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公司跳單受不受法律保護
A. 房產跳單的效力是如何規定的
在房地產交易領域中,對購房者而言,其跳開中介進行個人自主交易並不影響購房行為的有效性,然而,這一行為可能被視為違反了原有的服務協議或是合同義務。
「跳單」行為通常表現為:
在房產經紀人與購房者達成中介服務協議之後,不同於按照協議約定與經紀人繼續進行合作,而是如同跳躍式穿過中介的方式直接與賣方建立聯系,並進行私下交易,以期逃避向曾提供中介服務的經紀人支付中介費用的義務。
在此類情況下,如果合同中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跳單行為,那麼購房者和賣方的跳單行為可視為違約行徑,雙方將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但是,若類似禁止跳單的條款本身存在依法撤銷或宣告無效的情形(例如,僅要求經紀人陪同參觀完房子後,無論購房者是否決定購買該房產,都必須選擇代理該房產出售的經紀公司進行交易),如此條款將無法產生相應效力,因此,在此前提下的跳單行為便不會被認定為構成違約。
B. 買房「跳單」違法嗎多個中介給誰報酬
民法典首次將禁止「跳單」上升至法律層面。
專家介紹,「跳單」行為是中介合同糾紛領域特別常見的一種糾紛類型,我國法律之前對此沒有明確規定,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基於對實踐需要的回應,專門新增了相應規定。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條作出了明確規定:委託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務後,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專家介紹,根據這條規定,委託人繞過中介人,直接與第三人簽訂合同,需要同時符合三個條件,中介人才有權要求委託人支付報酬。這裡面第一個條件就是中介合同已生效,且中介人按約向委託人提供了服務。
不能單憑合同名稱判斷是否存合同關系。司法實踐中,委託人與中介人簽訂的合同名稱不一,有居間合同、中介合同、房屋買賣服務合同,還有看房確認書或看房協議書,因此,不能簡單地以合同名稱來判斷是否屬於中介合同關系,如果合同內容在實質上是中介人向委託人提供訂立合同的機會和媒介服務,就應當認定雙方之間存在中介合同關系。
而且,合同生效後,中介人需按約定向委託人實際履行報告訂約機會、提供媒介服務的義務:比如向委託人提供房源信息、介紹委託人與房屋所有權人見面、帶看房、協助雙方協商等,並且委託人接受了中介人提供的服務,這是中介人獲取報酬的權利來源。
C. 買房跳單是什麼意思
在房產交易過程中,當買賣雙方通過中介公司的居間服務建立聯系後,如果買賣雙方選擇不通過原中介公司進行交易,而是選擇自行成交,或者委託其他中介公司來辦理過戶手續,以避免支付中介費用,這種行為被稱為跳單。
跳單行為對於中介公司來說是一種經濟損失,因為中介公司通常會在交易成功後獲得一定的中介費。如果買賣雙方選擇跳單,中介公司可能無法獲得應有的報酬。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誠信原則,還可能引起法律糾紛。
在實際操作中,買賣雙方採取跳單行為的原因多種多樣。例如,有些買家可能認為通過其他途徑購房可以節省中介費;而有些賣家則可能擔心中介公司的服務質量,轉而尋找其他途徑來促成交易。
盡管跳單行為存在諸多問題,但在實踐中,由於買賣雙方的意願自由,這種行為依然難以完全杜絕。為了避免跳單現象的發生,購房者在選擇中介公司時應明確服務內容和費用標准,並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此外,中介公司也可以通過加強服務質量和提高透明度來降低跳單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跳單行為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是受到法律嚴格限制的。如果買賣雙方通過跳單行為導致中介公司遭受損失,中介公司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
總體而言,跳單行為對房產交易市場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購房者和賣家應當在尊重中介公司服務價值的基礎上,謹慎選擇交易方式,以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D. 租房跳過中介私下成交違法么
直接和房東簽約不觸犯法律條規,但租房接受中介服務後跳過中介是違法的,屬於跳單,跳單是指委託人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資源信息跳過中介公司進行交易、使得中介公司無法得到應得傭金的行為。中介公司具有獲取報酬的權利,禁止跳單行為。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沒有通過中介直接與房東或租客簽訂的購房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內容應該符合法律規定,並且合同還有進行備案,這樣的合同就是有效的。判斷是否構成「跳單」,首先要看中介合同是否已生效,並且要看中介人是否已按照合同約定提供了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實踐中,委託人就同一委託事項,可能僅委託一個中介人,也可能同時委託多個中介人。在有多個中介人的情形下,尤其要准確判斷委託人是否接受了中介人的服務,以及接受了哪個中介人的服務。其次,按照中介合同約定,中介人向委託人提供服務之後,委託人是否利用了中介人提供的這一服務而訂立合同,則是判斷是否構成「跳單」違約的關鍵。「跳單」行為第三個構成要件是委託人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該行為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委託人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信息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直接與合同相對方訂立合同。二是委託人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信息機會或者媒介服務,通過中介人與合同相對方訂立合同。比如,委託方通過某一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和媒介服務,合同已基本達成,委託人發現中介公司的報酬更低,繼而通過中介公司與合同相對方訂立合同,則構成「跳單」違約。
「跳單」行為亦稱為「跳中介」,它是一個行業術語,主要存在於房產交易、居間服務領域,是指買受人或出賣人已經與中介公司簽署了相關協議,中介公司按照協議履行提供獨家資源信息並促使買賣雙方見面洽談等促進交易的義務,但是買賣雙方或一方為了規避向中介支付中介費等義務,跳過中介而私自簽訂買賣合同的行為。
「跳單」行為不僅會讓中介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也會增加房產交易的風險,如房屋產權問題、資金安全、物業糾紛等風險隱患。一旦產生問題,對於購房者而言,輕則「花錢買教訓」,重則 「錢房兩空」。實踐中,不乏由此引發的居間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和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百六十五條 委託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務後,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
E. 繞過中介機構直接簽合同的「跳單」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嗎
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地產中介服務市場的發展,以房屋租賃與買賣為核心的居間合同得到廣泛運用,而居間服務活動中委託人頻繁的「跳單」現象成為實踐中爭議較大的法律問題。
網友咨詢:
繞過中介機構直接簽合同的「跳單」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嗎?
律師解答:
「跳單」行為通俗來講,是指中介為顧客提供訂立合同的交易機會,而買賣雙方顧客在獲得了對方的交易信息後繞過中介,直接達成交易進而逃避支付中介報酬的行為。「跳單」行為違背誠實和公平原則,損害中介人的利益、擾亂市場秩序,阻礙中介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委託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務後,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
律師補充:
跳單行為主要從三個方面認定,第一,要看中介合同是否已經生效,且要看中介人是否已按照合同約定提供了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第二,要看中介人向委託人提供服務之後,委託人是否利用了中介人提供的這一服務訂立合同;第三,委託人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
在尋求中介服務時,應盡可能地選擇信譽良好、經營規范的企業。同時,不要嘗試「跳單」。雖然民法典第965條只規定了「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但中介合同中往往都有「跳單」違約條款。「跳單」行為不僅會使委託人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同時會增加房產交易的風險,現實生活中也出現過委託人向買房人支付房款後不能辦理過戶手續、買賣雙方因為房款的支付時間產生糾紛等情況,給買賣雙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希望廣大群眾嚴格遵循契約精神,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不要因為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五條 委託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務後,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
第九百六十六條 本章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委託合同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