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法律問題

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法律問題

發布時間: 2023-09-15 01:34:39

① 新公司創業常見法律問題大全

新公司創業常見法律問題大全

近些年隨著創業的興起,一大批初創公司誕生。那麼在這些公司運行的同時是需要遵守法律的。有不少的創業朋友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那麼你知道創業公司常見的法律問題有哪些嗎?我就給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1】創業公司常見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1、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和法人代表必須是同一人嗎?

答:《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和法人代表必須是同一人嗎?》第十三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由此可見,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執行董事,可以是不同的人擔任。

2、執行董事跟董事長又有什麼區別?

答:《公司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一條另有規定的除外。……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第五十一條規定:“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簡單的說,一般有限公司都要設立董事會,董事會要設立董事長,而人數少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董事會,只設一個董事,就是執行董事。同一家公司是不可能同時存在董事長和執行董事的。

3、同一個自然人是否只能擔任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答:我國《公司法》並未限制同一個自然人擔任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4、同一個人 100% 持股的法人身份是否可以存在於多家公司?

答:個人100%持股即一人有限公司。

《公司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本法所稱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第五十九條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由此可見,一個自然人不能以100%持股法人的身份存在於多家公司。

5、公司一般用到哪些印章?它們的作用與法律效力如何?

答: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法人私章這集中,需根據相關規定到工商、公安、開戶銀行備案或預留印鑒。

公司公章,是功能較全面的印章,稅務登記,各種行政文書,證明與合同都可用此章用印。

財務專用章,用於銀行的各種憑據、匯款單、支票等的用印,及財務相關文書材料中。

合同專用章,用於合同簽訂。

法人私章(非公司印章),通常用在注冊公司、企業基本戶開戶、支票背書的用印。

在效力方面,公司各印章的效力都是一樣的,都代表公司意志,但是如果某種專用印章出現在不屬於其使用用途中,如合同專用章用於支票用印,則效力會產生瑕疵。

6、開辦一個電子商務網站需要什麼樣的牌照?

答:如果是B2C網站的話只要是普通網站的備案號就可以,不是強制性要ICP的,按照國家的法規解讀,網上賣東西屬於線下交易,所謂經營性是指網站本身是否有收費服務,B2C網站本身是免費的。如果本身具有收費服務的經營性網站,則需要辦理ICP,否則屬於非法經營。申請ICP經營許可證需注冊資舉櫻本達到100萬以上。

7、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初創公司幾個投資人,各佔多少股份合適?

答:法律上並沒有強制性規定,可自由協商確定,這種情況下的共同創始人之間的股份分配,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按照出資額、技術和智慧成果來進行權衡的。這些技術性因素不是全部,甚至是次要的。

有的團隊非常注意這些分配股權要素,事後依然出現了分崩離析;有的團悔橋隊是拍腦袋決定的股權分配,但是一直團結到勝利的最後一刻。由此可見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團隊分配股權,根本上講是要讓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這是最核心的,也是創始人容易忽略的。因此提一個醒,再復雜、全面的股權分配分析框架和模型顯然有助於各方達成共識,但是絕對無法替代信任的建立。希望創始人能夠開誠布公的談論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只要贏得你碧答猛創業夥伴的由衷認可。

8、有限責任公司多人出資建立,股東之一與其他股東發生分歧,希望退出,其餘股東應該如何處理?

答:首先,公司法規定,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因此一般情況下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實現退出。《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同時公司法還規定,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對股東會的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9、天使投資、VC、PE 介入企業的節點是什麼樣的?分別起什麼作用?

答:天使投資:公司初創、起步期,還沒有成熟的商業計劃、團隊、經營模式,很多事情都在摸索,所以,很多天使投資都是熟人、朋友,基於對人的信任而投資。熟人、朋友做天使投資人,他的作用往往只是幫助創業者獲得啟動資金;而成熟的天使投資人或者天使投資機構的投資,則除了上面的作用外,還會幫助創業者尋找方向、提供指導(包括管理、市場、產品各個方面)、提供資源和渠道。

VC:公司發展中早期,有了比較成熟的商業計劃、經營模式,已經初見盈利的端倪,有的VC還會要求已經有了盈利或者收入達到什麼規模。VC在這個時候進入非常關鍵,可以起到為公司提升價值的作用,包括能幫助其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為後續融資奠定基礎;使公司獲得資金進一步開拓市場,尤其是最需要燒錢的時候;提供一定的渠道,幫助公司拓展市場。

PE:一般是Pre-IPO時期,公司發展成熟期,公司已經有了上市的基礎,達到了PE要求的收入或者盈利。通常提供必要的資金和經驗幫助完成IPO所需要的重組架構,提供上市融資前所需要的資金,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幫助公司梳理治理結構、盈利模式、募集項目,以便能使得至少在1-3年內上市。這個時候選擇PE需要謹慎,沒有特別聲望或者手段可以幫助公司解決上市問題的PE或者不能提供大量資金解決上市前的資金需求的PE,就不是特別必要了。

10、天使投資人一般占創業公司多少股權?

答:天使投資一般不會要求控股,10%左右是一般尺度,小於5%或大於30%是出現概率較低的情形。

【2】創業公司各個階段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一、初創期

1、合夥協議

創業團隊在公司注冊前,需要簽訂“股東協議”,這是未來公司運營的基石。由於初始創業者大多都是關系密切的親戚、同學或朋友,往往羞於談及權力、利益、責任分配問題,而且在准備創業時更注重如何在外部開拓業務而不重視內部建構,公司基礎打不好,其它都是空中樓閣,微不足道。

在創業初期的激情過後,公司發展壯大後或遭受挫折時,就很有可能會在上述問題上產生紛爭,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導致創業中途失敗。

為了能夠有效的規避這類問題的發生,就要求在創業伊始通過合夥協議或公司章程等制度性文件來明確各個創業者之間的權利義務劃分。這些制度性文件能夠有效地避免和解決以後利益分配不公,債務承擔不平的問題。

創業者可以就各自占創業事項多少利益比例,各自承擔的債務比例,各自的工作內容,如何引入新的創業夥伴和退出機制等問題都做出明確約定。一旦發生法律糾紛,這是保護所有人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在制定協議環節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2、勞資問題

沒有規范的公司制度,容易引發勞資糾紛。創業公司大多機構簡單,沒有充足的資金,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這些都決定了創業型企業首先面臨的不是賺錢的問題,而是能否活下來和活多長的問題。創業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減少成本、創造利潤上。恰恰相反,國家制定《勞動合同法》的本意是為了保護工人利益,這正好與創業時期企業降低成本的需求相矛盾。因此,這也決定了企業對法律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解決員工勞動爭議糾紛方面。

二、成長期

企業經歷過創始期的艱難,終於存活下來,有穩定的客戶,開始步入正軌,進入成長期。這個時期的公司內部管理相對規范,這個階段公司主要協調對外商業關系,所以對法律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合同事務方面。比如,需要和經銷商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或“買賣合同”,服務業需要和客戶簽訂“服務合同”或者“咨詢合同”。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需要簽訂“貸款合同”,或者從股東處貸款需要簽訂“股東貸款協議”。

公司在這個階段可能會引入新的投資者,甚至是VC/PE這樣的專業投資者。如果只是一般的投資者,那麼只需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即可但如果是VC/PE,需要簽訂一系列復雜的“投資協議”並調整公司架構。這個時候需要專業律師來協助公司處理專項法律服務

三、成熟期

經歷了前幾輪大浪,能留下的企業已經是百經沙場的高手了,有實力去吞並小公司或者引入大量投資實現規模擴張,這個階段主要體現在融資投資兩個方面,企業融資主要是利用資本市場即股票和債券融資。

企業擴張主要是採用多元化投資、戰略投資、並購擴張三種商業模式,會涉及投融資方案設計與法律風險分析,擬定“股權收購協議”或“資產收購協議”,這些合同的條款都非常復雜,而且簽約前需要律師和財務人員進行盡職調查,所以公司需要聘請有經驗的並購律師,提供關於並購的專項法律服務。

除了外部律師外,公司內部也需要建立法務部處理日常事務,處理商務談判,法律文件草擬,勞動關系處理等,並做出法律風險預警。

四、上市期

上市階段需要和投資銀行、會計師、律師、公關公司簽訂非常復雜的專業服務合同,這個階段公司肯定已經聘請了專業的證券律師,不細說。

【3】創業公司股權如何分配更合理

股權分配時,平均主義是一種不健康的結構。一些創始人富於理想主義,總希望有股權,平均分。比較常見的是3個創始人,每人30%多,或者2個創始人,五五分,但這些都是不健康的結構。原因在於,團隊中沒有一個說話絕對算數,在面臨重大決定時也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在融資前創業公司就需要把公司的結構調整到一個相對健康的狀態。

股權分配涉及到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期權計劃,也就是股權激勵計劃。業內比較普遍的情況,一般是在A輪以後發放期權,通常在12.5%--17.5%之間,很少會達到20%。而且根據此前的案例來看,15%是在投資後,例如,A輪後VC佔20%,期權15%,所有的創始人佔65%。這樣分配,創始人能占據主導,控制公司主要方向。

此外,給員工分股時通常的做法是,設立一年或半年的考驗期,考驗期合格才能獲得期權。按照互聯網公司的慣例,一般是分期4年分發到員工,即每年給25%。而在中國《公司法》的規定中,並沒有期權一說,這時我們通常把員工的股權在投資協議里約定,例如15%由一個創始人代持,並逐漸落實經過兩年後為員工做工商變更登記,或者是將來設立一家子公司作為股權激勵的平台。不太得益的做法是,公司一開始就把員工在工商登記為股東。

② 公司設立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一人公司設立時應當注意的法律問題具體如下:1、依法設立公司的同時,應當全面考慮個人的資本能力;2、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時,一個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同時設立多個;3、登記時必須註明獨資的性質;4、其他需注意的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五十七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本法所稱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第五十八條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③ 公司設立過程中的責任承擔

正是由於現在機會與危險並存,很多人甘願冒著很大的風險去尋找機遇,所以努力創業。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公司設立成功的,需要對設立過程中的法律行為承擔責任。但如果公司無法設立成功的,設立過程中的法律責任由發起人依法進行承擔。那麼公司設立中由誰承擔責任?以下由為您一一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公司設立中由誰承擔責任
1、如果公司成立的,在設立過程中的法律行為由成立的公司承擔;
2、但如果公司不成立的,設立過程中的行為由發起人承擔。
《公司法》第七十九條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承擔公司籌辦事務。
發起人應當簽訂發起人協議,明確各自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
第九十四條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
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
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由於發起人的過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二、公司法對發起人有哪些限制
根據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的人數為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並且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法律依據:《公司法》第七十八條
三、申請企業設立登記
1、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2、經營范圍中有需特種許可經營項目,報送審批。
如有特殊經營許可項目還需相關部門報審蓋章,特種行業,許可證辦理,根據行業情況及相應部門規定不同,分別分為前置審批和後置審批。(特種許可項目涉及,如:衛防、消訪、治安、環保、科委等)
3、辦理注冊資本驗資。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貨幣出資的要足額存入以要申辦公司名義在指定銀行開設的專用帳戶,非貨幣出資要經資產評估機構評估作價,並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繳納出資後,將開設專用帳戶的證明、資產評估證明、財產權轉移證明等提交給依法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注冊資本驗資並出具「驗資報告」。
4、申領營業執照
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報送材料,申請設立登記。經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查核定,即發放工商企業營業執照,並公告企業成立。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公司設立中由誰承擔責任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公司設立過程中的行為由誰承擔需要根據公司是否成立來進行具體確定,通常情況下,成立後的公司需要對設立過程中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如果公司設立不成功的,設立過程中的行為由發起人承擔。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

④ 公司,公司的設立和運營過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風險,應

公司,公司的設立和運營過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風險,應

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企業法律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由於企業自身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有效行使權力、履行業務,從而對企業造成不利法律後果的可能性,包括政策、戰略、市場、財務、運營等法律風險。從企業運營視角出發,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通常有以下幾種:
(1)權益糾紛法律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面對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內部糾紛問題,如股東之間,股東與董事會之間存在著股權確認、轉讓、權益訴訟以及企業對經營者或股東的訴訟、訴訟撤銷要求等。在公司法等法律的背景下,企業內部糾紛成為現在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問題之一,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智慧財產權法律風險。企業智慧財產權的擁有數量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更加註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本土維護。然而,在企業進行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產權被侵犯、保護機制有缺陷等事件,從而引起智慧財產權法律風險。
(3)合同法律風險。合同法律風險是法律風險的重要內容,它涉及到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的多個方面,與企業的各個環節息息相關,同時也與其他型別的法律風險交叉。具體而言,合同法律風險主要包含了由於合同主體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糾紛,或者由於合同列舉條款的不完善而導致的糾紛以及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產生的糾紛。
(4)企業管理人員的違法犯罪法律風險。近年來,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因違法犯罪而導致的法律風險現象越來越嚴重,企業管理人員違法的法律風險日漸成為關注的焦點。在多種型別的法律風險中,企業管理人員的違法犯罪法律風險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它可能會導致企業衰敗,經濟效益降低,嚴重的將可能導致企業虧損、倒閉等。
法律風險的成因分析綜合分析上述多種法律風險,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企業關於法律風險的防範意識不足。在不少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企業經營管理者對法律風險及其帶來的後果了解不夠,重視程度不強,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沒有採取預先防範或及時控制的措施,一旦發生了法律風險,盡管進行了事後補救,但是由於防範意識的淡薄和事後措施的不完善,成效不大。
(2)企業經營不善,權力失衡。在當前企業中,存在著多種違規不當操作問題,企業高層管理濫用職權,股東之間和各層管理者之間的管理權力嚴重失衡,對企業的不規范行為不能夠及時控制處理,一系列的違規違章行為最終導致了企業面臨著嚴重的法律風險。
(3)企業的法律風險防範體制不完善。在一些企業,盡管建立了法律風險的相關制度和機制,但還是面臨著法律風險,這主要是因為該體制不夠完善,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生產經營管理中去,有的甚至只是一個形式,法律風險防範體制沒有充分發揮它原有的作用。
法律風險的防範措施法律風險的存在並不可怕,關鍵是企業要能夠及時地認識到潛在的法律風險,並能夠迅速的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防範,以下幾點是常用的防範措施:
(1)加強法律風險的防範意識。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當提高對法律的認知,學會通過專業法律部門來有效控制管理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同時融入法律風險的防範意識,減少法律成本,確保企業的良性運轉。
(2)完善經營管理制度。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和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對自身的內部經營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確保企業的管理制度合法合理,能夠適應市場的競爭,並通過各種渠道督促和監視所有管理者和員工在這些制度下依法管理與經營,及時做好法律風險的防範措施,有效控製法律風險。
(3)健全法律風險防範體制。法律風險來自於企業自身,所以企業應從自身出發進行有效地防範,建立健全法律風險的防範機制,大力推進法律顧問制度、企業業務經營管理體制、風險管理的預警體制、監督體制,從企業內部來實現自我約束與監督,確保法律風險的防範體制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4)提高員工素質,依法履行職責。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從基層抓起,注重企業員工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從而使得每一位員工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依照法律和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辦事,特別是企業的法務人員,素質的提高有利於他們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工作中能夠及時提出參考意見和調查報告,接受法律咨詢,代理各類糾紛的和解與調解,盡可能地幫助企業降低法律風險。

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公司設立時的最大的法律風險就是設立不成功,而導致股東之間相互追究責任,以及因公司設立不成功而與第三人之間的存在的法律風險。這一法律風險,我們暫不作討論。我們要關注的是,因公司設立時的各種檔案上或行為上的瑕疵,而隱含的法律風險。這些風險包括但不限於:1)虛假出資或股東出資不足,2)虛報注冊資本,3)提交虛假材料隱瞞重要事實,4)抽逃出資,5)公司注冊檔案瑕疵等。
公司在設立時還可能出現隨意套用固定格式的公司章程,由公司代辦機構代替製作並簽署各類設立文書和股東會決議,隨意安排選擇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或監事,為規避法律而確定隱名股東,為享受稅收等優惠而向工商管理機關或稅務機關虛假陳述公司注冊地址,或向前置審批機關報送虛假資質檔案等情形,這些都將為公司後續經營遺留下法律風險。

如何規避設立分公司的法律風險?

分公司的一切法律後果必須由總公司承擔,這些風險只能靠總公司對分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分公司經理的權力制約來實現。
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直接從事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雖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樣,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因為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分公司的特徵具體表現為: ①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 ②分公司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③分公司不是公司,它的設立不須依照公司設立程式,只要在履行簡單地登記和營業手續後即可成立。 ④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形式的公司經營決策和業務執行機關。 ⑤分公司名稱,只要在總公司名稱後加上分公司字樣即可。

設立公司的法律風險及如何防範?

在公司設立的過程中,出資人往往要選擇合作股東,要簽訂出資協議書,設立過程中經常性的法律風險如下: 一,股東的實力和信譽風險。很多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沒有認真考慮過合作股東的實力和信譽。一旦公司經營困難便出現股東要求解散公司或無法持續經營,導致公司短命。防範:在設立公司前,對公司的經營風險作充分預測,並設定可能承擔虧損的限度及對策;盡量選擇實力和信譽好(信譽是主要的)的合作股東。 二,公司設立協議風險。公司設立協議一般包括公司的注冊資本額,股東的出資額,出資方式和出資時間,出資人在設立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公司設立不成時的費用承擔等。設立協議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少書面的公司設立協議。實踐中,公司的出資人往往設想將來公司如何盈利,很少考慮公司設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少出資人之間甚至沒有書面的設立協議。出資人之間缺少設立協議的約束,必然會導致有關權利和義務的不確定,而這是一種潛在的風險,一旦當公司設立活動出現與預期結果相悖的情況時,這種潛在的風險就可能爆發,從而導致出資人之間的糾紛和訴訟。防範:簽訂完備的公司設立協議。 2, 缺少保密條款。公司設立過程中,有關將來公司的很多資料(具有特定的專利技術、技術秘密)、資訊都需要採取保密措施,一旦這些資訊被他人惡意利用,對未來公司的損害難以估量。所以保密條款的設定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第一可以避免股東利用公司資訊損害成立後的公司利益,第二可以為泄密者設定較高的違約責任,以防範風險產生。 3, 缺乏股東之間約束機制的法律風險。股東作為公司的投資者和公司利益的最大享有者,能夠了解公司的全部經營活動,當股東了解的經營資訊能夠獲得遠遠超出其獲得的收益時,約束股東對經營資訊的濫用就顯得十分必要。股東可以通過設立協議來約束股東濫用公司經營資訊和競業禁止。是最為常見的缺乏對股東約束的法律風險體現在競業禁止。 甲、乙二人分別出資100萬元成立A公司,從事工程機械的銷售和服務。在經營的過程中,甲負責市開拓和銷售,乙負責收款和公司日常管理。1年後甲與其妻子成立了B公司,從事工程機械售後服務,主要是配件銷售和服務。因甲在A公司有很多客戶資訊,所以甲大肆向客戶介紹B公司服務的優越性,並使得B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而A公司的服務利潤一落千丈。 股東另外投資從事與公司相同的行業,形成與公司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關系,在其他股東看來都是非常頭疼的事情。為了解決這一頭疼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在設立協議中將競業禁止寫在協議中,並約定較高的違約金。

公司給員工租的宿舍,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主要風險在於員工在宿舍內發生意外,公司有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設施安全防護責任。員工如果在宿舍造成他人損害,公司有可能需要在管理職責范圍內承擔一定的補充責任。

15,公司股權轉讓過程中有何法律風險

您好,股權轉讓法律風險包括:
(一)公司負債風險
股權轉讓合同中,受讓方最關心的應該是目標公司的負債問題。在實踐中,股份出讓方的債務以資產擔保之債居多,同時還存在未決的訴訟和仲裁糾紛,以及智慧財產權侵權、產品質量侵權責任,以及可能或即將發生的公司與高階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之間的勞資糾紛等。對於上述既有負債或潛在債務,股份出讓方有的是知道的或應當知道的,有的是不知道或無法預計何時發生的。因此,處理原則和辦法也是不同的。
(二)債務轉讓法律風險
1、既有債務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受讓人需要全面了解既有債務的數額,是否設定了擔保,利率以違約責任,債權人有無限制權利要求等,此類債務是否為不良債務等。對上述問題的考察,能使受讓人在談判中獲得主動,並影響到交易的價格和受讓後風險負擔的大小,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2、隱性債務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對於無法預計的負債,如果在股權轉讓協議預定的期限內發生,並且發生實際權利人的追索,該類責任或風險首先應當由目標公司承擔,由此引發的股份轉讓的風險負擔應當由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因此,有關債務承擔問題應列入風險負擔條款予以約定。受讓方所爭取的是與出讓方劃清責任,要求在正式交割前的所有負債,不管是故意還是過失,均由出讓方承擔。但是要注意到,股權的轉移並不影響到債權人追索的物件,受讓方在成為目標公司股東後,仍然需要清償該債務,再根據股權轉讓合同向出讓方追償。
另一方面,這也涉及到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問題。如果股權轉讓導致公司合並或分立,應按照法定的通知時限要求通知有關的債權人,合並或分立後的債務由存續公司承擔或按照協議承擔。
3、隱瞞債務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對於出讓方故意隱瞞真相,沒有真實、全面、及時地向受讓方批露既有負債或潛在負債的,屬於違反資訊批露義務的行為,違反了出讓方有關公司債務的陳述與保證義務。當發生債務追索時,將嚴重影響受讓方的股份轉讓合同的利益和預期的收益。

公司在勞動人事方面 存在哪些法律風險點

主要是用人勞動合同風險,保險等方面,如果認真做也可巧妙的規避······

商業經營管理公司運營過程中存在哪些風險?如何規避?

其實這里邊核心風險在於後期的經營狀況不好!導致經營狀況不好的主要風險來有以下幾個: 1、商業定位不準確;2、其次為運營公司經營管理水平不到位;3、開發商的後期經營管理資金支援短缺或跟不上。4、產權分散後,部分業主在經營不好的情況下違約;(拋磚引玉,當然還有很多,小弟才疏學淺)

履行合同過程中應防範哪些法律風險

這個問題就相當的復雜了。由於合同種類的不同,同種類合同中約定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因此履行合同中應該注意哪些法律風險,是不好確定的。正常情況下公司應當建立完善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來規范和管理合同簽訂履行等各項活動。

熱點內容
勞動法辨析題 發布:2025-01-09 01:48:53 瀏覽:32
女律師知乎 發布:2025-01-09 01:40:48 瀏覽:877
開展法律知識小講堂 發布:2025-01-09 01:25:53 瀏覽:160
天津二建法規答案解析 發布:2025-01-09 00:47:53 瀏覽:195
公司給的offer郵件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08 23:53:24 瀏覽:72
人員優化勞動法 發布:2025-01-08 23:46:44 瀏覽:5
2014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1-08 23:45:36 瀏覽:744
最高人民法院簡易程序 發布:2025-01-08 23:42:53 瀏覽:138
第四章合同法 發布:2025-01-08 23:29:58 瀏覽:319
不死法官 發布:2025-01-08 22:37:16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