elmhurst)和新鮮草原(Fresh Meadows)。的確,在這些社區,華人居民不少,不僅走在路上隨處可見,而且常常遇到華人商店。但我認為唐人街的華人居民要超過一半以上,這兩地尚未達到這個標准。
唐人街的不足之處是臟亂差。首先是臟。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垃圾和痰跡。它比美國人社區臟得多。盡管街道很臟,但華人的家裡個個窗明幾凈。這件事讓一些美國學者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華人個人衛生做得好,而公共場所的衛生不行?
其次是亂。唐人街里的街道顯得很亂。沿街的商家把商品擺到門外。我曾多次到第一唐人街路邊買剛煮好的肉棕。但賣棕子的華人見到警察就跑。後來,我見到他問:「你跑什麼?」他回答:「我已經被抓過幾十次了。警察不讓我在路邊賣東西。」他最後還說:「美國什麼都自由,就這點不自由!」有的華人菜市場有點像中國大陸農村的小集市。
菜就堆放在路邊,行人也就蹲下來選菜。人們橫穿馬路也是常事,不管是紅燈還是綠燈。最後是差。差是指秩序差,道德差。辦事不按規則,總想鑽空子。坑蒙拐騙的事情時常發生。當事人和受害者均是華人。假的東西到處都是。唐人街的仿冒品在美國聞名。紐約市警察局已經掃盪多次,但總是不能根治。在第一唐人街,常有華人婦女悄悄問我要不要假冒名袋以及盜版碟。
但是,唐人街又是一個風水寶地。唐人街商店裡永遠是熙熙攘攘,馬路永遠是摩肩接踵。唐人街的郵局總是要排隊,出了唐人街就門可羅雀。唐人街的房屋利用率之高罕見。有時辦公樓房間隔了又隔,一個小小的地方塞滿許多「大牌」公司,一個小小的門牌上掛滿不同的商號名牌。
紐約華人的公司普遍偏小,一人公司很多,夫妻店是流行的方式,三五個人的常見,七八個的不少。如果公司上了幾十人,那就很可觀了。上百人的公司簡直就是鳳毛麟角。很多人認為這是華人本身的毛病。華人不願意合作,不能與別人分享權力,人人都想作頭,最後只好單打獨斗。
受過教育的華人也不例外。紐約華人醫師診所達四百多家,絕大多數為個體戶或夫妻店。十幾年前曾有人想辦華人醫院,但困難重重。華人律師事務所三百多家,合夥律師事務所很少。華人會計師事務所有兩百多家,個人和家庭為單位的事務所仍然是大多數。多年前也有人想把華人會計師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大型華人會計師事務所,但響應者寥寥。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我曾采訪的魏氏會計師事務所是美東地區最大的華人會計師事務所。所內現有員工35人,有八名會計師。其合夥人是來自台灣的魏十洲和魏立仁父子。他們計劃到2010年將該事務所擴大到一百名員工,成為美國最大的亞裔會計師事務所。因此,父子聯手經營可能符合華人的特點。
我在采訪中感到,靠單打獨鬥成不了氣候。華人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聯合起來,才能與別的族裔競爭,才能在競爭中取勝。不管是什麼形式,父子聯合也好,夫妻攜手也罷,師傅帶徒弟也行,合作是唯一的選擇。
不久前我采訪華人職業介紹所時發現一個新情況。一些美國人,尤其是猶太人,開始重視中文學習。他們為自己的孩子聘請會說普通話的華人保姆。一些美國高中和大學也開始開設中文課程。美國人已察覺中文的重要性,中國人更應該看到這一點。中文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最寶貴遺產,絕不能讓它在我們手中斷送。
『伍』 內蒙古大學在哪
北校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大學西街235號
南校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路24號
滿洲里校區:滿洲里市華埠大街1號
『陸』 美國法律專業最好的學校有哪些
一、最古老的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律專業
哈佛法學院創立於一八一七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幾近兩百年,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培過八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哈佛主要校區位於麻州波士頓市郊的劍橋( Cambridge )查理士河( Charles River)河畔,大學部集中於綠蔭蔽天的Harvard Yard:典雅的十二所Houses建構了大學部的多彩生活,充滿名人的傳奇軼事
建立日期:1817年
學費:$50,880 per year.
住宿費:$19,502 per year
錄取要求:LSAT 175
二、起薪最高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律專業
紐約大學法學院是美國紐約大學下屬的法學院,位於紐約市的曼哈頓地區,創建於1835年,是紐約市最老的法學院,也是全美最頂尖的法學院之一。學院提供法律博士、法學碩士、及法學博士學位。
紐約大學法學院在2012年被美國U.S. News & World Report評為全國第六的法學院,在稅法跟國際法上被評為全國第一。該學院尤以其對公共領域、多樣性、及向大型律師事務所輸送大量人才而知名。2010年該學院畢業生在私企公司的起薪是16萬美元一年(不含獎金)。
建立時間:1835年
學費:$51,150 per year
三、政要人士的發源地: 賓州州立大學法律專業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是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大學。它在賓州全境有24個校區,其中最大的是主校區帕克(University Park)。它是美國的頂尖公立大學,也是美國大型的高等學府之一。該校主校區University Park位於賓夕法尼亞中部的中央郡,此外並有23個分校散布在州內。主校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學城。中國學生約有1500人(台灣與大陸各半)。Penn State的氣候四季分明,風景宜人,屬半濕潤氣候。
建校時間:1834年
學費:40,532$ per year
四、全美法學院TOP60:邁阿密大學法律專業
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是一所始建於1926年的私立高等學府,也是美國東南地區提供最廣泛科研與教學的大學之一,邁阿密大學目前共擁有本科及研究生共15000餘人,包括1500名來自世界110多個國家的學生。學校擁有2200名全職教學人員,學生與教職的比例為13:1,在全美名列前茅。
邁阿密大學現任校長為美國前衛生部長莎拉拉(Donna Shalala)教授。
建校時間:1926年
學費:42,938$ per year
五、權威教授最多:匹茲堡大學法律專業
大學總共佔地132公畝。主校區位於匹茲堡市,全美第一高的教學樓Cathedral of Learning是其標志性建築;另有四個分校分布於賓州的:班德福、葛林斯堡、文森郡與特立茲法葉地區。匹茲堡大學是全美學界聲望最好的公立大學之一,其醫學院及醫學相關專業在全美乃至全球都處於頂尖水平。匹茲堡大學共有四位校友獲頒諾貝爾獎,四位校友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三位校友獲頒普利策獎,兩位校友榮獲麥克阿瑟獎,兩位校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及多位校友獲頒珀金獎章以及美國榮譽勛章。2008年匹大圖書館藏書量達560萬冊,是美國最大的大學圖書館之一。
建校時間:1895年
學費:29,468$ per year
六、法律界諾貝爾獎學校:舊金山大學法律專業
地處舊金山市,校舍位置得天獨厚,矗立在全市七個山峰之一的山頂上,遠眺整個風景優美的舊金山灣和金門橋,俯瞰舊金山華埠,而市中心就在腳底。該學校自建校以來,以培養學生刻苦修習學業,服務社會的精神為目的。學校設立的課程和學術研究項目給教師、學生及研究人員各種機會,使他們通過在校的學習、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及專業水平,成為 21 世紀所需要的成功人才。
建校時間:1912年
學費:42,364$ per year
『柒』 美國法律專業最好的學校有哪些
一、最古老的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律專業
哈佛法學院創立於一八一七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幾近兩百年,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培過八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哈佛主要校區位於麻州波士頓市郊的劍橋( Cambridge )查理士河( Charles River)河畔,大學部集中於綠蔭蔽天的Harvard Yard:典雅的十二所Houses建構了大學部的多彩生活,充滿名人的傳奇軼事
建立日期:1817年
學費:$50,880 per year.
住宿費:$19,502 per year
錄取要求:LSAT 175
二、起薪最高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律專業
紐約大學法學院是美國紐約大學下屬的法學院,位於紐約市的曼哈頓地區,創建於1835年,是紐約市最老的法學院,也是全美最頂尖的法學院之一。學院提供法律博士、法學碩士、及法學博士學位。
紐約大學法學院在2012年被美國U.S. News & World Report評為全國第六的法學院,在稅法跟國際法上被評為全國第一。該學院尤以其對公共領域、多樣性、及向大型律師事務所輸送大量人才而知名。2010年該學院畢業生在私企公司的起薪是16萬美元一年(不含獎金)。
建立時間:1835年
學費:$51,150 per year
三、政要人士的發源地: 賓州州立大學法律專業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是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大學。它在賓州全境有24個校區,其中最大的是主校區帕克(University Park)。它是美國的頂尖公立大學,也是美國大型的高等學府之一。該校主校區University Park位於賓夕法尼亞中部的中央郡,此外並有23個分校散布在州內。主校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學城。中國學生約有1500人(台灣與大陸各半)。Penn State的氣候四季分明,風景宜人,屬半濕潤氣候。
建校時間:1834年
學費:40,532$ per year
四、全美法學院TOP60:邁阿密大學法律專業
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是一所始建於1926年的私立高等學府,也是美國東南地區提供最廣泛科研與教學的大學之一,邁阿密大學目前共擁有本科及研究生共15000餘人,包括1500名來自世界110多個國家的學生。學校擁有2200名全職教學人員,學生與教職的比例為13:1,在全美名列前茅。
邁阿密大學現任校長為美國前衛生部長莎拉拉(Donna Shalala)教授。
建校時間:1926年
學費:42,938$ per year
五、權威教授最多:匹茲堡大學法律專業
大學總共佔地132公畝。主校區位於匹茲堡市,全美第一高的教學樓Cathedral of Learning是其標志性建築;另有四個分校分布於賓州的:班德福、葛林斯堡、文森郡與特立茲法葉地區。匹茲堡大學是全美學界聲望最好的公立大學之一,其醫學院及醫學相關專業在全美乃至全球都處於頂尖水平。匹茲堡大學共有四位校友獲頒諾貝爾獎,四位校友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三位校友獲頒普利策獎,兩位校友榮獲麥克阿瑟獎,兩位校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及多位校友獲頒珀金獎章以及美國榮譽勛章。2008年匹大圖書館藏書量達560萬冊,是美國最大的大學圖書館之一。
建校時間:1895年
學費:29,468$ per year
六、法律界諾貝爾獎學校:舊金山大學法律專業
地處舊金山市,校舍位置得天獨厚,矗立在全市七個山峰之一的山頂上,遠眺整個風景優美的舊金山灣和金門橋,俯瞰舊金山華埠,而市中心就在腳底。該學校自建校以來,以培養學生刻苦修習學業,服務社會的精神為目的。學校設立的課程和學術研究項目給教師、學生及研究人員各種機會,使他們通過在校的學習、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及專業水平,成為 21 世紀所需要的成功人才。
建校時間:1912年
學費:42,364$ per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