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辦案思維

律師辦案思維

發布時間: 2023-07-13 15:34:42

A. 律師的思維,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

從事法律職業其他工作的人,我不了解,只說說律師。大多數情況下律師和從事其他工作的人版相權比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吧。

1.當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會考慮依法維權,但首先會考慮維權成本。為了幾塊錢去打官司的律師,並非真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可能真的是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也可能就是為了吸引關注。

2.做事首先會考慮法律規定,是否有法律風險。所以做過幾年律師後,沒有人會轉行自己搞個公司,分析來分析去,覺得法律風險太大。

3.看到過太多的社會不公,當年「仗劍護法」的初心雖然還有,但對各種糟糕的結果基本上可以淡然處之了。

4.當年的文學青年現在連一句打油詩都很難說出來,但是,寫份合同、律師函手到擒來,立馬可待。

5.時間觀念強,最討厭不遵守時間的人。

6.做事情喜歡列清單。

7.因為訴訟中常常有各種不確定性,所以在生活中盡力避免各種不確定性,能夠預先安排的事情,一定預先安排。

B. 法律人思維是什麼怎樣做到像律師那樣思考

對於從事法律職業的人而言,其獨特的思維方式是法律職業技能得以存在的前提。
法律人的職業理性思維,表現為他們的意識、觀念或態度的自主性,即思想上的自由,這種理性思維特點是經過專業訓練才能獲得的,所以它不僅十分特別,而且是區別於其他職業的內在的質的規定性。
有學者將法律家的思維概括為以下幾種:「通過程序進行思考,」;「注重縝密的邏輯,謹慎的對待情感因素」;「只追求程序中的真,不同於科學中的求真」;「判斷結論總是確定的,不同於政治思維的『權衡』特點」等。

法官具有國家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因此要求法官對法律必須有著非凡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在許多國家,法官需要經過嚴格選拔、特殊的資格考試和職業培訓方能被任命。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深入,司法觀念的更新,早期的未經職業培訓的法官必將被經過嚴格培訓的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專業型法官取代。

C. 一個好的律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思維方式

雙向思維,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要有周伯通一般雙手互博的本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問題要盡可能考慮到最壞的結果。

D. 律師辦案需要具備哪些思維

一、最基本的是道德思維
不能為了錢喪失良心。
二、最根本的是法治思維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③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

E. 律師的「證據思維」|律師思維之三

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客戶來說他自己的法律事務,說別人違約不履行合同義務,多次催告等。律師問他,有何證據證明催過了?他說,電話催的,有電話為證。問他怎麼證明,他說他可以去電信部門列印他的通話記錄。

其實,他弄錯了,通話記錄僅僅可以證明他與這個號碼有過通話,但無法證明他通話的內容。「通話記錄」與「催過」之間,有著N種可能,並不具有證明「催過」的唯一性,無法排他。

這種情況,說明了這位客戶沒有證據意識,更不要說證據思維了。

有個成語叫「雁過留痕」,用它的字面意思來比喻律師的證據思維,再恰當不過了:即使是大雁飛過去,律師也要為其留下痕跡!除非你將來永遠用不到、永遠無需證明這個事實,否則,將無法證明大雁曾經從這里飛過。

事先想到天空上會有大雁飛過,時刻准備著為它飛過「留下痕跡」,並在大雁飛來的時候,有辦法留下事後可以證明大雁飛過的證據,還原大雁飛過的事實,讓沒見過的人相信這個事實。這就體現了律師的證據思維。

就象我在《律師「風險思維|律師思維之二」》中所提到的那樣,誰也不能保證一個法律事務就永遠不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所以一個法律事務需要事先做好風險防範。而這個防範,就是要根據法律事務的不同,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事先留好、留足證據。

這個事先留好、留足證據,使自己做過的事情能夠得以固定,在出現各種可能的風險時,能夠在裁判者面前充分還原事實,讓己方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律師應當具備的證據思維。

體現在律師平時的業務中,律師為客戶設計的法律文件,參與客戶的法律行為,均應有利於留下「痕跡」,均應注重保存相應的證據,做到「設計有有預置,行動有記錄,事後可證明」。

律師證據思維的關鍵不在於你提出來人家是否承認,而在於你拿出證據來,對方能否否定的掉。尤其在發生爭議的時候,你主張了一個事實,就需要有證據予以證實,而不能依賴於對方的認可。因為證明的責任在主張事實存在的一方。

所以,律師保存的證據,應當是事後對方無法否認的證據。比如對方簽字蓋章的材料,經公證的材料,或者其他可以證明什麼事實發生過的證據。

對於證據思維,甚至可以這樣說,不能只看做了什麼,要看你能證明什麼。我們不能站在「上帝視角」去看待法律事實的證明,因為我們不是全能的,並不是我們說的話別人,尤其是裁判者一定要聽。

在法律事實的證明上,我們只能用「凡人視角」去看待我們要面對的事件和行為,要站在庭審中負有舉證責任一方律師的角度去考慮做記錄、「留痕跡」,存證據,以保證將來可以採用客觀的方式向裁判者這樣的第三方還原事實。

具體到律師業務中,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法律文書的設計層面,要有證據思維,二是執行層面,也要有證據思維。

設計層面的證據思維如何體現?

比如下面這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見條款,就缺乏證據思維:

「建設至五層結束」「建設到第十層結束」這樣的事 在竣工後 怎麼證明?包括:到沒到第五層?什麼時候到的?到了之後有沒有通知建設方?有沒有以到了第五層為由要求付款?合同中都沒有做出約定,僅憑合同無法保存相應的證據。

靠履行合同的人自覺收集證據?門都沒有!即使寫了怎麼保存證據,實際操作的人都不一定能夠按合同保存證據,在沒寫的情況下寄希望於操作中會補齊證據,基本屬於天方夜譚。

到五層的時候,雙方都看到「到五層」了,但如果等到最後工程驗收後產生爭議,施工方如何證明建設方沒有按照約定進度付款?建設方如何證明施工方公司拖延了?他們都證明不來。法官如何判斷?都沒有證據,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案件辦完了,可是,守約方的合法權益怎麼保障?沒有辦法保障。原因就在於,雙方都振振有詞,但都沒有證據,法官無法查明事實,只好置之不理,工期延誤不管了,遲延付款也不管了,「原被告雙方對工期延誤、遲延支付工程款,均無證據證實」。

我把它做了如下改動:

這樣改,是不是更有利於保存證據?

執行層面的證據思維,也有很多體現。比如,不能只保存法律文件,也要保存程序文件。

有時候有客戶來咨詢,我們問:你有沒有給對方發通知?客戶回答:發了。我問:怎麼通知的?客戶說:通知發給對方了,我這里沒有。

我再問:怎麼證明發給對方了?客戶答:寄信。我問:有什麼證明?客戶答:郵局可以證明。我倒!

如象發催告函這種簡單的事情,具備證據思維該怎麼發?

催告函要製作多份,除了發給對方外,自己至少要留一份存檔。

直接送達對方的,需要法定代表人簽字、或者委託代理人簽字(委託代理人需以前有過書面授權,或者其他能夠證明他有權接收的的材料),或者加蓋公章。

郵寄送達的,要去郵局,發送特快專遞,保存加蓋日戳的特快專遞回單,保存特快專遞的收款收據……對方拒收,不要拆封,直接歸檔……等等。(關於如何送達請參考拙文《只需九步,完美郵寄法律文件 | 法律實務》,見微信公眾號「今海瑞律師律師事務所」jhrlaw)

再比如,我們收到了對方的回函,不能只保存回函本身,也要保存其特快專遞的信封。

因為一方面我們可以用其證明對方郵件寄來的時間等情況,還可以防止文件本身的瑕疵,比如有的回函上沒有蓋章。

證據思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比如上面說的通知送達,就有一個有效送達地址、有效接收人、有效聯系電話的問題。

你有通知向對方送達,他推脫說,搬家了,沒收到。或者他說,這個人從我這里辭職了。或者郵遞人員找他的人,拒絕接收等等。

具有證據思維的律師就可以事先做出設計:

如此設計,方便在產生爭議的時候及時向對方送達異議、通知等材料,讓對方無法拒絕,無處逃遁,只好乖乖就範,避免爭議事項的久拖不決。

我想起蘇軾的那首《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說到律師的證據思維,我給他歪改了一下,象不象在說要留存證據?

證據思維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不忘留指爪,鴻飛也能留痕跡。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要能見舊題。
往日崎嶇都有據,路長人困蹇驢嘶。

證據思維,源於證據意識,高於證據意識,非有縝密的專業思維、嫻熟的專業技能、高超的設計藝術,無法做出精妙嚴密的設計。

要想在這個方面極致完善,占盡優勢,還是要聘請專業的律師,讓專業人士來幫助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F. 立法思維與律師思維、科學思維的差異

最近看了一則東哥的段子,體現的是典型的律師思維:

律師思維一開始就設定立場,分出了好人壞人,自己始終站在好人的一方駁斥對方,而立法思維里沒有好人壞人。

律師思維注重的是先下結論再去尋找證據,而立法思維恰恰相反,有點類似於科學思維——先有了證據再下結論。

因此,很多律師在立法中提不出太多建設性的意見,並非態度不端正,而是思維上未轉變。

再說科學思維,前幾天寫的學習相對論筆記,總結了一套科學思維的方法:

恰恰立法也需要上述這種建立在事實和邏輯基礎上的思考模式,但還存在一些差異:

1.科學思維善發現,立法思維善學習

科學思維探索的是未知領域,而立法思維是將已被驗證的科學理論應用於實際。所以,若立法,除了要通讀各類法律文本,還要掌握當前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等等,而大量的學習內容對於一般人是極其繁重的,依靠精準的檢索式學習方式才更有效率。

2.科學思維求真,立法思維求實

科學思維追求的是真理,發現世界的本來面目,而立法思維追求社會整體收益,需要考慮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在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求優,求變。跨越式立法往往會引發激烈的沖突,因為, 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是先烈。 所以,循序漸進的優化當下的倫理制度,才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3.科學思維激進,立法思維保守

科學思維不考慮社會效應,而法律則是社會各方利益協調的產物。科學思維可以天馬行空,向哥白尼一樣思考,突破人類自我的視角,提出地球並非宇宙的中心;向愛因斯坦一樣的思考,突破了現有的時空觀發現了相對論。而立法思維,卻受限於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最低工資制度、同工同酬制度,起初是要保護窮人和弱勢群體的,但逐漸都越來越背離了原先的立法目的,而法律暫未作出改變,因為立法是保守的,滯後的。

4.科學思維有定論,立法思維無終點

科學結論是階段式、跳躍式的定論,牛頓定律雖然被推翻了,但是在低速的時空下仍然適用,而原有的法律被推翻,大多規則就不再使用。《薛兆豐經濟學講義》里說,立法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法律通過了,畫上的不是句號,而是冒號,因為人是有能動性的。最低工資制度、同工同酬制度出台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對策,最後局面、事態的走向,會滋生新的社會文化環境,由此推動新的立法需求。

以上是個人工作學習的思考,歡迎提出不同觀點交流。

熱點內容
司法拍賣的房屋 發布:2025-01-11 00:48:51 瀏覽:720
婚姻法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1 00:47:28 瀏覽:673
代遺囑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1 00:36:43 瀏覽:547
持續性履行的合同終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00:13:24 瀏覽:784
法律法規和客戶要求管理程序 發布:2025-01-10 23:55:20 瀏覽:847
法律碩士如何調劑 發布:2025-01-10 21:39:50 瀏覽:616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