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印章使用法律風險防範培訓

公司印章使用法律風險防範培訓

發布時間: 2025-04-07 05:29:05

❶ 印章管理的風險和措施

法律分析:
風險:
(一)印章刻制的業務流程不清晰。沒有審批程序,只要業務需要,領導或部門就可隨便刻制印章,刻制後沒有下發正式啟用文件,沒有明確印章使用范圍和使用時間。
(二)印章刻制不在公安部門指定的單位進行。不在公安機關備案,隨便找一家單位刻制公章,刻完就用,為以後發生印章使用風險埋下了隱患。
(三)印章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不完善。使用宴稿啟印章未經過嚴格審批。印章管理人員對使用印章材料不嚴格審查,更有甚者,在空白介紹信或空白紙張上用印。印章保管者讓印章離開自己的視線或因自己沒時間讓他人代為蓋章,在沒有監管人的情況下允許他人攜帶印章外出。
措施
(一)首先建立日常保管制度。指定印章歸口管理部門,明確企業各部門印章管理職責,明晰印章刻制、使用的業務流程,做到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二)建立崗位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印章管理崗位人員要簽訂法律風險崗位承諾書,明確印章管理崗位的法律風險防控職責;同時,要加強對印章管理崗位人員法律風險防範的教育,使其認識到印章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印章管理的技能和法律風險防範意識。

法律依據: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憑公司登記機關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刻制印章,開立銀行賬戶,申請納稅登記。

衍生問題:
合同管理的控製程序有哪些
(一)建立分級授權管理制度
企業應當根據經濟業務性質、組織機構設置和管理層級安排,建立合同分級管理制度。屬於上級管理許可權的合同,下級單位不得簽署。對於重大投資類、融資類、擔保類、知識產權類、不動產類合同上級部門應加強管理。下級單位認為確有需要簽署涉及上級管理許可權的合同,應當提出申請,並經上級合同管理機構批准後辦理。上級單位應當加強對下級單位合同訂立、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敬滑)實行統一歸口管理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指定法律部門等作為合同歸口管理部門,對合同實施統一規范管理,具體負責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審核合同晌如條款的權利義務對等性,管理合同標准文本,管理合同專用章,定期檢查和評價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採取相應控制措施,促進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三)明確職責分工
公司各業務部門作為合同的承辦部門負責在職責范圍內承辦相關合同,並履行合同調查、談判、訂立、履行和終結責任。公司財會部門側重於履行對合同的財務監督職責。
(四)健全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
企業應當健全合同管理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開展合同後評估,對合同訂立、履行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應當追究有關機構或人員的責任。

❷ 如何防範在公章使用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如何防範在公章使用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企業公章管理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作為權利、內部管理活動和對外開展活動的象徵,使用公章往往代表著行使權利、承諾、信用或證明。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公章管理制度,加強公章管理,防範公章風險。

(一)什麼是公章?

法人在領取營業執照後,通常會刻制公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等印章。公章是代表企業法人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其效力范圍也最為廣泛。是否加蓋有公章是判斷公司民商事行為是否成立、生效的重要標准。在代表公司對外簽訂合同時,公章和合同專用章對於合同、協議而言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財務專用章和發票專用章有各自的使用范圍,財務專用章是辦理單位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的印章,發票專用章是用發票單位和個人按稅務機關規定刻制的印章,發票只能加蓋發票專用章而不得使用財務專用章。

(二)公章的效力認定的特殊情形

1、僅有法定代表人簽字沒有加蓋公章的合同

根據《合同法》第32條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必須簽字與蓋章,有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具備公司授權的當事人簽字時,合同即成立。

2、公章外借所簽合同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獲得公司授權的人將公司的公章外借,應視為公司授權他人使用公司公章,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法律規定,使用該公章所產生的法律關系對該公司具有約束力。

3.違反公司章程使用公章簽訂合同

公司章程是公司股東指定的內部協議,只對公司內部具有約束力,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因此違反公司章程使用公章簽訂的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法律規定,即具有效力。違反公司章程使用公章的人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4.加蓋分公司公章的合同

依法設立的分公司具有營業執照,蓋有分公司公章的合同符合合同生效的法律規定即具有效力。但是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

5.公司更改名稱後蓋有原公章的合同

公司更改名稱不影響公司之前簽訂的合同的效力,符合合同生效法律規定的蓋有原公章的合同依然有效。

(三)公章使用不當的法律風險

1、表見代理風險

根據《合同法》第49條的規定,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主要包括無權代理人開具蓋有公章的空白介紹信、合同、協議等法律文件。一旦善意的相對人因信賴無權代理人出具的帶有公章的以上法律文件而與之簽訂合同,該合同對於公司即具有法律約束力。

「關系章」、「人情章」的法律風險

公司的公章能夠代表公司的意思表示,蓋有公章的法律文件對於公司而言通常具有法律約束力。許多涉及公章的法律糾紛皆因公章的管理人員違反公章管理規定,忽視公章的重要性而產生。管理公章的人員礙於人情、上級領導施加的壓力蓋各種「關系章」、「人情章」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

公章保管、交接不善的法律風險

公章隨意擺放、保管使用缺乏嚴格的管理、公章變更後原公章隨意丟棄都是風險隱患。使用公章過程中的疏漏,比如未在重要的合同等法律文件上加蓋騎縫章,也給篡改合同提供可乘之機。

(四)公章使用的法律風險防範

1、完善公章管理、使用制度

在公司章程中,應當規定需要加蓋公章的文件必須經主管領導審閱簽字後方可蓋章,並且對加蓋公章的文件保留復印件存檔。禁止在空白合同、文件、介紹信上使用公章。章程中應明確公章保管人,公章使用、移交程序。

2、嚴格遵守公章管理規定,合規操作

對公章的保管、使用、移交、銷毀必須嚴格依照公司章程中有關公章的管理規定。在使用公章之時公章的保管人必須在場監督,做到「人在章在」。對於合同等重要法律文件在公司法務部門審核後加蓋騎縫章防止出現合同被調換、篡改的情況。公司公章變更後,要將原公章銷毀。

3、選擇合適人選保管公章

在選擇公章保管人員時,務必選擇責任心、紀律性強的人員負責公章的保管,做到公章不離身,蓋章前確保逐頁閱覽文件。決不能不看內容就在文件上蓋章。公章被盜、丟失時,保管公章人員需要及時通知有關領導,採取補救措施,避免損失擴大。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恢復執行的條件 發布:2025-04-09 09:08:43 瀏覽:110
區別行政法規和行政法 發布:2025-04-09 09:07:13 瀏覽:636
道德經講酒 發布:2025-04-09 09:07:10 瀏覽:194
反向社會法是 發布:2025-04-09 09:05:00 瀏覽:79
舟曲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09 09:02:44 瀏覽:142
鄉鎮人大條例 發布:2025-04-09 09:00:35 瀏覽:198
行政法規的作用 發布:2025-04-09 08:59:42 瀏覽:232
大連法院法官工資 發布:2025-04-09 08:58:05 瀏覽:420
根據勞動法試用期 發布:2025-04-09 08:57:18 瀏覽:739
微信發的欠條圖片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9 08:53:54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