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司法鑒定
① 醫學鑒定
【醫學鑒定】應當是指傷者在醫院里的各種檢查化驗結果和損傷、疾病的診斷證明等內容。
【法醫學鑒定】是法醫鑒定人按照法律程序,運用法醫學和醫學的理論與技術,對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訴訟法案件中的屍體、人身、物證及文證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並做出科學的結論。它是訴訟證據的一種,在法律上具有獨立的證據作用。
談醫學鑒定與法醫學鑒定的區別
——如何正確理解《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作者: 陳天海 發布時間: 2006-04-03 14:13:0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由鑒定人簽名,醫院加蓋公章。」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訴訟法》在此處所提出的是對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由指定醫院進行,而不是對法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由醫院指定進行。目前,許多人,特別是司法機關的一些辦案人員對什麼是「醫學鑒定」、什麼是「法醫學鑒定」還未完全區分清楚,把兩者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二者之間是有較大區別的。法律上的用詞是十分嚴謹的,一字之差,區別巨大。
一、醫學鑒定與法醫學鑒定的本質屬性不同
醫學鑒定應當是指傷者在醫院里的各種檢查化驗結果和損傷、疾病的診斷證明等內容。法醫學鑒定是法醫鑒定人按照法律程序,運用法醫學和醫學的理論與技術,對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訴訟法案件中的屍體、人身、物證及文證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並做出科學的結論。它是訴訟證據的一種,在法律上具有獨立的證據作用。
法醫學是一門應用醫學,屬於醫學的組成部分,它與醫學的許多學科如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內、婦、外、兒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法醫學應用這些學科的理論與技術解決司法實踐的有關問題。但法醫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體系。例如在檢驗損傷方面,外科學的著眼點在治療上,而法醫學的著眼點主要是研究損傷形成的機制、性狀、受傷時間、推斷致傷物、自傷與他傷的鑒別,以及損傷與死亡或致殘的關系等。
醫生主要的任務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研究的是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診斷和如何用葯治療。而法醫的主要任務是使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科學及知識,為確定案件真實情況提取科學證據。醫生在做醫學鑒定時往往是採取臨床治療時的方式,用推斷、估計等來確定,而不是以證據來確定,以科學准確的方式來認定。如某人皮膚有創口,臨床醫生不可能具體測量長度,而法醫就是要具體測量長度。
法醫界的權威著作《法醫鑒定實用全書》界定:醫院的醫生作鑒定應簽名為「醫師鑒定人」,以利於與「法醫鑒定人」相區別。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劉家琛同志1998年在全國法院第二屆司法鑒定學術會議上也明確指出:「醫學鑒定不等於是法醫學鑒定,醫學鑒定與法醫學鑒定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法醫學工作者,不是醫學工作者所能替代的,指定醫院從事醫學鑒定並不是說法醫工作不要了,並不是這個意思,不要產生這個誤會,不要把這個誤會留給歷史。」可見醫學鑒定與法醫學鑒定兩者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二、醫學鑒定和法醫學鑒定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不同
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法醫鑒定是訴訟證據的一種,具有獨立的證據作用,而醫學鑒定則不是訴訟證據,不具有獨立的證據作用。
到目前為止,刑訴法授權省政府指定醫院可以搞醫學鑒定,還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授權指定醫院可以搞法醫學鑒定。「醫學鑒定」是「法醫學鑒定」的前提和基礎,「法醫學鑒定」是在「醫學鑒定」基礎上法律的適用和提高。兩院兩部《人體輕傷鑒定標准》和《人體重傷鑒定標准》第55條和95條文件明確規定,「本標准僅適於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法醫學鑒定。」
在司法實際工作中,許多人將醫學鑒定與法醫學鑒定混為一談,從而導致一些鑒定證據結論的科學性、准確性、以及證據的適用性等價值均較低,影響案件的正常審理和判決,甚至出現錯案。如:2002年11月12日,羅某被人用刀刺左胸部。醫院病歷記載因左胸部被刀刺傷四十分鍾,以「左胸裂傷」收入院。查體:左胸部鎖骨中線外側1cm第三肋處有2cm裂口,創道斜向外上方直達腋窩,約12cm,未進入胸腔。此案鑒定時對判定其損傷程度有三種結論意見:一種是最初以《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第二條,參照第二十一條「傷及感覺神經、血管、肌腱影響功能」之規定鑒定為輕傷程度;第二意見是應以瘢痕長度作為創口長度計算,但因是單創口長度未達10cm長,而應以《人體輕微傷鑒定標准》第4.2條鑒定為輕微傷;第三種意見(臨床醫生鑒定)是以輕傷標准第二十八條之規定鑒定為輕傷。其理由是傷者左胸部遺留有7.5cm的疤痕,但病歷記載其左胸部之中線外1cm第三肋處有一傾斜向上方創道,長度約12cm。並有胸大肌肉損傷。此案法醫討論也認為只能確定為輕微傷,最後法院在判決時不好認定鑒定結論證據的證據效果,只好判決民事賠償,而不提刑事問題。
三、將醫學鑒定等同於法醫學鑒定的危害
法醫學鑒定是司法鑒定的重要內容,有關人身傷害的輕、重傷法醫鑒定,輕傷與輕微傷之間是罪與非罪的界限,輕傷與重傷之間是輕罪與重罪的界限,所以法醫學鑒定不僅涉及到了刑事訴訟的程序問題,而且涉及到了實體法的問題。這樣嚴肅的司法鑒定不可能讓社會上的醫生去做。再者有關人身傷害的法醫學鑒定還涉及到自殺與他殺的鑒定、致傷凶器的推斷、法醫物證化驗等多種鑒定,這些都是專業性很強的專門性技術。另外,讓醫生做法醫學鑒定,也難以克服「自醫自鑒」的弊端。醫生在鑒定傷情過程中故意為傷者偽造病歷的情況時有發生,教訓沉痛。
現在不少政法機關的同志之所以在司法鑒定領域里一提起對「法醫學鑒定」的重新鑒定,都弄不清楚應當到那裡去搞鑒定,就是因為在司法鑒定中「法定鑒定機構」與「社會中介鑒定機構」不分、「醫學鑒定」與「法醫學鑒定」不分,「法醫鑒定人」與「醫師鑒定人」不分造成的。上述幾個問題解決了,才能保障案件質量,才能真正實現法律的公平正義。
② 法律、醫學、司法鑒定學
呃~~這個問題··
咳咳·~
我是學法律的~~ 分析分析 這方面吧
至於醫學鑒回定。。答。。。。 不懂·~ 可以去看一下【人體重傷堅定標准】
首先 爭論的 中心 是 醫學鑒定是否有效
如果說 鑒定有效
並且 乙的行為屬於主觀上的故意·~
就構成了【故意傷害】(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 只是一不小心 本意並非如此
屬於【過失致人重傷罪】(3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鑒定無效·~
自然 罪不會那麼重~~
充其量是個打架斗毆(拘留幾天,甚至花錢了事,不用拘留)
③ 報考司法醫學鑒定師條件
司法鑒定資格證書是司鑒所認為你合格才發給你的,沒有任何其他部門可以回發證,即答使是司法局也不行,那個沒有自考,夠條件就去司鑒所申請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首先,你需要找一個單位接收你的勞動關系,第二,工作超過一年才有資格去憑資格證書,第三,需要你勞動單位把你的所有資料上報到上海司鑒所,第四,通過人家的考核,第五,人家發通知(我收到的是傳真),第六,你們司法局發證。
④ 醫療事故鑒定與司法鑒定有什麼區別
【論文摘要】:
醫療糾紛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同是處理醫療糾紛案件的循證程序。但由於兩者產生的年代背景不同,其所立法基點、研究的方向及認定標准均有明顯區別。一個是判斷醫療結果是否造成了患者生命健康損害的因果關系問題,而另一個則是研究醫療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問題。兩者的根本不同點,在於一個是用法學理論研究分析醫療結果,一個是用醫學理論研究分析醫療行為。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的區別不僅引起學術界與司法實踐界廣泛爭議,而且對於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和醫患雙方的利益也產生了許多不良的影響。在「兩元化」並行的年代,認真研究和探討兩者的區別和解決的方法,對正確適用法律、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具有深刻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關鍵詞】:司法鑒定;醫療事故鑒定;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文證審查意見。
【正文】:
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與醫療糾紛司法鑒定產生的背景與並存的困惑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前身是國務院於1987年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該辦法是80年代至21世紀初醫療糾紛行政處理和民事裁決的法規依據。該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根據事故等級、情節和病員的情況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對於發生醫療事故的醫務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此期間對被醫療事故侵害者的經濟救濟措施為補償原則。
由於經濟體制改革和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人們認識到用法律武器保護醫療利益,醫患矛盾逐漸凸顯,成為社會焦點矛盾之一。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隨即衛生部頒布了7個配套文件,《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將《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中的經濟補償原則,提升為醫療事故賠償責任。但條例中的賠償規定並沒有完全對應《民法通則》的賠償項目、內容和標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的賠償僅是低額度限額賠償。
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確認和規范了社會司法鑒定機構的法律地位和鑒定類別。將法醫類鑒定納入司法鑒定機構的日常工作范圍。從此,涉及醫療糾紛的部分鑒定從醫學會轉向司法鑒定機構。
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將醫療侵權責任單獨列章,重點規定了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侵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部法律將醫療損害概念突破了醫療事故范圍。無論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醫療行為凡有過錯,造成患者損害的都要賠償。由於無論是否構成事故,只要存在醫療過錯,造成患者損害都要賠償的理念形成了法律人士的共識。這種共識進一步推進了醫療糾紛鑒定向司法鑒定程序偏斜的趨勢。醫療事故鑒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和非議,醫療事故鑒定逐漸減少,甚至有的醫療事故鑒定機構工作出現停滯現象。患方發生爭議盡量尋找理由不參加醫療事故鑒定。醫療事故鑒定和司法鑒定的選擇成為了當事人,甚至是審判機關的難題。
在《侵權責任法》實施後,本應宣布作廢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仍在運行。由於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糾紛司法鑒定的同時並行,醫療糾紛案件的循證工作遇到了兩難選擇,有人稱為此種現象為「兩元化」。處理醫療糾紛時,有的法院用司法鑒定,有的用醫療事故鑒定。有的先用醫療事故鑒定,後用司法鑒定,也有的先用司法鑒定,後用醫療事故鑒定,進行傷殘評定有的依據醫療事故「對應標准」,也有的直接用職工工傷評殘標准。不同的鑒定關聯著不同的賠償標准和內容,這種差距間接地使醫患矛盾復雜化。
司法鑒定和醫療事故鑒定並存,不僅浪費了社會鑒定資源也困擾了當事人的選擇以及司法人員的運用。從法律位階分析,《侵權責任法》是上位法,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下位法,按《侵權責任法》採用的司法鑒定的效力應該大於醫療事故鑒定。但是,醫療事故鑒定活生生地擺在人們面前,醫療機構遇到醫療糾紛時,善於選擇醫療事故鑒定程序;從法律實用分析,醫療事故鑒定的結論大多有利於醫療機構,司法鑒定而多利於患方;從科學發展規律分析,司法鑒定屬於社會科學范疇,其發展規律呈「反折式」發展規律,一部法律的產生,一套新的機制開始運行。而醫療事故鑒定由於醫學專業知識運用的因素,性質偏重於自然科學領域,它的發展規律呈「螺旋式」發展規律,從一到二,不斷進步直到無窮盡。兩者的發展規律不可能同一;最直接地講,醫療資源和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要保護,患者的權益也要保護,兩者不可偏廢。用司法鑒定可能會對醫方過於苛刻挑剔,也可能對一些醫學理論產生一定的影響,譬如醫學理論中的手術副損傷、合並症、並發症、醫療意外等,在司法鑒定中被會因果關系掩蓋。不談醫學特點,只談醫療效果,司法鑒定勢必會得出感染與手術有關,還有可能進一步描述手術選擇方式不當,預防控制感染措施不利的結論。這樣的結論對患方獲得賠償有力,對醫方不利。選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對於外科手術感染問題,一般的都會定為手術並發症,構不成事故,醫生不承擔責任。除非患方找出醫生在預防和控制感染方面存在過錯。在醫療事故鑒定中,由於鑒定資源和醫學資料都在醫方,患方不容易獲勝。手術感染是手術的並發症,構不成事故不承擔賠償,這是定論。而司法鑒定在不討論醫療事故是否構成的情況下,很可能將外科手術與感染形成的因果關系作為鑒定結論,將自然因素歸結於醫療行為責任,將醫生視為「萬能」。勢必會損害醫務人員的利益及工作積極性,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打擊的負效應又反作用於廣大就醫群眾。
司法鑒定和醫療事故鑒定並存出現的困惑除了上例理論方面外,還表現在法律實踐不公平的問題。司法鑒定導出的賠償項目、標准、和年限,是《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賠償內容。醫療事故鑒定導出的則是醫療保護措施的「低額度限額」賠償,在傷殘等級、賠償標准、賠償年限等方面兩者都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患者造成死亡或傷殘的賠償,《民法通則》規定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而醫療事故賠償則是平均生活費,兩者相差將近一倍。這些區別的存在將本應「感恩」的醫患關系變成了更為復雜突出的社會矛盾之一。
除了理論和實踐方面困惑外,還有關於司法鑒定和醫療事故鑒定是否存在誰該去誰該留,還是兩者繼續並存的問題。立法人認為,既然有了《侵權責任法》為上位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作為下位法就沒有討論條例有效無效的必要;衛生人認為,法醫不懂臨床醫學,國務院沒有明文作廢條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能被取代。司法鑒定容易被患方接受之處在於剔除了「醫生給醫生鑒定」的行業保護之嫌,不足之處是,鑒定人缺少醫學臨床專業知識和鑒定的科學設備。醫方傾向醫療事故鑒定的理由是,醫療事故鑒定能夠體現醫療科學的特殊性,不構成事故不賠償。不足之處表現在確認事故很難,兩者各有利弊。為了更好地維護公民生命健康利益,為了更好地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和國家醫療資源,促進醫學科學發展,司法鑒定的法律地位不能動搖,醫療事故鑒定程序也不應摒棄。關鍵在於如何針對不同案件的性質,怎樣准確選擇鑒定。醫療事故的賠償標准應當與《侵權責任法》一致。司法鑒定和醫療事故鑒定並存所產生的困惑,有些在實踐中可以解決,有些尚待立法解決,《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有立法修正的必要。
二、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的區別
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的區別主要包括,社會屬性、組織方式、鑒定程序、研究方向及內容、法庭質證等方面。
(一)社會屬性的區別
司法鑒定結論由社會鑒定機構作出,司法鑒定機構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門審批設立,司法行政部門審批的法律依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關於司法鑒定管理的決定》。因此,司法鑒定屬於社會科學中的法學范疇。
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由各級醫學會下設的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作出,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成員由醫學專家組成,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設立的法律依據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由國務院頒布,因此,醫療事故鑒定應該屬於國家行政法規范疇。《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時期,有人將醫療事故鑒定稱為「老子給兒子鑒定」,現在,醫療鑒定仍然沒有完全從行政機關中「脫胎」,可以稱為「兄弟給兄弟鑒定」。另外,醫療事故鑒定運用醫學知識,醫學屬於自然科學,醫療事故鑒定也當然屬於自然科學領域。
(二)組織方式區別
司法鑒定由社會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人須經司法行政管理機關核准注冊,鑒定需2人以上,涉及專科、專業技術問題可向專家咨詢,最終由鑒定人簽發鑒定意見書。
醫療事故鑒定由各級醫學會組織進行,設區的市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級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首次鑒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醫學會建立專家庫,專家庫依據學科專業組名錄設置學科專業組。中華醫學會負責全國疑難、復雜、重大影響的醫療糾紛爭議案件的鑒定。
(三)鑒定程序的區別
1.啟動程序的區別
司法鑒定可接受單方申請,而醫療事故鑒定不接收單方申請,需醫患雙方共同申請,或衛生局指定,或司法機關委託;
2.聽證程序的區別
司法鑒定可以憑借委託人提供的資料進行鑒定,可以不組織聽證,可進行單方書面審查,也可以邀請相對人參加聽證。而醫療事故鑒定必須由雙方提供資料並進行雙方參加的聽證。
3.管轄區別
司法鑒定不受地域限制,沒有級別限制。而醫療事故鑒定由發生事故所在地的地市級醫學會進行首次鑒定,需要再次鑒定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會進行。中華醫學會鑒定程序不是必須的鑒定。
4.鑒定時限的區別
司法鑒定一般應在15日內出具鑒定書,需延長的可至30日,經鑒定人批准並徵得委託人同意,最長不得超過60日。醫療事故鑒定在鑒定7日前,將時間、地點、要求以書面方式通知雙方當事人,自接到材料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並出具鑒定書。
5.鑒定人簽字區別
司法鑒定的鑒定人必須在鑒定書上簽字。而醫療事故參加鑒定的專家不在鑒定書簽字。
6.專業咨詢區別
司法鑒定對於專業專科技術問題可以咨詢本地或外阜的專業專家。而醫療事故鑒定一般由隸屬的專家庫專家參與鑒定,當本專家庫專家人數不足時,可委託另一醫學會進行。
7.簽發程序區別
司法鑒定鑒定文書由鑒定人簽發,需要時,由授權復核核發。醫療事故鑒定由鑒定專家組組長簽發。
8.鑒定檢材區別
司法鑒定依委託人提供的檢材資料進行鑒定,條件允許和必要時,鑒定人可進行屍體解剖提取病理檢材,進行病理葯物化驗分析;醫療事故鑒定時,醫學會不組織屍體解剖,不製作檢材,依靠委託人提供的檢材和資料進行論證分析。司法鑒定可做文證審查,醫療事故鑒定時,沒有解剖影響死因認定的,醫學會不接受委託,不作文證審查意見書。
(四)鑒定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區別
司法鑒定研究的方向一般是醫療結果,針對患者的異議,就其醫療結果進行因果關系參與度分析。其所研究的內容是人體是否受到侵害、侵害程度、醫療終結時間、護理人數及期限、營養需要情況及因果關系參與度。
醫療事故鑒定研究的方向是,醫療行為是否違反了法律法規和技術操作規范,其所研究的內容是構成事故與否、事故等級、事故責任程度、醫療護理建議等。
兩者本質的區別,一個是研究人體生命健康權益,而另一個則是研究醫療行為是否合法規范。
(五)法庭質證中的區別
司法鑒定的鑒定人在法庭需要時,必須出庭接受質詢,否則鑒定結論將不被採信。而參加醫療事故鑒定的專家沒有出庭接受質詢的案例。
三、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的法律地位
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的共同法律地位是介於當事人之間是中間地位,既不代表患方,也不代表醫方,在民事審判中兩種鑒定都是證據。
雖然,兩種鑒定的結論在民事訴訟中都是證據,但是,由於兩種鑒定各有其特徵,其法律地位又有不同。首先分析,司法鑒定來源於法律體系,它產生的結論是證明材料,它的法律地位僅屬於法律中的證據。其次分析,醫療事故鑒定來源於行政法規,它產生的結論不僅是民事證據,也是衛生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依據,它的法律地位自然兼並民事證據和行政處理依據的雙重地位。兩者發生不同時,應以司法鑒定為主。
四、醫療事故鑒定與司法鑒定存在問題的解決
(一)司法鑒定技術能力和專業設備問題
《司法鑒定通則》規定,不具備技術能力和設備條件的不能接受鑒定委託。大部分社會鑒定機構醫學專科技術人員缺乏,沒有葯物和病理分析專業設備,常委託其他機構進行輔助檢查和葯物及病理分析。法院對非本鑒定機構進行葯物病理分析報告的鑒定結論,一般不採信,視為鑒定機構無鑒定能力。
對於鑒定機構沒有專業設備和技術能力解決的專門問題,不應由鑒定機構對外委託,而應由委託人進行並提供專門問題的結論,鑒定機構才可進行文證審查鑒定。
(二)司法鑒定單方委託問題
單方委託的鑒定由於資料不全,缺少主觀病歷和醫方答辯,法院不會採納單方委託的鑒定結論。由於訴訟時效限制和爭取主導證據的必要,又由於鑒定機構允許接受單方委託,單方委託鑒定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不能否認。雖然委託人和鑒定人沒有權利要求被鑒定另一方必須參與鑒定,但是,委託人和鑒定人可以函件告知對方,不參與視為放棄,迫使對方參加,對方也應當主動參加。另外,單方委託產生結論的「旗桿效應」不容忽視。單方委託的鑒定,訴訟時應當允許進行重新鑒定,保護對方的話語權。
(三)司法鑒定沒有解剖缺少病理報告問題
醫療事故鑒定中,沒有屍體解剖影響死因認定的不接受委託。病理報告是鑒定的金標准,司法鑒定沒有病理報告,一般也不應當接受委託。但是,從書面材料中可以發現死亡原因及因果關系參與度的,應當接受委託。此種鑒定屬於書面審查性質,發文證審查意見書。
(四)司法鑒定專業質詢問題的解決
司法鑒定人不可能全面掌握專業專科知識。對於某一種專業專科知識需要專業咨詢,這是《司法通則》允許事項。專業咨詢材料應當附在鑒定書中公開,不應當作為內部檔案留存。但咨詢專家不以鑒定人身份參加法庭質證。
(五)司法鑒定因果關系參與度和醫療事故鑒定責任程度評定問題
司法鑒定中的責任程度分級目前尚無國家統一標准,一般採用a、b、c、d、e分級,有的按「六分法」,有的按「五分法」,還有的按「四分法」,諸分法設定相對應「責任系數」。還有的直接按百分法評定。這些分法尚處在學術評論層次。在法律評判中處於參考價值地位。司法鑒定因果關系參與度需要行業統一標准。
醫療事故鑒定責任程度分為全部、主要、次要、輕微四檔,不分百分比。對於責任程度審判時法官自由裁量百分比。比較合理百分比每檔應按二十五個百分點計算。
司法鑒定中,不必研究醫療行為的合法規范問題。因為,醫療行為的規范違法問題屬於醫療事故鑒定范圍。
(六)傷殘標准問題
在醫療事故鑒定中傷殘標准適用《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與醫療事故分級對應十級傷殘。而司法鑒定多用《職工工傷分級標准》,北京地區使用當地法醫學會制定的標准。三個標准各有差距,如單髖功能完全喪失,在醫療事故分級標准中屬六級傷殘,在職工工傷評殘標准中屬五級傷殘,而北京市區法院使用的標准則為七級傷殘,三者不一。鑒於醫療損害是一種過失侵權損害,賠償帶有懲罰因素,鑒定時應當採用高標准。
傷殘標準的適用存在對稱問題。司法鑒定能否參照醫療事故「對應標准」;司法鑒定能否參照無過錯勞動保障適用的《職工工傷評殘標准》;《職工非工傷評殘標准》是否使用醫療糾紛案件,這些都需要統一明確。
(七)鑒定結論不一的問題解決
醫療事故鑒定結論遇有與司法鑒定結論不一時,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異議方的申請,進行重新鑒定。但重新鑒定時,應僅就原司法鑒定事項進行重新研究認定,不把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當做評判依據,也就是遵循司法鑒定規律,只研究醫療結果的因果關系,不研究醫療行為的過錯。
(八)司法鑒定較難認定的問題處理
臨床醫療出現的「未知數」和「可變數」是醫家認可的科學知識。委託人希望通過鑒定得到有利結論的想法,人皆有之。但由於科學程度和客觀條件限制,又由於醫學本身的發展規律,有些醫療糾紛案件確實在鑒定中不能得到確切結論。此時不便簡單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應當科學使用「排除」或「不能排除」的手法予以結論。如某一產婦,產前超劑量使用催產素,一次靜脈注射25個單位(常用量5個單位,極量不得超過10個單位),產中出現「羊水栓塞」,搶救無效死亡,心血中發現了羊水有形物質。患方認為產婦死亡與超量使用催產素有關,醫方認為無關,稱以前經常用此種劑量沒有出現過問題。羊水栓塞的產生可能與過量催產素有關,也可能由於其他原因產生。但鑒於催產素使用過量不能排除關聯性,北京市法源司法鑒定中心接受委託後,作出鑒定結論:產婦超量使用催產素,不能排除過量催產素導致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促使殘留在子宮壁上的羊水進入母系循環,與產婦死亡存在因果關系,此結論被法官採納,成為經典案例。
(九)司法鑒定認定死亡診斷名稱問題
呼吸循環衰竭是病人走向死亡的病理演變過程,不是臨床診斷名稱。但是臨床醫生常常將此病理改變作為死亡診斷名稱。
當患者因突發疾病、疑難雜病搶救無效死亡時,醫生常根據患者死亡前的症狀作死亡診斷。如循環呼吸衰竭。此種診斷易引起患方爭議。對於這類糾紛,鑒定時應該從兩個部份著手分析,一是原發病診斷是否成立,二是急救措施是否得當。如果原發疾病診斷正確,搶救措施得當,病理診斷不必爭議。若原發疾病的診斷沒有依據,治療措施又不恰當,鑒定時對於呼吸循環衰竭診斷不應認可。某患因急性闌尾炎入院手術,在輸液中突發呼吸困難、面汗唇紺、嘔吐,告知醫務人員,未進行特殊處置。三小時後症狀加重,搶救無效死亡。死亡診斷:急性呼吸、循環衰竭、彌漫性腹膜炎、腦出血?急性肺栓塞?屍體未解剖火化,殘瓶殘夜未保存。屍體火化後,有親屬提示,醫院的死亡診斷名稱不對,應是輸液反應死亡。患者妻子聽說後委託律師申請司法鑒定,申請事項:1.死亡診斷是否成立;2.搶救措施是否得當。通過司法鑒定得出結論:呼吸循環衰竭不是致死獨立疾病;腦出血診斷缺少依據;治療肺栓塞措施欠妥未使用氣管擴張葯物,與患者死亡有因果關系,參與度為30%。患方以誤診誤治為由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十)並發症、合並症、醫療意外、手術副損傷的認定
醫療事故鑒定中,並發症、合並症、醫療意外及手術副損傷不屬醫療事故。但在司法鑒定中應當注意,上列諸症是否可以避免,應該避免的沒有避免,司法鑒定仍應認定存在因果關系。
(十一)司法鑒定重要禁忌
司法鑒定人大多缺少臨床醫療經歷,社會司法鑒定又存在經濟效益問題。司法鑒定往往「急於求成」和「急功近利」,對於臨床醫學理論容易忽視。司法鑒定必須尊重醫學科學!不以醫療科學為基點,就得不出正確的醫療糾紛鑒定意見。某下眼袋吸脂術消費者,術後三天眼痛頭痛,檢查診斷為雙眼葡萄膜炎,激發視網膜脫離。在司法鑒定中,醫生再三強調消費者眼瞼處沒有感染,葡萄膜炎形成與吸脂術無關,但鑒定人在無眼科專家咨詢情況下,還是作出葡萄膜炎與吸脂術直接有關的結論,法官按鑒定結論判決美容師賠償。這起案件具有代表性地說明司法鑒定人忽視醫學科學,作出的結論不僅會影響當事人的經濟利益,還會破壞醫學基礎理論的科學性。
【結束語】:
司法鑒定在處理醫療糾紛案件中的作用,正逐步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體現。由於司法鑒定的體和機制系尚不健全完善,鑒定機構的技術力量尚有不足,所以,醫療事故鑒定程序不應廢棄。醫療事故鑒定面臨法律挑戰,確實存在許多瑕疵,應當立法修正。在醫療損害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並行的現階段,醫療損害司法鑒定無論在法學理論方面還是法律適用方面,都不失為評判醫療過錯責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尚未明文規定失效的情況下,醫療事故 案件鑒定同樣肩負著改善醫患關系,促進醫患和諧的重要社會責任。「救死扶傷」還可能被被追究賠償責任的現象,反映了法律進步的文明;但也不能否認它還反映出社會道德倫理的下降。因此,肩負醫療糾紛司法鑒定的鑒定人和醫療事故鑒定的醫學專家們更應該尊重醫學,尊重法律,不偏不倚的進行科學鑒定。
[1] 崔高明,1952年9月出生,男,漢族,黑龍江佳木斯人,黑龍江前進律師事務所主任,二級律師、外科醫師,研究方向: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
[2] 崔修宇,1980年7月出生,男,漢族,黑龍江佳木斯人,黑龍江前進律師事務所主任助理,法學學士,研究方向:衛生法學。
⑤ 什麼是司法鑒定,如何區分醫學會鑒定與司法鑒定
從鑒定的主體上說,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屬於集體合議鑒定製,而法醫鑒定屬於個人負責制。《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5條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實行合議制。《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3條第(五)項規定,經合議,根據半數以上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 從鑒定程序上說,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要嚴格按照《條例》及《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否則會因程序違法而不被法院採信。而法醫機構對醫療糾紛的過錯和因果關系的鑒定並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從鑒定分析意見的內容上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分析意見與法醫鑒定的分析意見相比,前者缺乏邏輯性,而後者分析意見相對更為詳盡,更具有說服力。這可能與法醫鑒定專家更具有法律知識有關,而醫療糾紛鑒定實際上有時是需要一定法律知識的。從鑒定報告的形式上看,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報告書,鑒定專家是不需要簽名的,而法醫鑒定報告書鑒定專家是必須簽名的。這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最受詬病的地方,實際上也有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本身規定的「公開」原則。從出庭質證的要求上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對是否出庭質證沒有進行規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明確拒絕出庭作證的。而法醫鑒定是明確規定要出庭進行質證的。雖然在司法實踐中,法醫鑒定專家出庭質證率也非常的低,但畢竟對其出庭質證的要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拒絕出庭質證是違背民事訴訟法關於鑒定結論質證的規定,這也是法醫鑒定取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比較有說服力的理由之一。在有些地方法院就曾經明確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報告書沒有鑒定專家簽名,鑒定專家不出庭作證的,法院對其鑒定結論不予採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與法醫鑒定的區別在患者方看來最大的區別在於,後者更具有中立性。組織進行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醫學會的章程規定其是為作為會員的醫療機構和醫學科技工作者服務的,因此,《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來《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中衛生部門「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游戲規則。但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只不過是從「老子給兒子鑒定」變成了「兄弟給兄弟鑒定」。
⑥ 司法鑒定和法醫鑒定有什麼區別
一、啟動程序不同
首先,應當說鑒定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它是鑒定組織應糾紛雙方或糾紛處理部門的要求,對糾紛中的一些專門性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理性的判斷,最後得出結論性意見的行為。因此,任何鑒定都存在鑒定啟動的問題,即誰有權委託鑒定組織進行鑒定。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醫學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委託或醫患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兩種啟動方式。前者屬於行政鑒定,解決的是行政處理醫療糾紛中的專門性問題,即是否屬於醫療事故的問題和賠償調解問題。後者屬於自行委託的鑒定,其作用在於給雙方當事人一個「判定的標准」。
司法鑒定是獨立於自行委託鑒定和行政鑒定之外的一種鑒定。目前根據我國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司法鑒定的啟動一般是由雙方當事人申請或法律服務機構申請,委託社會上依法設立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司法機關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也可以指令或直接委託專門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因此,從比較醫療鑒定與司法鑒定的啟動程序可以看出,二者的啟動程序是不同的。由於司法處理是目前法制國家認同的所有糾紛最終救濟途徑,司法處理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加之司法鑒定在啟動之前,雙方的醫療糾紛已經起訴至法院,法官對於案件的全部情況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對於案件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專業技術問題以及法律問題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顯然法官委託鑒定可能有更強的針對性,提供的材料更加客觀、真實、全面。因此,從鑒定程序的啟動上看,司法鑒定優於醫療鑒定。
二、鑒定人員的組成不同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省、市兩級醫學會分別組建轄區范圍內的醫學專家庫,由雙方當事人從專家庫中抽簽選擇醫學專家參加醫學鑒定,鑒定人員是都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醫學專家。
而司法鑒定是由司法鑒定機構組織兩名以上具備司法鑒定人資格的法醫學專家主持鑒定,同時可特邀或聘請臨床醫學專家參加鑒定。
醫學鑒定和司法鑒定都有臨床醫學專家的參與,所不同的是,參加鑒定的醫學專家數量的多少和在鑒定中的主次地位。因此,醫學鑒定、司法鑒定各有利弊。但是,鑒定畢竟是一項法律服務的特殊工作,有特殊的鑒定思維和鑒定方法。這其中還涉及法律問題、證據審查和甄別以及事實認定等問題。因此,單純的臨床醫學專家開展鑒定很難讓鑒定做得完美。
在國外有些發達國家雖然沒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製度,但是他們有類似的一些做法,比如專家聽證仲裁製度等。一般主持聽證的都是醫學專家,同時邀請醫療律師到場作法律指導。從這個角度看,從事司法鑒定的法醫能夠將醫學知識與法律結合的更融洽。
三、鑒定的組織者不同
鑒定是一種依照法律規定,有組織、有秩序進行的社會行為。強調鑒定的法律程序性,不得違反公平、公正和科學的原則,任何影響公正的因素都可能影響鑒定的效力。因此,鑒定的組織者也是鑒定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的規定,醫學鑒定由醫學會負責組織。一方面醫學會組建本轄區的專家庫;另一方面,由醫學會設立醫學鑒定辦公室承擔鑒定事務。醫學會在整個醫學鑒定過程中扮演了組織者的角色。
司法鑒定的組織者是司法鑒定機構,其在鑒定中的功能與作用,與醫學會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司法鑒定機構與醫學會二者,在與醫療機構的關繫上卻有明顯的不同。
醫學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團體,但他由於在衛生行政機關掛靠,由政府出資設立,並由當地衛生行政官員管理,實質上它與衛生行政機關及醫療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些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是醫學會的會員(單位)。而司法鑒定機構隸屬於不同的司法機關,是在司法行政機關登記注冊並受其監督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其與醫療機構的組織關系相對鬆散,受到醫療機構的影響相對較少。因此,在醫療事故處理的過程中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青睞。
四、鑒定的內容和鑒定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
在涉及民事賠償的醫療糾紛訴訟案件中,如果當事人沒有特別強調違約問題,目前一般是將醫療損害事件作為侵權糾紛來處理。因此,法官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醫療損害事件是否符合侵權責任構成的四個要件:
1、損害行為,通俗講,就是醫院在治療、搶救的過程中存在的醫療過錯行為。這里需要提醒廣大患者及其家屬,這里所講的過錯行為是現實存在、並且可以用相關證據證明的「過錯行為」。
2、損害結果,就是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功能障礙、器官缺損、身體殘疾、患者死亡的結果;如果患者及其家屬手頭上有「診斷證明」、相關檢查「報告」。可以客觀的證明受到的損害後果的,就可以作為損害後果的證據。
3、損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這是醫療糾紛中的核心和難點,由於患者到醫院進行治療時本身就是存在其他疾病的,怎樣區別損害後果是由於原發疾病造成的,還是醫院的醫療損害造成的,需要通過鑒定來區別,再劃分責任大小。在法律的責任劃分上講求「直接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患者的傷害後果就是由於醫院的醫療過錯行為造成的,在能夠確定這樣的情況下,醫療機構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醫療行為本身是否具有過錯。該條應當說是屬於「結論性」的了。在判定上需要醫療專業技術的支持。
而其後3、 4兩個要件,由於醫療行為的特殊性和專業性,法官難以判斷真偽,即使醫療機構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舉證,法官也難以從醫療機構提供的證據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法官更多地需要專業鑒定機構來解決這些問題。司法鑒定正是滿足了法官的這一要求,在鑒定中著重解決醫療行為是否具有過錯,過錯的醫療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
但是,醫療事故鑒定卻難以解決問題。雖然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事故鑒定辦法》的規定,醫學會專家組做出的鑒定應當包括上述特定內容。但是,由於傳統思維和衛生行政處理的特定要求的原因,目前醫學會做出的鑒定結論仍然只注重是否屬於醫療事故;如果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事故的級別等等。這就使得醫學鑒定不能滿足司法審判的需要,導致法官不得不重新啟動司法鑒定程序。