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芳華律師
A. 這8位美女明星都是廣州人,你知道幾位
鍾楚曦,1993年出生於廣州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代表作包括電影《芳華》、《脫單告急》、《寵愛》以及電視劇《最遙遠的距離》、《我要逆風去》、《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王麟,1983年出生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國內地女歌手。代表作品有歌曲《QQ愛》、《傷不起》、《很傻很天真》、《大齡darling》、《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李艾,1979年生於廣州市,中國內地女模特、影視演員、主持人。代表電影作品有《杜拉拉升職記》、《親密敵人》、《非常突然》。電視劇代表作包括《生活在別處》、《我在北京等你》、《買定離手我愛你》。同時,她還主持過《三個女人一台戲》、《幸福晚點名》、《夢想成真》等節目。
葉子淇,1994年生於廣州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平面模特。代表電影作品有《綉花鞋》、《天生愛情狂》、《電競高校》。電視劇代表作包括《牽牛的夏天》、《離婚律師》、《美人製造》。歌曲代表作有《大眼睛》、《猜猜我是誰》、《冬眠期》。
陳瑩,1976年生於廣州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代表電影作品有《老五的奧斯卡》、《親愛的》、《不離不棄》。電視劇代表作包括《我的1997》、《你好,舊時光》、《扶搖》。
羅姝涵,1996年生於廣州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蜜蜂少女隊成員。代表作品有歌曲《lady bees》、《棒棒》、《微笑面具》、《GPS密封令》、《省省吧》。
陳問言,1994年生於廣州市,原廣州藍寶石少女組合成員、女子偶像團體SNH48 TEAM NII 的成員。代表作品有歌曲《鏡中聖女》。
龔婉怡,1997年生於廣州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代表電影作品有《解剖室靈異事件之男生宿舍》、電視劇《燕雲台》、《神隱》、《問蒼茫》。
B. 南潯巨富張靜江之女:抱定獨身主義,24歲卻嫁55歲孫中山秘書
1930年的一天, 在上海的西藏路大慶里的張公館, 張靜江 獨自端坐在書房中,閱讀著家信。那是寶貝女兒 張荔英 從法國巴黎寄來的書信。信上寫道:
張靜江讀完,氣不打一處來,他一把將信紙揪成了一團。
出生於 南潯 巨賈之家的張靜江,從25歲起,就在法國、美國等歐美國家游歷經商,思想一向開明豁達,為什麼得知女兒戀愛的消息,會是這種反應呢?
此時的張家,有了5個女兒。個個花容月貌,追求者眾。是上海灘數一數二的名媛貴淑,據說, 杜月笙 的晚宴名單上,張家的5朵金花,均列其中。
特別是四女兒張荔英,容貌尤其出眾,還登上過上海當時最 時尚 的雜志《 良友 》的封面。
張荔英,這位有著故鄉 南潯「水晶晶」 的秀麗氣質的江南女子,她玉軟花柔的外表下,卻有著一顆和父親張靜江一樣的俠義之心。
她不僅喜歡琴棋書畫,也偏好騎射。她特別擅長繪畫,從小就立志要當個畫家。
張家 有女初長成 ,5朵金花的婚姻大事逐漸列上了議事日程。上門求親的人,絡繹不絕。
可是,個性獨特的四小姐張荔英,偏偏告訴全家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對於四女兒的特陸臘蘆立獨行,父親張靜江是鼓勵和欣賞的。在這位開明的父親眼裡,沒有什麼比女兒開心更重要的事情了。至於是否獨身,一切順其自然吧。
因為,他早就看出四女兒清醒冷峻的個性超出常人。
張靜江25歲那年,以清政府一等參贊的身份,隨駐法公使孫寶琦出使法國,妻子 姚蕙 隨行。
在此期間,生育了5個女兒。後來,張靜江為了革命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內。女兒們的生活學習主要由妻子負責。
孩子們雖然從小在歐美國家長大,受到的是西式教育,但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姚蕙,從來沒有忽視過孩子們的中國古典文化的教育。
因此,5個女兒,個個學貫中西、秀外慧中。
天有不測風雲,這個幸福富足的家庭卻橫遭厄運。
1924年,姚蕙在帶著女兒們在公園散步的時候,被一個枯樹枝砸中,突發腦溢血,撒手人寰,拋下了5個年紀尚小的女兒們。
四女兒張荔英才18歲,最小的女兒僅14歲。
當時,張靜江正在國內忙於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噩耗傳來,他悲痛欲絕。但一時無法分身去處理妻子的後事,只好委託給孩子們的舅舅。
在這場巨大的變故中,年僅18歲的四女兒表現早帶得最為堅毅。從母親的突然受傷,到醫治無效離世,直至後事安排,她始終都能保持著一份超出年齡的冷靜。
母親的葬禮上,她表情凝重,不哭不鬧。她剋制著喪母的巨大悲痛,扶著母親的靈柩,隨著送葬的隊伍,緩緩前行,讓觀者無不動容。
後來,張荔英和姐妹們一起回到上海,父親的身邊。
到了上海後,從小養尊處優的張家「5朵金花」才發現自己的祖國還是那麼的積貧積弱,街邊上還有那麼多吃不飽、穿不暖的窮苦之人。
她們感受到了不公,父親的那份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也影響著她們。
當別的富家小姐們都在社交玩樂的時候,她們卻組織起街頭演講。
她們拖出個肥皂箱子,手持一個紙卷做的喇叭筒,踩上箱子,登高一呼,宣布起了革命。因此,「五朵金花」還獲得了一個「肥皂箱上的演說家」的雅號。
無疑,在「革命」活動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四小姐張荔英。
張靜江看在眼裡,對女兒們女俠一般的俠肝義膽,感到十分欣慰。
同時,他對女兒們的教育也從來沒有放鬆過。他因材施教,孩子們喜歡什麼就重點學什麼。三女兒喜歡鋼琴就學鋼琴,四女兒擅於繪畫就專修繪畫。
他給她們分別請了白俄私人教師,來家中授課,精心培養。
從此,張荔英愛上了西方的油畫藝術。她在上海完成了高中教育後,於1926年又留局斗學海外,繼續深造。
她先在美國紐約的藝術學生聯盟,系統地學習藝術。隨後,又轉戰法國,在巴黎的克拉洛西美術專科學校和比婁學院接受更加專業的美術訓練。
1930年,24歲的張荔英已經學業有成,她第一次參加了巴黎秋季沙龍。
後來,她的作品多次入選獨立沙龍和杜勒利沙龍,受到業內廣泛的高度贊譽。
巴黎的第如迭坡美術館還收藏了她的一副畫作。
在當時的 社會 背景下,張荔英作為一名亞洲女性畫家,其取得的成就和繪畫技藝,論為登峰造極,也不為過。
1930年,是張荔英的幸運年。在繪畫事業取得輝煌的同時,愛情也輕輕敲開了張荔英的心門。
那天,在閨蜜 宋慶齡 的介紹下,她和 陳友仁 相識。
這位曾經抱定「獨身主義」的個性少女,在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之後,卻很快改變了的愛情觀。
陳友仁,擔任過 孫中山 的英文秘書和外交顧問。
他是一位華僑,祖籍是廣東興梅地區,出生於中美洲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從小接受的是英國教育,成年後,做了當地的第一位華人律師,享有盛譽,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但是,陳友仁並不滿足眼下「小我」的安逸和富足,他胸懷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當他聽說國內的辛亥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時,感到特別振奮。他很快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追隨孫中山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1927年,作為武漢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的陳友仁在與 英國代表歐瑪利 的談判中,簽訂了 《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協定》 ,一舉收回了漢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是石破天驚的大事件,陳友仁也因此被譽為 "鐵腕外交家" 。
陳友仁這位民國時期的華僑外交家,從小在國外長大,甚至都不太會說中國話,卻為中國收回了2座城市,讓中國人終於揚眉吐氣。
不得不說,陳友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政治家。
或許,正是因為陳友仁的種種義舉,打動了張荔英的芳心。
雖然,張荔英結識陳友仁的時候,已經錯過了他的人生巔峰。他已經55歲,比張荔英的父親張靜江還年長2歲。原配妻子病逝了4年,還是4個孩子的父親。
而且,他的政治生涯的輝煌時期已然過去,還正在被蔣介石通緝,過的是顛沛流離的的流亡生活。
那年,張荔英才24歲,芳華正茂,意氣風發,自己的繪畫事業也處於高峰階段。
但是,張荔英看到的是陳友仁的高風亮節,他就是她心目中的「中國第一美男子」。她毅然放棄了自己曾經抱定獨身主義的想法,決定和陳友仁相伴到老。
於是,張荔英給上海的父親寫去了信件,告知了自己的戀情。
但是,父親張靜江得知這個消息,卻非常生氣。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年齡差距,最主要的是,陳友仁和自己的政見有著巨大的分歧。
後來,陳友仁也給未來岳父寫去了飽含真摯 情感 的郵件。他對於兩人不同的政見隻字不提,只是誠懇地表達出對張荔英的愛戀,並表示將全心全意地呵護她。
張靜江畢竟是開明的家長,既然女兒喜歡,他也只得同意這門婚事。只希望2人互敬互愛,白頭到老。
可是,張靜江還是隱約感到女兒的婚姻會經歷坎坷,他賭氣說道:
沒想到一句氣話,卻得到了無情的應驗,他們的婚姻僅維持了14年。
1930年,在法國巴黎,張荔英和陳友仁在巴黎舉辦了簡單的婚禮。開始了一段神仙眷侶似的婚後生活。從此,張荔英的畫作簽名改為「CHEN」,隨夫姓「陳」。
夫婦倆伉儷情深,互敬互愛,羨煞旁人。
陳友仁對自己的嬌妻,不僅在 情感 上專一,生活上照顧,對她的繪畫事業也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他是她最忠誠的模特。任何時候,只要妻子需要,他就會擺好一個姿勢,長時間一動不動。張荔英曾經非常感恩地說:
不僅如此,陳友仁還會陪著妻子到郊外寫生,塞納河畔留下了夫妻二人恩愛相伴的身影。
張荔英的畫展事務中,陳友仁也是全程操辦,親力親為。
在巴黎的安逸美好的時光很快過去。
動亂的年代,總少不了顛沛流離。抗戰爆發後,有著強烈愛國情懷的陳友仁,於1934年前往 香港 從事抗日活動。彼時,張荔英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邊。
不久,日本侵略軍就攻佔了香港,夫妻二人雙雙被日軍逮捕,並被轉押送至 上海 軟禁於家中。
日本侵略者時常來家中,對陳友仁軟硬兼施,各種拷問。這對夫妻二人施加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但他們用極大的意志力支持著彼此,相信一定會「 守得雲開見月明 」。
在那段苦難的日子裡,張荔英始終不離不棄,與愛人風雨同舟。她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一幅幅美好的圖畫,慰藉著彼此的心靈,耐心等待著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1944年,他們終於等來了抗戰即將結束的號角,當曙光即將普照中華大地的時候,陳友仁卻突發心臟病,於上海逝世。
丈夫去世後,張荔英把所有的 情感 和精力都投入到她的油畫事業之中,她原本打算不再結婚,但朋友們都勸她:
1947年,她再度進入婚姻,第二任丈夫是陳友仁生前好友何永佶博士。 但她的畫作簽名依然還是一直使用「CHEN」,以此紀念自己的愛人。
可惜,這段再婚只維系了6年,由於何永 佶 在事業上一直不思進取,也沒有穩定的工作,想當然地認為有妻子賺錢養家就可以了。這點,讓張荔英非常不滿。後來,二人還是於 1953年離婚,結束了這段短暫婚史。
離婚後的那年, 張荔英從馬來西亞來到新加坡,接受了南洋美專校長 林學大 的邀請,做了一名美術老師。在該校任職長達27年,為新加坡培養出大量的美術人才。她後來入籍新加坡,成為國寶級的油畫大師。
1993年 ,漂泊了大半生的張荔英,在新加坡與世長辭,享年87歲。
這位祖籍來自江南水鄉的美麗女子,一生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她的故鄉 「水晶晶」的南潯 ,她何嘗不對故鄉魂牽夢繞?於是,她用她的畫筆寄託著那份鄉愁。
她曾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下滿池蓮花,並創作出巨型油畫精品《蓮花頌》。這位偉大的女性畫家用自己最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家鄉的牽掛和熱愛。
前期文章:張荔英的三姐張芸英也是一位了不起的音樂家
C. 重溫TVB經典職業劇,幾個高學歷女星,帶你見識真正的職場精英
最近看了幾集《精英律師》,對於藍盈瑩的表現真的一言難盡,劇中藍盈瑩飾演的是一位 實習律師,法律系高材生,也算精英新人類,可是藍盈瑩的氣質真的離職場精英挺遠的。
扮演職場精英,不是說穿件職業裝就是精英了,而是應該從里到外都透出職場人的氣質,明顯藍盈瑩並沒有。
其實近幾年的職業劇中,精英人士越來越臉譜化,彷彿穿件得體的職業裝就變成專業人士了。
說到經典職業劇,就不得不提到TVB了,TVB幾乎把各行各業都拍遍了,拍出了很多部經典職業劇,也造就了很多經典角色。
1、陳慧珊
陳慧珊是TVB高學歷的女演員之一,畢業於波士頓學院傳播系,畢業後的工作為主持人。
多數人熟悉陳慧珊,是因為《鑒證實錄》裡面法醫聶寶言這個角色,的確在劇中陳慧珊飾演的聶醫生,職業干練,工作時自然投入,有時候給人感覺不像在演戲,像是本色出演。
實際上陳慧珊在《鑒證實錄》里能有這么好的表現,和其努力是分開的,為了能演好聶醫生這個角色,陳慧珊在台詞中狠下功夫,其中有很多專業術語,她都非常熟練的銘記於心,保證拍攝效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慧珊飾演的聶醫生,成為了TVB刑偵劇中最為經典的法醫角色,就是到今時今日也無人能超越。
其實在拍攝《鑒證實錄》之前,陳慧珊早已在另一半職業劇中嶄露頭角,那就是《壹號皇庭五》,她在劇中飾演冷酷又專業的歐子強。
雖然《壹號皇庭五》是陳慧珊第一部劇,可憑借她努力踏實的品質以及天生的氣質,這部劇在開播之後,陳慧珊就受到了關注,很多觀眾都問這個酷酷的律師是誰演的。
2、宣萱
宣萱算是和陳慧珊同期出道,同時她也是一位高學歷的女演員,畢業於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在《壹號皇庭五》飾演大律師 程若暉。
劇中的宣萱飾演一頭短發,顯得干練又不失俏皮,打破了人們固有印象中的刻板形象,她飾演的程若輝在工作時自信冷靜,下班後又非常懂的生活,讓很多人對律師這個職業都有了嚮往。
除了大律師程若暉之外,宣萱在《刑事偵緝檔案四》中的心理醫生武俏君,也算是非常經典的職業女性角色之一。
宣萱在劇中飾演的武俏君的裝扮雖以休閑為主,但一點都不妨礙她職業女性的形象,冷靜專業,處理感情不脫離帶水。
記得《刑事偵緝檔案四》最後一場戲是講宣萱扮演的武俏君和古天樂飾演的徐飛分手。
雖然武俏君難過於徐飛最終選擇了前女友,可她卻能說出:這個世界上,除了愛情,還有其他很多東西,這句話真的可以被奉為經典台詞,也讓人意難平至今。
3、胡杏兒
胡杏兒畢業於香港 科技 大學,演過很多角色,比如《肥田喜事》中的肥田、《我的野蠻奶奶》中的田力等,當然也飾演了不少職業女性,比如《 律政新人王 》中的律師鍾清玲、《沖上雲霄》第一部中的 蘇怡以及第二部顧夏晨。
很巧的是胡杏兒在 《沖上雲霄》一、二兩部中都出演了角色,而且是不同的角色,第一部中飾演的是機場地勤,雖然不算是職場精英,但也算剛出職場的新人,胡杏兒把為人活潑開朗職場新人蘇怡演活了。
第二部中胡杏兒飾演飛機維修核准簽證督導員顧夏晨,中七畢業後便當上飛機維修員,經驗豐富,技術高超。
在第二部中胡杏兒為了飾演的顧夏晨剪了短發,男孩氣十足,為人冷酷但在工作上非常專業,和第一部中 蘇怡判若兩人,不得不說胡杏兒的演技非常高超。
當然除了以上的演員和角色之外,TVB還有很多經典的職業女性角色,比如《陀槍師姐》裡面的滕麗名飾演的陳三元以及關詠荷飾演的朱素娥,郭可盈在《刑事偵緝檔案》中飾演的記者高捷以及在《談判專家》中飾演的談判專家的簡潔,張可頤在《法證先鋒四》中飾演的法醫 鍾學心。
雖然TVB現在走下坡路,也很久沒有出過經典的職業劇,但之前的經典角色也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