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抓捕律師

抓捕律師

發布時間: 2024-01-05 23:43:30

律師犯法被抓

律師犯法被抓

有沒有律師犯法被抓,律師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職業,律師對法律知識是非常了解的,律師與普通人一樣要遵守法律法規,在代理訴訟事項的時候也要注意保持公正真實性,不可偽造證據等,以下分享律師犯法被抓。

律師犯法被抓1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四十七條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的;

(二)以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三)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的;

(四)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

(五)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四十八條:「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二)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拒絕辯護或者代理,不按時出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的;

(三)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的;

(四)泄露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律師犯法被抓2

律師被行政拘留的處罰

如果律師被行政拘留的,需要在拘留所執行。被行政拘留不是刑事處罰,律師不會吊銷執照

治安拘留期間可以會見律師嗎

在治安行政案件中,律師的代理活動有可能發生在行政處罰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在行政處罰做出之後。行政處罰過程中會見律師常代理相對人進行申辯

但此過程中一般不發生律師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會見的問題。而行政處罰做出之後的會見律師,大致是代理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這可能會發生律師與被處以治安拘留、且不暫緩執行的當事人會見的問題。

《律師法》第31條規定: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可見,《律師法》上賦予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的執業權利,本質上是來自於國家相關訴訟法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31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

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有權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可見,律師在辦理上例案件過程中被有關部門拒絕與被拘留的當事人會見,問題在於法律上的空白。然而,這一問題不應成為被法律所遺忘的角落,因為它關乎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及時、有效地維護。

被拘留了律師介入的作用

首先,律師及時介入是切實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必須。

普通公民不可能熟知治安管理方面的全部詳細規定,一旦發生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面臨被公安機關處罰的情形,最需要在第一時間獲得全面、准確的相關法律知識。

被處罰人亟須從律師處知曉自己有哪些合法權益,特別是申訴權、申請暫緩行政拘留權、復議或訴訟權以及無限制的自由通信權。而這些權利,往往在公安機關筆錄中含糊帶過,個別案件甚至採取欺騙、恐嚇的方法,限制被處罰人行使。

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過15天,這比刑事案件嫌疑人的羈押期限要短的多,但正因為如此,被處罰人更需要及時獲得律師的法律幫助。

比如申請暫緩執行,法律規定要由被處罰人提出,而一旦被關進拘留所,被處罰人如何知曉申請的詳細規定?不讓律師會見,又如何讓被處罰人在律師起草的申請上簽字呢?因此,拘留期間需要律師介入有利於行為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

律師犯法被抓3

關於律師違法處理問題

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的;

(二)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代理的;

(三)以詆毀其他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的;

(四)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拒絕辯護或者代理的;

(五)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出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的;

(六)泄露當事人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七)私自接受委託,私自向委託人收取費用,收受委託人財物,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或者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的;

(八)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或者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請客送禮的;

(九)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的;

(十)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的;

(十一)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

㈡ 逮捕環節中律師應如何有效辯護

一、逮捕的嚴厲性和嚴重後果,要求辯護律師強化辯護職能
逮捕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嚴厲的強制措施,作為審前羈押制度,立法者設計的唯一合理目的僅在於保障訴訟活動的有效進行,即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以防止其逃避偵查和審判,防止其相互串供、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如無上述必要,應採用逮捕的替代措施。
但逮捕實際所起的作用遠遠超過訴訟保障功能,體現在:
1、對犯罪嫌疑人的威懾性,基於對已逮捕的人極少會判處非監禁刑的實踐認知,逮捕決定會對涉嫌犯罪的人的心理造成「未審先判」的強烈震懾效果。
2、剝奪人身自由以及必然帶來的名譽受損、精神痛苦、家庭破裂等及財產損失,作為企業高管還會導致企業停滯甚至破產、工人失業等後果。
逮捕具有如此嚴厲程度但錯捕的風險也同時高發,原因在於逮捕的證據條件僅為「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並不要求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遠遠低於之後起訴和審判的證據標准;案件尚處於偵查初期,無法把握其基本走向和全貌,偵查機關和批捕部門僅能根據現有的事實和證據作出經驗判斷。
因此,針對這一項嚴重影響案件走向和犯罪嫌疑人人身又存在一定錯誤率的強制措施,辯護人理應加強辯護力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司法公正。
二、現行法律法規為律師在逮捕環節上辯護提供法律武器
(一)新刑訴法在賦予刑辯律師的辯護權中,律師參與逮捕環節具有時間節點上的全面性:
1、逮捕前:第三十六條,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2、逮捕時(審查逮捕):第八十六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3、逮捕後:第九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後,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
第九十五條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九十七條辯護人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第一百五十九條在案件偵查終結前,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偵查機關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並記錄在案。辯護律師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2016年1月《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試行)》對逮捕後的羈押必要性審查進行了具體規定,其中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檢察院進行羈押必要性審查,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二)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的意見。《關於貫徹執行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規定(試行)的指導意見》第九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辯護人申請進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應當說明不需要繼續羈押的理由。有相關證明材料的,應當一並提供。
(二)刑事訴訟法及三機關相關解釋的修改對逮捕和不捕條件進行了細化,規定了若干逮捕和逮捕的具體情形,為律師參與犯罪嫌疑人逮捕問題,維護其合法權益提供了可操作性。
三、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進行辯護
(一)對刑訴法第79條三款規定的逮捕情形,要嚴格對照,發現不符合的,要立即提出不逮捕的意見。
第一,審查刑訴法第79條第1款「應當逮捕」,關鍵在於有無社會危險性的把握。
社會危險性是犯罪嫌疑人妨礙刑事訴訟正常進行,以及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性,社會危險性雖然僅僅是一種可能性,但現行刑事訴訟法中將其作為適用逮捕措施的一個必要條件,就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即要具有外在表現性以及可證明性。該條規定了五種應當逮捕的情形,2015年10月最高檢、公安部《關於逮捕社會危害性條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對此進行了解釋,細化為24種情形。
第一項: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一)案發前或者案發後正在策劃、組織或者預備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揚言實施新的犯罪的;
(三)多次作案、連續作案、流竄作案的;
(四)一年內曾因故意實施同類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的;
(五)以犯罪所得為主要生活來源的;
(六)有吸毒、賭博等惡習的;
(七)其他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情形。
(見2015年10月最高檢、公安部《關於逮捕社會危害性條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5條)
第二項: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一)案發前或者案發後正在積極策劃、組織或者預備實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重大違法犯罪行為的;
(二)曾因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的;
(三)在危害國家安全、黑惡勢力、恐怖活動、毒品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或者積極參加的;
(四)其他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情形。
第三項: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1)曾經或者企圖毀滅、偽造、隱匿、轉移證據的;
(2)曾經或者企圖威逼、恐嚇、利誘、收買證人,干擾證人作證的;
(3)有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與其在事實上存在密切關聯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在逃,重要證據尚未收集到位的;
(4)其他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情形。
第四項: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1)揚言或者准備、策劃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2)曾經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要挾、迫害等行為的;
(3)採取其他方式滋擾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的;
(4)其他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情形。
第五項: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一)著手准備自殺、自殘或者逃跑的;
(二)曾經自殺、自殘或者逃跑的;
(三)有自殺、自殘或者逃跑的意思表示的;
(四)曾經以暴力、威脅手段抗拒抓捕的;
(五)其他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情形。
第79條第1款共規定了五種情形,其中前兩項情形屬於訴訟之外的危險,系逮捕生成的預防功能,是否具有預防必要性,需要偵查機關收集材料來證明。後三種情形直接關繫到刑事訴訟能否順利進行,屬於強制措施的訴訟保障功能。
第二,第79條第2款規定「10年以上、曾經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三種情形應當逮捕屬於法律的硬性規定,律師如發現可能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存在不符合上述規定的線索和材料後,應及時提交給辦案機關並提出不應當逮捕的意見。
第三,79條第三款規定的可以逮捕的情形,系犯罪嫌疑人違反逮捕的替代措施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律師要嚴格對照刑訴法和三機關的解釋的規定,分析是否違反上述規定,違反了哪條規定,違反規定的程度。由於該項規定僅僅是可以逮捕的裁量規定,律師要力爭辦案機關採用重新繳納保證金、提供保證人等替代措施,而不輕易對其變更強制措施。
(二)發現符合下列不逮捕的法律規定的情形,要及時向辦案機關提出不予逮捕的意見。
第一,應當不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刑檢規則第一百四十三條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一)不符合本規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至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的逮捕條件的;
(二)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
第二,可以不捕的規定:
1、刑事訴訟法第65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2、第72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3、2007年1月年高檢院《關於在檢察工作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見》:注重對"有逮捕必要"條件的正確理解和把握。具體可以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一是主體是否屬於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老年人、嚴重疾病患者、盲聾啞人、初犯、從犯或者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等;
二是法定刑是否屬於較輕的刑罰;
三是情節是否具有中止、未遂、自首、立功等法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情形;
四是主觀方面是否具有過失、受騙、被脅迫等;
五是犯罪後是否具有認罪、悔罪表現,是否具有重新危害社會或者串供、毀證、妨礙作證等妨害訴訟進行的可能;
六是犯罪嫌疑人是否屬於流竄作案、有無固定住址及幫教、管教條件;
七是案件基本證據是否已經收集固定、是否有翻供翻證的可能等。
對於罪行嚴重、主觀惡性較大、人身危險性大或者有串供、毀證、妨礙作證等妨害訴訟順利進行可能,符合逮捕條件的,應當批准逮捕。對於不採取強制措施或者採取其他強制措施不致於妨害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不予批捕。對於可捕可不捕的堅決不捕。
4、高檢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四十四條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較輕,且沒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一)屬於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二)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後自首、有立功表現或者積極退贓、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三)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後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四)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願、合法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五)犯罪嫌疑人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六)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四、律師要審查辦案機關是否遵守逮捕的程序規定,發現不符合逮捕程序的事實,要及時提出程序違法的意見。
(一)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程序和材料
2015年10月最高檢、公安部《關於逮捕社會危害性條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三條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同時移送證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會危險性的證據。對於證明犯罪事實的證據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會危險性的,應當在提請批准逮捕書中專門予以說明。對於證明犯罪事實的證據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會危險性的,應當收集、固定犯罪嫌疑人具備社會危險性條件的證據,並在提請逮捕時隨卷移送。
(二)檢察院批捕時程序和材料
2015年10月最高檢、公安部《關於逮捕社會危害性條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四條人民檢察院審查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會危險性,應當以公安機關移送的社會危險性相關證據為依據,並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綜合認定。必要時可以通過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等方式,核實相關證據。依據在案證據不能認定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社會危險性條件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補充相關證據,公安機關沒有補充移送的,應當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
五、律師要熟悉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最新規定,積極為被告人申請羈押必要性審查並提供有力證據材料
1、定義:羈押必要性審查,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93條的規定,對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建議辦案機關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活動。(《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試行)》第2條)
7月11日《關於貫徹執行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規定(試行)的指導意見》第三條、第四條規定,公檢法三機關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屬及辯護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訴法》第94、95條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的,不屬於羈押必要性審查。
2、捕前審查和捕後審查同樣重要:新刑訴法第93條規定了逮捕後對羈押必要性審查的總體規定,2016年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試行)》,7月11日又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人民檢察院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規定(試行)的指導意見》,對該項工作的具體條件、程序和辦案機關進行了規定,糾正了過去偏重捕前審查,不重視捕後變更的片面做法,並為律師行使辯護權提供了法律依據。
3、羈押必要性審查的程序
第一項:立案
權利告知:第八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後,羈押地的駐所檢察室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
初審:依申請初審——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在三個工作日以內提出是否立案審查的意見。
依職權初審——對本院決定逮捕和法院決定逮捕的,依職權進行初審。
初審處理結果
第一,不予立案的情形:第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初審後一般不予立案,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具有其他特殊法定情形不適宜繼續羈押的除外:
(一)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的;
(二)涉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綁架、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犯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
(三)涉嫌重大貪污、賄賂犯罪,或者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的;
(四)繫纍犯或曾因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
(五)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
(六)案件事實尚未查清,證據尚未固定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其他犯罪事實尚未查清、需要進一步查證屬實的;
(七)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在案,有串供可能的;
(八)比較復雜的共同犯罪案件,有串供可能的;
(九)系被通緝到案或者因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而被逮捕的;
(十)偵查監督部門作出批准逮捕或者批准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不滿一個月的;
(十一)其他不宜立案進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情形。
第二,可能具有本指導意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第二項:審查
19條規定了審查的方式,20條審查的內容,21-25條規定了可以採取加減分的量化方式綜合評價有無繼續羈押的必要性,分為加分項目、減分項目和否決項目。
26-28條規定應當變更、可以變更和久押不決案件變更羈押措施。第二十六條經羈押必要性審查,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辦案機關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
(一)案件證據發生重大變化,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行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為的;
(二)案件事實或者情節發生變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拘役、管制、獨立適用附加刑、免予刑事處罰或者判決無罪的;
(三)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羈押期限將超過依法可能判處的刑期的;
(四)案件事實基本查清,證據已經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條件的。
第二十七條經羈押必要性審查,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現,不予羈押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向辦案機關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
(一)預備犯或者中止犯;
(二)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或者脅從犯;
(三)過失犯罪的;
(四)防衛過當或者避險過當的;
(五)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
(六)系未成年人或者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
(七)與被害方依法自願達成和解協議,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八)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九)系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十)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十一)可能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緩刑的;
(十二)其他不需要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形。
第二十八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超過五年,案件仍然處於偵查、審查起訴、一審、二審階段的久押不決案件,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已滿四年,可能形成久押不決的案件,可以向辦案機關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
29-35條規定了公開審查的內容、程序。
36條終止審查的情形:(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被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三)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四)其他應當終止審查的情形
第三項:結案
應當在立案後十個工作日以內決定是否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案件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經檢察長或者分管副檢察長批准,可以延長五個工作日。
第38條-40條規定經審查認為無繼續羈押必要的,檢察官應當報經檢察長或者分管副檢察長批准,以本院名義向辦案機關發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建議書。有繼續羈押必要的,由檢察官決定結案,並通知辦案機關。
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於依申請立案審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辦結後,應當將提出建議和辦案機關處理情況,或者有繼續羈押必要的審查意見和理由及時書面告知申請人。

熱點內容
君是法律服務 發布:2024-12-30 02:09:46 瀏覽:147
社區法治宣傳工作小結 發布:2024-12-30 02:00:04 瀏覽:576
假口罩道德 發布:2024-12-30 01:37:53 瀏覽:238
浙江理工大學法律碩士在哪個校區 發布:2024-12-30 01:30:53 瀏覽:408
青海依法治省 發布:2024-12-30 01:24:36 瀏覽:278
個人合夥人不能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4-12-30 01:07:32 瀏覽:496
水產養殖條例 發布:2024-12-30 00:56:05 瀏覽:700
中介收點位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2-30 00:03:09 瀏覽:2
喀什明珠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2-29 23:48:06 瀏覽:455
會計人員道德案例 發布:2024-12-29 23:24:15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