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服務市場行政許可事後監管

法律服務市場行政許可事後監管

發布時間: 2023-01-11 11:57:28

① 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適用范圍

一、行政許可的設定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1、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的適用范圍沒有地域限制。凡設定行政許可的,都需要經過行政機關的審批,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適用范圍是沒有地域限制的,申請人取得的行政許可是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二、不設行政許可的條件是什麼
不設行政許可的條件具體如下: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3、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4、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② 廣東省行政許可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和監督行政許可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許可的設定、實施、評價與監督檢查等監督管理活動。第三條行政許可的監督管理活動應當遵循合法、公開、公平、公正和權責相當的原則。
行政許可的設定應當嚴格控制,減少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影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障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行政許可的實施應當便民高效、服務基層,優化行政管理方式。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許可的監督管理工作。
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負責統籌本級行政許可事項的監督管理工作。
行政機關負責對其組織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對依照行政許可開展的活動實施監督檢查。第五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向監察機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和其他行政機關舉報和投訴行政許可違法行為。第二章行政許可的設定第六條下列事項不得設定行政許可: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二)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三)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四)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或者服務方式能夠有效解決的;
(五)通過技術標准、管理規范能夠有效管理的。
對同一事項,在一個管理環節設定行政許可能夠解決的,不得在多個管理環節分別設定行政許可。
未使用政府性資金的企業投資項目,不得設定行政許可。但關系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的項目除外。第七條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建立權責清單制度,行政許可實行目錄管理。未納入目錄管理的行政許可不得實施。
法律、法規新設定的行政許可,自法律、法規施行之日起自動納入行政許可目錄。
各級人民政府及行政許可實施機關應當向社會公開行政許可目錄,包括行政許可的項目、依據、實施機關等情況。
行政許可目錄實行動態管理,應當根據行政許可事項的變化情況,在行政許可實施前及時更新和重新公布目錄。第八條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不得以備案、登記、年檢、監制、認定、認證、審定等形式變相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許可。第九條行政許可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調整:
(一)設定依據已經被廢止的,該行政許可事項予以廢止;
(二)設定依據已經修改,或者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本級人民政府已經調整行政許可事項的,該行政許可事項應作相應調整;
(三)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審批且相同或者相近的職能可以由一個部門承擔,或者同一部門內行政許可事項的條件和要求相近可以整合的,該行政許可事項予以合並;
(四)上級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由下級行政機關實施更方便有效的,該行政許可事項應當調整由下級行政機關實施;
(五)其他應當予以調整的情形。第十條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根據法律法規、本行政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依法及時對行政許可進行調整。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依據實施情況,依法向設定機關提出調整建議。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應當根據行政許可調整情況及時清理該行政許可的配套規范性文件。第十一條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下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等功能區的管理機構可以實施本省地方性法規規定由上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實施的行政許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可以將其實施的行政許可,委託下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等功能區的管理機構實施。但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委託的除外。
委託實施行政許可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省設定的行政許可,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認為可以停止實施的,按照程序報設定機關批准後,可以在本行政區域內停止實施該行政許可。第三章行政許可的實施第十三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許可標准化制度。
行政機關應當按照省統一的編寫規范制定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明確許可的依據、條件、期限、流程、裁量標准和申請的材料、辦法、格式文本等事項。
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應當在行政許可實施前報同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並向社會公布。行政許可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更新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
行政機關應當在行政許可事項受理場所和政務網站等公布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

③ 企業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對企業投資項目的事中事後監管,規范企業投資行為,維護公共利益和企業合法權益,依據《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根據核准和備案職責,對企業在境內投資建設的固定資產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核准和備案的事中事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項目事中事後監管是指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對項目開工前是否依法取得核准批復文件或者辦理備案手續,並在開工後是否按照核准批復文件或者備案內容進行建設的監督管理。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開展項目事中事後監管,應當與規劃、環保、國土、建設、安全生產等主管部門的事中事後監管工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並加強協調配合。第四條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對項目實施分級分類監督管理。

對已經取得核准批復文件的項目,由核准機關實施監督管理;對已經備案的項目,由備案機關實施監督管理。對項目是否依法取得核准批復文件或者辦理備案手續,由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發展改革部門實施監督管理。第五條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行政監督和監管執法程序,加強監管執法隊伍建設,保障監管執法經費,依法行使監督管理職權。

對政府投資項目以及企業投資項目使用政府投資的稽察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二章對核准項目的監管第六條核准機關對本機關已核準的項目,應當對以下方面進行監督管理:

(一)是否通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以下簡稱在線平台),如實、及時報送項目開工建設、建設進度、竣工等建設實施基本信息;

(二)需要變更已核准建設地點或者對已核准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等作較大變更的,是否按規定辦理變更手續;

(三)需要延期開工建設的,是否按規定辦理延期開工建設手續;

(四)是否按照核準的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等進行建設。第七條核准機關應當根據行業特點、監管需要和簡易、可操作的原則,制定、上線核准項目報送建設實施基本信息的格式文本,並對報送的建設實施基本信息進行在線監測。第八條核准機關對其核準的項目,應當在項目開工後至少開展一次現場核查。第九條已開工核准項目未如實、及時報送建設實施基本信息的,核准機關應當責令項目單位予以糾正;拒不糾正的,給予警告。第十條項目未按規定辦理核准批復文件、項目變更批復文件或者批復文件失效後開工建設的,核准機關應當依法責令停止建設或者責令停產,並依法處以罰款。第十一條項目未按照核準的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等進行建設的,核准機關應當依法責令停止建設或者責令停產,並依法處以罰款。

對於有關部門依法認定項目建設內容屬於產業政策禁止投資建設的,核准機關應當依法責令停止建設或者責令停產並恢復原狀,並依法處以罰款。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發展改革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的項目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但未依法辦理核准批復文件、項目變更批復文件或者批復文件失效後開工建設的,應當報告對該項目有核准許可權的機關,由核准機關依法責令停止建設或者責令停產,並依法處以罰款。第三章對備案項目的監管第十三條備案機關對本機關已備案的項目,應當對以下方面進行監督管理:

(一)是否通過在線平台如實、及時報送項目開工建設、建設進度、竣工等建設實施基本信息;

(二)是否屬於實行核准管理的項目;

(三)是否按照備案的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內容進行建設;

(四)是否屬於產業政策禁止投資建設的項目。第十四條備案機關應當根據行業特點、監管需要和簡易、可操作的原則,制定、上線備案項目報送建設實施基本信息的格式文本,並對報送的建設實施基本信息進行在線監測。第十五條項目自備案後2年內未開工建設或者未辦理任何其他手續的,項目單位如果決定繼續實施該項目,應當通過在線平台作出說明;如果不再繼續實施,應當撤回已備案信息。

前款項目既未作出說明,也未撤回備案信息的,備案機關應當予以提醒。經提醒後仍未作出相應處理的,備案機關應當移除已向社會公示的備案信息,項目單位獲取的備案證明文件自動失效。對其中屬於故意報備不真實項目、影響投資信息准確性的,備案機關可以將項目列入異常名錄,並向社會公開。

④ 對被許可人的監督,《行政許可證》對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做了哪些規定

第六十條 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行政許可實施中的違法行為。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進行監督檢查的規定。

一、上級行政機關實施監督檢查的必要性

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依法對社會、經濟事務實行事前監督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行政機關日常行政管理活動中的重要內容。行政機關能否依法實施行政許可,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也直接影到政府的形象,關繫到能否建立一個廉潔、高效和法治的政府。長時期以來,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違法實施行政許可,搞暗箱操作,有些行政機關甚至把行政許可作為權力尋租的一種手段,人為地造成個人或者組織在行政許可中的不公平競爭。一些企業和個人為了取得行政許可,還要托關系、給好處,助長了行政許可中腐敗現象的蔓延。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行政許可已經成為一個腐敗源。行政許可實施中之所以存在腐敗現象,從內在原因上看,就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只有權力,沒有責任,行政許可在一些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心裡,只是權力許可,沒有成為責任許可。從外在原因上看,就是缺乏一套對行政許可實施機關的健全、完善和有效監督機制。

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進行監督,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權力機關實施監督。但是,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不適宜進行經常性的、具體性的監督檢查,否則就有干預行政權力的行使之嫌。二是人民法院的監督。但是,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也只能限於對具體訴訟案件的監督,而不適宜進行經常性的具體性的監督。三是平行的行政機關相互之間的監督,但平行的行政機關相互之間的監督,范圍比較有限,約束力也不夠強。四是群眾和當事人的監督。但群眾和當事人監督對行政機關的約束力也不夠強。除了上述監督方式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監督方式,即上級行政機關的監督。與其他幾種監督方式相比,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是更重要、更日常、更具體和更實際有效的監督。上級行政機關監督檢查的這一特點是由我國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的領導體制決定的,對此下一個問題將述及。

本法第十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本條規定的目的,旨在進一步強調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檢查責任。

行政許可法草案在「監督檢查」一章中最初只規定了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沒有規定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在草案審議過程中,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當前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的過程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個是只有權力沒有責任,第二個是缺乏公開、系統和有效的監督機制,草案只著重規定行政機關對被許可人的監督檢查,而對如何監督行政機關的實施許可行為規定得不夠充分,不利於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和約束,不利於解決當前行政許可實施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因此,立法機關在吸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在「監督檢查」一章中專設一條,規定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行政許可實施中的違法行為。

二、上級行政機關監督檢查的法律依據

規定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這主要是由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的領導體制決定的。根據憲法和地方組織法的規定,我國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的領導體制主要有以下特點: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門受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並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受上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或者領導。人民政府上下級之間這樣一個領導體制,就決定了上級行政機關有權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檢查。

三、哪些上級行政機關可以成為監督檢查主體

從監督檢查的主體上說,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檢查,既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對其所屬各工作部門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檢查,也包括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檢查,還包括上級人民政府的業務主管部門對下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監督檢查。

此外,對下級行政許可活動實施監督檢查的上級行政機關有以下幾種特殊情況:一是依據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對這類公共組織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由其法定的上級行政機關負責。比如,依據證券法規定,國務院證券管理機構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事業單位,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權實施行政許可,對其進行監督檢查的上級行政機關就是國務院。二是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檢查,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三是依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經國務院批准,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對於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的情況,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都有權對該行使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進行監督檢查,上級人民政府對原來和現在具有業務主管或者指導關系的部門也有權進行監督檢查。

四、監督檢查的方式

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既可以進行不定期的抽樣檢查、抽點檢查、抽部門檢查,也可以定期檢查、定點檢查或者定行業、定部門檢查。既可以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具體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比如,上級機關可以隨時監督檢查下級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具體過程,也可以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總體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如,上級機關可以要求下級機關對某一類行政許可的工作情況作書面匯報。

五、監督檢查的范圍

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主要是指對其實施行政許可行為合法性的監督檢查,以保證下級行政機關依法許可、依法行政。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合法性進行監督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方面,要監督檢查實施行政許可的行政主體和許可權是否合法。行政許可只能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的范圍內實施,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的許可權范圍內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上級行政機關在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行為時,一旦發現行政許可實施的主體和許可權不合法,時予以糾正。比如,根據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的規定,中國公民因私出境,只能由其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中國公民因公務出境,只能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地方外事部門實施行政許可;海員因執行任務出境,只能由港務監督局或者由港務監督局授權的港務監督實施行政許可。對於因不同事由出境的公民依法實施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也不同,如果由公安部門實施中國公民因公務出境的行政許可,或者由外交部門實施海員執行任務出境的行政許可,都屬於實施行政許可的主體和許可權違法,上級行政機關在監督檢查時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個重要內容是,要監督檢查實施行政許可的程序是否合法。沒有程序的正義就沒有實體的正義。依照法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許可,是保證行政許可公平、公正,保證申請人合法權益以及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重要條件。本法第四章根據不同情況,對行政許可實施的一般程序作出了詳細規定,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對一些特定行政許可的程序作出了專門規定,這些規定都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時,是否嚴格以本法律以及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特別是要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是否認真落實了那些法定的具有關鍵意義的程序。比如,要根據本法第四章的規定,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是否將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等在辦公場所公示;要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在實施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公共資源的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事項的行政許可時,是否依法通過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作出決定;要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在實施直接關系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之間重大利益的行政許可時,是否嚴格依法告知了有關當事人具有申請聽證的權利,並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了聽證;要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是否在法定的期限內實施了行政許可;要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後,是否將行政許可決定和申請人的有關資料予以公開,允許公眾查閱;等。如果發現下級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的程序中有違法行為,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

當前,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的具體程序中,有兩個問題比較嚴重,一是與被許可人私下接觸,甚至向被許可人「吃、拿、卡、要」,通過行政許可實行權力尋租;二是在實施行政許可時亂收費、高收費,甚至沒有收費就疏於許可、疏於管理。這兩種現象大量滋生了腐敗現象,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損害了行政機關的形象。為此,本法第二十七條專門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向申請人提出購買指定商品、接受有償服務等不正當要求。」第五章專門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和對行政許可事項進行監督檢查,不收取任何費用;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不收取費用;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應當依照法定的項目和標准收費,所收取的費用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因此,上級行政機關在監督檢查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時,應當將這兩個問題作為十分重要的內容予以監督檢查,一旦發現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現象,要堅決及時地糾正,對行政許可實施中的犯罪行為,要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各上級行政機關。包括國務院及其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都應當建立健全各項監督制度,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行政許可實施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實踐中,一些地方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比如,有的地方建立起誰審批、誰負責的制度,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和行政機關的個人。有的地方建立健全社會監督制度、行政機關內部監察制度以及對行政許可的事後跟蹤監管制度,從各個方面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的審判原則 發布:2024-11-19 08:21:56 瀏覽:766
雙方簽字的備忘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08:03:05 瀏覽:494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發布:2024-11-19 07:48:45 瀏覽:541
南師大經濟法博士 發布:2024-11-19 07:43:29 瀏覽:874
房產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 發布:2024-11-19 07:36:21 瀏覽:910
道德口舌 發布:2024-11-19 07:18:38 瀏覽:747
2019年上海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4-11-19 07:09:56 瀏覽:53
模糊條例 發布:2024-11-19 06:35:00 瀏覽:423
合同法關於延遲付款的違約金 發布:2024-11-19 05:32:38 瀏覽:489
經濟法基礎聽誰的課 發布:2024-11-19 05:24:02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