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法律風險

公司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 2020-12-18 09:12:49

1. 企業法律風險的企業法律風險

企業法律風險,確切地說,亦可稱為法律性風險,是指企業預期與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而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並因此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風險和利益,是企業家關注的兩個基礎性問題,企業家唯有將風險和利益並重對待,才能夠保證企業價值獲得持續保持和增長。
縱觀企業風險,無外乎商業風險和法律風險,而商業風險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風險,或最終以法律風險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法律風險已經成為企業最為常見、爆發率最高的風險之一,它給企業所帶來的損害,往往是企業難以承受的,法律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大部分企業都不太重視企業法律風險的防範,只有當出現了法律風險發生時才會想到用法律手段去補救,其實法律風險是可以事先防範和避免的。企業法律風險的事先防範能使企業免遭不必要的損失。
一、企業法律風險的定義
無論是在企業風險管理領域還是在企業法律事務領域,企業法律風險都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概念,但是關於法律風險的定義,人們的認識卻不盡相同,其中較為常見的幾種定義如下:
(一)國際上關於法律風險的定義
1、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法律風險主要表現為因下列情形引發的風險:(1)不完善或不正確的法律意見或者業務文件;(2)現有法律可能無法解決與銀行有關的法律問題;(3)法院針對特定銀行作出的判決;(4)影響銀行和其他商業機構的法律可能發生變化;(5)開拓新業務且交易對手的法律權利不明確。為使各商業銀行在建立和實施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方面保有一定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在前述定義的基礎上又作了概括性的說明,即「法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因監管措施和解決民商事爭議而支付的罰款、罰金或懲罰性賠償所導致的風險敞口」(risk exposure)。
2、國際律師協會(IBA)
法律風險是指銀行因經營活動不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外部法律事件導致風險敞口的可能性。
3、全球企業法律顧問協會(ACC)
法律風險是指企業所承擔的發生潛在經濟損失或其他損害的風險。
4、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
法律風險是企業面臨的另一種類型的商業風險,法律風險可能造成經濟損失。法律風險的原因通常包括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合同違約、侵權(例如知識產權)、怠於行使公司的法律權利等。
(二)國內關於法律風險的定義
1、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由於行為人做出的具體法律行為不規范導致的,與其所期望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的法律不利後果發生的可能性。
2、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因法律法規因素所引致的由公司企業承擔的潛在經濟損失或其他損害的風險。
3、企業經營行為違法而招致法律責任就是企業法律風險。
4、企業法律風險是由於企業自身或其對方違法犯罪、侵權違約而使本企業遭受與法律有關的損失的可能性;
5、企業法律風險是指企業預期與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並因此給企業造成損害的可能性。法律風險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故意或過失違反法律義務或約定義務可能承擔的責任和損失。
6、企業法律風險是與法律調整對象博弈產生的商業風險。
7、法律風險是指可能減損企業現有或未來收益,或使企業喪失商業機會,或阻礙企業發展的與法律有關的經營風險。
從上述各種觀點可以看出,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基於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由於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法律主體的作為及不作為,而對企業產生負面法律責任或後果的可能性。
該定義闡明了構成企業法律風險的三個基本要素:首先,風險存在的前提條件是法律對其有相關的規定或者合同對其有相關的約定;其次,引發風險的直接原因包括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即企業自身或其他當事人(法律主體)做出了某種行為或沒做出某種行為(作為或不作為);最後,風險發生後會給企業帶來負面的法律責任或後果。一個風險只要同時具備了這三個要素,就可以被認定為企業法律風險。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特徵
企業法律風險之所以成為單獨的一類企業風險,是因為其具有與其他企業風險明顯不同的特徵。結合企業法律風險的定義,我們認為企業法律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必然與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有關
這是企業法律風險區別於其他企業風險的一個最根本的特徵。無論哪一種企業法律風險,其之所以產生,歸根結底是因為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存在。這種關聯性既可能是直接的,如最常見的違規或違約風險;也可能是間接的,如企業未及時履行法律或合同賦予的權利,而導致利益受損。
(二)企業法律風險發生的的結果具有強制性
企業的經營活動如果違反法律法規,或者侵害其他企業、單位或者個人的合法權益,通常情況下會導致企業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等法律責任。而法律責任具有強制性,一旦發生,企業必須被動承受。
(三)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領域十分廣泛
企業打所有經營活動都離不開法律規范的調整,企業實施任何行為都需要遵守法律規定。法律是貫穿企業經營活動始終的一個基本依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以及企業內部的關系,都要通過相應的法律來調整和規范。因此,企業法律風險存在於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各項業務活動之中,存在於企業從設立到終止的全過程。
(四)企業法律風險具有可預見性
企業法律風險是基於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產生的。而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確告訴當事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以及相應的法律後果是什麼。因此對於當事人來說,企業法律風險是可以事前預見的,即可以通過對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解讀,預先判斷出哪些行為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以及風險發生後會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五)企業法律風險具有較強的可預見性
引發且法律風險最為常見的原因是企業自身做出了某種違反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規范企業自身行為,使其符合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要求,進而避免風險的發生。換言之,對於企業來說,大多數的法律風險是可以通過相應的有效措施予以防範和控制的。

2. 公司法律風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僅供參考
(一) 股權投資中的法律風險

合資合作設立企業或收購股份是企業常見的投資形式,如是合資合作設立企業如果選擇合作夥伴不慎,沒有盡職調查就盲目相信一些缺乏誠信和履約能力、企圖在合作夥伴處撈一把的自然人或小企業,以致上當受騙或埋下隱患;如一家國有企業和自然人合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企業用現金出資,自然人用兩項專利權出資並承諾在公司成立6個月後辦理專利權過戶手續。公司成立後由自然人股東全權負責經營。期間,在無法律人員參與的情況下,公司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自然人出資方式變為專利使用權出資。後因出資、經營問題股東間發生爭議訴至法院,該案就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出資方式正在報請有關部門解釋。工商局就該公司經營、股東出資不到位問題正在調查處理中。

如是受讓股份,則應慎重審查轉讓方原出資財產的真實性與合法性。所謂出資財產的真實性是指財產價值的真實性,合法性是指評估機構及評估程序的合法性。有的公司通過他人介紹收購其它公司股份,未對該公司的現行資產進行專業評估,只聽介紹人口說,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之後才發現公司的實際資產沒有那麼多,或者雖然進行了一定的評估和考察,但是收購的公司是因一種業務而生存的,而重要客戶卻掌握在某個人手中,這個人一旦把客戶轉移,公司也就失去了發展的機會,甚至無法生存。

(二)合同法律風險

首先表現為合同法律意識不強,合同行為風險加大。這是當前許多企業經營比較突出的問題。如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識,在簽訂和履行合同中存在實體上及程序上的諸多問題,規范化程度不高,在合同標的、文本格式、履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法律漏洞。實踐中表現為在經濟往來不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打白條、開空白合同書;由於合同書內容、條款殘缺不全,責任追究無合同依據,這樣就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往往授人以柄,難以保證合同目的實現,反而增加了合同風險系數;一旦發生經濟糾紛,企業只能自食其果。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某煤炭銷售企業於1997年與上海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煤炭供應合同,由於當時的煤炭市場不景氣,價格規定的比較低,另外考慮到當時合同雙方的關系,合同中僅約定了年供應噸數、供應價格和合同期限(為5年),後因煤炭市場好轉,價格上揚較大,煤炭銷售企業無力供應煤炭只能賠償對方巨額經濟損失,該企業被迫宣告破產。

其次是合同審查論證失嚴,違約責任條款欠缺。當前有的企業對外簽訂重大經濟合同,對事先審查、論證、調研工作重視不夠,風險意識不強;有的經營人員違規操作,甚至僅憑哥們意氣、人情關系就草率簽約,導致合同權利、義務設定失誤,特別是造成違約責任條款殘缺不全。這樣一旦對方違約或者鑽合同條款的漏洞,就會使己方陷入被動,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另外,在合同訂立、生效、履行、變更和轉讓、終止及違約責任的確定過程中,不能有效跟蹤對方某種財產關系或者與財產關系相關狀態的變化,及時行使不安抗辯全、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合同保全措施,當合同利益的取得或者實現出現障礙,一種根源於合同利益的損失風險就展現出來。

(三)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知識產權是蘊涵創造力和智慧結晶的成果,其客體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特殊財產。多數企業沒有意識到或沒有關注知識產權的深入保護,如企業不積極注冊商標、專利;不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一旦被別人侵權,索賠的法律法律風險就顯現出來了。

(四) 人力資源管理法律風險

在我國,與人力資源有關的主要是《勞動法》和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各個環節中,從招聘開始,面試、錄用、使用、簽訂勞動合同、員工的待遇問題直至員工離職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企業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為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勞動糾紛,都有可能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最近幾年勞動糾紛程上升趨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另外有的企業聘用具有雙重身份的勞動者也是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之一,該勞動者一旦給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依據勞動法的規定,聘用企業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五)訴訟的法律風險;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一個企業不可能不面臨訴訟,就好像一個好的司機能保證不撞別人他不能保證別人不撞他一樣,所以有訴訟就應積極面對,而不應消極等待,不按法律規定行使訴權或單方面注意關系協調。這樣敗訴或自己的權利得不到保護的風險就可能來到。

3. 集團公司法律風險主要有哪些

您好,
一、集團公司法律風險主要有哪些?
1、違規風險:違規,即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是行業規定的行為。這些行為引發的法律風險稱為違規風險。違規行為經常是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為其表現形式,這些行為的後果最終都會受到國家的追究和制裁。此類法律風險一旦發生,往往損失巨大,甚至導致一個企業的死亡。
2、怠於行使權利的風險:怠於行使權利,主要表現為不積極主動的行使法律賦予企業的權利,從而發生了本不應發生的不利後果。典型的情況就包括怠於行使訴權,從而因超過訴訟時效而無法受到法律強制保護的法律後果。
3、違約風險:違約,即違反約定的行為。違約行為主要發生在經濟交往過程中。不按交易雙方的約定進行交易是其主要外在表現形式。這類風險最終往往是以承擔違約責任而告終。當然,違約風險有可能會導致己方損失的擴大,也有可能會導致己方損失的減少。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4、侵權風險: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容易侵犯或被侵犯的權利包括:知識產權(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新品種權等等)、商業秘密、股東權益、勞動者權益等等。
5、其他行為不當引發的風險,主要是指除上述4類外的其他行為,引發的法律風險。
上述五類中,前兩類風險的發生是基本上是由於企業自身原因導致的風險。後三類風險的發生,則可能是自身的原因,也可以是他人原因。
各項法律風險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發生相互轉換的情況。比如:交易過程中,己方依約履行了義務,而對方違約。這種情況導致違約風險的發生。但是,如果己方一直未行使法律賦予己方的權利,追究對方違約責任,也不採取任何措施,而當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過期後,就發生了怠於行使權利的風險。
從上述簡單的分類可以看出,企業法律風險防範工作並非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並非一個或幾個人就能夠實現風險的防控工作。而是需要整個企業自上而下的協作和重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才能真正的實現法律風險的防範,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使我們的企業健康發展壯大。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定義
1、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在法律實施工程中,由於行為人做出具體法律行為不規范導致,與其所期望的達到的目標相違背的法律不利後果發生的可能性。
2、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因法律法規因素所引致的由公司承擔的潛在經濟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風險。
3、企業經營行為違法而導致的法律責任就是企業的法律風險。
4、企業法律風險是由於自身或其對方違法犯罪、侵權違約而使本企業遭受與法律有關損失的可能性。
5、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可能減損企業現有或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並因此給此企業造成損害的可能性。企業法律風險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故意或過失違反法律義務可能承擔的責任和損失。
6、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可能減損企業現有或未來收益,或使企業喪失商業機會,或阻礙企業發展的與法律有關的經營風險。
7、企業法律風險是基於法律環境產生的與權利義務有關的商業風險使公司權利義務失范招致法律責任、產生實際損害的可能性。
所有的經濟市場體制都是在不斷摸索的過程當中,才總結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的。結合我國的國情和相關法律制度來看,集團公司法律風險主要包括違約風險,侵權風險,或者怠於行使權的風險等,不過就不要說是集團公司了,現在成規模的公司,公司內部都有專門的法律顧問的,法律顧問的日常工作職責就是要幫助公司避免法律風險的。

4. 企業應注意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企業法律風險,確切地說,亦可稱為法律性風險,是指企業預期與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而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並因此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企業法律風險的相關法律知識。
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表現與影響
在長期從事企業法律實務的過程中,我與一些企業家朋友剛接觸時,經常聽到他們講,我們企業目前沒有什ô官司,等到我們打官司時再來請你們。在他們心目中,律師就是打官司的,企業沒有官司,也就不需要律師,也就不需要法律的介入。同時相當一部分律師也在向經營者傳遞著一種信息,「有事了找我」。企業家和律師都缺乏法律風險的防範和控制意識。這種對防範和控制企業法律風險的無知和漠視,是制約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大量企業「死於非命」的直接原因之一。
企業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企業設立、運營中的法律風險
在設立企業的過程中,企業的發起人是否對擬設立的企業進行充分的法律設計,是否對企業設立過程有充分的認識和計劃,是否完全履行了設立企業的義務,以及發起人本人是否具有相應的法律資格,這些都直接關繫到擬設立企業能否具有一個合法、規范、良好的設立過程。可以說,一個專業的法律方案設計及規范的企業設立過程是企業成功的一半。如果在企業設立之初,就存在著法律上的瑕疵,那ô必然會為企業在日後的運作過程中埋下深遠的法律隱患。這種企業設立過程中的法律瑕疵,雖然並不一定在短期內引發法律Σ機,但只要得不到消除,必然會作為一種法律風險長期存在,一旦發生,對企業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個致命打擊。
企業的股權結構是否合理、法人治理結構是否完備、監督控制機制是否健全、高管人員之間的權力如何制衡等,如果這些問題在企業運營過程中解決不好,很可能會「禍起蕭牆」,內部出現爭端和擎制,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合同訂立、履行過程中法律風險
合同是市場經濟中各類企業從事商務活動時所採取的最為常見的基本法律形式。可以說,合同貫穿於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只要有商務活動,就必然要產生合同。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考慮更多的是合同利益而非合同風險。合同在避免交易行為不確定性的同時,也可能由於合同約定的缺陷而為當事人埋下法律風險。所有的企業都是在與各類不同的主體不斷的交易中獲取利益,合同在企業經營中的廣泛應用,決定了合同訂立、履行中的法律風險廣泛存在。近年來,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很多企業已經重視合同的訂立,在要約、承諾過程中,都聘請律師參與,請律師起草合同文本。
但是對於很多商務合同而言,簽訂好合同文本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合同的履行才是真正重要的環節。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的來往函件、備忘¼、會談紀要、傳真、電子數據等都是寶貴的證據,都要注意整理和保存。相對於合同文本的法律風險,合同履行的法律風險類型更多,范圍更廣,管理和防範的難度更大。
三、企業並購法律風險
在全球范圍內,企業並購逐漸成為現代投資的一種主流形式,而這一復雜的資產運作行為必須置於健全的法律控制之下,才可充分發揮企業並購的積極效果。我國目前有關企業並購的法律法規仍不完善、不系統,甚至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缺陷,因此企業並購產生的法律風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從法律風險的角度看,企業收購並沒有改變原企業的資產狀態,對收購方而言法律風險並沒有變化。因此,企業並購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兼並中。企業兼並涉及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稅收法、知識產權法等法律法規,且操作復雜,對社會影響較大,潛在的法律風險高。
四、 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沒有站在企業生存之根、發展之源的高度來認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和經濟價值。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權利,是蘊涵創造力和智慧結晶的成果,其客體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特殊財產,要求相關法律給予特別規定。在知識產權領域,保護和侵權是一對孿生兄弟,企業稍有疏忽,自己的知識產權輕易地被別人侵犯,同時,稍有不慎,自己侵犯了別人的知識產權,無論是侵權還是被侵權,都將面臨著巨大的法律風險。「央視一套」、「春晚」等被搶注即是極好的例子。如果從企業自身找原因的話,決策層和顧問律師風險防範意識欠缺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 人力資源管理法律風險
在我國,與人力資源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是《勞動法》和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從招聘開始,面試、¼用、使用、簽訂勞動合同、員工的待遇問題直至員工離職,都有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困惑混亂調整和規范,企業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為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勞動糾紛,都有可能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另一方面,企業為了長遠發展,往往會花費很大代價來培養業務骨幹、技術骨幹,這些骨幹員工掌握著企業大量的客戶資料、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等核心機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骨幹員工的期望值也會水漲船高,一旦企業不能滿足個人的要求,多以跳槽相威脅。員工的高跳槽率與對企業的低忠實度是目前困擾很多企業最為突出的人事問題。跳槽骨幹員工往往會帶走企業寶貴的客戶資源、商業機密、技術機密,這些員工的流向一般不會脫離原來所從事的行業,或者選擇自己創業,或者選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很快就會成為企業新的競爭對手,逐步來蠶食企業的資源和市場。骨幹員工的跳槽往往會給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有時甚至是致命的打擊。
六、 企業財務稅收法律風險
近些年來,企業涉財涉稅案件大量涌現,從一定側面可以看出,企業在財務稅收方面的法律風險日益增高。在我國目前的財稅政策環境下,很難分清楚合理避稅與偷稅©稅的界限,如果處理不當,企業很可能要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甚至要負相應的刑事責任,作為法定代表人也可能蒙受牢獄之災。
企業存在的上述六個方面法律風險,給企業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簡言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概括:
1、法律風險帶來的結果都是商業性的損失。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法律風險的發生,或者導致企業花費增加,或者失去商機或者商業優勢,嚴重時則導致企業徹底喪失競爭力,從市場上敗下陣來。
2、法律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是連鎖反應。由於企業經營行為的連續性,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法律問題,必然引發企業一系列經營活動受到損害。在企業存在大量類似法律行為時,企業的法律風險很可能會導致同類事件同時爆發的可能性,例如:企業由於一個借款合同的遲延履行,將可能引起企業眾多債權人的集體恐慌,導致企業經營資金鏈條斷裂,從而喪失緩解經營資金壓力的可能性。一些法律風險的發生,可能引發企業商譽的極大損害,從而導致企業失去公眾認同感,即使化解了法律風險,企業若想恢復到原來的商業信譽也將會非常困難。
3、法律風險對企業的損害程度難以估量。法律風險一旦爆發,企業自身往往難以掌控,很可能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後果,有時甚至是顛覆性的災難。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福成認為,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必須了解市場規則、運用市場規則、遵守市場規則,否則,就要付出高昂代價甚至被逐出市場。
近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安然、世通、中海油等公司案件,都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市場經濟怎樣表現為法治經濟和規則經濟。這些鮮活的案例也一再警示人們:如果管理者不具備依法治企的能力和素質,缺乏相應的法律風險防範和控制意識,不僅難以具備領導一個現代企業的資格,而且也會使企業遭受到災難性的打擊和損失。
中外企業成敗的經驗和教訓證明,市場經濟中商機無限,既可能給企業帶來更加豐厚的競爭回報,也可能給企業帶來更多潛在的法律風險。因此,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範和控制機制,重視和加強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是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創造市場競爭優勢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提高防範法律風險的意識,減少法律風險的發生,已成為企業家們「鏖戰」市場必不可少的「安全盾牌」。

5. 企業法律風險存在那些問題

企業法律風險及其防範
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克

6. 公司的法律風險管理是什麼要怎樣規避

企業法律風險是指企業經營中不懂法律規則、疏於法律審查、逃避法律監管所造成的經濟糾紛和涉訴給企業帶來的潛在或已發生的重大經濟損失。如債務拖欠,合同詐騙,盲目擔保,公司治理結構軟化監督乏力,投資不作法律可行性論證,項目運作缺少法定決策程序,企業決策人治化,輕易挪用資金,難以識別保險單、票據、信用證詐騙,國際貨物運輸中的詐騙風險,國際投資與國際合作中引發的反壟斷反傾銷訴訟,重復引進技術,項目開發不作商標專利檢索,項目合作及房地產業務中不審查土地合法性,不正當競爭給企業帶來的身敗名裂等等。
如何規避企業經營法律風險:
一、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識、切斷法律風險發生根源。
所謂企業法律風險,就是指企業經營中不懂法律規則、疏於法律審查、逃避法律監管所造成的經濟糾紛和涉訴給企業帶來的潛在或已發生的重大經濟損失。對於企業而言,企業的任何一種行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風險,法律風險無處不在就像市場機遇無處不在一樣。「改制、並購、重組、對外投資、契約合同、產銷行為……」,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也日趨復雜多變,企業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如果還只是停留在這種事後救火的法律救濟方式上來維護合法權益,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
企業管理者可以不精通法律知識,但不可以沒有法律意識。筆者認為,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完全是可以事前預防的。即便是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故」還是頻繁發生了,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不夠強,防範法律風險的意識還不夠深,在法律風險防範上的投入還不夠多(包括精力和金錢的投入)。據統計,美國企業平均支出的防範法律風險的費用占企業收入的1%,但是中國呢?大多數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投入嚴重不足,法律風險防禦能力很弱,因法律風險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就更高。
經驗告訴我們,企業經營存在法律風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去注意它,防範它,任其發展。因此,注重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法律意識,進一步熟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法律知識並對企業進行法律風險的安全檢查,把隱藏在企業內部的法律風險及時發掘出來,事先採取防範或預防機制規避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切斷法律風險發生的根源。
二、防患於未然,定期進行法律風險評估。
企業要「長治久安」,需要具有完善的內部管理體制和風險防範規避機制,預先知道風險的所在並進而設法避免法律風險的發生。隨著我國法治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法律的不斷完善,我們的企業管理者也應進一步轉變觀念,法律意識要有一個大的提升,即從「救火」意識到「防火」意識;從法律救濟意識到法律防範意識;從依法維權意識到依法治企意識。總之,要使我們的法律意識完成一個從被動意識到主動意識的提升。
企業應當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在內部確定一個運轉有效的風險規避機制,投入一定的精力、人力、財力,事先建立法律「防火牆」,將企業經營過程中涉及的主體資格風險、財務隱蔽風險、人力資源風險、產權結構構成風險、訴訟仲裁風險、產權交易及投資風險、法律法規的動態風險、匯率變動風險、合同管理風險、商業信譽風險知識產權風險、地域及客戶關系風險等法律風險擋在企業發展之外,從依法治企上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企業的管理者們應每年定期為自己的企業進行法律風險評估。所謂法律風險評估,是指通過法律及相關行業專家對目標企業進行法律風險事項調查,並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的意向預防性法律防範可行性建議。通過審查企業的組織結構、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公司章程、公司各項許可證照、內部管理制度、業務流程、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對外重大合同簽署的決策和流程、勞動合同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知識產權等項目分別進行調查和評估,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潛在法律風險和潛在的訴訟。通過《法律風險評估報告》,及時把企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披露出來,以引起企業管理者的足夠注意,並進而在法律顧問團隊的幫助下,及時採取適當措施,最終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三、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預警、防範規避機制,切實提升法律風險防禦能力。 企業「走出去」,法律須先行。「駕駛技術再高,也有被追尾的可能」 再大再強的企業也要防範法律風險。企業的各種行為都會存在法律風險,任何類型的法律風險都會造成商機的喪失;被廣泛宣傳的法律風險事項會對企業的商譽帶來極大的損害。當這種損害發生時,會存在另一種風險,公司業務可能陷入惡性循環。商譽的損害會使商業夥伴喪失信心,繼而引起收入下降,投資者喪失信心,最後導致股票價值下跌。
美國波音公司,該公司總部有500名高管人員,其中法律顧問有232個,佔了約46%,而去年有關部門所作的「中國100強企業法律風險調查」表明,大部分中國企業對「走出去」的法律風險未有清楚認識,中國企業法律風險防範的費用支出僅是發達國家企業的1/50。
預警機制應當建立在分析的基礎之上,法律風險防範機制強調前瞻性,強調防患於未然,重視法律風險防禦能力的提高,以切實減輕企業的損失。通過風險分析評估,風險控制管理、風險監控更新等方法,來發現、識別經營生產和管理活動中的潛在法律風險。
四、准確把握風險源,最大限度規避法律風險。
調查表明,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都普遍積極地採取規范的法律風險防範措施,其中准確把握風險源不失為一個亮點。對於我們運輸企業而言,企業存在一天,風險就伴隨一天。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權衡間,風險與危機共存,其中以下幾點法律風險源尤為值得關注。
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指在合同談判、訂立、履行、變更和轉讓、終止及違約責任的確定過程中,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利益損害或損失的可能性。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融資類合同、合作類合同和施工承包類合同、材料供應類合同涉及金額巨大。尤其是如果未能經過有效的法律風險評估和控制,極可能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給雙方當事人留下糾紛隱患。
並購轉讓中的法律風險:企業兼並涉及公司法、競爭法、稅收法、知識產權法等法律法規,且操作復雜,對社會影響較大,潛在的法律風險較高。其中的一些關於特種行業的經營權轉讓標的大、價值評估難、轉讓手續繁瑣、廉政風險大,雖然規范了轉讓程序和要求,但操作中的法律風險仍然巨大。
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知識產權是蘊涵創造力和智慧結晶的成果,其客體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特殊財產,要求相關企業管理機構給予特別關注。
人力資源管理法律風險:《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國務院制定的相關勞動用工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體系。作為老牌的公路運輸企業屬勞動密集性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各個環節中,從招聘開始,面試、錄用、使用、簽訂勞動合同、員工的待遇問題直至員工離職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企業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為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勞動糾紛。
財務稅收法律風險:企業的涉稅行為因為涉及遵守財務、稅收等法律法規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未來利益,例如有些企業多交了稅或少交了稅,或者因為涉稅行為而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運營管理法律風險:作為運輸企業在運營管理中,車輛、安全等管理工作中,涉及管理瑕疵引發的侵權法律風險,收取服務費引發的合同糾紛風險,以及在交通事故中引發的人身和財產損害賠償等法律風險。

7. 企業法律風險定義與特徵分別是什麼

1、企業法律風險定義
企業法律風險,確切地說,亦可稱為法律性風險,是指企業預期與未來實際結果發生差異而導致企業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並因此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2、企業法律風險特徵
企業法律風險之所以成為單獨的一類企業風險,是因為其具有與其他企業風險明顯不同的特徵。我們認為企業法律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必然與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有關
無論哪一種企業法律風險,其之所以產生,歸根結底是因為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存在。如企業未及時履行法律或合同賦予的權利,而導致利益受損。
(2)企業法律風險發生的的結果具有強制性
企業的經營活動如果違反法律法規,或者侵害其他企業、單位或者個人的合法權益,通常情況下會導致企業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等法律責任。而法律責任具有強制性,一旦發生,企業必須被動承受。
(3)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領域十分廣泛
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都離不開法律規范的調整,企業實施任何行為都需要遵守法律規定。法律是貫穿企業經營活動始終的一個基本依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以及企業內部的關系,都要通過相應的法律來調整和規范。
(4)企業法律風險具有較強的可預見性
引發且法律風險最為常見的原因是企業自身做出了某種違反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規范企業自身行為,使其符合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要求,進而避免風險的發生。換言之,對於企業來說,大多數的法律風險是可以通過相應的有效措施予以防範和控制的。
3、企業要怎樣才能做好法律風險的管理?
(1)樹立正確的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理念
(2)全方位做好企業法律管理過程
(3)總結經驗教訓:加強溝通和記錄 預防再次發生

8. 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 股權投資中的法律風險
合資合作設立企業或收購股份是企業常見的投資形式,如是合資合作設立企業如果選擇合作夥伴不慎,沒有盡職調查就盲目相信一些缺乏誠信和履約能力、企圖在合作夥伴處撈一把的自然人或小企業,以致上當受騙或埋下隱患;如一家國有企業和自然人合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企業用現金出資,自然人用兩項專利權出資並承諾在公司成立6個月後辦理專利權過戶手續。公司成立後由自然人股東全權負責經營。期間,在無法律人員參與的情況下,公司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自然人出資方式變為專利使用權出資。後因出資、經營問題股東間發生爭議訴至法院,該案就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出資方式正在報請有關部門解釋。工商局就該公司經營、股東出資不到位問題正在調查處理中。
如是受讓股份,則應慎重審查轉讓方原出資財產的真實性與合法性。所謂出資財產的真實性是指財產價值的真實性,合法性是指評估機構及評估程序的合法性。有的公司通過他人介紹收購其它公司股份,未對該公司的現行資產進行專業評估,只聽介紹人口說,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之後才發現公司的實際資產沒有那麼多,或者雖然進行了一定的評估和考察,但是收購的公司是因一種業務而生存的,而重要客戶卻掌握在某個人手中,這個人一旦把客戶轉移,公司也就失去了發展的機會,甚至無法生存。
(二)合同法律風險
首先表現為合同法律意識不強,合同行為風險加大。這是當前許多企業經營比較突出的問題。如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識,在簽訂和履行合同中存在實體上及程序上的諸多問題,規范化程度不高,在合同標的、文本格式、履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法律漏洞。實踐中表現為在經濟往來不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打白條、開空白合同書;由於合同書內容、條款殘缺不全,責任追究無合同依據,這樣就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往往授人以柄,難以保證合同目的實現,反而增加了合同風險系數;一旦發生經濟糾紛,企業只能自食其果。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某煤炭銷售企業於1997年與上海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煤炭供應合同,由於當時的煤炭市場不景氣,價格規定的比較低,另外考慮到當時合同雙方的關系,合同中僅約定了年供應噸數、供應價格和合同期限(為5年),後因煤炭市場好轉,價格上揚較大,煤炭銷售企業無力供應煤炭只能賠償對方巨額經濟損失,該企業被迫宣告破產。
其次是合同審查論證失嚴,違約責任條款欠缺。當前有的企業對外簽訂重大經濟合同,對事先審查、論證、調研工作重視不夠,風險意識不強;有的經營人員違規操作,甚至僅憑哥們意氣、人情關系就草率簽約,導致合同權利、義務設定失誤,特別是造成違約責任條款殘缺不全。這樣一旦對方違約或者鑽合同條款的漏洞,就會使己方陷入被動,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另外,在合同訂立、生效、履行、變更和轉讓、終止及違約責任的確定過程中,不能有效跟蹤對方某種財產關系或者與財產關系相關狀態的變化,及時行使不安抗辯全、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合同保全措施,當合同利益的取得或者實現出現障礙,一種根源於合同利益的損失風險就展現出來。
(三)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知識產權是蘊涵創造力和智慧結晶的成果,其客體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特殊財產。多數企業沒有意識到或沒有關注知識產權的深入保護,如企業不積極注冊商標、專利;不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一旦被別人侵權,索賠的法律法律風險就顯現出來了。
(四) 人力資源管理法律風險
在我國,與人力資源有關的主要是《勞動法》和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各個環節中,從招聘開始,面試、錄用、使用、簽訂勞動合同、員工的待遇問題直至員工離職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企業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為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勞動糾紛,都有可能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最近幾年勞動糾紛程上升趨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另外有的企業聘用具有雙重身份的勞動者也是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之一,該勞動者一旦給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依據勞動法的規定,聘用企業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五)訴訟的法律風險;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一個企業不可能不面臨訴訟,就好像一個好的司機能保證不撞別人他不能保證別人不撞他一樣,所以有訴訟就應積極面對,而不應消極等待,不按法律規定行使訴權或單方面注意關系協調。這樣敗訴或自己的權利得不到保護的風險就可能來到。

9. 公司經營中有哪些法律風險點

公司經營中存在的法律風險:

1、違規風險:違規,即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是行業規定的行為。

2、怠於行使權利的風險。

3、違約風險。

4、侵權風險。

5、其他行為不當引發的風險,主要是指除上述4類外的其他行為,引發的法律風險。

我們應該要避免公司經營的法律風險點,要加強自身的的防範意識。但企業法律風險防範工作並非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並非一個或幾個人就能夠實現風險的防控工作。而是需要整個企業自上而下的協作和重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才能真正的實現法律風險的防範,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使我們的企業健康發展壯大。

(9)公司法律風險擴展閱讀

法律風險是指企業因為法律因素、或者非法律因素以及由於企業在經營管理時缺乏法律依據而給企業帶來的各種法律後果。在實踐中,企業從成立到解散、經營管理過程、人員聘用等方面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風險。

公司涉及的法律風險多種多樣,不同性質的公司面臨的法律風險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類公司,有由於經營方式、內設機構、業務范圍等不同、其面臨的法律風險也各不相同,同一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面臨著不同的法律風險。公司、企業在經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法律風險,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最好有專業的律師或法律人士把關,才能盡可能地避免無謂的損失。

想要經營好公司就要有好的領導人來帶領,而成為好的領導人要有以下特點:

1、有管理的願望。

2、與人交往的才能和感情的交流,正直和直率。

3、過去作為管理者的業績。

4、技術才能,概念的才能,設計才能,與人工作的才能。

5、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熱點內容
明朝司法程序 發布:2024-11-17 14:13:51 瀏覽:549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