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現狀

法律援助值班制度現狀

發布時間: 2023-02-21 04:44:01

⑴ 近兩年法律援助的背景是什麼

近日,司法部發布刑事法律援助服務行業標准——《全國刑事法律援助服務規范》。規范出台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適用范圍是什麼?律師在辦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應注意哪些要求?司法部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釋。

記者:規范出台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近年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立足提高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服務的滿意度,對法律援助案件各環節嚴格規范,努力為受援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但從整體上看,法律援助服務的標准化建設尚在起步階段,僅浙江、上海、山東編制了法律援助服務的地方標准,缺乏適用全國的行業性服務標准,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管機制亟待完善。為此,司法部開展廣泛調研,出台了這個行業標准。

記者:規范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答:規范適用於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以及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對提供刑事法律援助服務的其他機構及其人員進行的監督管理工作。

記者:律師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中應注意哪些要求?

答:一是充分會見。承辦律師應及時會見受援人,且確保每個訴訟階段至少會見受援人一次。二是有效辯護。承辦律師應當參加庭審,發表辯護意見並提交書面辯護意見。三是及時報告。承辦律師接受指派後,遇有可能導致終止法律援助的情形時,應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承辦律師遇到重大疑難復雜刑事案件時,應向律師事務所報告,提請集體討論研究辯護意見,並及時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承辦情況。四是遵規守紀。承辦律師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錢物或者利用承辦案件的便利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應接受法律援助機構和受援人監督。

記者:規范對律師承辦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提出服務標准,律師在辦理此類案件時應關注哪些規定?

答:一是全面了解情況。應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耐心聽取其陳述或者辯解,通過調查,全面了解其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情況,為辯護提供依據。二是落實普法責任。對於檢察機關決定附條件不起訴或酌定不起訴的案件,承辦律師應向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家屬解釋清楚該項決定的法律意義,並告知其應遵守的法律義務及其責任。三是保障基本人權。法庭審理過程中,對於語言表達方式明顯不適合本案未成年被告人智力發育程度或心理狀態,或者存在誘供、訓斥、諷刺或者威脅等情形的,承辦律師應及時提請審判長予以制止。四是保護個人隱私。承辦律師發現相關辦案人員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違法披露未成年被告人的姓名、住所、照片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身份的其他資料,公開或者傳播案卷材料,應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並要求糾正。

⑵ 我國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是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法律制度,他通過向困難群眾提供法律幫助,使他們能同其他公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法律保護。自1994年我國施行法律援助制度以來,我國在立法和實踐等方面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宣傳力度不夠、經費嚴重短缺、援助人員不足、服務形式單一和體制欠規范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⑶ 修改後刑訴法關於法律援助有哪些變化

法律分析:新增了值班律師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⑷ 軍地法律援助工作運行制度

一、大力開展法律援助「應援盡援」,確保常規制度設計惠及廣大軍人軍屬。2008年以來,省司法廳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大力開展法律援助「應援盡援」,其內涵是通過加強和改進法律援助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提供能力和覆蓋范圍,確保每一個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都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務。一是逐步放寬經濟困難認定標准,最早把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作為經濟困難認定標准,而後把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2至3倍作為經濟困難標准,2012年正式在全省提出把城鎮居民最低工資標准和農村居民上年度人均純收入作為經濟困難認定標准。法律援助的覆蓋范圍由困難群體擴展至低收入群體,人群覆蓋率達到全省總人口的40%以上,把更多的為部隊貢獻子弟的普通城鄉軍屬家庭納入法律援助覆蓋范圍。二是擴大法律援助事項范圍,著眼於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把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范圍,使包括廣大軍屬在內普通群眾的更多切身利益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得到法律援助。三是推動法律援助服務網路向基層延伸,在鄉鎮(街道辦)司法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設立法律援助聯絡員,把法律援助服務網路延伸到廣大農村和城市普通社區,使基層群眾能夠就近、及時獲得法律援助服務。
二、軍地配合、協力推進,做好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專項制度設計。為更好貫徹黨的擁軍優屬政策,提高軍人軍屬法律援助整體工作水平,在全面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2011年,省司法廳和省軍區政治部聯合出台《關於開展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和《河南省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實施辦法》,共同啟動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河南在全國率先從省級層面對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進行專項制度設計,把軍人軍屬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保障人群之一,明確了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是司法行政機關、省軍區系統和駐豫部隊的共同職責和任務,詳細規定了軍人軍屬法律援助的對象范圍、工作網路、銜接機制、操作流程、監督管理、組織領導、保障措施等,使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進入了制度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三、強化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針對性。為提高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效果,省司法廳採取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對軍人軍屬申請法律援助實行「三擴兩免一授權」。「三擴」是指軍人軍屬的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在應援盡援涵蓋的事項范圍基礎上,再擴充三個領域:一是軍人的婚姻糾紛;二是軍屬的工傷、農資產品質量糾紛;三是軍人和軍屬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優撫優待金發放糾紛、人民法院立案的土地承包糾紛、宅基地糾紛和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兩免」是指除《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免於審查經濟狀況的八種情況外,再增加兩項免於審查經濟狀況的情形:一是義務兵申請法律援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免予審查經濟狀況;二是軍人執行國家和軍隊組織的作戰行動以及搶險救災、反恐維穩、國際維和、海外護航、國際救援、軍事外交和國際軍演等重大軍事任務期間,本人及與其有法定扶養關系的親屬申請法律援助的,免予審查經濟狀況。「一授權」是指根據省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授權,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對擴大的軍人軍屬法律援助事項進行審查,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直接受理,報送法律援助機構備案。
四、打造軍地融合式法律援助服務網路。一是發揮法律援助常規服務網路作用。積極發揮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值班律師辦公室、法律援助受理點的服務窗口作用,發揮「12348」電話咨詢專線作用,及時接待、解答軍人軍屬提出的法律問題,引導軍人軍屬依法理性表達訴求,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二是構建軍人軍屬法律援助服務網路。各省轄市、縣(市、區)分別在軍分區(警備區)、縣(市、區)人武部設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受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在鄉鎮(街道)武裝部及駐豫部隊團以上單位政治機關設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聯絡員。各軍分區、人武部大力支持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及時選派業務骨幹到崗工作。三是建立軍地法律援助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軍地司法行政部門銜接配合更加通暢。四是推動軍地法律援助服務網路銜接融合。各級法律援助機構積極支持、指導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開展工作,對工作站受理的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案件,及時指派人員辦理並確保辦案質量,並將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員和聯絡員納入當地法律援助業務培訓規劃。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嚴格按照法律援助標准,認真審查法律援助申請,符合條件的,向對案件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發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建議函。省軍區系統積極協調駐豫部隊,建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與駐豫部隊團以上單位政治機關的銜接機制,建立起有效的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網路。
五、建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長效機制。一是開辟軍人軍屬申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軍人軍屬法律援助案件快速受理、優先辦理、特事特辦,提高工作效率;優先安排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

⑸ 值班律師的權利和義務

一、值班律師的權利有什麼?
值班律師在提供法律幫助過程中有三項較為重要的權利。
一是會見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值班律師持相關證件到看守所辦理法律幫助會見手續,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
二是閱卷權。值班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案件有關情況,自審查起訴階段起可以查閱案件材料,了解案情,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安排,並提供便利。
三是提出意見權。在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值班律師可以就相關事項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意見,值班律師對前款事項提出意見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記錄在案並附卷,未採納值班律師意見的,應當說明理由。
雖然相較於辯護人而言,值班律師的權利范圍仍較小,但這是基於值班律師與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法律地位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與《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辦法》對於值班律師的權利部分也預留了空間,有待在值班律師制度未來的實踐探索、理論探討中進一步完善。
二、值班律師的職責包括哪些?
值班律師是指法律援助機構在看守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場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通過派駐或安排的方式,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的律師,其工作職責包括:
1、提供法律咨詢;
2、提供程序選擇建議;
3、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4、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
5、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申請法律援助;
6、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釋明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規定;
7、對人民檢察院指控罪名、量刑建議、訴訟程序適用等事項提出意見;
8、犯罪嫌疑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時在場;
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
會見權,閱卷權,提出建議權是值班律師的主要權利,值班律師主要在看守所或者人民法院工作,是通過派駐的方式安排的,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提供法律咨詢,對案件的處理提出意見,可以幫助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變更刑事強制措施,幫助被告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及《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辦法》,值班律師法定職責包括:提供法律咨詢、提供程序選擇建議、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申請法律援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據此,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與法律咨詢、刑事辯護、刑事代理共同成為刑事法律援助的服務方式。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是黨和政府的共同責任,必須以法治、平等、公正為基本價值取向,不斷解決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採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法律援助工作不斷發展深入。

⑹ 值班律師制度是什麼

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增設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

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由值班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法院、檢察院、看守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約見值班律師提供便利。

(一)性質

1、值班律師制度是對我國辯護制度的重要補充。

2、值班律師活動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好地進行自行辯護,是對委託辯護與法律援助辯護的重要補位,性質上屬於為被追訴者提供的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法律幫助。

3、值班律師制度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適用范圍

1、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的前提:犯罪嫌疑人、被告沒委託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沒有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2、值班律師制度的適用范圍並不限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而應該覆蓋所有案件的所有訴訟階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情形。

(三)地位

值班律師在具體案件中的身份不是辯護人,而是法律幫助者,不提供出庭辯護的服務,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

(四)職責

1、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

2、程序選擇建議

3、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4、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

5、在犯罪嫌疑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時在場

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值班律師應當對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適用的法律規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認罪認罰後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以及其他相關事項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意見,並在犯罪嫌疑人簽署具結書時在場

6、引導和幫助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申請法律援助,轉交申請材料

7、對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代理申訴、控告

8、查閱案卷:自檢察院對案件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材料,了解案情

《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第12條和《高檢規則》第296條第2款規定,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值班律師可以查閱案卷材料、了解案情。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為值班律師查閱案卷材料提供便利。

(五)派駐地點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法院、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

(六)保障

1、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有獲得值班律師法律幫助的權利。

2、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提出法律幫助請求的,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七)義務

1、值班律師不得誤導當事人訴訟行為,嚴禁收受財物,嚴禁利用值班便利招攬案源、介紹律師有償服務及其他違反值班律師工作紀律的行為。

2、值班律師應當依法保守工作中知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當事人隱私,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實和信息除外。

⑺ 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還不是很高,還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因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沒有從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務水平不高。由於受司法工作人員少,業務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經費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足。

幾點建議:
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群眾了解並運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斷增強法律援助實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鎮鄉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關設備,方便困難群眾就地申請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切實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根據特定困難群體的特定需求,組織開展對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專項服務活動,總結經驗,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社會效果。
強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對法律援助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資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保障機制,保證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⑻ 論述: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國建立已經十年多了,法律援助工作已逐步邁入了法律化、規范化的軌道。但是,受經濟、社會、法治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尚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實施中出現了在宣傳、經費、援助案件結構、配合協調機制、人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在現有條件下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概述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在過去的十幾年發揮了良好的社會作用,法律援助工作已逐步邁入了法律化、規范化的軌道。但是,受經濟、社會、法治發展水平的限制和相關因素的制約,尚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法律援助制度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援助「刑重民輕」現象嚴重,影響著法律援助制度的社會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刑事援助制度法律規定明確,指定辯護制度渠道通暢。而且是人民法院以審判機關的地位去要求配合工作,所以刑事援助一有法院要求,一般都會有法律援助機構的響應。而民事援助往往是受害人以個人的名義申請,且刑事被告有國家司法制度作保障,有公、檢、法三機關的執法程序和紀律要求為保證。而民事權益被侵害的弱勢群體,侵害往往使其生存都困難,如果沒有法律援助就難以有有效途徑主動向其提供保護,因此,他們的受援迫切性更大。而法律援助工作這種嚴重的「刑重民輕」現象,使法律援助制度的社會作用大打折扣。
(二)基層法律援助機構設置簡單,人才缺乏。因為經費和重視程度等種種原因,縣市基層法律援助機構很多沒有形成日常的工作制度。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絕大多數是採用司法行政機關內調的形式配備,這些人員很多不具備系統專業的法律知識和素養,不能滿足法律援助機構大量而且類型多樣的法律咨詢和訴訟服務。而且,我國律師等法律服務人員分布極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弱勢群體集中的貧困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分布很少。這些地方的法律援助工作十分困難。
(三)經費緊張而且沒有保障機制。當前的法律援助經費十分緊張,尤其是西部及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法律援助經費短缺更為嚴重。個別縣市甚至將法律援助機構設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完全背離了法律援助的宗旨。《法律援助條例》雖然規定了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但是,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的為數不多,更不用說按實際需求撥付和隨經濟發展遞增了。法律援助機構很多都是年年申請打報告,然後是結果未知的等待。實際工作中要麼拖欠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要麼少批或不批援助案件。
(四)司法機關和勞動、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缺乏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配合機制。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雖然規定了犯罪嫌疑人在被司法機關採取第一次強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獲得法律幫助,但是刑事法律援助在實際中僅限於出庭辯護。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這一重要的階段被人為省略了。偵察機關、檢查機關沒有與法律援助機構聯系的意識和機制,法律也無具體規定。很多關鍵證據的取得需要勞動和社會保障、工商、醫療衛生、鑒定等部門的支持,這些部門要麼不作為,要麼相關費用高昂,同樣缺乏與法律援助相對應的制度。
(五)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因為對法律援助工作缺乏深入了解而不能積極支持法律援助工作;另一方面弱勢群體對法律援助制度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法律援助的存在。宣傳工作和受眾脫節,致使真正最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往往沒有機會和途徑知曉法律援助制度,從而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通過法律援助制度得到維護。政府以及財政等相關部門對法律援助制度也只停留在概念階段,對於其社會作用、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和條件、社會需求規模、經費開支和人員配置以及和相關部門的工作協調基本不知情。也就談不上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導致法律援助工作只有司法行政機關一家支撐。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民事法律援助的范圍、條件和程序。增加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批准數量,緩解刑事援助案件嚴重擠占民事援助經費的現象。各地應盡快明確《法律援助條例》中的「法律援助范圍」、「經濟困難的標准」等授權規定事項,明示並公告民事法律援助的申請范圍、條件和程序。應當逐步建立起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與法律援助機構的聯系制度,改善法律援助人員的執業環境,幫助和支持他們完成援助任務。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法律援助機構應會同人民法院、鑒定機構、仲裁機構等部門,制定出全部認可和統一的法律援助審批文書。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也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給予法律援助機構支持和幫助,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協調機制,從而真正暢通整個法律援助渠道。
(二)整頓落實基層法律援助機構的建設,建立律師業和法律援助制度之間和各地域之間的人才共享機制。基層法律援助機構設立、經費撥付、日常工作制度和責任機制應監督落實。在法律援助機構人員無法滿足工作要求的地方,可以通過律師協會或司法行政機關直接協調,利用和律師業之間的人才共享,緩解目前法律援助機構的人才瓶頸。同時,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從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中選任人才充實到法律援助機構中,逐步解決法律援助機構人才缺乏的狀況。再者,法律援助機構應打破地域限制,建立人員共享機制,建立較大區域范圍內的律師庫或法律援助人才庫並使之聯網,區域內的各法律援助機構都可以在未完成當年援助任務的律師或法律援助人員中選派人員進行援助,以實現區域內的人才共享。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政府投入與行業奉獻、社會贊助相結合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首先應爭取政府按《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撥付法律援助專項經費,用於扶持貧困地區法律援助工作。其次,對每個案件辦案補助標准與實際支出要一致,也就是要保證律師等援助人員工作的無償性。第三,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響力,號召各種社會力量進行捐助,建立法律援助基金和管理組織,按各地實際需要解決一定法律援助經費的不足。
(四)加強對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讓社會各界和弱勢群體真正了解法律援助。首先,要結合當前以人為本和倡導社會公正的執政理念,加強對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宣傳,讓他們在法律援助經費撥付、工作開展、機構建立和人員編制、創造相關社會環境等方面給予重大支持,改變法律援助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一家維持的局面。同時,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要深入基層。最後,宣傳還要有意識地為法律援助經費的社會捐助打下基礎。
法律援助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它需要各方的努力,社會各種力量的支持,才能不斷完善和發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維護其合法權益,讓法律公正更廣泛地得到體現,為中國的法治化進程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⑼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⑽ 律師為什麼要到公安廳值班

律師要到公安廳值班是因為保障群眾利益,法律援助值班律師是指政府埋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免費為當事人提供即時法律咨詢、指導,或者作為被指控人的代理人,幫助被指控人申請延期審理、進行保釋聽證或者處理其他法律事務的律師。

設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及時、專業、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援助服務。專家曾比喻:「值班律師像醫院的急診醫生一樣,向當事人提供最緊急的幫助。」在中國,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從河南開始試點。2006年9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負責提供資金,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我省修武縣的試點正式啟動。在修武縣法院、縣公安局、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縣看守所分別設立了4個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辦公室,每個值班室配兩名律師值班。

熱點內容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