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所改革
❶ 法律服務所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法律服務所是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業務的市場中介組織,受到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和指導。其業務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於擔任法律顧問、參與民事、經濟、行政訴訟、非訴訟法律事務等。與律師服務所相比,法律服務所在產生背景、設立依據、從業資格、設立程序和條件等方面有所不同。下面是法律服務所的業務范圍:
1. 擔任法律顧問:為鄉鎮、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民委員會、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個人合夥組織及公民提供法律顧問服務。
2. 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3. 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審查合同、協議、章程等法律服務文書,參與協商和談判,參與協調、仲裁活動,申請行政復議,代理合作、擔保、分家析產等單項民事、經濟法律事務等。
4. 主持調解糾紛:包括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
5. 解答法律咨詢:解答法律問題、各項具體法律事務的方法和途徑及政策咨詢。
6. 代寫法律事務文書:訴訟法律事務、非訴訟法律事務及其他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7. 協助辦理公證:協助開展證前服務、辦理公證申請、辦證過程中的有關事項及證後服務。
8. 辦理鑒證:對一些內容單一、權責明確、標的額小、履行期短的協議或合同給予審查和證明,並監督協議或合同的履行。
9. 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作。
法律服務所與律師事務所的區別主要在於:
1. 產生背景:律師事務所早在我國建國初期就在全國建立了,而後法律服務所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產生的。
2. 設立依據:律師事務所是根據《律師法》設立的,而法律服務所是根據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規章或批復設立的。
3. 業務范圍:律師事務所有更廣泛的業務范圍,包括高層次的法律服務,如金融證券、涉外房地產等。
4. 從業資格:《律師法》對律師的學歷和資格有明確要求,而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工作者資格要求相對寬松。
5. 設立程序和條件:律師事務所設立程序嚴格,需要滿足一定的人數、資金和辦公場所等條件,而法律服務所的設立則相對簡單。
6. 國際地位:律師制度已有數百年歷史,在國際上具有較高地位,而法律服務所在國際上沒有類似的機構和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