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的管理辦法

法律援助的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3-03-28 04:26:53

1. 法律援助律師管理辦法

無論我們在民事訴訟或者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由於訴訟活動都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我們作為法律的門外漢,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通常都會聘請專業律師,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由於經濟原因等情況無法聘請律師的情況,我國法律規定了法律援助的相關政策。接下來,小編將針對法律援助律師管理辦法的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
無論我們在民事訴訟或者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由於訴訟活動都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我們作為法律的門外漢,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通常都會聘請專業律師,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由於經濟原因等情況無法聘請律師的情況,我國法律規定了法律援助的相關政策。接下來,小編將針對法律援助律師管理辦法的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
法律援助律師管理辦法內容是什麼?
第一條為了充分發揮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作用,進一步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律師法》、《法律援助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律師應當根據《律師法》、《法律援助條例》的有關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根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和有關基層法律服務業務的規定,積極開展與其業務范圍相適應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三條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每年應當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辦理一定數量的法律援助案件。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年度工作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根據當地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數量及分布等實際情況確定。
第四條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應當接受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和法律援助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接受受援人和社會的監督。
第五條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法律援助案件,應當通過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安排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承辦。
律師事務所和基層法律服務所接到指派通知後,應當在24小時內,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安排合適人員承辦。
第六條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在接受案件指派後的3個工作日內與受援人或其法定監護人、法定代理人簽訂委託代理協議。
第七條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日常業務工作中發現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時,可以將當事人的有關案件材料轉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審查。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做出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
第八條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根據承辦案件的需要,依照司法部、律師協會有關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規范的要求,盡職盡責地履行法律服務職責,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第九條對重大、復雜、疑難的法律援助案件,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組織集體研究,確定承辦方案,確保辦案的質量和效果。
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對本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進行監督,發現問題的,應當及時糾正。
第十條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自法律援助案件辦結後15日內,應當向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提交下列承辦案件的材料,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審查;對於不符合要求的,應當要求其改正:
(一)法律援助指派函和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批辦單;
(二)委託代理協議及其他委託手續;
(三)起訴書、上訴書、申訴書或者行政復議(申訴)申請書、國家賠償申請書等法律文書副本;
(四)會見委託人、當事人、證人談話筆錄及其他有關調查材料;
(五)答辯書、辯護詞或者代理詞等法律文書;
(六)判決(裁定)書、仲裁裁決書、調解協議或者行政處理(復議)決定等法律文書副本;
(七)結案報告;
(八)其他與承辦案件有關的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結案材料之日起15日內完成審查,並將材料退還,由承辦人員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負責歸檔保管。
第十一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准,自收到結案材料之日起30日內,向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支付辦案補貼。
第十二條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承辦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發現受援人有《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列舉的情形時,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由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審查核實,決定是否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採取對結案材料審查、辦案質量反饋、評估等方式,督促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盡職盡責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確保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
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的規定對實施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指導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不斷提高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維護律師在開展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合法權益。
第十四條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基層法律服務所,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五條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有違反《法律援助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本辦法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業處分。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基層法律服務所有違反《法律援助條例》以及本辦法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律師協會應當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訴查處制度。對受援人或者相關部門的投訴,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及時調查處理,並告知其查處結果;經調查,認為對被投訴人應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及時向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建議。
第十七條法律援助機構安排本機構工作人員、指派社會組織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司法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二__四年九月八日)起施行。
綜上所述,為了規范律師在法律援助中所起的積極正面的作用,根據我國律師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了法律援助律師管理辦法,法律援助律師管理辦法於起實施,對於我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帶來了重大影響,不使我國法律公平公正,也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內容。有在線律師,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歡迎您隨時咨詢。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第三條法律援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權,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第五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第七條律師協會應當指導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第十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第十一條國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機構和人員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等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補貼。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安排本機構具有律師資格或者法律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助;可以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第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依法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五條司法行政部門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擇優選擇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六條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負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

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第十七條國家鼓勵和規范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個人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可以組織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等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志願者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健全法律服務資源依法跨區域流動機制,鼓勵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律援助志願者等在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地區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九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及時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第二十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第二十一條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人員對提供法律援助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予以保密。第三章形式和范圍第二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可以組織法律援助人員依法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務:

(一)法律咨詢;

(二)代擬法律文書;

(三)刑事辯護與代理;

(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

(五)值班律師法律幫助;

(六)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3. 內蒙古自治區法律援助經費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規范內蒙古自治區法律援助辦案補貼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充分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切實保障經濟困難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推動我區法律援助事業健康發展,根據《法律援助條例》《司法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完善法律援助補貼標準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司發通〔2019〕27號)、《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內黨辦發〔2015〕59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對下轉移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內政辦發〔2016〕134號)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專項資金是指由自治區財政安排的補助各旗縣(市、區)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專項補貼資金。
盟市、旗縣(市、區)財政要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根據地方財力和辦案數量給予旗縣(市、區)一定的資金安排;各級司法行政部門要廣辟政府財政撥款以外的法律援助經費渠道,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解決法律援助辦案所需經費。
第三條專項資金使用和監管應當堅持依法、規范、高效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分級負責、上下協同的原則,並依法接受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第四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社會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等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鼓勵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具有公職身份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二章 資金的使用范圍
第五條自治區法律援助辦案補貼專項資金的支出范圍包括:
(一)用於支付接受旗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代寫法律文書等事項的社會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不含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具有公職身份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的辦案補貼,包括成本費用(差旅費、郵電費、印刷費、資料費、調查取證費等)和基本勞務費用;
(二)用於支付法律援助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發生的翻譯費、公證費、鑒定費等,經法律援助機構核實後予以報銷;
(三)用於受援人敗訴後確因經濟困難無力交納的鑒定費和仲裁費、訴訟費。
第六條旗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承辦本地區內的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標准,應按照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內黨辦發〔2015〕59號)或各盟市出台的實施意見執行。
第三章 資金的分配與撥付
第七條自治區財政部門會同自治區司法行政部門根據各旗縣(市、區)的辦案成本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佔比量、訴訟案件佔比、刑事案件佔比、法律援助案件辦理質量、法律援助經費保障和使用管理情況等因素,本著保基層、保基本的原則,堅持鼓勵辦案數量多和辦案經費支持力度大的地區,採用「因素法」計算進行分配,按照有關規定將專項資金核撥各旗縣(市、區)。
第八條盟市財政部門接到專項資金30日內分解下達旗縣(市、區)財政部門,同時將專項資金撥付情況報自治區財政廳備案。
基層政府財政部門收到專項資金後,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下達至本級司法行政部門。
第四章 資金管理和績效評價
第九條各級財政部門、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自治區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加強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轉移支付應當按照下達預算的科目和項目執行,不得截留、擠占、挪用或擅自調整,不得用於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規范經費開支范圍、標准及程序,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保障辦案工作順利進行。
第十條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辦案人員在領取辦案補貼時,應提交有關材料或案件卷宗,由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審查、保管。法律援助機構應建立法律援助辦案專款使用管理台賬,標明承辦的法律援助案件名稱、時間、承辦人、受援人、辦案補貼數額或報銷數額等,做到賬目清楚、手續完備,嚴禁將不符合法律援助范圍和質量標準的案件納入經費開支范圍。
第十一條加強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自治區財政廳會同自治區司法廳建立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制度,組織、協調、督促各級財政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設定績效目標,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各盟市司法行政部門每年組織開展績效自評,並於次年2月底前,將績效評價結果報自治區財政廳和司法廳備案。自治區財政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重點評價和綜合評價,並做好評價結果應用。定期開展專項檢查,促進專項資金的規范、高效使用;對專項資金下達不及時、使用不規范、管理不嚴格等達不到績效目標的旗縣(市、區),可視情況扣減、暫停安排以後年度的專項資金。
第十二條 財政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對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負有責任的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一)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
(二)弄虛作假套取專項資金的;
(三)私分、剋扣、拖延發放專項資金的;
(四)擅自超出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分配和使用專項資金的;
(五)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混亂,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六)有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管理制度的行為的。
第五章 附 則第十三條 各級財政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的使用管理辦法,並報自治區財政廳和自治區司法廳備案後執行。
第十四條專項資金從2018年開始,實施期限為3年,到期後視自治區法律援助工作需要,自治區司法廳可按程序申請延長實施期限。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自治區財政廳和自治區司法廳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三十日後施行。

4. 蘭州市法律援助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法律援助,是指司法行政部門及其所屬的法律援助管理機構,組織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對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免收或減收法律服務費用、提供法律服務,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制度。
依照本辦法規定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為受援人。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均有依照本辦法規定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第四條市司法行政部門是本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
縣、區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管理機構在同級司法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第五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群眾組織以及公民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不得干擾、阻撓法律援助管理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進行的法律援助工作;對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在承辦法律援助事項中所進行的查詢資料、調查取證,應當提供方便,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法律援助管理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不得以法律援助的名義對非法律援助事項進行資料查詢、調查取證。第六條法律援助所需經費可以通過下列途徑籌集:
(一)申請同級財政撥款;
(二)社會捐贈;
(三)其他合法來源。
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管理機構統一管理,接受同級財政和司法行政部門監督。
法律援助經費只能用於法律援助工作,不得挪作他用。第七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領導,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監督,認真受理有關法律援助工作的投訴,並及時依法予以處理。
法律援助管理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應當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和義務,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盡職盡責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管理機構指派法律援助事項,應當遵循均衡負擔、方便受援人和節約法律服務費用的原則。
法律服務機構及其法律服務人員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承辦法律援助管理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事項,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第二章援助對象第八條申請法律援助的當事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本市暫住證;
(二)有證據證明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援助;
(三)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經濟困難的標准,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為准。第九條途經本市,因突發事件確需法律援助,且符合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二)、(三)項規定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第十條社會公益福利組織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第十一條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下列刑事案件被告人,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一)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可能被判處死刑且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公訴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認為確需為其辯護的。第十二條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條件,經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其他刑事案件被告人,應當獲得法律援助。第三章范圍及方式第十三條法律援助的范圍是:
(一)刑事案件;
(二)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
(三)除申請人責任外,因公受傷害請求賠償;
(四)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
(五)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
(六)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七)其他需要援助的法律事項。
公證援助只限於本條前款(二)、(三)、(四)、(六)項所列事項及法律援助管理機構認為應當予以援助的事項。第十四條法律援助採取以下方式:
(一)法律咨詢;
(二)代擬法律文書;
(三)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
(四)民事訴訟代理;
(五)行政訴訟代理;
(六)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七)公證證明;
(八)其他方式的法律服務。

5. 法律援助條例管理辦法規定法律援助需要什麼條件

公民對下列需要 代理 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 國家賠償 的; (二)請求給予 社會保險 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 撫恤金 、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 贍養費 、 撫養費 、 扶養 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 法律咨詢 。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 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 犯罪嫌疑人 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 律師 的; (二) 公訴 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 自訴案件 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6. 法律援助法規定

一、法律援助的規定是什麼

我國法律援助的專門法律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還有一些各省自行制訂的法規,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時,要依據這些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五條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二、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申請人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或各區縣法律援助機構直接申請援助,詳細地址和電話請參看組織機構,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二)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並載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

(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

(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

(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

(5)申請人保證所提交的證明及證據材料屬實的聲明。

書寫有困難的申請人,可口頭提出申請,由接待人員按上述要求記入筆錄,申請人簽字或捺指印確認。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5、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1、對符合條件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承辦法律援助事務的法律服務機構,並通知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與受援人應簽訂法律援助協議;

2、對不符合條件者,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三、法律援助的特徵和目的

我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行為或者是政府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援助目的

法律援助目的是確保公民不會因缺乏經濟能力或弱勢處境而在法律面前處於不利地位,從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法律援助實際上是法律扶貧、扶弱、扶殘,是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會保障的法律體系的重要措施。是否建立起規范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既是衡量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權保障機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尺。可見,法律援助制度的本質是,國家以為被援助對象(即受援者)提供經濟幫助為途徑(減、免費用),達到保證法律賦予每位公民的合法權益真正得以實現,完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原則的一項國家法律制度。它是現代法制國家實現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人權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7. 河南省法律援助經費管理辦法

近日,河南省司法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河南省法律援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我省法律援助資金管理和補貼發放制度、促進法律援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管理辦法》有哪些重要規定呢?
我為您劃重點↓
一是明確法律援助補貼發放對象
《管理辦法》規定,法律援助補貼是指支付給社會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等法律援助事項承辦人員所屬單位或個人的費用。法律援助專職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採取實報實銷政策。在司法部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我省進一步明確法律援助補貼可以支付給個人,更加貼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
二是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資金使用范圍
省司法廳積極和省財政廳會商,將法律援助案件管理費用、開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精品案件評選及表彰獎勵等相關費用納入法律援助資金使用范圍。與之前的「檔案管理費」比較,「案件管理費」內涵更為豐富,包括檔案管理、案件回訪、旁聽等支出,為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案件管理等工作提供了經費政策依據。
三是法律援助辦案專款支出及補貼構成
更為科學合理
中央、省級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由原來的只能支付辦案補貼,擴大為可以支付辦案補貼、值班律師法律幫助補貼、法律咨詢補貼等多種服務形式。
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由原來的成本費包干改為由直接費用、基本勞務費構成,直接費用根據差旅費、郵電費、印刷費、調查取證費、翻譯費、公證費、鑒定費等因素確定,基本勞務費用根據日平均工資、服務天數等因素確定。這一核定方式不僅適用於辦理民事、刑事、行政代理或者辯護法律援助案件,也適用於值班律師為認罪認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的情形。同時探索逐步建立補貼與服務質量掛鉤的差別制度,根據服務質量上下浮動一定比例確定補貼標准,促進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四是發揮中央、省級辦案專款的引導作用
明確中央和省級法律援助資金對市縣補助部分採取因素法分配,按照上年度法律援助受理案件數量因素(權重90%)、貧困人口數因素(權重10%)計算分配資金,同時參考經費績效評價結果予以調整。
五是強化法律援助經費監督管理責任
明確各級財政、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責,確保相關經費保障政策落到實處;要求市、縣司法行政部門對法律援助資金實行專賬管理或科目單列,確保獨立核算、專款專用;經費績效評價將更加常態化,省司法廳、省財政廳將旦野絕適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資金分配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績脊談效評價較好、較差的市縣分別予以增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管理辦法》還明確,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要在貫徹執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細化制定適用於當地的法律援助補貼標准,確保落地見效,促進法律援助工作開模姿展。

8.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保證法律援助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法律援助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法律援助機構、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其他社會組織和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公民獲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第四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及本規定,遵守有關法律服務業務規程,為受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第五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保守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第六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自覺接受監督。第二章受理第七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公示辦公地址、通訊方式等信息,在接待場所和司法行政政府網站上公示法律援助條件、程序、申請材料目錄和申請示範文本等。第八條公民因經濟困難就《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的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的,由義務機關所在地、義務人住所地或者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依法受理。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公民因經濟困難申請刑事法律援助的,由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九條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法律援助申請表。填寫申請表確有困難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轉交申請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代為填寫;

(二)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申請代理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三)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

(四)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應當由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的有權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機關、單位加蓋公章。無相關規定的,由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所在單位加蓋公章。第十條申請人持有下列證件、證明材料的,無需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狀況證明表: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二)農村特困戶救助證;

(三)農村「五保」供養證;

(四)人民法院給予申請人司法救助的決定;

(五)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出資供養或者由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

(六)殘疾證及申請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無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材料;

(七)依靠政府或者單位給付撫恤金生活的證明材料;

(八)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證明材料;

(九)法律、法規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能夠證明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第十一條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員,勞動教養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通過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所在監獄、看守所、勞動教養管理所、強制隔離戒毒所轉交申請。第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收到申請材料的書面憑證,載明收到申請材料的名稱、數量、日期。第三章審查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屬於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情形的,可以適當延長審查期限。

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內容不清楚的,應當發出補充材料通知或者要求申請人作出說明。申請人補充材料、作出說明所需的時間不計入審查期限。申請人未按要求補充材料或者作出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第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需要查證的,應當向有關機關、單位調查核實。

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需要請求異地法律援助機構協助查證的,按照本規定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辦理。第十五條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

(一)申請人及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人均收入符合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二)申請事項的對方當事人是與申請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申請人的個人收入符合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三)申請人持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證件、證明材料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認為真實有效的。

9. 法律援助法規定

法律援助的規定是什麼我國法律援助的專門法律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還有一些各省自行制訂的法規,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時,要依據這些法律法規。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民法典里的不可抗力指什麼?
1、不可抗力因素指的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台風等。
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熱點內容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