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法律援助證明
『壹』 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證明怎麼開
法律分析:貧困證明不是自己寫的,法律援助中心有單子,拿著單子到住所地的社區或者居委會讓他們填寫蓋章。法律援助除了幫助貧困,殘疾等人外,還給農民工提供援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二條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 前款所稱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包括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者撫養費,不包括優撫對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
『貳』 法律援助證明怎麼寫
法律分析:證明
茲有我村委會(姓名),於××年××月參加法律訴訟。由於×××原因(每個家庭的具體原因),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希望法院、法律中心能為其提供法律援助,幫助其順利完成訴訟。
×××鄉(鎮)×××村委會(公章)
××年××月××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叄』 申請法律援助、那個經濟困難證明和法律援助申請書怎麼弄證明呢本人是外地人、那個證明怎麼開
經濟困難證明通常由本人所在單位或村委會出具。單位或村委會需確認申請人的經濟狀況,具體要求可能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在開具證明時,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戶口簿等相關材料。此外,部分地方可能還需要提供收入證明或其他相關經濟狀況證明材料。
法律援助申請書主要是由申請人自行撰寫。申請人可根據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的要求,按照模板或格式來填寫。其中,需要詳細說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法律援助的需求以及相關證據材料。如果申請人不確定如何撰寫,可以咨詢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由他們代為撰寫。
作為外地人,如果在本地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可以向戶籍所在地的村委會申請經濟困難證明。在申請時,可能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簿、暫住證等相關材料。如果申請人無法親自前往,可以委託他人代為辦理,但需提供授權委託書。
在申請法律援助時,可以聯系當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詢具體流程和所需材料。工作人員會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此外,申請人也可以尋找專業的律師或法律服務機構,獲取法律咨詢和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申請經濟困難證明和法律援助申請書時,需要確保提供的信息真實有效。如果提供虛假信息,可能會導致申請被拒。因此,在填寫相關材料時,務必仔細核對個人信息和證據材料。
另外,申請人可以關注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發布的相關信息,了解最新的政策和要求。同時,也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或熱線電話,獲取更多關於經濟困難證明和法律援助申請的信息。
總之,申請經濟困難證明和法律援助申請書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要求。申請人應根據實際情況,准備好相關材料,確保申請過程順利。
『肆』 法律援助經濟證明範本內容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經濟證明範本內容包括證明人的基本情況,還有就是具體的證明內容。也就是經濟非常的困難,並且進行簽字蓋章。當然了,申請人員需要拿著申請書和申請的證明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一、法律援助經濟證明範本內容包括哪些?
法律援助經濟證明範本內容包括證明人的基本情況,並且書寫經濟困難,最後進行簽字蓋章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以下幾點: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申請人最重要的一點是經濟困難
當然還會有其他的一些條件,比如因為突發事故無法支付法律服務費的群體或者是刑事訴訟案件中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被告人也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
(二)申請人應當是向國家規定的法律援助機構去申請,同時提交相應的資料:
1、申請人得身份證或者能證明是他的有效證件,如果說申請人是幫他人代理,那麼申請人還必須攜帶上能夠證明委託他過來申請的委託的證明。
2、證明確實經濟困難屬實的依據材料;
3、遞交申請法律援助的內容是什麼及其相關的證明材料等。
在這里需要提到的是,這里的標准最終如何實行還是需要根據您當地的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來實行的。
二、經濟困難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一)以收入來作為判定
首先城鎮居民的標准和農村居民的是有區別的。他們的申請標准也是不同的
城鎮居民按照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的地點(居住的年限在1年以上)政府規定的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來執行的。
而如果是農村居民的話,那麼需要按照上一年度國家公布的農村收入貧困線的標准來實行。
(二)以證件作為認定標准
申請人如果有以下1項到12項的證件或者證明材料,那麼就不需要提交法律援助申請人得經濟狀況證明表;如果說申請人有以下13到18項的證明那麼經濟困難證明也無需提交了。
1、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證明或者是農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證明;
2、當地所發布給特殊群體的農村特困戶求助證明;
3、農村「五保」供養證,這里的五保是指保戶在吃、穿、住、醫、葬方面;
4、人民法院給申請人得司法救助的決定;
5、由政府或者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證明材料;
6、殘疾證以及當地委員會或者居委會出示的固定生活來源的證明;
7、政府或者單位給的撫恤金的證明材料;
8、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生活困難,正在接受臨時救助的證明材料;
9、由工會組織發放的特困職工證;
10、地方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發放的其他社會救濟、救助證明;
11、按照國家最低養老金標准領取的退休證明或證件;
12、失業人員領取的失業保障金證明;
13、現實中因有見義勇為行為而獲得的民事權益;
14、農名工請求給付的工資或者是因傷造成的賠償;
15、殘疾人員弱勢群體請求侵犯他人身權益的賠償;
在我們國家,如果經濟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在面臨著民事糾紛的時候,請不請律師的話,我們國家規定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但是必須要附加一些證明,證明自己經濟確實面臨著困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