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經費審計要點

法律援助經費審計要點

發布時間: 2023-03-19 20:12:53

1. 免費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等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而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不允許向委託人收取任何費用,即使諸如交通費、餐費、資料復印費等辦公經費,所有的費用均由政府來買單。(一)公民只要具備下面幾個條件就可以申請法律援助: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法律幫助;2、確因經濟困難, 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3、申請事項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二)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呢?1、殘疾/未成年人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2、老年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55條規定,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侵害,提起訴訟繳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減交、緩交、免交,並可以獲得法律援助。3、可能判死刑的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4、外國人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2. 法律援助的條件

法律援助的條件:
1、經濟困難,即是低保戶、貧困戶及經常居住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證明其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的公民;
2、請求事項屬於法律援助范圍。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採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法律援助條例》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3. 法律援助要錢嗎

一、法律援助要錢嗎
1、法律援助是不收費的,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2、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二、如何申請免費的法律援助
申請免費的法律援助方法如下:
1、申請人可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或市各區縣法律援助機構直接申請援助,詳細地址和電話請參看組織機構,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2、法律援助是為經濟困難的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完全免費的法律幫助的一種制度。服務的形式可以是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刑事辯護,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等,目的是確保公民不會因缺乏經濟能力或弱勢處境而在法律面前處於不利地位,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 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企業和個人捐助法律援助活動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監督。第三條省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全省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管理。
市、縣(區)、自治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管理。
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實施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第四條省、市、縣(區)、自治縣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設立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和審查法律援助申請;
(二)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 ;
(三)具體承擔對法律援助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
(四)指導和協調社會組織、志願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第五條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承辦法律援助案件,並接受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第六條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和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鼓勵高等院校和其他社會組織中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志願者活動。
鼓勵律師及其他法律專業人員自願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門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與形式第八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請求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因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造成損害請求賠償的;
(八)主張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九)主張因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十)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的;
(十一)省、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認為需要援助的其他事項。第九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第十條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一條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經濟困難:
(一)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二)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
(三)經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證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省、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擴大受援人的范圍,並向社會公布。
申請人住所地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第十二條法律援助的主要形式:
(一)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二)民事訴訟代理;
(三)行政訴訟代理和行政復議代理;
(四)仲裁代理、公證代理、司法鑒定代理、執行代理;
(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法律意見;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5. 法律援助法規定

一、法律援助的規定是什麼

我國法律援助的專門法律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還有一些各省自行制訂的法規,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時,要依據這些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五條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二、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申請人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或各區縣法律援助機構直接申請援助,詳細地址和電話請參看組織機構,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二)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並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1、對符合條件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承辦法律援助事務的法律服務機構,並通知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與受援人應簽訂法律援助協議;

2、對不符合條件者,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三、法律援助的特徵和目的

我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行為或者是政府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援助目的

法律援助目的是確保公民不會因缺乏經濟能力或弱勢處境而在法律面前處於不利地位,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法律援助實際上是法律扶貧、扶弱、扶殘,是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會保障的法律體系的重要措施。是否建立起規范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既是衡量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權保障機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尺。可見,法律援助制度的本質是,國家以為被援助對象(即受援者)提供經濟幫助為途徑(減、免費用),達到保證法律賦予每位公民的合法權益真正得以實現,完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原則的一項國家法律制度。它是現代法制國家實現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人權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6. 法律援助費用標準是多少

一、法律援助費用標準是多少?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 律師 ,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申請法律援助是不需要費用。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財物。 二、法律援助的途徑有哪些? 1、法院指定 法院指定主要是指在刑事案件中為被告人指定 辯護人 ,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 公訴 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 (2)被告人為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的,如果沒有指定辯護人,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律師;其他殘疾人和老年人為被告而因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律師。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 死刑 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律師。 (4)法院認為案情重大,需要進行辯護的,法院也應當為被告人指定辯護人。 2、向法律援助機構或司法行政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向法律援助機構或者司法行政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必須由單位或居民委、鄉村出具特別困難的書面證明,如果申請事由合理,受理機構應當在收到當事人書面申請的20天之內予以答復。當事人如果對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可以要求重新審議一次。如果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當事人、法律援助機構、承擔法律援助的律師三方需要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書,以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綜上所述,公民在參加民事 訴訟 的時候,往往要通過律師更好的維權。可是有的當事人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律師費,這樣法院可以指定法律援助或者自己向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得到批准後,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參與案件的審理辯護,這是無償的,不需要額外律師費。 訴訟費用 及其它費用當事人自行承擔。

7. 江西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適用本條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依法組織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機構包括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等。
法律援助人員包括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司法鑒定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和法律援助志願者。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捐助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法律援助捐助資金依法接受審計監督。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並對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進行指導和協調。第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及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衛生、環境保護、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檔案、信訪等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做好與法律援助有關的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為需要法律援助的公民提供幫助。第六條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律師每年應當承辦至少兩件法律援助案件,但法律援助機構未指派或者安排的除外。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資源,合理調配法律援助人員跨行政區域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第七條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鼓勵高等院校和其他社會組織中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參與法律援助志願者活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法律援助宣傳,普及法律援助知識,提高公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將法律援助作為公益性宣傳的內容,為法律援助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第九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環境污染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醫療損害賠償的;
(八)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維護合法權益的;
(九)依法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第十條刑事訴訟中,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第十一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經濟困難的;
(二)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四)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五)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第十二條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8. 法律援助法規定

法律援助的規定是什麼我國法律援助的專門法律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還有一些各省自行制訂的法規,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時,要依據這些法律法規。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民法典里的不可抗力指什麼?
1、不可抗力因素指的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台風等。
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熱點內容
法學解說 發布:2024-11-18 15:32:26 瀏覽:844
中國人大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4-11-18 15:24:50 瀏覽:544
南陽離婚律師 發布:2024-11-18 14:48:11 瀏覽:952
網上那種法律咨詢公司正規嗎 發布:2024-11-18 14:48:07 瀏覽:885
勞動法強制轉崗 發布:2024-11-18 14:43:21 瀏覽:698
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條例 發布:2024-11-18 14:28:10 瀏覽:482
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 發布:2024-11-18 13:46:06 瀏覽:598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背誦 發布:2024-11-18 13:43:29 瀏覽:38
北京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1-18 13:27:49 瀏覽:247
同謀罪刑法 發布:2024-11-18 13:20:20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