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所起訴司法部
1. 法律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的區別
法律分析:一、兩者概念不同:
律師事務所:又稱「律師所」「律所」,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設立並取得執業許可證。
基層法律服務所:又稱「法律服務所」「法律所」、「法律事務所」,個別會在廣告宣傳時違規使用「律師」字樣。法律服務所是依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
二、從業人員不同;
律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為律師,律師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經過嚴格的書面審查及面試考核後才能申請律師執業。
法律服務所的從業人員為法律服務工作者,成為法律工作者的條件是:具有高中或者中等專業以上學歷的人員經考核,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司法工作滿五年的經申請可以成為法律工作者。
三、兩者的業務范圍不同;
四、兩者的設立程序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2. 法律服務所是幹嘛的
法律服務所是依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其任務是組織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業務活動,並進行相關的管理、培訓、服務等,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和指導。
法律服務所的服務范圍:
應聘擔任法律顧問:擔任本轄區的鄉鎮、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民委員會、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個人合夥組織及公民的法律顧問;
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審查合同、協議、章程等法律服務文書,參與協商和談判,參與協調、仲裁活動,申請行政復議,代理合作、擔保、分家析產等單項民事、經濟法律事務等;
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
主持調解糾紛、經濟、勞動爭議、生產經營性糾臘弊紛及具有財產利益性質的民間糾紛;
代寫法律事務文書:訴訟法律事務、非訴訟法律事務及其他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解答法律咨詢:解答法律問題、各項具體法律事務的方法和途徑及政策咨詢;
辦理鑒證:在積極開展協辦公證業務的基礎上,應當事人的申請,可以對一些內容單一改賣、權責明確、標的額小、履行期短的協議或合同給予審查和證明,並監督協議或合同的履行;
協助辦理公證:協助開展證前服務、辦理公證申請、辦證過程中的有關事項及證後服務;
協助司法助理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業務工輪殲族作。
3.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起訴司法部最新消息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15)三中行立初字第00756號
起訴人無錫市惠山區惠邦法律服務所,住所地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石塘灣石獅東路1號。
法定代表人繆建平,主任。
起訴人無錫市惠山區惠邦法律服務所(以下簡稱惠邦法律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以下簡稱司法部)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確認司法部不對惠邦法律所提出要求對其第19號令及司復(2002)12號批復就其合法性、合理性、適用性作出解釋之行政行為違法,並判令司法部在十日內就其第19號令及司復(2002)12號批復是否適用已脫鉤轉製成合夥製法律服務所及其執業人員,並就其合法性、合理性、適用性繼續做出解釋。
本院認為,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行政訴訟法設定的起訴條件。司法部制定了《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及司復(2002)12號批復。惠邦法律所要求司法部對上述二者的合法性、合理性、適用性作出解釋,是一種行政咨詢行為。行政咨詢行為不屬於可訴行政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四)項、第八十五條之規定,裁定如下:
對起訴人無錫市惠山區惠邦法律服務所的起訴,本院不予立案。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本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上訴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谷紹勇代理審判員王蕾蕾代理審判員巫揚帆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書記員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