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不得從事法律服務並收費
1.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對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監督和處罰,保障律師行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以下簡稱《律師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行政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規章以及本辦法進行。第三條 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遵循公開、公正的原則。
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以事實為根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第四條 司法行政機關在查處律師、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時,應當充分發揮律師協會的職能作用。第五條 對律師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種類有:
(一)警告;
(二)沒收違法所得;
(三)停止執業;
(四)吊銷執業證書。第六條 對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種類有:
(一)警告;
(二)沒收違法所得;
(三)停業整頓;
(四)吊銷執業證書。
沒收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第七條 律師有《律師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至第十項和第四十五條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律師法》以及本辦法給予相應的處罰。第八條 律師有下列行為的,屬於《律師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一項規定的「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律師法》以及本辦法給予相應的處罰:
(一)同時在律師事務所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執業的;
(二)在同一案件中,同時為委託人及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第三人代理、辯護的;
(三)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有利害關系的案件中,分別為有利益沖突的當事人代理、辯護的;
(四)擔任法律顧問期間,為法律顧問單位的對方當事人或者有其他利益沖突的當事人代理、辯護的;
(五)為爭攬業務,向委託人作虛假承諾的;
(六)利用媒體、廣告或者其他方式進行不真實或者不適當的宣傳的;
(七)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詆毀其他律師、律師事務所聲譽的;
(八)利用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或者其他具有社會管理職能組織的關系,進行不正當競爭的;
(九)接受委託後,不認真履行職責,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
(十)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不向委託人提供約定的法律服務的;
(十一)超越委託許可權,從事與委託代理的法律事務無關的活動的;
(十二)接受委託後,故意損害委託人的利益,或者與對方當事人、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利益的;
(十三)為阻撓委託人解除委託關系,威脅、恐嚇委託人,或者無正當理由扣留委託人提供的材料的;
(十四)違反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規定或者收費合同約定,向委託人索要規定或者約定之外的費用或者財物的;
(十五)執業期間以非律師身份從事法律服務的;
(十六)承辦案件期間,在非工作時間、非工作場所,會見承辦案件的法官、檢察官、仲裁員或者其他有關工作人員,或者違反規定單方面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或者其他有關工作人員的;
(十七)曾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在離任後兩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或者擔任其任職期間承辦案件的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
(十八)違反規定攜帶非律師人員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在押罪犯,或者在會見中違反有關管理規定的;
(十九)向司法行政機關或者律師協會提供虛假材料、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二十)在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間繼續執業,或者在律師事務所被停業整頓期間、注銷後繼續以原所名義執業的;
(二十一)有其他違法或者有悖律師職業道德、公民道德規范的行為,嚴重損害律師職業形象的。第九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停業整頓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
(一)使用未經核定的律師事務所名稱從事活動,或者擅自改變、出借律師事務所名稱的;
(二)變更名稱、章程、負責人、合夥人、住所、合夥協議等事項,未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理變更登記的;
(三)採取不正當手段,阻撓合夥人、合作人、律師退所的;
(四)將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人員發展為合夥人、合作人或者推選為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
(五)不按規定統一接受委託、簽訂書面委託合同和收費合同,統一收取委託人支付的各項費用,或者不按規定統一保管、使用律師服務專用文書、財務票據、業務檔案的;
(六)不向委託人開具律師服務收費合法票據,或者不向委託人提交辦案費用開支有效憑證的;
(七)違反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規定或者收費合同約定,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准,或者索取規定、約定之外的其他費用的;
(八)未經批准,擅自在住所以外的地方設立辦公點、接待室,或者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的;
(九)聘用律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不按規定與應聘者簽訂聘用合同,不為其辦理社會統籌保險的;
(十)惡意逃避律師事務所及其分支機構債務的;
(十一)利用媒體、廣告或者其他方式進行不真實或者不適當的宣傳的;
(十二)採用支付介紹費、給回扣、許諾利益等不正當方式爭攬業務的;
(十三)利用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或者其他具有社會管理職能組織的關系,進行不正當競爭的;
(十四)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和律師聲譽的;
(十五)在同一案件中,委派本所律師為雙方當事人或者有利益沖突的當事人代理、辯護,但本縣(市)內只有一家律師事務所,並經雙方當事人同意的除外;
(十六)泄露當事人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十七)向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十八)允許或者默許受到停止執業處罰的本所律師繼續執業的;
(十九)採用出具或者提供律師事務所介紹信、律師服務專用文書、收費票據等方式,為尚未取得律師執業證的人員或者其他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違法執業提供便利的;
(二十)為未取得律師執業證的人員印製律師名片、標志或者出具其他有關律師身份證明,或者已知本所人員有上述行為而不予制止的;
(二十一)允許或者默許本所律師為承辦案件的法官、檢察官、仲裁員購買商品、出資旅遊、報銷費用、裝修住宅,或者提供交通、通訊工具的;
(二十二)不依法納稅的;
(二十三)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
2. 個人從事法律服務收費合法嗎
一、各法律服務機構要建立健全統一收案收費管理制度,根據承辦業務的性質種類,繁簡內程度,需時長短,容標的大小等情況,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計算收費數額。
二、各法律服務機構,必須辦理物價部門核發的收費許可證,並在服務場所的醒目位置將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收費依據進行公示,亮證收費。必須使用稅務部門或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收費專用票據,並建立票據的領用,繳銷管理制度。法律服務人員不得私自收費。
三、法律服務機構要建立健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財務工作應由專人管理,會計帳目清楚,收支有憑證。
四、物價、司法行政部門將定期或不定期對各法律服務機構的收費和財務管理情況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凡發現存在亂收費,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物價、司法行政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該法律服務機構、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3. 不是律師作為委託代理人可以收費嗎
不是律師,不得以律師名義代理案件,並不能收費,《律師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4. 律師涉嫌公民個人代理是什麼意思
你要知道該律師以公民代理時是否在執業期間,因為根據《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八條第十五項,執業期間以非律師身份從事法律服務的屬於《律師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一項規定的「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律師法及《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律師協會亦會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根據以上規則,如果該律師確在執業期間以公民身份進行代理就是不允許的,無論是否收費,是否收費不能作為抗辯以上規定的理由。
5. 以公民代理名義從事訴訟業務活動,從中收取費用,違反了什麼法律規定
公民代理是可以,但是不得以律師的名義並得收取代理費,否則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13條和第55條規定「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因此根據提問者交待的情況來看可能被處以代理費的1至5倍罰款並沒收代理費。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的管理,規范社會法律咨詢服務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貴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是指除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外,依法經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向社會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中介組織。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第四條未經司法行政部門批准,任何組織不得向社會提供有償法律咨詢服務。
公民個人不得向社會提供有償法律咨詢服務。第五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法律的尊嚴,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依法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受法律保護。第二章機構及執業人員第六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業務范圍是:
(一)解答法律詢問;
(二)代為草擬、審查、修訂有關法律事務文書;
(三)擔任法律顧問;
(四)代理法律許可的其它非訴訟法律事務。第七條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五名以上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執業人員;
(二)有固定的執業場所和必要的辦公設施;
(三)有法定最低限額的注冊資本;
(四)有健全的財務制度;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條件。第八條申請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按以下規定和程序辦理:
(一)申請人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報省司法行政部門審批,省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
(二)申請人自接到批准文件後三十日內,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逾期不登記的,原批准文件自行失效;
(三)申請人登記注冊後,將登記注冊材料的復印件、開戶銀行及帳號上報省司法行政部門備案,並領取《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和《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執業證書》;
(四)申請人應當在開業前,到所在地物價部門辦理收費許可證,在領取營業執照後三十日內,按征管范圍到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第九條申請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書;
(二)章程;
(三)申請人的學歷證書、身份證明、簡歷;
(四)執業場所使用證明;
(五)法定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六)財務管理制度;
(七)其它必要的材料。第十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變更名稱、住所、章程等重大事項或要求停止、解散的,應當向原批准機關提出申請,獲批准後三十日內,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機構登記,並報原批准機關備案。第十一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享有以下權利:
(一)依法從事本條例所規定的各項業務;
(二)依照規定收取法律咨詢服務費;
(三)依照規定決定內部機構設置、人事用工、工資福利、獎懲等事宜;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益。第十二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管理本機構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二)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保守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四)依法納稅;
(五)接受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監督、管理和工商、財政、稅務、物價、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第十三條申請領取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執業證書的執業人員,必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依法服務,秉公辦事,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具有律師資格;
(二)具有法律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三)實際從事法律專業工作五年以上。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或者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執業證書的;
(四)國家機關現職工作人員;
(五)其他依法不宜頒發執業證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