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服務監管機制

法律服務監管機制

發布時間: 2024-08-25 08:16:45

⑴ 如何做好律師管理工作

導語:律師在職場上每天會與大量的法律法規法學理論乃至其它領域的學科打交道;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律師的知識庫無疑也要與時俱進,不停地吸納新的內容。

如何做好律師管理工作一:

一是注重行業監管,規范律師執業行為。

完善律師誠信檔案建設,依託管理平台和律協網站,對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執業資格、職業道德和執業操守等情況進行客觀記載並及時做到信息公開。召開全市法律工作者大會,要求法律工作者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下發《關於在律師隊伍中開展不規范執業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整治活動的通知》和《關於在全黨律師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通知》,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政治學習、違法違規反面案例剖析等增強法律工作者依法執業、誠信執業和盡職執業的意識。嚴格落實法律服務行業監管和投訴舉報制度,加大對投訴案件的.查處力度。定期走訪公檢法等部門,及時發現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在參與會見,辦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規范辦案流程和提升辦案質量。

二是注重培訓實效,提高律師業務能力。

配合寧波市司法局和寧波律協,先後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加了寧波首屆知識產權天一論壇、券商律師交流會、外觀設計侵權主題講座、商事糾紛法律實務講座、浙江“控辯大課堂”等活動,為律師提升執業素養和理論修為提供了平台。同時,組織律師參加了首屆律師演講賽、律師運動會、兵乓球羽毛球籃球賽等文體活動,提高了團隊凝聚力和行業文化氛圍。組織開展“送法進鄉村(社區)”、“三·五”學雷鋒日等活動;積極參與為職工、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維權等公益性法律服務活動;舉辦青少年公益講壇,參與“小星星法治課堂”廣播為青少年發展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不斷構建公益法律服務長效機制。積極承辦好法律援助案件,不斷提高法律援助辦案質量。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認真做好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的來電來訪接待工作,及時解答群眾疑難。

三是注重橫向聯系,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嚴格執行《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建立與公安、檢察、審判等部門的律師行業監管跨部門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交流溝通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情況,保障律師在辯護、代理中享有知情權、申請權、閱卷權以及庭審中質證權、辯論辯護權等執業權利。會同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了律師權益保障座談會,圍繞律師會見、閱卷、程序通知、權利救濟渠道等方面展開意見征詢。會同市法院審監部門對律師進行案件審理及辦案流程方面的問卷調查,通過摸清情況底數進一步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如何做好律師管理工作二:

一、進一步加強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要著眼於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釐清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工作體系的基本平台、基本力量、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逐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從打基礎向提質量轉變,從搭框架向建制度轉變,從試點探索向全面推進轉變。一是要大力實施2014年法治無錫建設實事工程——“全面推進法律顧問覆蓋工程建設”;二是要牽頭推進市(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積極參與鎮(街道)、村(社區)司法行政服務中心站、點建設;三是要牽頭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產品目錄。四是年內新建20個以上“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基地(中心、站、點),繼續鞏固提升現有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基地(中心、站、點)規范化建設。五是加快探索與實踐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產品政府購買機制。

二、進一步提升律師服務經濟轉型發展的能力

要按照省廳“法潤江蘇春風行動”和法律服務“四萬工程”,以及市委“項目建設深化年”要求,繼續深化法律服務專項活動。一是要認真落實轉型發展“十項措施”,及時推出企業兼並重組、涉外法律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服務產品,為企業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提供服務。二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市律師高端專業人才庫(主要包括涉外、金融、公司上市等),更好地服務無錫經濟發展;三是要發揮好法律服務專業志願團隊的作用,推動各專業律師服務團深入開發區、園區、企業開展活動,全力保障我市經濟轉型發展。四是要與市經信委等部門合作開設無錫市中小企業法律大講堂,成立無錫市中小企業律師宣講團,通過講座、論壇、沙龍等形式,宣傳法律法規、幫助企業和重點項目實施單位防範法律風險。五是要加強政府和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六是要進一步推進公職律師和公司律師試點工作。

三、進一步提升律師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

一是要加強律師事務所管理的規范化。推出律師事務所“5A”規范化建設意見(指引)。二是進一步強化年度檢查考核工作的規范化,重視律師事務所年度檢查考核工作,及時運用好考核結果。三是進一步強化律師執業行為規范。四是組織開展第三屆無錫市優秀律師事務所和無錫市優秀律師評選活動。

四、進一步優化律師執業環境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與公、檢、法的溝通協調機制。認真貫徹去年出台的《關於加強法官與律師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建立審查逮捕階段辯護律師意見交流與反饋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積極構建律師與司法人員良性互動關系;二是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律師執業中存在的“三難”等問題進行調研,真正發揮好律師有效制約公權力,加大司法實踐的參與度,努力實現司法公正,重點要配合好市人大對貫徹實施《律師法》的調研、視察。三是加強律師隊伍建設。進一步組織和引導律師事務所加強與境內(外)律師事務所的合作、協作,進一步提高執業能力水平;四是要健全青年律師關懷機制,組織優秀青年律師外出學習培訓,繼續開展律師事務所負責人規范化管理培訓班,強化負責人管理責任意識。五是要組織開展群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通過組織開展辯論賽、書畫攝影比賽等。進一步提升律師文化素養,凝心聚力、弘揚主旋律,增強律師的組織歸屬感。

五、進一步強化行政權力規范高效運行

著重抓住行政許可、年度檢查考核、投訴處理、監督指導四個重點環節,進一步強化監管。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律師事務所建立、完善和落實有關法定管理制度的日常指導監督,並將此作為年度考核、評價表彰的重要條件。二是要進一步強化行政行為的規范化建設,進一進完善行政許可、服務、投訴處理等規范行政管理和服務的操作指引。三是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探索建立行政許可、行政服務事項線上線下同步查詢辦理機制。四是要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全面推行行政指導工作,進一步創新行政管理方式,規范行政管理和執法活動,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滿意率。五是要完善律師誠信建設。認真落實省廳《關於加強全省律師行業誠信建設的意見》,結合律師行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律師執業誠信和社會監督機制建設,建立律師行業誠信信息系統,健全誠信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律師違法違規執業行為懲戒力度。

六、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要積極組織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市委“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年”要求,把握形勢任務,明確目標任務,創新服務舉措,創出特色品牌。二是要建立健全黨支部書記例會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律師黨支部建設。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在優秀青年律師中發展黨員,關心愛護青年律師黨員的成長。四是要進一步健全服務型黨組織長效機制建設,充分調動和激發律師黨支部和廣大律師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加強律師行業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五是要完成市律師協會黨委換屆工作。

⑵ 如何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若干意見》提出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明確了新時期推進保險監管現代化的指導思想、整體框架和工作重點,對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促進我國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保險監管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隨著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保險監管體制機制也幾度變更。1950年1月,保險業明確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管理。1952年,保險業劃歸財政部管理。1959年,保險業再度被劃歸中國人民銀行領導。1965年,人民銀行、財政部明確國內保險業務由財政部管理,國際保險業務由人民銀行管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負責保險監管。1998年11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方針,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依法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標志著我國保險監管走向了專業化、規范化的新階段,我國保險監管制度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1、監管法規不斷健全。

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相關法律為核心、行政法規為支撐、部門規章為主幹、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等四個層次構成的保險監管法規體系。

①法律層面。

1995年《保險法》正式頒布,並分別於2002年、2009年兩次進行修訂,完善了保險經營行為基本規范和保險監管主體框架。《海商法》和《刑法》中也分別對海上保險和保險犯罪進行了規定。

②行政法規層面。

國務院曾於1 983年頒布《財產保險合同條例》,1985年頒布《保險企業管理暫行條例》。加入WTO後,國務院分別於2001年出台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06年出台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 2年出台了《農業保險條例》,對保險經營管理的一些重點領域進行了專門規范。

③部門規章層面.

保監會現行有效的部門規章共50部,大體分為經營主體、產品費率、資金運用、專業人員、償付能力、依法行政等六個方面,夯實了保險監管的制度基礎。

④規范性文件層面。

保監會及各派出機構針對監管實際,制定了大量的規范性文件,為加強和改進監管發揮了重要作用。

2、監管體系初步形成。

認真落實國家金融監管部署,保險監管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①監管框架逐步完善。

改革開放初期,保險監管以市場行為監管為主。1995年頒布的《保險法》首次提出償付能力概念,1998年保監會成立後,提出市場行為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並重。隨著國有保險公司實施股份制改革,2003年保監會發布指標規定,償付能力監管實質性起步。隨著保險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上市,2006年保監會發布指導意見,正式引入公司治理監管,探索建立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市場行為為支柱的監管框架,並於2009年設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公司治理監管委員會。新形勢下,保監會於2012年啟動了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建設。根據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監管改革趨勢,強化公司治理監管。

②監管組織逐步健全。

保監會目前設置16個職能部門和2個事業單位。從2000年開始,保監會陸續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平行設立了36個保監局。為加強基層市場監管,保監會於2010年在蘇州、煙台、汕頭、溫州、唐山五個地級市試點設立區域保監分局。

③監管格局逐步建立。

加強與黨政部門、司法機關、其他金融監管機構等的溝通合作,推動社團組織發揮自律、維權、協調等作用,支持新聞媒體、會計審計、評級機構、消費者等發揮監督作用,初步形成了專業監管、部門辦作、行業規范、社會監督的大監管格局。

3、監管手段日益豐富。不斷創新和豐富監管方式方法監管的執行力和有效性得到提升。

①分類監管。

從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內控合規、財務、資金運用,業務經營等方面對保險公司實分類監管,提高了監管效率。

②非現場監管。

建立保險監管統計制度體系,積累保險數據資產,加強市場運行和保險風險的監測、分析、預警,提高非現場監管效力。推動保險業和保險監管信息化建設,建立「三網一庫」,基礎架構,開發保險統計信息系統等25個應用系統,設立保險信息平台公司,推進監管電子政務建設。

③現場檢查。

制定現場檢查規程和手冊,規范檢查流程和標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現場檢查效率。組織開展綜合性、系統性和專項檢查,提高現場檢查的針對性。加大違法違規處罰力度,對保險機構和高管人員實施「雙罰」,提高監管威懾力。

④信息公開。

建立保險信息披露制度,發揮保監會官網、新聞發布會、微博微信、行業網站等平台作用,及時發布保險新聞、統計數據、行政許可和處罰等信息。

⑤其他手段。

逐步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等制度,率先在我國金融業創建了市場化的風險自救機制,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提供了堅實屏障。

二、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基本思路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必須立足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深化改革理念。

1、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順應保險業發展趨勢,遵循監管規律,立:足我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落實「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要求,深化保險監管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保險監管制度,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市場在保險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監管作用,推動保險業發揮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功能,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的現代保險業,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總體要求。

①遵循基本規律。

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最基本的要求是借鑒國內外保險監管的歷史經驗和有效做法,深刻把握保險發展和監管規律。要堅持保險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險監管與保險業發展相適應,監管制度與保險監管需要相適應。要發揮市場配置保險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激勵和約束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提升市場運行效率。要健全法律法規,依法嚴格監管,維護市場秩序,防範保險風險,彌補市場不足和解決市場失靈。要從保險市場實際出發,把握階段性特徵,科學確定監管目標、原則和支柱。

②體現中國特色。

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最核心的要求是立足國情,符合我國保險業發展和監管實際。要圍繞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及總目標,推進保險監管制度現代化。要把握我國保險業處於發展初級階段、保險深度和密度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保險服務能力不強的特徵,堅持在加強監管中促進行業發展,推動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要把握我國保險消費者還不理性、經營主體還不成熟、市場機制還不健全的特徵,完善市場規則,強化公司治理和市場行為監管,營造良好市場環境。要把握我國保險業基礎薄弱、發展迅速、正在轉型升級和成為全球主要保險市場的特徵,兼顧審慎性與經濟性,合理確定監管約束特別是償付能力和資本約束的標准。

③順應時代趨勢。

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最鮮明的要求是把握國際金融改革的最新動向,順應當今國際保險監管的變革趨勢。要把握國際保險監管趨於統一的趨勢,在形成監管框架、制定監管制度、完善監管規則中,更加註重保護消費者權益,注重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注重公司治理、保險集團、償付能力和資本約束監管。要把握國際保險監管強調自主的趨勢,結合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實情和自身利益訴求,匯集各家之長,積極推進我國保險監管改革,在國際保險市場和保險監管改革中爭取更大話語權。

3、主體框架。

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要立足我國經濟社會和保險發展實際,總結保險監管實踐,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的「3 -4-3」保險監管主體框,即三個監管目標、四項監管原則、三大監管支柱。

①監管目標。

⑴保護消費者權益。

保險產品服務相對復雜,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廣泛存在,要通過保險監管,加強對保險供給者行為的約束,防止保險消費者權益受到惡意侵害。消費者權利保護是理性消費行為的重要保障,要通過保險監管,加強對消費者安全、知情、選擇、求償、公平交易、監督等權利的保護,促進合理消費,優化保險資源配置,提升保險市場運行效率。我國保險業服務廣度、深度還十分有限,要通過保險監管,推動保險業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⑵防範市場風險。

保險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運行與消費者權益息息相關,與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直接相關。要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建立健全涵蓋承保、信用、市場、操作、流動性、信譽等各類風險的全方位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囊括風險識別、評估、計量、監測、控制、處置等各環節的全流程風險防範機制。要強化保險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和風險管控,加強保險監管的外部約束和風險防範,築牢防範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⑶促進市場繁榮。

只有繁榮發展的保險業,才能為消費者和經濟社會提供更加全面豐富的風險保障。要完善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有序競爭。要完善市場體系,優化市場結構,推動市場主體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要爭取政策法規支持,推動保險業發揮功能作用,在現代金融、社會保障、災害救助、社會管理和農業保障等五大體系建設中發揮支柱作用。

②監管原則。

⑴維護公平與促進效率相統一。

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堅持使市場在保險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推動保險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堅持更好發揮監管作用兼顧效率和公平,營造競爭環境,規范市場行為,維護保險市場穩定運行。

⑵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相統一。

建立有效的保險監管治理機制,統籌協調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順應保險創新趨勢,強化功能監管和全流程監管,加強跨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監管協調,推進監管的統一性和連續性,避免監管「真空」和監管重疊。注重整體風險防範,改進機構監管,加強保險集團和法人機構監管。

⑶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相統一。

在注重防範單一保險機構風險的同時,分析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對保險業的整體影響。關注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的風險狀況,重視金融風險的跨境與跨行業傳遞,重視逆周期監管,防範順周期對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放大效應。

⑷原則監管與規則監管相統一。

完善保險監管法規,制定標准明確、程序規范的具體規則,提高監管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注重運用原則監管,提高監管的指導性、靈活性、適應性,為鼓勵創新、增強市場活力創造空間。

③監管支柱。

⑴公司治理監管。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保險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是強化市場主體自我約束的內生機制,也是加強保險監管的微觀基礎。要強化公司治理監管理念,完善制度機制,深化股權監管,突出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要強化公司章程約束,提高董事、監事和管理層專業水平,完善制衡機制,強化公司治理的剛性約束。要推動公司治理從「形式規范」向「治理實效」轉變,防範治理僵局、管控薄弱、資產安全、高管瀆職等風險,從保險市場源頭保護消費者權益。

⑵償付能力監管。

償付能力監管是保險監管的重要內容,是風險監管的主要手段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最終防線。要借鑒吸收國際上償付能力監管的最新成果,結合我國保險市場實際,按照風險導向、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原則,加快建設我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要強化定量資本、定性監管、市場約束等三方面要求,完善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的整體架構和具體規則。要嚴格落實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強化償付能力監管的剛性約束。

⑶市場行為監管。

市場行為監管是確保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保障,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直接方式。要明確市場行為監管的邊界和內容,發揮好市場機制和政府監管的作用。要加強市場行為監管的統籌規劃和系統管理,建立市場行為監管與公司治理監管、償付能力監管等制度的聯動與觸發機制,形成有效銜接、相互協調的市場風險防範體系。

三、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著力點。

現在我國保險監管改革既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重大的歷史考驗,推進保險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任務很重,必須在一些重點領域和環節不斷取得突破。

1、加強保險公司治理和內控監管。

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是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基石,也是防範化解保險風險的第一道防線。要全面提升公司治理監管水平,強化市場主體自我激勵約束的這一內生機制,夯實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制度保障。

①強化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落實董事會的全面與首要責任及履職要求,加強董事資格審查,完善董事培訓機制,建立健全董事會及成員的履職評價與問責機制,增強董事的盡責履職能力,提高董事會專業、高效、勤勉水平。

②強化內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礎地位。

制定保險公司內部控制評價辦法,引導保險公司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內控執行力。強化保險總公司對分支機構的管控責任。

③強化集團監管在公司治理中的突出地位。

完善保險集團防火牆制度,規范保險集團內部資源整合和關聯交易。制定保險集團並表監管辦法。建立保險集團風險控制標准。強化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

④強化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在公司治理中的關鍵地位。

健全保險機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管理和關鍵崗位專業人員資質管理制度。加強董事會秘書管理,強化總精算師、合規責任人、審計責任人等關鍵崗位職責,增強經營管理層的執行力。加強對司高管層高管層的穩健薪酬和執業行為監管。

2、改進市場行為監管。

市場行為監管是對保險業務全流程監管的重要內容,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直接手段。要注重標本兼治,制定科學規則,明確監管重點,抓好制度落實,提高市場行為監管的有效性。

①加強市場監測檢查。

堅持非現場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不斷豐富保險監管工具箱。構建涵蓋各類風險的風險模型和監管指標體系,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評估、預警、控制和處置。改進現場檢查方法,規范檢查流程和標准,提高現場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②改進保險產品監管。

積極推進費率市場化改革和條款標准化、通俗化,探索建立產品創新保護機制,鼓勵行業產品創新和結構調整。完善監管規則,改進保險產品審批和備案標准,建立科學的費率形成、條款執行、事後評估、產品糾正等全過程監管機制。

③強化保險中介監管。

完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准人退出制度,強化公司法人治理和內控建設。穩妥推進保險營銷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保險兼業代理監管制度,探索兼業代理法人機構集中管理模式。加強保險中介從業人員資質管理。

④建立健全互聯網保險監管制度。

制定互聯網保險監管辦法。建立互聯網保險的經營行為、數據信息、信息安全等技術標准,健全數據獲取、電子簽名、隱私保護等法規制度,促進互聯網保險規范運行。

⑤加強反保險欺詐工作。

構建政府主導、執法聯動、公司為主、行業協作四位一體的反保險欺詐工作體系。

3、完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

建設以風險為導向、符合我國實際、具有國際可比性的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提升保險業風險管理能力,是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的重要任務。

①完善資本約束機制。

科學把握我國保險公司實際風險狀況,按照共同而有差別的原則,建立與風險緊密掛鉤的資本要求。建立定量風險和定性風險相結合的綜合評級機制,科學評價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流動生風險,全面反映公司風險狀況。完善逆周期資本監管制度。

②強化全過程風險監管。

充分運用定量監管、定性監管和市場約束等手段,形成對風險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監管。建立和完善保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監管體系。完善償付能力壓力測試體系,健全償付能力J預測分析和風險預警系統。

③完善資本補充機制。

建立健全多層次和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機制,支持保險公司創新和豐富資本補充工具,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利用國內外金融市場和各種社會資本,增強保險業資本實力。

4、完善保險法規體系。

法規制度具有長遠性和根本性的特徵。完善保險監管法規制度,必須抓好三項工作。

①做好「一法兩條例」的相關工作。

積極推動《保險法》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修訂,加快研究制定《巨災保險條例》。

②加快制度的「廢改立」工作。

本著急用先建的原則,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准人退出、治理理賠難和銷售誤導、網路保險、資金運用等關鍵監管環節的規章制定工作。探索負面清單模式下的監管方式,擬定保險業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方案。

③推動相關領域保險立法工作。

加強保險宣傳和溝通協調,推動相關立法工作,進一步明確商業保險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全商業保險參與現代金融、社會保障、農業保障、防災減災、社會管理等五大體系建設的制度安排。

5、積極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

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加快構建「兩地三中心」的數據管理架構。完善信息化建設標准體系,搭建一體化的保險信息監管應用平台。推進保險信息共享平台的公司化、專業化運營,深化保險數據開發利用,建設全國統一規范的行業運行和風險數據採集研究中心,構建「一站式、智能化」的保險監管信息

公共服務系統。研究探索保單登記、通賠通付、第三方支付、數據託管等服務領域,不斷開發數據衍生應用領域。探索保險業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強監管政策引導和制度約束,從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的戰略高度,提升全行業信息安全意識,抓住信息設備購置、軟體應用、維護維修、日常保障等重點領域,全面加強網路和信息安全管理。

6、充分發揮保險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的作用。

行業自律是實現金融穩定的重要力量,要加強各級保險行業協會建設,發揮自律、維權、協調、交流、宣傳等功能作用,防範化解保險風險,提升服務、協調和專業能力。建立覆蓋全行業的自律體系,增強自律公約束力,依法維護行業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促進行業科學發展。

7、充分利用保險監管派出機構資源,加強基層保險監管工作、加強監管自身建設。

是提高監管科學性有效性的內在要求,要進一步加強監管組織、機制和隊伍等建設,提高監管能力,提升監管質量與效率。

修訂《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定》,進一步明確派出機構監管職責,完善派出機構內設部門設置。堅持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統一,完善保監會機關內部協作機制,促進監管的統籌協調、溝通會商相信息共享。完善保監會機關部門與派出機構之間的縱向聯動機制,促進監管的統一規范、協作有力。逐步擴大法人機構屬地監管試點,有序推進屬地監管常態化。建立健全監管績效評價機制。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差異化監管。

⑶ 國家司法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對取消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設立審批後的後續監管措施是如何規定的

還在沿用這個規定,符合一般注冊條件的即可,與一般的咨詢類公司條件一致。

熱點內容
推動全社會自覺尊法護法學法 發布:2024-12-23 15:00:14 瀏覽:943
有關道德的名言名句 發布:2024-12-23 14:57:37 瀏覽:867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記憶方法 發布:2024-12-23 14:51:02 瀏覽:697
香港大學mcl法律碩士 發布:2024-12-23 14:13:35 瀏覽:190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多長時間 發布:2024-12-23 14:05:39 瀏覽:791
離職押工資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2-23 13:42:30 瀏覽:842
博弈論對法學 發布:2024-12-23 13:19:50 瀏覽:933
簡說民法典 發布:2024-12-23 13:10:02 瀏覽:29
勞動法員工請假的時間規定 發布:2024-12-23 12:59:56 瀏覽:87
試商法試題 發布:2024-12-23 12:46:26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