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軍律師
必須穿。
張利軍表示,近年來,南京律協認真貫徹「嚴管厚愛」精神,時刻「挺」在前面,主動採取措施,加強律師隊伍建設,打造真正律師之家。最近,南京律協在抓一個常常會被律師忽視的細節——律師出庭規范著裝的問題。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近期,南京律協收到一起被告對原告律師在參與開庭時未著律師袍的投訴,認為原告律師的行為違反了《律師協會會員違規行為處分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處分規則》)的規定,要求協會給予處分。2016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以下簡稱《法庭規則》),對包括律師在內的訴訟參與人的著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實早在2002年全國律協就出台了《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出庭服裝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江蘇省和南京市也有相應的規定。這些規定得到了廣大律師的擁護和支持。大家普遍認為,律師出庭著袍,不僅是一個形式,更承載著深遠的意義。它體現了律師職業的專業性和獨立性,能夠提升律師的職業形象,提高律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有利於維護法庭的神聖和尊嚴。但受主客觀等多種因素影響,這些規定執行情況並不理想,一些律師認為相對於違反訴訟規則、干擾法庭秩序和侵害當事人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不著律師袍出庭是小事情,無傷大雅。我們也能想像和理解投訴背後復雜的深層次原因。但假如連這種小事都不能按規范要求做到,依法規范執業便無從談起。古人雲:冠必正,紐必結。這足以說明古人對正衣冠的重視,作為職業法律人的律師,更應該注重自己的儀表形象。於是,我們決定「小題大做」,嚴肅律師出庭著裝規范。南京律協依照《處分規則》,對相關投訴依規進行了處理,對涉事律師進行誠信提醒,同時向全體會員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嚴格執行的通知》,要求全市律師按照《管理辦法》有關要求著律師袍出庭。從2018年10月1日起,對於違反《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而受到投訴的律師,協會將按照《處分規則》給予行業處分。在嚴格要求會員遵守《律師出庭服裝使用管理辦法》的同時,南京律協也採取多種措施為律師出庭著袍提供更多的方便,凸顯律師職業的法律共同體屬性——一是2016年新的《法庭規則》發布後,迅速通知和組織各律師事務所、律師認真學習《法庭規則》,深入領會和掌握要求,切實增強貫徹執行《法庭規則》的自覺性、主動性,要求律師於2016年5月1日起統一著出庭服裝,佩戴律師徽章參加庭審。二是迅速與江蘇省高級法院和南京市中級法院積極協商,向省高院和市中院配送了一定數量的律師袍供出庭律師應急使用,並會同各區律師工作站協調各區人民法院建立律師袍應急使用制度,為有條件的法院配送一定數量的律師袍供出庭律師應急使用。三是自2016年始,每年為新執業律師定製、配發律師袍,減輕新執業律師經濟負擔,進一步培養新執業律師的職業尊榮感和行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