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社會組織
⑴ 深圳法律援助申請條件
1、經濟困難公民、特殊案件當事人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福利院、孤兒院、養老機構、光榮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福利機構,因維護其合法民事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其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3、社和雹會組織依法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其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必須是經濟困難或者因突發事故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訴訟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被告人。個人經濟條件低於當地最低生活收入的可以申請免費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下列事項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神棚余待遇或者社會救助;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五)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游滾;
(六)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七)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葯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
(八)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一)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
(二)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
(三)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
(四)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⑵ 法律援助法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法律援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權,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國家保障與社會參與相結合。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
第五條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保障當事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為法律援助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
第七條律師協會應當指導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參與法律援助工作。
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司法行政部門指導下,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第十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
第十一條國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⑶ 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范圍
法律援助包括哪些范圍
(一)民事案件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障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追索侵權賠償的;
8、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葯費用、請求賠償的;
9、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的受害者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10、因使用假劣農資而造成的坑農、害農案件。
(二)刑事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代理人的;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知指派辯護的案件。
(三)不服司法機關生效判決、決定且司法機關已經受理的申訴案件。
申請法律援助應提交的材料
1、身份證明: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等;
2、經濟困難證明:所在單位或村委會、居委會出具的經濟狀況證明表;低保證、失業證、五保戶供養證、特困戶救助證等證件或證明材料。
3、與所申請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法律援助的對象
凡是符合法律援助受案范圍,具備以下條件的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無能力為自己辯護的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犯罪案件和追索侵權賠償的案件;
2、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因公受損害請求賠償(責任事故除外);
3、請求給付勞動保險金、撫恤金的;贍養協議、撫養協議公證,有關領取撫恤金、救濟金的公證;
4、公民民主權利受到侵犯(如選舉權、被選舉權被非法剝奪)的案件;
5、有可能被判處死刑、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案件;
6、其他確需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
可以去哪進行法律援助?
1.非通知辯護、非通知代理的刑事訴訟案件,由辦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所在地的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所屬法律援助機構受理;非刑事的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所屬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2.勞動爭議仲裁、仲裁案件,由辦理案件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機構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3.申請法律咨詢的,由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4.申請其他法律事務的,由義務機關所在地、義務人住所地、被請求人住所地或者法律事務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5.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被行政拘留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通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所在監獄、看守所、強制隔離戒毒所、拘留所提出。
6.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決定不服,提出申訴,申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向作出生效裁判、決定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或者向作出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的刑事處理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訴已經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受理的,應當向該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一)申請:由申請人向有受理權的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申請材料。
(二)受理: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接收申請人的申請材料,進行登記,出具接收憑證,註明日期。
(三)審查: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請材料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對無須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的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對疑難復雜的案件,經法律援助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個工作日。
(四)補充提交材料: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材料。申請人提供補充材料的時間不計入審查決定期限。
(五)調查核實材料: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需要查證的,應當向有關單位進行調查核實。法律援助機構調查核實的時間不計入審查決定期限。
(六)決定:對申請事項在本省審理或者處理,符合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給予法律援助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或者提供虛假證據、證件、經濟困難申報材料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不予法律援助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七)指派: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作出給予法律援助決定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指派法律援助人員,並將確定的法律援助人員姓名、聯系方式告知受援人。受援人無法聯系的除外。
(八)對不予法律援助決定的異議: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
(九)終止法律援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決定終止法律援助:
1.依申請提供法律援助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堅持自己辯護,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
2.案件依法終止審理或者被撤銷;
3.受援人自行委託其他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4.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但是應當通知辯護的情形除外;
5.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從事違法活動;
6.受援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證據、證件、不真實經濟困難申報材料;
7.受援人拒不簽署應當由其本人簽字的法律文書和有關材料,導致法律援助事項無法辦理;
8.受援人失去聯系無法繼續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⑷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法律援助中心是為民辦事的非營利性法律服務機構,屬於我國司法行政體系內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向社會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幫助人民群眾依友蠢核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我國好掘,法律援助中心由司法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支持,旨在促進法治建設和公平司法,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中心依法承擔一系列的服務功能,包括法律援助、法律咨詢、法律宣傳、公益訴訟、調解等,旨在為困難群眾、弱勢群體和各類社會組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並可以承擔代表、辯護、調檔信解等法律服務職責。法律援助中心是為了維護社會公正、促進對法律事務的平等訪問而設立的,因此具有非營利性的公共服務性質。
⑸ 法律援助條例(全文)
(2003年7月16日國務院第15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3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5號公布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五條 直轄市槐猛螞、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條 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第七條 國家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
第八條 國家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條 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有關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法律援助范圍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鉛埋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知讓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第三章 法律援助申請和審查
第十四條 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 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五條 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請由看守所24小時內轉交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關證件、證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協助提供。
第十六條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其法定代理人之間民事訴訟或者因其他利益糾紛需要法律援助的,由與該爭議事項無利害關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第十七條 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的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申請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第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可以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第十九條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對該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章 法律援助實施
第二十條 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10日前將指定辯護通知書和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人民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審判的,可以將指定辯護通知書和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副本送交審判地的法律援助機構。
第二十一條 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指派律師事務所安排律師或者安排本機構的工作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據其他社會組織的要求,安排其所屬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對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確定的承辦人員名單回復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條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財物。
第二十三條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第二十四條 受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會組織人員在案件結案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有關的法律文書副本或者復印件以及結案報告等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前款規定的結案材料後,應當向受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會組織人員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第二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對公民申請的法律咨詢服務,應當即時辦理;復雜疑難的,可以預約擇時辦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一)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絕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三)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
(四)侵佔、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財物,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違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門予以沒收;侵佔、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追回,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律師事務所拒絕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不安排本所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業整頓的處罰。
第二十八條 律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二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有前款第(二)項違法行為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違法所得的財物,可以並處所收財物價值 1倍以上 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按照律師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條 司法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法律援助的監督管理工作中,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自2003年9月l日起施行。
2
《拘留所條例》(節錄)
(2012年2月15日國務院第192次常務會議通過,2012年2月23日國務院令第614號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
第二十六條 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間的會見權利。被拘留人應當遵守拘留所的會見管理規定。
會見被拘留人應當持有效身份證件按照規定的時間在拘留所的會見區進行。
被拘留人委託的律師會見被拘留人還應當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
3
殘疾人就業條例
(節錄)
(2007年2月14日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通過,2007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88號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
第二十四條 殘疾人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當地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各級殘疾人聯合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
4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節錄)
(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第159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6年12月19日國務院令第481號公布 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准
予緩交訴訟費用:
(一)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三)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四)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
……
5
信訪條例(節錄)
(2005年1月5日國務院第76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5年1月10日國務院令第431號公布 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
第十三條 設區的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信訪工作的實際需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有利於迅速解決糾紛的工作機制。
信訪工作機構應當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法律援助機構、相關專業人員、社會志願者等共同參與,運用咨詢、教育、協商、調解、聽證等方法,依法、及時、合理處理信訪人的投訴請求。
……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節錄)
(2004年6月4日國務院第53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4年6月23日國務院令第410號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
第二十七條 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有經濟困難的歸僑、僑眷,當地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各級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
7
居住證暫行條例(節錄)
(2015年10月21日國務院第109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
第十二條 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的權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下列基本公共服務:
(一)義務教育;
(二)基本公共就業服務;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
(四)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五)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
(六)國家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
.......
⑹ 申請法律援助可以代理嗎
一、法律援助可以代為委託申請嗎法律援助申請,可以由受援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委託申請,委託申請時簽訂委託代理協議。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十二條法律援助機構、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或者其他社會組織應當自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法律援助人員姓名和聯系方式告知受援人,並與受援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簽訂委託代理協議,但因受援人的原因無法按時簽訂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通過和解、調解、申請仲裁和提起訴訟等方式依法最大限度維護受援人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人員代理受援人以和解或者調解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徵得受援人同意。
二、怎麼申請法律援助
1、申請人世備可以到市法律援助中基返笑心或市各區縣法律援助機構直接申請援助,詳細地址和電話請參看組織機構,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2、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請表。
(2)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
(3)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
(4)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3、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搏含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
(1)對符合條件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承辦法律援助事務的法律服務機構,並通知受援人。
(2)對不符合條件者,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知道,進行
法律援助申請,是可以委託他們進行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
由受援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委託申請,委託申請時簽訂委託代理協議。其他人是不能夠進行委託申請的。
如果有其他問題或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繼續咨詢。
⑺ 尋求法律幫助的途徑有哪些
根據法律援助頌虧察法的規定,法律援助內容包括:
(一)法律咨詢。電話咨詢,可以通過向12348法律援助電話咨詢,有值班律師為你免費解答;現場咨詢,可以去法律援助場所,一般法院、法律援助中心會有值班律師現場解答咨詢。
(二)代擬法律文書。法律援助律師負責。
(三)刑事辯護與代理。家庭困難的,可以申請援助。
如果是特定案件,必須有律師辯護的,如說死刑或涉及未成年、殘疾人的刑事案件,即使家庭不困難,沒有律師辯護的,都應當指野茄派法律援助律師。
(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通常需要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五)值班律師法律幫助;
(六)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這類案件也需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但是索要勞動報酬的進城務工人員除外。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第二、哪些人可以享受法律援助呢?
我國對兩類人提供法律援助,一類是經濟困難的,一類是特殊情況下經濟不困難也可以享有。
一類是經濟困難。根據法律援助法律規定,經濟困難的標准由各省自行制訂。省、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擴大受援人的范圍,並向社會公布。
一類無論是否經濟困難,只要符合特殊情況都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下列人員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一)未成年人;(二)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三)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五)申請法律援助的死刑復核案件被告人;(六)缺席審判案件的被告人;(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人員。
二是,強制醫療案件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比如強制戒毒人員,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三是,下列民事案件的原告(一)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二)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三)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四)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國家鼓勵各省擴大范圍,比如廣東省就擴大了范圍,包括福利院、孤兒院、養老機構、光榮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福利機構,因維護其合法民事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其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
社會組織依法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空銀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其申請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因意外事件、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其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困難殘疾人家庭、重度殘疾且無固定生活來源或者一戶多殘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遺屬等。
第三、符合條件如何申請法律援助呢?
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或者近親屬,可以向刑事案件的辦案機關,強制戒毒的監管機關提出申請,民事案件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請。法律援助中心的位置和聯系方法,按照要求提供申請材料,申請材料一般包括
(一)法律援助申請表;可以在法律援助處領取申請表;
(二)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要准備好復印件,原件供核實;
(三)經濟困難申報材料;比如低保戶的認定材料,貧困戶的認定材料等等;
(四)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材料,比如相關的證據材料或者案件手續材料。
個別案件無需經濟困難,只要沒有委託律師,相關辦案機關就應當為其申請法律援助。
第四、法律援助申請人有材料證明屬於下列人員之一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但應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
(一)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
(二)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
(三)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
⑻ 法律援助法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
《法律援助法》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法律援助法》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等方式為法律援助事業提供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第十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
第十一條國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等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