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第五屆全國高校法律援助研討會論文

第五屆全國高校法律援助研討會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7-18 09:36:08

⑴ 關於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維權意識的論文

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提出了「依法治校」的方針,特別是大學生維權機制的研究日益受到專家學者們的青睞。國家教育部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採用專章明確了學生的權利和義務,要求學校成立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保護學生權益,為學生維權提供平台。然而,保護學生權益,高校教師和管理者要轉變思想觀念,改變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注重管理的有序性、有效性,而忽視合法性和學生合法權益保護的狀況;與此同時,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高校學生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也需要提高基本的法律素質。因此,江西省教育廳文件(贛教黨字[2005148號)明確要求高校應當建立法律咨詢室,在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的同時切實加強學生法治意識培養。這些新精神無疑是對高校依法治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好高校法律咨詢室,構建大學生維權和法治意識培養的有效平台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法律咨詢室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隨著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頒布實施,高校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已經明確為一種特定的法律關系,雙方均享有各自的權利,履行各自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和大學生維權問題日益成為各大高校關注的焦點。因此,加強高校法律咨詢室建設,搭建好大學生維權和法治意識培養的有效平台不僅必要而且緊迫。
一)開展法律普及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的現實需要.部分大學生權利意識強而義務觀念淡薄。學校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依法享有辦學的自主權。學生作為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受教育權和其他公民權。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學校的權利是學生的義務,學生的權利則是學校的義務,這二者是相互關聯、缺一不可的。只有正確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切實保障學生和學校的合法利益,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校。而目前一部分大學生只關注自己的權利,如獲得學位、獲得資助等權利,而對學校的學業管理、違紀處分等權和大學生的義務卻甚少認同。如:較典型的繳納學費是高校學生應盡的義務,對此高等教育法有明確的規定。雖然高等教育法從1999年就開始實施,但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履行義務觀念淡薄,繳得起學費卻故意不繳學費、拖欠學費,或者將學費挪作他用。學費是高等學校教育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費繳納不足直接影響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也使學生的學習條件得不到保證。此外,不繳費學生佔用了自覺履行義務學生的教育資源,對按期繳費學生也是一種不公,對於這些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卻認識不到。
部分大學生對法律作用的認識出現偏差且法制觀念淡薄。《中國青年研究》有這樣一組調查,對象是某高校三年級的大學生,他們對於「如果你涉及到訴訟,你對法律的公正裁決」表示有信心的占.1%,而58.1%的大學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8%的大學生表示完全沒有信心;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為79.9%,「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8%,認為「平等」的只佔9.5%;「當你作為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有23.3%的學生會採取自認倒霉的消極於段;對於「法不責眾」
6%的學生認為其正確;x,-j-私自拆看他人信件是否屬於違法,有10%的學生認為不是。同時,近些年來,大學生犯罪問題呈現上升趨勢。據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所作的一項調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個社會刑事犯罪中約佔33%,其中大學生犯罪約佔1%;「文革」期間,青少年犯罪開始增多,佔到了整個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學生犯罪佔2.5%;而近幾年,青少年犯罪佔到了社會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學生犯罪約為17%。Ill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對法律的作用的認識和法制觀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依法管理是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的迫切需要有人認為,高校設立法律咨詢室應該只是形式上滿足學生維權的希望,不應該真正把學生維權作為其主要工作;還有人認為,高校設立法律咨詢室,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能會導致大學生維權意識高漲,給高校學生管理帶來不利影響。我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不符合現代法治理念和現代高校學生管理的實際。相反,只有加強高校法律咨詢室建設,搭建好提高師生的維權平台,才能加強和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把依法治校落到實處。
當前,大學生的權利現狀呈現權利漠視和侵權並存的特點。近年來,高校侵犯學生權利的狀況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學生受教育權的侵犯。如有些學校憑其自行制定的校規校紀擴大了開除學籍的條件范圍,將留宿異性、吸毒、賭博、偷盜等列入開除學籍的范圍,剝奪某些學生的受教育權。
二是對學生財產權的侵犯。如有些學校以學生自己保管財物不安全為由,在未經學生同意的情況下代其保管;有些學校則沒有經批准而向學生「亂收費」或隨意提高為學生提供的生活用品的價格。
三是對學生公正評價權的侵犯。從現有學生訴母校的案件來看,學校對學生該權利的侵犯主要是不頒發學位證書。有些學校將本科生的畢業資格或學位資格與大學英語四級統考成績掛鉤,與學費欠繳、貸款的歸還掛鉤等等。
四是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中的有關規定與法律、法規和規章相抵觸。高校制定的一些內部管理制度在涉及學校教職工、學生的某此基本權利和義務時,往往限制權利,增加義務。例如,有的學校文本不規范,自設收費、罰款項目等。
五是大學生權利在校外也時常受到侵犯,最突出的是表現為大學生在平時的社會實踐以及就業過程中所遭遇的欺詐與就業陷阱。在實習和勤工助學的同學當中,有很多就經歷過用人單位不買賬的情況;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很容易被用人單位利用「試用期」的規定侵犯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如大量招募短期員工,且不簽訂勞動合同,待試用期滿,就以各種各樣的借口予以解僱。這種隱性的侵權行為往往讓大學生們投訴無門而自認倒霉。
二、目前高校法律咨詢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江西省為例,只有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等高校成立了法律教育咨詢機構和學生社團,而且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可以說,各高校法律咨詢室的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
一)高校法律咨詢室的作用普遍未得到足夠重視目前,部分高校的共青團、學生會、社團等組織積極通過參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工作,代表和維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有些高校還建立了專門的維權組織和機構,設立了維權信箱,建設了大學生維權網站等,這些維權機構和組織對於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於學校不夠重視,目前仍然存在組織機構不規范、人財物投入不夠、學生參與度較低等問題。
二)高校法律咨詢室的功能定位上呈現單一性目前各高校成立的相關機構和學生社團普遍存在功能定位單一的問題。部分高校成立的法律咨詢機構把功能僅僅定位於為學生提供法律咨詢,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僅僅作為緩解校內矛盾的工具而沒有從根本上為學生增強法律意識,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提供可行的方案。而有的高校則建立了法制宣傳工作委員會名稱各異,也有學校稱為法制宣傳工作小組)或通過建立法學專業社團(如法學社),推進高校的法律普及教育,但其存在的弊端是僅僅為學生灌輸法律基本常識,卻不能為學生提供專業而實用的法律咨詢服務。
三)高校法律咨詢室運行機制上存在不科學性以大學生維權為例,目前採用較多的維權運行機制模式有以下幾種,但每一種都存在一些較大的不足:
組織——社會型。在這個模式中,組織是模式的核心。維權工作的實施,主要靠組織運作,社會(如法律援助、政策導向、新聞監督、輿論支持、道德維護等)起支持作用。其缺點主要是社會的不規范介入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給學校正常教學管理秩序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不利於學校的穩定。
組織型。由學校成立的學生維權組織(學校專門成立或在團委學生會中設立),在學校內部進行維權,除直接牽涉的法律問題由法庭介入以外,社會一般不介入。其缺點是:缺乏社會的支持,維權的力量太小,很有可能形同虛設,只是給學校提一提意見改進一下工作而已;學生的信任度最低,或認為學校不可能自己侵權又去維權,或懷疑團委學生會為學生說話的可靠性;學生的發動和參與程度不高,維權的深度、廣度不夠。
學生社團型。即由學生自己按規定成立專門的學生維權社團組織,從事大學生維權工作。其缺點比較明顯:權威性最低,人們容易把其他的維權工作看作是學生社團的一般性活動,不予重視,甚至不予理睬;維權力度最小;最容易形成學生與學校的對立;最容易因管理上的原因,使維權概念的泛化、維權手段的濫化、維權工作的無序化,甚至使學校的管理受到強烈的沖擊。
三、加強高校法律咨詢室建設的思考一)高校法律咨詢室機構的設置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與發展、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標以及大學生法律意識和維權工作的現狀,筆者認為高校法律咨詢室的運作模式更適宜採用組織——.幸土團型,即在學校或學工處、團委設立作為大學生法律教育、咨詢和維權機構的同時,成立專門的法律咨詢室指導下的法學學生社團,配合學校組織的工作。這種模式與其他模式比較,主要優點是:由於有正式機構的存在,學生對維權機構的信任度較高,從心理上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工作自然也就容易得到支持,也可以減少維權的泛化和無序化,保證維權工作的正常化;同時,學生社團的活動使得學生參與的人數多,學生參與度大,能更好地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必然使工作的觸角延伸,可以擴大法律教育和維權工作的深度和廣度。
二)高校法律咨詢室的職責定位高校法律咨詢室應定位於以法律教育、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為主要工作職責的專業性服務機構。其工作職責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負責有關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加強大學生法律普及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
對學生管理規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從法律角度上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加強校規校紀的宣傳。學校的規章制度體現一個學校的人文精神,必須在實踐中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建立科學規范的學生管理規章制度,保證其與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一致性。在這個過程中,法律咨詢室應該而且能夠為學校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如對受處分學生如何行使申訴權、申訴時效、答復期限及對申訴結果仍然不服又如何救濟等進行有效的幫助,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緩解各種矛盾。
負責開展法律普及教育和法律咨詢工作的研討和交流工作,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法律知識傳授、法制意識的陪養、大學生權益的有效維護等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三)高校法律咨詢室運行的保障及人員配備要真正發揮高校法律咨詢室的作用,必須首先加大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建立健全高校法律咨詢室的組織機構,配備能夠勝任現代高校法律教育、咨詢與大學生權益的維護工作的專兼職工作人員。
要加大設備和資金的投入。一方面要設立固定的辦公場所,並設立專門為學生服務的咨詢室等場所,同時學校要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法律咨詢室開展法律普及教育、為學生提供法律咨詢等活動。
鑒於高校法律教育與咨詢工作的現狀,高校法律咨詢室應初步定位於高校常設性機構。為便於開展工作,特別是考慮到高校學生工作的特點,筆者認為高校法律咨詢室應掛靠高校學生工作部(處)或團委。
同時要與政法院系密切聯系和合作,充分利用政法院系的專業教師資源和法學專業人才。另外,還要通過設立或加強法學專業社團(如法學社),全面支持和配合高校法律咨詢室的工作,加大高校法律教育和維權工作的力度,擴展學生的參與面。
高校法律咨詢室應設一名專職負責人、一名常務負責人員和若干副職人員。負責人應由學生工作部處)或團委主要負責人擔任,常務負責人應由政法院系有關人員擔任。考慮到工作的復雜性和涉及面的廣泛性,其他成員應分別由政治院系法學專業教師、學生工作部(處)或團委、宣傳部、保衛處等相關人員組成。最好還要聘請一、二位社會法學專家當顧問,以便結合社會法律現象和案例來指導法律咨詢室工作。
考慮到工作的連續性和常規性,高校法律咨詢室應專門設立日常事務辦公室,如法律事務辦公室等,專門負責日常事務的管理和學生的咨詢預約接待工作,其工作人員應是法學專業人員。
四)高校法律咨詢室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平台.鑒於高校法律咨詢室的非機關性,其應建立例會制度,通過例會,總結布置相關工作,溝通、交流法律教育和咨詢工作的體會,分析研討校園法律現象,以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工作。
定期開展法律咨詢服務。通過高校法律咨詢室設立的日常事務辦公室,如法律咨詢室或法律事務辦公室,專門負責學生的咨詢預約接待工作;同時適當安排專業教師為學生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一方面,在我校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校外主體的侵犯時,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建議,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法律咨詢服務和正確引導;另一方面,解答學生關於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的宣傳和教育作用,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同時,通過與學生違紀申訴制度相聯系,協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緩解各種校內矛盾。
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要重點對學生工作管理幹部、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和主要學生幹部進行法律知識教育培訓,推進高校依法治校的進程。
開展法律知識交流會,解讀校園法規,交流學法心得,開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其中通過加強對法學專業社團的指導,通過社團活動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建立網路。高校法律咨詢室應安排機構成員聯系掛點院系,建立專業教師聯系班級,各級學生會、班級設立法制委員的制度,在全校形成法律學習、宣傳、應用的網路。協助學校各級黨團組織開展法律普及教育工作。

⑵ 王景斌的相關著作

1王景斌 《制度正義與權利流失矯治》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0-1
2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理念、制度與邏輯》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2
3王景斌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0-1
4王景斌 《教育法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4-1-1
5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2
6王景斌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當代中國教育行政法研究》,教育部「九五」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JLD820006),1998年8月,項目主持人
2《學校糾紛的法律關系及法律救濟途徑研究》,國家基金、國家教科十五規劃項目(項目號:0201031),2002年,第一參加人
3 《制度主義視野下振興東北經濟的法制保障問題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206),2005年8月,6000元 項目主持人
4 《論公共利益的法理界定及立法表達》 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5020),2006年8月,8000元 項目主持人
5 《地方政府實現文明執法的對策研究--以長春市為對象的考察》 長春市科技局軟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6023),2006年8月,40000元項目主持人
6《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吉林省高等教育網路課件開發項目(結項獲省級一等獎) 2006年20000元(批准號:20060005)項目主持人
7《公立高等院校校園安全法制保障比較研究》 司法部法學規劃項目(批准號:2007090),2007年2月,60000元與吉林大學崔卓蘭老師聯合申報共同主持
8 《地方政府實現文明執法的對策研究》 教育部科學規劃項目(批准號:07JA820023),2007年8月,50000元項目主持人
9《公民法律素質教育的實施機制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特色研究項目 2009年1月50000元(批准號 )項目主持人 1王景斌 《依法治校論要》 《東北師大學報》 2000-4-2 CSSCI
2王景斌 《現代中國憲法與利益關系的調整》 日本《中國21世紀》 2000-4-11重點刊物
3王景斌 《依法辦學應成為學校管理的新理念》 《法制日報》(理論版) 2000-10-1
4王景斌 《近年來中國行政法學體系問題研究概述》 日本愛知大學《研究員叢刊》 2001-5-1 重點刊物
5 王景斌 《現代中國憲法對利益結構調整的演化》 《中國21》日本2001-6-1 重點刊物
6 王景斌 《當代中國的憲法演進中的利益格局變化論析》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1-7-1CSSCI
7 王景斌 《制度差異與行政法理基礎之選擇》 《東北師大學報》 2001-1 CSSCI
8 王景斌 《政府行政方式的戰略選擇》 《吉林大學學報》 2001-3 CSSCI
9 王景斌 《再論政府行政方式的戰略選擇》 《東北師大學報》 2001-4 CSSCI
10 王景斌 《商標的異化與異化的商標》 《當代法學》 2001-9-1 CSSCI
11 王景斌 《中國古代反腐敗的特點及其歷史局限性》 《社會科學戰線》 2001-9-1 CSSCI
12 王景斌 《我國行政法學體系問題研究述要》 《行政與法》 2001-9-3
13 王景斌 《加入WTO與中國政府行政法治建設》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紀要》 2001-12-1重點刊物
14王景斌 《依法執政:在憲政框架內黨對執政方式的理性選擇》 《東北師大學報》 2003-6-1 CSSCI
15王景斌 《學生與學校糾紛的法律救濟途徑評介》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4-3-1
16王景斌 《我國<教育法>與<高等教育法>的立法銜接》 《現代教育科學》 2004-4-1
17王景斌 《社會保障立法中對象主體權利的價值》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8王景斌 《論公權對私域的介入限度》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9王景斌 《論公共利益之界定----一個公法學基石性范疇的法理學分析》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5-1-1 CSSCI
20 王景斌 《尋求均衡:政府責任在行政立法層面的博弈分析》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5-1-1 CSSCI
21 王景斌《論教育行政法律關系及相對人權利救濟》《東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5-6-1 CSSCI
22 王景斌 《對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若干修改建議》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5-1-1
23 王景斌 《尋求法治精神----由長春老人免費乘車案引起的法律思考》 《行政與法》 2005-1-1
24王景斌《行政法制化之必然性論略》《建設法治政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200 5-4-1
25王景斌 《從法理上確立公共利益之判定標准》《中國改革》理論版(第五版) 2005-4-21
26 王景斌 《以行政法為例談公權對私域的介入問題》 《法學理論前沿問題》(第三卷) 科學出版社 2005-5-1
27 王景斌 《公權法治:從尊重私權開始》 《行政與法》 2005-5-1
28 王景斌 《公共利益之界定:一個法理學視角》 《中國修憲之後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6-1
29 王景斌 《環境保護與執法理念之校正--由近年來我國兩起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引發的法律思考》 《環境執法研究與探討》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5-7-1
30 王景斌 《公共利益法理標准下的政府改革》 《中國改革》理論版(第六版) 2005-7-20
31 王景斌《「紅頭文件」違法之原因及對策分析》 行政與法 2005-11
32 王景斌《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警察權的使命》全國法學會第十七次年會論文集 2005-11
33 王景斌《行政指導與公共衛生安全》 當代法學 2005-12CSSCI
34王景斌《追尋公正:解析我國輕罪重判刑事賠償問題》 行政與法 2006-1
35 王景斌《論教育糾紛的法律關系及法律救濟》 現代教育科學 2006-4
36 王景斌《教育糾紛的法律屬性及解決機制》 長白學刊 2006-5
37 王景斌《論警察行政執法現代理念之確立》 行政與法 2006-8
38 王景斌《論行政救濟原則的確立》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8-2 CSSCI
39 王景斌《論公共利益在我國的立法表達》 社會科學戰線 2008-2 CSSCI
40 王景斌《論我國行政訴訟和解制度之構建》全國副省級城市法學會第十九次年會論文集 1王景斌 《制度正義與權利流失矯治》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0-1
2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理念、制度與邏輯》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2
3王景斌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0-1
4王景斌 《教育法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4-1-1
5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2
6王景斌 《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問題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12-1 1 王景斌 《發揮長春法律人才優勢、重構城鄉法律援助體系》振興長春與法制環境建設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長春市法學會
2 王景斌 《中國古代反腐敗特點及歷史局限性》吉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吉林省人民政府
3 王景斌 《論西部開發與法治環境建設問題》 全國第十三次副省級在城市法學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
4 王景斌 《依法執政與執政能力建設關系問題研究》 全國副省級城市十六次法學理論研討會一等獎2004-12-1
5 王景斌 《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警察權的使命》 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十七次法學理論研討會一等獎2005-11-1
6 王景斌 《行政法治化必然性論略》 「建設法治政府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辦 2005-5-1
7 王景斌 《環境行政執法理念之校正》 全國首屆環境行政執法研討會一等獎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05-7-22
8 王景斌 《論教育行政法律關系及相對人權利救濟》 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2006-9-1
9 王景斌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吉林省教育廳 2006-9-1
10王景斌 《論我國行政訴訟和解制度之構建》全國副省級城市法學會第十九次年會優秀論文 2008-2-1
11王景斌 《法理學》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一等獎 2008-12
12王景斌 《部門行政法學——理念、制度與邏輯》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一等獎 2008-12-23
13王景斌 《制度缺失與權利流失--以行政立法為例的分析》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十次法學理論研討會論文二等獎 2008-11-1
14王景斌 《制度正義與權利流失矯治》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優秀獎 2008-12-23

⑶ 法律教育論文

法律教育作為我國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人才培養效益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法律教育論文下載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教育論文下載篇1
淺談醫療糾紛的法律教育

一、當今醫療面臨的法律問題

1.1醫患關系日益緊張

眾所周知醫生的主要職責是治病救人,但由於醫學科學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復雜性,而醫生執業行為的後果又直接指向患者的生命,通常醫患雙方對醫療結果的認識有分歧,焦點又在於不良後果產生的原因,因此這個行業具有高風險性。近年來,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醫患矛盾激化,引發大量的傷醫和殺醫案件,從同仁醫院的徐大夫被砍傷,哈醫大實習醫生命隕刀下,到浙江溫嶺大夫血灑診室然而,每次慘劇後醫生群情激憤,悲傷不已,而醫生之外的群體,則少見關心,更別提感同身受的悲憤。這些鮮血的事實,已經讓很多的家長和醫學生在思索醫療工作的人身安全問題,甚至考慮轉換專業。

1.2醫療糾紛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每年醫療糾紛均呈上升態勢,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具體表現為醫療投訴多,要求進行醫療技術鑒定及傷殘鑒定的多,要求醫院巨額賠償的多,醫院敗訴的多,新聞媒體參與的多,糾紛處理困難的多,社會影響增大的多。目前我國與醫療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是很健全,因為醫療是專業行為,所以一旦發生醫療糾紛,要求是舉證倒置,醫院和醫生必須舉證傷殘或死亡與常規的醫療行為無關,而部分患者或家屬在不理解醫療過程及結果,或是高額的賠償不能滿足時,就反復向衛生行政部門、司法部門投訴,動輒聚眾鬧事,打罵傷害醫護人員,打砸醫院財物,甚至聘請職業醫鬧將問題升級。部分媒體缺乏醫學知識,盲目炒作,推波助瀾,是醫療糾紛的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

1.3醫生的法律知識缺乏

現有的醫學培養體系更注重的是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往往忽略了對醫學生的法律知識的普及,部分醫護人員更是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起碼的自我保護意識。如在進行病案的記錄時,作為醫護人員可能存在“記錄不全”的情況,但在法律層面上則不是單純的“記錄不全”,而被視為“證據不全”,往往會直接導致醫療官司敗訴,醫護人員受到不公平對待。有些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知情權、同意權等認識不到位,在進行手術或醫療操作之前未盡到很好的醫療告知義務,或是措辭不當,未讓患者充分理解手術的風險性和術後並發症及合並症的存在性。往往會導致部分患者誤以為手術完就萬事大吉,一旦在術後出現並發症或其他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或預後不佳時,就遷怒於醫院或醫生,引發糾紛。另外部分醫生忽視病人的隱私權和選擇權,在進行臨床見習生和實習生的帶教時,在未與患者充分溝通,取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超范圍使用實習醫生,或讓其獨自處理病人,造成醫療糾紛。

1.4醫療體制及醫療現狀問題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都是民眾的抱怨。目前我們的醫療資源存在分布不均,大城市相對優質醫療資源集中,而邊遠地區則醫療資源匱乏,造成三甲以上醫院人滿為患,三甲以下醫院則門可雀羅,民眾就醫困難。醫療改革將醫療市場化,要求醫院自負盈虧,不排除部分醫院過度醫療情況存在,加重患者負擔。而“以葯養醫”等不合理的制度依舊無法破解,讓醫生成為直面矛盾的具體對象,承受更多的傷害。醫療市場化也讓民眾以為醫療過程如同日常消費,往往忽視醫療過程的專業性,按照自身意願來解決醫療問題,在醫療後果達不到自身意願時,及遷怒於醫生,無形中將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對立化,造成傷醫甚至殺醫問題頻發。

1.5社會輿論推波助瀾

近年來,部分新聞媒體在不了解醫療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將醫療糾紛當作社會新聞熱點,連篇累牘地報道。並且部分報道過分渲染醫院的陰暗面,如不合理收費、收受紅包、服務態度不好等,而選擇性地忽視醫護人員的救死扶傷,容易誤導患者在治病過程中如若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就聯想到醫院鬧事,損害醫院及醫生聲譽,將當事醫生及醫院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影響事件的依法合理解決。

二、加強醫學生的法律知識學習的途徑

2.1了解法律知識教育的意義

有調查顯示目前的醫學生不了解法律法規,缺乏學習法律法規的主動性,認為只要自己不違法,沒必要學習法律知識,甚至認為專業課程太多,沒空學習。在全民法律意識增強的同時,從事醫療高風險行業的醫生更應該增強法律意識,作為未來醫生的醫學生要認識到學習醫療相關法律知識和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同等重要,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我們所從事的所有的醫療教學和科研,都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師生都應該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加強法制觀念,依法辦事。

2.2完善培養方案,增設醫療相關法律課程

目前的醫學生培養方案,重醫療專業知識的學習,輕執業素質及執業法規方面的學習。而現實的醫學學科發展中,出現很多諸如安樂死、腦死亡、器官移植、試管嬰兒、基因工程等醫療工作,不再是單純的醫療事件,而涉及了眾多的法律、倫理知識。大部分的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均未開設專門的醫療相關法律的課程,我校也僅有預防醫學專業有16學時的選修課學習《衛生法》。因此可以說對於醫療相關法律的學習,目前在高校都是一片空地,需要我們從培養方案著手,增加相關法律的學習課程,才能通過共同努力,培養出即懂醫學又懂法學的醫學生,在遇到涉及法律問題的醫療活動時不會手足無措,無法可依,甚至出現違法行為。

2.3端正師生教法、學法的態度

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原因,使得高校師生對於不在教學培養方案內的醫療相關法律知識的傳授和學習的重要性都認識不夠。醫學由於其專業的特殊性,僅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任務,相較於其他專業都要難而重,因此大部分學生都關注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對整個醫療行業及個體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學習。端正教法、學法的態度,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從大方向來講,有助於改變目前的醫患關系緊張、矛盾尖銳,醫療糾紛繁多的現狀,小的方面也能在醫療工作中維護醫護人員的自身合法權益,避免受到傷害。

2.4改變教學方式,融普法教育於專業課堂

在推進醫學生強化法律知識的過程中,除開展專門的法律知識學習的課程外,改變傳統的僅傳授醫學專業知識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社會上影響較大的實際案例,在結合學習醫學知識的同時,普及法律知識,是不錯的選擇。如我們在講述硅肺時,選擇的就是河南開封張海峰“開胸驗肺”事件,此案例社會影響大,學生有興趣從專業角度了解事件的醫學知識,還對相關的法律知識感興趣。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明白從患者角度講是維權,對職業病防治所的工作人員來講,是瀆職,犯罪。將法律知識的灌輸融合到具體的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日積月累,醫學生的法律意識會逐漸增強。

2.5開辦普法知識講座

在沒有條件開設醫療相關法律課程的院校,可以通過邀請校內外的法學專業人士,利用當前頻發的醫療糾紛相關的社會案件,對醫學生進行普法知識講座。目前非過錯的醫療糾紛增多,主要原因是醫患雙方醫學知識的不對稱性導致對醫療活動及後果理解的差異,如對手術成功和患者痊癒的理解,大多數患者及家屬等同二者,然而在醫學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醫生未盡到很好的告知和解釋,那麼會出現醫學上的腫瘤手術成功,但患者及家屬認為就是痊癒,一旦出現腫瘤轉移或復發,就會歸咎於醫生,認為存在醫療過錯,導致醫療糾紛。

三、結語

目前整個醫療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所面臨的法律問題日益突出,醫患雙方的矛盾日漸尖銳,作為醫學生,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從自身素質的提高開始,不僅有助於逐步改善目前的矛盾,還可以在沖突中保護自身作為公民的同等合法權益。而整個社會醫患對立關系的轉變尚待體制、醫方、患方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法律教育論文下載篇2
淺談醫事法律專業法律診所教育

摘 要 在醫事法律實踐教學中引入法律診所教育,可以培養師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加強醫學與法學復合型人才適應社會的能力。開辦醫事法律專業的高校在引進法律診所教育時,應針對我國目前“大法學”法律診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機構、經費、師資、制度、案源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保障。

關鍵詞 醫事法律 實踐 法律診所

一、法律診所教育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法律診所教育起源於美國20世紀初,興起於20世紀60、70年代,並於2000年引入中國法學教育中。到2011年底,已有144所高校引進了診所式法律教育。法律診所教育是對我國傳統法學教育的一次成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特別是在提高法學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我國目前的法律診所教育還存在諸多困境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相關法律規定的缺失導致診所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尚未明確。法律診所教育被引入後,就和中國的法律援助結合在一起,從事的主要工作是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高校設立的法律診所只是一個民間組織,法律診所開展法律援助等工作就缺乏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學生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身份和地位也難以明確,進而影響了社會各屆對法律診所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經費不足。一方面是學校本身教育經費支持有限,另一方面是由於案件基本上都是法律援助案件,沒有代理費用這方面的收入。

第三,案源不充足。高校設立的法律診所專業性強,援助對象有限;且社會各屆特別是當事人對這一新生事物尚不了解、不信任,故法律援助案件十分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

第四,課程設置尚未明確。因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我國開設法律診所課程的法學院校一般將該課程定為大三以上及研究生的選修課,但高年級學生本身就業壓力大、學習任務重,如何將課程設置合理並達到預期目的,各高校尚未達成統一的認識,對課程的實施缺乏總體規劃和明確安排。

第五,評價體系不明。作為新興事物的法律診所實踐教學,因其涉及環節多、周期長、分散性強、可控性差等特點,對如何評價其教學成果、如何保證其教學質量還缺乏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評價標准、質量監控體系等系統的健全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二、醫事法律專業引入法律診所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開辦醫事法律專業的各高校對醫事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盡相同,但是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是其共同的目標,醫法人才的這些特性都要求其應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在法律診所中,學生在診所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接觸真實的當事人和處理真實的案件,運用法律知識解決醫療糾紛或其他醫事案件,逐步學會處理醫事案件的步驟、技巧和方法,在現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實踐技能理解和掌握,使教與學達到有機統一。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應對能力和與人相處的協調能力,也能夠在此鍛煉和實戰階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很快地進入社會。

(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通過積極參加實踐,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教學目標和對人才的社會要求,加深學生對於本專業的理解,正確地定位自己,促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合理規劃,並能在實踐的活動中明白自己知識結構的“短板”,使得學生能夠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通過幫助當事人解決實際問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在診所教師的引導下去感受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對法律工作者的希望和寄託,從而培養其堅定的法律信念、理想和職業道德,培養其過硬的職業素質。

(三)有利於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醫事法學專業的師資有著比單純法學專業教師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具備文科與理科雙思維、醫學與法學雙背景、理論與實踐雙能力,而現實中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又相對缺乏。法律診所教育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有利於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參與法律實務工作的同時,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學習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成為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雙師型”研究人員。

三、醫事法律專業實施法律診所教育的相關前提和保障

(一)機構的保障

大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離不開實踐活動環境,開辦醫事法律專業的各高校實施法律診所教育,首先要設立“法律診所”,加強實驗設施投入,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根據國內“大法學”開設法律診所的情況,法律診所機構主要是民間性質的法律援助中心,其法律地位、職能及作用尚未得到法律的相關保障,故筆者建議高校應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成立經政府批準的法律援助中心某某高校工作站,以真正實現學生走出校門、服務社會的教學目的。同時,高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實習基地(如法院、檢察院、司法機構等)資源,通過讓法學專職教師帶隊參與、指導學生實習的辦法,開展診所法律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全程、系統地了解司法活動。最後,筆者建議有條件的高校可爭取建立司法醫學鑒定機構。醫事法律專業的學生參與司法醫學鑒定活動,一方面在鑒定專家的指導下參與醫學鑒定,增強醫學實踐知識;另一方面在法學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和解決鑒定所涉的醫事案件和法律,學習法律職業技能技巧,提高法律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法律診所的教學目的。

(二)經費的保障

由於法律援助服務的對象主要為弱勢群體,法律援助機構基本上沒有創收的條件。因此,一方面學校應加大對法律援助機構的教育經費支持,設立醫事法律專業學生實踐教學專項基金;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機構應爭取地方政府的經費支持以及通過與校外的法律援助機構橫向合作獲取資金;同時,因法律援助是公益性的,法律援助機構也可爭取社會的捐助。如高校設有司法醫學鑒定機構,則高校應加大對該機構的投入,完善設施、設備,既是保障司法醫學鑒定實踐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也是為了保證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當然,司法醫學鑒定機構也應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爭取經濟效益,對既承擔鑒定又承擔實踐指導教學的老師給予經費上的傾斜,以支持法律診所教育的順利實施。

(三)師資的保障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診所法律的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法學教育中的絕對主體,而只是充當輔助者、引導者、資源提供者、協調者和督促者等角色,而且需要系統、全面地了解案情並全程指導學生。高校醫事法律專業的專職法學教師雖然可以擔任法律援助的導師,但因其時間精力有限,容易使指導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筆者建議可以聘請退休法官、檢察官等為兼職實踐指導教師參與指導,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實現全程、系統的指導,還可以保證實踐指導的質量,同時還可以通過交流和合作提高專職法學教師的實務能力。實踐指導教師可以由司法鑒定專家來擔任,但如同本校的專職法學教師一樣,本校的教師和專家兼任的鑒定人雖然層次高、水平高,但不穩定且自身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日益繁重,這不僅會影響司法鑒定工作的業務擴展和發展規模,還會使司法實踐指導工作流於形式。因此,學校應積極為鑒定人爭取利益,調動鑒定人的工作熱情,同時,吸引品德高尚、業務過硬的高層次人才到高校司法鑒定機構,走專職鑒定人與兼職鑒定人並行的道路,以保障司法醫學鑒定實踐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和取得實效。

(四)制度的保障

首先是學校層面上的制度保障。學校應將診所法律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制定具有一定彈性的教學大綱和模塊式的教學內容,並根據教學目標採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客戶評價等綜合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形成一個系統的培養方案。同時,在加強對實踐環節的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學校在職稱評聘和核算工作量等環節應給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平等的待遇,以促進教師的積極性。

其次是所設機構內部制度上的保障。法律援助中心某某高校工作站和司法法學鑒定機構應制定收結案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培訓交流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案件集體討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法律服務質量管理制度、保密制度、迴避制度、監督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以保證機構的管理規范和學生法律實踐的順利實施、開展。

(五)案源的保障

真實的案件是法律診所教育主要的教學資源。因此,不管是法律援助中心,還是司法醫學鑒定機構,都要通過各種辦法廣開案源。一方面,法律診所可通過網路在線解答、電話咨詢、在醫院設咨詢點、進社區提供咨詢服務等方式宣傳法律診所,爭取當事人上門;另一方面,應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律師事務所、婦聯、衛生行政部門、勞動監察機構、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其他法律援助機構等相關部門的聯系並得到其大力支持,爭取充足案源,並為需要幫助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

參考文獻:

[1]馬林東,阮敏爾.“診所式”法律教育實踐性研究――以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法律診所為例.青年與社會.2012(2).

[2]熊躍敏,湯曉賀.法律診所教育:價值訴求與本土化實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3]胡利平,景強,許冰瑩,等.高校司法鑒定機構實驗室認證認可與《法醫物證學》教學標准化體系的構建.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4(4).

[4]伍奕.法律診所老師指導方法探析.大學教育.2013(1).

[5]金鑫.高校司法鑒定機構的現狀與未來.法制與社會.2010(30).

[6]熊躍敏,湯曉賀.法律診所教育:價值訴求與本土化實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7]鄭曉靜.法律診所的定位與發展――以西南政法大學法律診所為例.法治論壇.
猜你喜歡:
1. 關於法制教育的論文

2. 本科法律專業畢業論文下載

3. 關於法律教育研究論文範文

4. 法律畢業論文範文下載

5. 關於法制教育的畢業論文

⑷ 馮玉軍的代表性成果

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已正式出版學術專著4部,譯著4部,普法類專著2部,主編教材、雜志和論文集6部;主持2008年度司法部法治理論重點項目1項(《宗教活動法律化研究》)、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1項(《北京市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問題研究:以實證分析與成本效益評估為中心》),主持完成國際橫向交流課題2項(《中國欠發達地區農民法律意識調查》和《邯鄲市電子政務和信息法制研究》)、200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項目1項(《全球化背景下的東亞法治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委託科研課題1項(《東亞法學研究和法治問題初探》)、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度青年科研課題1項(《法律與全球化一般理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青年課題1項(《法經濟學課題體系與案例教學》),參與完成國家級課題6項、省級課題5項;在《新華文摘》、《中國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法學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國家和省部級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參編教材和入選論文集10餘部。 《法經濟學範式》(個人專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版。
《法律與經濟推理:尋找中國問題的解決》(個人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版。
《全球化與中國法制的回應》(個人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個人專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
《朝陽法律評論》第一期(主編),中國華僑出版社2009年4月版。
《法經濟學應用研究》論文集(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法律碩士學位論文範例》論文集(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版。其中收錄本人文章《中國法律碩士教育培養模式的改革》、《法律碩士學位論文寫作筆談》。
《美國法學經典論文選:以最高引證率為依據)》(編選),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美國法律思想經典》(編選),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公平與福利》,【美】路易斯·卡普洛 斯蒂文·沙維爾/著 馮玉軍、塗永前/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發展進程中的國家與法律》,【美】安·塞德曼 羅伯特·塞德曼/著 馮玉軍、俞飛/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
《銀行法律基礎知識》(主編),金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證券法律基礎知識》(主編),金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保險法律基礎知識》(主編),金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體系、結構》論文集,副主編,60萬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2月版。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前沿研究》論文集(副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正說明清九大奇案》(個人專著),黃山書社2009年1月版。
《衙門里這些事兒——法律大講堂》(個人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單雙號限行與公民社會中的權利沖突及其解決》,載《法學家》2008年第5期。
2.「中國都市住宅立退問題に関する法律的経済的分析」(日文),載日本國《山梨大學法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2008年7月出刊),西村幸次郎、格日樂合譯。
3.「法律全球化的可能之道與東亞法治的建構」,載中國人民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編《亞洲學術》(2007),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4.「法律與發展的中國經驗」國際研討會綜述,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5.「在改革發展中體現中國特色——法律與發展的中國經驗學術研討會述要」,載《人民日報》(理論版)2008年6月30日07版。
6.「西法東漸與學術自覺:中國移植外國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轉載於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8年第9期。
7.「保障人民的表達權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載《青年記者》2008年3月。
8. 「論東亞共通法的建構」,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9.「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文化與法治秩序」,載《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0.「讓人說話,天不會塌——解析『表達權』」,載《人民日報》(理論版)2008年1月30日。
11.「中國城市房屋拆遷問題與物權法的完善」,載《學術研究》2008年第2期。
12.「公平還是福利?這是一個問題」,載《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第1期。
13.「如何走出拆遷糾紛的法律困境」,載《新華文摘》2007年第19期(10月5日)。
14.「權利、權利與利益的博弈——中國城市房屋拆遷問題的法律與經濟分析」,3萬字,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4期。
15. 「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載《法制日報》2007-10-21。
16.「借鑒國際法治文明成果,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載《光明日報》2007年12月17日第九版「法治」,15000字。
17.「如何走出拆遷糾紛的法律困境」,載《光明日報》2007年5月26日。
18.「當代美國法律思想的研究譜系」,載《法學家》2007年第6期。
19. 「歷史」的幻象與超越——「法治」的歷史闡釋及其對亞洲的啟示」,載《中美法律評論》2007年第2期。
20.「政府信息公開尚存幾大盲區」,載《人民政協報》2007年6月4日,B4版,2000字。
21.「奧林匹克標志的知識產權保護初探」,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4期。
22.「法律發展理論的論證及其應用」,載《中國法學文檔》第二輯(2006年)。
23.「論體育法與人權保護」,載《華僑大學法學論叢》2006年第1卷。
24.「略論全球化理論的研究語境」,載《法學家》2005年第2期(總第89期)。
25.「法經濟學範式的知識基礎研究」,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26.「論體育法與人權保護」,載《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27.「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2005.11。
28.「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載《光明日報》(理論版)2005年1月5日。
29.「略論法學研究範式的歷史類型」,載《成人高教學刊》2005年第1期。
30.「權利、權利與利益的博弈——《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法經濟學分析」,載《洪範法律評論》2005年(總第3期)。
31.「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報告:法學理論2005」,編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報告:精品與評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2.「法經濟學範式研究與理論闡釋」,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1期。
33.「法律與全球化的實現途徑芻議」,載《求是學刊》2004年第1期。
34.「主權與知識產權全球化」,弗萊德.H.凱特/著 馮玉軍/譯 周靜/校,收錄《法律與全球化:實踐背後的理論》,朱景文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5.「『法律與全球化——實踐背後的理論』研討會紀要」,收錄《法律與全球化:實踐背後的理論》,朱景文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6.「略論法學研究範式的歷史類型」,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4。
37.「法律經濟學研究的理論回顧」,載呂景勝等主編《法學理論前沿》,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
38.「『法治』的歷史闡釋及其對現實的啟示」,載《法學家》2003年第4期(總第79期)。
39.「法律全球化與本土化之爭及其超越」,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季刊)2003年第1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3.7。
40.「世界法的研究進路及其歷史檢討」,載《金陵法學評論》2003年春季卷(總第5期)。
41.「法理情深 終生求索」,載《高校理論戰線》2003年第4期(總第79期)。
42.《法律與全球化一般理論述評》,載《中國法學》2002年第4期。
「『法律與全球化——實踐背後的理論』研討會紀要」,載《法學家》2002年第6期。(第二作者)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3.4。
43.「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6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興學科》2002年第4期。
44.「法律市場論略」,載《煙台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45. 「法律與全球化一般理論述評」,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五),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46.「世界法的學說史研究」,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47.「愛國與守法」,載2001年12月25日《光明日報》(理論版)
48. 「法律供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載《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6期。
49.「合同法的交易成本分析」,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50.「後現代法學理論述評」,載《現代法學》2001年第2期。
51.「西部大開發的法制研究視野」,載《發展》2001年第12期。
52.「法制改革及法治化過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原載《天府新論》2000年第2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思路》2001年第3期。
53.「論法律均衡」,《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0.4。
54. 「法律經濟分析的理論前提」,載《甘肅理論學刊》2000年第3期。
55. 「合同法的經濟學透視」,載《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56.「論西部經濟發展的法制促進」,載《法學家》1999年第3期。
57.「物權法的經濟學透視」,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58.「國家法與民間法的經濟分析」,載《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59.「法律經濟學論略」,原載《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4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興學科》1999年第4期。
60.「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導論」,載《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
61.「論西部法律文化與區域法制創建」,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62. 「西部法律文化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載《天水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63.「論經濟法律效益的實現」,原載《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1998年第4期。
64.「論經濟法律成本函數及其降低方略」,《西北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65.「中國西部社會法律意識變遷及其特徵」,原載《現代法學》1998年第5期,收錄於《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年第1期。
66.「西部法律文化的地緣特徵」,載《發展》1998年第11期。
67. 「『蘭州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的經濟分析」,載《發展》1998年第8期。
68.「中央法與地方法的經濟分析」,載《發展》1998年第7期。
69.「『嚴打』的經濟學分析」,載《蘭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70.「融資租賃的經濟法律分析」,載《發展》1997年第7期。
71.「試論經濟立法與節約交易成本的關系」,載《科學、經濟、社會》1997年第3期。
72. 「論經濟立法中的交易費用規律」,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73.「經濟法律的效益功能分析」,載《蘭州學刊》,1997年第6期。
74. 「當前的受賄和挪用公款犯罪初探」,載《發展》1997年第3期。
75.「中國亟需建立特色法律援助制度」,載《發展》1997年第9期。
76. 「市場經濟法制建設與效益法律觀的確立」,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77.「典當業的法律思考」, 《發展》1996年第7期,收錄於《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1996.7。
78.「法律經濟學方法論研究」,載《蘭州學刊》1996年第3期。
79. 「經濟立法的效益淺論」,載《法律與社會》1995年第6期。
80.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美日三國關系評析」,載《奇觀、壯舉、偉業》,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81. 「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特徵分析」,載《挑戰、機遇、改革》,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參編馬長山主編《法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三章。
參編朱景文主編:《法理學》(「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兩章。
參編呂世倫主編《西方法律思想源流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一章
參編徐孟洲主編:《實用法律基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前三章,並擔任電視播講。
參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兩課」示範教材《法律基礎》(專科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三章。
編寫「法律碩士考試法理學測試題解」,載曾憲義總主編《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自測試題題解》,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編寫「法律碩士考試法理學串講講義」,載曾憲義主編《2003年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串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參編石天傑主編大學用馬列原理教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論文「法律與全球化一般理論述評」、「主權與知識產權全球化」(譯稿),載入朱景文主編《法律與全球化——實踐背後的理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論文「現代法治的價值追求:公正與效率的最佳結合」(孫國華 馮玉軍),載入曹建明主編《公正與效率的法理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論文「西部法律文化的培植」,載王文學等編《中國西部開發與法律制度建設》,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論文「論西部發展的法律促進」,載《宏觀經濟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編),2001年1月。
論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美日三國關系評析」,載《奇觀、壯舉、偉業》,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論文「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特徵分析」,載《挑戰、機遇、改革》,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⑸ 碩士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選題在法學 畢業 論文寫作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法學專業而言,常用的論文選題方向有哪些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碩士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法學畢業論文選題

1、人治與法治辨析

2、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探析

3、社會治理體系中的法治與德治

4、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對策分析

5、輿論監督與司法獨立

6、輿論監督與司法公正

7、民意與司法的關系探析

8、維穩與維權的關系探析

9、試析重大改革要於法有據

10、論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11、試析公民法律信仰的培養

12、試析大學生法治觀念的養成

13、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14、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15、法治反腐是反腐倡廉建設的根本出路

16、試論法與科學技術的關系

17、對某一社會 熱點 問題或某一案件的法理學分析(具體題目自擬)

18、試析宋代的繼承製度

19、唐代化外人的法律規制

20、試析德主刑輔思想指導下的西周立法活動

21、論清朝的文字獄對法制的影響

22、王安石變法在法律之中的實踐

23、包拯的法治思想

24、試析漢朝的春秋決獄

25、評述元代體現民族習慣於民族壓迫的刑事法律

26、論 公司法 股東代表訴訟的缺陷

27、 弱勢股東及其法律保護制度--新《公司法》的進步與不足

28、 從《公司法》的視角探討民營企業公司治理結構

29、 公司擔保行為效力因素分析--兼評《公司法》第十六條

30、 公司法進化的動力--對公司控制與公司本質理論的思考

31、 論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

商法畢業論文題目整理

1、論我國商法典單獨制定欠缺的條件

2、論我國商法體系的構建

3、商法的獨立性與商事審判的獨立化分析

4、淺析我國網路交易的商法規制

5、中國民商立法及其模式選擇探討

6、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完善路徑探析

7、《日本商法典》的修訂

8、合作社商人化的共生結構

9、淺議商法的社會責任理念及其規則體現

10、商事行為制度淺析

11、商法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

12、商法中加重責任理念的司法應用及立法構想研究

13、我國商事登記制度問題研究

14、商法形成過程對今天我國建立商事制度的啟示

15、商法學研究必須重視國際化與中國 經驗

16、民法典之外製定商法通則應為科學選擇

17、電子可轉移記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18、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專業國際商法課程教學

19、商事仲裁與商法思維

20、商行為立法問題研究

21、商法思維法律適用性微觀辨析

22、商事審判組織的專業化及其模式

23、論商法理念的時代動因

24、論商行為在相對商事法律關系中的不對等性

25、商事留置權及其擴張適用研究

26、商法的雙向運動與現代商法的生成邏輯

27、日本法上的提單效力問題研究

28、組織機構數字證書在全流程網上商事登記的應用

29、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30、我國商事登記制度的 反思 與完善

31、對當代民商法調整對象的探討

32、商事行紀制度比較研究

33、我國商事失信懲戒法律制度的構建

34、商事登記效力問題研究

35、基於商法理念下營業轉讓的法律規制

36、從全球經濟危機反思現代商法的制度價值

37、外觀主義思維模式與商事裁判 方法

38、淺析我國商主體的劃分--試論個體工商戶制度

39、商法解釋理論的基點與法則分析

40、商法理念及其在商事立法與司法中的適用情況探討

41、論商事裁判的代理成本分析進路

42、工商登記改革後商事司法權的定位及價值功能

43、我國商事登記的功能回歸與制度完善

44、商事代理制度的比較法研究--基於兩大法系理論和立法的分析

45、論我國商事登記審查模式

46、淺析現代民商法樹立系統調整觀念的必要性

47、民商法與健全個人信用體系的現實融合

48、商主體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探析

49、依法治國語境下的商法建設

50、有關商事審判中的商法理念與審判思路探討

51、我國商事登記法律制度改革對稅收征管制度的影響與完善

52、我國商事法律制度的體系構建

53、商事仲裁裁決法律適用方法研究

54、論商事代理商制度與完善構想

55、由「囚徒困境」引發的對商法互惠互利原則的思考

56、論中國商事立法法典化--以商人習慣法為視角

57、商法理念及其在商事立法和司法中的適用

58、商法總論教學內容和 教學方法 的探討

59、關於「一帶一路」背景下商事登記制度的幾點思考

60、民法總則法律行為無效制度的商法思考

61、權利外觀理論視角下的現代商法價值

62、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商事登記統一立法研究

63、論我國商法的發展和民商合一體例下商法的獨立性

64、論信息失衡的商事法律回應

65、我國商法立法模式探討

66、論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商主體--生態人法律模式建構

67、淺析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68、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

69、民商法價值取向與構建和諧社會

70、越南商事登記的法律效力

最新法律論文題目

1、商業銀行參與企業環境信用規制的法律責任研究

2、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權法律制度之構建--評《都市型現代農業法律制度體系研究》

3、村民小組的法律主體地位探析

4、淺談公司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及防範策略

5、非遺視角下蒙醫葯法律保護路徑研究

6、中概股回歸A股的路徑選擇及法律風險防範

7、高校學生心理危機事件法律風險淺析

8、股權質押的法律風險分析

9、民宿熱背後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10、探析知識產權跨境交易與創新市場法律風險

11、論法律語境下的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 以融合與創新為中心展開

12、無居民海島保護利用中的軍民融合法律政策研究

13、論公海水下 文化 遺產的法律保護

14、武警部隊使用無人機實施反恐維穩的法律規制研究

15、論我國電動自行車的行政法律規制

16、董事性別結構多樣化的法律規制

17、基於OBE理念的法學本科生法律職業能力培養研究

18、鐵路電子客票法律問題思考

19、自動駕駛汽車致害的法律責任問題探究

20、破壞性膜拜團體法律規制路徑分析

21、人工智慧創作物的作品認定及法律保護

22、探究中職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教學對策

23、試論中國法律文化視角下辯訴交易的可行性及構建

24、淺析農民工法律援助的實施現狀、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25、政府采購中的供應商法律責任存在問題和完善對策

26、論商品外觀的法律保護

27、公司初創期法律問題簡析--以公司章程自治不足為角度

28、公司並購的法律風險防範 措施 研究

29、環境影響下企業生產經營中承擔刑事法律責任分析

30、人工智慧的刑事法律地位探討

31、高空墜物問題的法律研究

32、夫妻共同債務裁判法律適用的研究

33、憲法法律在治國理政中的定位反思探究

34、提升社會工作者法律素質途徑探析

35、法哲學視野下的自由意志、自主責任和法律刑罰

36、中國民航法律規制的發展與完善

37、論網路綜合治理下自媒體的法律規制

38、從法律視域分析離婚時夫妻所持公司股權的分割問題

39、構建水利法律制度的保障體系研究--評《水利企業經理人法律風險防範》

40、主客體二分法視角下人工智慧法律主體地位之否定

41、音樂作品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法律制度研究

42、電力建設項目合同法律風險識別與防控

43、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44、完善我國技術移民的法律制度研究--基於德國的經驗

45、保護礦產資源所有權的法律制度研究

46、股權眾籌興起背景下的證券法律制度變革

47、俄羅斯網路安全領域最新法律分析

48、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實施路徑及法律保障

49、預告登記法律效力之理解與完善

50、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無紙貿易便利化"國際法律規制動向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51、房地產企業稅收策劃法律問題研究--以營改增制度變遷為觀察重點

52、網路犯罪國際法律機制建構的困境與路徑設計

53、關於航空 安全 責任書 法律關系的思考

54、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政策探析

55、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的法律防控


碩士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相關 文章 :

★ 碩士法學畢業論文題目

★ 碩士法學畢業論文範文

★ 法學畢業論文題目大全

★ 法學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 法學畢業論文參考題目

★ 法學畢業論文題目

★ 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 2021法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
鄧州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7 09:02:40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