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接受社會監督
❶ 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哪些信息已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十八條
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釋義]本條是關於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的規定。
公開透明是提升調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社會公信力的重要保證,信息化建設是推進公開透明的重要手段。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其活動內容涉及廣大社會公眾的利益。其相關體息的公布既是法律援助工作開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接受社會監督的有效手段。
法律援助信息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
❷ 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由什麼部門指導監督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識。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公益宣傳,並加強輿論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健全法律援助保障體系,將法律援助相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進法律援助均衡發展。
第五十八條,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❸ 法律援助律師的職責
法律主觀: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去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法律客觀:
《法律援助條例》
第六條
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法律援助條例》
第八條
國家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
第二十八條
律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
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擅自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有前款第(二)項違法行為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違法所得的財物,可以並處所收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❹ 法律援助是誰的責任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一、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
(1)申請事項屬於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需經訴訟或仲裁程序解決的案件應當已經立案)。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獲得法律援助。
(3)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暫住證。
二、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三、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