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加強法律援助監管

加強法律援助監管

發布時間: 2023-01-11 08:57:36

① 山西省法律援助條例(2015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依法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規定條件的公民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活動。
法律服務機構是指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司法鑒定機構。
法律援助人員是指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鑒定人員、法律援助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和法律援助志願者。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和民生工程建設,加強法律援助基礎設施、工作站點和隊伍建設,建立法律援助責任考核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和使用,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法律援助機構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及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做好與法律援助有關的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法律援助社會公益宣傳。第五條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設立便民服務大廳、專線咨詢電話、網上受理等工作平台,建立異地協作機制,為受援人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接受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指導。第六條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服務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服務質量考核機制,通過案卷評查、質量評估和受援人回訪等方式,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管理。第七條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基金會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對法律援助事業的捐助,向社會公開捐助資金使用情況,依法接受監督。
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捐助法律援助事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和形式第九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爭議請求給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
(六)因見義勇為或者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而依法主張民事權益的;
(七)因交通、工傷、醫療、食品葯品安全、環境污染、產品質量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等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八)因婚姻、財產糾紛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十)因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等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公民可以就前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代書、公證、司法鑒定。第十條在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四)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第十一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下列情形之一且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發現該情形之日起三日內,書面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聾、啞人;
(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② 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由什麼部門指導監督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第五十八條,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③ 法律援助工作計劃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下面給大家分享法律援助的工作計劃,歡迎借鑒!

法律援助工作計劃1

20xx年東城區法律援助工作繼續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以貫徹落實京辦發〔20xx〕37號文件為主線,以推動法律援助改革落地見效為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深化法律援助服務,規范法律援助行為,提高法律援助質量,助推東城區法律援助工作在案件數量、案件質量、服務規范上再上新台階,為不斷滿足我區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全區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一、繼續夯實公共法律援助三級網路工作基礎

結合我區實際,在更多個法律援助示範聯系點設立設置「法律援助宣傳角」「法律援助宣傳欄」等,進一步增強聯系點的影響力;健全完善聯系點工作機制,發揮聯系點在宣傳法律援助、引導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作用有效發揮。繼續開展「法律援助示範聯系點」創建活動,示範聯系點做到「四有一公開」的要求,即「有標識、有場所、有專(兼)職人員、有工作記錄,法律援助事項、聯系人及電話」公開,進一步促進聯系點職能發揮。

二、抓實法律援助隊伍建設提高隊伍工作實效

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配齊配強了工作人員,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政治素養和專業化水平,為法律援助工作順利開展做好基礎工作。

三、加強法律援助宣傳工作,促進法律援助服務能力的提升

本著服務基層,服務弱勢群體,服務孤老殘百姓的實際需求,我們將宣傳法律援助、服務弱勢群體的工作盡量安排在社區、軍營、學校、工地等方便百姓的地點開展,利於更多的人受益,避免走形式,力爭得到農民工、殘疾人、婦女、學生、軍人、老年人等的歡迎。

四、抓實改革任務,確保落地見效

今年我局法律援助工作部門要繼續全力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和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兩項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工作程序銜接,規范申訴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和辦理各環節工作,依法維護申訴人合法權益。

五、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管,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繼續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和案件業務經費的監管。健全案件監管結果評估、培訓、督導作用。完善經費管理和使用制度,規范法律援助補貼發放程序;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經費的使用效益。促進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穩步提升。

法律援助工作計劃2

20xx年要繼續金面深入貫徹《法律援助條例》,按照上級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全面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新發展,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石佛做出新貢獻。現將今年工作安排如下:

一、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法律援助的各項業務工作,嚴格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提高法律服務質量。

二、廣泛宣傳法律援助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組織的街頭宣傳咨詢活動,採用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單,設立咨詢台等形式讓社會了解法律援助,支持法律援助,促進了條例的貫徹實施;充分利用海報、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宣傳,營造良好的議論氛圍。讓社會知曉法律援助制度對保障弱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發揮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宣傳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障實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權利。

三、加強檔案管理,未歸檔的案卷盡早整理歸檔。

四、認真解答法律咨詢問題,做好援助案件代理,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五、是在農忙、春節等大批農民工返鄉之際,組織各村法律援助工作點到田間地頭宣傳法律援助知識,發放農民工明白卡,增強了農民工的維權意識。

六、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全體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學習業務知識。切實提高政治和業務水平,按時參加集中學習。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學以致用學有所得。

七、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宣傳力度。落實便民利民措施,簡化對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1、降低法律援助門檻,繼續開辟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2、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不再審查其經濟條件,直接予以受理。

法律援助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應難而上,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將石佛轄區的法律援助工作做的更好,讓群眾更滿意。

④ 什麼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分析: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⑤ 廣東省法律援助條例(2016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法律援助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依法確定的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免費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人員,是指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者安排,提供法律服務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及其他人員。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應當規定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並根據本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法律援助的資源和需求,以及公民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能力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
地級以上市、縣(市、區)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優於省標準的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准應當向社會公布。第四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法律援助經費保障制度,將法律援助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同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做好與法律援助有關的工作。第六條法律援助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法律援助日常工作,指導下級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第七條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第八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社會團體以及高等院校、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利用自身資源依法參與法律援助,發揮法律援助志願者的作用。
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或者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根據需要向社會購買法律援助服務。第九條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遵守法定程序和執業規范,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確保法律援助質量。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質量標准和質量評估體系。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和加強法律援助宣傳,使公眾普遍知曉法律援助。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法律援助的公益宣傳。第二章條件、對象與方式第十一條經濟困難公民、特殊案件當事人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第十二條福利院、孤兒院、養老機構、光榮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福利機構,因維護其合法民事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其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社會組織依法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其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盲、聾、啞人和智力殘疾人;
(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未成年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
省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通知省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第十四條對於應當通知辯護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查明拒絕的原因,有正當理由的,應當准許,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辯護的情況書面告知法律援助機構,同時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另行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另行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第十五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提供辯護:
(一)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被告人的行為可能不構成犯罪;
(五)被告人為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六)恐怖犯罪案件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⑥ 湖北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獲得法律服務和幫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社會建設,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機構或者法律服務人員,依法為經濟困難公民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活動。

法律服務機構包括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等。

法律服務人員包括法律援助專職律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和法律援助志願者。

受援人,是指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的公民。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配合、各負其責的原則,建立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協調機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增加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四條省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法律援助專項補助資金,扶持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開展法律援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通過設立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多渠道籌集吸收社會捐助資金和社會公益資金,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捐助。

法律援助經費以及相關專項資金應當專款專用,經費使用情況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並向社會公示。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具體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或者法律服務人員為符合條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並對其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及公安、財政、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信訪等國家機關,根據各自職責做好有關法律援助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社區、村(居)民委員會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並為轄區內需要法律援助的公民提供幫助。第七條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工作實際,為相關群體提供有關的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予以支持和幫助。

鼓勵、支持高等院校、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依法開展法律服務活動。鼓勵、支持具有法律職業資格和法律專業知識、法律工作經驗的人員參與法律援助活動。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法律援助制度宣傳,普及法律援助知識,提高公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網路等公眾媒體應當將法律援助作為公益性宣傳的重要內容,為法律援助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門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第十條公民對下列事項需要代理,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助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和維護其他勞動保障權益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產生民事權益的;

(七)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主張民事權益的;

(八)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損害、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產品質量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等造成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失請求賠償的;

(九)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事項。

市州、縣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公訴案件中的被告人、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以及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或者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⑦ 遼寧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法律援助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應當堅持法律援助公共服務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與社會救助覆蓋程度相適應的原則,將法律援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省、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法律援助。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第四條省、市、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展改革、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行政部門和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法律援助工作。第五條省、市、縣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推進法律援助規范化建設,完善法律援助監管制度,並與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師協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協調和信息共享機制。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申請和受理審查、案件指派等法律援助工作制度,提高服務質量。

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遵守執業規范,服從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第六條鼓勵、支持社會力量依法建立法律援助基金,接受社會捐助。法律援助基金使用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並接受監督。

鼓勵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高等院校、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參與法律援助。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工作者、志願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鼓勵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開展法律援助社會公益宣傳。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和方式第七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民事、行政等法律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或者行政補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支付勞動報酬,或者給付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的;

(六)請求給予工傷待遇的;

(七)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八)因工傷事故、生產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醫療事故、食品葯品安全事故、環境污染事故等造成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失,請求賠償的;

(九)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的;

(十)因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等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主張權利的;

(十一)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和其他嚴重侵權行為受到侵害主張權利的;

(十二)主張享受義務教育權利的;

(十三)法律、法規規定或者與公民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其他事項。第八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經濟困難的公民:

(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成員;

(二)特困人員;

(三)低收入家庭的成員;

(四)在社會福利(救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或者接受社會救助的人員;

(五)作為政府扶貧對象並登記在冊的農村貧困家庭的成員;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或者縣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經濟困難人員。第九條在刑事訴訟中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民,依法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第十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第十一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知悉該情形之日起三日內,書面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聾、啞人;

(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省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書面通知省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

強制醫療案件中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

⑧ 受援人可以向哪裡投訴並可以請求法律援助機構

受援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並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

《法律援助法》第五十五條,受援人有權向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了解法律援助事項的辦理情況;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受援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

第五十六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法律援助投訴調查制度;接到投訴後,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受理、調查和處理,並及時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

第五十七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法律援助服務的監管,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准,並通過第三方評估定期進行質量評估。

第五十八條。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經費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評估結果等情況,並接受社會監督。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448dcda68045d688d53f20d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⑨ 法律援助工作要點

法律援助工作要點

1、提升業務總量。繼續鞏固、完善、發展以辦案服務為中心的新型工作格局,進一步調動法律援助機構和廣大法律服務人員拓展業務、為民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區法律援助業務總量比上年增長25%以上。

2、降低受援門檻。鼓勵和支持各工作站逐步放寬經濟困難標准,把有關民生事項納入援助范圍,不斷完善適應區情、覆蓋廣泛、滿足公眾需求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

3、創新服務方式。繼續拓展和規范非訴訟調解業務,積極探索完善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公證等服務手段的銜接配合機制,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方法,努力為基層困難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法律幫助。將辦結非訴訟調解案件納入法律援助工作考核體系,推動非訴訟調解業務的開展。

4、強化質量監管。健全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體系,科學合理制定案件質量標准,細化評估指標,完善保障措施。採取發放監督卡、跟蹤調查、旁聽庭審、聘請監督員等形式,及時糾正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切實提高法律援助的社會認可度和公信力。

5、注重輿情分析。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建立法律援助建議制度,積極介入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化解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努力為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施行依法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6、加強標准化建設。積極貫徹司法部有關安排部署,認真總結「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本區實際,著手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實體標准、程序標准、質量標准和業務流程,完善相關制度規范,推動便民服務工作標准化、常態化、長效化。

7、加強信息化建設。繼續全面應用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推行法律援助案件網上申請、受理、實時監控,完善辦案、審批、查詢、監督等功能,加強對各類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不斷提升服務決策的功能和作用。爭取在底全區所有法律援助工作站都可以進行網上審批辦案。

8、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中央、省市區委統一部署,組織引導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投入「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廣大法律援助人員「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職業精神,增強法律援助隊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9、深入開展職業化建設。認真貫徹廳黨委《關於貫徹省委政法委關於緊緊圍繞「三項重點工作」切實加強政法隊伍職業化建設的三年規劃>的實施意見》,及時總結秦皇島市試點工作經驗和做法,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要求,在全區范圍內推動法律援助隊伍職業化建設。

10、加強執法執業監督管理。充分利用2312348專線、便民窗口等形式,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規范投訴處理工作,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批評監督。健全完善區、鄉、村三級培訓機制,合理制定培訓計劃和內容,加強業務培訓。按照「1+1」法律援助志願者項目的要求,做好法律援助志願者管理工作。

11、抓好典型推廣。部署開展法律援助「雙先」、「雙十佳」和「百優法律援助精品案例」評選表彰活動,採取多種渠道和形式進行宣傳推介,打造鮮亮品牌,擴大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12、突出宣傳重點。深入開展法律援助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等活動,強化針對性和實效性,力求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擴大基層法律援助公眾知曉率。

13、整合宣傳資源。整合司法行政系統資源,堅持將法律援助宣傳工作融入法制宣傳、法律服務、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工作過程中,注重在開展司法行政工作中宣傳法律援助,發揮職能優勢,形成系統合力。

14、強化機制保障。對現有的規章制度予以清理、修訂、補充、完善,把接待、申請、受理、審查、指派、監督、補貼發放、歸檔管理等各環節工作制度建立並完善起來,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理業務、靠制度管理工作的新型機制,進一步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⑩ 吉林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活動。第三條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民生工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法律援助基礎設施和機構隊伍建設,建立法律援助責任考評機制,為法律援助事業發展提供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實際工作需要,增加對法律援助事業的財政投入。
法律援助經費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優質法律資源,為法律援助有效納入公共法律服務提供保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具體組織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開展法律援助活動。
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的規定對法律援助工作予以支持和協助,指導律師事務所和律師規范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做好與法律援助有關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支持和配合法律援助工作。第七條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業務標準的法律服務。在律師事務所執業的律師每年應當辦理一定數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情況作為執業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第八條鼓勵和支持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鼓勵和支持法律專業人員參加法律援助志願服務,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免費法律幫助。
鼓勵和支持社會通過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基金會或者其他形式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依法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第九條法律援助人員實施法律援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害法律援助人員的合法權益。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會應當依法保障法律援助人員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合法權利。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以及相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宣傳。
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第十一條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和形式第十二條家庭人均收入未達到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公民和家庭人均收入未達到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最低工資標准1.5倍的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軍人軍屬,申請法律援助且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受理范圍,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給予法律援助。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和本省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法律援助事業的發展需要,對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准予以調整。第十三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因勞動爭議請求給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或者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因交通事故、工傷、醫療、食品葯品安全、環境污染、產品質量等造成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失,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八)因婚姻、繼承及其財產糾紛主張民事權益的;
(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侵害主張合法權益的;
(十)因購買使用農業生產資料受到侵害主張合法權益的;
(十一)因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主張合法權益的;
(十二)主張享受義務教育權利的;
(十三)法律、法規、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

熱點內容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
盜竊公家財產的法律責任的聲明通知 發布:2024-11-19 08:55:25 瀏覽:85
刑事訴訟法的審判原則 發布:2024-11-19 08:21:56 瀏覽:766
雙方簽字的備忘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08:03:05 瀏覽:494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發布:2024-11-19 07:48:45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