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助推法律援助工作措施

助推法律援助工作措施

發布時間: 2023-08-29 20:10:47

『壹』 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還不是很高,還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因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沒有從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務水平不高。由於受司法工作人員少,業務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經費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足。

幾點建議:
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群眾了解並運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斷增強法律援助實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鎮鄉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關設備,方便困難群眾就地申請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切實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根據特定困難群體的特定需求,組織開展對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專項服務活動,總結經驗,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社會效果。
強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對法律援助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資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保障機制,保證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貳』 法律援助知識講座(一)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及法律援助的形式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元旦,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的陽光。開始新的追求,播下新的夢想:翻開新的一頁,寫下新的輝煌,祝願朋友們在新的一年,所有的故事都能精彩,所有的結局都能圓滿,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所有的希望都能如願,所有的好運都能預算,所有的付出都能兌現!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就開始實施了,但是還有很多的朋友們不知道法律援助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臘舉簡要的學習一下這部法律。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問什麼?是什麼?怎麼辦?對吧!我們學習《法律援助法》也是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講這三個問題。尤其是第三個問題,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一、為什麼要制定這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規范和促進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制定本法。」這里就包含了四層意思,不細講了。
當你陷入人生困境時,法律援助能為你點亮一盞扶危濟困的明燈,為社會公平正義撐腰。
二、法律援助是什麼?
《法律援助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三、怎麼辦?就是怎麼做好這件事。
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辦好這件事,國家應該怎麼辦呢?國家必須要抽調一部分人,成立一個機構,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並且監督執行。這部分人包括四種人,即: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以及本機構具有律師資格或者法律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這個機構就是法律援助機構,一般叫作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
(一)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
根據《法律援助法》第十二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設立在縣(區)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其具體工作有四項:
1、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其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的職責也是受理案件。
2、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七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岩升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充的材料或者要求申請人作出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補充材料或者作出說明的,視為撤回申請。
3、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等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決定給予法律援助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三日內指派法律援助人員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決定不給予法律援助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4、支付法律援助補貼。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及時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法律援助補貼。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法律援助的服務類型、承辦成本、基本勞務費用等確定,並實行動態調整。
《法律援助法》還規定,法律援助補貼免徵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二)、法律援助的形式
法律援助機構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務:
(一)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機構應當通過服務窗口、電話、網路等多種方式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提示當事人享有依法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並告知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和程序。
(二)代擬法律文書。法律文書包括:
1、民事訴訟類:起訴狀、反訴書、答辯狀、代理詞、刑事附帶民事起訴書、上訴狀、強制執行申請書、財產保全申請書、先予執行申請書、迴避申請書、宣告失蹤申請書、宣告死亡申請書、支付令申請書、再審申訴書;
2、婚姻家庭類:婚前財產協議書、離婚協議書、撫養子女協議書、遺贈協議書、遺贈撫養協議書、收養協議書;
3、公司類:各類公司合同、股權轉讓協議、法律意見書、律師工作報告、各類規章制度、公司章程、規章制度、人事管理辦法、勞動管理辦法、資產管理辦法等;
4、勞動類:勞動合同書、勞務合同書、勞動仲裁申訴書:
5、刑事訴訟類:控告狀、刑事自訴狀、取保候審申請書、上訴書、再審申訴書;
6、行政類:行政復議申請書、行政訴訟起訴書、行政訴訟答辯書、行政強制執行申請書、行政上訴書、行政再審申訴書;
7、經濟類:
買賣合同
、轉讓合同、借款合同、承攬合同、承包合同、運輸合同、租賃合同、贈與合同、經營合同、合夥協議等;
(三)刑事辯護與代輪棗碧理;
(四)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
(五)值班律師法律幫助;《法律援助法》第三十條值班律師應當依法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建議、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
第三
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保障值班律師依法提供法律幫助,告知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約見值班律師,並依法為值班律師了解案件有關情況、閱卷、會見等提供便利。
(六)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形式。

『叄』 開展法律援助活動的總結範文

【 #活動總結# 導語】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同時也是中國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下面 就給大家分享下開展法律援助活動的總結範文,歡迎閱讀!




開展法律援助活動的總結範文篇一

為了進一步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提高農民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旦凳昌益的能力,法律援助志願服務隊隊員們圍繞調研、普法、志願服務三個方面全面展開活動,將自己所學與農村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做到知行合一,實踐惠民。

為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村民法律意識,推動鄉鎮法治建設,志願服務隊隊員們在xx鎮開展了"模擬法庭進鄉村"活動。模擬庭審選取"邵定國計程車搶劫"刑事案件,內容接近百姓生活,容易理解,形式上全真布景,嚴格按照真實法庭審理過程進行。開庭前,隊員向村民們介紹了本次庭審的整體流程和注意事項,隨著審判長的入庭,審判正式開始,而後,庭前准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宣判等各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尤其在法庭辯論環節,表演隊員發揮出色,以犀利的言辭針對對方的漏洞做出有力反擊,加強了現場效果。場下的觀眾聚精會神地觀看,整個現場顯得庄嚴肅穆。此次活動進行了近一個小時,完整地展示了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村民們看了模擬法庭以後,都紛紛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接觸類似的法庭審判,感觸頗深,尤其感受到法律的庄嚴與神聖。

模擬法庭進鄉村活動的成功開展,喚起了村民的法律意識,為之後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服務隊還深入xx群眾當中,開展針對食品安全、老年人權益保護等問題的一系列問卷調查活動,根據問卷反饋情況,向大家普及法律知識,進行針對性的宣講互動。此外,隊員們赴xx鎮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並把事先准備好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傳單派發給老人,向他們耐心講解"孝心入法",給他們送去了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精神。

在實踐活動中,同學們進社區、下農村,深入群眾,勇於實踐,充分發揮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學以致用,服務人民,為農村基層送去了先進的文化,普及了法律知識。



開展法律援助活動的總結範文篇二

我市法律援助中心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作風、提高服務效能、提升服務能力的總體目標,全面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措施,不斷暢通法律援助服務渠道,完善法律援助機構規范化建設,創新服務方式方法,為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穩定,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提升服務能力,加大法律援助事項辦理力度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需求,我市法律援助機構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大了法律援助案件和其他事項的辦理力度,基本實現了"能援則援"、"應援盡援"的既定目標。據統計,去年全市共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239件,總計為2405名受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或避免經濟損失1388.93萬元,辦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項16525件。

(二)深化管理監督,確保法律援助案件質量

在案件數量逐年攀升的情況下,我市提出了"零距離親情服務、零收費無償服務、零投訴優質服務"的法律援助三零目標,不斷強調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質量,將案件質量視為法律援助事業的生命線。

去年,我市通過建立完善律師、法律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事項檔案,將近年所有法律援助案件根據案卷質量和意見反饋情況評分,登記在冊。建檔後,不僅可以通過補貼粗鬧發放與辦案質量掛鉤的獎懲機制,來促使辦案人員及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指派案件,還可以全面掌握每名法律服務人員的辦案水平、案卷質量,在指派案件時,便於中心選擇責任心強、在案件的專業領域有特長的法律服務人員來承辦案件。

(三)完善便民措施,打造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為了更好服務民生,進一步細化完善了各項便民措施:

一是拓展受理渠道。要求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在日常業務工作中發現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時,可作為法援案件先行受理,3日模扒內報送法援中心審查,使有涉法需求且符合條件的群眾能方便快捷的獲得法律援助。

二是推出四項。即對所有來訪、來電、來信人員推出免費咨詢、免費代書、免費調解、免費送法規等4項。對老弱病殘人員和行動不便人員實行電話預約,上門服務。

三是簡化受理程序。對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法律援助做到五個當天,即當天申請、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指派律師、當天提供法律援助。對情況緊急或者即將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援助案件,先行受理,事後補辦手續。

四是建立援調對接制度。對於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在進入訴訟程序之前,根據當事人自願原則,代理其向所在地的人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調解不成再行提起訴訟或仲裁。對調解案件中,一方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經申請,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員代理其參與調解。



開展法律援助活動的總結範文篇三

今年,我所法律援助工作在縣司法局、鄉政府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本著「應援盡援」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組織建設,加大宣傳的力度,以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出發點,以扶助社會弱勢群體為突破口,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半年來,我所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接待群眾來電來訪法律咨詢23人次,代書各類法律文書7件。現將上半年法律援助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系點,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網路

我所加強村法律援助工作點的建設工作,為暢通申請渠道、就地就近滿足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奠定了基礎。加強基層法律援助組織建設,將法律援助網路構築在村,深入到各村民小組。同時與派出所、民政科、勞保所、婦聯等各部門加強聯系,擴大法律援助工作覆蓋面,形成法律援助機構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機制。為實現信息暢通、快速便捷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綠色通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機制

我們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進一步規范法律援助工作運行機制。一是根據局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制定了我所業務規范化標准;二是為積極發揮村法律援助聯系點的作用,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為弱勢群眾減少訴訟成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推行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我所製作了便民聯系卡,規范非訴訟法律援助工作。

三、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法律援助的社會影響

立法律援助熱線電話,創新開通了司法所微博,多型式多渠道接聽群眾的法律咨詢,滿足基層人民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

四、做好重點對象的法律援助

一是切實做好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凡是涉及農民工工傷及勞務報酬糾紛的案件,一律零門檻受理。二是做好老上訪戶的法律援助工作。積極幫助他們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老大難問題,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在依法維護他們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為政府分憂解難。既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又維護了社會穩定。

『肆』 法律援助工作計劃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下面給大家分享法律援助的工作計劃,歡迎借鑒!

法律援助工作計劃1

20xx年東城區法律援助工作繼續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以貫徹落實京辦發〔20xx〕37號文件為主線,以推動法律援助改革落地見效為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深化法律援助服務,規范法律援助行為,提高法律援助質量,助推東城區法律援助工作在案件數量、案件質量、服務規范上再上新台階,為不斷滿足我區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全區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一、繼續夯實公共法律援助三級網路工作基礎

結合我區實際,在更多個法律援助示範聯系點設立設置「法律援助宣傳角」「法律援助宣傳欄」等,進一步增強聯系點的影響力;健全完善聯系點工作機制,發揮聯系點在宣傳法律援助、引導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作用有效發揮。繼續開展「法律援助示範聯系點」創建活動,示範聯系點做到「四有一公開」的要求,即「有標識、有場所、有專(兼)職人員、有工作記錄,法律援助事項、聯系人及電話」公開,進一步促進聯系點職能發揮。

二、抓實法律援助隊伍建設提高隊伍工作實效

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配齊配強了工作人員,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政治素養和專業化水平,為法律援助工作順利開展做好基礎工作。

三、加強法律援助宣傳工作,促進法律援助服務能力的提升

本著服務基層,服務弱勢群體,服務孤老殘百姓的實際需求,我們將宣傳法律援助、服務弱勢群體的工作盡量安排在社區、軍營、學校、工地等方便百姓的地點開展,利於更多的人受益,避免走形式,力爭得到農民工、殘疾人、婦女、學生、軍人、老年人等的歡迎。

四、抓實改革任務,確保落地見效

今年我局法律援助工作部門要繼續全力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和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兩項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工作程序銜接,規范申訴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和辦理各環節工作,依法維護申訴人合法權益。

五、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管,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繼續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和案件業務經費的監管。健全案件監管結果評估、培訓、督導作用。完善經費管理和使用制度,規范法律援助補貼發放程序;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經費的使用效益。促進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穩步提升。

法律援助工作計劃2

20xx年要繼續金面深入貫徹《法律援助條例》,按照上級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全面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新發展,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石佛做出新貢獻。現將今年工作安排如下:

一、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法律援助的各項業務工作,嚴格按照《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提高法律服務質量。

二、廣泛宣傳法律援助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組織的街頭宣傳咨詢活動,採用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單,設立咨詢台等形式讓社會了解法律援助,支持法律援助,促進了條例的貫徹實施;充分利用海報、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宣傳,營造良好的議論氛圍。讓社會知曉法律援助制度對保障弱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發揮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宣傳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障實現「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權利。

三、加強檔案管理,未歸檔的案卷盡早整理歸檔。

四、認真解答法律咨詢問題,做好援助案件代理,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五、是在農忙、春節等大批農民工返鄉之際,組織各村法律援助工作點到田間地頭宣傳法律援助知識,發放農民工明白卡,增強了農民工的維權意識。

六、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全體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學習業務知識。切實提高政治和業務水平,按時參加集中學習。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學以致用學有所得。

七、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宣傳力度。落實便民利民措施,簡化對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1、降低法律援助門檻,繼續開辟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2、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不再審查其經濟條件,直接予以受理。

法律援助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應難而上,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將石佛轄區的法律援助工作做的更好,讓群眾更滿意。

『伍』 法律援助便民措施

法律主觀:

法律援助案件申請范圍:一、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請求國家賠償的;(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六)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請求司法保護的;(七)因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差拍芹事故、產品質量事故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請求賠償的;(八)法律、法規及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項。二、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條件,按照國家和本市低收入家庭認定標准執行。三、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四、公民因實施見義勇為行為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不受本條例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五、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一)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自被第一次訊問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二)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虛畢,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三)公訴案件自提起公訴之日起,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四)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五)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六、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七、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賀纖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需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陸』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柒』 法律援助法規定法律援助工作應當遵循

法律分析:
是免費咨詢的。「12348」是市、區縣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專用電話,它接受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配合調處民間糾紛,及時反映群眾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導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請,維護貧弱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工作職責,主要解答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實施內部聯動,搞好上門服務;溝通外部信息,做好受案分流;加強區域合作,搞好職能部門間協調聯動;做到快速反應,防止糾紛激化;遵循有關規定,提供法律援助;掌握社情民意,當好黨政參謀;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法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等。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地方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本條例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五條 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人員為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捌』 法律援助工作要點

法律援助工作要點

1、提升業務總量。繼續鞏固、完善、發展以辦案服務為中心的新型工作格局,進一步調動法律援助機構和廣大法律服務人員拓展業務、為民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區法律援助業務總量比上年增長25%以上。

2、降低受援門檻。鼓勵和支持各工作站逐步放寬經濟困難標准,把有關民生事項納入援助范圍,不斷完善適應區情、覆蓋廣泛、滿足公眾需求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

3、創新服務方式。繼續拓展和規范非訴訟調解業務,積極探索完善法律援助與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公證等服務手段的銜接配合機制,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方法,努力為基層困難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法律幫助。將辦結非訴訟調解案件納入法律援助工作考核體系,推動非訴訟調解業務的開展。

4、強化質量監管。健全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體系,科學合理制定案件質量標准,細化評估指標,完善保障措施。採取發放監督卡、跟蹤調查、旁聽庭審、聘請監督員等形式,及時糾正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切實提高法律援助的社會認可度和公信力。

5、注重輿情分析。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建立法律援助建議制度,積極介入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化解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努力為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施行依法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6、加強標准化建設。積極貫徹司法部有關安排部署,認真總結「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本區實際,著手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實體標准、程序標准、質量標准和業務流程,完善相關制度規范,推動便民服務工作標准化、常態化、長效化。

7、加強信息化建設。繼續全面應用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推行法律援助案件網上申請、受理、實時監控,完善辦案、審批、查詢、監督等功能,加強對各類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不斷提升服務決策的功能和作用。爭取在底全區所有法律援助工作站都可以進行網上審批辦案。

8、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中央、省市區委統一部署,組織引導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投入「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廣大法律援助人員「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職業精神,增強法律援助隊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9、深入開展職業化建設。認真貫徹廳黨委《關於貫徹省委政法委關於緊緊圍繞「三項重點工作」切實加強政法隊伍職業化建設的三年規劃>的實施意見》,及時總結秦皇島市試點工作經驗和做法,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要求,在全區范圍內推動法律援助隊伍職業化建設。

10、加強執法執業監督管理。充分利用2312348專線、便民窗口等形式,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規范投訴處理工作,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批評監督。健全完善區、鄉、村三級培訓機制,合理制定培訓計劃和內容,加強業務培訓。按照「1+1」法律援助志願者項目的要求,做好法律援助志願者管理工作。

11、抓好典型推廣。部署開展法律援助「雙先」、「雙十佳」和「百優法律援助精品案例」評選表彰活動,採取多種渠道和形式進行宣傳推介,打造鮮亮品牌,擴大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12、突出宣傳重點。深入開展法律援助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等活動,強化針對性和實效性,力求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擴大基層法律援助公眾知曉率。

13、整合宣傳資源。整合司法行政系統資源,堅持將法律援助宣傳工作融入法制宣傳、法律服務、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工作過程中,注重在開展司法行政工作中宣傳法律援助,發揮職能優勢,形成系統合力。

14、強化機制保障。對現有的規章制度予以清理、修訂、補充、完善,把接待、申請、受理、審查、指派、監督、補貼發放、歸檔管理等各環節工作制度建立並完善起來,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理業務、靠制度管理工作的新型機制,進一步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玖』 如何運用法律援助,積極開展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壺關縣法律援助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採取三大措施專助力精準扶貧。
一是擴屬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以農村貧困人口為重點人群,進一步放寬經濟困難標准,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取消法律援助事項范圍限制,幫助更多貧困群眾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基本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平等享受法律保護。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機制。通過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建設,簡化審批程序,打造法律援助「城區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方便貧困群眾及時就近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三是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組織律師、法律工作者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開展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和人民調解等工作,滿足基層組織、群眾對法律知識和法律服務的基本需求,實現群眾不出村(社區)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務。
對凡屬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辦理維護其合法權益法律援助時簡化了手續,開通了綠色通道,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法律保障。

『拾』 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一、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 刑事訴訟法 律援助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律師 法》、《 法律援助條例 》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 辯護人 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 證據 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 共同犯罪 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 檢察院抗訴 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第三條 公訴 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 代理 人或者近親屬, 自訴案件 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四條 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按案件受理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並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並告知其如果符合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並告知其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自決定再審之日起3日內履行相關告知職責。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本規定第九條規定情形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如果不委託辯護人,將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六條 告知可以採取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告知的內容應當易於被告知人理解。口頭告知的,應當製作筆錄,由被告知人簽名;書面告知的,應當將送達回執入卷。對於被告知人當場表達申請法律援助意願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七條 被 羈押 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申請24小時內將其申請轉交或者告知法律援助機構,並於3日內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其委託的其他人員協助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有關證件、證明等相關材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無法通知的,應當在轉交申請時一並告知法律援助機構。 第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並於7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給予法律援助,並製作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決定不予法律援助,製作不予法律援助決定書。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和不予法律援助決定書應當及時發送申請人,並函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了解案件辦理過程中掌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本規定第二條規定情形等情況。 第九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自發現該情形之日起3日內,通知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聾、啞人; (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 死刑 的人。 第十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知辯護的,應當將通知辯護公函和採取強制措施決定書、起訴意見書、 起訴書 、 判決書 副本或者復印件送交法律援助機構。 通知辯護公函應當載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姓名、涉嫌的 罪名 、羈押場所或者住所、通知辯護的理由、辦案機關聯系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自受理強制醫療申請或者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之日起3日內,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送交通知代理公函,通知其指派律師擔任被申請人或被告人的訴訟代理人,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人民檢察院申請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強制醫療申請書副本一並送交法律援助機構。 通知代理公函應當載明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姓名、法定代理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辦案機關聯系人姓名和聯系方式。 第十二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作出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或者自收到通知辯護公函、通知代理公函之日起3日內,確定承辦律師並函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法律援助機構出具的法律援助公函應當載明承辦律師的姓名、所屬單位及聯系方式。 第十三條 對於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具有一定年限刑事辯護執業經歷的律師擔任辯護人。 對於未成年人案件,應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律師擔任辯護人。 第十四條 承辦律師接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後,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委託手續。 承辦律師應當在首次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詢問是否同意為其辯護,並製作筆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的,律師應當書面告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法律援助機構。 第十五條 對於依申請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堅持自己辯護,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准許,並作出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對於有正當理由要求更換律師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對於應當通知辯護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查明拒絕的原因,有正當理由的,應當准許,同時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另行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另行委託辯護人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 批准逮捕 時,認為犯罪嫌疑人具有應當通知辯護的情形,公安機關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七條 在案件偵查終結前,承辦律師提出要求的,偵查機關應當聽取其意見,並記錄在案。承辦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決定變更開庭時間的,應當在開庭3日前通知承辦律師。承辦律師有正當理由不能按時出庭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延期開庭。人民法院同意延期開庭的,應當及時通知承辦律師。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決定不 開庭審理 的案件,承辦律師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不開庭通知之日起1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辯護意見。 第二十條 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對承辦律師復制案卷材料的費用予以免收或者減收。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在撤銷案件或者移送審查起訴後,人民檢察院在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決定後,人民法院在終止審理或者作出裁決後,以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機關辦理後,應當在5日內將相關法律文書副本或者復印件送達承辦律師,或者書面告知承辦律師。 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不起訴決定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應當載明作出指派的法律援助機構名稱、承辦律師姓名以及所屬單位等情況。 第二十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終止法律援助決定,製作終止法律援助決定書發送受援人,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日內函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案件終止辦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三)受援人自行委託辯護人或者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但應當通知辯護的情形除外; (五)法律、 法規 規定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及時函告法律援助機構。 第二十三條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對該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時通知申請人;認為申請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維持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受援人對法律援助機構終止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按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二十四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法定代理人,強制醫療案件中的被申請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而沒有告知,或者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者訴訟代理而沒有通知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 申訴 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應當對申訴或者控告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第二十五條 律師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法律援助業務規程,做好會見、閱卷、調查取證、解答咨詢、參加庭審等工作,依法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務。 律師事務所應當對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進行業務指導,督促律師在辦案過程中盡職盡責,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依法對律師事務所、律師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進行指導監督,確保辦案質量。 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根據律師事務所、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情況實施獎勵和懲戒。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律師有違法或者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行為,損害受援人利益的,應當及時向法律援助機構通報有關情況。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協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法律援助咨詢、申請轉交、組織實施等方面的銜接工作,促進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有效開展。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2005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發的《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同時廢止。 綜上,關於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具體規定在上文中做了詳細的介紹,每一條都針對某一個事而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具體的情況時,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一秒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在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還得考慮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場合,以盡最大努力達到雙贏。

熱點內容
授權立法與職權立法 發布:2025-01-10 02:31:50 瀏覽:270
忠誠協議與婚姻法 發布:2025-01-10 00:24:42 瀏覽:996
新監理工程師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00:05:32 瀏覽:402
天元律師事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09 23:40:10 瀏覽:997
勞動法五險之生育險 發布:2025-01-09 22:54:14 瀏覽:700
台灣公益募捐條例 發布:2025-01-09 22:49:24 瀏覽:735
合肥市瑤海區法院 發布:2025-01-09 21:43:56 瀏覽:933
腳部刑法圖 發布:2025-01-09 21:23:15 瀏覽:339
法律援助辯護發生在那一階段 發布:2025-01-09 21:19:49 瀏覽:56
律師微信簽名 發布:2025-01-09 19:42:17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