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立法保障

法律援助立法保障

發布時間: 2023-05-15 06:18:12

❶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旨在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什麼保障什麼維

法律主觀:

您好,幫您了解到,對於法律援助的條件和受理范圍是什麼有如下: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 代理 人或 辯護人 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 國家賠償 的; (二)請求給予 社會保險 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 撫恤金 、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 贍養費 、 撫養費 、 扶養 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第二、 刑事訴訟 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 犯罪嫌疑人 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 律師 的; (二) 公訴 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 自訴案件 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三、 公訴人 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 死刑 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客觀:

一、法律援助的含義法律援友早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二、法律援助的形式法律援助的形式有以下幾種:1.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2.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3.民事訴訟代理;4.行政訴訟代理;三、法律援助的還包括老百姓在打官司的時候,如果經濟困難請不起律師,可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嘗試獲取免費的律師服務。經過批好讓雀準的,援助機構會委派律師代理案件。律師接到法律援助案件後,會採取合適的形式開展法律活動。法律援助的范圍確是,無能力為自己辯護的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犯罪案件和追索侵權賠償的案件;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因公受損害請求賠償(責任事故除外);請求給付勞動保險金、撫恤金的;贍養協議、撫養協滑巧議公證,有關領取撫恤金、救濟金的公證;公民民主權利受到侵犯(如選舉權、被選舉權被非法剝奪)的案件;有可能被判處死刑、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其他確需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上面的內容已經充分展現了什麼是法律援助,當我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侵犯的時候,通過合理手段維護個人的權力,上面分別闡述了法律援助的定義、法律援助范圍與形式,以及其他涵蓋的內容,所以我們要對法律所賦予我們的力量有信心。

❷ 法律援助法主要內容

法律援助法將於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法律援助法是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迫切需要,是保障法律援助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實現應援盡援的必然要求,是促進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一、法律援助機構可以組織法律援助人員依法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務:
(一)法律咨詢;
(二)代擬法律文書;
(三)刑事辯護與代理;
(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
(五)值班律師法律幫助;
(六)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二、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下列人員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
(一)未成年人;
(二)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
(三)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五)申請法律援助的死刑復核案件被告人;
(六)缺席審判案件的被告人;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人員。
三、列事項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五)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
(六)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七)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葯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
(八)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制定本法。

❸ 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人保障立法司法

法律主觀:

法律援助的律師會盡心盡力辯護。法律規定,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為受援人提供符純派讓合標準的法律服務。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四十二條 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條 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羨明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做局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

❹ 法律援助的背景

一、《法律援助法》立法的背景及依據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以下簡稱《法律援助法》)。這是我國首次就法律援助工作進行專門立法。該法共七章71條,並於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法律援助制度作為一項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法律制度,在實現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自1979年全國人大通過刑事訴訟法規定指定辯護以來,法律援助工作在我國已開展40多年,具有深厚的實踐基礎。同時,除了《法律援助條例》這一行政法規外,國務院有關部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分別出台了規范性文件。但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新要求,也存在服務供給不足、資源分配不均、覆蓋范圍偏窄、保障不充分、質量不高和便民措施不健全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制定法律援助法,作出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定,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在更大范圍通過更多形式,為人民群眾獲得及時便利、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提供法治保障。
二、《法律援助法》立法的意義
將法律援助制度上升到法律層次,向全社會公布,能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有利於擴大法律援助的知曉率和影響力,有利於培養民眾的法律援助意識,推動法律援助在全社會的深入廣泛討論,進而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信息化。
三、《法律援助法》的亮點內容
(一)拓寬提供法律援助的渠道。與《法律援助條例》相比,《法律援助法》明顯拓展了提供法律援助的渠道,《法律援助法》第四條、第五條基本沿用了《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確立了包括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費保障等政府責任;第六條確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法律援助職責;第七條確立了律師協會的法律援助義務;第八條規定了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七條規定了個人可以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提供法律援助。將符合條件的個人納入到法律援助志願者的范疇,積極拓寬渠道,鼓勵、支持更多社會力量提供法律援助,提升服務質量。為形成政府主導、公檢法協助、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不同渠道的法律援助工作都接受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協力推進法律援助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擴大法律援助的范圍。在總結當前我國法律援助工作現狀的基礎上,法律援助法對法律援助范圍作出了適當擴大。一是在刑事法律援助范圍方面,將「申請法律援助的死刑復核案件被告人」納入了應當通知辯護范圍,並新增可以通知辯護的援助類型;二是在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范圍方面,法律援助法新增了「確認勞動關系」、「支付勞動報酬」、「生態破壞損害賠償」等事項;三是新增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的情形,規定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等情形下,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
(三)提高法律援助的質量。《法律援助法》第五十七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法律援助服務的監督,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准,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定期進行質量考核。」 第五十八條:「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十九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綜合運用庭審旁聽、案卷檢查、征詢司法機關意見和回訪受援人等措施,督促法律援助人員提升服務質量。」
上述三條均是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方面的條款,凸顯了國家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的決心。57條規定政府要通過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准,開展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定期對法律援助進行質量考核;58條規定了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通過社會監督方式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59條規定了法律援助機構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的義務,即通過庭審旁聽、案卷檢查、調查走訪等措施督促法律援助人員提升服務質量。可以說,《法律援助法》是通過打一套「組合拳」的方式來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未來,法律援助的發展將更加關注服務質量提升,而不僅僅是關注法律援助的案件量。
(四)激發法律援助的積極性。法律援助經費少、補貼標准低、社會支持力度不足等等,都是影響法律援助積極性的痛點、難點問題。對此法律援助法作出三方面規定:一是明確政府財政保障,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二是明確法律援助補貼標准實行動態調整,並免徵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三是建立法律服務資源依法跨區域流動機制,鼓勵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律援助志願者等在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地區提供法律援助。
四、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法》
(一)加強對《法律援助法》的宣傳推廣,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法》的社會知曉率;
(二)組織法律援助人員學習《法律援助法》,提升法律援助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能力;
(三)加強對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管理,著力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質量,使我縣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台階。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第三條法律援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權,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第五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第七條律師協會應當指導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第十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第十一條國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機構和人員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等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補貼。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安排本機構具有律師資格或者法律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助;可以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第十四條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看守所等場所派駐值班律師,依法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五條司法行政部門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擇優選擇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六條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負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

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第十七條國家鼓勵和規范法律援助志願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個人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可以組織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作為法律援助志願者,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等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志願者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健全法律服務資源依法跨區域流動機制,鼓勵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律援助志願者等在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地區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九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及時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第二十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第二十一條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人員對提供法律援助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予以保密。第三章形式和范圍第二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可以組織法律援助人員依法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務:

(一)法律咨詢;

(二)代擬法律文書;

(三)刑事辯護與代理;

(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

(五)值班律師法律幫助;

(六)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❻ 法律援助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主觀:

按照法律規定,法律援助的基本社會功能包括維護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防範和化沖明解散豎告社會矛盾。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或者非政府設立的合法律所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農村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客觀:

《 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第三款,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 辯護人 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纖粗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 律師 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 死刑 ,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❼ 什麼是法律援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是規范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的出台標志著我國法律援助工作正式進入「國家法時代」,其每一個條文都在擲地有聲地點明這部立法綻放著「國家責任、政府義務、公民權利、社會參與」精神的光彩。 [4]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共7章、71條,各章依次為總則、機構和人員、形式和范圍、程序和實施、保障和監督、法律責任、附則。相較於《法律援助條例》等其他法律援助領域的規范性文件,《法律援助法》有八個方面的發展、創新,第一,《法律援助法》的出台提升了法律援助制度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第二,《法律援助法》提出了法律援助的完整概念,為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斷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第三,《法律援助法》強化了國家、政府對法律援助的責任;第四,《法律援助法》確定了法律援助機構的地位和職責;第五,《法律援助法》確立了層次分明、各有所長的法律援助隊伍;第六,《法律援助法》理性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務實簡化法律援助程序;第七,《法律援助法》明確了委託辯護應當優先法援辯護的原則;第八,《法律援助法》系統構建了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管理體系。 [9]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5] 

❽ 法律援助法規定人民法院什麼什麼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

《法律援助法》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




第七條律師協會應當指導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參與法律援助工作。



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陵坦行、社會組織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第十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新聞媒尺嘩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信檔。

❾ 法律援助法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法律援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權,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

第五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

第七條律師協會應當指導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參與法律援助工作。

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第十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

第十一條國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❿ 法律援助法規定法律援助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

法律援助法規定法律援助工作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法律援助,指的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關於法律援助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的規定,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理解。
一、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法治的人民性從根本上要求堅持黨的領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和體現人民的意志,更好地確認和保護人民的利益。
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依法治國的主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力量源泉。在我國法律援助的立法和實踐中,最根本的理念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
三、 尊重和保障人權。法律援助是國家保護公民權利的基本法律制度,依法獲得法律援助也是公民享有的權利內容。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就是平等保護公民權利,確保權利得以實現。
四、 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公平、公正是目標,公開是保障。法律援助工作要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五、 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在國家保障方面體現為財政資金、人員配置等方面為法律援助實施提供保障,同時,法律援助事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的廣泛參與,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法律援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權,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

熱點內容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
貴州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0:27 瀏覽:122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