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領導需要了解的法律
⑴ 公司法律事務管理辦法內容是什麼
我國始終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對於自主創業者更是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政策,但是在這些自主創業的人中不是所有都是學歷很高的人,很多人在公司管理的法律層面不知道具體有哪些規定。那麼今天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公司法 律事務管理辦法內容是什麼? 公司法律事務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企業法律事務服務與管理工作, 保障企業安全運營, 防範和化解 經營中的法律風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法制建設,根據《企業國有資 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和《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 ,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集團公司) 及所屬成 員企業、企業型事業單位。 第三條 各成員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有效防範法律風險的機 制。 第四條 各成員企業應當實施企業法律顧問制度, 具備條件的企業應當設置企業 法律事務工作機構,實行總法律顧問制度。 第五條 集團公司各部門、 各成員企業應當為企業法律事務工作提供支持, 保障 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和人員依法開展工作。 集團公司和各成員企業應當將企業法律工作的經費列入年度預算, 專門用於與企 業法律工作相關的各項支出,不得挪作他用。 企業法律、財務、審計、監察、安全管理等業務部門應當加強溝通與協作,共同 完善企業經營風險的防範體系。 第六條 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和人員,應當依法開展工作,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第七條 企業法律工作實行法定代表人負責制,法定代 表人可以授權副職領導 或總法律顧問具體分管法律工作。 第八條 集團公司法律業務主管部門根據有關法律、 法規 和部委規章, 指導、 協 調各成員企業的法律工作,同時負責具體辦理集團公司本部的法律事務。 第二章 合同(協議)管理 第九條 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重要合同 (包括但不限於投資協議、 擔保合同 、 借 款合同)管理按本章的規定辦理。 企業後勤服務類合同、 勞動合同 和 勞務合同 由有關部門專項負責。 第十條 法律事務機構負責合同的合法性審查, 並提出相應法律意見; 各業務部 門按具體分工,負責合 同的實際履行。 第十一條 以企業名義對外簽訂合同, 主辦部門起草或收到合同文本後, 應當在 簽訂日 7個工作日前送法律事務機構審查, 並附送起草說明和合同形成的有關背 景資料。 第十二條 法律事務機構收到合同文本後,一般應當在 7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 有特殊原因的除外。 主辦部門對審查時限有特殊要求的,應當說明理由,徵得法律事務機構同意後, 可以相應縮短審查期限。 第十三條 送法律事務機構審查的合同文本及有關資料,由法律事務機構存檔, 不予返還,送審部門應當自留原件。 第十四條 以企 業名義正式簽訂的合同,應當在合同最後一方簽署後 5個工作 日內將復印件送法律事務機構備案。 第十五條 需要企業法律事務機構派人參與合同談判的, 主辦部門應當在談判日 3個工作日前以書面形式通知法律事務機構並提供有關背景材料和談判內容大 綱。 第三章 規章制度管理 第十六條 以企業或企業各部門名義發布的規章制度,需要進行合法性審查的, 主辦部門起草完畢後送法律事務機構,並附起草說明和有關背景資料。 第十七條 法律事務機構在收到有關材料後應當及時進行審查。 第十八條 本 章規定不適用於企業和企業各部門制定的生產方面的技術標准和 規范。 第十九條 本章未作規定的事項, 按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規章制度管理規 程》的規定辦理。 第四章 其他法律性文件管理 第二十條 以企業名義形成的其他法律性文件, 需要進行合法性審查的, 在法定 代表人簽字或企業蓋章前,送法律事務機構審查。 第二十一條 本章所指法律性文件,是指除合同 /協議、 訴訟 文書以外的法律文 件,包括但不限於 公司章程 、工商登記資料、各種權利證明、 授權委託書 以及其 他涉及企業或員工權利義務的文件等 。 第五章 外聘法律中介機構管理 第二十二條 企業法律事務確有必要聘請社會法律中介機構的, 由法律事務機構 統一負責,並經法定代表人或分管負責人同意。 法律事務機構應當認真監督聘用單位指派人員的工作。 第二十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聘請社會法律中介機構: (一)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必須有 律師 事務所等專業法律機構介入 的; (二)有關法律事務必須法律中介機構人員配合的; 第二十四條 聘請社會法律中介機構應當堅持能力優先、效益優 先的原則,選 擇社會信譽良好、報價公平的機構。 聘請社會法律中介機構應當簽訂聘用協議。 第六章 訴訟與仲裁管理 第二十五條 企業各部門和工作人員收到以本企業作為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的 訴訟或仲裁文書,應當在收到當日送法律事務機構。 第二十六條 法律事務機構收到訴訟或仲裁文書後應當及時向企業領導匯報並 收集有關信息和資料,研究對策。 第二十七條 對在法定期限內收到的有關訴訟或仲裁文書, 法律事務機構應當在 規定的期限內依法處理。 對超過法定期限收到的訴訟或仲裁文書,法律事 務機構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向 企業領導匯報,並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第二十八條 需要以企業名義主動提起訴訟或仲裁的, 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時效屆 滿前向法律事務機構書面說明有關情況並附送有關資料。 法律事務機構收到前款書面說明和有關資料後,應當認真分析、研究,認為訴 訟或仲裁有利於企業的, 應當依法處理; 對不利於企業的, 應當向有關部門說明 或向企業領導匯報。 第二十九條 以本企業為當事人或第三人的案件結案後, 法律事務機構應當作成 結案報告,報企業領導並送有關業務部門。 第三十條 各成員企業應當建立法律事務資料的檔案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條 各成員企業應當在每年 1月 20日前將上年度的訴訟和仲裁案件情 況以書面形式總結上報集團公司法律事務機構。 書面總結中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本企業上年度案件總數,涉案總金額; (二)本企業上年度案件損失額; (三)本企業上年度應對訴訟和仲裁的主要制度性措施建設情況; (四)訴訟和仲裁工作經驗、教訓總結; (五)聘請社會法律中介機構的人次和費用總額。 第七章 非訴訟(仲裁)活動處理 第三十二條 需要以企業名義啟動非訴訟 (仲裁) 活動程序的, 由法律事務機構 辦理,必要時可根據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聘請社會法律中介機構辦理。 第三十三條 辦理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行政復議、聽證等活動適用本章規定。 第三十四條 非訴訟 (仲裁) 活動處理完畢後, 法律事務機構應當作出結案報告, 報企業領導並送有關業務部門。 第八章 獎懲措施 第三十五條 企業應當對工作成績突出或作出重大貢獻的法律事務機構和工作 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或)表 彰。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 嚴重損害企業形象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 由集 團公司或成員企業對直接責任人員和主管負責人依據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進行處 分,違反法律法規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企業應當將幹部、 員工學法用法的情況列入考核范圍, 作為晉級晉 職的依據之一。 第九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所指日期, 均指工作日, 並且均從有關事項發生的第二日起 算。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經辦理完畢的法律事務按當時的規定處理; 本辦法 施行時尚未辦理完畢的 法律事務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按本辦法處理,確實不能 按本辦法處理或者按本辦法處理會導致程序重復的, 經集團公司法律業務主管部 門同意可以按原來的規定處理。 第四十條 各成員企業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報集團公司備案。 集團公司非企業型成員單位法律事務管理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一條 集團公司有關業務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針對專項法律事務會同 法律業務主管部門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由集團公司法律業務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 20 06年 1月 1日起施行。 法務部工作辦法 一、在提供集團公司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法律服務內容將製作不同 的法律服務文書,便於法律服務文書的管理和整理,特製定本細則。 二、根據法律服務事項製作以下法律服務文書: 1. 《法律意見書》 2. 《法律風險提示》 3. 《緊急情況反映》 4. 《法律諫言》 5. 《法律工作簡報》 6. 《法律情況說明》 7. 《法律信息》 8. 《問題請示》 9. 《法律工作日誌》 10. 《法律顧問服務記錄》 11. 《日常 法律咨詢 服務記錄》 12. 《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 13. 《會議紀要》 三、 法律服務提供的文書分為建議性法律文書、 說明性法律文書、 請示性法律文 書、記錄性法律文書。 建議性法律文書指提供法律顧問建議的法律文書; 說明性法律文書指對特定問題提供說明的法律文書; 請示性法律文書指需要公司認可,予以回復的法律文書; 記錄性法律文書指對法律服務狀態或過程進行記錄的法律文書,主要用於備案。 四、 《法律意見書》主要針對合同、法律文件、其他法律事項涉及的法律問題提 供法律分析、修改意見、風險提示、解決方案、建議等提供的建議性常用法律服 務文書。 五、 《風險提示》主要對於公司涉及的法律事項不適合出具法律意見書,或者僅 需對某種法律風險作出特別提示的情況下,出具的風險提示法律服務文書。 六、 《緊急情況反映》用於對公司有重大影響,時間較為緊迫的事項,包括需要 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需要公司緊急作出決策的事項。 七、 《諫言》是法律服務過程中,發現公司存在的某種普遍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事件,而提供法律建議,用於提示公司防範某種普遍行為。是《法律意見書》服 務事項的延伸。 八、 《工作簡報》按照《法律工作簡報法律服務細則》製作和管理的一種法律服 務延伸文書。具有綜合性,包括建議性、說明性和記錄性內容。 九、 《情況說明》是針對法律問題提供的說明性法律服務文書,為公司了解法律 事項的相關情況提供幫助。 十、 《法律信息》是提供給公司,對公司有影響的新法律、法規、規章、或政策 信息。 十一、 《請示》是在從事某項須經公司同意的法律服務之前,向公司提出的書面 請示性法律服務文書, 在請示中應當就從事活動的必要性、 具體情況等予以說明。 十二、 《工作日誌》是法律服務事項的簡單記錄,按照日期記錄。 十三、 《法律顧問服務記錄》是律師服務過程中,根據服務事項填寫的記錄性表 格,表明服務內容、法律意見等主要事項。 十四、 《日常法律咨詢服務記錄》是對於公司口頭或電話咨詢事項填寫的記錄性 表格,按照《日常法律咨詢記錄歸檔細則》製作和管理。 十五、 《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是按照《參與談判事宜法律服務細則》提供 談判法律服務過程中, 對談判法律服務事項進行記錄的法律服務文書, 按照一事 一表的原則進行管理、歸檔。 十六、 《會議紀要》 是參與公司召開的會議或者與公司進行法律服務事項會談時, 製作的記錄性法律服務文書,會議紀要按照固定格式製作和管理。 第二部分:制定《審查文件實施細則》 一、為規范 合同審查 及其他文件審查法律服務活動,特製定審查文件實施細則。 二、 本細則所指審查文件包括:公司與其他各方簽訂的合同、 公司對外發布的廣 告文稿、宣傳資料、招標 投標 文件、公司內部管理規章、規范性文件等涉及法律 問題的文字性材料。 公司在簽署上述文件前,須將相關文件提交法律顧問審查。 涉及金額在 萬元以下的文件可以不經審查,但公司認為需要審查的,按照本細 則簡化辦理。 三、審查文件應當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勤 勉盡責、高效快捷。 四、 審查文件應當以公司提供的合同文本及其他材料, 結合具體經辦人提供的信 息為依據,嚴禁主觀想像、臆造、假設、推測有關情況作為審查依據。 五、原則上,普通文件 24小時內審核完畢;重大、復雜的文件根據公司要求及 時完成。 六、 在審查過程中, 認為有關情況不清楚或不明確的, 可以向公司具體經辦人或 經辦部門核實;必要時可向公司提出書面詢問意見。 七、審查文件,在明確相關信息後,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以下處理: 1、提供《法律意見書》 ; 2、公司提供電子文檔的文件,在合同中以修訂格式直接修改,並填寫《法律顧 問服務記錄》 ; 3、對於加急審查文件,無法製作《法律意見書》的,在合同中直接予以修改, 並填寫《法律顧問服務記錄》 ; 4、對於簡單文件,無須出具《法律意見書》的,在《合同會審單》中寫明修改 意見,並填寫《法律顧問服務記錄》 ; 5、對於簡單合同,無須出具《法律意見書》 ,也無須填寫《合同會審單》 ,由法 律顧問口頭作出修改答復,並填寫《日常法律咨詢記錄》 。 八、 法律顧問出具的 《法律意見書》 或其他形式的修改意見, 提供給具體經辦人, 同時提交公司董事會、總經辦。由董事會或總經辦監督文件修改情況。 九、 在提交法律意見書後, 公司認為有關內容確實無須修改, 經公司負責人簽字 確認後, 可以在文件流轉表中簽字。 但確有重大法律風險的, 法律顧問應當製作 《風險提示》或《緊急情況反映》 。 十、 審查文件, 若認為必要或應公司要求, 可制訂規范性文件, 如固定 合同範本 、 內部規章等,經公司認可後進行推廣使用。 十一、審查文件中,若認為有關事項重大、情況復雜,可提議召開專項討論會或 座談會,根據討論會或座談會結果提供法律顧問審查意見或法律方案等。 十二、 法律顧問審查文件應當確定具體聯系聯系方式, 以便文件具體經辦人或經 辦部門能夠及時聯系進行溝通。 十三、 應當對審查文件歸檔備查, 一律保留審查文件復印件或電子文檔, 原件由 公司保存。 第三部分:制定《法律顧問參與談判事宜法律服務細則》 一、 法律顧問為公司提供法律顧問服務的過程中, 鑒於公司將涉及大量商務談判, 其中包含法律事項以及合同簽訂磋商等, 為規范談判事宜法律服務活動, 特製定 本細則。 二、 法律顧問參與談判應當維護公司合法權利和利益, 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為公司 爭取利益最大化。 三、法律顧問應當在談判前了解談判事項、談判對方基本情況、談判進行程度、 談判分歧、 談判進程計劃等。 相關情況不清楚時, 法律顧問應當與具體經辦人或 承辦部門核實相關情況。 必要時, 法律顧問可以對談判對方基本情況、 資信狀況 予以調查。 四、重大談判,法律顧問應當進行討論,進行法律可行性論證,與公司相關部門 充分溝通,必要時,提請公司召開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對談判涉及的財務、工 程等事項徵求相關部門意見。 五、 重大談判, 法律顧問應當事前確定談判方案, 並就談判有關事項與公司進行 溝通, 取得共識或確定談判工作原則。 因談判事項時間緊迫, 法律顧問不能制定 談判方案的, 法律顧問應當對談判事項和相關材料予以了解, 應當在談判前與公 司人員進行口頭溝通,並在事後填寫《法律顧問服務記錄》 。 六、根據談判工作需要,法律顧問以公司工作人員身份參與談判。 七、根據談判事項的差異,可以採用以下方式處理: 1、 由法律顧問對談判事項提供 《法律意見書》 , 由公司具體經辦人根據意見與對 方進行磋商談判; 2、純法律事務談判,應公司要求由法律顧問單獨與對方進行談判; 3、綜合性談判,由法律顧問會同公司相關部門共同參與談判。 八、按照第七條第一項由公司人員進行的談判,應當對有關情況及時予以了解, 根據談判結果提供新的律師意見。 九、 按照第七條第二項由法律顧問單獨進行的談判, 應當將談判結果及時反饋給 公司, 對談判情況提供法律意見供公司決策參考, 並根據公司意見進行進一步談 判或制定相關協議文本。 十、 按照第七條第三項綜合性談判, 由法律顧問會同公司各部門按照談判內容進 行分工合作, 法律顧問應當對整個談判的法律問題進行綜合考慮。 並對整體談判 法律問題提供意見供公司參考。 十一、談判對方聘請律師參與的談判,法律顧問應當直接參與。 十二、 法律顧問參與談判事宜, 針對談判涉及法律問題提供意見, 從法律合法性 角度把握談判,不得對公司經營活動不適當干預。 十三、法律顧問應當在每次談判後對談判過程涉及的新法律問題進行法律論證, 適當調整談判方案,為進一步談判作好准備。必要時,可提請公司召開協調會, 對談判情況進行通報、研討,並就進一步談判確定談判方案。 十四、法律顧問參與談判事項應當填寫《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 ,對談判進 程進行記錄,並在談判結束後歸檔備查。 《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按公歷年 分別進行編號,以談判開始時間先後予以歸檔。 十五、 《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應當寫明談判開始時間、談判事項、主辦部 門、主要參與人和負責人、談判對方基本情況等;根據每次談判情況,應當填寫 談判時間、談判取得的進展、談判主要分歧、新問題、備注事項等;談判結束應 當在《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寫明談判結果。 十六、 《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為法律顧問內部工作移交材料,在談判事務 移交時,應當將《談判事項法律服務跟蹤表》及其他談判資料一並移交,同時對 於相關材料不能反映的其他情況製作說明,便於談判工作的順利開展。 十七、 每次談判主要分歧涉及法律問題的, 法律顧問對於公司能否作出讓步, 以 及讓步的方式提出建議。建議以《法律意見書》或《律師諫言》形式提交談判主 辦部門,並同時與談判資料一並備案。 十八、 談判事項涉及合同文本起草和審查事項, 按照 《審查文件實施細則》 辦理。 十九、法律顧問在談判結束後,應當根據談判結果製作《風險提示》 ,對合同履 行過程中應該注意問題予以提示。 二十、 法律顧問根據談判需要, 可建議公司對談判中的專業問題咨詢或聘請其他 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士提供服務。 第四部分:制定《參加公司項目會議實施細則》 一、 法律顧問為公司提供法律顧問服務的過程中, 為規范參加公司項目會議活動, 特製定本細則。 二、參加公司項目會議應當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嚴守公司商業秘密。 三、參加公司項目會議目的在於:了解公司項目運作情況,工作計劃和安排,便 於法律顧問開展法律服務工作, 制定服務計劃和確定服務方式; 同時對項目會議 議題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意見,避免法律風險。 四、法律顧問應當參加的公司項目會議包括:(本條由公司確定,法律顧問建議 參加涉及公司重大經營、 項目策劃、 重大招商會議, 對於完全的技術性會議則無 須參加。 ) 其他會議若涉及法律問題,經公司決定,法律顧問可以參加。 五、 法律顧問參加公司項目會議應當就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發言, 對於確有法律 障礙的事項,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律師建議: 1、針對公司方案提出法律顧問修改意見,並說明理由; 2、 原定操作方式不符合法律規定, 但有其他合法方式, 法律顧問了解公司實際 目的後,設計合法性方案; 3、涉及事項屬於違法事項,應當對違法性及違法後果予以說明;必要時,法律 顧問應當製作《風險提示》或《緊急情況反映》 。 六、 法律顧問參加公司項目會議, 認為討論事項涉及重大法律問題, 需要進一步 法律論證的, 可以提議在會後進行法律論證, 待法律論證後向公司提交 《法律意 見書》 。 七、參加公司項目會議應當製作《會議紀要》 ,歸檔備查。 八、 《會議紀要》包括會議時間、會議地點、會議參加人、記錄人、會議議題、 會議內容等。 《會議紀要》歸檔時,單獨列卷,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九、製作《會議紀要》主要針對項目會議的法律事項,並不代替公司內部工程項 目會議紀要作用。 國家為自主創業者提供許多政策,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更要促進國家的進步,所以我們大家在有自主創業開辦公司這個想法時也要積極的學習了解公司法相關的 法律知識 。我們剛才也了解了公司法律事務管理辦法,為的就是讓大家多知道一些,少走彎路,提高公司的管理。
⑵ 作為法律明白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了解的法律問題是什麼
應該了解的法律問題,就是勞動法或者是說怎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去侵犯別人專的那一。屬
「群眾遇到法律問題,我們很想幫忙解決,但受限於法律知識,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通過參加法律培訓,成為『法律明白人』,今後給群眾辦事心裡也更有底了。」日前,靈山鎮河南一村的調解主任參加培訓後有感而發。
各鎮街准確掌握群眾法律需求,充分利用派出所、司法所、社區法律顧問等資源,採用線上「大講堂」統一培訓、社區「小課堂」小班培訓、現場以案釋法教學、微信學習群等多樣化培訓形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目前18個鎮街已建立「法律明白人」學習工作群。同時,用好用活鎮街法治文化廣場、法治長廊、法治大講堂等普法陣地,全方位營造良好的學法氛圍。
⑶ 創建新企業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規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注冊新公司時,最常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有:《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民法典》《增值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勞動法》《票據法》《證券法》《會計法》《擔保法》《破產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六條: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
(三)股份發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定;
(四)發起人制訂公司章程,採用募集方式設立的經創立大會通過;
(五)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六)有公司住所。
⑷ 創業公司應該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創業者算是現代社會中特殊的一群人,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資本,循規蹈矩不是他們的選擇,銳意創新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中的成功者都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績,對於創業者來說,能懂一些法律非常有必要的。那對於才開始創業的公司應該了解哪些法律知識了。那就跟著我一起了解下吧!!!
創業公司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各種法律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創業者需要強化自身的法律素養和意識,主動適應我國當前的法律環境。
但是,公司法律問題是一個涵蓋面很廣,實際內容非常復雜的領域,很多工作只有專業的法律人士才可以完成。
因此對創業者而言,應著眼於吸納並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隊伍,逐步完善企業的法律風險防範管理體系,包括各種規章制度,業務流程以及責任和監管機制等。
我的建議是,如果創始人自己家底比較厚實,從剛開始就應該請一個比較專業的律師,他會幫你省很多錢;如果創始團隊確實負擔不起,自己沒事的時候多研究研究!!!最好能找一個信得過的商法律師朋友在大事情上把把關,出出主意,夠哥們(或者目光遠大的)的律師也會為了以後獲得初創公司成長後的業務提供不錯的服務。
⑸ 中國公司的法人代表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人抄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襲同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也可稱為法人的授權代表,這個代表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法人的授權,這個授權可以一事一授權,也可以是一攬子事項的授權。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民法通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董事長、理事長擔任,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規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由此可見,公司法人能夠代表公司。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⑹ 行政人事工作需要了解那些法律知識
行政人事工作需要了解那些法律知識?
做人事,勞動法是必須的。社保福利政策是必須的,其他的只能說是多多益善。
行政的話沒有什麼特別需要知道的法律。
物流監管方面需要了解那些法律知識?
至少需要了解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司法以及這些法律的司法解釋;另外還需要了解一些和運輸相關的行政法規和刑法。
經營超市需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特許經營,指的是特許者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以特許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許者使用,加盟商希望利用這些智慧財產權發展自己企業,由此而形成的特許加盟體系。被特許者按合同規定,在特許者統一的業務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者支付相應的費用。由於特許企業的存在形式具有連鎖經營的統—形象、統一管理等基本特徵,因此也稱之為特許連鎖。特許加盟連鎖的實質則是超市總部將自己所擁有的智慧財產權(商標、商號、服務標識、經營模式等)出給獨立的加盟者,由其在總部的統一指導下共同經營的一種超市連鎖發展方式,是特許經營形式的一種,該種方式對於發展連鎖的超市總部而言,能實現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擴張,即所討低成本迅速擴張」。下面,談一下特許經營中若干法律問題的看法。
一、超市特許經營中的收費問題
首先,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那麼我們就先從法律的角度探討一下超市特許加盟的收費問題。
1、加盟收費的法律淵源
特許加盟作為項特殊的經營方式,其加盟收費必須基於一定的法律關系才能產生。
加盟收費的間接法律淵源是我國的民商事法律,如《民法通則》、《合同法》等。根據這些法律,特許者(授權方)和被特許者(被加盟者)之間只要達成合意、訂立合法契約,即可按契約的約定收取加盟費用。
加盟收費的直接法律淵源是原國內貿易部1997年11月釋出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第八條第二款、第十二條第二款均規定了特許者有權向被特許者收取特許經營權費及各種服務費用,這實際上也賦予了特許者收取加盟費的權力。
2、加盟收費的法律構成
收費是權利(權力),任何收費都是建立在一定法律關系之上的,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收費是法律關系的產物,每一項合理的收費都應該有其對應的一種法律關系。
我們認為,一般超市特許加盟收費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建構在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之上:
①基於智慧財產權(商標、商號、字型大小等)有償許可使用關系而產生的收費;
②基於商業指導服務關系而產生的收費(註:特許者對被特許者的服務依法可以是有償的);
③基於貨物買賣關系而產生的收費。除此之外,收費專案還包括個別基於其他法律關系而產生的雜項費用,但主要是上述三種。每一項收費都應對應—種法律關系作為依據,使收費有理有據、清晰明了。
請看下面的文字列圖:
①智慧財產權使用費——智慧財產權有償使用關系
②加盟店管理指導費——技術咨詢服務關系
③貨款及運費——貨物買及附隨義務關系
④雜項費用——其它相應法律關系
3、現行加盟收費制度的不足
我們現在許多從事超市特許經營企業的加盟收費制度、收費專案中基本上都會有定期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加盟金)這一項(註:「特許權使用費」這一概念出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教材)。經營特許加盟,主要的經濟收益就來自定期向加盟店收取加盟金。可問題就出現了:「什麼是『特許權使用費』?『特許權使用費』的法律性質是什麼?」 在「特許權使用費」的問題上我們不能簡單的照搬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教材中的相關概念,因為這個概念過於含糊,它沒有穩固的法律關系作後盾。我們也不能簡單將基於不同法律關系而產生的加盟收費籠統地歸入「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中,而是應該將加盟收費明晰化,通過收費專案各自明確的法律關系來分別加以調整。現行的加盟收費制度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特許權使用費」這一項上,該收費專案的概念本身就比較模糊,其法律依據和所對應的法律關系也比較單薄。「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與智慧財產權許可使用費、加盟咨詢指導費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收費專案會降低加盟合同的對價性,引起不必要的疑義。
在特許加盟知識尚不算普及的今天,就連人民法院都把特許加盟案件劃入聯營合同糾紛一類,那我們就更加應該把這一特許加盟的主要收費專案明確化、規范化。
4、改進加盟收費制度的設想
我們認為,應該從法律角度著手,對現行一般超市特許企業的加盟收費制度在法律上作出一些調整,明確地把「特許權使用費」分為兩項:①智慧財產權有償許可使用費;②加盟店管理指導服務費。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這兩項收費是完全基於兩種法律關系而產生的各自獨立的收費,只要有一種法律關系存在,該關系所對應的收費權利義務也就存在了。換句話說就是,只要特許加盟關系存在,只要加盟店在使用授權者的商標、商號、字型大小等智慧財產權,它就應該定期支付授權者一定的使用費用。加盟店不能以授權者提供的服務有問題而拒絕支付智慧財產權使用費。從訴訟實踐來看,一旦因加盟收費問題引發訴訟,法院也比較容易認定其中的法律關系。
二、超市特許經營中的風險與控制問題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是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經營特許連鎖的優點突出、低成本擴張,既增加了超市的知名度,又獲得豐厚的回報,同時也帶動經濟增長。但是,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由於加盟者是獨立實體,經營自由度高,因此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力度小,管理難度高,繼而各類風險也就隨之發生。我們可以把超市特許經營的風險歸納為以下兩類:一是法律框架內的風險;二是經營框架內的風險。本文主要試圖分析法律框架內的風險。
(一)什麼是法律框架內的風險?
我們知道,維系特許授權者與特許加盟者關系的往往只是一紙契約,而在特許授權者與特許加盟者之間發生的卻是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的特許使用等一系列復雜的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特許經營所牽涉到的法律關系涉及了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等數個法律部門,用以調整特許經營的法律規范和行政法規、規章有幾十個之多,如此之多的法律規范來調整—項商業行為,在工商領域中還不多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特許經營對於法律的依賴極其之大也可見一斑。具體來看,法律框架內的風險主要有:
1、違約之險
我們這里所說的違約風險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合同違約風險,而是在特許授權者與特許加盟者建立加盟關系之後,由於加盟者怠於履行特許加盟合同約定的義務,不服從授權者的管理而造成的風險。最常見的,是加盟者利用各種借口,拖欠應繳納的費用,又或者違反約定擅自進貨,更有甚者,加盟者不經授權者同意就擴大商標、商號、專利、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的使用范圍。對於任何一個超市而言,這個風險的產生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在每個超市的特許加盟連鎖體系中,加盟者均為獨立法人,各自的財產所有權關系不變,在總部的指導下共同經營。在目前中國法律架構下,特許經營的法律環境,還不是很完善。由於沒有具體的特許經營立法,所以在審判實踐中對於加盟關系的認定,法院往往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五十三條來加以調整。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三條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獨立經營的,它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約定,各自承擔民事責任。總部授予加盟者使用這個超市的商標和店招等整體形象,就是所謂的CI(視覺識別系統)。而在法律地位上,總部與加盟者是完全平等和彼此獨立的,並不存在從屬關系。加盟者擁有獨立的經營權,由總部對其進行必要的業務指導,提供相關的技術和培訓支援。由於加盟者是各自獨立經營的實體,總部對其的約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加盟者的某些自主經營行為有可能直接傷害授權者的利益,威脅加盟體系的安全。加盟者具體的違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①不執行總部統一采購的規定,擅自進行采購;②不服從總部統一管理,自行其是;③隱瞞加盟店的銷售狀況,規避交納加盟金等費用的義務;④加盟者擅自單方終止合同等等。加盟者這些嚴重的違約行為直接侵害了授權方的利益,造成了權利義務關系的不對等,使授權方在履行了自己的義務後不能享受到相應的權利。這種違約風險是所有法律風險中最大的風險。
2、侵權之險
由於特許經營往往和一定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智慧財產權的特許使用相關,所以在實踐中也會發生加盟者侵犯授權方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的情況。比如說,加盟者未經許可擅自擴大、變更授權方相應授權使用的范圍,或擅自非法地進行轉授權、再授權,或擅自使用、傳播授權方的商業秘密等。又比如說,在雙方特許加盟關系終止後,加盟者不停止使用原授權方的相關授權,則其就構成了侵犯授權方的專有權利。侵權風險的唯一救濟手段主要就是司法途徑,但無論結果如何,企業都將承擔高額的法律成本,並因此導致特許企業管理成本上升,從而使授權方得不償失。
在澳洲買房,需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在澳洲買房子,從法律本質上說,和在中國國內購買房屋沒有區別,都是簽署購房合同,遵循 合同法,執行合同,買方付款,賣方提供房屋,房屋過戶。但是由於兩個國家的法律體系、律師體制、房屋登記制度,房屋銷售傳統和所有權根源的不同,在購買、 銷售房屋的過程中有著明顯重大的不同。
澳大利亞早先是英國的殖民地,從英國繼承了英國普通法系(Common Law)的傳統。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保護財產私有權是其核心。
而從封建社會發展來的私有權法律保護,私有權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是基於土地私有權,土地所有權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澳大利亞作為繼承了英國普通法體系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土地所有權制度已經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非常完善健全,但是同時,這種完善健全也帶來了其土地轉讓法律流程的復雜繁瑣和專業化,其法律體系龐雜,同時還受高等法院判例影響,再加上聯邦制的澳大利亞各個州 *** 有自己獨立的司法體系 和法律規定,導致沒有受過專業法律培訓的人士很難能夠順利的處理整個購買或者銷售澳大利亞房屋的程式。
很多國內的客戶說 因為我不懂英文,所以要請律師處理相關法律事務,含義是如果我英文好,我自己就能處理了。這種想法可能不太正確。其實雖然良好的英文在處理房屋轉讓法律程 序中是必須的,是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只是英文好而沒有相關法律知識和法律培訓並不能很好的處理相關的法律問題。由於上述澳大利亞法律體系繁雜、專業分 工體系完善,澳大利亞本地土生土長的居民在土地轉讓中一樣需要聘請律師處理。所以在澳大利亞房屋轉讓程式中,買家和賣家都需要自己的律師為自己處理法律事務。
做人事相關的工作需要了解哪些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還有一些地方上面的相關法規。
網購者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需要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
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絡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
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公布戀情,確立戀愛關系,需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這個東西因人而異,有些人溫水煮青蛙,有些人速度很快,這要看你選擇哪種了,當然,這跟你的性格也有關系。
咨詢精神病人離婚需要了解的一些法律知識 與精神病人離婚需要了解些什麼?
需要至少三甲醫院開的證明,並且要有院方的公章和病歷證明。如果有去醫院住院治療還要列印醫院的住院清單。還有從三甲醫院開出來的處方葯以及葯單的發票和收款收據。這些就能證明確實有精神病患史。
辦公司需要了解那些法律?
最重要的法律是《公司法》《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其次你需要了解下《民法》《保險法》《證券法》《破產法》
准備買車的,都需要了解這幾個法律知識
要是捐款的話,直接提車就可以,要是貸款的話,你得考慮,有沒有服務費?掛牌費是自己交還是全部包括在內?延期還款會不會將車拖走?保險一次性需要上幾年
⑺ 企業負責人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公司是獨立法人,公司的債務由公司獨立承擔,因此公司在經營期間產生的債務由公司自行承擔。公司財物的支取是公司內部問題,由公司自行協調,法人是否有權不經過公司負責人就從財務負責人手裡出現,由公司內部規章規定,但即使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的內部規定,其也無需承擔法律責任,由公司進行內部處理。但法定代表人沒有正當理由從公司提取財物的,公司有權追回,當然如果涉及挪用或非法侵佔的則另當別論。如果公司或其他股東認為該法定代表人沒有盡到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義務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該法定代表人對給公司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公司破產的,該責任依然是公司自行承擔,因為股東對公司承擔的責任是有限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質量負責人的崗位職責有哪些
在主任的領導下,負責試驗室的檢測質量工作、負責制訂、修訂試驗室的質量保證措施,對試驗室的各項檢測質量負責,領導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定期向主任報告檢測工作質量情況,審查檢測報告,負責質量事故的處理和對檢測質量爭議的處理等。質量負責人負責檢查各類人員的檢測質量和工作質量。負責質量管理體制條例的執行,負責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工地試驗室的工作和試驗質量進行審查或抽查,主持事故分析會和質量分析會,技術負責人不在崗時,履行技術負責人的職責。
⑻ 公務員和領導幹部需要學習的法律有哪些
公務員法這個必須知道的,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第三條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
法律對公務員中的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公務員制度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幹部路線和方針,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第五條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
第六條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第七條公務員的任用,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注重工作實績。
第八條國家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學化水平。
第九條公務員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第十條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