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才律師
1. 攸師現象:樂學樂教(下)
(三)教學交樂
好學生樂學際遇好老師樂教,在教學中因交融而樂。交融的關節點有四。
首先是堅持班科出身的校領導和中層幹部都擔綱上課。如學校升格縣處級後的校長王春娥、吳金輝,副校長周燕瑞、文運生、劉富喜,正副科長劉大元、何迪文、劉俊武、夏振蓮、林喜元以及胡燿彩、陳永澤、肖宗良、單社文等,每一個學期都統統『』站講台『』,毫無例外。這在中師、中專、高中學校中是少見的。攸師一直堅持做到這一條,學校核心層始終活躍在教學第一線,帶頭教改教研,總是與師生交融在一起,還有辦不好的學校、怎能不辦出有水平的教育?!
其次是堅持新老教師結對子傳幫帶。譬如老教師劉譚盛結對曾德中,支持曾德中敢於創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出新課:《計算機入門》,這在中師學校中很前衛的。
再次是教師的之間的聽課、評課、上公開課常態化。管教學的筆者聽了劉新華老師一節文選課,堪稱完美。可十幾年過去,與身為株洲市律師協會秘書長、株洲市司法救助中心主任的劉新華相逢,他笑談提及:你竟然在評課中說我講的很好,唯一不足是與學生交流少了,有點像『』牧師佈道『』!我大吃一驚,連說還有這等事,兩人撫掌大笑!
最後一個關節點是最重要的。即是師生間無處不在、無時不見的課堂教學交流、課外活動交流、實習全程交流。特別是每年抽擠出一、二十個實習指導老師,與一、兩百個實習生一個月混在鄉下同吃同住同勞作,閱看每個學生每節課准備的教案,每天的每節實習課都組織實習生隨堂聽課、評課,真正的『『手把手教,手把手練』』,那確實是滿出勤、超負荷、高效率運轉!可說是『』眼看著守護著學生成長、搖身一變就成了新老師『』!
(四)難舍之樂
經過攸師歷煉的師生,涵養出樂學樂教的品性,這品性總總相隨,終生難舍。
攸師畢業的眾多學子,多年來支撐著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的基礎教育。其義務教育階段的師資,一半以上是攸師畢業生。四縣(市)各小學、初中乃至高中的校長級領導,多數是攸師畢業的。攸師畢業生有一批在株洲城區的名小學當過校長,如李妮紅,李艷俊、朱耀明、朱育紅、田立新、寧志強等。左葉常在省教科院、程芳在市教科院、王建立等一批在縣教研室,走在教育科研前沿。王建立成為攸縣第一個被評為正教授級的小學教師。攸師89級學子、株洲市中小學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志華,他主導的株洲市第十八中教學,榮獲"全國特色教育學校"稱號,他本人被評為為湖南省第一個正高級中學美術老師。
總之,攸師學子主體走向基層,樂在杏壇,默默奉獻而無悔。如今攸師校友建有四個微信群,入群人數近千人,在群里經常交流堅守教學第一線的心得。筆者不由贊嘆:這樂學樂教的品性具有多麼大的凝聚力!
行文至此,簡述四個故事,續說攸師人一生難舍之樂——樂學樂教。這確是值得自豪、值得秉持的品性。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翁是攸師877班學子段敘萍。她參加工作29年來一直在小學語文教學第一線,都其中一半多的時間當班主任。曾獲得全國小學班主任百名之星稱號。今年6月,她帶的一屆學生畢業考試前一天的下午,幾個學生很神秘地跑到辦公室來請段敘萍去教室。走進教室,只見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著「您永遠是我們的段媽媽」幾個大字,還有全班同學的簽名。見到段老師,孩子們全體起立,敬禮,齊聲說:「段媽媽,我們永遠不分開,我們永遠愛您!」孩子們的話音還未落,段敘萍已經潸然淚下。她曾說 : 『『我最簡單的幸福就是和孩子在一起。『『 』』當我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孩子,他們回報我的是幾十顆火熱的心。我的幸福是他們帶給我的。」說到這里,段敘萍又忍不住淚濕了眼眶。這信息傳到攸師群里,引來紛紛點評。有的說『『 師愛是大愛無疆,大愛是至真至純至細的!"有的說"攸縣師范不簡單,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教育情懷的教師。在第34個教師節之際,我想說:感恩母校,無論何時,都讓我們堅守心中的教育理想。『』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攸師892班學子譚彭劍。入學那天,母親在男生107寢室贈他一本剛買的字帖,說是:『』好好學,當個好老師,當個書法家。『』同室少年學子竊笑,以為是痴人說夢,又是『『師』』又是『『家』』的,離咱太遠!然而,母親信任攸師能培出兒子的特長,兒子樂學能激揚出自己的個性。二年級時他參加國家語委和中國書協舉辦的 『『全國首屆規范漢字書法大賽『』,獲一等獎的第一名,繼而因品學兼優被保送到湖南師大中文系深造。大學畢業後在省機關供職之餘,對愛好不離不棄。 每天寂寞練字到夜深人靜,其書藝書品精進。被母校湖南師大文學院聘為『『現代漢字書法『』專業的研究生兼職導師 。最近,在母校師大布展他90餘幅書法作品時,他寫短文說:『』自讀書起三十年來,只有這看書、寫字,猶如每天吃飯,習慣改變不了。『』 『『藝術就是好玩的!』』 筆者不由得感嘆:這等樂學樂教體驗,別有情趣。緣由:母愛偉大,母校偉大 ! 攸師和師大學子樂學樂業,成才成器 !
圖:攸師89級學子譚彭劍最近在長沙圖書館舉辦書展,給圖書館贈送著作《說藝》和書法作品三種十二冊。
第三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攸師951班學子李良才。他的切身體驗是: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他在三年圓滿完成中師學業和兩年認真履職小學教師期間,千方百計擠時間自學,而且僅僅是通過自學,在四年之中考完24門課程獲得了英語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 以90天的時間准備並考取了國際經濟法的公費碩士生;以79天的時間准備並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曾經分別考過清華、北大博士生,獲總分第一名。雖然沒有被錄取,但足以證明其樂學和所學。
他從小學老師當起,當到了大學老師,還是一個在涉外法律方面有造詣的律師。
第四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攸師高級講師劉大元。一生樂學,在職樂教,夕陽樂『『耕』』!
這里只說樂『『耕』』,筆耕巨著《攸水人家》。他曾經是攸縣語文王牌老師,深諳文學;他曾經是《攸縣報》總編,熟稔寫作。有此特長,退休後何樂而不新為?
圖:劉大元十年含辛茹苦編撰的五卷《浟水人家》
嗟夫!樂學樂教,展現為攸師現象,積淀為攸師品性,光大為攸師精神!她是當年全國829所中等師范學校的一個縮影、一個代表而已。讓我們記住這么一代師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