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工作者能發法律意見函
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法律工作者調查范圍
最高法沒有關於法律服務工作者調查取證范圍的規定,法律服務工作者在代理訴訟案件時可以指導當事人向法院申請調查令確定調查范圍,有的地方已經作出規定法律服務工作者在代理訴訟案件時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令。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立案審查階段適用調查令的意見》
第四條申請調查令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申請人必須是正在審查立案案件的當事人;
(二)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的內容和所要證明的待證事實,以及無法取得上述證據的原因;
(三)申請人已委託律師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本案並提交相關手續;
(四)案件屬於民事訴訟受案范圍。
第五條申請調查令的案件應當進行登記。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申請,由立案法官製作調查令,交庭長簽發;不符合申請條件的,口頭告知不予准許的理由。
人民法院應當自當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決定是否簽發調查令。
第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簽發調查令: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並且可能侵犯該單位或者個人合法權益的;
(三)與本案無關的;
(四)其他不適合簽發調查令的。
第七條調查令一式兩聯,一聯留人民法院存檔,一聯由持令人交接受調查單位。
調查令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編號;
(二)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
(三)持令人的姓名、律師證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編號、律師事務所或者基層法律服務所名稱;
(四)接受調查單位名稱;
(五)向接受調查單位收集、調查證據的范圍;
(六)調查令的有效期;
(七)承辦法官姓名及聯系方式;
(八)調查令簽發日期及人民法院院印。
第八條調查令的有效期為十五日,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上述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三日內,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重新簽發調查令。
第九條持令人持令調查時應當主動向接受調查單位出示律師證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與調查令,並將調查令交接受調查單位。
持令人憑調查令獲取證據後應當在調查令有效期屆滿之日起五日內將該證據提交受訴人民法院。
第十條持令人因故未使用調查令或者接受調查單位未提供證據的,持令人應當在調查令有效期屆滿之日起五日內將調查令交還人民法院並書面說明原因。
第十一條持令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議司法行政機關或者律師協會予以處罰或者懲戒;妨礙民事訴訟的,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意見第十條規定的;
(二)持令人憑調查令獲取證據後未在規定期限內將證據提交受訴人民法院的;
(三)不當使用、泄露持令獲得的證據或者信息的;
(四)偽造、變造調查令或者偽造、變造、隱匿、毀滅持令獲得的證據的。
持令人存在本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全省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層報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第一庭備案,經省高級人民法院內網公示,全省各級人民法院三年內不再向該律師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簽發調查令。
⑵ 律師和法律顧問有什麼區別
法律顧問是指律師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聘請,以自己的法律專業知識的專業技能為聘請方提供多方面的法律服務的專業性活動。法律顧問的業務范圍一般包括:為聘方涉及法律方面的事務提供法律咨詢;為聘甲方草擬、審查、修改法律事務文書;為聘方經營管理決策或重大事項的決策提供法律意見,或依法進行論證;協助聘方開展宣傳教育,運用法律手段加強企業管理;應邀為聘方的有關法律事務出具法律意見書或進行見證;向聘方提供有關法律信息;代聘方發布有關的聲明、公告、致函等文書;接受聘方委託,對有關企業或項目進行資信或可行性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代辦企業工商登記等法律事務;參與聘方的經濟合同談判和其他重大商務談判,提供法律意見,准備或審核所需的資料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協助制定談判方案等;參與處理聘方尚未形成訴訟或仲裁的民事、經濟、行政爭議或其他重大糾紛;優先接受聘方委託,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等各類糾紛案件的調解、仲裁或訴訟活動,依法維護聘方的合法權益。
律師是指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⑶ 最高院關於法律工作者提供轄區證明答復
最高院的老爺們,怎麼可能這么快就答復?早著呢!慢慢等吧。
一、先學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這個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院審委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其中第八十八條規定的關於訴訟代理人部分,引起了全國所有基層法律工作者強烈不滿。具體的條款內容如下: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二、爭議的焦點是:第八十八條第2款規定:(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主要是:提交「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這個規定是既不合理不合情又是錯誤的。主要有幾個理由:
1、〈解釋〉超越職權。
根據《立法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 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 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代理范圍依法應有人大常委會做出「具體含義」的法律解釋,最高法才有權力依據其做出適用的司法解釋。
2、違背客觀規律。
基層法律服務機構早已於2000年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鉤,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早已同為法律服務市場主體。已明確了統一的規制,成為了「自主執業、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自律性運行機制的機構,在合夥制的運轉下,在法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中,正在推動法律服務行業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中。
3、、違反聽證程序。
該司法解釋出台前,未召開聽證會,也無一人法律工作者發表意見,僅憑專家拍腦袋閉門造車,程序不合法。
4、關於出具「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的疑問。
(1)本轄區不明確。
(2)本轄區的證明,由哪個部門出具。
(3)本轄區不出具時,怎麼辦?如有一個外地人,在我社區租賃房屋居住一年以上,既未在公安局機關辦理暫住證,更不可能在本轄區登記注冊。故,若委託法工代理,因本轄區對此人不熟悉不了解拒絕出具是可能存在的。
(4)沒有強制性規定,本轄區必須出具證明材料。
(5)公民代理與律師代理、法工代理都是有專業素能差異的。若出具證明材料的話,與公民代理無異。
5、將基層法律工作者一棍子全打倒了。
法律工作者,由20世紀80年代由鄉鎮法律工作者發展而來,事實上,法工與律師及其他法律服務人都是推進依法治國的並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
因此,法律工作者們強烈建議修改該條款,具體改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除代理刑事、涉外外)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